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投資詐騙
」 詐騙 投資 警政署 車手 假投資
全台民眾一周遭詐23.6億 「這一日」損失逼近5億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打詐儀表板資料顯示,自6月8日(星期日)至6月14日(星期六)止,全台共受理詐騙案件4,064件,總財產損失金額高達23億6,043.6萬元。這一週中,以6月9日的案件數591件與損失金額4億9,565.5萬元最為嚴重,其次為6月12日,損失金額達4億1,674.8萬元,案件數也高達638件,是全週最多的一天。根據媒體報導指出,4,064件的詐騙案件中,其中有777件假投資詐騙,財損金額達到12.3億。其次為604件的網路購物詐騙,金額達到2958.9萬,第三則為338件的「假交友,真投資詐騙」的案件,金額達到4億4497.4萬元。而最新的詐騙案例中,主要是與一起網路求職詐騙有關,一名社群媒體使用者在Instagram上看到標榜「Netflix字幕翻譯、週領薪資」的徵才廣告,誤以為找到理想兼職,填寫個資後被加進名為「漢通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LINE群組。在所謂的組長「蔡彥鵬」指示下,下載一款名為GlobalStoneX的APP進行模擬投資,甚至還能領取小額「薪資」,讓她降低戒心。對方接著以「專案測試模組」為由,要求她用自己的資金操作,並一步步誘導她創建電子錢包、將資金轉為USDT加密貨幣。當她被指責操作錯誤導致公司虧損後,對方要求她加碼投資、提供銀行帳戶。直到銀行將她帳戶列為警示戶頭,才驚覺中計,而對方早已將她踢出群組、失聯無蹤。這起案例顯示,詐騙集團結合社群平台與虛擬貨幣操作,利用人性弱點進行誘騙。內政部提醒民眾,檢警機關不會要求以電話或LINE凍結財產,亦不會透過視訊製作筆錄,接獲可疑來電應即刻撥打165查證,避免落入陷阱。

台人7天被騙超過24億 詐騙新招曝!幫投票登入LINE、填驗證碼秒被盜
台灣近年來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受害人越來越多,由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打詐儀表板」網站,天天公布詐騙受理案件、損失金額和遭詐騙手法,6月第二周(6月8日至6月14日)詐騙受理案件數量多達4064件,財產損失金額超過24億元。詐騙手法仍以「假投資詐騙」為大宗,而最新詐騙新招是以投票為目的,要求民眾登入LINE並填寫驗證碼,結果帳號就遭盜用。據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網站「打詐儀表板」數據,台灣人在本周(2025年6月8日至2025年6月14日)的詐騙造成的損失金額為24億7043.6萬元,詐騙案件受理數量突破4千件,多達4064件。從公開的數據中可見,詐騙手法受害案件數量前3名,分別為「假投資詐騙」有777件居冠,一周財產損失金額有12億3220.2萬元;第二名則是「網路購物詐騙」有560件,財損金額有2458.9萬元;第三名則是「假交友(投資詐財)」有338件,財損金額有4億4497.4萬元。而詐騙集團手法推陳出新,警政署分享最新詐騙案例,有受害者因為收到熟人的私訊,請他幫忙投票並附上連結,點進去網頁被告知要先登入LINE,受害者依指示輸入帳號和密碼,還填寫收到的簡訊驗證碼,沒想到LINE馬上自動登出;受害者隨後才得知,有多位親友收到他想借錢的訊息,原來自己LINE帳號被盜用,緊急聯繫LINE客服申訴,還得一一通知親友不要理會詐騙訊息。在「165打詐儀表板」上也有詐騙話術分析,不肖份子盜用熟人通訊軟體帳號,發送假訊息佯稱線上投票並附上惡意連結,點擊後會要求輸入LINE帳號、密碼和認證碼,之後帳號遭盜用後,就會發送借錢訊息給LINE好友,還要求匯款到指定帳戶。因此警政署提醒,「通訊軟體的帳號、密碼及認證碼,不要提供給陌生人或網站」、「親朋好友來訊要求網路投票,請向本人確認訊息真偽」。

