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工商時報于國欽」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29 篇文章
今年前九個月總薪資年增率1.57%,但同期間物價漲幅達2.36%。(圖/報系資料庫)

薪水追不上物價!7年來首度負成長 九月前實質總薪資年減0.78%

主計總處今(10)日發布薪資統計,受景氣疲弱及物價上漲影響,今年1~9月實質總薪資年減0.78%,為近七年同期首度負成長,惟製造業加班工時年變動已呈連續三個月正成長,有緩步復甦跡象,惟其中有低基期因素,未來是否持續復甦,仍待觀察。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今年前九個月總薪資年增率1.57%,但同期間物價漲幅達2.36%,經物價平減後的實質總薪資年減0.78%,為近七年同期首度負成長,景氣趨緩影響績效獎金發放,物價漲幅仍高,是導致負成長的兩個原因。全球終端需求疲弱影響我國出口、生產,是否也影響勞動市場?陳惠欣表示,製造業受僱人數較去年同月仍減少4.9萬人,顯示景氣疲弱對勞動市場的影響還在,不過,由於製造業加班工時年變動已連續三個月轉正,顯示製造業勞動市場有緩步復甦跡象,惟其中有低基期的因素,因此,未來是否會持續復甦,仍待觀察。

國發會因應明年經濟走弱,公建經費將突破6,000億,創下歷史新高。(圖/報系資料照)

衝6000億 明年公建經費創歷史新高

國發會委員會議26日就當前公共建設計畫提出報告指出,今年公建計畫經費達成率可望連續第三年超過95%,明年因應經濟走弱,在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下,公建經費將突破6,000億,創下歷史新高,有助於經濟成長。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會後表示,截至11月底公共建設經費已執行4,233億元,經費達成率80.65%,由於歷年最後一個月是執行高峰期,因此估計今年的達成率可望連續第三年超過95%,會中主委龔明鑫也要求各部會要把握年度最後的時間加速推動,並加速核撥應付未付款項,同時也就明年起開始執行的前瞻計畫第四期(112~113年)預先配置經費及執行時程,務求資源投入後發揮預期效益。除了今年公建達成率將連續第三年超過95%,高仙桂也表示,鑑於全球景氣降溫,明年政府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公共建設經費預算將會升逾6,000億元,這是歷年最高,相較於103、104年只有3,800億,這些預算可以帶來更大的內需動能。高仙桂表示,依過去三期前瞻計畫執行的投資乘數達1.2而言,明年逾6,000億的公共建設將會帶來可觀的槓桿效應,帶動更多民間投資,對於維繫明年經濟成長有很大的幫助。高仙桂指出,在美、歐升息,全球需求減弱的衝擊下,明年主要工業國家都面對可能衰退局面,因此政府需要採擴張性財政政策;不過若美國經濟能軟著陸、歐洲度過能源危機,大陸也能走出解封混亂期,在黑暗中明年經濟仍有曙光。

薪資中位數與平均數概況。

民國110年薪資中位數曝 68%領不到平均薪資67萬

主計總處21日發布薪資中位數並指出,去年受惠於景氣復甦,各階層薪資都有成長,惟極端高薪族群成長最快,大幅推升平均薪資,以致領不到平均薪資的人數占比升至68.31%,續創新高,反映中產階層與極端高薪族群的薪資差距續呈擴大。至於各縣市年薪排名,新竹市、新竹縣、台北市居前三名,新竹市並首度升破百萬元。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指出,110年受僱人數有813萬人,薪資中位數是指排序第406萬名這位上班族的年薪(含經常性、非經常性薪資),去年薪資中位數升至50.6萬元,成長1.0%,而薪資平均數為67萬元,成長3.02%。陳惠欣表示,去年全球經濟回溫,出口暢旺,我國半導體所屬的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產品業的薪資成長很高,但內需服務業受疫情影響,薪資成長緩慢,甚至負成長,這是造成低於平均薪資的人數占比升高的原因。統計顯示,自發布薪資中位數以來,低於平均薪資的上班族人數占比逐年升高,101年是64.98%,110年擴大至68.31%,反映中產階層與極端高薪族群的薪資差距,續呈擴大。至於縣市薪資統計,主計總處指出,各縣市平均薪資高低,取決於縣市產業發展型態,竹科所在地的新竹市,係半導體生產重鎮(43%受僱者在電子零組件、電腦電子產品製造業上班),因此薪水較高,而台北市則是金融保險業、各國企業總部所在地(受僱於金融保險業者占13.5%),因此薪水也高。陳惠欣表示,這份縣市平均年薪是透過所得稅等大數據、工商普查推估而得,109年台北市仍名列第二,110年新竹縣超越台北市,前三名依序是新竹市106.9萬元、新竹縣92.9萬元、台北市88.4萬元。其餘五都,新北市65.2萬、桃園市70.1萬、台中市60.8萬、台南市64.2萬、高雄市63.6萬。陳惠欣指出,各縣市的薪資不是指稅籍、戶籍設於該縣市者的薪資,而是工作地點在該縣市者的薪資,反映的是各縣市企業所提供的薪資水準。

