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鄉
」 何美鄉 疫苗 BNT 寶林茶室 新冠肺炎純譯名!米酵菌酸與米無直接相關 農業部:國產食材安心食用
寶林茶室食安事件後,多個縣市政府禁止疑似產生「米酵菌酸」的粿條至校園營養午餐中,也引發民眾人心惶惶,甚至對米製品產生憂慮,農業部指出,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中譯名,與米並無直接相關,並強調台灣未曾有危害農作物的紀錄。但學者仍呼籲,一定要溯源,才能評估是否可以控制其擴散,並減低進入台灣植物生態的風險。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30日受訪時表示,經農試所土壤專家瞭解,唐蒼蒲伯克氏菌共有4個亞種,僅有椰毒病原型會產生米酵菌酸,長期觀察台灣土壤並未發現該亞種,代表我國農產品相對安全,呼籲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國產食材。農業部提及,米酵菌酸是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國內每年稻米產量約140萬公噸,收穫後會經過烘乾、碾製、包裝等步驟,到食米過程都沒有經過發酵的步驟,且市售食米多數於收穫後半年內售罄,受到汙染的可能性,相對較低。至於各縣市禁止營養午餐使用粿條料理一事,是否會影響糧價?陳駿季強調,會密切監控,而粿條等產品可能還會使用其他如玉米澱粉等進口產品加工製成,尊重各縣市政府及餐盒公會決定,政府會盡快釐清。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明信則認為,禁止粿條等米製品,對營養午餐影響應該不大,原本該類型產品就不會經常性供應。但他也說,任何食材都有風險,呼籲業者應做到源頭採購管理、驗收,及庫房的溫溼度控管,食材才能維持安全。對農業部的說法,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認為,首個死亡病例的血液中,既然找到米酵菌酸,一定要溯源,找到產生此毒素的菌,藏在廚房裡的哪個食材中,唯有找到才能追尋食物的源頭,並評估是否可以控制其擴散,並減低此病原體進入台灣植物生態的風險。何美鄉提醒,歷經疫情階段,台灣已訓練出大量且專業有素的防疫醫師與疫調人員,因此呼籲農業部等中央單位,在調查上,不能留給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人員單獨操作,「不能丟給地方自治」,應全力投入協助。
米酵菌酸致命…食材卻0檢出!中毒案「唯20日無案例」 專家揭2可能原因
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例釀2死5重症,個案總數來到共21人,目前驗出8個案例,體內雖皆檢驗出「米酵菌酸」陽性,但是針對餐廳現場時才進行採樣皆無驗出米酵菌酸或其他毒物及農藥,讓案件陷入膠著。另外,自19日到24日期間唯獨20日無案例,專家也點出2種可能。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自19日有2起、21日3起、22日4起、23日3起,直到24日市府獲通報前往稽查,26日立刻勒令寶林茶室停業,中毒案延燒至今只有20日目前沒有狀況,不過當天卻有7人也點了炒粿條,外界就推測或許這天會是案件關鍵。25歲越南籍的胡姓代班廚師28日遭檢警指揮警方依涉嫌人身分約談,以了解整個食材烹煮過程及進貨等細節,胡姓廚師接受檢警偵訊時,供稱自己料理的程序並沒有問題,食材則是由店長等人負責叫貨。檢警29日再次傳喚負責人及店長比對說詞,並釐清周姓廚師出國原因和在餐廳工作的情形。衛福部29日宣布,已完成8例個案檢驗,全是「米酵菌酸」陽性,但是針對現場採樣的食材,包含粿條、香蘭葉果汁、米粉,都是陰性,並無檢驗出「米酵菌酸」及其他毒物或農藥,讓案件陷入膠著。中研院生醫研究所兼研究員何美鄉指出,造成中毒的「米酵菌酸」是穩定的毒素,並不會隨著時間消失,至於20日當天無案例的原因,或許是個人體質,也可能是毒素分布不均所形成的巧合,詳細情形仍要等調查報告出爐才能釐清。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則對此表示,20日無案例的可能性很多,包含個人體質、健康狀況,而每個人對劑量感受程度也不同,他也舉例,「就像這次有人重症甚至死亡,但也有人返家休息幾天就沒事。」因此不確定接下來是否會出現當日通報案例,因此還無法確定20日真的沒問題。
食安連環爆2/專家一度認為「仙人掌桿菌更像兇手」 米酵菌竟可在人體繁殖
這周台灣壟罩在寶林茶室奪命食物中毒案的食安風暴下,在毒素真凶未確認前,專家一度懷疑「仙人掌桿菌」,甚至有疫調專家認為「仙人掌桿菌的孢子可在人體內繁殖,但米酵菌不行」,28日晚證實米酵菌酸是禍首後,也間接證實米酵菌也能在人體內繁殖,未來恐怕更難對付!寶林茶室案持續擴大,由於患者皆曾食用粿條(粄條)或河粉,台北市衛生局因此針對食材供應鏈稽查。衛生局長陳彥元說,已查獲上游供應商位於新北,此廠商另供貨至南港的中盤商「鴻祈食品行」,一共供應雙北10家小吃店,目前已停止供貨,所以消費者不會再吃到有風險的食材。目前致病原因仍在檢驗中,疫情調查專家何美鄉也針對米酵菌酸、仙人掌桿菌毒素進行分析,她在臉書撰文表示,「這兩種毒素的毒性標的都是細胞粒腺體,所造成的多重器官衰竭的臨床症狀很類似。兩者最大的不同是米酵菌是植物的病原體,而仙人掌桿菌則是人類的病原體,所以米酵菌的繁殖環境是在不高於32度的室溫,文獻上沒有它是否曾經在人體內繁殖的紀錄,但推測是不會的。」而仙人掌桿菌則完全可以在人類的腸胃道內繁殖,何美鄉說,第二例死亡的66歲男子病程變化,和繁殖環境非常相關。