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紀錄
」 金氏世界紀錄 世界紀錄 印度 挑戰 英國
世界上最年長馬拉松跑者車禍亡 享嵩壽114歲
印度一名男子辛格(Fauja Singh)在89多歲開始跑馬拉松,被人稱為「頭巾旋風」,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年長馬拉松跑者,近日他因車禍過世,享嵩壽114歲。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表示,辛格是一位傑出運動員。辛格表示,跑步讓他重獲新生。據CNN報導,辛格出生於1911年的印度鄉村,後來搬到倫敦,他因在89歲時開始跑馬拉松獲得「頭巾旋風」的綽號,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年長的馬拉松跑者,但因缺乏出生證明,沒獲得金氏世界紀錄的認可。印度警方表示,近日一輛車撞上正在走路的辛格,事發地就在他家附近,而駕駛肇逃,目前警方正努力追查中。辛格在102歲時曾說,「跑步讓我變善良,忘記了所有的創傷和悲傷,並讓我重獲新生。」回顧辛格的馬拉松路,他當時只訓練幾個月,參加人生第一場馬拉松,3年後他在多倫多水岸馬拉松創下5小時40分鐘的個人最佳成績,2011年辛格又回多倫多,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一位完成馬拉松的百歲老人,並以8小時11分6秒的成績完賽。2013年香港舉行的10公里賽事,是辛格最後一場比賽,這是他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火炬接力後的比賽。辛格表示,「我非常喜歡我的跑鞋,我絕對愛它們,我穿它們是因為熱愛,無法想像沒有它們的生活。」

比美國快350萬倍!日本網速破全球紀錄 NICT實現1.02Pbps超高速傳輸「Steam遊戲10秒搞定」
日本在網路技術領域再次刷新全球紀錄,由情報通信研究機構(NICT)帶領的研究團隊,聯手住友電氣與歐洲合作夥伴,成功實現了每秒1.02Pbps的資料傳輸速度,遠遠超越目前全球任何國家所能達到的水準。根據《今日商業》報導,1.02Pbps這個驚人的速度,足以在一秒內完成Netflix影音庫的整體下載,10秒內下載整個Steam遊戲庫、串流1,000萬部8K影片,還可在一秒內下載127,500年的音樂內容。甚至連維基百科的英文版也可於一秒內備份1萬次。這樣的速度已經不是單純網路升級,而是意味著全球資料中心與AI運算能力的重大突破。甚至能讓全球串流平台的使用體驗產生革命性變化。在這次實驗中,NICT的光子網路實驗室採用了擁有19核心的特殊光纖電纜,直徑僅0.125毫米,與現行商用光纖無異。他們建立了一個長度為86.1公里、共21圈迴路的系統,並將180條資料流高速傳送至目的地。整體資料吞吐量達每秒1.86艾位元公里(exabits per second times kilometers),創下史上最高紀錄。《全球新聞台》的報導指出,這套技術運作基於現有光纖架構,並未依賴超大型新設備,而是在原有標準直徑光纖中加入多核心與多波長設計。他們在51.7公里的距離內維持1.02Pbps穩定傳輸,顯示這套系統具備實際部署的可能性,並不僅是實驗室中的數據奇蹟。目前,美國的平均網速僅約242Mbps,換算下來,日本這次的紀錄大約是美國現行家庭網速的350萬倍。雖然這樣的技術短期內不會普及至家用市場,但對於即將到來的6G時代、次世代海底電纜與全球高速骨幹網路架構,無疑是一大突破。在這次專案中,住友電氣負責設計光纖電纜本體,而NICT則建構整體傳輸系統,涵蓋發射端、接收端與路由迴圈。訊號通過多次反覆循環與高密度資料壓縮,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效率。這樣的成就不僅對雲端運算、自動駕駛、AI即時翻譯等技術發展具有指標意義,未來跨洲AI處理、超高解析度影像串流與全球性資料備援,都可能因此獲得突破性進展。

英21歲女獨自划船橫渡大西洋 創下3項世界紀錄
21歲的英國女大學生拉克蘭(Zara Lachlan)獨自駕駛一艘長7公尺的小船,從葡萄牙拉各斯(Lagos)出發,橫渡大西洋7026公里,抵達法屬幾內亞卡宴(Cayenne),共歷時97天10小時20分鐘,創下3項金氏世界紀錄。黃色部分(圖右)為拉克蘭從葡萄牙到法屬卡宴的路線。(圖/翻攝自金氏世界紀錄官網)根據金氏世界紀錄網站報導,2024年10月27日,拉克蘭從葡萄牙拉各斯啟航,在歷時97天10小時20分鐘後,抵達法屬幾內亞卡宴。拉克蘭創下3項金氏世界紀錄,成為第1位從歐洲划船橫渡大西洋到南美洲(大陸到大陸)的女性、獨自划船橫渡大西洋從歐洲到南美洲的最年輕的人、以及獨自划船橫渡任何海洋的最年輕女性。拉克蘭每天划船不少於17小時,每次睡眠時間也不超過4個小時,她會將休息時間分成一個90分鐘的睡眠周期和20分鐘的短暫睡眠來維持體力。此外,拉克蘭會透過全球定位系統(GPS)傳送訊息與她的團隊保持聯繫,並盡可能地給男友打電話,但在其他時間裡,她都是獨自一個人,「我以前從來沒有獨自度過這麼長時間,共97天,但我真的非常喜歡」。航程中,拉克蘭目睹了許多難以想像的景象,從被梭魚咬傷到虎鯨出現、飛魚劃過水面、栩栩如生的幻覺、還有可怕的風暴,以及夜晚平靜海浪上倒映的璀璨星空,拉克蘭表示「我真的很享受整個體驗,原本我以為自己會更害怕」。這趟旅程受到「女性運動組織」(Women in Sport)與「部隊聯盟」(Team Forces)贊助,拉克蘭也特別感謝這些支持。據悉,拉克蘭出生於美國,但從小在英國長大,目前就讀於羅浮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主修物理。

