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
」 印度 印度總理 莫迪 美國 巴基斯坦
世界上最年長馬拉松跑者車禍亡 享嵩壽114歲
印度一名男子辛格(Fauja Singh)在89多歲開始跑馬拉松,被人稱為「頭巾旋風」,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年長馬拉松跑者,近日他因車禍過世,享嵩壽114歲。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表示,辛格是一位傑出運動員。辛格表示,跑步讓他重獲新生。據CNN報導,辛格出生於1911年的印度鄉村,後來搬到倫敦,他因在89歲時開始跑馬拉松獲得「頭巾旋風」的綽號,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年長的馬拉松跑者,但因缺乏出生證明,沒獲得金氏世界紀錄的認可。印度警方表示,近日一輛車撞上正在走路的辛格,事發地就在他家附近,而駕駛肇逃,目前警方正努力追查中。辛格在102歲時曾說,「跑步讓我變善良,忘記了所有的創傷和悲傷,並讓我重獲新生。」回顧辛格的馬拉松路,他當時只訓練幾個月,參加人生第一場馬拉松,3年後他在多倫多水岸馬拉松創下5小時40分鐘的個人最佳成績,2011年辛格又回多倫多,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一位完成馬拉松的百歲老人,並以8小時11分6秒的成績完賽。2013年香港舉行的10公里賽事,是辛格最後一場比賽,這是他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火炬接力後的比賽。辛格表示,「我非常喜歡我的跑鞋,我絕對愛它們,我穿它們是因為熱愛,無法想像沒有它們的生活。」

印度特倫甘納製藥廠爆炸奪35命 遺體從瓦礫中陸續挖出
印度特倫甘納邦桑加雷迪(Sangareddy)地區一間製藥工廠6月30日上午發生嚴重爆炸事故,目前已造成至少35人死亡。現場搜救持續進行中,死者大多數是來自比哈爾、奧里薩、中央邦與安德拉邦等外地工人。爆炸引發大火吞噬整棟廠房,造成嚴重傷亡與建物倒塌。(圖/翻攝自X)根據《India Today》報導,這起事故發生在當地時間上午8時15分至9時35分之間,初步調查指出爆炸可能由反應器內化學反應引起,巨響造成廠房整棟倒塌,工人被震飛數米外並引發大火。桑加雷迪地區警長帕里托什‧潘卡吉(Paritosh Pankaj)表示,目前已有31具遺體從瓦礫中尋獲,另有3人在送醫後不治,一人隔日死亡。爆炸發生時廠內共有143人,事故後有多名傷患送醫治療。位於米亞布爾(Miyapur)的Pranaam醫院當天接收21名傷者,其中兩人到院前已死亡,另有一人隔日不治。位於帕坦切魯(Patancheru)的Dhruva醫院則接收11人,當中五人仍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有七人燒傷面積達40%至80%。目前僅確認9名死者身分,其餘遺體需透過DNA鑑定。國家災害應變部隊(NDRF)、州災害應變部隊(SDF)、消防隊與警方已投入救援,現場亦出動兩部滅火機器人協助作業。製藥廠所屬公司Sigachi Industries已宣布該廠將停工90天,稱廠房受損嚴重。據該公司官網資訊,該廠主要生產原料藥、中間體與藥品輔料,並提供生產管理服務。另外,特倫甘納邦首長雷萬特‧瑞迪(A Revanth Reddy)親赴現場視察,宣布針對罹難者家庭將提供1千萬盧比(約新台幣380萬元)慰問金,重傷者發放100萬盧比(約新台幣38萬元),輕傷者發放50萬盧比(約新台幣19萬元)。印度總理莫迪亦表達哀悼,並承諾提供額外撫恤金援助。州政府已成立五人調查小組,將深入釐清爆炸原因並檢討工廠安全措施。這起悲劇也再次喚起外界對桑加雷迪—帕夏米拉蘭(Pashamylaram)工業區長期以來工安問題的關注,該地區過去亦曾發生多起致命工業事故。特倫甘納邦製藥廠發生爆炸後,救難人員持續在現場搜尋遺體與傷者。(圖/翻攝自X)

印航墜機僅1人倖存 生還者嘆「錯過給兄弟換座機會」:愧疚一生
印度航空AI171班機空難造成279人罹難,而奇蹟生還的維什瓦什拉梅什(Vishwash Ramesh),日前首次公開露面,並接受媒體的採訪,坦言自己的生還「是一個奇蹟。」然而他也難掩內心的痛苦,因為他的親弟弟阿賈伊(Ajay)在事故中不幸喪生。根據英國《太陽報》的報導,現年40歲的維什瓦什,是一名已婚、有一子之父,他在事故中從波音787夢幻客機殘破的機身中爬出,成功逃生。他回憶當時,表示原本計劃與弟弟坐在一起、靠近緊急出口的第11排,但因座位已被他人佔用,兩人只得分開就座,維什瓦什坐在11A,而阿賈伊則坐在過道對面的11J。維什瓦什悲傷地說,「如果我們當時坐在一起,也許我們都能活下來,我努力想安排兩個相鄰座位,但沒能如願。我看著弟弟離去,現在一直在想:為什麼我沒能救他?」事故發生當天下午1時左右,兩人搭乘AI171航班準備返回英國,與家人團聚。飛機起飛後不久便出現異常,燈光閃爍,機身似乎無法爬升。