「這位66歲的男性病程相當曲折,依據女兒的敘述,在寶林用餐後數小時就有腸胃道的症狀,隔日又有暈眩肢體無力等全身性的症狀,到醫院後看似症狀緩和後,卻忽然極速惡化,最後多重器官衰竭。」何美鄉認為可以提出以下的假說:第一波腸胃道症狀是來自食物中攝取進去少量的毒素,但可能在食物裡面也含有病原體,譬如耐溫的孢子,這些孢子在體內的37度厭氧的環境下是可以被活化而繁殖,同時產生毒素。因此何美鄉認為仙人掌菌機率較大。如今檢驗確認死者體內有米酵菌酸,恐怕也間接證實米酵菌可在人體內繁殖。對於檢驗結果,何美鄉隨後受訪時表示,過去米酵菌酸中毒很少被看到,文獻上也是有限,米酵菌酸是由Burkholderia gladioli(唐菖蒲伯克氏菌)汙染,因此現在要找出這個菌,現在不確定是哪一個食材或醬料有,但可以確定是在寶林廚房內有。何美鄉說,應溯源找到產生此毒素的病菌,追尋食物的源頭,並評估是否可以控制其擴散,希望能盡量減低此病原體進入台灣植物生態的風險,這是當務之急。其實仙人掌桿菌毒素也頗具威力,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仙人掌桿菌會分泌一種嘔吐毒素cereulide,它對熱和酸具有高度抵抗力,因此不怕胃酸,加熱也無法破壞。當毒素到達胃和十二指腸,會透過結合5-HT3受體刺激迷走神經引起嘔吐,還透過抑制脂肪酸氧化、細胞損傷和抑制人類自然殺手細胞來改變線粒體活性,進而造成急性肝衰竭和橫紋肌溶解症。沒有即時治療的話,患者可能會出現多器官衰竭,伴有瀰漫性凝血異常、低血糖、急性腎衰竭和代謝性酸中毒,死亡率高達5成。營養師程涵宇表示,「仙人掌桿菌可在10~50℃中繁殖,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30℃,最常發生在沒有冷藏的澱粉類食物,例如米飯、義大利麵等,尤其在夏天,食物於20℃以上的環境中放置時間過長,使該菌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再加上食用前未經徹底加熱,因而導致中毒。」沒吃完的白飯若是冷藏過久,同樣會孳生仙人掌桿菌,建議放置冷凍較為安全。(圖/123RF)程涵宇說,《美國臨床微生物學雜誌》曾刊登一名仙人掌桿菌中毒案例,20歲的比利時男大生為了避免在空腹的狀態下運動,因此將自己5天前吃剩、放置在室溫狀態下的義大利麵加熱食用,男大生隨即出現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隔天家人察覺兒子沒踏出房間,開門查看時才發現男大生躺在床上,已無生命跡象,後來證實是仙人掌桿菌中毒。程涵宇說,飯、麵、板條等食物烹調後要儘速食用,如果沒有馬上吃,應保溫在60℃以上(放在電鍋要確定電鍋溫度有高於60℃),若不確定,建議不吃就要立刻放冰箱,不要放在室溫過久,如果這類澱粉食物已經預估會存放超過2天以上,務必冷凍保存,再盡速吃完。程涵宇提醒,仙人掌桿菌的芽孢非常耐高溫,在水煮、小火煮、煮、燜、燉、燉、蒸這種有水的加熱方法中,孢子需要在121 °C下持續5分鐘以上才能被消滅。如果是用燒烤、炙烤、烘烤、烘烤、灼熱、炒這種沒有額外加水的加熱方法,120 °C下要1小時才可殺死孢子,所以還是事先預防較為妥當。
米酵菌酸「不會變傳染病」 專家提醒:謹防進入台灣植物生態鏈
台北信義區寶林茶室餐廳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案件,衛福部公布最新結果,在首名死者的檢體中初步驗出「米酵菌酸」,為台灣首見,也引起民眾擔憂。公衛專家何美鄉教授今日公開表示,此次事件「我認為這是寶林獨有」,讓民眾無需太過恐慌。不過,何美鄉教授同樣提醒,雖然米酵菌酸不會變成人的傳染病,但還是要留意「不要讓它進入植物生態鏈」。何美鄉29日上午接受媒體人周玉蔻廣播節目《寶島聯播網》專訪,討論近期寶林茶室食安風波,何美鄉表示,米酵菌酸會在適當的環境繁殖,但「並不會變成人的傳染病」。由於這起事件是台灣首例,當務之急是要找到源頭,控制它繼續向外擴散。她認為如果是寶林食材問題,毒素「應該還在廚房中」。何美鄉表示,大家不用過度恐慌,,現在看起來「是寶林獨有」的局部現象。不過她也提醒大家可以把毒素想成傳染源,有機會就會在條件適當的土壤生長繁殖,所以要提高警覺,「不要進入台灣的植物生態鏈中。」至於目前有些受害者吃了食物症狀嚴重,有些受害者症狀相對輕微,何美鄉表示,每人身體條件不同,有些人較健康或是吃的量比較少,都是可能原因,另外菌的分布不均也是可能原因。提到民眾擔憂此後是否外食風險會變高,何美鄉認為,大家正常生活即可,不用緊張害怕,因為這樣的事件是罕見的,吃東西出問題的情況無論是在家吃或在外面吃,都可能發生,平時留意食物保存基本原則即可。
寶林茶室中毒風暴2死!醫揭3關鍵 何美鄉:健康年輕人往生「毒素不是劇量、就是劇毒」
「寶林茶室信義A13」疑食物中毒案件擴大,累計通報案例至少10例,其中2人死亡、2人命危。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推測,食物下毒或者誤用有毒的食材比較有可能。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直言,健康年輕人因食物中毒往生,則所食用的毒素不是劇量、就是劇毒。蘇一峰分析,食物中毒死掉兩個人,這真的很不可思議,就算是仙人掌桿菌也沒有這麼毒,絕大部分是吐一下就沒事了,細菌也不太像,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等的敗血症,一般也沒這麼快速,「食物下毒或者誤用有毒的食材比較有可能。」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則表示,從用餐時間,到發病的時間僅數小時,最有可能是食物中毒,可以確定非感染性腸胃炎,通常需48小時才會發病,而死亡案例是一位39歲男性,若無共病,則是相當罕見,因為通常高風險族群是老人、兒童、及懷孕女性,當然或許沒有此類高風險族群用餐,但健康年輕人因食物中毒往生,則所食用的毒素不是劇量、就是劇毒。