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評論

王之道/陳時中不要閃 面對真疫情

2020年6月5日嘉義縣/衛福部長陳時中(中)在縣長翁章梁(左)、立委陳明文(右)一同大啖海鮮美食。(圖/報系資料庫)

2020年6月5日嘉義縣/衛福部長陳時中(中)在縣長翁章梁(左)、立委陳明文(右)一同大啖海鮮美食。(圖/報系資料庫)

連續二個月來,民眾天天為本土個案零增加歡欣鼓舞,端午連續假期墾丁大街人群擠爆,國五高速公路更狂塞三十二小時,顯見國人對新冠疫情失去戒心。

雖然台灣「超前部署」防疫有成,卻輕忽境外疫情進入第二輪高峰期。不到兩星期,全球確診病例火速從八百萬人突破千萬人,死亡人數超過五十萬,進入新危險階段。

學者專家不斷提醒,疫情尚未過去,經濟的衝擊更是看不到底部。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根據模型預估,疫情至少會再延續半年以上;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更悲觀地認為,若以流感來推估,疫情可能拖上三年。

然而,台灣各級政府卻逐漸放鬆管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更從每天開記者會,改為每周開一次,指揮官陳時中甚至不務正業,全台灣趴趴走行銷觀光旅遊,更有意無意地流露參選意圖,讓人懷疑他究竟是疫情指揮官還是觀光局長,或是準備參選的政客?就在陳時中好不風光之際,爆發一位從台灣返日的日本女學生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硬生生打破了台灣的美好自我感覺。

該日本女學生很顯然是在台灣社區受到感染,陳時中也坦承,一直未排除台灣社區感染的可能性,然而,指揮中心並未將此個案列為本土個案;更奇怪的是,防疫理應盡量掌握疫情散播狀況,而大規模普篩是最有效手段,指揮中心卻堅持只做與個案有關者的精準篩檢。

日前,大陸北京爆發二度疫情,相較於一月初武漢爆發時資訊混亂、社會失序,如今北京已真正落實「可防可控」四個字,成功斬斷大部分傳播鏈。北京能夠及時控制「二次爆發」,沒有重蹈歐美、中東等地疫情反撲的覆轍,根本原因在於強大的治理能力,輔以科學大數據的技術,又以雄厚醫療資源為後盾,其中防控的關鍵正是大規模普篩。

無論經費或篩檢能力,台灣進行大規模普篩絕對沒有問題,但指揮中心堅決說不,以致於希臘等歐洲國家和日本開放外國人入境,自認防疫全球第一的台灣卻不在名單之列。

此外,台灣至今仍禁止大陸人士入境,卻未對病例激增的美國、巴西、俄羅斯等國,進行相對公平的檢測與設限,這種以政治考量掩蓋科學標準的做法,更易增加邊境防疫缺口的風險。

根據香港智庫報導,台灣對抗新冠病毒的排名,已由四月的全球第七名,掉到六月的第十六名。陳時中不但拒絕做普篩,面對無社區感染被日本女學生戳破的事實,卻以日本女學生不具傳染力、不列入本土病例方式粉飾太平;一個「醫材自付上限」政策髮夾彎,更讓陳時中現出原形,如果少了防疫神功護體,他只會每況愈下。我們不得不代表庶民三問陳時中:陳時中,你在怕什麼?陳時中,還不停止作秀嗎?陳時中,台灣真的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