根據錄音,機長蘇米特薩巴瓦爾(Sumeet Sabharwal)曾驚呼「沒有推力,緊急救援!」維什瓦什回憶說,「那感覺像是飛機卡住了。幾秒內,我就知道我們要墜機了。」飛機最終撞上一棟建築物並爆炸。當時正值中午時分,該棟建築內約有百名教職員工與學生正在用餐。維什瓦什說,「我愛我的家人,也深愛我的弟弟,我活下來了,但心裡卻空了一塊。」墜機後,維什瓦什設法解開安全帶,從機身一處破洞中爬出,「我周圍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奄奄一息。我還不明白自己是怎麼活下來的。」在他踉蹌走出現場時,當地民眾和救援人員發現了他,他甚至試圖衝入火場尋找弟弟,隨後被送往附近市立醫院急救。印度總理莫迪也親自前往探視維什瓦什,他在醫院住了五天後出院,返回位於印度西海岸的故鄉迪烏。據了解,弟弟阿賈伊與他共同經營一家擁有兩艘漁船的家族漁業,季風期間漁業停擺,兩人才一同飛往英國。儘管家人和鄉親為他生還感到欣慰,但整個村莊也籠罩在沉痛氣氛中,除了阿賈伊,另有14名迪烏村居民在事故中罹難。維什瓦什的摯友比平巴馬尼亞(Bipin Bamania)表示:「他的家人給了他極大的支持,也為他能倖存而感到高興,但大家都為阿賈伊的死難過不已。」目前DNA與牙科鑑定工作仍在進行中,截至昨日已有202具遺體確認身分,157具遺體已交還家屬安葬。

G7工業國領袖峰會準備登場 加國新任總理關注的「五大事」曝光
2025年七大工業國集團峰會(G7 Summit)將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納納斯基斯(Kananaskis, Alberta)揭幕。這場聚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與東道主加拿大的領袖,在全球三大洲戰事與經濟不確定性高漲之際,展開為期多日的緊密會談。以色列、伊朗衝突討論根據《BBC》報導指出,本屆由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Mark Carney)主持,原訂聚焦全球經濟與安全的簡明議程。但在G7峰會登場前夕,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爆發衝突,突如其來的衝突,迫使加拿大臨時調整計畫,將中東局勢作為優先討論項目,並成為卡尼首次峰會的重要外交試煉。與川普的互動、制衡對卡尼而言,這不僅是他首次以加拿大總理身分出席的重要國際峰會,更是一場攸關其國際地位與外交手腕的試煉。外界高度關注卡尼要如何應對向來立場強硬、作風獨斷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G7研究小組主任柯頓(John Kirton)認為,外界將從開幕典禮起,便會密切觀察卡尼是否能與川普平起平坐,並有效控場。雖然加拿大力求淡化氣候變遷等爭議話題,並決定不發布最終聯合公報,改以六份主題聯合聲明取而代之,包括野火防災與關鍵礦物供應鏈安全,但各國仍聚焦於烏克蘭戰爭、對俄制裁、AI應用、全球貿易失衡與外國勢力干預等重大議題。全球經濟挑戰升溫由於目前全球經濟也籠罩陰霾。世界銀行(World Bank)警告,若美國關稅政策持續升溫,全球將面臨自1960年代以來最疲弱的十年經濟成長。與美國達成新的貿易安全協議而川普正是這波貿易緊張的推手,川普先前表示美國被友敵國家「掠奪與強奪」,祭出鋼鋁關稅重塑關係。川普也計劃趁此次會議推進其在移民、安全、毒品走私與礦物資源等優先項目上的訴求。目前也有消息指出,川普已排定與卡尼及墨西哥總統辛鮑姆(Claudia Sheinbaum)進行雙邊會談。雖然詳細行程尚未公布,但白宮已證實川普有兩場關鍵的場邊會面安排。除此之外,卡尼也嘗試透過峰會推動新貿易與安全協議,延續上月在華盛頓會談時送給川普高爾夫球具時埋下的外交伏筆。2018年混亂的G7峰會卡尼在上月受訪時直言,7年前沙勒瓦(Charlevoix)峰會的混亂局面不應重演。當時川普於會後搭機前往新加坡會晤北韓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un),途中竟在社群平台上抨擊時任總理賈斯汀・杜魯道(Justin Trudeau)。如今,卡尼強調G7是一個共識制度,他所學到的教訓是「私下與公開場合的立場需一致」。除了G7核心成員,卡尼也廣邀多國領袖與會,包括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然而兩國關係因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之死而陷入緊張。加拿大指控印度涉嫌在加拿大境內策劃暗殺行動,引發錫克教社群強烈反彈。此外,澳洲、南非、南韓、巴西、印尼、歐盟與北約(NATO)領袖也受邀出席,使此次峰會在安全戒備與外交敏感度上皆達高峰。目前也有消息指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omyr Zelensky)將親自與會,期盼推動對俄國祭出更多制裁,並為烏國未來的重建工作取得融資承諾。本屆峰會也恰逢加拿大經歷歷來最嚴重的野火季節之後,濃煙曾籠罩北美與歐洲多地,會場代表恐怕也難忽視這項氣候警訊。加拿大政府表態將尋求強化全球野火應對機制。