義大利男花1年造「全球最窄汽車」 車身僅50公分寬如枕頭
義大利男子安德烈亞馬拉齊(Andrea Marazzi)於自家報廢車場,歷時12個月親手打造出一輛寬僅50公分、可實際行駛的飛雅特熊貓(Fiat Panda)電動車。此輛號稱「全球最窄的Fiat Panda」的單人座車,目前雖未具備道路合法行駛資格,但因設計特殊,將作為展覽用途使用,車主並準備申請金氏世界紀錄。《Designboom》等多家外媒報導,此輛車由YouTube頻道「tutti pazzi per marazzi」的創作者馬拉齊親自設計與改裝,他以1993年款的Fiat Panda為基礎,保留原始車頂、車門與外型元素,再重新設計車體架構與內部結構,打造出僅供單人乘坐的窄版車體,而此車輛總長340公分、高145公分,重約264公斤,並維持原版的4輪配置。該輛車的動力系統為純電驅動,最高時速為15公里,相當於步行或慢速騎行的速度,充飽電後可行駛約25公里,適合短程展示用途,車內空間只夠容納1名駕駛,配備小型方向盤與一組大燈,兩側則有兩盞迷你方向燈,車尾造型則神似船艦的船首,設計感十足。馬拉齊表示,該項創作計畫從頭到尾皆由他1人主導,地點則在他家族經營的報廢車工坊「Autodemolizione Marazzi」,該廠位於義大利北部克雷莫納省巴尼奧洛克雷馬斯科(Bagnolo Cremasco),而他利用原車99%的零件進行手工組裝,並將原車寬度壓縮至僅50公分,相當一顆枕頭,約為經典Panda 141的3分之1、新款Grande Panda的4分之1,且整輛車只有單側1扇車門,駕駛入座後剛好坐於車身中央。雖然這輛超窄電動車速度緩慢、未具備道路合法行駛資格,但車輛輕巧設計讓它能穿梭於2車間或狹窄空間,馬拉齊計畫未來帶該輛車參加展覽與車展,並表示目前正準備向金氏世界紀錄提交申請,希望能獲得「全球最窄汽車」的認證。此外,馬拉齊也在Instagram帳號上傳試駕影片,畫面顯示該輛天藍色的改裝車造型扁平又狹窄,且輪胎細如刀刃,外觀極為誇張,但確實能在路上正常行駛,內部空間更是微型化設計,車內僅有駕駛座1個座位,但後方勉強能安裝1張小椅子,但有人若想坐進後座,則須從駕駛座門口爬過去。

14歲少女肚子痛一個月 醫一開刀傻眼「拉出210公分毛球」破世界紀錄
醫生都看傻了!印度一名14歲少女長期腹痛、嘔吐,送醫檢查才驚覺,肚子裡竟藏著一團長達210公分的「毛球怪物」。這場手術不但成功救人,還打破世界紀錄,成為目前醫學史上最長的毛球摘除案例。根據《印度時報》報導,這名國中女生來自阿格拉地區的小村莊,從小學六年級起就有吞食粉筆、土塊、木屑、毛髮等異常行為,醫生診斷她罹患的是「異食癖」(Pica),屬於一種精神疾患,會讓人強迫性吃下非食用物。少女最近腹痛加劇,一個月內頻繁嘔吐,被家人送到齋浦爾的Sawai Man Singh醫院急診。醫生透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她的胃整個膨脹變形,內部竟塞滿一大團異物,而且還一路延伸到小腸的遠端!主治醫師康卡利亞(Dr. Jeevan Kankariya)立即率領團隊開刀處理,過程中驚見那團「毛球怪物」不只是一堆頭髮,還混著橡皮筋、線頭、木屑、甚至小石頭,總長度高達210公分,幾乎貫穿整段消化道,醫學上稱為「拉龐索症候群」(Rapunzel Syndrome)。最令人驚奇的是,手術歷時2小時,醫生竟成功將毛球完整拉出,沒有讓它在體內碎裂、也沒用到輸血。這項成果目前已向金氏世界紀錄申報,準備登記為「史上最長毛球手術摘除紀錄」。這次手術由康卡利亞醫師率領,與多位外科與麻醉醫師合作完成並獲得醫院院長與校方協助。醫療團隊指出,少女目前恢復狀況穩定,預計不久後可出院,但後續仍須精神科介入追蹤治療,避免異食行為復發。醫師也提醒,若孩子有吞異物、吃頭髮等行為,務必及早就醫檢查,避免釀成消化道堵塞或更嚴重併發症。

世壯運/今晚閉幕!超過2.5萬選手的盛宴 執委會公布「10大之最」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於本17日於北市與新北市等7縣市共舉辦,30日在鶯歌新北市美術館舉行閉幕式。本屆賽會不僅吸引來自世界各地107個國家、超過2.5萬名選手參與,更在歷屆世壯運中寫下多項紀錄。世壯運執委會公布本屆世壯運的「10大之最」, 充分體現2025雙北世壯運「運動無界 人生無限」的賽會精神。執委會指出,本屆賽會參賽人數、獎牌數皆為歷年最高,共有4.8萬參賽人次、1萬3500面獎牌;參賽選手年齡範圍因游泳項目放寬至25歲,成為歷屆年齡層最廣,從25歲橫跨至105歲;自泰國105歲的薩旺爺爺也成為歷年最年長的的選手;台灣104歲羽球選手林友茂更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最年長羽球選手」 。執委會也說,本屆世壯運成為台灣歷來最多退役國手參與國際運動賽會;多元化的競賽項目也成為亮點,包括飛盤、海浪救生與定向越野等特色賽事,還有如「台北城市路跑」開創田徑公路賽新賽道、全國首座人工輕艇激流賽道亮相都引發高度關注 。其中,參賽選手最多可報名7個不同項目;本屆世壯運也首度安排女子棒球決賽於台北大巨蛋舉辦,象徵女性運動員的舞台向國際最高規格邁進;台灣發明的木球運動更首次納入世壯運運動項目,將在地特色成功推向全球視野。

