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 碳費 蚊子 空氣品質
液化遺體再沖下水道 英國擬推「水葬」引發討論
英國民眾處理身後事又多一種選擇,當局擬推行一種名為「水葬」(water cremation)或「鹼性水解」(alkaline hydrolysis),透過高溫鹼性溶液快速分解遺體,引發社會討論,也有人批這對死者不敬。據《太陽報》報導,用水解火化機進行「水葬」,遺體會在高溫下與鹼性化學物質和水反應被腐蝕分解,而這可能在英國實施,取代傳統的土葬或火葬。支持者認為,「水葬」對環境更友善,反對者則認為,這對死者不敬,這可能會褻瀆遺體,因為最後遺體當廢水處理。米德塞克斯大學污水專家指出,「有些人認為這就像把我親人的遺體與下水道裡的糞便混一起,他們無法接受。」但其實排入下水道的東西五花八門,來自太平間、醫院的廢棄物,還有我們從沒想到的東西。據《每日郵報》報導,「水葬」在美國近30個州和加拿大、南非等國合法,2023年,愛爾蘭成為歐洲首個開放水葬的國家。據了解,英國喪葬服務提供商Co-op Funeralcare每年安排超過9.3萬場喪禮,本來要在2023年引入水葬,但因法規障礙而暫停。至於價格多少?預估將與火葬相近,約為數千英鎊。據Farewell Guid資料,在合法的國家中,水葬費為1500美元(約4.4萬元)至5000美元(約14.9萬)不等。傳統火葬平均每次釋放約243公斤二氧化碳,相當於開車965公里;土葬則可能污染土壤,且棺木若為金屬或塑膠製,需要數年才能分解,水葬提供了一種更環保的選擇,但是否能在英國推行仍是挑戰。

Lightsource bp全球首項漁電共生專案在台灣完成融資
Lightsource bp (台灣天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球陸上再生能源專案開發及管理領導企業,成功為其位於嘉義縣布袋鎮及義竹鄉的 115MWp 漁電共生專案獲得約新台幣 60 億元的融資,專案將於 2025 年 6 月動工。(圖/Lightsource bp提供。)此專案不僅是 Lightsource bp 在台灣的首項太陽能專案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其全球首個漁電共生專案投資。「漁電共生(aquavoltaics)」是指將太陽能發電與水產養殖相結合的發電模式,即在魚池上方架設太陽能板,讓漁業養殖和低碳能源生成能夠並存。布袋鎮及義竹鄉作為以養殖漁業聞名的地區,透過太陽能技術與水產養殖結合,不僅能維持糧食安全,還能提升能源自主性,並有助於台灣能源產業減低碳排放。(圖/Lightsource bp提供。)在完工後,布袋專案將成為台灣規模最大的漁電共生案場之一, 每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可達 180,000MWh,足以為約 41,000 戶家庭供電,每年減少超過 115,000 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圖/Lightsource bp提供。)Lightsource bp 亞太區營運長 Adam Pegg 表示:「亞太地區的再生能源市場預計將呈現指數型增長,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參與其中,更要成為亞太區再生能源市場的領導者。布袋專案展現了 Lightsource bp 與時俱進的適應能力,使我們能把握新契機,並帶動亞太市場的長期增長。」過去五年,Lightsource bp 在亞太市場取得重要的進展,成功開拓六個市場,開發超過 1.8GWp 的資產,並建立了數千兆瓦級的開發項目。

她自製捕蚊神器「5小時抓60隻」掀模仿潮 網讚:幾乎零成本
夏季蚊蟲多,許多人睡覺時遭蚊子打擾後難以入眠。大陸福建一名陳姓女子將自製捕蚊燈的影片分享到社群,只利用廢棄蚊帳、紫光燈加電扇,5個小時就抓到約60隻蚊子,效果驚人;有不少網友跟著做,實測都很滿意,更大讚陳女的捕蚊燈幾乎零成本。綜合陸媒報導,來自福建的一名陳姓女子因為住在農村,住處周遭靠近濕地公園,到了夏天晚上蚊蟲更猖狂,但家中還有老人和小孩,使用傳統蚊香或電蚊香效果有限也不放心,於是她靈機一動,將廢棄蚊帳網紗和紫光燈加在電扇上,製作出一個簡易捕蚊燈;陳女實測5個小時,捕蚊燈就成功抓到50至60隻蚊子,效果好到她到嚇一跳。陳女說明,自己先瀏覽網路上各種自製捕蚊燈的影片,在將其他人的意見統整,從中找到能「利用蚊蟲趨光性、趨熱性及對二氧化碳的敏感度」,又想到可以把廢棄的蚊帳二次利用,親自動手做出環保又有實用性的神器,且還不含化學藥劑,家裡有老人和小孩也不用擔心了。捕蚊神器抓到蚊子的影片在網上引發討論,許多網友盛讚陳女的實踐精神,還有人仿效製作,實測後也相當有效,更驚喜地表示,陳女的簡易捕蚊燈幾乎零成本,打趴市面上強調超會抓蚊子的捕蚊燈,「幾乎零成本,剛好我家都有這些東西」、「算是低成本,受到蚊子困擾的都能試試看欸」;另外,有其他網友建議,能增加風速提高吸附力,或改用黑色背板能增強蚊蟲趨暗性。