何美鄉指出,若肝衰竭是一指標症狀,則需朝仙人掌桿菌毒素(有氧或無氧都可繁殖)、肉毒桿菌毒素(雖為神經毒素,仍可早成肝臟病變,屬厭氧菌)、及菇類中毒探索,考慮這些病菌的屬性,事關培養的效率,以上兩種毒素只要產生,其毒性就很難被中和,就是高溫雖可殺菌但無法中和已產生的毒素,在炎熱的夏天確保食安,就是要預防毒素的產生,而最關鍵的是,確保食物的保存在適當的溫度,通常在25度以上的室溫,這些病菌就繁殖得很好,繁殖過程必會產生毒素。何美鄉說,若媒體資訊屬正確,病例中有食用粿條或河粉者,這就更趨向於仙人掌桿菌,澱粉被發酵之後的結果,所以此時,衛生局最需要釐清的事情為,食物保存的SOP,也就是粿條或河粉在被烹調前,置放於室溫多久?還有冰箱溫度的管理、冰箱容量的管理,太滿則無法保證每樣食物都是在適當的低溫下保存。何美鄉也提到,據悉,北市府衛生局稽查發現三缺失,含餐具疑似有蟑螂排泄物、刀具夾放於流理台、未提員工健撿資料,卻沒看到最至關重要的資訊,食物在被至烹調之前保存溫度的SOP,還有這些粿條及河粉的來源為何?她盼此食安事件儘速落幕,並能藉此機會讓食物保存SOP的細節,列入餐飲業重要管理項目,還有衛生單位在調查食安事件時,隨時都要保留有可能是「人為蓄意破壞」的思維,不慎發生的食安意外是食安問題,人為的蓄意破壞則是國安問題,兩者處理的方式不盡相同。
腸病毒71型高死亡率 疫苗開打減少感染風險
全國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門急診數自四月底已連續兩周突破萬人,疾管署更指出近期腸病毒就診人次是2017年以來同期最高。腸病毒為幼兒常見傳染病,國內首次腸病毒71型大流行爆發於1998年,根據疾管署統計,當年有405例重症病例,其中78例死亡,重症致死率達19.3%,家長無不聞聲色變。臺灣流行疾病學專家何美鄉博士指出,最近一次腸病毒流行已是新冠疫情之前;依照腸病毒每2-3 年流行的特性,加上防疫解封,今年恐怕是腸病毒重新流行的一年,因此提前預防更加重要。所幸,本土腸病毒疫苗歷經十多年研發,最快今年七月可供自費接種,預防最易引起重症和死亡的腸病毒71型,為嬰幼兒家長一大福音。腸病毒71型死亡第一名型別 出現四大前兆立即就醫腸病毒在全球呈大規模、週期性流行,各國流行型別也不盡相同。何美鄉博士指出,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每種病毒還可以再分為多種型別,共達一百多種。為什麼「腸病毒71型」值得關注?何美鄉博士表示,腸病毒71型為國內歷年腸病毒流行之主要病毒株,也是亞太國家最常見引發重症的型別,其可怕之處在於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造成腦幹腦炎、肺水腫與肺出血等重症,致死率更超過三成,直接致死原因多為心肌炎與腦幹腦炎。茂盛醫院副院長簡佳裕醫師進一步表示,九成的腸病毒71型重症皆為5歲以下嬰幼兒,除了發燒外,幼兒大多會出現手足口病或單純口腔潰瘍的疱疹性咽峽炎,但高達八成的新生兒均為無症狀感染;而且腸病毒病程進展快速,平均發病三天內便可併發重症。何美鄉博士強調,新生兒免疫力較低,加上其血腦屏障尚未發育完全,腸病毒更容易鑽過血腦屏障、侵犯腦部造成重症。新生兒於產前、生產中或產後階段皆有可能感染腸病毒,因此家長務必留意嬰幼兒重症4大徵兆,若發生須立即送醫。嗜睡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呼吸心跳急促腸病毒恐釀神經性後遺症 肢體不協調恐影響終生腸病毒全年皆可感染,簡佳裕醫師觀察,由於前幾年新冠疫情高度防疫,少有腸病毒疫情傳出,導致許多家長警覺性降低,甚至有許多錯誤認知,簡佳裕醫師也一一解釋:腸病毒傳染力不高。錯,腸病毒傳染力強,超過五成來自家庭成員傳染(大孩子傳給小寶寶),且糞便內潛藏病毒傳染力可達12週。腸病毒只會得一次。錯,腸病毒型別多,得過一種也可能感染其他種。不知道腸病毒也有後遺症。研究發現,腸病毒71型併發腦炎或心肌炎等重症的幼兒,康復後仍可能留下神經性或心臟疾病後遺症,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肢體不協調,也可能有過敏性疾病與社會心理問題等長期影響。以為腸病毒就是腸胃炎,殊不知腸胃炎表現多以吐、拉、肚子痛為主,腸病毒則以口腔潰瘍或手腳水泡為主,較少出現腸胃症狀。本土首支腸病毒71型疫苗 呼籲爸媽主動出擊,制伏腸病毒「目前腸病毒沒有特效藥,重症患者多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因此具備完整認知、及早預防才是保護孩子的作法。」何美鄉博士指出,預防腸病毒須靠多方面介入,由於過去無疫苗可接種,家長大多只能透過勤洗手、注意環境衛生等方式降低病毒傳播機會。「所幸現在腸病毒71型疫苗上市,可提供孩子主動免疫的防範措施、降低重症發生風險。」簡佳裕醫師補充,本土首支腸病毒71型疫苗歷經十多年研發,以台灣流行之B4亞基因型病毒株,配合高產能細胞培養生物反應器製程,保護率高達98%,對亞洲流行的腸病毒71型主要亞型病毒具優異交叉保護力,適用於2個月至6歲以下的高危險族群,而且只須接種兩劑並間隔28天,是嬰幼兒與家長的一大福音。何美鄉博士與簡佳裕醫師提醒,新冠疫情讓民眾防疫意識抬頭,但可能忽視其他傳染病預防,尤其本月已進入腸病毒高峰期,腸病毒疫情逐漸升溫,鼓勵家長可與醫師討論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建構孩子保護力。
立法院辦新冠肺炎公聽會 醫療公衛專家提疫後政策建議