世壯運/世壯運開幕也出包!彭政閔「英文名變林郁婷」 轉播單位民視道歉了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昨(17日)在台北大巨蛋隆重開幕,典禮邀請到多位重量級人物擔任聖火手,包括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金馬影后張艾嘉、中華職棒傳奇球星「恰恰」彭政閔、巴黎奧運拳擊金牌得主林郁婷、以及世界紀錄最年長羽球選手林友茂。不料轉播畫面上的字幕卻出包,把彭政閔的英文名誤顯示成「Lin Yu-Ting(林郁婷)」,對此,轉播單位民視也發聲致歉了。世壯運開幕,邀請到多位重量級人物擔任聖火手。(圖/報系資料照)世壯運開幕典禮上,由巴黎奧運金牌得主林郁婷率先出場,當時轉播畫面介紹顯示「聖火代表林郁婷 Torchbearer Lin Yu-Ting」,之後彭政閔出場時,中文名字無誤,但底下英文名卻仍然顯示為Lin Yu-Ting。畫面被轉發到臉書社團「靠北世壯運」,網友們紛紛表示,「世壯運可不可以放過我一天,一天就好」 、「我不敢想像要是靠北世壯運停更了我會有多難過」 、「原來這就是歡樂向的運動賽事嗎」 、「怎麼會雷到這種程度」 、「不能因為恰恰打過變電箱就把他當成拳擊手啊。」 對此,轉播單位民視發文致歉,坦言因工作人員作業疏失,將彭政閔先生的英文拼音誤植為林郁婷女士的拼音,對兩人以及世壯運大會造成困擾,深感歉意,「我們已檢討內部流程,強化審核機制,以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感謝各界的指正與包容,也再次對造成的不便致上誠摯的歉意!」本屆世壯運出包不斷,先前才出現海報英文拼字錯誤、志工證件姓名被直譯,甚至連形象看板上,都直接印出「四邊包繩-不打洞」給廠商的備註,如今連開幕典禮上也出現錯誤,引發民眾批評聲浪。

台東酪梨寒害 農業部啟動救助補貼6/2前申請
被譽為全世界最營養水果的酪梨,今年在台東的收成情況,與夏雪芒果同樣遭受嚴重寒害,出現「蜜蜂不飛、農民白忙」、「花謝、果沒結」情況,讓種植酪梨的果農損失慘重。立委陳瑩與莊瑞雄指出多次帶領農業相關單位赴果園會勘,關心果園災損情形,農業部今(16)日公告「臺東酪梨低溫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辦法,請受損農民盡快向公所提出。陳瑩表示,酪梨是台東主要的農產品之一,極端氣候的影響下,嚴重影響農民的生計。酪梨有益心血管健康及美膚養顏,抗氧化及抗老化功效,被金氏世界紀錄記載為世界上營養最豐富的水果,根據農業部農業統計資料,台東是全國第三大酪梨產區,種植面積達265公頃,年產量約2,500噸。台東縣內以台東市、卑南鄉、太麻里鄉為主要產區,產量居前三名。日前陳瑩與種植酪梨的卑南鄉前賓朗村長李文吉、太麻里果農黃施隨雲及青年果農林昆皇,一起前往果園,果農表達心中無奈與焦慮,著果率都相當低的情況下,收成絕對大幅減少。陳瑩現場要求農業部,要以最快的速度,公告災損現金補助,協助農民渡過難關。農業部今天公告「臺東縣為辦理酪梨114年1-2月低溫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損失率達20%以上者,救助額度每公頃8萬元,提醒農民5月17日至6月2日到公所提出申請。

最長壽人瑞117歲辭世 研究:她的細胞年輕17歲、腸道菌叢如嬰兒
西班牙於去年8月去世的117歲女子瑪麗亞布拉尼亞斯莫雷拉(Maria Branyas Morera),生前曾被譽為全球最年長的超級人瑞。而據西班牙研究團隊最近公布一項分析結果顯示,布拉尼亞斯先天的基因使得細胞表現行為比實際年紀年輕17歲,其中她的腸道菌叢甚至近似嬰兒的狀態。《衛報》報導,布拉尼亞斯1907年3月4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父母分別來自西班牙與墨西哥。布拉尼亞斯童年時曾住在德州與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之後她於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跟隨家人返回西班牙,長居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布拉尼亞斯的一生歷經西班牙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1918年流感大流行與新冠疫情。布拉尼亞斯辭世前,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遺傳學教授、老化研究領域的專家馬內爾埃斯特爾(Manel Esteller)帶領團隊,針對她的基因與體內的微生物群進行研究。另據西班牙媒體《Ara》報導,埃斯特爾進行的研究,正是目前針對年齡超過110歲的超級人瑞,最完整的一項研究。埃斯特爾指出,布拉尼亞斯先天的遺傳基因,讓她的細胞狀態與實際年齡相比年輕約17歲。而她體內的腸道菌叢也近似於嬰兒,顯示她的身體幾乎維持在極佳的健康狀態。此外,埃斯特爾在高齡期間仍保持思緒清晰,僅有關節疼痛與聽力退化等常見老年症狀。不僅如此,研究團隊也發現,布拉尼亞斯除了擁有優良的遺傳基因條件,她的生活方式也相當健康。而她長年維持地中海飲食習慣,每天食用3杯優格,且不喝酒、不抽菸,經常散步、親近大自然,也與家人關係密切。而她所做的這些行為都有助延緩老化、維持良好身心狀況。雖然布拉尼亞斯2020年曾感染新冠肺炎,由於當時疫苗尚未問世,但她並無明顯症狀,後來平安康復。而當法國修女露西爾朗東(Lucile Randon)2023年1月以118歲高齡去世後,布拉尼亞斯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最長壽的超級人瑞。布拉尼亞斯針對自己的長壽話題,她曾表示,「我認為這與秩序、寧靜、與親友的良好關係、接觸大自然、情緒穩定、無憂無悔、正面思考及遠離有毒人際關係有關。」她也說,「我認為長壽也是一種幸運,歸功於運氣與良好的基因。」報導指出,布拉尼亞斯膝下有數名子女、孫子與曾孫。布拉尼亞斯於2023年8月19日辭世,地點為西班牙東北部奧洛特(Olot)一家療養院,她在生命的最後20年皆住在此地。隨著她的逝去,《LongeviQuest》(LQ)網站資訊顯示 ,全球目前最年長在世者為116歲的巴西女性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Inah Canabarro Lucas)。