非洲詐團1/詐騙集團結盟非洲洗錢網 虛擬幣設斷點不法獲利破5億
新北市蘆洲警分局與刑警大隊科技偵查隊及移民署組成專案小組,破獲台灣詐騙集團勾結奈及利亞跨國洗錢組織,該集團從假投資詐騙作為起手式,騙取民眾後將資金流入水房,再轉交給潛伏在台的30歲奈及利亞籍男子Kelvin(以下簡稱K男)處理。這名K男持莫三比克假護照在台活動,透過購買報廢汽車、金屬零件寄回非洲,再轉換成虛擬貨幣打回台灣帳戶,過程製造層層斷點,意圖擺脫司法追查,一年經手的不法獲利就高達新台幣5億元,新北地檢署已將全案提起公訴。據了解,詐團首腦28歲李東昇先成立「夏和股份有限公司」,假意配合金管會《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說明》,對外聲稱只在實體店面收受民眾資金買賣虛擬貨幣。實際上卻是透過「假投資詐騙」手法來騙取民眾出金,與受害人約定面交將贓款收入囊中,用來掩蓋場外不法交易。K男收到贓款後會透過購買報廢汽車、金屬零件寄回非洲,同步以信封袋裝現金寄回非洲銷贓。(圖/報系資料照)詐團內部分工縝密,多名車手與受害人面交後,將款項交付給3名收水手,金流先匯至俗稱「水房」的集資帳戶,詐團再藉由27歲女嫌廖又萱,連繫在台奈及利亞籍人士將現金轉為實體貨物出境,K男再將虛擬貨幣打回台灣詐團成員名下電子錢包,詐團成員再虛構交易憑證及收據,將貨幣轉回夏和公司。據悉,K男會以現金購買報廢汽車零件,拆解後分批裝箱,由第三地貨運業者出口至奈及利亞,K男在當地有洗錢同夥,收到貨物後,會透過人頭帳戶或地下匯兌商換成虛擬貨幣「泰達幣USDT」,再轉至台灣指定虛擬貨幣交易所帳戶,讓詐團重新取得資金。這類虛擬資產的操作,使金流追蹤變得更加困難。根據警方蒐證,這起案件涉及多層虛擬幣錢包轉帳,且部分帳戶註冊於海外交易所。台灣方面雖已凍結部分可疑帳戶,但由於跨境取證困難,該洗錢鏈已高度分散、難以逆查。台灣詐騙集團與奈及利亞洗錢組織勾結,透過泰達幣漂白不法金流,金額高達新台幣5億元。(圖/美聯社)詐團與非洲洗錢網合作至少已持續一年,贓款通常由水房集中後,透過奈及利亞男子Kelvin於境外洗錢,於奈及利亞將虛擬幣轉入台灣,自2023年11月到2024年11月的一年時間內,已轉出逾1740萬泰達幣(約新台幣5億3970萬餘元)。當前的洗錢防制機制多集中於帳戶異常流動、現金交易監控,但像這類透過:「報廢車+虛擬貨幣+人頭帳戶」的組合型手法,已成為地下洗錢的主流操作,若無跨部會聯手強化追查,恐讓國內詐騙的情形越方猖獗。專案小組分析虛擬貨幣流向並針對面交地點向上追查,循線逮到26歲到32歲不等的收水手及下游車手共8人,掌握關鍵事證後持新北地方法院核發之搜索票,分別前往雙北各地拘捕首腦李男、廖女、K男及竇女等7名涉案人員到案,除查扣相關罪證外,也依洗錢防制法及銀行法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

19 名「小小警察」畫筆獻禮警察節 瑞芳分局喜迎瑞濱國小師生
瑞濱國小19名學生10日在師長陪同下前往新北市政府警察局瑞芳分局參訪。適逢 6 月 15 日警察節將至,孩子們特別準備一幅幅充滿童真的畫作向辛苦執勤的警察叔叔、阿姨表達敬意,也為分局增添溫馨氛圍。活動伊始,由分局長李智源親自迎接並簡介警察節的由來與警察工作多元面向。隨後,警用裝備展示區開放參觀,值勤同仁逐一介紹防彈背心、警用頭盔、指揮棒與大型重機等裝備功能與操作要領,讓小朋友們大開眼界。為培養正確的交通安全與犯罪預防觀念,分局交通組與偵查隊透過有獎徵答、實物示範與情境角色扮演,向學童傳遞交安資訊、網路交友風險以及近期常見的假投資詐騙手法。現場氣氛熱烈,孩子們踴躍舉手回答,展現高度學習興趣。最受歡迎的莫過於「小小警察體驗區」。分局特別準備兒童版制服,讓學生們穿上整齊警服、並合影留念。許多孩子興奮表示,長大後也想投入警察行列,守護家園。警方表示,少年教育是犯罪預防最重要的根基,藉由警察節前夕的參訪活動,讓孩子們近距離接觸警察勤務與裝備,不僅拉近警民距離,更能從小建立正確法治觀念與自我保護意識。未來分局將持續結合校園與社區,推動交通安全、反毒及反詐等多元宣導,打造安全宜居的幸福城市。瑞濱國小則感謝瑞芳分局熱情接待,並肯定警方長期守護地方治安、交通的努力。學生們透過此次參訪深刻體會到警察工作的辛勞與使命,也學習到許多實用的生活安全知識。

AI教父黃仁勳成詐騙誘餌 劉香君老公涉案遭逮已百人受害
女星劉香君老公李能謙過去曾為知名電視影劇製作人,現將精力放置網路行銷公司上,不料10日卻爆出其涉嫌助詐騙集團在社群平台投放「一頁式假投資廣告」,以AI教父黃仁勳作為誘餌,藉此誘騙民眾上鉤。警方已會同高雄市刑大兵分多路搜索,將李能謙等6人拘提到案,待訊問後以進一步釐清案情。詐騙集團偽造黃仁勳假投資粉專,透過「期貨代操」話術騙受害人出金。(圖/翻攝畫面)警方指出詐團將據點藏身在商辦大樓內,以數位科技行銷公司作為掩護,並假冒黃仁勳的人像,製作投資詐騙粉專並投放假廣告,吸引被害人上鉤。據了解,李能謙在裏頭負責SEO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尋引擎最佳化),增加網站的曝光率以提升網站流量,進而讓更多受害人落入陷阱出資。警方今日兵分六路展開搜索行動,查獲該科技公司總監李姓男子及共犯等6人,詐團透過佯裝投顧公司替受害人進行「期貨代操」,據悉已有破百人受騙,初估金額破新台幣1300萬,至於李能謙是否知情其為詐騙網站,進一步有所勾結,仍需進一步調查後才可判定。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及新北市刑大詐欺防制辦公室呼籲,切勿輕信來源不明假投資詐騙廣告,名人從不會以「私人管道」提供投資機會,更不會主動透過社群軟體邀約民眾加入Line群組,若有接獲疑似詐騙訊息或遭遇可疑廣告,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至鄰近警察機關諮詢報案。