(示意圖/杜宜諳攝)

疫情逐漸趨緩工作變好找? 主計總處:季調後失業率降至3.67%

主計總處今(22)日公布最新失業率,受暑期畢業生投入尋職行列影響,8月就業、失業雙雙升高,失業率升至3.79%,為近十個月新高,惟經季調之後反而降至3.67%,顯示失業情勢仍屬穩定,展望9月可望持續改善。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隨著疫情趨緩,相關商業活動恢復,就業也逐月增加,8月就業人數比前一個月續增5千,而因業務緊縮而失業的人數也續減5千,顯示5月以來受疫情影響的情況,已漸改善。由於每年6~8月有十多萬名畢業生投入尋職行列,他們的身份由「非勞動力」轉為「勞動力」,有人找到工作成為就業者,也有人找不到工作而成為失業者,因此就業、失業雙雙升高,8月失業人數月增1千,失業人數44.9萬,失業率也微升至3.79%,創下近十個月新高。陳惠欣表示,8月適逢畢業季,勞動市場會受季節因素影響,經季節調整的失業率反而降至3.67%,月降0.01個百分點,這說明就業已有改善,失業情勢雖仍有疫情的影響,但已屬穩定。

近年賦閒人口與勞參率。

我國賦閒人口跌破百萬 中高齡勞參率65.4%創新高

主計總處甫完成的調查指出,連續八年逾百萬的賦閒人口,於今年前七個月首度跌破百萬人。國發會表示,這是國人延後退休、或退休後再就業所致,今年前七個月中高齡勞參率升至65.4%,已創下歷年新高,研判還會持續升高。主計總處指出,由於求學、料理家務、高齡、身心障礙、想工作而不找工作等原因,在台灣有800多萬人,屬於沒有工作也不找工作的「非勞動力」,不過,有一類既非求學、也非高齡、也沒有料理家務的非勞動力則歸為賦閒人口(賦閒、傷病、其他),賦閒人口自96年的77萬升至103年101萬,此後年年逾百萬,不過,今年前七個月已降至97萬人,為近九年來首度跌破百萬的一年。國發會人力處長林至美表示,過去國人比較早退休,許多人不到60歲就退休賦閒在家了,但近年隨著壽命延長,國人普遍警覺到退休金、儲蓄不夠用,因此又回到勞動市場,此外,原來想提早退休的人也逐漸延後退休,這些趨勢的變化,正是使得賦閒人口下降,跌破百萬人的原因。依主計總處資料,賦閒人口90%集中在45~64歲,主計總處五年前的調查顯示,105年以前平均退休年齡不到60歲,確實有過早退休的現象,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指出,從勞保資料會發現,近五年(106~110)初次核付勞保老年年金平均年齡,男性已由61.5歲延至62.8歲,女性也由61.1歲延至62.4歲,退休年齡確實有延後的現象。林至美表示,由於退休收入不夠用,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不能那麼早退休」的氛圍,過去中高齡找工作的難度高,隨著《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自前年底上路,提升了企業僱用中高齡者的誘因,這也是中高齡勞參率升高,賦閒人口降低的原因。