58歲「專業代孕」女子曾生產15次 想挑戰第16次遭醫師警告「會死」
英國女性霍洛克(Carole Horlock)是全球最多產的代理孕母,目前已經為13對夫婦生下代理孩子,加上自己育有兩名女兒,總計有15次生產經驗。而現年58歲的她近日透露,目前自己已著手與希臘及賽普勒斯的生育專家聯繫,計劃再懷第16個孩子。儘管多名醫師曾警告,因為高齡及多次分娩的緣故,可能面臨致命風險,但她表示對自身健康狀況仍具信心,並強調「從未對懷孕有過後悔」。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霍洛克來自英國艾塞克斯郡科爾切斯特(Colchester, Essex),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代理孕母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人。霍洛克從1995年起開始從事代理孕母,首胎便在家中自然分娩,1997年再為同一對夫妻誕下雙胞胎女嬰。她透露,多數胚胎由他人提供,有些則使用自己的卵子,具生物學親子關係的部分則由委託父母決定是否告知孩子。霍洛克表示,不介意自己的基因後代由別人撫養,因為那些孩子是「被渴望的、被愛的」。霍洛克提到,她每年都會收到來自各地夫婦的請託,但自己目前尚未選定委託對象,但會優先完成健康檢查。霍洛克也坦言,因年紀增長,若再次受孕將需使用捐贈卵子。儘管有醫師警告,霍洛克過去多次剖腹產的紀錄,以及年齡問題,會增加子宮破裂與大出血風險,但霍洛克強調,過去生產都順利,子宮回縮狀況良好。霍洛克曾於2004年誤將自己親生的兒子交由他人撫養,成為她代理歷程中最爭議的一次。當時霍洛克與丈夫保羅原本使用避孕措施,卻意外懷孕,之後經DNA證實為保羅的骨肉。霍洛克回憶,這個男孩如今已滿20歲,若他有意聯繫自己,她會非常樂意。霍洛克最後一次懷孕是在她五十歲左右時,雖然最終因為胚胎的關係而失敗,但霍洛克強調自己仍未放棄希望。報導中提到,霍洛克於2008年為一對夫妻懷上三胞胎,2013年再誕下第13位代理孩子。儘管那次手術後,醫師已明確警告霍洛克不宜再懷孕,但霍洛克仍對下一次充滿期待。霍洛克也批評部分名人以便利為由選擇代理孕母,認為除非出於醫療原因,否則應親自體驗母職。霍洛克強調,成為母親是種榮譽,身體留下的痕跡是值得驕傲的,不應逃避。但霍洛克也提到,女兒對她再次懷孕的計劃感到不滿,但理解這對母親的重要性。面對有人認為霍洛克是為了錢財冒命代孕,霍洛克則反駁表示,15,000英鎊的補助根本無法補償懷孕過程的辛勞與風險。目前世界上最高齡的母親為Erramatti Mangamma,其於2019年在印度以73歲年齡透過試管嬰兒誕下雙胞胎。霍洛克表示,就是這些例子讓她堅信,如果身體允許,她仍有能力實現下一次生命的奇蹟。

獎學金破9千萬!13歲少年「獲百所大學錄取」有望創世界紀錄
美國加州一名13歲少年,有望即將創下一項世界紀錄,那就是成為全球被「最多大學錄取」的最年輕學生,且總獎學金高達300萬美元(約新台幣9121萬元)。綜合美國《KTVU 電視台》、越南《海陽報》等報導,一名居住在加州聖荷西的13歲越裔少年阮桑尼(Sunny Nguyen),目前已陸續收到100多所大學的錄取通知,其中包括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等名校,以及加州州立大學(CSU)等多所公立大學。阮桑尼的父親阮湯米(Tommy Nguyen)表示,看到兒子被這麼多所大學熱烈歡迎,他們真的感到又驚又喜,「錄取通知書及獎學金通知信,源源不斷地寄到我們家。」阮湯米更透露,桑尼所錄取的百所大學全都提供了獎學金,截至目前為止,獎學金總額已高達300萬美元(約新台幣9121萬元),甚至部分學校直接祭出10萬美元(約新台幣304萬元)的獎學金,希望能鼓勵桑尼來校就讀。阮湯米提及,桑尼在家中排行老大,有5名兄弟姐妹,一直以來他都是最特別的孩子,不僅非常喜歡數學,對科技也相當熱愛,他除了自學如何創建網站、研究軟體工程及人工智慧(AI)外,還擁有自己的YouTube頻道。至於想選擇哪個科系?桑尼表示,無論未來選擇哪間大學就讀,他都會主修電腦科學,希望為世界帶來貢獻。