老婆一周前病逝! 他赴印完成亡妻遺願罹難 獨留2年幼女兒
印度航空AI171航班於12日從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造成264人罹難,僅一人倖存,成為印度近代史上最嚴重的航空悲劇之一。事故中的罹難者包括36歲英籍印度男子帕托利亞(Arjun Manubhai Patolia),他此行是為了完成亡妻的最後遺願,不料在返程途中遇難,留下年僅8歲與4歲的兩名女兒孤苦無依。根據《今日印度》報導,帕托利亞是英國倫敦居民,畢業於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生前從事專業工作。他的妻子巴拉蒂(Bharati)於一週前在倫敦病逝,生前希望自己的骨灰能撒入祖國納爾馬達河的聖水中。為了完成妻子的遺願,帕托利亞飛往印度,並在古吉拉特邦阿姆雷利區瓦迪亞村的池塘中舉行了骨灰安葬儀式。完成儀式後,帕托利亞原訂返回倫敦,與兩名年幼女兒團聚。未料,6月13日搭乘AI171航班時,飛機在起飛僅32秒、爬升至200公尺高度時突然失速,墜毀於距機場不遠的梅加尼納加爾地區BJ醫學院宿舍樓。此次空難共造成包括前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維賈伊魯帕尼(Vijay Rupani)在內的264人罹難,乘客與機組人員無一倖免,僅一名40歲的英籍印度男子維什瓦什·庫馬爾·拉梅什(Vishwash Kumar Ramesh)奇蹟生還。據悉,帕托利亞的母親目前居住於蘇拉特,父親早年過世。事發後,親友與鄰里紛紛表示震驚與哀悼。「他是為了完成妻子的遺願才回到印度,沒想到竟成永別,孩子們的處境讓人心碎。」鄰居悲痛地說。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已前往墜機現場視察,並對罹難者家屬表示深切哀悼。印度航空及母公司塔塔集團也於事故後發表聲明,塔塔集團董事長N錢德拉塞卡蘭(N. Chandrasekaran)形容:「這是塔塔集團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AI171航班原定飛往倫敦蓋特威克機場,機上共載有242人,包括10名機組人員與2名飛行員。初步調查顯示,飛機於起飛後不久失去升力,目前事故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赴英展開新人生!醫師夫妻攜3稚子登機罹難 一家5口「最後一拍」曝光
一張充滿笑容的自拍照,成了印度航空(Air India)本月發生重大空難中最讓人鼻酸的畫面。原本準備赴英展開新生活的醫師夫妻柯米.維亞斯(Komi Vyas)與普拉蒂克.喬希(Prateek Joshi),帶著5歲雙胞胎兒子與8歲長女搭機,沒想到班機起飛僅32秒便失事爆炸,一家5口當場罹難,機上242人僅1人生還。一家5口準備赴倫敦展開新生活,卻不幸罹難。(圖/翻攝自X)綜合《NDTV》等外媒報導,AI171航班於12日下午自印度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飛往倫敦(London),搭載230名乘客、10名機組人員及2名飛行員。該班機為波音787-8夢幻客機(Boeing 787-8 Dreamliner),起飛後僅32秒即急速下墜爆炸,造成嚴重死傷,僅有40歲英籍印度裔乘客維什瓦什.庫馬.拉梅什(Vishwash Kumar Ramesh)倖存,成為波音787-8首起致命事故。罹難者之一的醫師夫妻來自拉賈斯坦邦(Rajasthan),夫妻倆原任職於烏代浦(Udaipur)太平洋醫院(Pacific Hospital)。普拉蒂克.喬希數月前赴倫敦工作,本週特意返鄉接回妻子與3名子女同行。自拍照中可見夫妻倆微笑對鏡頭,對面雙胞胎兒子納庫(Nakul)、普拉迪尤特(Pradyut)與長女米拉雅(Miraya)開心期待,準備展開新生活,未料卻成為最後影像。據悉,柯米.維亞斯已辭去醫院工作正準備與丈夫團聚。夫妻雙方家庭皆在當地頗具名望,普拉蒂克.喬希的父親是知名放射科醫師,柯米.維亞斯的父親曾任公共工程部門官員。兩人結婚已有10年,當天更有多位親友陪同至機場送行。自拍照曝光後在社群媒體瘋傳,被譽為「最令人鼻酸的一幕」,引發網友大量轉發與哀悼。前資深飛行員索拉布巴特納加(Captain Saurabh Bhatnagar)指出,從現場影片判斷,飛機疑因引擎推力不足無法取得升力,「起飛尚未收起起落架便開始下墜」,詳細原因仍待後續調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發文表示震驚與悲痛,強調將全力協助罹難者家屬善後,盡快查明事故原因。一家5口準備赴倫敦展開新生活,卻不幸罹難。(圖/翻攝自X)

印度航空墜機釀294死!母公司「塔塔集團」爭議延燒 董座承諾賠償家屬1千萬盧比