國發會2022年人口推估

國發會示警:人口老化速度恐加快

國發會22日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估今年生育率0.85~0.91人,創歷年最低,老化速度將因此加快,參年後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2025年),人口紅利也將在2028年結束。此外,依賴人口也加速於2060年超過工作年齡人口,比兩年前的預測提前四年到來。國發會委員會議通過2022年人口推估報告,人力處長林至美表示,國發會每兩年依據生育率、死亡率及社會遷徙的變化進行人口推計,本次人口推估期間為2022~2070年,依據本次推估,台灣老年人口在2025年將達46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也指出,台灣自1990年以來開始享有的人口紅利(工作年齡人口占比逾三分之二),也將在2028年結束,對於未來人力缺口這個重要題,政府將會推出相關政策因應。林至美說,有關超高齡社會、人口紅利結束這兩個時程,本次推估的時間,與兩年前的推估一樣,沒有變化,雖然三、五年內的短期推估和兩年前的估計差不多,但長期二、三十年的推估就有明顯變化了,老化正加快中。她解釋,台灣老化之所以加速,這是因近年「總生育率」年年下滑,去年降至0.98人,今年在虎年效應下估計將續降至0.85人~0.91人(每位育齡婦女一生所生的子女數)的歷年最低,這代表20年後進入工作年齡人口的人數會下滑,據此推估,依賴人口(老年及幼年)將在2060年超過工作年齡人口,比前次推估提前了四年到來。除依賴人口超過工作年齡人口比前次預測提前四年到來,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30%、老年人口占總人口三分之一的時程也都比前次預測提前一年到來。林至美表示,日本目前雖是老年化最嚴重的國家,但由於近年生育率已提升至1.3人~1.4人,因此老化情況趨平穩,而歐美過去老化也很嚴重,但隨著近年生育率升至1.5人~1.6人,情況也趨緩,台灣隨著總生育率的下滑,這將使得台灣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占比下降速度快於其他國家,估計自2056年起這一比重將低於主要國家,僅略高於韓國,並於2060年起低於50%。

國發會「綜合判斷分數」燈號連四綠。(圖/翻攝自國發會)

國發會6月景氣燈號連四綠!下半年續亮綠燈

國發會27日公布6月景氣報告指出,受製造業廠商信心下滑、股價指數續跌影響,景氣領先指標連續八個月下滑,綜合判斷分數更降至近21個月最低,燈號連四綠,雖然景氣尚未反轉,但擴張力道已進一步放緩。國發會綜合股價、出口、就業等九項指標所彙編的「綜合判斷分數」在6月降至27分,創下2020年10月以來最低。國發會「綜合判斷分數」燈號連四綠。(圖/翻攝自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從6月的數據看來,國內景氣確實更緩了一些,除了綜合判斷分數創了近21個月最低,景氣領先指標也連續第八個月下跌,6月跌幅擴大至1.29%,累計八個月的跌幅已達5.58%,比上個月公布時的累計跌幅3.42%高出不少,這個情況值得注意。雖然綜合判斷分數、領先指標表現走跌,但吳明蕙表示,由於我國出口仍相當不錯,加以疫情趨緩,消費動能漸增,半導體設備及離岸風電投資仍穩定成長,因此目前應屬擴張力道放緩,尚無反轉跡象。在被問及下半年是否會轉為黃藍燈(景氣低迷)時,吳明蕙認為下半年續亮綠燈的機會仍大。國發會官員指出,美、歐升息,加以俄烏戰爭撲朔迷離,未來勢必會影響外貿需求而對我出口形成挑戰,必須密切注意。

2022年各月物價年增率。(圖/報系資料照)

6月通膨率升至3.59% 近14年最高

主計總處6日公布物價統計指出,由於水果、外食費、油料費持續上漲,6月通膨率升至3.59%,創近14年最高,通膨壓力升高。惟隨著近月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轉跌,躉售物價漲幅6月已趨緩,估計通膨率高峰已過,7月起開始走緩。綜合統計處專委曹志弘表示,主計總處原預期6月通膨率(CPI年增率)走緩,但由於天候不佳,推升水果價格,以致6月通膨率升至3.59%,連續第四個月逾3%,創下民國97年9月以來最高,也就是近14年最高。曹志弘表示,6月包括水果、雞蛋、肉類、外食的價格都持續走高,外食費年增率6.38%更創近14年單月最高,僅食物類的漲幅就貢獻了通膨率的一半。雖然外食費年增率創下近14年最高,但以月漲幅而言,有逐漸收歛的趨勢,曹志弘表示,外食費的月增率於元月達1.53%,隨後連續五個月下滑,6月月增幅已降至0.18%,這說明外食費漲勢已趨緩,估計外食費年增率的高點會落在第三季。至於通膨率的高點會落在哪個時點?曹志弘表示,從近月國際農工原料走跌看來,我國通膨率的高點應該會落在6月,3.59%就是這一波的高點了,7月起趨緩,但研判仍會在3%以上。曹志弘表示,由於全球景氣趨緩,需求下滑,6月工業原料及農業料國際行情,除原油以外,全數走跌,7月初仍續跌,這使得我國進口物價(以台幣計價)年增率於6月降至21.3%,以美元計價更降至13.7%,影響所及,6月躉售物價年增率也降至16.45%。曹志弘表示,隨著國際原物料的行情走跌,將會使得我國的躉售物價、生產者物價的漲勢舒緩,同時也會紓解CPI的上漲壓力,因此才會研判6月是這一波通膨率的高點。在被詢及下半年通膨率會否超過4%?曹志弘表示:「今年台灣應該不會看到4%的通膨率,除非未來幾個月又出現較大的颱風豪雨。」至於行政院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價格,由於雞蛋、沙拉油、肉類價格仍高,6月併計這17項的年增率5.39%,也創下近七年半最高。

