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熱線

撐開共享大傘5/中國「共享e傘」30萬把傘3個月全消失 日本「iKasa」一千個租借點歸還率近100%

中國共享雨傘在實施3個月後,30萬把傘全部拿光,宣告失敗。(圖/中新社)

中國共享雨傘在實施3個月後,30萬把傘全部拿光,宣告失敗。(圖/中新社)

大台北地區及捷運站最近出現的「共享雨傘」,中國早在2017年5月就推出,日本則是2018年底跟進,不過中國的共享雨傘在實施3個月後,因為被民眾帶回家而宣告失敗,日本卻有近100%的雨傘歸還率。台灣的業者如何以中國及日本的失敗與成功經驗為殷鑑,找出公司獲利、使用者滿意、改善污染環境的3贏局面?

中國的共享雨傘是由深圳商人趙書平發起的「共享e傘」計畫,在中國各地投放約30萬支雨傘,使用者必須先下載專屬APP、實名認證、帳戶連結及支付19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3元)押金,接下來以每30分鐘0.5元人民幣(約台幣2元)的價格自由租用雨傘。

不過趙書平並沒有設置專屬傘架,只要路邊有傘架即可放置,宣稱有著隨手可借還的便利性,加上租金高於售價,因此使用者都將傘帶回家,在3個月內提供的30萬把雨傘全消失,完全沒有歸還率可言。趙書平曾說過,「雨傘就是要讓民眾藏在家裡,這樣我才有錢賺。」也讓不少人認為這是「假共享、真賣傘」。

反觀日本的共享雨傘「iKasa」,隸屬於Nature Innovation Group旗下,且由日本最大鐵路運輸系統 JR東日本宣布投入資金共同營運。推出2種消費方式,分別為單次110日圓(約新台幣24元)或每月280日圓(約新台幣61元)的「無限次訂閱使用計畫」。只要在Line上加入iKasa好友,就可以掃QR-Code取得雨傘開鎖密碼,歸還的時候把雨傘放回專屬傘架,並掃描傘架上的歸還QR-Code即可。

日本共享雨傘iKasa推行4年多,使用者持續增加中。(圖/翻攝自アイカサ臉書)
日本共享雨傘iKasa推行4年多,使用者持續增加中。(圖/翻攝自アイカサ臉書)

根據日本媒體ecotopia統計,日本每年雨傘的消費量高達1.2億至1.3億支,其中約6成是塑膠雨傘,以東京為例,只要下雨1天就能銷售20萬支傘,且平均1年在電車上遺失的雨傘多達約2萬隻。循環台灣基金會也提到,根據日本官方環境單位估算,使用一把 IKasa雨傘可減少692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iKasa推行至今4年多,使用者以每月增加1萬人速度成長,會員數已超過30萬人;租借據點設置不僅有日本三大便利連鎖店之一的Lawson、博物館、美術館,還遍及14個都道府縣、約1,000個租借點,甚至立下2030年達到25,000個據點的目標。

fun傘創辦人劉明昊跟CTWANT記者說,「中國就像在賣傘,而日本則是賣服務。」若租金及押金等金額過高,使用者會認為已經購買產品,像中國的共享雨傘「租金」甚至超過一般雨傘的售價,許多使用者也許會認為沒有歸還的必要,喪失「共享」的意義;若據點設置不普及,在租借和歸還都不方便,也會降低民眾的使用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