印度航空(Air India)171號班機於昨(12日)下午由印度阿美達巴德(Ahmedabad)飛往英國倫敦蓋特威克機(London Gatwick),然而執飛該航班的波音787-8客機,在起飛1分鐘內墜毀於當地1間醫學院宿舍,導致至少294人死亡。事後外界不僅聚焦在印度航空的營運疏失,更全面檢討於2022年全資收購該航空公司的印度最大集團公司「塔塔集團」(Tata Group)。此次失事的波音787-8夢幻客機(Boeing 787-8 Dreamliner)載有230名乘客與12名機組員,從薩達爾・瓦拉巴伊・帕特爾國際機場(Sardar Vallabhbhai Patel International Airport)起飛5分鐘後墜毀,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已展開調查,波音夢幻客機計畫再度面臨審視。據悉,印度航空的前身可追溯至塔塔集團已故董事長塔塔(J. R. D. Tata)創立的塔塔航空(Tata Airlines),最初主要承運航空郵件。二戰後印度政府將其國有化為印度航空。儘管政府竭力維持營運,該航空自2007年與國營印度航空(Indian Airlines)合併後連年虧損,每日損失達260萬美元,累計負債95億美元,最終由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政府於2022年以24億美元(17億英鎊)全資售予塔塔集團。印度航空171號班機墜毀於當地1間醫學院宿舍。(圖/達志/美聯社)塔塔集團接手後整合旗下航空業務,將塔新航空(Vistara)與印度航空合併,並整合印度亞洲航空(AirAsia India)至印度快運航空(Air India Express),形成全服務與低成本雙品牌運營。雖然集團近年來致力於投入新飛機採購與數位化升級,卻面臨勞資糾紛,飛行員與空服員還曾以「集體病假」抗議薪資調整與過勞排班,導致數十航班取消。全球供應鏈問題更延宕新機交付,迫使老舊機隊超齡服役,準點率尤其長程航線因工程延誤與零件短缺持續惡化。對此,塔塔集團董事長錢德拉塞卡蘭(N. Chandrasekaran)透過官方X帳號發文稱,向受難者家屬表達深切哀悼:「我們對印度航空171號班機事故深感悲痛。此刻任何言語都無法充分表達我們的哀傷。我們的心與失去至親的家屬及傷者同在。塔塔集團將向每位遇難者家屬提供1千萬盧比(約合新台幣344萬元)賠償,並承擔傷者醫療費用與後續照護,同時將協助BJ醫學院(B J Medical College)宿舍的重建工作。在這難以想像的艱難時刻,我們堅定與受影響家庭及社區站在一起。」印度航空171號班機墜毀於當地1間醫學院宿舍。(圖/達志/美聯社)

印航倫敦班機起飛秒墜133死!客機顯然無法爬升爆成火球 MAYDAY斷聯釀大悲劇
驚悚空難震撼全球!印度航空AI171倫敦班機,今(12日)自阿默達巴德國際機場(Ahmedabad Airport)起飛,竟於5分鐘內墜毀,現場目擊畫面曝光,當下客機顯然無法爬升、低空掙扎後爆成巨大火球,已知至少133死、40具遺體尋獲,濃煙沖天,成今年最嚴重空難之一。印航AI171倫敦班機起飛秒墜,現場濃煙沖天,畫面震撼全球。(圖/翻攝自X)據印度民航總局(DGCA)通報,失事班機為波音787-8夢幻客機,機上共載242人,包括169名印度人、53名英國人、7名葡萄牙人及1名加拿大人。飛機於當地時間下午1時17分起飛,旋即向塔台發出「MAYDAY」求救訊號,隨後失聯,未再回應塔台呼叫。社群曝光畫面可見,飛機低空掙扎,明顯無法正常爬升,僅在約825英尺極低高度失速墜地,瞬間爆炸成火球,濃煙滾滾衝天。專家指出,該航班為長途飛行,機上燃料充足,撞地後燃燒猛烈,附近民眾目擊整片天火光閃爍,場面宛如煉獄。航空專家拉扎爾(Sanjay Lazar)分析稱,「客機顯然無法爬升,可能發生升力失效導致災難性失速。」失事原因仍待全面釐清,是否涉及機械故障、人為失誤或其他因素,調查單位已全面展開。事故引發國際高度關注,印度總理莫迪指示內政部長夏哈、民航部長納伊杜親赴現場指揮救災,各國政要紛紛致哀。英國外交部緊急啟動支援程序協助國民,Air India也啟動家屬支援中心,全力配合搜救行動與後續調查,全球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25歲新婚妻蜜月旅行買兇殺夫 父親:女兒是無辜的
印度一名25歲新婚妻在蜜月期間買兇殺夫,精心策畫長達9小時的謀殺行動,她目前已自首,還有4人被抓,父親稱,女兒是無辜的。綜合外媒報導,索娜姆(Sonam Raghuvanshi)跟老公丈夫拉賈(Raja Raghuvanshi)在上月11日結婚,雙方家庭都祝福這段婚姻,據家人說法,2人婚前婚後都沒爭吵,20日2人去東北的加拉亞邦(Meghalaya)度蜜月,因為聽說那裡的山景美麗,但旅行過了4天後便失聯。警方與救難隊展開搜索,搜救人員山谷間垂降,一週後拉賈的屍體被發現,喉嚨被割開,皮夾、金戒指與項鍊也都消失,索娜姆也神隱。為此,雙方家庭都很心急,控警方沒全力找人,還寫信給印度總理莫迪,希望幫拉賈伸張正義。9日早上索娜姆到警察局自首。索娜姆爸爸父親則相信女兒不會犯案,「她是無辜的,她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據悉,她被認為和主謀有染,但在家人的壓力下嫁給了拉賈。消息人士透露,上月23日新婚夫婦清晨退房後去健行,遇到3名男子,當拉賈跟他們聊得熱絡,索娜姆故意放慢腳步讓她們先走,中午12點30分左右,索娜姆打電話給婆婆,抱怨健行讓她筋疲力盡,婆婆也有跟拉賈通話。下午1點至1:30間,男子們收到索娜姆發出的訊息,一人拿刀砍拉賈的頭,他被殺害後,屍體被丟入深谷。警方消息人士說,索娜姆為了完成這場謀殺,承諾會給殺手200萬盧比(約新台幣80萬元),但警方目前沒承認此消息。