台人7天被騙超過20億 前3名惡劣詐騙手法曝光
台灣近年來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受害人越來越多,由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打詐儀表板」網站,天天公布詐騙受理案件、損失金額和遭詐騙手法,6月第一周(6月1日至6月7日)詐騙受理案件數量多達3744件,財產損失金額超過20億元。詐騙手法前3名分別是「假投資詐騙」、「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網路購物詐騙」。據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網站「打詐儀表板」數據,台灣人在本周(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6月7日)的詐騙造成的損失金額為20億3892.7萬元,詐騙案件受理數量就有3744件。從數據中整理出,詐騙手法受害案件數量前3名,「假投資詐騙」有784件居冠,一周財產損失金額有1億8930.8萬元;第二名則是「假交友(投資詐財)」有326件,財損金額有4億5619.9萬元;第三名則是「網路購物詐騙」有427件,財損金額有2272.7萬元。警政署也針對「假投資詐騙」拆解詐團手法,詐騙者通常會透過「飆股投資」等快速獲利廣告,吸引受害者主動聯繫;再用話術或是名人、助理,引導受害者加入投資公司的LINE等通訊軟體對話群組;接著引導受害者進行小額充值,並快速顯示虛假的營利數字營造可信度,鼓勵追加資金或不動產抵押;最終受害者無法領回資金,才發現受騙,想求償卻已被踢出相關群組。另外,警政署也提供「假投資詐騙」的防詐小撇步,「投資,請循合法管道,例如銀行或券商,才有保障」、「聽到穩賺不賠、到府收款,一定是詐騙」、「有投資相關文件疑慮,請洽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查證」、「有任何詐騙疑慮,請撥打165諮詢」。

詐騙太多! Meta去年在台下架14萬詐騙帳號、160萬則詐騙廣告
社群平台詐騙廣告氾濫,根據警方統計,去年(2024年)台灣假投資詐騙財損427億元中,約有7成與臉書廣告詐騙有關。臉書母公司Meta昨(6)日發布新聞稿指出,Meta去年在台灣下架逾14.6萬個廣告帳號,並於臉書及Instagram上移除超過160萬則詐騙廣告內容,其中93%的詐騙廣告更是在用戶檢舉前就先被Meta移除。Meta亞太區公共政策副總裁密爾納(Simon Milner)表示,處理詐騙是激烈對抗的攻防戰,詐騙集團與不法之徒的詐騙手法不斷演進,藉此來規避Meta的偵測與政策執行,而Meta致力於加強防禦系統,運用特定的系統偵測假冒名人、以名人為誘餌的詐騙廣告,並大力投資在訓練團隊檢視這些內容,同時也積極推廣全民防詐教育、分享識詐技巧,提供工具讓用戶檢舉潛在的違規內容。密爾納指出,Meta在全球移除超過1.57億則詐騙廣告內容,這些內容違反了Meta關於詐騙、誤導性行為或無法接受的商業行為的相關政策,同時Meta也下架超過4千萬個因違反類似政策的廣告帳戶。而在這些違規的廣告帳戶中,有85%的廣告帳號從未花費任何廣告費用,就已先Meta被移除或停用。Meta強調,在過去1年,已在台灣採取5大策略加強打詐措施:1、推出「臉部識別」技術,防範以名人為誘餌的詐騙:詐騙集團常使用創作者或名人的肖像建立假帳號,藉此誘騙用戶與假冒的名人互動或匯款。例如詐騙集團會聲稱某位名人推薦特定投資產品,以免費送書為藉口,誘導民眾分享敏感的個人資訊。在2024年,Meta就推出臉部辨識技術,協助偵測並預防假冒他人的名人誘騙廣告,若系統懷疑某則廣告可能是冒充名人的詐騙,Meta會以臉部辨識技術,比對廣告中的人臉與該位名人在臉書或Instagram上的大頭貼照片,若經比對後確認照片吻合、且判斷該廣告是詐騙,Meta便會立刻封鎖此廣告。2、啟動金融服務廣告主驗證:在台灣,金融與投資詐騙影響最為嚴重,Meta也要求所有針對台灣推廣金融產品或服務的廣告主完成驗證。3、驗證出資者與受益者資訊,提高廣告透明度:在Meta平台上,所有向台灣投放廣告的廣告主皆須先完成實名制驗證,並揭露出資者與受益者資訊,提升Meta平台上的廣告透明度。4、與台灣政府積極合作:Meta收到台灣數位發展部與相關執法機關的通知後,已立即移除這些被通報的內容,Meta也積極與數發部與內政部刑事警察局合作,一同打擊詐騙廣告。5、與事實查核單位「MyGoPen」等夥伴推廣全民反詐教育:自2021年起,Meta即開展一系列的反詐教育活動,在實體活動與數位平台提升大眾網路安全意識。今年(2025年),Meta也持續與「MyGoPen」長期合作,在Meta的臉書粉專上,破解每月最新的詐騙手法,同時分享對應的安全技巧。