非核家園「火力發電破9成」!名醫曝台灣肺癌5項第一 1地區空汙吸好吸滿
核三廠昨天(17日)深夜解聯,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然而少了發電量曾占比達16%的核能,未來台灣將「火力全開」,高達95%以上都是大量排出二氧化碳、細懸浮微粒(PM2.5)、硫氧化物(SOx)等空汙的「髒電」。對此,胸腔科名醫蘇一峰示警,肺癌連續多年蟬連多項第一,「中南台灣地處中央山脈背風處,空氣污染累積不散,吸好吸滿」。蘇一峰今天(18日)在臉書發文,台灣進入非核家園後,火力發電占比超過90%,而政府過去力推的風力發電,花了1兆卻只占比1%。醫師指出,肺癌連續蟬聯多項第一,包括最多人患病、死亡人數最多,健保最花錢、自費最花錢、近10年人口成長最多的癌症,「中南台灣地處中央山脈背風處,空氣污染累積不散,吸好吸滿」。蘇一峰也在留言區質問,「全國每年癌症死亡五萬人,肺癌死亡佔一萬人!請問台灣有哪一個人因為核能發電廠核輻射而死亡?」貼文引發討論,不少網友感嘆「中部這幾年空污嚴重到秋冬每天都是霧濛濛,更不用說農田裡滿地的光電版跟海岸線滿滿的風電」、「昨天還有人在紀念這歷史性的一刻,有夠無言」。針對立院日前三讀通過核管法修法,修訂核電延役、重啟法規,台電指出,核能使用應對社會、後代子孫負責,包含核能安全的專業責任、核廢料處理的世代責任,以及民意共識的民主責任,其中,核安為核能使用最大前提,因而後續仍需待主管機關修訂子法及相關核安檢查要求事項,台電方能進行評估,草率評估或承諾無助於台灣能源轉型的合理討論,而核三2號機現有運轉執照有效期限為40年,為確保核安,5月17日屆期仍需停機。

進入非核家園「火力全開」!95%髒電時代來臨 民團喊延役核電廠
核三廠昨深夜解聯,台灣進入非核家園,也就是今天夜間開始就要迎接「火力全開」時代。少掉發電量曾占比達16%的核能,未來晚上將高達95%以上都是大量排出二氧化碳、細懸浮微粒(PM2.5)、硫氧化物(SOx)等空汙的「髒電」,民團呼籲政府趕緊思考讓核電廠延役,救地球與民眾。核三廠2號機昨下午1點就開始逐步降載,於深夜12時左右進入安全停機狀態,在台發電有47年歷史的核三廠,宣告終止。台電表示,後續反應爐心燃料將退出移至用過燃料池,並進一步推動乾貯場(中期)興建、最終處置場等核廢處理。但是非核之後,要面對的除了穩定電源變少,更是電力排碳居高不下壓力。根據能源署2025年第一季統計,燃氣發電占比46%、燃煤34%,加上少許燃油,火力占全台發電量超過8成,核電則是3.4%,再生能源僅14.6%。到了夜間,火力發電更拉高到9成以上。以核三廠除役前最後一夜,5月17日凌晨12點來說,當時儲能(抽蓄水力發電)占4.1%、太陽光電為0,風力(陸域、離岸)只有0.13%,加上少數水力,等於綠電加儲能發電僅約6%,如加上核能,不足1成屬低碳電力。可是18日起,這僅存3%的核能不見,低碳發電掉到僅剩5~6%,其餘94%到95%都會是髒電,也就是民眾戲稱的「用肺發電」。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直指,根據他們監測4月底到5月初的夜間發電,即使還有核三廠2號機時,都還有7到8天火力超過95%,超過9成也有12天。他呼籲政府,核三廠停機後,為了不要火力全開,救地球與民眾,應趕緊思考核能延役,如果有決心,一年即能重啟。

曼谷交通壅塞世界知名 Google出手相助了
有去過泰國的朋友都知道,在首都曼谷,當地最著名的除了炎熱的天氣外,就是無時無刻的塞車。而目前也傳出,Goole目前正透過Google地圖的資料與人工智慧,出手協助曼谷政府改善當地的交通。根據外媒報導指出,這項名為「綠燈計畫」(Project Green Light)的合作專案,自2025年2月起開始實施,目的是紓解道路壅塞並降低碳排放,成效已逐漸浮現。過去像Google地圖(Google Maps)與Waze等導航應用程式,雖能提供即時壅塞路況及替代路線建議,但由於不是每位駕駛都會使用這些工具,也不一定願意接受系統推薦的路線,因此對整體交通狀況的改善有限。為了解決這項問題,Google與曼谷市政府(Bangkok Metropolitan Administration, BMA)合作,試圖建立一個封閉式回饋機制,針對整座城市的交通進行優化。在「綠燈計畫」中,BMA提供交通號誌的時序資料,而Google則利用Google地圖所蒐集的大量交通數據與AI模型,分析駕駛行為趨勢,並向BMA提出如何調整號誌時序的建議。這些建議並非直接套用,而是交由當地的交通工程師進行評估後,再決定是否實施。調整實施後,Google會持續監測交通狀況,並提供進一步的優化建議,形成一個不斷自我修正的循環機制。Google指出,此計畫帶來的影響不僅止於交通流暢的提升。在節能減碳方面,由於車輛在紅燈前減速、停車與重新加速的過程會排放更多溫室氣體,因此透過減少不必要的停車次數,也能達成環保目的。據統計,在曼谷計畫啟動的前三個月,主要路口的停車次數減少了30%,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則下降約10%。這對曼谷這類每月汽車行程超過5,500萬次的都市而言,具有相當規模的環境效益。根據Google內部估算,在每月5,500萬次行程中,約有3,000萬名駕駛人因這項系統調整而受惠。參與這項試點計畫的還包括以色列的海法(Haifa)、印度的班加羅爾(Bangalore)與德國的漢堡(Hamburg)等城市,其中曼谷因擁有全球第11嚴重的交通壅塞指數而被優先選中。