疑電線走火釀8名兒童與5名女性罹難 印度家族身陷火場共17人死
印度南部泰倫加納邦(Telangana)海得拉巴(Hyderabad)市於17日凌晨發生一起嚴重火災,當地一個家族多數成員罹難,造成17人死亡,其中包含8名兒童,最年幼者年僅1歲,另外還有5名女性也罹難。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這起事故發生於當地著名地標查敏納(Charminar)附近的古爾扎爾屋(Gulzar House)地區,該地區為傳統珠寶與手工藝商店林立之地,多數建築已有百年歷史,樓上設有住宅。起火建物為一處住商混合的老舊建築,初步研判起火原因可能為電線短路所致。在17日早上6點30分左右,當地消防部門接獲火災通報後,便迅速派出11輛消防車趕赴現場撲滅火勢。由於該棟建築只有一個主要出入口,加上樓梯狹窄、通道擁擠,造成屋內受困人員無法迅速逃生。副警察局長梅赫拉(Sneha Mehra)證實,多數受害者在火場濃煙中失去意識。部分居民試圖從後方開闢新進入點協助救援,但火勢蔓延速度過快,使救援難以深入。最終多數罹難者不是被燒死,就是因濃煙窒息致命。這起火災造成一家17人喪命的悲劇,引發社會強烈震撼與哀悼。罹難者包括4名年長者普拉拉德(Prahlad)、穆妮(Munni)、拉金德爾‧莫迪(Rajender Modi)與蘇米特拉(Sumitra),以及5名女性與8名兒童,其中包括7歲的哈美(Hamey)、4歲的普里揚許(Priyansh)、2歲的伊拉傑(Iraaj)等。倖存者中僅有一人因外出散步逃過一劫。目擊火災經過的商人扎希爾(Zahir)回憶表示,當時自己與其他人用工具砸牆闖入火場,成功救出13人。他也描述了一幕令人心碎的畫面,一名母親在火中緊緊抱著她的孩子們,最終一同殉難。泰倫加納邦消防總監雷迪(Y Nagi Reddy)表示,火災最初從一樓的電力主幹處延燒至上層住宅,並迅速產生大量煙霧與熱氣,讓受害者失去意識、無法逃離。雷迪也提到,這類老舊建築結構不利救援,並呼籲業主應重視防火設施與建築安全規範。事故發生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透過總理辦公室(PMO)發表聲明表示「深感悲痛」,並宣布每位罹難者家屬將獲得總理國家救助基金(PMNRF)發放的20萬盧比撫恤金,傷者則可獲得5萬盧比補助。海得拉巴國會議員奧瓦西(Asaduddin Owaisi)強調,受害家庭在當地已居住超過一個世紀,並指出大多數死者為吸入濃煙致死。他呼籲相關單位應依據消防調查報告制定具體安全改進措施,並針對老舊市場與建築群的安全風險進行全面檢討。

看好印度市場 提高服務客戶效率 中國信託銀行印度斯里伯魯德分行搬遷至卡圖帕克姆
因應快速成長的臺商需求並強化服務能量,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國信託銀行」)將印度斯里伯魯德(Sriperumbudur)分行,搬遷至卡圖帕克姆(Kattupakkam),並於本月(6)日舉辦搬遷晚宴。搬遷後分行將鄰近清奈市,更貼近臺商和印度企業辦公總部聚集區,中國信託銀行將提供更即時、靈活的金融服務,支援臺資和印資製造業、電子業等客戶的資金需求,扮演企業在印度營運發展的重要後盾。中國信託銀行總經理楊銘祥出席印度斯里伯魯德分行搬遷至卡圖帕克姆喬遷典禮,現場舉行點油燈傳統儀式(圖/中國信託銀行提供)。中國信託銀行1996年即在印度設立分行,為首家前進印度的臺資銀行。目前設有新德里與卡圖帕克姆兩個據點,新德里分行聚焦北印度業務,此次搬遷的卡圖帕克姆分行則主要服務南印度地區,兩據點可透過互補方式,以資金調度、跨境金融產品及在地網絡,提供全方位且具競爭力的金融解決方案。為慶祝分行新址落成,中國信託銀行特別舉辦慶祝晚宴,中國信託銀行總經理楊銘祥親自出席,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大使葛葆萱、駐清奈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陳俊郎、台北世界貿易中心駐清奈辦事處主任施育龍及各地商會會長等重要貴賓蒞臨,共同見證中國信託銀行在印度發展新里程碑。中國信託銀行印度斯里伯魯德分行搬遷至卡圖帕克姆,6日舉辦搬遷晚宴,中國信託銀行總經理楊銘祥親自出席(圖/中國信託銀行提供)。