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汽車

傳奇喜美回歸1/從國產平民搖身一變進口油電 售價翻倍依舊賣光

第四代喜美掀起熱潮以後,第五代喜美(K6)更受到性能玩家關注,也是消費者相當熟悉的一代。(圖/報系資料照)

第四代喜美掀起熱潮以後,第五代喜美(K6)更受到性能玩家關注,也是消費者相當熟悉的一代。(圖/報系資料照)

今年7月,車壇的重頭戲之一就是睽違7年多以後,第十一代Civic正式以日本進口油電掀背車的身分回到台灣,12日台灣本田也公布正式售價為139.9萬元,原廠表示自2月接單起,800台配額即將完售,「這樣的國民車款,就算售價已經預期會超出百萬,還能擁有這麼多訂單真的不容易,可見Civic信仰者真的很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喜美」這兩個字不僅在台灣車壇歷史中留下令人印象的深刻,更是許多車迷心中熱血的代名詞,這個名字的背後,記載的是本田車廠50年來遵循Honda創辦人本田宗一郎「機械結構最小化,乘坐空間最大化」的精神,以及品牌堅持的造車精神,還有在世代的變動之下,依然存在本田迷心中的國民傳奇。

這輛經典房車Civic以「市民」為名,代表人人都能買得起的大眾車款。1972年,初代Civic以雙門房車亮相,不僅以優異的省油表現令人印象深刻,更開啟了接下來50年的璀璨時代,台灣在1974年由三陽工業以進口方式引進,並以「喜美」成為家喻戶曉的著名車款。而第一代Civic到1976年時就已有全球銷售100萬輛的表現。

初代Civic在1972年亮相,並成為家喻戶曉的平民車款。(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初代Civic在1972年亮相,並成為家喻戶曉的平民車款。(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不過,真正掀起國民風潮的是1987年的第四代(生產代號K2),不只底盤導入賽車級雙A臂懸吊,還加入運用在賽車上的VTEC技術於量產引擎中,完全將賽車科技落實於國民車款中,使得整體操控性、運動化表現,以及消費者的喜愛度都更為提升。

就連汽車達人楊欣儒都曾公開表示,「感謝Honda做了這麼好的喜美四代。」賽車手季方泉也提到,「30年過去了,四代喜美沒有絲毫過時感的外型設計,我喜歡他非常輕的車重與非常低的重心加上雙A臂底盤懸吊,或許沒有非常大的動力表現,但依舊帶給我很棒的單純駕駛樂趣。」

而1990年代推出的第五代、第六代,也是消費者更熟悉的K6、K8時代,完全受到性能玩家以及改裝迷的關注,以不到50萬元的親民售價購入,就能改裝成一台點燃心中熱血因子的車款,許多本田迷的本田魂更因此被點燃。

過了使壞的年紀,第七代Civic則以麥花臣懸吊取代先前的雙A臂,加上更寬敞的車室空間,從熱血火爆男孩變成以家庭為重的溫暖好爸爸,不過台灣在2000年導入國產時,正好遇到總代理南陽實業與Honda原廠鬧翻,加上飆仔形象沒有扭轉成功,因此僅短短販售2年多,後來也不再生產,同時Civic的氣勢也跟著消散。

直到2005年,Honda在台成立分公司台灣本田,並宣布八代Civic國產化,接著隔年正式販售,仍然是當時市場上最受期待的產品。八代Civic跳脫七代的設計框架,重拾原本受消費者愛戴的運動風格,但仍保有舒適取向,對於當時市場上中型房車的對手帶來不小的衝擊,販售至2012年。

八代Civic國產化,重拾原有的運動風格,再次攻佔台灣消費者的心。(圖/報系資料照)
八代Civic國產化,重拾原有的運動風格,再次攻佔台灣消費者的心。(圖/報系資料照)

雖然八代創下優異的銷售表現,Honda並沒有記取教訓,在2012年九代Civic推出時又拔掉身上運動化特色,就連內裝質感、行駛表現都不如以往,被全球評為「最不Honda的Civic」,加上休旅車浪潮興起,因此銷量不佳,最後決定2016年不再繼續導入。

而十代Civic由美國Honda設計中心主導,首度搭載1.5T地球夢引擎與Honda Sensing,拿下2016北美年度風雲車的房車組冠軍,再次響徹Civic的名聲。不過台灣由於不再國產化,經評估認為進口引進會有車價過高的情況,因此無緣進入,當時也引起眾多本田迷的哀嚎。

曾任職於南陽實業和Honda Taiwan的退休高層陳俊亮告訴本刊記者,「Civic初代末期就已國產化、2-7代為三陽工業國產、8-9代為台灣本田國產,10代未引進,只有少量水貨進口。」

如今終於再次回到台灣市場的第十一代Civic表現如何?根據記者調查,雖然目前有800台的配額,不過已經幾乎售罄,加上每個月只有不到200台的到車量,因此「訂車建議先詢問據點訂車狀況,大約要等2至4個月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