總裁槓總裁3/豬哥亮、余苑綺長眠在此 最美墓園變樂園還得金氏紀錄
基福山生命園區(原擁恆文創園區)主打「讓來者以遊、生者以慰、逝者以安」的淨土,藝人豬哥亮、余苑綺都長眠於此,曾憑藉400萬支寶特瓶組成的星空草原地景藝術登上媒體版面,還被封為最美墓園,卻在易主後風波不斷,創辦人陳振豐無奈之下訴諸媒體,只盼能將土地歸還。基福山生命園區占地53公頃,其原身為廢土場,陳振豐30年前鎖定此處,經歷長達16年的水保、土保和整地工作,擁恆文創園區終於在2008年落成,更成為北部首屈一指的殯葬園區。擁恆成功擺脫民眾過往對墓園的既定印象,陳振豐將其打造成「人間的樂園、思念的公園和藝術的舞台」,希望能將生命昇華為藝術,其地景造型更是別出心裁。擁恆在2013年以12萬隻風車打造出全世界唯一的巨幅黃色小鴨,更因此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2016年用400萬支寶特瓶打造成星空草原,吸引遊客爭相欣賞,2017年再以300萬片光碟片將梵谷星空重新點亮,兼具環保和藝術的創意吸引遊客爭相參觀,至今已吸引數百萬人次入園參觀。麗寶集團為收購擁恆園區土地而成立寶德鎮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陳振豐在吳寶田的話術下,將無意交易的土地轉到寶德鎮名下,如今則遲遲沒有還回。(圖/黃威彬攝)「秀場天王」豬哥亮也選擇在此長眠,他與陳振豐相識多年,2017年因病離世後,選擇擁恆作為安息之地,當時追思會在園區以「豬哥亮ㄟ永恆歌廳秀」紀念演唱會的形式舉辦,園方還特別設立「豬哥亮紀念園區」,以彩色拱門和銅像讓大家永遠懷念這位「萬秀豬王」。藝人余天、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同樣安葬於此,她在2022年因直腸癌病逝,余家人悲慟不已,最終決定將骨灰安置在擁恆園區8樓的「時光學苑」,讓愛女和豬哥亮、音樂大師陳志遠作伴。擁恆除多次被封為「最美墓園」,還五度得到基隆市府殯葬業服務評鑑的優等獎,卻在麗寶集團入主後傳出無預警停售,陳振豐更指控麗寶總裁吳寶田坑他土地,無奈之下只能訴諸媒體,只盼能將土地歸還。針對指控,麗寶集團6日下午召開記者會,麗寶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鴻說,交易是在陳振豐知情且同意的情況下進行,陳振豐還在寶德鎮公司成立後陸續作價入股,非但願任公司董事,並以股東身分共同簽屬銀行貸款的連帶保證人,並非他所說只是配合辦土地過戶。擁恆文創園區在陳振豐的經營下成為藝術的舞台, 2016年用400萬支寶特瓶打造成星空草原,吸引遊客爭相欣賞,更屢次被封為「最美墓園」。(圖/報系資料照)陳志鴻表示,陳振豐之所以指控,是因收到國稅局去函要求他補繳房地合一稅,他這才主張從未出售其所有的25%土地,也沒有入股寶德鎮公司,並要求歸還25%土地所有權,這才能免遭追繳房地合一稅,合作也因此變調。陳振豐也透過新聞稿回應,強調出售給麗寶集團的土地便是75%,價金74億元,包含清償該筆土地銀行貸款53億元,實際支付現金21億元,雙方框架合約明定標的及價款非常明確,付款時程亦遵循此框架協議。新聞稿中強調,基於30年情誼,得知對方因該筆土地貸款問題,以及對方承諾保證維持原有的董事長、總經理分治經營模式,這才答應出借25%土地,而陳振豐也顧多年情誼實不容易,因而僅要求返還25%土地,以及溢繳原屬「買方(麗寶公司)應負擔」之本金、利息2億1千多萬元。新聞稿中表示,若念雙方情誼理應將25%土地如數返還,望此事件能順利落幕,並得到解決。

楊傳廣奧運十項全能銀牌 獲文化部列為國寶
文化部於29日在網站正式公告「楊傳廣1960年羅馬奧運十項全能銀牌」是國寶,成為我國第一件體育類國寶,這面銀牌雖然成為我國第一件體育類國寶,但保存所在地仍在史前文化博物館南島廳展出,並未改變,保管單位則是國家訓練中心,體育文物的典藏問題,再次引起關注。文化部說明指定理由,楊傳廣在1960年羅馬奧運奪下田徑十項全能銀牌,是我國運動史上第一面奧運獎牌。1954年與1958年,楊傳廣在亞運十項全能締造二連霸,被稱為「亞洲鐵人」,逐漸在國際上得到關注。楊傳廣為台東馬蘭的阿美族人,是最早在國際舞台擦亮「中華民國」招牌的運動員,他在1960年義大利羅馬奧運的男子十項運動拿下8334分,以58分之差獲得銀牌,與美國名將強生同門師兄弟對決的戲碼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楊傳廣曾經在1963年美國國際邀請賽,並以4公尺96的佳績改寫撐竿跳高室內世界紀錄,同年4月28日,在加州的田徑賽以9121分刷新十項運動世界紀錄,即使後來十項運動的計分方式因而改變,換算後為8010分,迄今仍然是我國紀錄保持人。楊傳廣在1964年淡出體壇後,吳阿民於1966年曼谷亞運奪金,古金水在1985年雅加達亞錦賽以7538分摘冠,李福恩7469分得銀。2022年大專運動會王晨佑以7655分改寫古金水保持36年的大會紀錄,躍居史上第四傑,但仍然追不上楊傳廣。職棒退役球星周思齊日前呼籲重視體育文物的典藏時,曾說在台東的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看到退役棒球球星郭源治的實戰球具,對體育菁英的文物典藏在「史前」博物館感到弔詭。

