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熱線
特輯

台企銀董事長涉案風波:股東與市場的冷靜觀察

台企銀 股東 銀行
(圖/翻攝Google map)

(圖/翻攝Google map)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在8日無預警捲入一起內部檢舉風波,因涉嫌浮報業務費近百萬元而遭新北地檢署約談並交保。事件曝光後,引發金融圈震撼,但市場反應相對冷靜,股價波動輕微,顯示出投資人對此事的評估較為理性。台企銀高層強調,公司在這2年來已累積數位轉型、風險控管的基礎,董事會成員會盡全力挺過這次風波,保持業務穩健成長。

內部矛盾與人事變動影響

根據市場觀察人士的說法,台企銀內部的權力角力並非新鮮事。劉佩真出身前朝管理層,隨著行政院以及朝野政權更迭,官股銀行內部歷經高層人事變動都是家常便飯。「在2023年新任人事調動後,內部緊張氣氛一直存在。這次事件推測是內部派系角力的延伸,而不只是單純的違規問題。國營事業與公股機構的高層更迭往往伴隨新舊勢力的角力,這並不罕見。這次的事件雖然引發關注,但不一定會影響銀行的長期經營。」

與劉佩真相識多年的金融界人士表示,劉處事風格沉穩、幹練,在輸出入銀行歷練多年,「是一個有想法且責任感強的女性領導人」,在台企銀面臨改革轉骨的期間,劉佩真在2023年6月銜令接下台企銀董座一職,也是台企銀成立50年來首位女董座。

該人士指出,劉佩真在輸銀期間就從基層出發,一路拚到業務部副總經理、保險部經理,最後升任輸銀理事主席,領導風格強勁且明快。雖然是官派董事長,不過劉佩真還算是繳出一張及格成績單,在前任董事長林謙浩率台企銀轉骨後,劉佩真持續發展數位金融、加強風險管控、強化中小企業核心業務等,2024年台企銀稅後淨利112.31億元,續創歷史新高,連續3年破百億,顯見台企銀體質轉好,且資產規模仍穩健成長。

業績表現穩定,股價未受劇烈影響

因劉董事長陷入爭議,過去幾年的台企銀的經營績效也被重新檢視。依據台企銀財報顯示,台企銀連續3年創業績新高,2024年淨賺112億。台企銀的逾放比率(不良貸款占總貸款比率)從2023年的0.18%進一步下降至2024年的0.15%,顯示資產品質持續改善,台企銀的經營在正軌上突破。

而在劉佩真遭檢調調查消息後,台企銀股價小幅波動,下探至14.9元遊走,但很快回升至15.1元附近,顯示市場並未過度反應。投資人普遍認為,銀行的經營績效尚穩定,股價並未受到重創,反映出市場對於事件的影響評估較為保守。有PTT網友反應,「幸好!不論新舊哪一派掌權,目前的經營績效,這點倒沒有愧對投資人。」、「如果真的有嚴重的財務問題,股價早就應該反映出來了,但這幾天股價相對穩定,代表市場認為這件事情的影響不大」。

股東持續觀察事件發展

然而對於投資人來說,最關心的仍是公司的營運狀況與未來發展。台企銀發言人陳紹晃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公司持續與檢調配合調查,盡全力保護同仁權益不受影響,不過對於未來劉佩真的去留,以及董事會處理方式,陳紹晃僅低調表示,「不清楚,一切依法配合。」台企銀近年努力打下數位創新、風險控管轉型的基礎。成長與表現也讓市場有目共睹,董事會成員仍有信心持續保持穩健經營,目標仍然是衝刺海外分行業務,並以充實資本為重點方向。

台企銀 股東 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