國內近期勞動統計變化。

疫情升溫 5月失業率飆至3.68%創7個月新高

主計總處23日公布失業報告,由於疫情升溫,5月失業率3.68%創近7個月最高,部分服務業因疫情而減班休息,使得周工時未達35小時的就業人數升至29.6萬人,更創下近9個月最高,隨著畢業季到來,研判6月失業率還會升高。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5月失業人數、失業率都比前一個月高,失業人數比前一個月增加5千人,失業率升至3.68%,創下去年11月以來最高。陳惠欣表示,疫情升溫是造成5月失業率升高的原因。5月資料標準週(含15日的那一週),每天確診人數高達6~9萬,影響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及其他服務業(美容理髮、按摩服務業等)的就業表現。調查指出,5月就業人數比前一個月減少4.4萬人,批發零售業減了1.4萬人,住宿餐飲業減了1.7萬人,其他服務業減少6千人,連工業部門也減了3千人。她指出,受影響的行業有可能暫時歇業,而使得被僱用者暫時失業,等待恢復工作,因此,5月「因業務緊縮而失業」的人數比前一個月大增8千人。另業者減班休息(無薪假)也使得「低工時就業」大幅增加,陳惠欣表示,5月因經濟因素致週工時未達35小時者升至29.6萬人,創近9個月最高,比前一個月續增6.2萬。陳惠欣表示,由於6月疫情因素仍在,加上適逢畢業生、暑期工讀生進入尋職行列,研判失業率會再持續升高。

2022年台灣經濟預測。(圖/于國欽製表)

預估2022經濟發展 主計總處與國發會均樂觀以待

2022(今)年經濟發展如何?雖然沒有水晶球可透視,但主計總處及國發會經評估後都認為,影響景氣的變數雖不斷出現,但全球需求仍持續擴張,台灣的外貿、投資往上走趨勢也不會改變,因此2022年依舊樂觀,景氣有機會續亮紅燈,經濟成長則上看4%,至於通膨率也會比2021年溫和,不會超過2%。包括中央銀行、主計總處及台經院對2022年經濟成長預測都超過4%,至於通膨率,多數預測機構也認為不會超過2%。央行則認為近期民生物資及餐飲等購買頻度高的商品價格雖調漲,但在政府平抑物價措施下,有助於降低通膨預期,不太可能再出現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期間所出現「薪資-物價」螺旋上升,央行預測2022年通膨率只有1.59%。主計總處對通膨預測和央行差不多,也只有1.61%,兩個機構預測是一樣,惟中研院預測比較高,他們認為2022年通膨率會升至2.04%。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長蔡鈺泰表示,由於分產品調漲售價,2022年第一季通膨率會高一點,但隨後各季將趨緩。總的來看,在市場供需調節下,全年物價處於溫和上漲。蔡鈺泰說,主計總處將在2月下旬召開國民所得評審會議,修正2022年的經濟預測包括經濟成長、通膨率,依目前的數據看來,雖然影響經濟的變數不斷出現,但經濟展望依舊是樂觀的。蔡鈺泰表示,主計總處於去年11月下旬公布預測後,持續關注出口、投資及消費等多項數據發展,大致看來,出口比預測來得好,投資也有不錯表現,受疫情影響的消費在第四季慢慢上來,這些成長動能將會持續到2022年,在全球經濟持續擴張下,加以我國產能擴大,今年的外貿、投資及消費將持續成長,依此研判,經濟成長率可達到原預測的4.15%。有國內景氣「氣象站」之稱的國發會,對2022年看法也是樂觀的,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去年底多次表示,代表景氣熱絡景氣紅燈,有機會亮到2022年。事實上,國發會於農曆年前所公布的2022年經建目標也反映了此一樂觀看法,2022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主計總處預測4.15%,中央銀行估4.03%,而國發會的經建目標則上看4.6%。除了公布經濟成長目標,國發會還發布2022年每人GDP、失業率及核心物價的三項經建目標,每人GDP上看35,113美元,核心物價漲幅不高,只有1.33%,而失業率的目標介於3.7~3.8%,這些目標若能達成,今年我國經濟將在溫和通膨中持續擴張,龔明鑫於公布經建目標時也強調:「在政府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努力下,這些目標將可望達成。」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