世界最長草莓蛋糕「全長近122公尺」! 製作畫面曝「原料重量達1.2公噸」:砂糖奶油用一卡車
法國甜點師傅把溜冰場變成烘焙坊,製作出世界最長的草莓蛋糕,來自法國的甜點師艾葛多(Youssef El Gatou)邀請20名糕點師傅,使用了350公斤的草莓、4000顆雞蛋以及一卡車的砂糖和奶油,製作出總重量達1.2公噸的草莓蛋糕,這款夢幻蛋糕一路綿延121.8公尺,甚至打破義大利在2019年立下的金氏世界紀錄。根據多家外媒報導,位在巴黎北郊阿讓特伊(Argenteuil)小鎮一處溜冰場,21名糕點師傅打破了金氏世界紀錄,製作出長達121.8公尺的草莓蛋糕,糕點師傅們在23日使用了350公斤的草莓、4000顆雞蛋和一卡車的砂糖以及奶油,總重量達1.2公噸。根據負責號召的艾葛多透露,自己從小就有就有創造紀錄的夢想,「我一直在尋找一種產品,或法式糕點,我也想凸顯農產品,所以選擇法國草莓,還用了牛奶、鮮奶油和奶油等產品。」另外,要申請挑戰「全球最長草莓蛋糕」這項金氏世界紀錄,蛋糕必須至少寬8公分、高8公分,寶島引述艾葛多妻子納迪亞(Nadia El Gatou)的說法,製作長條草莓蛋糕過程非常艱難,尤其是如何突破金氏世界紀錄官方設定的門檻,所幸團隊最後使用「噴槍加熱碗盆」,來裝打發的鮮奶油。這條蛋糕長度最終也打破義大利在2019年立下的金氏世界紀錄,當時的糕點師在杜林省聖毛羅托里內塞(San Mauro Torinese)製作出長達100.48公尺的草莓蛋糕,糕點師傅們在獲得金氏世界紀錄頒發的認證後,草莓蛋糕也沒有浪費,而是當場切蛋糕,分享給每名現場民眾。這項挑戰不僅是糕點藝術的挑戰,更是團隊合作精神的完美詮釋。法國21名糕點師傅使用350公斤草莓、4000顆雞蛋,以及重達一卡車的砂糖與奶油,製作出長達近122公尺的草莓蛋糕。(圖/翻攝自X)

曾獲金氏紀錄!超人氣YTR停更 飼主親揭愛貓「狂吐不止」卻被罵翻
擁有超過213萬訂閱的日本知名寵物YouTube頻道「もちまる日記(mochimaru日記)」,由於人氣貓咪「もちまる(麻糬)」不停嘔吐、健康狀況不穩定,飼主4月20日以影片宣布暫停更新,將專心照顧愛貓。然而,飼主在更新停更消息前所上傳的影片內容,卻也引發外界質疑與批評,有用寵物性命換取點閱率成分。「もちまる日記」以紀錄飼主與2隻蘇格蘭摺耳貓,包括5歲的「もちまる」、2歲的「はなまる(小花)」日常互動聞名,曾創下「YouTube上最受歡迎貓咪」的金氏世界紀錄。影片風格溫馨療癒,深受粉絲喜愛,不少名人也曾參與頻道拍攝。不過,4月17日頻道發布一支題為「もちが夜中に5回嘔吐して救急搬送されました」(麻糬夜間嘔吐5次被緊急送醫)的影片,引起熱議。畫面中,麻糬突然連續嘔吐黃色液體,情況危急,最後緊急送醫。飼主隨後在同月20日更新影片,宣布「もちの治療に集中するためしばらくチャンネルを休止します」,意即將暫時停止更新,專心照顧麻糬,待病情穩定後再對外報告後續情況。影片中說明,麻糬在接受點滴與止吐藥物治療後,體重與食慾略有回升,但因為體力耗弱,未進一步接受精密檢查。飼主推測,可能是慢性腎臟病惡化或尿管阻塞,若為後者恐須立即開刀,因此決定優先以健康為重,暫停運作頻道。綜合日媒報導,此為頻道今年第二度因為愛貓健康問題宣布暫停更新,許多粉絲對此表示理解與祝福。但也有不少網友在社群平台X(原Twitter)發文質疑飼主「貓咪病中仍不忘拍攝」、「以貓咪痛苦畫面博取點閱」,進而掀起輿論風暴。還有網友直言「貓都吐成這樣還在錄影,真的讓人傻眼」,甚至痛批,「貓咪的命換來影片點閱率,這樣真的沒問題嗎?」更有眼尖網友指出,過去頻道曾因為拍攝「讓貓咪舔到碳酸水」影片而遭到批評。影片中,飼主疑似故意讓麻糬接觸碳酸水,觀察牠驚慌的反應並加上搞笑字幕,當時便引發網友怒火。如今隨著本次愛貓健康事件延燒,該段舊片也被再次挖出轉傳,飼主對待寵物的方式也再度引發討論。但儘管爭議不斷,但仍有大量粉絲留言表達支持,希望麻糬能早日康復,也呼籲外界給飼主與貓咪更多空間與理解。