台鐵便當節登場 鐵路警寓教於樂推動識詐宣導
台鐵便當節6日登場,國內外逾50家鐵道業者和便當業者前來參與,吸引大批民眾同樂,鐵路警察局更把握機會推動識詐宣導,6日到9日在1樓大廳設置廉政及反詐騙宣導攤位,透過創意闖關遊戲,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向民眾宣導最新詐騙手法及防詐常識,並且強力宣導海外求職詐騙手法,以防範更多民眾受害。鐵警局表示,本次活動宣導攤位設計反詐火車迷宮,透過各種詐騙手法問答關卡,結合實際案例與趣味問答,讓參與民眾在輕鬆的氛圍中,學會辨識詐騙陷阱,完成關卡還能獲得限量小禮物,現場反應熱烈,吸引大批民眾駐足體驗。鐵警局表示,根據警政署打詐儀表板統計數據,2025年5月份計受理詐騙案件1萬6003件,詐騙財損金額計新臺幣87億2967萬8000元,其中詐騙手法仍以假投資詐騙、網路購物詐騙及假交友詐騙等占多數。鐵警局提醒,近年來詐騙集團手法層出不窮,常利用社群媒體、簡訊、電話詐騙,此外,詐騙集團透過網路發布高薪招聘資訊,誘騙求職者出國後,遭到拘禁、虐待,甚至被迫從事非法活動,嚴重威脅人身安全,為杜絕是類不法,鐵警局未來將持續結合民間與各單位資源,擴大宣導範圍,打造安心、安全的生活環境。

卓榮泰要求網路平台加註防詐警語 民團將提告臉書
臉書母公司Meta因廣告資訊揭露不全,日前遭數發部裁罰100萬,行政院長卓榮泰今(5)日在院會中表示,針對網路平台不實廣告,除呼籲平台業者自律、加註防詐警語外,也要求加強管理。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表示,臉書身為全球社群平台龍頭,未盡把關之責,致使國人財產、身心遭受龐大損失,該協會將提告臉書台灣分公司,並舉行記者會,公開要求該公司負起相關責任,呼籲臉書詐騙被害人站出來,可聯繫該協會。針對網路平台不實廣告,卓榮泰除呼籲平台業者自律外,也要求加強管理。卓院長指示「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及行政院打擊詐欺指揮中心要更辛苦、更有力、更全力阻止各類詐欺案件發生,並迅速偵查破案。同時,透過新法加重對網路平台的要求,提高平台自律、強化內部管理機制,而公部門亦應善用打詐執法工具,讓公權力得以伸張。卓榮泰請數發部於一週內向平臺業者提出要求,展現政府阻詐決心,不能讓類似犯罪情事重複發生,並出現上揚趨勢,也請內政部配合相關作業。卓院長肯定同仁過去的努力都有看到成效,但為應詐騙案件層出不窮,仍須持續加強。民間反詐騙協會指出,台灣詐騙猖獗,根據金管會近日指出,去年谷歌、臉書詐騙通報達五萬一千多件,今年前五月也超過兩萬三千件;警方去年亦統計,台灣假投資詐騙案有七成財損來自臉書,臉書已成詐騙犯罪溫床,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也顯示出臉書防詐不力,有極大改善空間。協會表示,警方165打詐儀表板今年五月份資料顯示,投資詐騙廣告仍為最大宗,常見詐團在臉書假冒名人藉此吸引被害人投資加入line好友,再以「套、養、殺」模式詐取被害人金錢,總計財損超過四十四億元。受理件數第二名則是網路購物詐騙,詐團通常是鎖定臉書買賣社團,並假扮賣家或買家表達交易意願,要求被害人透過特定平台交易,最後由假銀行客服謊稱協助認證或解除錯誤訂單,誘導操作ATM或以網銀轉帳,誘騙被害人上鉤,財損大約一億兩千萬兩百萬。協會表示,臉書收取廣告費的同時,卻未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妥善履行防詐義務,間接成為詐團幫兇,因此成立律師團提告臉書,為臉書詐騙被害人爭取相關權益,被害者可聯繫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信箱 taiwancivilantifraud@gmail.com,或播打電話(02)28891313。

同間超商1日內逮2人 68歲長照員遭詐欠債反被吸收淪「阿嬤級」車手
彰化縣員林鎮花壇鄉某超商5月30日連續發生詐騙案件,68歲女子當日中午12時許與被害人約在該超商面交,但其行徑早被大村分駐所員警盯上,見時機成熟立刻上前逮人,34歲李姓女子則在同日下午4時許,在同間超商準備與被害人面交現金時落網,2人都遭依法送辦。5月30日中午12時許,警方接獲線報在某超商埋伏,,見老婦人走進店內後神情緊張,不斷查看手機並環顧四周,隨後有另名女子現身,兩人比對手機資訊後準備進行37萬元的現金面交,警方當場將她們逮捕。而同日下午4時許,李姓女子也在同一間超商準備與被害人面交70萬元,埋伏的員警見狀一擁而上,當場人贓俱獲,將李女移送法辦。警方調查,這2起案件都是假投資詐騙,犯嫌利用社群平台和社交軟體發布虛假虛擬貨幣和股票投資資訊,打著「保證獲利、穩賺不排」的旗號吸引被害人進入投資群組,最後以面交現金為由行騙。被逮捕的68歲婦人原本在長照領域工作,卻因被詐欠債反被詐團吸收,如今則將面臨刑責。員林分局長吳詠傑提醒民眾,面對「高報酬、低風險」的投資邀約應特別警惕,務必多方查證再行動。警方也呼籲善用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若遇可疑情況應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這起案件不僅展現警方積極打詐的成效,也再次警示社會大眾提高警覺,遠離詐騙陷阱。