立委林為洲、溫玉霞、立法院厚生會和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今(13)日共同主辦「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並針對抗病毒藥物的實際使用狀況、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評估,以及長新冠後遺症治療方針等議題進行討論,與會立委要求行政部門須採納專家學者意見,檢討評估相關政策,以降低新冠中重症和死亡發生。新冠肺炎對國人健康危害逐漸降低,但病毒的傳播力與重症、住院率還是明顯高於季節性流感,公聽會今日針對抗病毒藥物的實際使用狀況、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評估、長新冠後遺症治療方針,以及基層確診醫療制度等議題進行討論,並由疾病管制署長莊人祥代表將專家建議帶回進行政策討論和研議。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黃景泰表示,患者症狀需要進行嚴重度分級,進而針對不同嚴重度的患者進行相對應醫療處置。他說,在預防重症上,除了接種疫苗外,最重要的是抗病毒藥物治療,藉此降低高危險族群發生重症或病程延長的可能性,建議放寬高危險因子定義,例如下修年齡規定及納入更多相關共病。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新冠肺炎死亡率至今仍明顯高於季節性流感,政府應參考國外最新研究文獻、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引,擴大重症風險因子判定範圍,包含納入年齡大於60歲、小於64歲,以及BMI大於25、小於30,現在或曾經吸菸者、未及時接種疫苗者,以及高血壓患者。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國外抗病毒藥物實際使用風險評估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使用抗病毒藥物後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高血壓及腦血管疾病也應該被視為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之一。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美國肥胖定義為BMI≧25,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納入肥胖,台灣參考美國CDC,同樣納入肥胖作為新冠重症風險因子,但建議至少將現有的重症風險因子BMI≧30下修至27。台大醫學系系主任盛望徽認為,疫苗接種很重要外,早期給予抗病毒藥品可以降低長新冠風險。中央研究院生醫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則期盼,針對確診死亡案例的給藥時間進行相關分析研究,釐清確診死亡與給藥時程的關聯性。溫玉霞建議,因應60歲以上高死亡率,應研擬放寬60-64歲使用,依專家建議將高血壓、BMI≧25均列入高風險族群。與會的立委黃秀芳也要求,新冠病毒流感化後,要確保藥物準備量充足,藥品的公費和自費應有明確機制。針對公聽會與會專家建議和委員的要求,會議主席林為洲要求行政部門納入相關政策檢討評估,以利降低新冠中重症和死亡發生。
4類高風險工作者 第4劑7月起開打
Omicron變異株BA.4、BA.5威脅漸增,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7月1日起擴大第4劑接種對象,包括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及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皆可接種。有專家呼籲趕在冬天前開放全民接種第4劑,但衛福部ACIP召集人李秉穎舉以色列為例,認為健康族群接種第4劑效果有限,因此目前僅建議高風險族群接種。目前僅針對65歲以上、免疫低下或不全、長照機構住民、醫護人員開放接種第4劑,近來BA.4、BA.5境外移入個案遽增,指揮中心宣布7月1日起開放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人員,可評估自身染疫風險與意願接種第4劑,需與前1劑間隔5個月以上。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除高危險族群外,尚未被感染過的民眾應在冬天前施打第4劑;北市聯醫醫師姜冠宇也認為,萬一BA.4、BA.5進來,會讓重症率有所提升,又爭取不到次世代疫苗,應使用現有疫苗開放全民接種第4劑。不過,ACIP召集人李秉穎指出,從以色列全民接種第4劑成果顯示,健康族群打第4劑效果有限,目前僅建議高風險族群接種。此外,首批Novavax疫苗預計今抵台,共50.4萬劑,效期至今年9月30日止。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由於食藥署已事先完成相關檢驗,封緘檢驗流程可在1周內完成,預計7月8日起就可以提供民眾接種。根據ACIP會議決議,Novavax可供18歲以上民眾接種任一劑次。李秉穎指出,Novavax是蛋白疫苗,臨床試驗顯示,接種後不良反應主要是局部疼痛、紅腫,發燒比例僅3%;如果打疫苗後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或無法忍受副作用者,可考慮以Novavax補足劑次。另莫德納幼兒疫苗原訂今到貨,因文件問題延遲,開打時間未定。
無敵星星說惹議!重複感染定義不明 羅一鈞今做出回應