「刑警專業戶」何裕天合作張孝全 讚對方是「認真傾聽」的前輩
何裕天編導演身份多棲,曾多次飾演刑警堪稱最帥的「刑警專業戶」,他近期片約不斷,除了演出被曲家瑞老師狂讚拍短片新作《白雪》之外,又參與熱門舞台劇《勸世三姊妹》、《十二怒漢》展現精湛演技,同時也是第14屆金甘蔗獎「最佳男配角」得主,而他先前曾在電影《罪後真相》與影帝張孝全有多場精彩對手戲,他除了曝光對方暖舉之外,更表示兩人的共同興趣都是武術,「他也練很多不同武術,而且身手很好」,直言張孝全真的是一個超好的前輩。何裕天曾在電影《罪後真相》飾演鍥而不捨追查真相的刑警,與飾演媒體人的張孝全以及飾演嫌犯的陳昊森都有不少對手戲,他透露張孝全給人的感覺很誠懇、放鬆,不會給人任何壓力,甚至到拍攝中後期,除了誇讚何裕天的表現之外,也給予他一些表演的建議,沒想到張孝全事後還反問他:「那你覺得我演的怎麼樣?」讓他稱讚張孝全居然一點架子、距離都沒有,並且很感謝張孝全是「認真傾聽」、「可以分享真實感受的真誠交流」的前輩。何裕天將主演舞台劇《完美陌生人》。(圖/躍演劇團提供)最近,何裕天將主演義大利喜劇電影改編的舞台劇《完美陌生人》,5月會在水源劇場演12場,該片締造金氏世界紀錄翻拍次數最多的電影,全球共計有南韓、中國、法國、德國、希臘、西班牙以及墨西哥等眾多版本,講述7個好友在聚會時突發奇想,挑戰公開彼此手機內的所有訊息,引發一連串難以想像的荒謬歷程,何裕天透露一開始就想將該片搬上台灣舞台,早從疫情盛行的期間就開始籌備,前後耗費至少3、4年,經過他地毯式搜索終於找到導演保羅傑諾維西並且詢問改編權,「因為他沒有臉書、沒有IG,也沒有任何公開信箱,最後我是找到他曾出席一個講座,向主辦單位要到他的信箱,才終於與他經紀人聯絡,之後又花了一段時間來回討論,才終於獲得對方點頭可以改編。」何裕天在《白雪》中再度飾演刑警。(圖/迴響影像提供)作為計畫發起人、聯合出品以及前期統籌,何裕天煞費一番苦心,終於將《完美陌生人》翻拍成台灣舞台劇版,「特別的是,我們的演出是所有演員上場就不會下場,一路沒有中場休息的演到結束。因此,無時無刻都要用角色來反應所有事情,是一個表演挑戰,但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時身兼表演指導、演員的何裕天,強調自己「想參與好故事,但不侷限身分」,不論是演員、表演指導、導演,對他來說都一樣,很多時候,何裕天甚至覺得,不當演員而去當其他職位的甚至更有趣。舞台劇《完美陌生人》將於5月2日開始演到5月18日在台北市水源劇場展演,每週末皆有固定場次。何裕天近期在《白雪》再度飾演刑警,有大量台語對白,但他其實並不會說台語,所以會先錄下所有台詞,然後盡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找時間聽台詞,「導演黃鈺婷也很幫忙,有錄音給我,對我幫助很大」,至於他在片中要逮捕相識十多年的好友,他笑稱自己是平凡人,可能要真的遇到了才會知道自己會怎麼做,直呼這個問題超難,「但這也是一個非常具備『人性』的問題」。

超狂巨鼠掃雷當解謎遊戲 嗅「百顆地雷」創世界紀錄
大多數人可能不喜歡老鼠,但柬埔寨掃一隻地雷鼠「羅寧」自2021年以來已經嗅出超過百顆地雷,創下了金氏世界新紀錄。羅寧愛吃酪梨。據金氏世界紀錄報導,過去25年來,比利時非營利組織APOPO致力扭轉非洲巨鼠的形象,也幫助戰亂國家民眾重獲安全,他們跟坦尚尼亞農業大學合作,訓練非洲巨鼠嗅探地雷,目前全球多個戰區有104隻「英雄鼠」,牠們需要和飼育員配合,找出致命的裝置,這些體重只有1.5公斤的掃雷兵,不會觸發地雷,也可以靠嗅覺辨識爆炸物的化學成分。APOPO特別強調,25年來沒有老鼠傷亡。而在排雷軍團中有人、鼠、狗,但最耀眼的莫過於柬埔寨的老鼠羅寧,自2021年8月至2025年2月間,牠累計發現109枚地雷及15枚未爆彈,創下金氏世界紀錄。上一隻創紀錄的老鼠瑪格瓦於2021年5月退役,牠一共發現71枚地雷,加38枚未爆彈,PDSA 動物慈善機構給牠勇敢勳章,但2022牠因年紀太大過世。飼育員表示,5歲的羅寧勤奮又溫和,牠把排雷當作解謎遊戲,敏銳專注又樂在其中。據悉,在工作之餘,這些英雄鼠享受皇室般的待遇,羅寧最愛在遊樂場破解零食機關,牠也愛吃酪梨跟香蕉和花生。飼育員說,老鼠不僅是資產,更是值得尊敬的戰友。APOPO指出,4日是國際地雷宣傳日,羅寧當天上午仍堅守地雷場,收工後,牠將享用豐盛的特別大餐,這是對英雄最好的犒賞!

兒童藝術節單日破萬人同歡 鄭朝方相約大小朋友來年再聚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7日表示,清明連假為期2天的竹北兒童藝術節正式閉幕了,光首日就上看一萬人次到訪,熱鬧非凡,期待明年再聚。2025年竹北兒童藝術節「上街吧!翻玩潮流」在連假第二天、4日下午2點半於竹北水圳森林公園盛大開幕。市公所官員說,竹北兒童藝術節七大體驗區都環繞著藝術主軸,分別有「噴射吧!恣意塗鴉」、「潑灑吧!自由彩繪」、「翻轉吧!滑板體驗」、「攀樹吧!勇敢的冒險家」、「創造吧!城市建設王」、「跳躍吧!跳床翻騰」、「旋轉吧!咖啡杯」7個體驗區在地現場觀察,記者發現7大體驗區各有小朋友支持者「攻佔」,以「攀樹」區來講,水圳森林公園樹梢一下出現好多「小猴子」拉著繩索爬上、爬下,還有自比「樹懶」的小朋友默不作聲在樹梢歇息,更有小朋友自認是無尾熊假裝「啃樹葉」令在場眾人發噱。鄭朝方指出,首日下午的開幕秀由 Outbreak Europe在2024年奪得世界冠軍的孫振等人帶來熱情街舞演出,第二天則發送限量溜溜球,讓民眾與溜溜球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楊元慶互動共歡。市公所官員則說,觀察發現小朋友喜歡的展區較平均,倒是大人們偏好「潑畫自由彩繪區」和「攀樹體驗區」,除了被潑畫繽紛的色彩緊緊吸住眼球外,可能也藉由攀樹,找回童年回憶,親子同歡。鄭朝方回顧,首日上看萬人到訪好評不斷,第二日則因天氣不如首日而少了些人潮,但整體評價仍不錯。他預告,在竹北新生兒出生率屢創新高之下,公所施政會持續著重照顧親子,包含公園硬體優化與舉辦軟性活動,兒童節活動每年都會辦,也會愈辦愈精彩,歡迎各位大小朋友,來年兒童節再聚。