此次搬遷瞄準印度強勁的成長動能,印度GDP(Gross DomesticProduct,國內生產總額)成長率近兩年超過7%,較其他東南亞國家表現亮眼,且印度總理莫迪推動「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透過關稅及補貼政策,打造印度為全球製造、設計及研發中心;加上中美貿易戰影響,科技大廠及供應鏈移轉至印度,使印度成為全球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之一,也是臺商前進南亞的重要據點。印度不僅是中國信託銀行擴展海外金融版圖的戰略支點,藉由搬遷與資源整合更深化區域布局與臺商服務,以更堅實的在地基礎,協助企業掌握印度市場日益成長的商機。中國信託銀行印度斯里伯魯德分行搬遷至卡圖帕克姆,搬遷後更貼近臺商和印度企業辦公總部聚集區,能提供更即時、靈活的金融服務(圖/中國信託銀行提供)。此外,中國信託銀行亦積極布局印度GIFTCity(Gujarat InternationalFinance Tec-City)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機會。GIFT City作為印度政府大力推動的離岸金融特區,具備稅務優惠、國際結算自由等優勢,預期將成為南亞地區重要的金融樞紐。中國信託銀行已於今(2025)年1月取得金管會核准,啟動設立分行計畫,未來將以GIFT City作為拓展國際金融業務的重要基地,強化跨境金融商品、資金管理與投資銀行服務,支持客戶深耕南亞、東南亞市場。

印巴停火!喀什米爾再傳爆炸聲 雙方互控對方「違反停火協議」
在美國的斡旋下,印度與巴基斯坦雙方宣布達成全面且立即停火協議。但在數小時後,喀什米爾(Kashmir)地區再度傳出爆炸聲,這也使得停火協議迅速陷入僵局。印方外交部秘書米斯里(Vikram Misri)表示,雙方早些時候才取得的共識已多次遭到違反,強調印度軍方已做出適當回應,並呼籲巴方立刻解決違規情形。但巴基斯坦則在回應中表示,儘管印度有違規行為,其部隊仍展現出克制態度,強調應透過溝通解決問題,呼籲地面部隊保持冷靜。根據《BBC》報導指出,這次衝突源於印度在4月22日報復帕哈爾甘(Pahalgam)度假小鎮的恐怖攻擊,該事件造成25名印度人與1名尼泊爾人死亡,攻擊者疑似針對印度教男性。在對巴基斯坦發動攻擊後,印度國防部強調,其打擊行動是為了兌現「繩之以法」的承諾。但面對指控,巴基斯坦否認涉入,並指控印方行為為無端挑釁,聲稱自8日以來,已有36人因印度空襲與砲擊喪生。印度方面則表示巴方砲火已造成至少21名平民死亡。而衝突在10日深夜再度升溫,雙方互指對方攻擊空軍基地與其他軍事設施。報導中提到,喀什米爾地區長期為印巴雙方聲稱主權的區域,1947年兩國脫離英國殖民後,喀什米爾地區就成為衝突焦點,歷經兩次戰爭與無數武裝衝突,至今未見徹底解決。美國總統川普於11日透過Truth Social宣布,印巴雙方在美方調停下達成停火協議,並由三十多國參與外交協調。巴基斯坦外交部隨後證實協議存在,印度外交部長賈伊山卡(S Jaishankar)也表示兩國已就停止軍事行動與砲擊達成共識,重申印度對反恐立場的堅持。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表示,雙方將在中立地點針對更廣泛議題展開談判。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與魯比歐在過去48小時內,分別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與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Shehbaz Sharif)展開會談。魯比歐表示,美方將持續居中協調,試圖防止局勢失控。面對印巴之間的衝突,國際間多方呼籲維持和平。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稱讚任何有助於緩解衝突的努力,英國首相斯塔摩(Sir Keir Starmer)也表示歡迎停火進展,並透露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與雙方均有接觸。他強調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確保停火措施能夠持續且穩固。

印度飛彈砲轟喀什米爾地區 巴基斯坦揚言報復
印度與巴基斯坦近日再次陷入嚴重衝突。印度於6日清晨對巴基斯坦發動飛彈攻擊,聲稱針對「巴基斯坦管轄的喀什米爾地區」(Pakistan administered-Kashmir)內的「恐怖主義基礎設施」展開精準打擊。印度方面表示,共有九個地點遭到攻擊,強調這些目標均非軍事設施,並稱行動經過謹慎規劃,展現克制,不具升級意圖。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這場攻擊是在喀什米爾地區近日發生大規模殺害觀光客事件後展開的,當時在印度掌控的帕哈甘(Pahalgam)風景區內,共有26人遭槍手殺害,其中包括25名印度人與1名尼泊爾公民。印度認定這場攻擊由聯合國指定為恐怖組織的「賴什卡爾-伊-泰巴」(Lashkar-e-Taiba)發動,並指控伊斯蘭馬巴德支持該團體。