台人一周被騙走21億…5月損失超過87億 惡劣詐騙手法前3名公開
近年來台灣詐騙事件層出不窮,由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打詐儀表板」網站,每日會公布詐騙受理案件、損失金額和遭詐騙手法,本周(5月25日至5月31日)詐騙受理案件數量多達3375件,財產損失金額為21億3253.2萬元。而整個5月總共被騙走87億2967.8萬元,從受理案件統計詐騙手法前3名分別是「假投資詐騙」、「網路購物詐騙」和「假買家騙賣家詐騙」。據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網站「165打詐儀表板」數據,台灣人在本周(2025年5月25日至2025年5月31日)的被詐騙損失金額為21億3253.2萬元,詐騙案件受理數量有3375件。在各種詐騙手法受害案件數量,以「假投資詐騙」為大宗,受理案件數多達656件,財損金額是10億6331.2萬元。而全台灣光是在5月份因詐騙財損金額多達87億2967.8萬元,從受理案件統計詐騙手法前3名,分別是「假投資詐騙」有2941件,財損44億1128.1萬元;其次是「網路購物詐騙」有2145件,財損1億2247.2萬元;接著則是「假買家騙賣家詐騙」有1495件,財損1億7159.1萬元。警政署已針對最惡劣的詐騙手法「假投資詐騙」,列出可疑的關鍵字,呼籲民眾務必留意,包括「免費領取投資秘笈」、「投資書籍限時免費領取」、「股票健檢、持股診斷」、「ETF投資分享」、「LINE投資群組股票分析、操盤教學」、「內線消息當沖佈局,跟著大戶當沖獲利」、「優先低價申購新股」、「掌握股票抽籤系統漏洞必中籤」、「AI投資機器人」、「資金透過投資APP直接進入交易所,具有優先買賣權」、「虛擬貨幣投資獲利計劃,投入越多獲利越多,獲利後需收取看似合理的服務費」、「臨櫃匯款或轉帳不可備註原因」、「叮囑臨櫃匯款須告知行員為工程款/房屋修繕裝潢款/借親友錢(因保密條款不可說為投資,外資會遭打壓/警方在查內線交易)」、「由專員面交收取下單儲值金額,收取後由專員協助儲值進公司系統」、「金管會通知出金需先繳納稅金」、「為避免涉及洗錢。需繳納自證金」、「交易量龐大,需先繳交擔保金給金管會審核撥款」、「系統偵測交易風險,需繳納風險認證金」。

台人7天被騙超過20億 詐欺手法曝光!網路交易2關鍵字:一定是詐騙
台灣近年來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受害人越來越多,由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打詐儀表板」網站,天天公布詐騙受理案件、損失金額和遭詐騙手法,本周(5月18日至5月24日)詐騙受理案件數量多達3938件,財產損失金額達20億8547.6萬元。詐騙手法仍以假投資詐騙為最大宗,內政部也提醒網路交易時,聽到「金流驗證、帳戶驗證」一定是詐騙。據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網站「打詐儀表板」數據,台灣人在本周(2025年5月18日至2025年5月24日)的被詐騙損失金額為20億8547.6萬元,詐騙案件受理數量就有3938件。依詐騙手法受害案件數量排名,仍以「假投資詐騙」有724件居冠,一周財產損失金額多達9億3729.1萬元;第二名則是「網路購物詐騙」有540件,財損金額有3261.8萬元;第三名則是「假買家騙賣家詐騙」有365件,財損金額有3737.3萬元。從打詐儀表板網站資料顯示,近期還出現假冒檢警用視訊方式做筆錄,布置好與警察機關相似的背景,誆騙民眾涉及詐欺、吸金案件,要求調查個資、名下資產,還會強調「偵查不公開」,再轉介加入假警察、假檢察官的LINE帳號,進一步詐騙民眾財產;警政署對此表示,「警察、檢察官,不會以LINE查案、問筆錄,聽見監管財產、面交,就是詐騙」。另外線上投資或購物等網路交易,也導致「假投資詐騙」、「網路購物詐騙」和「假買家騙賣家詐騙」等,警政署特別提醒,切勿點擊陌生人提供的連結,自己上網查詢或聯絡客服解決比較妥當,更不要提供信用卡、金融卡和密碼等私密資訊,凡聽到「金流驗證、帳戶驗證」一定是詐騙,有任何疑慮都能撥打165諮詢。