人類史上第一個髮型?台大研究長髮演化 智人30萬年前即有「極捲髮」:保護頭部
在過去,科學上常把「二足行走」、「能使用複雜工具」等視為區別人類與否的特徵。台大團隊跨國合作研究發現,長髮也是分辨特徵之一,且早在30萬年前「現代智人」時期就存在。最早為現代非洲黑人常見的「極度捲曲」髮型,有利於避免人類在日曬下體溫升高。而隨著時間推移,人類的一頭長髮逐漸成為表達健康和社會地位的重要媒介。這樣研究的相關成果,不僅有助於解開人類演化之謎,也可為治療禿髮等毛髮疾病提供新線索。據了解,科學上通常將二足行走、腦容量、能使用複雜工具等特徵,作為分析人類有別於其他靈長類近親之處,但「頭髮」卻常被忽略。台大醫學工程學系教授林頌然指導的醫學系學生張若愚,以「人類長髮進化」為主題,進行跨國合作研究,發現在30萬年前「現代智人」出現時就已演化出一頭頭髮,研究成果今年1月已發表在權威期刊《英國皮膚科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上。根據這項研究指出,30萬年前的「現代智人」,頭髮型態是現代非洲黑人常見的「極度捲曲 (curly hair)」髮型,在實驗中發現,這種緊密捲曲的頭髮,有利於避免人類在強烈日曬下,造成皮膚因吸收太陽熱量後的溫度上升,推測是保護頭部免於強烈陽光直射的優勢。台大表示,這種極度捲曲的頭髮形態,代表人類頭髮變長時的最早形式,這種特徵在非洲黑人中保留下來,但在人類遷移出非洲後便逐漸消失。台大團隊還指出,現代人類各族群的頭髮雖然有多種不同的生長特徵,但「極度延長的生長期」卻是共同演化特徵,也代表現代智人30萬年前出現時就存在一頭長髮。而隨著時間推移,長髮成為表達個體健康狀況和社會地位的重要媒介,這是演化上「擴展適應」(exaptation )的例子。台大團隊這篇文章還提出,身體不同部位的毛髮長度調控,以及一頭長髮可能調控機制,作為未來研究發展方向。因為頭髮長度主要取決於毛囊在生長期時間長,而短頭髮生長週期包括生長期、退化期及休止期。人類長髮特徵分子機轉源自於生長期調控機制的改變,特別是「結束生長期」的機制被削弱,讓毛囊能避免進入退化期,使得生長期近乎無限延長。台大指出,頭髮每月大約生長1.5公分,而依現有世界紀錄顯示,30年未理髮的人,頭髮全長可以長超過5.7公尺。但是目前人體對於毛髮生長相關基因及分子調控機制仍未被完全解開,推測並非單一基因的變異,而是涉及身體區域特異性的基因調控網絡的改變,使得頭皮部位的毛髮可以無限生長。因此這次研究成果,除了有助於解開人類演化之謎,也可為治療禿髮等毛髮疾病提供新的線索。

全台最大規模祭祖…桃園新屋葉家8000人祭拜 將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桃園市新屋區葉家祭祖堪稱是全台最大規模的祭祖活動,葉春日公家族每年都有大批宗親,從各地返鄉祭拜,今年因連假不少人提早前往祭拜,但4日活動現場仍有數千人湧入。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第四房理事長葉倫嵩表示,未來預計申請金氏世界紀錄為全世界同一宗親同時最多人掃墓的壯舉,也盼藉此召集更多子孫回來掃墓。(圖/中國時報廖姮玥攝)(圖/中國時報廖姮玥攝)新屋的葉姓宗親開台祖葉春日1735年來台,與其子葉特鳳於新屋大牛欄落地生根,葉特鳳共生5子,依輩分分別取名為「大榮」、「大華」、「大富」、「大貴」與「大春」,象徵人生5大美事,得名「葉五美公」,自此建立新屋葉家5大房系統,每年清明祭祖活動桃園市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也號召子孫返鄉,更將祖塔附近的休耕稻田作為停車場,停了上百輛車,大量祭品舖滿地面,逾8000名葉家後人齊聚一堂持香祭拜,畫面十分壯觀。(圖/中國時報廖姮玥攝)(圖/中國時報廖姮玥攝)張善政表示,葉姓祭拜活動已經是全台清明最大的祭拜活動,幾乎可以列入金氏世界紀錄,自當選市長後,每年都會來表達敬意。葉春日的後代子孫每年清明都會回到新屋來祭拜葉氏祖先,已成台灣各個姓氏在清明節最讓人敬佩的祭祖活動,葉姓的祖先早先從廣東移民到台灣,由5位後代繁衍茁壯,這麼多的傑出後代,在各行各業中表現傑出,更令人敬佩的是每個人都會在清明這天記得回到新屋慎終追遠,這也充分表現出客家鄉親慎終追遠的精神。(圖/中國時報廖姮玥攝)葉倫嵩表示,今年因連假關係,部分人潮已提前回來祭拜,但現場仍聚集約8000人,今年特別在祖塔前製作做2面背板,告訴後代,未來預計申請金氏世界紀錄、預計成立祭祀公業,為全世界同一宗親同時最多人掃墓的壯舉,也盼藉此召集更多子孫回來掃墓。另外過去在祖塔前的2片交通用地已成功變更成為墓地,將持續周邊田地變成為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