潘若迪不碰菸酒竟「肺部黑一片」 呼吸刺痛就醫查出病因開刀治療
男星潘若迪出道前就是知名健身教練,從事有氧運動多年,不碰菸酒又生活政息正常的他,多年前因為突然呼吸刺痛又喘不過氣,就醫才發現是自爆性氣胸、肺部破了2公分,緊急住院開刀治療,切下的肺部組織全都是黑的,他近日公開畫面十分驚悚。潘若迪近日在談話性節目《11點熱吵店》分享15年前鬼門關前走一遭的故事,他成為男星之前,是一位相當有人氣的有氧運動教練,疑似因長年待在密閉式空間教學,不斷吸入學生吐出的二氧化碳,進而導致身體出狀況。潘若迪表示,有段時間突然無法一口氣唱完整首歌,原以為是身體老化或疲勞,卻聽到身體發出「嘎啦」異常聲響。在病發當天,潘若迪上午才結束2堂課程,接著去男星楊祐寧母親家中擔任家教,當時潘若迪有感覺呼吸刺痛和喘部過氣,在上課期間楊母發現他臉色蒼白,覺得不對勁必須送醫;潘若迪就醫照X光發現肺部破了2個洞,他不清楚嚴重性,還想回去上完課,立刻被醫師阻止並安排住院,他就被引流插管在晚間住進加護病房等開刀。潘若迪就醫後檢查出是氣胸,切下的肺部組織也都是黑的。(圖/翻攝自《11點熱吵店》YouTube)手術後潘若迪形容那是她人生最絕望的時刻,更發誓自己這輩子都不要再進醫院,他分享手術切除的肺部組織照片,他的肺部幾乎黑一片,畫面相當驚悚。對此,潘若迪以自身經驗呼籲大眾「健康它不是第一,健康是唯一」;慶幸的是,潘若迪恢復迅速,2個星期左右就恢復以往的心肺功能,此後上課時會開窗通風。◎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內政部報告一年工作成果 劉世芳:最大挑戰是預算不足
內政部今(15)日舉辦「向國人報告-內政部的每一天」記者會,由部長劉世芳與國家公園署、國土管理署、移民署、警政署、消防署代表,向國人報告一年來工作成果及未來願景。劉世芳表示,內政部過去一年最大挑戰是預算不足,至於自己個人升降,她表示沒有任何意見,擔任部長一天就把事情處理好。內政部為了凸顯內政部團隊分工合作精神,成果報告安排常務次長吳堂安,以及平日承辦業務的公園署科長鄭凱方、國土署科長黃冠華、移民署專員宋怡菁、警政署科長林耕宇、消防署科長林豐洲等人進行簡報。吳堂安表示,內政部負責非常多元的業務,有些即使平常較不被矚目,但「您沒看到的,我們都在做」。治安部分,一年來打詐國家隊再升級,透過科技偵查、跨部會合作,結合金融機構、國際單位加大打擊力度;警政署推出「165打詐儀錶板專網」、「百斬車手獎五萬」提升識詐、防詐,並執行4波掃毒、5波肅槍、6波掃黑,這些努力讓美國商會連續9年將臺灣列為「人身安全」第1名;也獲得數據平台Numbeo「2025全球安全指數」第4名肯定。救災方面,消防署運用最新科技,以更強、更快、更安全方式守護民眾。消防署6.6億採購無人機與救災機器人、培訓778名專才,整合跨機關救護資料、擴充AI輔助119指揮派遣系統獲得亞洲緊急醫療救護協會機構獎;導入智慧搜救平台榮獲第7屆政府服務獎、數位創新加值獎雙獎肯定。內政部「百萬戶租屋家庭支持計畫」協助青年與弱勢族群減輕居住負擔,目前直接興辦12萬戶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社會住宅9萬戶共計21萬戶,擴大租金補貼至75萬戶;推動近零碳建築再進化,綠建築普及率已達24.61%,每年約可減少17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啟動「淨零建築減碳旗艦計畫」、擴大綠建築國際認證,整合綠色金融、公私協力淨零轉型。推動再生水循環利用,預計115年每天可供應近30萬噸。國土管理署以「人本交通」為核心理念推動各項計畫,自去年5月20日至今共完成47.7公里無障礙人行道、82.6公里道路鋪面及226處通學步道改善;於全國799處危險路口改善工程中, 601處內政部督導範圍改善率達99%。國家公園署以「保育擴大」、「淨零行動」、「濕地共好」、「公私協力」為目標,串聯整體國土保育網絡,與企業合作營造黑面琵鷺、紫斑蝶等珍稀物種友善棲地,種植逾8萬株原生樹,並移除棘冠海星危害。透過拍攝影片記錄國家公園之美,《方舟太魯閣》榮獲高達12項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殊榮。