雖然指揮中心日前表示,打完三劑疫苗且染疫的人,會有約3個月的時間產生抗體,而且確診也不會被匡列,也就是暱稱的「無敵星星」。但最近仍有不少人質疑染疫後3個月內還是會快篩陽性,而且重複感染定義模糊造成許多不便。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對此表示,等指揮中心做好相關配套與申報碼等系統修訂流程,就會對外正式公布「重複感染」的定義。中研院生醫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曾解釋什麼叫「無敵星星」,其實就是打了3劑疫苗,而且又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這類人在染疫之後會有約3個月的時間產生抗體,而且確診也不會被重複匡列。不過,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數據,本土病例於法傳系統具有兩次確診紀錄者共計1508例,顯然「無敵星星」並沒有真的那麼無敵。不過指揮中心日前在解答確診解隔離時,曾說過染疫3個月內重複感染的機率相當低,但最近仍有不少人質疑重複感染的定義,還因此衍生出許多問題,包括二次陽性後是否需要居家照護、能否再次領藥等等。羅一鈞對此做出回應,強調目前有「症狀惡化」與「臨床操作檢驗」這2個條件可以定義重複感染。第1項條件顧名思義就是無症狀,或是症狀沒有比第一次染疫的情況還要嚴重時,就不能視為重複感染;第2項條件則是要滿足「抗快篩陽性」或者「PCR陽性且Ct值在27以下」擇一狀況,才可以不用基因定序來認定是重複感染。不過羅一鈞也補充,指揮中心做好申報碼系統以及相關配套和修訂流程之後,才會正式對外公布「重複感染」的定義。
一圖看懂「疫情高峰了沒」 確診數「暴衝上揚」機率曝
台灣本土疫情嚴峻,連日來確診人數皆破萬,指揮中心預估,高峰可能落在5月底至6月初。對此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貼出一曲線圖表示,未來每日確診數會爆衝上揚的機會不大。何美鄉24日在臉書指出,「到高峰了沒」是近日最熱門的問題,與其看全國,不如每縣市分開看比較清楚;她分析,目前趨勢看起來不會有高峰,只有高原,因為台灣全國雖是一日生活圈,但在全民自律,在有限的跨縣市交互傳播的情況下,每縣市會依照其既有的病毒,及其人口總數、人口密度及特有生活習性而形成流行曲線。確診曲線圖。(圖/翻攝自臉書/何美鄉)何美鄉表示,至今只有北北基桃、宜蘭、新竹縣及花蓮等縣市,已達其每日最高確診人數,它們的共通點是,全人口確診率都超過5%以上;值得探討的是,這是真的群體免疫效應,還是行為效應(全民自律的結果)還有待觀察。何美鄉認為,這些已達頂的縣市總人口約1千萬,也有是還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未達轉折點,不過剩下的這一半,人口密度都較低,所以未來每日確診數會暴衝上揚的機會不大。她也提及,強調確診率而不說感染率,是因為從國外經驗來看,真正的感染率應該是確診率的2-3倍,需要進行血清調查才能知道。
打完疫苗再染疫換「綜合免疫力」 最強菜農曬震撼一圖:誰敢用生命拚看看?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日前獲邀出席民進黨中常會,就疫情進行專題報告。當時何美鄉提到,施打疫苗後又受到感染,這樣的「綜合免疫力」是最好的免疫,說法引發各界議論,有專家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也有部分人士直言,何美鄉這說法,只說對一半。而有「最強菜農」稱號的林佳新,則在臉書貼出一名老婦人跪地祈求上蒼的震撼照嗆聲,「三劑確診絕對不是開啟無敵模式的捷徑」、「不要騙我書讀得少!」何美鄉日前提到,有一種免疫力概念,叫作「綜合免疫力」,也就是施打疫苗後受到感染,醫學上觀察,發現這樣免疫效果特別好,抗體也很廣效,可以比較持久。她提到,以前是被感染後再施打疫苗才會有,現在先打了疫苗、再受到感染,也有同樣效果。不過,何美鄉也表示,很多學者不喜歡這個論述,這樣感覺好像她鼓勵大家去染疫,但她表示自己絕對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敘述一個國內現在的疫情狀況,就是大家都無法不被感染的事實。針對何美鄉這番「綜合免疫力」的論述,「最強菜販」昨天在臉書貼出一張老婦人跪地、雙手合十祈求上蒼的照片,並發文表示:「這張圖片我一直留著,因為我很震撼,單純相信信仰的力量,最近很多為人父母的應該都跟我一樣,只能祈求媽祖婆保庇。」林佳新大聲對政府提出質疑表示,「為政者你們懂嗎?三劑確診絕對不是開啟無敵模式的捷徑,因為我們都不敢用老人家與幼子的生命去拚看看!不要騙我書讀得少。」網友則回應,「人民只能雙膝跪下,祈求神明保佑,一家平安,三餐溫飽,疫情遠離,天災已經夠累了,請上天垂憐,別再有災禍」、「純樸的老人家只渴求一口飯、家人平安」。
何美鄉認接種疫苗加感染Omicron換「超級免疫」 專家:高風險族群不能冒險
蔡英文總統執政滿6周年前夕,民進黨中常會昨邀請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就疫情專題報告。對於確診人已突破8萬人,何美鄉認為是正常趨勢,並認為施打疫苗後再加上感染Omicron,「綜合免疫力」不僅效果好、抗體也廣效、持久,是「超級免疫」;惟專家看法認為這說法,只說對一半。民進黨中常會昨在520前夕邀請何美鄉就疫情專題報告。何美鄉預測疫情7月左右達到一個高原後,會慢慢下來。她強調,有人預測感染高峰是10萬,甚至20萬,也就是全台同時到達高峰就是20萬人確診。何美鄉在中常會後受訪表示,會中蔡總統對她提到「綜合免疫力」還問說,「這個概念很重要,他們能不能借用?」非常多學者不喜歡她這個論述,好像鼓勵人家去感染,但這不是她的意思。她只是敘述一個無法改變、無法不被感染的事實。對於「感染Omicron是最好的免疫」的說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認同,因為目前看來疫苗無法預防感染,只能預防重症和死亡,而且大約在接種後3到6個月會失效;根據文獻指出,如果曾感染Omicron,保護力會比沒有感染的人維持更久。不過有醫師引述澳洲報告顯示,Omicron的死亡率幾乎大於/等於Delta,且年齡有明顯的2個分水嶺,分別為超過60歲長者及低於18歲的孩童,由Omicron引發的死亡率已接近Delta的兩倍。新竹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林千裕認為,感染Omicron以輕症居多,也許對很多人來說是比較安全的選擇,但「自然感染比第4劑疫苗更好」的說法僅限於年輕人,但對於老年人、免疫低下等高風險族群來說,恐怕禁不起自然感染的風險,易引發重症死亡。