但巴基斯坦方面則否認參與,並呼籲進行中立調查。面對印度的軍事行動,巴基斯坦可說是強烈反彈。巴國總理謝里夫(Shehbaz Sharif)譴責這是「戰爭行為」,並表示巴基斯坦將展開「適當回應」。巴國國防部長阿西夫(Khawaja Muhammad Asif)指出,印度攻擊的是平民區,造成至少三人死亡,包括一名兒童。巴基斯坦軍方也證實,遭攻擊的五個地點中,有三個位於喀什米爾地區,包括科特利(Kotli)、穆扎法拉巴德(Muzaffarabad)與巴格(Bagh),另外兩個為東艾哈邁德普爾(Ahmadpur East)與穆里德克(Muridke),分屬巴基斯坦旁遮普省(Punjab)。軍方發言人喬杜里(Ahmed Sharif Chaudhry)稱這是「惡毒的挑釁行為」,誓言將在選定的時間與地點予以回應。報導中提到,這是自2019年以來印度對巴基斯坦最重大的軍事行動。當時印度空軍曾空襲巴國境內數個目標,以回應一起自殺式汽車炸彈攻擊,造成至少40名印度準軍事部隊人員死亡。這次衝突再度引發國際關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呼籲雙方尋求負責任的解決方案,以維護南亞地區穩定。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希望衝突「能夠非常快速地結束」。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透過發言人表示對攻擊「感到非常關切」,呼籲雙方軍方展現最大克制,並強調全球無法承受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爆發全面軍事衝突的後果。報導中也提到,過去數週,印巴之間敵對行動持續升高。印度在帕哈甘事件後關閉邊境口岸,並命令國民撤離巴基斯坦,宣布暫停執行自1960年施行的《印度河水條約》(Indus Waters Treaty)。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並宣示將改變印度水資源流向,稱「印度的水過去是流向外部,現在將流向印度」。巴基斯坦則視此舉為潛在的「戰爭行為」,並中止與印度貿易、驅逐外交官。雙方也在實際控制線(Line of Control)沿線部署軍力,近日也爆發小規模交火。除此之外,雙方也互關領空,禁止彼此航空公司運營。印度並表示將在週三進行多場民防演練,準備應對可能進一步升高的攻擊行動。另一方面,德黑蘭也試圖居中協調。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克奇(Abbas Araghchi)將於7日造訪新德里,此前已在伊斯蘭馬巴德與謝里夫會談,成為喀什米爾觀光客襲擊事件後首位訪問兩國的外國高級外交官,顯示國際間為緩解衝突所做的努力。

印度果阿邦村莊舉辦「踏火儀式」傳出踩踏事件 釀6死80傷
印度西南部果阿邦(Goa)以印度教踏火儀式聞名的村莊席爾高(Shirgao),今(3)日凌晨發生踩踏事件,根據當地官員說法,這起事件至少造成6人死亡、80多人受傷。據《印度時報》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席爾高的萊拉伊女神廟(Lairai Devi Temple),當時現場聚集了大量來自鄰近果阿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卡納塔克邦的信徒,估計約有5到7萬人在此參加踏火儀式。根據寺廟住持岡卡爾(Dinanath Gaonkar)的說法,在當天的凌晨4點到5點,儀式進行的過程中,一名信徒的手杖不小心接觸到電燈泡,受到電擊後倒在擁擠的人群中,從而引發了一連串的推擠事件。岡卡爾告訴媒體:「當時大概有5到7萬名信徒聚集在這裡要參加踏火儀式,大家互相推擠,想擠到前面去。雖然我們有許多村民試著要阻止他們,但這些人根本不聽我們的。期間,一些人進了路邊的一家商店,一個人的手杖在那裡碰到了燈泡,觸電身亡,然後摔倒在其他人身上。」北果阿邦警察局長考沙爾(Akshat Kaushal)則表示,警方仍在調查這起踩踏事件的具體成因。考沙爾還指出,現場約有400名警察在值勤,而這是席爾高舉辦踏火活動多年來,第一次發生踩踏事件。果阿邦行政首長薩萬特(Pramod Sawant)在3日召開的記者會上告訴媒體,「我對於這起踩踏悲劇深感悲痛」,並表示這起事件中大約有80人受傷,其中有6人甚至在抵達醫院前已經死亡。薩望特在前往醫院探視傷者時,表示會提供死傷者家屬「一切可能的支持」。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辦公室也對家屬致哀。

印巴全面衝突?雙方互相關閉領空 印度總理授權軍方「隨時動手」