別再當人肉捕蚊燈!醫師曝5類人要注意「4招可降低蚊子叮咬」
春夏之際,蚊子活動頻繁,某些人特別容易被叮。對此,代謝科醫師陳潔雯指出,蚊子偏愛皮膚「羧酸」濃度高的人,而皮膚菌叢代謝皮脂產生的羧酸是關鍵因素。因此,新陳代謝快、易流汗、皮膚菌叢豐富、孕婦及愛運動者更易吸引蚊子。她也建議,保持皮膚清潔、均衡飲食、勤洗手及保持乾爽,是減少蚊蟲叮咬的4個實用小撇步。陳潔雯醫師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許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一到戶外稍作停留,蚊子便蜂擁而至,身旁的朋友安然無恙,自己卻被叮得滿腿紅包;或是夜晚開窗透氣時,耳邊不斷傳來蚊子的嗡嗡聲,最後不得不半夜爬起來拼命抓癢。如果總是被蚊子當成「行走補蚊燈」,陳潔雯醫師建議,或許該開始關注自己的皮膚狀況了!她接著引述2022年由洛克斐勒大學發表於國際期刊《細胞》(Cell)的3年研究指出,蚊子的嗅覺主要依賴特殊的「嗅覺受器」(olfactory receptors),這些受器分布在蚊子的觸角和下顎鬚,負責偵測空氣中的化學分子。研究發現,蚊子的嗅覺受器對「羧酸」特別敏感,因此皮膚中羧酸濃度較高的人,更容易成為蚊子的目標。這解釋了為何有些人特別容易吸引蚊子叮咬,而過去媒體報導的諸多因素,如二氧化碳呼氣量、體溫和體味、血型、血糖、飲食習慣(如常食用大蒜或香蕉)、性別與年齡等,可能並非主要原因。陳潔雯醫師進一步說明,除了天生的皮膚羧酸體質外,人體皮膚表面的微生物群(包含益生菌)也會影響蚊子的吸引力。研究指出,皮膚微生物會分解皮脂,產生多種有機酸,包括乳酸、乙酸及羧酸,這些物質會改變皮膚的pH值與氣味組成。若皮膚菌叢的活動增加了羧酸濃度,就會提升對蚊子的吸引力。因此,皮膚菌叢的組成不僅關乎肌膚健康,還可能決定你是否是一塊「蚊子磁鐵」(mosquito magnets)。(圖/翻攝自Facebook/療生活 ‧ 陳潔雯醫師)陳潔雯醫師列舉了5類最容易吸引蚊子的人,包括:新陳代謝快的人:由於皮膚細胞更新速度較快,會產生較多皮脂,經微生物分解後釋放出更多羧酸。容易流汗的人:因汗水中的乳酸和氨基酸影響皮膚微生物生態,促使菌叢分解皮脂並增加羧酸生成。皮膚菌叢豐富的人:因微生物種類與數量較多,會將皮脂轉化為蚊子敏感的羧酸。懷孕中的女性:因荷爾蒙變化導致體溫上升、新陳代謝加快,皮脂腺與汗腺分泌增加,進而加速羧酸產生。愛運動的人:因劇烈運動提升體溫並促進汗腺與皮脂腺分泌,汗水與皮脂經菌叢分解後釋放更多羧酸,使蚊子更容易追蹤。為了幫助大家避免蚊子叮咬,陳醫師還分享4個實用的小撇步:維持皮膚清潔以減少皮脂堆積、均衡飲食並減少高脂高糖攝取、勤洗手以降低皮膚上的羧酸累積、保持乾爽以減少細菌繁殖機會。她強調,透過維持良好的皮膚生態平衡、降低羧酸濃度,並搭配正確的防蚊策略,就能有效減少蚊子的叮咬,不再成為人體捕蚊燈。

小確幸來了! 「節能家電退稅再延2年」估逾700萬台老機將淘汰
為促進節能減碳綠色消費,行政院昨(1)日通過「貨物稅條例」第十一條之一修正草案,將現行購買節能電器每台最高減徵貨物稅2000元措施,延長實施至2027年12月31日。同時行政院得視推展情況延長一次,以2年為限,最長可延長4年半。現行節能家電退稅措施規定,民眾購買經核定能源效率分為第一級或第二級的冰箱、冷暖氣機或除濕機,每台最高減徵貨物稅2000元,實施期間至今年6月14日,由於即將屆期,財政部評估有延長必要。據財政部指出,統計2019年6月15日實施至2025年3月底為止,冰箱汰換為282萬台,減徵稅額約45億,冷暖氣機810萬台,減徵稅額約150億,再來除濕機為179萬台,減徵稅額約16.6億。財政部預估政策延長後,每年可節電5.15億度,節省電費17.78億,同時抑低二氧化碳排放25.44公噸。經濟部能源署也補充自從實施家電汰換補助,預估未來將淘汰逾700萬台老舊家電靠量未來應持續創造節能效益,減少二氧化碳與節省民眾電費負擔,對社會經濟具正面效益,達2025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目標。行政院拍板,延長購買節能電器退稅實施期限。