學者估今破7萬 單日破20萬?陳時中:不是沒有這可能
有學者預估今天單日確診數可能會破7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上午視察衛福部台北醫院急診分流情形及兒童就醫綠色通道後受訪表示,下午會再跟大家做報告,而未來單日可能破20萬嗎?陳說,「也不是沒有這可能,現在正積極準備」。對於疫情各界有很多討論,陳時中說,他希望基於理性,不需要恐慌,Omicron在全世界都廣泛流行,所以每個人都要做好照顧自己的準備,如今天確診1000人可以靠政府社會幫忙,但若今是10萬人、百萬人,每人都要有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防疫如同抗戰,每個人都要把自己保護好,保護好自己也是社會責任的一環。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認為,現階段重點並非確診越少越好,而是「超額死亡」越低者,才是贏家,陳時中說,從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打疫苗跟感染都會形成防護力,整體防護力從這兩處來看,但要形成這樣防護力,社會要付出的大代價是多少?要看死亡情況。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則認為,6月應跟上國際腳步開放邊境,陳時中表示,台灣還是要看國內情況與疫情控制,然後參考國際經驗,並非跟著國際走,根據這樣經驗來設立最適合國內的防疫方式。
現在確診到底該怎麼辦? CTWANT手把手教你最詳細步驟
新冠肺炎在台灣正式進入大爆發時期,根據衛福部5日最新預估,最快將於5月10日本土確診人數即突破10萬大關,為了避免醫療能量崩盤,確診相關流程與政策天天都在調整,搞得民眾一頭霧水,CTWANT為讀者將確診流程更新至5月5日,一步一步的教大家確診後,該如何處理。不論身邊是否有人確診,自己是不是密切接觸者,或是已在居家隔離中,若有任何不舒服、懷疑自己的時候,請「務必先快篩」,若是快篩陽性:●已被匡列人員(也就是正在進行3+4的人)居家隔離第4天(含)之後,或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先行自我快篩,若呈現快篩陽性即為確診,須自行通報衛生單位,5月12日起可使用「健康益友」APP進行視訊會診通報,一旦確診後,即進入確診流程(詳見以下)。健康益友APP:安卓下載 iOS下載●非被匡列人員將呈現陽性的快篩試劑裝在乾淨夾鏈袋內,上各縣市衛生局網站查詢可採檢PCR的醫療院所或採檢站,並按照指示網路掛號或電話預約,準時攜帶呈現陽性的快篩試劑去採檢。雙北民眾除PCR採檢站外,還可選擇掛號PCR、看診、領藥一條龍的COVID-19急門診,門診相關資訊請上雙北衛生局網站查詢。PCR陰性→請務必注意健康、加強抵抗力、避免出入擁擠人多的地方。PCR陽性→即為新冠肺炎確診,會有衛生單位聯絡你,按照症狀病情分流收治(見下圖)。若是輕症或無症狀被判定為在家居隔者,可自行登入「健保快譯通」APP填寫「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或是等簡訊寄發來的自主回報網址給你,衛生單位也會安排配送防疫包,防疫包內會含快篩試劑,確診當天算第0天,前4天自行快篩2次、5~9天內快篩一次。→無症狀者3次快篩都陰性的話,「第11天」可以出門。→有症狀者,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快篩陰性,「第11天」可以出門。→快篩陽性就要回報聯絡你的衛生單位,5月12日起也可使用「健康益友」APP進行視訊會診。健康益友APP:安卓下載 iOS下載不論是在居家隔離(3+4)或是確診隔離期間,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提醒,一旦有任何「極度不適」,或是出現以下症狀,請立即就醫或是打119送醫。中症症狀(需自行就醫)•呼吸急促(肺炎徵兆、也可以是脫水)、血氧下降(有肺炎徵兆 )•嚴重脫水(口乾舌燥、少尿、暈眩) 小兒長者要注意脫水的問題•劇烈頭痛重症症狀(請立刻叫救護車)•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皮膚冰冷•昏迷不醒、昏倒•胸痛以上流程,為5月5日公布資訊內容為主,由於政策改變快速,詳細內容仍以衛福部疾管署為主: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oPqZIy6o3kJVDL4DNGpqMw
OMICRON高傳染力 專家示警「10大症狀」:請立刻就醫
