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北台濕冷再忍耐3天!吳德榮:不會持續到明年 放晴時間曝光

(圖/報系資料照)

(圖/報系資料照)

今(19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明(20日)東北季風影響及南方雲系北移,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下周五(25日)起受移動性大陸高壓影響,因此「北台連續濕冷,一直持續到明年初」的說法,並不會發生。

中央氣象局指出,今(19日)東北季風增強,水氣增多,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降雨機率提高,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宜蘭地區降雨較為持續,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維持多雲到晴;高溫和昨天相比略為下降,北台灣僅17至19度,整天感受較為濕涼,台中至台南及花東地區22至24度,高屏地區還是可以來到25、26度,至於低溫變化不大,北台灣15度左右,其他地區16至18度。

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指出,今(19日)晨迎風面雲量增多,桃園以北及東北部已有降雨,竹苗山區亦有一些,北海岸、北部山區及東北部較明顯。冷空氣逐漸南下,但北台灣因少了「輻射冷卻」,出現了「最低氣溫」不降,反而回升了2、3度的矛盾現象;中南部仍有「輻射冷卻」作用,但不如昨晨,故最低氣溫亦皆回升。

(左)最新(18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20日20時700百帕相對濕度預測圖顯示,南方有「熱帶低壓」或「颱風」(紅*)外圍的中層水氣,逐漸北上,遮蔽台灣上空;(右)最新歐洲模式,模擬25日8時地面預測圖顯示,大陸高壓中心(藍H)在長江口,向東移動,受其影響,至少持續兩、三天晴朗穩定的天氣。
(左)最新(18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20日20時700百帕相對濕度預測圖顯示,南方有「熱帶低壓」或「颱風」(紅*)外圍的中層水氣,逐漸北上,遮蔽台灣上空;(右)最新歐洲模式,模擬25日8時地面預測圖顯示,大陸高壓中心(藍H)在長江口,向東移動,受其影響,至少持續兩、三天晴朗穩定的天氣。

最新(18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周末及下周一(19至21日)受「東北季風」影響,新竹以北及東半部有局部雨,北台灣為「濕涼微冷」的天氣,冷空氣比上一波弱,平地最低氣溫僅降至14度左右,都會區最低氣溫則降至15、16度。不過,模式也模擬出明(20日)、下周一(21日),南方有「熱帶低壓」或「颱風」外圍的中層水氣,逐漸北上,新竹以南雲量逐漸增多;明晚、下周一其降雨機率提高,高山(3500米以上)有機率降下初雪。

最新模式模擬顯示,下周二、三(22、23日)天氣好轉、氣溫漸升,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下周三下午、另一波東北季風快速抵達,氣溫驟降,新竹以北轉有局部短暫雨;下周四(24日)下午、乾空氣緊隨南下,天氣迅速好轉。下周五(25日)起受移動性大陸高壓影響,至少持續兩、三天晴朗穩定,白天溫暖舒適、早晚乾冷的天氣。因此,前日若干媒體競相報導:「北台連續濕冷,一直持續到明年初」的誇張說法,並不會發生。

另外,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昨(18日)20時在菲律賓南部的熱帶擾動,已發展成「熱帶低壓」,今(19日)2時「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其進入南海後,有逐漸增強的趨勢,偏西進行,對台無影響。但其是否會順利發展成今年「西北太平洋」的「最後一個」或「倒數第二個」(模擬還有一個)颱風?應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