促進節能減碳!節能家電2000元補助 再延至2027年底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貨物稅條例」第11條之1修正草案,購買電冰箱、除濕機等節能電器,每台最高減徵貨物稅2000元措施,延長實施至2027年12月31日止,同時行政院得視實際推展情況延長一次,以2年為限,最長可延長4.5年。經濟部能源署組長高淑芳表示,2022年統計,超過10年的老舊家電約有730萬台,除了貨物稅減徵,經濟部也推出節能家電汰換補助,2023年、2024年約為322萬台補助量,2025、2026年的目標是414萬台,這是後續要做汰換的主要對象,預估可以汰換掉逾700萬台老舊家電。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本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後,請財政部會同經濟部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溝通協調,儘速完成修法。為促進節能減碳綠色消費,現行節能家電退稅措施規定,民眾購買經核定能源效率分級為第一級或第二級的新電冰箱、冷暖氣機或除濕機,每台最高減徵貨物稅2000元,實施期間至今年6月14日。根據財政部預估,政策延長後,每年可節電5.15億度, 相當節省電費17.78億元,也能抑低二氧化碳排放25.44萬公噸。財政部次長李慶華指出,2019年6月15日實施至2025年3月底為止,電冰箱汰換台數為282萬台、減徵稅額約45億元,冷暖氣機810萬台、減徵稅額約150億元,除濕機179萬台、減徵稅額16.6億元。但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目標,行政院會今拍板修正貨物稅條例草案,延長購買節能電器退還減徵貨物稅實施期限。優惠措施將延長到2027年12月31日止,另增訂行政院得視實際推展情況延長一次,並以2年為限。

綠化破功!北市3年種4298棵路樹 卻傾倒近萬株
台北市率各地方政府之先,制定「淨零碳排」自治條例,以「2050年台北市淨零排放」為目標,不過國民黨議員王欣儀發現,雖然各局處都積極推動減碳,但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路樹」,市府卻未妥善管理,每逢天災後成千上萬的倒塌路樹不僅沒有妥善統計,更有「倒塌數多於種植數」的狀況。公園處表示,已啟動行道樹5年期修剪計畫,降低路樹倒塌機率。王欣儀表示,市府宣示打造低碳綠能首都,不過對「路樹」這樣最基本的綠色資源卻未妥善管理。她表示,去年康芮颱風襲台,至今仍有大量倒樹堆積在廢棄物處理場,等待進焚化廠。王欣儀指出,據統計在公園處、水利處、大地處轄管範圍內,因颱風倒塌的樹木數量為3336株,估算重量約5000公噸,但同期進焚化廠的路樹多達1萬6004公噸,質疑局處未妥善把關。工務局長黃一平解釋,路樹焚化數量之所以會有差距,可能是因為焚化廠是由環保局統計,在統計上當時並未區分路樹是由北市府局處、民間自行處理,或是由軍方協助清運,後續會再釐清統計數量上的落差,未來也會做好管控。不過,王欣儀也質疑,近3年公園處投入超過3000萬預算,種植了4298棵新樹,但3年內傾倒、毀損的路樹卻有近萬株,形成「種植趕不上傾倒」的惡性循環,不僅浪費公帑,更讓市府的綠化目標變得遙不可及。她指出,修樹作業長期不落實導致樹冠過重、枯枝未清、根系鬆動及高風險樹木未及早處理,是颱風來襲時樹木大量倒塌主因,市府維護失職恐怕才是綠色資源損失真正禍首。公園處長藍舒凣表示,目前已推動「台北市行道樹5年期修剪計畫」,預計每年修剪約1.6萬株、5年達成全市約8萬株行道樹的計畫性修剪目標。

選購驗證節能輪胎 安全減碳省荷包
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指導下,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簡稱車輛中心)於4月23日至26日假「2025年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辦理首場「節能輪胎能效及安全推廣活動」,宣導節能輪胎強制性檢驗規定,及選購與使用相關資訊。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積極推動減碳政策,其中節能輪胎的能效項目(滾動阻力、濕地抓地力及滑行噪音),在提升燃油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及行車安全等方面具有相當助益,為符合國際趨勢與產業需求,標準檢驗局已公告將節能輪胎之能效項目納為強制性檢驗項目,並自115年7月1日實施,確保輪胎產品兼具節能及安全,並引領產業升級及達成「運具節能」目標。活動現場設置以「低耗能、高安全、低噪音」為主題之「節能輪胎能效體驗展區」,透過淺顯易懂的互動趣味教具,吸引許多輪胎廠商與民眾參與體驗。此外,也經由文宣圖卡、影片及隨機徵答等方式,宣導前述節能輪胎檢驗規定,並提供如何選購驗證節能輪胎資訊,及透過效益計算方式購買符合需求商品,幫民眾省荷包,也經由該活動加強各界對於節能輪胎檢驗、選購及使用的認識,保障消費者權益與安全。