繼數發部裁罰100萬 民團擬提告臉書台灣公司
數發部昨日首度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防詐條例)認定Meta旗下Facebook(臉書)平台兩則廣告涉資訊揭露不全,兩案共裁處100萬元罰鍰。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今(23)日表示,政府強化網路詐騙防制作為終於跨出一大步,但Facebook面對各種詐騙廣告投放把關未善盡社會責任間接成詐團幫兇,協會研擬對Facebook台灣分公司提告,要求負起相關責任,為被害人爭取權益。數發部表示,經會同內政部、法務部、台灣高等檢查署、行政院打擊詐欺指揮中心等單位共同檢視,訂定《詐防條例》及子法時均多次與業者溝通,業者亦表示願意配合《詐防條例》規範,且已落實法遵義務,但Facebook平台,未規定揭露委託刊播者、出資者資訊一事,經查有2廣告違反規定,每案各予以裁處新台幣50萬元罰鍰,並要求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將按次處罰。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理事長許良源指出,根據警方統計,去年台灣假投資詐騙案件高達2萬2892件,財損427億元,其中大約7成財損與Facebook臉書廣告詐騙有關,和此次開罰金額100萬元,遠遠不成比例。他認為,Facebook演算法、精準行銷,堪稱世界頂尖,但面對各種詐騙廣告投放,似乎是「武功盡失」,不僅未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未履行防詐義務,更間接成為詐團幫兇,因此,協會正研議對facebook台灣分公司提告。許良源指出,在台灣,除了Facebook,榜上有名的詐騙源頭還包含聊天軟體LINE,詐團看準LINE普及性、隱匿性及無實名制進行誘騙,加上手法不斷進化,當被害人察覺上當,往往為時已晚,且LINE公司於警方辦案時消極配合,嚴重影響偵辦時效,雖然目前無法可管,但協會針對此點,仍建議數位發展部現階段必須強勢採取行政罰則,例如罰款及暫停廣告業務加以制衡;未來可思考實施帳號實名制或是其他加強監管機制,降低人頭帳號的疑慮。

投資虛擬貨幣認明「官方管道」 北市警局聯手公會建聯防機制
北市警局22日舉辦打詐儀錶板記者會,根據打詐儀錶板統計,北市今年4月共計查獲詐欺集團93團908人、查扣不法所得為新臺幣2億3867萬餘元、攔阻金額新臺幣2億7082萬餘元,均佔全台之冠,然而現今詐騙手法中,仍以投資詐騙為最大宗,北市警局也再次呼籲,到府幣商就是詐騙,並邀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法務室經理陳立民講述虛擬貨幣的正規投資方式,同時邀請曾受騙的一名林姓女子分享自己的詐騙經驗。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代表幣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遵暨法務室經理陳立民表示,投資虛擬資產必須透過正常管道,提供虛擬資產服務業者必須完成洗錢防制登記,才能提供或從事虛擬資產服務,而且正常的虛擬貨幣投資是不會派員到府收款的。目前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與司法警察機關及銀行業者,建立虛擬貨幣業者共同打擊及聯合防堵詐欺活動機制,三方相互通報並管控異常帳號,形成一道聯防防詐鐵三角,以達到嚇阻不法詐騙分子不當利用虛擬資產服務進行詐騙及洗錢。目前可提供虛擬資產服務業者名單請參考:依VASP登記辦法第30條規定,仍得提供虛擬資產服務之業者名單。而從事清潔業的林姓女子也分享自己的受騙經驗表示,其過去因換手機和在社群軟體上有友人分享可以投資虛擬貨幣,前期都曾因此獲利,讓她也陸續投入共78萬元,直到欲出金時對方竟人間蒸發才得知受騙,隨後她在透過臉書廣告,有人聲稱能協助她追回損失金額,因此又被騙取6萬元現金。只是厄運卻還未結束,她又誤信假中獎話術,一名友人聲稱其在公益彩券公司上班,可以控制中獎號碼,投入8萬元後因此「中」了4萬元,而對方要她繳交17萬元的稅金才能領回,這才驚覺被騙。刑事警察大隊大隊長盧俊宏分析今年4月「打詐儀錶板」前三大詐騙手法依序為:假投資、網購詐騙、假買家騙賣家。其中,以假投資詐騙造成的財損最高。與金融機構合作攔阻,114年1至4月成功攔阻691件、新臺幣9億212萬餘元,其中民眾遭詐臨櫃提(匯)款單筆百萬以上次數最多的是台北富邦、中國信託及國泰世華銀行。北市刑大隊指出,今年3月及4月間,破獲兩起以投資「虛擬貨幣」為由,引誘被害人加入投資網站、與假助理、假客服接洽,後續派面交車手向被害人取款的詐騙集團案件,幕後主嫌不僅有幫派背景,甚至勾結當鋪、境外詐騙集團詐財,造成至少33人受害、財損金額高達5千萬餘元。警方陸續將主嫌及共犯50餘人查緝到案,查扣高級進口車輛、USDT泰達幣約29萬枚、現金新臺幣3千餘萬等證物,全案依法移送臺灣臺北、新竹地檢署,經法院裁定羈押17人。警方呼籲,只要宣稱「高獲利、低風險」、「穩賺不賠」、「到府收款、到府幣商」,就是詐騙。如有疑慮,可前往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查詢已合法登記幣商名單,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進行諮詢,也可前往鄰近派出所詢問或報案,以確認其合法性。

