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國際
最新

0.5度定生死! 全球暖化關鍵18個月

社會大眾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越來越在乎,各地都出現了規模不小的示威活動,要求政府採取行動。(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社會大眾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越來越在乎,各地都出現了規模不小的示威活動,要求政府採取行動。(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編輯/張羽緹】

2018年一份來自聯合國的報告預估,我們有12年可以拯救地球,現在這項說法似乎即將被推翻。越來越多人認同,我們能不能扭轉全球暖化的趨勢、停下對地球的各種傷害,接下來的18個月至關重要。

自從2015年,世界各國簽訂《巴黎協議》後,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聯合國組織「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便開始了歷時3年的分析,要來看看當全球平均攝氏溫度比前工業化時期的平均溫度高出攝氏 1.5度時,會帶來什麼影響。

全球暖化問題迫在眉睫,全世界需要在 2030年前減少 45%的碳排量。(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全球暖化問題迫在眉睫,全世界需要在 2030年前減少 45%的碳排量。(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2030年前需減碳45%

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提出一項研究報告,如果我們希望能在本世紀結束前,將全球暖化的升溫程度控制在1.5℃以下,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在 2030年前減少45%。

不過,如果我們希望在2030年前成功減少4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那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需要在明年年底前就推動完畢並正式上路。也就是,我們可能只剩下18個月可以拯救地球了。

差攝氏0.5度 結果大不同

在暖化控制在攝氏1.5度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北極圈融冰在夏天都可以保持原樣,但一旦到攝氏2度,北極圈的夏天就很可能完全無冰,替北極熊、鯨豚類動物、海豹、海鳥的生存環境帶來莫大衝擊。同樣也對栽培作物、花粉傳授、海水酸度與含氧量、森林大火頻率、海平面上升幅度帶來影響。

避免碳排放小建議

為了達成「控制在攝氏1.5度」的目標,報告也給予了幾個建議:

1.直到2050年,全球要有85%供電系統是來自可再生能源。

2.將煤礦的使用降至近乎零。

3.將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來栽種能源作物。

4.直到2050年,讓全球達到「碳中和」,意指大氣中的碳含量排放量和減少的量達平衡,沒有淨增加。

社會大眾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越來越在乎。(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社會大眾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越來越在乎。(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2020年底成為底線

2017年時,全世界最權威的氣候科學家就已提出過,2020年將會是改善全球暖化的關鍵底線。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otsdam Climate Institute)創辦人兼所長宣胡博(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博士表示氣候科學非常清楚地顯示,世界不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年完全恢復,相反地,在2020年底將受到不可改變的傷害。

查爾斯王子:18個月至關重要

近日,在一場對大英國協外交官員的演講中,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的英國查爾斯王子說:「我相信接下來的18個月將會決定我們是否能控制氣候變遷的程度,並讓自然環境恢復到我們所需的平衡。」

英國查爾斯王子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與其他專家一樣,他認為接下來的 18個月在針對氣候變遷的政治決策上會十分關鍵。(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英國查爾斯王子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與其他專家一樣,他認為接下來的 18個月在針對氣候變遷的政治決策上會十分關鍵。(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社會大眾意識大幅提升

無論是最近的歐洲熱浪,或是瑞典氣候變遷環保鬥士桑柏格(Greta Thunberg)帶起的氣候運動關注,或是出現在英國的「滅絕反叛」運動,都顯示各地的民眾開始意識到氣候變遷的問題,也急於尋求社會大眾可以幫助改變現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