中油天然氣廠煙囪量火光 桃園環保局:目前無污染
桃園市觀塘液化天然氣廠煙囪2日下午至晚間持續冒出大量火光,熊熊烈火直竄天際。(圖/中國時報廖姮玥攝)桃園市觀塘液化天然氣廠煙囪2日下午至晚間持續冒出大量火光,熊熊烈火直竄天際。(圖/中國時報廖姮玥攝)桃園市觀塘液化天然氣廠煙囪2日下午至晚間持續冒出大量火光,熊熊烈火直竄天際,民眾憂工業區內發生嚴重火警擔心造成嚴重汙染。桃園市環保局表示:目前無汙染,要求辦理地方說明會。位於桃園市觀音區大潭觀塘工業區、工業港內,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又稱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為台灣興建中的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今下午開始持續進行試車作業,大量火光直竄天際引起民眾憂心。經施工單位表示,工程階段利用氮氣將管線、貯槽進行氣體封存。1日天然氣船進港後,2日開始將船舶之液化天然氣洩載進入管線、貯槽,並將管線及儲槽內之氮氣開始置換為天然氣。為避免自己低壓的天然氣直接排放至大氣中,故施工單位將吹驅過程的低壓天然氣與氮氣混合氣體經收集後進行燃燒,所燃燒後的產物為氮氣及二氧化碳,無污染情形,且僅為試車階段,非為常態現象。環保局指出,該試車作業已向職安署申請在案,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是接收液化天然氣船舶,經洩載減壓後輸送給台電大潭電廠發電使用,不屬空污法列管第一至八批對象。環保局表示,目前中油公司向職安署申請的試車期間自4月2日至6月中,為避免造成民眾困擾,已要求中油縮短試車期間,並請中油應向附近居民辦理說明會,未來天然氣船過來卸載不會有燃燒情形,除非有異常情形。

幼兒園成病毒溫床!台大專家研究揭主因「問題在通風」 周休三日是解方
幼兒園成病毒溫床主因和空氣又不流通有關,根據台大公衛學院27日發表研究成果,透過監測幼兒園空氣品質,發現空氣不流通將加劇病毒傳播,若有一名幼童感染就可能傳染給3人,要降低病毒傳播,除了增加通風外,專家認為周休三日也有幫助。台大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與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合作研究,運用物聯網技術連續監測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透過Wells–Riley模型量化空氣中病毒傳播風險,成功將幼兒園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應用於COVID-19感染風險評估。台大環境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陳佳堃表示,研究團隊針對北市一間幼兒園,於2021年8月至11月進行3個月的室內空氣品質監測,以二氧化碳濃度作為通風條件的指標。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於周間逐日累積,午後達到高峰,平均濃度普遍超過850ppm。同時結合Wells–Riley數學模型評估,上課期間室內R0值範圍為3.01至3.12,顯示感染風險顯著。陳佳堃表示,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室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堆疊,一直到休假才逐漸下降,顯示該空間即使下課後空氣交換,但還不足夠換氣又開始上課,讓二氧化碳濃度再往上升,「或許實施周休三日也會有幫助,像是第3天回去休息一下,避免風險一直累積上去。這項研究成果於2024年11月發表,並登上國際知名期刊《Indoor Air》。研究團隊呼籲社會應重視幼兒的健康,並從監測室內空氣品質做起。在封閉空間內,空氣不流通將加劇病毒傳播,特別是在幼兒園等高密度場域。另外,幼兒與年長者是流感的高風險族群之一,隨著疫情升溫,病毒傳播速度加快,感染風險也隨之提高。尤其是在幼兒園內,幼童因長時間密切接觸,極易促成病毒快速擴散,進而將病原帶回家中,對年長者的健康構成更大威脅。

遠東SOGO響應「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上週六3/22全台7店首度同步「關燈一小時」 給予地球最大的喘息
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被訂為「世界關燈日」,也因此喚起更多企業與大眾對於環境氣候變遷的議題更加關注。一向是永續模範生的遠東SOGO響應「淨零綠生活」,連續兩年舉辦大規模節電倡議,今年更響應「遠見共好圈」,全台七店首度一同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公益行動,上週六(3/22)晚間20:30與192國近2萬個世界地標一起「關燈」,關閉外牆燈光及不必要的照明。此外,中壢SOGO更邀請威尼斯影城及周邊六和商圈店家一起響應,同步為愛地球盡一份心力。遠東SOGO響應3/22「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圖片提供/遠東SOGO)氣候變遷異常的問題,一直是遠東SOGO持續關心的議題,根據專家指出,2030年前若全球升溫超過1.5°C,將導致氣候與生態失衡的巨大衝擊。而主辦方去年統計,台灣在2024年「世界關燈日」活動期間共成功節電28.9萬瓩,累計為地球減少約808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遠東SOGO百貨持續堅持對永續的承諾,除了今年首度集結全台七店一起響應遠見共好圈的世界關燈日活動,平時就已集結館內家電品牌,推出許多具環保標章的節能家電,鼓勵民眾購買一起加入節電行列,從日常生活做起,用實際行動對抗氣候變遷。