台灣本土確診數已經連續多天破萬,足見Omicron變種病毒的的傳染力。儘管Omicron染疫者多數是輕症,但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透過臉書發文提醒,當出現10個症狀,就是有中重症的前兆,最好趕快就醫,以免延誤治療。何美鄉在臉書發文提到,網路上有很多反對疫苗的人,聲音都很大。當然每人可以選擇不打疫苗,「但我們都無法選擇被OMICRON感染,或不被OMICRON感染。」她並提醒,感染OMICRON的輕症、中症跟重症的徵兆,尤其當出現中、重症的症狀時,記得要馬上就醫。輕症• 流鼻水、打噴嚏• 喉嚨痛/癢、乾咳、聲音啞• 頭痛• 全身肌肉酸痛、疲憊• 食慾不振、噁心、拉肚子(年長的要注意、攝取水量不足,導致脫水對老年人是很致命,注意若有口乾舌燥、少尿、暈眩)只有50%的人會發燒(發燒加攝取水量不足,也更易導致脫水)中症(需就醫)•呼吸急促(肺炎徵兆、也可以是脫水)、血氧下降(有肺炎徵兆 )• 嚴重脫水– (口乾舌燥、少尿、暈眩) 小兒長者要注意脫水的問題• 劇烈頭痛進入重症:(救護車)• 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皮膚冰冷• 昏迷不醒、昏倒• 胸痛
兒童打莫德納「常見11症狀」…國外6900人試驗結果曝 何美鄉揭BNT數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宣布,6至11歲兒童核准施打半劑莫德納,為成人劑量的一半,兩劑施打間隔28天。消息一出,引發家長正反兩極評價,質疑為何不讓孩子打BNT。對此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貼出國外數據,「要不到的都比較好。」食藥署表示,經審查莫德納疫苗在6至11歲兒童所進行的一項第二/三期臨床試驗,試驗結果顯示,6至11歲兒童試驗組所誘發的中和抗體免疫原性結果,不劣於原療效試驗中18至25歲青少年及成人試驗組的免疫原性結果;安全性資料方面,兒童組除發燒的比例較成年組略高外,兩組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相近,大多屬於輕微、暫時性的不良反應。食藥署指出,經整體評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並考量國內緊急公共衛生需求,與會專家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可適用於6至11歲兒童的基礎接種,用法用量為施打兩劑,每劑0.25毫升(含50微克的mRNA,為成人劑量的一半),兩劑施打間隔28天。另外,在6至11歲兒童的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痛、畏寒、噁心/嘔吐、腋窩腫脹/壓痛、發燒、注射部位紅斑、注射部位腫脹和關節痛,與成年人試驗結果相近,未偵測到新的重大安全疑慮。根據《美國公共電視網》於3月23日報導,莫德納藥廠表示,孩子越小,測試的劑量越小,其用於成人的劑量的四分之一對6歲以下的青少年有效,在25微克劑量的研究中,招募了約6900名兒童,數據顯示,在2次注射後,兒童的抗病毒抗體水平與接受常規強度注射的年輕人一樣強。莫德納藥廠說,小劑量是安全的,主要副作用是輕度發燒,就像其他常用兒科疫苗一樣。莫德納藥廠也提到,在Omicron激增期間,疫苗在預防2歲以下嬰兒的任何感染方面的有效性略低於44%,而在學齡前兒童中的有效性接近38%。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昨(18日)在臉書表示,開車回家的路上,聽到廣播中一片謾罵,原來是在不滿台灣提供兒童莫德納疫苗,而不是BNT疫苗,「要不到的都比較好。」何美鄉貼出國外數據。(圖/翻攝自臉書/Michelle Ho)她貼出美國紐約州輝瑞兒童疫苗的分析資料,數據顯示,BNT疫苗在5-12歲兒童的效益原本就不如12-17歲。何美鄉推測,可能是因為劑量減成1/3,看清楚,原本在5-12歲就僅只5成不到效益,居然快速下降,3周後僅剩平均12%,「這樣的疫苗你還寄望什麼?你還一直要政府去買?」
劑量不足影響保護力? 莫德納「7千名兒童臨床試驗」結果曝光
台灣本土疫情日益嚴峻,其中新北2歲幼童染疫出現重症更讓家長們憂心不已,且兒童究竟該施打哪種廠牌的疫苗、會有哪些副作用?也引發各界激辯。其實,世界3大新冠疫苗之一的莫德納疫苗,上月就公布其兒童實驗結果,總計6,900多名兒童接種後產生相對明顯的免疫反應,但「6個月至6歲幼童」並未有心肌炎的案例。綜合外媒報導,該實驗的劑量為2劑各25微克,僅為18歲以上劑量的4分之1,測驗結果顯示,兒童接種會產生類似成年人的抗體反應,副作用程度皆為輕度或中度,且所有受測兒童都未出現心肌炎症狀。歐盟、澳洲等30個國家,過去對6到11歲兒童施打疫苗的結果則顯示,最常見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頭痛、疲倦和發燒,類似成年人會出現的副作用。不過,在現有疫苗對Omicron保護力相對較低的情況下,6個月到2歲兒童的保護力為43.7%,2至6歲僅有37.5%。「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也指出,美國紐約州對36萬名兒童施打2劑BNT疫苗後,其「效益」在3周後僅剩下平均12%,顯示疫苗劑量可能影響接種者的防護力。不過多國醫師和專家都強調,兒童注射疫苗的重點在於降低住院或重症風險,而不是期望它能阻止感染,即使疫苗保護力相對較高、注射2劑或加強劑的大人,仍會遭到突破性感染。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會議召集人鍾飲文指出,莫德納疫苗曾在兒童臨床試驗分為全劑量、半劑量及4分之1劑量等多種組合,但考量免疫反應和安全性,全劑量免疫反應雖強,但擔憂不良反應過大,因此選擇半劑量進行後續試驗,來證實保護力及安全性。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也表示,從臨床來看,兒童副作用沒有比較多,且多以急性過敏為主,因此兒童如有嚴重過敏,接種後應觀察30分鐘,確定無礙後再離開。
陳時中「快篩一條線」照常主持記者會 認本土確診破萬:不是不可能!