1周詐騙案高達3778件 台人損失破18億「常見詐騙手法一次看」
詐騙事件頻傳,而且手法日新月異,即使民眾已經再三小心,依舊難免誤入陷阱。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統計,5月11日至5月17日的詐騙受理數有3778件,財產損失金額超過18億,詐騙手法也曝光,仍以「假投資詐騙」最多,損失金額也高達9.1億。根據「165打詐儀錶板」資料,本周詐騙財損為18億7569萬1千元,受理件數有3778件,以「假投資詐騙」635件最多,財產損失9億1653萬8000元;第2、第3名分別為「網路購物詐騙」502件,金額3027萬8000元、「假買家騙賣家詐騙」384件,金額為4824萬9000元。另外,「165打詐儀錶板」也分享案例,有民眾相信好友去投資,沒想到失去金錢也失去朋友。他和真實世界的女性友人認識好一陣子,平常偶爾會透過LINE聊天,最近對方聊到股票投資,並分給了一些投資分享,聲稱「我朋友都靠這個賺了一些」。友人今年介紹一名同事「媛晴」很厲害,對操作投資很有一套,他起初有點猶豫,但看是老朋友介紹的,認為不會有什麼問題,就加了LINE互相聯絡,對方介紹了一個投資網站,要求「你把錢放進去,我帶你操作,很快就有收益」,接著又介紹另一名「自營商營業員」,一步一步教他把錢匯到指定的帳戶。豈料「媛晴」又給了新的LINE給他,說是公司另一名營業員,會繼續操作投資。他照著對方指示,分別將錢匯進帳戶,本以為錢進去可以看到收益,但網站沒什麼變化,「媛晴」的回覆也越來越慢,最後甚至已讀不回。他覺得事情不單純,詢問友人後,對方才坦承自己也是受害人,2人因此大吵一架。因為這件事,他不僅損失了10萬元,還失去對人的信任,以及一個好友。

台人7天被騙19.4億!最新詐騙手法曝光 出租1物帳戶慘凍結
台灣近年來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受害人越來越多,因此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打詐儀表板」網站,天天公布詐騙受理案件、損失金額和遭詐騙手法,本周(5月4日至5月10日)詐騙受理案件數量多達3540件,財產損失金額達19億4880萬3000元。詐騙手法仍以假投資詐騙為最大宗,財產損失金額有11.1億元。據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網站「打詐儀表板」數據,台灣人在本周(2025年5月4日至2025年5月10日)的被詐騙損失金額為19億4880萬3000元,詐騙案件受理數量就有3540件。依詐騙手法受害案件數量排名,其中仍以「假投資詐騙」有677件居冠,一周財產損失金額多達11億1679萬6000元。第二名則是「網路購物詐騙」有473件,財損金額有2310萬元;第三名則是「假買家騙賣家詐騙」有350件,財損金額有4042萬6000元。而本周數據資料顯示,除了3大詐騙常見手法,騙取金融帳戶(卡片)這類型也要多加小心,因為5月5日就發生31件,財損金額為134萬4000元;5月7日有35件,財損金額上看303萬9000元;5月8日也有38件,財損金額有198萬8000元。內政部警政署透過165打詐儀表板,針對「騙取金融帳戶(卡片)」這類型詐騙手法,提醒民眾詐騙集團多以誘餌廣告吸引受害者,再以「方便管理租金」為由,要受害者提供金融帳戶或卡片,安排隱密地點交付卡片,之後控制帳戶進行非法操作。對此,內政部警政署也整理出此詐騙手法的關鍵字或對話,呼籲民眾切勿上當,包括「帳戶、提款卡及密碼是個人財務安全核心,切勿出租或交予陌生人」、「任何聲稱出租帳戶可賺錢的廣告,都是詐騙」、「發現帳戶有異常活動,應立即聯繫銀行或撥打165專線」;詐騙話術解析,先利用社群媒體廣告,宣稱出租帳戶即可輕鬆賺租金;接著要求交付帳戶及提款卡,並提供網銀帳密;最後利用帳戶收取詐款或洗錢,直至帳戶被凍結或停用。

誤信假投資!51歲婦要匯100萬「買樂器」 警苦勸1小時
北市一名51歲婦人,日前到富邦銀行福港分行欲匯款100萬元,行員發現對方帳戶異常,經勸阻該名婦人仍執意要匯款,遂通知警方到場協助。士林分局後港街派出所所長江中月、警員蔡政宏到場了解,婦人向警方表示匯款是要購買一些樂器,並拿出銷售單證明,但警方仔細查閱銷售單,查詢登載地址發現並無販售樂器店家,內容漏洞百出且無任何公司行號印戳,僅幾張A4紙上印有樂器清冊等,警方向婦人詳細宣導現在常見的假投資詐騙,詐騙集團會教導被害人至銀行辦理業務時,要如何規避行員關懷提問,以降低行員戒心順利將錢轉入詐騙集團手中。警方與行員現場勸說婦人1個多小時,婦人仍半信半疑,仍堅稱是要購買樂器,且不願回應警方提問。婦人雖表示後續會再自行查證,暫時不匯款,但警方擔心婦人可能還是會被騙,於是通知她的親友幫忙勸說,經親友深入查問後,婦人才透露先前已投資1、200萬元,這次匯款是要繳納手續費,以領出800萬元的獲利,與警方宣導的假投資詐騙手法如出一轍,婦人這才醒悟。士林分局表示,詐騙集團透過網路社群或交友軟體主動認識被害人,並假借股票、虛擬通貨、期貨、外匯及基金等名義,吸引民眾加入投資群組,初期會先讓民眾小額獲利,再以資金越多獲利越多說詞,引誘民眾加入投資網站或下載APP並投入大量資金,後續再以洗碼量不足、繳保證金、IP異常等理由拒絕出金。民眾投資理財應循合法管道,勿輕易聽信通訊軟體上投資理財訊息,避免賺錢不成,反成詐欺被害人。