被愛犬舔舐傷口…男子因敗血症「6度心臟驟停」身亡 專家:機率僅百萬分之一
2022年,愛爾蘭一名49歲男子在與愛犬嬉戲後,竟突然全身冰冷、臉色發紫,緊急送醫後發現罹患嚴重敗血症,不僅器官衰竭,住院期間甚至6度發生心臟驟停,最終因嚴重敗血性休克而宣告不治。近日調查結果出爐,竟然是男子因為罹患皮膚病,服用藥物降低了他的免疫系統功能,而愛犬又正好舔到他腿上的皮膚病傷口,一連串的巧合下,愛犬唾液中的病原體進入他的體內,最終導致他喪命。專家還指出,這種病原體只有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才會感染人類,每百萬人中大約只有1人會感染。據《愛爾蘭獨立報》(The Irish Independent)報導,這起意外事件發生在2022年12月20日。家住都柏林的49歲男子瓊斯(Craig Jones)某天突然打電話給妻子,告訴她自己感到身體不適。當妻子回家後,發現瓊斯已經全身冰冷、臉色發紫,趕緊喊計程車將他送到都柏林康諾利醫院(Connolly Hospital)進行搶救。醫生檢查後發現,瓊斯罹患嚴重的敗血症,不但器官衰竭,還在入院數小時內6次心臟驟停,急救後無力回天,在21日因嚴重敗血性休克(Septic shock)宣告不治。醫院事後進行調查,發現瓊斯患有嚴重的慢性發炎性皮膚病「乾癬」(Psoriasis),因此腿上皮膚有紅斑與潰傷。進而推斷他可能是在與飼養的米格魯狗狗(Beagle)玩耍時,正巧被舔舐到腿上的傷口,導致病菌進入瓊斯的血液誘發敗血症。之後,康諾利醫院的微生物學顧問歐尼爾醫生(Dr. Eoghan O’Neill)在將瓊斯身上取出的檢體送去進行化驗後,從中檢驗出了犬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的反應,證實了此前的推斷。歐尼爾解釋,這種病原體只有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才會感染人類,每百萬人中大約只有1人會感染。瓊斯正巧因為服用治療牛皮癬的藥物,抑制了他身上免疫系統的功能,導致他感染的風險提高。也因此,歐尼爾醫師呼籲民眾與寵物相處時要注意衛生,尤其是在身上有傷口或皮膚生病的狀況下。

光電帶新契機2/種果也種電農友慶幸「不再看天吃飯」 屏東成發展半導體最強後盾
半導體產業成當紅炸子雞,各地方政府積極拉攏高科技產業落腳,屏東縣府也於2023年5月正式啟動南部科學園區屏東園區公共工程,預定2026年完工。而屏東無高鐵,又位於台灣最南端,何來競爭力?最重要靠的就是屏東擁有「不缺水、不缺電」的優勢! 屏東可說是光電高度發展區域,早在三年前民生用電RE100(再生能源發電)達標,但也面對民團「不種農改種電」反對聲音。CTWANT團隊特別深入屏東,採訪在地居民及學者真實看法,受訪者多接受綠能崛起的大趨勢,只求兼顧農業與綠電平衡發展,首要照顧農民生計、發展在地特色,還讓屏東青年有機會鮭魚返鄉;種電的果農們則坦言,「不用完全看天吃飯」、「光電可以跟農業並存」。屏東縣政府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主任盧俊中告訴CTWANT記者,屏東已於2022年達到民生用電RE100的階段性目標1GW再生能源併網量,截至去年10月,再生能源累計併網量達1.3GW,若以平均日照時數4.5小時計算,年發電量可達22.69億度,可供約39萬戶用電,並減少約112.4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事實上,屏東縣早在2017年以「劣地變綠金」概念,採專案專區整體規劃方式,利用不適耕地設置太陽光電,如東港、林邊、佳冬和枋寮等地層下陷區,或屏北地區盜採砂石回填地來設置光電設施,發揮土地再利用價值。屏東縣府各局處也積極建置太陽光電,不僅活化閒置空間,回饋的售電收益亦可提升機關、地方自主財源。目前屏東縣府上下共有13個局處、發展出至少20種結合不同設施類型的太陽光電樣態。屏東除了農友種電,在國小屋頂型、司令台、雨棚架也都可看到光電設施,圖為屏東東興國小校區圓形屋頂利用太陽能模組排列做美化設計。(圖/報系資料庫)盧俊中分享太陽光電進入學校的成功案例,屏東氣候炎熱,亟需能夠遮陽避雨的戶外運動場所,避免學生在烈日下上體育課,然而建置戶外風雨球場動輒需花費2000、3000萬元,太陽光電結合風雨球場,解決經費困難之餘還有回饋金,「截至2024年10月,屏東已有17所學校完工,共8.5MW設置量。」據了解,目前縣府專案輔導業者如寶晶、力暘、寶島、天方等,皆已成立屏東辦公室,並與屏東高工、屏東大學等多間學校產學合作,聘雇在地學子、雇員,留住專業人才。盧俊中說,綠能產業在屏東創造許多在地工作機會,也鼓勵各業者舉辦社區回饋活動,像是捐贈新型節能電器、採購地方特色農產品等。與此同時,地方民團也出現「不種農改種電」的反對聲浪,對於種電也種農的農民究竟想法如何?CTWANT團隊特別深入屏東,聽聽在地人第一線說法。白玉苦瓜農吳聲銘3年前將部分土地裝置光電板,盼等年紀大、無力耕種時,至少還能有筆穩定收入。(圖/黃耀徵攝)「農民收入不好的時候,至少給我們一個轉種的機會,也是支持國家的能源。」3年前與寶晶合作,把一半土地拿來改種綠電的蓮霧農林俊仁說,現在種蓮霧的面積少了,人工也可以比較少,不然人力成本費用很多,他現在因種電每月有固定2萬元租金收入,颱風來也不怕,不用完全看天吃飯。另名讓作物和光電共存的還有2018年退休回屏東的白玉苦瓜農吳聲銘,同樣是3年前將部分土地裝置光電板,他現身分享,到目前為止沒有碰到太大困擾點,唯一與想像不同的是建造前後在成本評估上有些落差,「當時沒有考慮到台電的饋線問題,改走地下化增加了費用,另外是鄰近大馬路,以公告地價為基準的回饋金基數較高」,讓他20年的合約,從原本預計的10年回本,必須拖到12年,「等年紀大了、無力耕種,至少能靠著回饋金還有筆收入。」吳聲銘就是鮭魚返鄉最好的案例,過去從事科技業的他,了解綠電是全球發展趨勢,「當初也有正反訊息,但很堅定投入,除了個人年紀、體力問題,也知道潮流勢必這樣走,太陽有出來,它就在幫你工作賺錢,沒做光電使用的土地,一樣會是我種植作物的初衷,只是多一筆收入,光電是可以跟農業共存。」目前農地轉種光電的660申請案已於2020年8月落日,無力耕種的老農民只能選擇出售土地變現養老金,在地居民李明仁就認為,沒有農耕經驗的人買地,也只是放在那炒地皮,與其如此,不如開放,有心務農的,政府就培育他;不適合耕種的,不要讓土地掛售賣不掉變成荒廢,同時也能幫助年輕人返鄉。