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新增本土病例1,209例,創下歷史新高!指揮官陳時中透露,除原本就是高風險區的北北基桃外,現在又增列「高雄」與「花蓮」為高風險區域,並坦言:「我們要接受一波比較大規模的感疫。」而台灣本土破千消息傳出後,大部分網友也做好心理準備,認為與病毒共存的「新台灣模式」時期已經到來。由於新北市昨天進行的新冠肺炎居家照護啟動記者會會後,爆出現場一名記者確診,Ct值14,導致出席記者會的陳時中和莊人祥需要自主健康監測並於這2天進行快篩。不過,今天的指揮中心記者會仍由陳時中主持、莊人祥也照常出席,引起外界議論。陳時中解釋,因為昨天他與莊人祥距離尚遠、全程都有戴上口罩,加上「剛剛也才完成快篩只有一條線,請大家放心」。陳時中除亮出快篩試劑外,也指出他與莊人祥都是自主健康監測,除不需要隔離外,當時與莊人祥距離也超過1.5公尺,「本來是考慮要不要開記者會,怕大家也擔心,之後特別把現場桌距挪開,距離比較寬」。陳時中也藉這機會宣導,表示民眾進行快篩後,不管是檢測棉棒、液體或試劑,都要放置在夾鏈袋內,陰性可當一般廢棄物包好,但若是陽性,就要送到醫院或衛生單位安排進一步檢測。而台灣在今天正式本土破千後,網友們除認為與病毒共存的時代到來外,也好奇「這樣戶外還要戴口罩嗎?」不過,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上也表示,雖然台灣要面對一波規模比較大的染疫,「但從各國經驗可見,重點不在染疫規模大小,而在於防疫能力的高低」。至於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日前拋出的「台灣可能會有破百萬例本土確診」說法,陳時中雖表示:「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指出現在重點不在規模,而是在藥物、疫苗準備的減災程度上,還有輕重症分流的情況,把減災做好。今日各縣市確診數由高到低為:新北市328例、桃園市290例、台北市140例、花蓮縣146例、高雄市58例、基隆市48例、宜蘭縣40例、台中市33例、台南市22例、台東縣22例、屏東縣21例、新竹市18例、苗栗縣16例、新竹縣15例、彰化縣3例、雲林縣3例、嘉義縣3例、嘉義市2例、南投縣1例。
何時開放青少年接種第三劑 陳時中:還在密切觀察
國際研究發現,青少年打完2劑BNT後5個月後保護力就會失效,被問到何時開放打第三劑?衛福部長陳時中今表示,以往有談過,青少年打第三劑有心肌炎加劇的可能,需要密切觀察。對於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認為,打完第三劑所感染到的Omicron,反而有利對抗所有的變異株,因此鬆綁BNT不用太過擔心,陳時中認為,是有這樣的看法,不過現在打完第三劑突破性感染仍多,可以來做好好的觀察。至於帛琉泡泡有無重新啟動的可能,陳時中說,帛琉目前疫情已稍緩,但跟當時啟動泡泡時的時空背景、環境完全不同,仍要慎重考慮。
只打兩劑AZ「別擔心白打了」 第三劑混莫德納「抗體暴衝35倍」比BNT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本月20日宣佈,從本周五起,開放年滿18歲的民眾接種新冠疫苗追加劑,廠牌包含莫德納、BNT、高端。而由於日前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提出相關研究數據直言,打了兩劑AZ的血清中和病毒後,發現其對變種病毒的保護力,幾乎降到可偵測的水平之下。對此,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於個人臉書公布自行整理國際期刊《刺胳針》的混打第三劑疫苗的研究數據,研究發現,打過2劑AZ者,第三劑若混打莫德納疫苗,抗體將衝高到35.7倍,比2劑打BNT,或3劑打莫德納疫苗的還要強。由於國內第三劑即將全面開放混打,目前可選擇第三劑的疫苗,包括莫德納、BNT和高端,AZ疫苗算是已完成「階段性任務」,而國內許多民眾都是接種AZ疫苗,第三劑該怎麼打?許多人都在抉擇,哪個疫苗的保護力更好。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於個人臉書公布自行整理國際期刊《刺胳針》的混打第三劑疫苗的研究數據。(圖/翻攝何美鄉臉書)何美鄉於個人臉書公布了她整理國際期刊《刺胳針》的混打第三劑疫苗的研究數據,比較了兩劑都打AZ,或兩劑都打BNT疫苗者,之後第三劑混打AZ、莫德納、BNT、BNT減半等混打方式的中和抗體生成情況。從研究數據可發現,兩劑都打AZ者,第三劑打AZ的中和抗體,可從146上升至346,是原本的2.37倍;第三劑打莫德納,中和抗體從152上升至5421,是原本約35.7倍;而第三劑混打BNT疫苗,中和抗體可從174上升至4899,是原本約28.2倍,若第三劑打的是BNT疫苗減半,中和抗體則從152上升至2501。但如果前兩劑都打BNT,第三劑改打AZ,中和抗體可從531上升至2614,是原本約4.92倍、第三劑改打莫德納者,中和抗體可從469上升至5354,是原本約11.4倍、第三劑繼續打BNT疫苗,中和抗體可從756上升至4603,是原本約10.1倍;第三劑打BNT減半者,中和抗體可從469上升至3263,是原本約6.96倍。所以從研究發現,打過兩劑AZ疫苗,第三劑若改打莫德納或BNT;效果會比打過2劑BNT疫苗,第三劑混打莫德納或BNT疫苗都來的更好,提供給國內之前前兩劑都打AZ疫苗的「AZ戰士」,之後對於第三劑疫苗的選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