日薪7400供食宿!馬籍男抵台打工卻淪車手 遭警誘面交仍落網
馬來西亞籍24歲卓姓男子,日前抵台打工卻淪為詐欺車手,且每日賺取約新台幣7400元,台中市警方執行網路巡邏時,恰巧看見假投資詐騙,隨即對詐團展開誘捕行動,警方先讓受害人相約詐團面交,並在卓男現身收款時上前逮獲,全案訊後他將依法移送台中地檢署偵辦,並遭法院裁定羈押。據了解,卓男受招募來台打工,未料卻從事詐欺車手,詐團還以日薪1000馬來西亞令吉做為報酬,大約是新台幣7400元,且飲食及住宿皆由詐團提供,卓男僅需在詐團面交投資款時,前往向被害人收款即可。警方說明,台中大雅警分局員警日前執行網路巡邏時,在臉書看見疑似投資股票廣告,點擊連結後隨即加入LINE帳號,接著再被推薦加入其他「投顧老師」及社群,並下載假投資APP,最後詐團再誆稱可「儲值」投資款,警方見狀隨即組成專案小組,展開掃蕩詐團行動,並讓受害者相約對方面交儲值款。警方表示,警方喬裝成一般民眾會和詐團成員,接著事先派遣警力在大雅區一處埋伏,直到卓男露面出示工作證及投資款收據後,在索取50萬元投資款時,當場被警方甕中捉鱉逮獲,全案訊後將依涉犯《加重詐欺》及《洗錢防制法》,移送台中地檢署偵辦,法遭院裁定羈押後,檢方已起訴求處1年6個月有期徒刑,目前法院仍在審理中。

全台上週遭詐逾20億!第1名手法「假投資詐騙」屢打不絕 平均每日財損破億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公布資料,上週(4月27日~5月3日)詐騙案件受理總件數達3500件,詐騙財損則超過20億元。其中仍以「假投資詐騙」為最大宗,不僅每日都是通報中案件中的最大宗,且一週下來財損總金額高達11億,超過總財損金額的50%,受害相當驚人。根據警政署在「165打詐儀表板」公布資料,上週詐騙受理總件數達3500件,總財損金額為20億6956萬9千元。在這7天中,「假投資詐騙」每天都是當日受害最大宗,總數達684件,占總案件數的19%,然而財損金額卻高達11億1657萬7千元,占總財損金額的54%,可見危害之鉅。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圖/CTWANT製圖)此外,第二、第三名的詐騙手法分別為「網路購物詐騙」、「假買家騙賣家詐騙」,合計發生超過800件,受害金額超過6000萬元。根據警政署公布案例,「假投資詐騙」案件屢禁不絕,詐騙人員往往會在社交媒體上發佈「飆股」廣告,或是偽裝成股市名人從而與受害人接觸,之後邀請受害人加入LINE群組及假投資網站,再以「保證獲利」、「穩賺不賠」等話術誘騙受害人投資。初期,該假網站會提供成功出金以建立信任,待受害人投入更多資金後,隨即收網失聯。警政署提醒:1、「穩賺不賠」的保證一定是假的!2、出金受阻,絕對是詐騙3、投資,請透過合法管道進行,才有保障。4、合法投資管道,不會要求面交現金、轉帳現金到指定帳戶。5、有任何疑慮,請暫停交易,並撥打165諮詢。

FB淪詐騙集團提款機 警察將祭AI攔阻
詐騙層出不窮,台北市議員曾獻瑩27日揭露,台北市2024年因使用社群平台Facebook、Instagram遭詐騙案件共2288件,財損超過11億元,每則詐騙廣告平均造成50萬元損失,目前市警局竟只有1至2名警員負責偵查、下架詐騙廣告。北市警刑事警察大隊長盧俊宏表示,警局已成立專責小組,並首創全國用AI分析報案資料,盼能加強攔阻。曾獻瑩昨指出,目前警察局內辦理詐欺業務的警員雖有15人,但負責偵查、下架詐騙廣告的人力僅1至2人,警方雖為此自行研究程式設計語言Python與人工智慧服務ChatGPT API開發爬蟲工具,但缺乏制度與預算支持,市府必須盡速成立「網路詐騙廣告下架專責小組」,阻止假投資詐騙蔓延。曾獻瑩表示,北市每年累積大量詐騙報案紀錄,目前資料大多上傳至中央165系統,地方政府並未善用資訊作為在地預警與防詐行動的依據,建議市府應加速推動「資料即用」的觀念,將資料應用導向預警、宣導與主動介入,而非僅作為事後偵辦的輔助。警察局回應,已成立「防堵網路詐騙廣告專責小組」,並結合AI工具主動蒐報各類疑似詐騙廣告,建置快速下架與處理流程。盧俊宏說,有關165報案資料應用,除了作為案件偵辦依據外,北市也已主動向刑事警察局爭取,成為全國首創導入AI分析報案資料的試辦城市,AI會對受害民眾年齡層、職業別、詐欺手法與資金交付方式做交叉比對,建立高風險族群辨識機制,推動精準識詐宣導,同時每天也會更新「打詐儀表板」實例故事,作為即時預警與攔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