藥劑師點名「這一物」 強調:鈉含量是三分之一碗泡麵
近年來,發泡錠由於其相較於傳統劑型有著快速溶解、易於攝取的特性,成為許多民眾補充身體所需營養素的首選。但如今有從事藥劑師行業的網友「小鹿藥師」發文點名,表示高劑量的維他命C發泡錠身體根本無法吸收,自己是完全不建議吃。「小鹿藥師」在社群網站Threads上發文表示,自己並不推薦使用維他命C發泡錠這種劑型的保健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鈉」含量過高,一顆發泡錠的鈉含量相當於三分之一碗的「泡麵+湯」的鈉含量。小鹿藥師也建議,如果真的要喝發泡錠,建議選擇碳酸氫「鉀」的成分,因為這種類型的發泡錠鈉含量較低。至於為何發泡錠中有這麼多鈉,小鹿藥師有在留言區解釋,部分款式的發泡錠中有碳酸氫鈉,跟裡面的檸檬酸碰到水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檸檬酸鈉、跟二氧化碳,而這也是發泡錠丟水裡會冒泡泡的原因。但除了鈉含量過高外,小鹿藥師也提到,坊間時常可以看到的高劑量1000毫克的維他命C發泡錠,其實身體根本無法吸收「很多錢錢,應該都尿到馬桶裡」,小鹿藥師也表示「短期感冒服用比較沒關係,但不建議每天喝」。而有網友問及,如果要補充維他命C的話,該如何選擇,小鹿藥師則建議網友,可以自行搜尋「緩釋劑型維生素C」的產品來進行補充。也有網友補充提到「要吃吃緩釋類型,還比較便宜」。

「小家電維修站」前進枋寮 銧昊服務鄉里兼推環保
許多家電用品往往因小故障而被丟棄,造成資源浪費與環境負擔。銧昊公司為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的環保理念,再度與維修志工團體「小家電診所」合作,2月22日在屏東枋寮鄉舉辦小家電公益維修活動,透過志工師傅們的「妙手回春」,讓地方鄉親的故障家電可以「重獲新生」,活動圓滿完成並獲地方鄉親們感謝與稱許。銧昊公司長期關心屏南地方發展,深知偏鄉居民在維修家電方面資源有限,因此主動串聯由熱心環保的維修師傅組成團體「小家電診所」辦理「小家電維修服務站」,帶著工具與技術走進鄉間,攜手在地鄉親讓「修理」成為延續物品生命的方式,一起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維修活動繼佳冬鄉及林邊鄉辦理並獲地方好評後,再度至枋寮鄉辦理。此次活動接獲鄉親們送修將49件家電,包括電鍋、電扇、烤箱、吹風機、收音機等,其中檢修正常6件,修復34件,估算減少約109.8公斤的廢棄物,換算相當於減少96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當量」。(圖/銧昊提供)銧昊公司表示此項活動的舉辦不僅是公司對永續目標的實際行動,也是善盡社會責任、積極回饋鄉里來落實「企業與社區共好」的理念。參與協辦的枋寮鄉人和村陳惠珠村長,除透過廣播邀請鄉親踴躍參加並在現場服務與關心鄉親家電狀況,也特別向銧昊公司與「小家電診所」表達謝意。(圖/銧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