印度與巴基斯坦局勢升溫,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22日發生25年來最嚴重的襲擊平民恐怖攻擊事件,造成26人喪命,兩國邊境甚至爆發零星交火,巴國警告印度恐在36小時內爆發全面衝突,傳出印度總理莫迪已授權軍方隨時可開戰,如今雙方已互相關閉領空。巴基斯坦國家航空公司(PIA)宣布,出於安全因素取消所有往返吉爾吉特、司卡度與巴佔克什米爾北部地區的航班。(示意圖/達志/美聯社)綜合外媒報導,印度4月30日宣布,對巴基斯坦航班和軍用飛機關閉領空,據印度媒體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印度政府發布了「飛行員通告」(NOTAM),禁止所有巴籍航空公司在4月30日至5月23日期間使用其領空。此舉被視為回應先前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恐攻事件爆發後,對印度封鎖空域的回應。巴基斯坦稍早也因安全疑慮,已取消往返巴屬喀什米爾地區北部多地航班,並全面加強空域與機場警戒。據巴基斯坦國家航空公司(PIA)在4月30日宣布,出於安全因素取消所有往返吉爾吉特(Gilgit)、司卡度(Skardu)與巴佔克什米爾北部地區的航班。印巴關係急速惡化,起因是喀什米爾26死恐攻事件。(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此外,從伊斯蘭馬巴德飛往上述地區的航班也全面取消。根據《快報論壇報》指出,這是基於與印度關係惡化後的安全評估結果,巴基斯坦目前正強化對境內空域的監控,同時將全國機場列為高度警戒區。印巴關係急速惡化,起因是喀什米爾26死恐攻事件。印屬喀什米爾地區度假勝地帕哈甘(Pahalgam),日前發生槍擊案造成26人死亡,而伊斯蘭恐怖組織「虔誠軍」(Lashkar-e-Taiba, LeT)隸屬的「抵抗陣線」(TheResistance Front)宣稱犯下此案,印度官方23日公布的3名參與恐攻者皆為巴基斯坦人,印度因此要求巴基斯坦負起責任。印巴關係急速惡化,起因是喀什米爾26死恐攻事件。(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印巴上一次大規模交戰,是在2019年,同樣是因為喀什米爾恐怖攻擊引發戰爭。根據巴基斯坦新聞部長塔拉(Attaullah Tarar)甚至表示,巴方已掌握可靠情報,顯示印度計劃在未來24至36小時內發動軍事打擊,同時揚言任何侵略行為巴方都將果斷回應。外界也擔憂,隨著如局勢升溫,印巴大戰恐怕會真的爆發。

喀什米爾恐攻釀26死!印巴關係惡化 巴基斯坦:印度最快24小時動武
印度掌控的喀什米爾地區(Kashmir)22日發生槍擊案,造成至少26人身亡,而印度當局將慘案歸咎巴基斯坦,要求巴基斯坦為恐攻負責任,這也使兩方關係迅速惡化。對此,巴基斯坦資訊部長塔拉爾(Attaullah Tarar)30日表示,依據「可靠情報」稱,印度在未來24小時至36小時內將發動軍事行動,「任何侵略行為都將遭到堅決回擊,印度將對該地區的嚴重後果承擔全部責任」。根據《路透社》、《NDTV》報導,塔拉爾在社群平台X發文表示,巴基斯坦掌握「可靠情報」,顯示印度計劃在未來24至36小時內,以「毫無根據和捏造的指控」為藉口,對巴基斯坦採取軍事打擊。塔拉爾指出,巴基斯坦本身就是恐怖主義的受害者,深刻體會到這禍害的痛苦,因此希望由一個中立的專家委員會進行可信、透明且獨立的調查,以找出真相,「不幸的是,印度顯然沒有選擇理性的道路,而是選擇走上非理性和對抗的危險道路,這將給整個地區乃至更廣闊的區域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塔拉爾強調,巴基斯坦重申,印度的任何軍事行為都將遭到「堅決且果斷」的回應,「國際社會必須認清現實,局勢升級及其後果的責任方完全在於印度,巴基斯坦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Khawaja Muhammad Asif)也說到,印度恐將發動軍事侵略行動,巴基斯坦已經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但只會在「生存受到直接威脅」時才會使用核武。對此,印度外交部並未做出回應,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日前曾誓言會追捕並懲罰攻擊者。

關稅談判進展順利 川普:有望與印度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日表示,與印度的關稅談判正順利進行,他相信雙方即將達成貿易協議。川普在白宮外受訪時表示,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於2月底造訪白宮,表達了印度方面希望達成協議的意願。川普強調「我認為我們會與印度達成協議。」根據《CNBC》報導指出,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白宮的新聞簡報中針對印美貿易關係進行說明,表示美國與印度的協議已「非常接近」,並提到副總統范斯(JD Vance)上週曾與莫迪會晤,雙方取得「非常良好的進展」,但尚未提供具體的時間表。貝森特認為印度是一個「有明確關稅結構」的國家,因此談判起來相對容易。除了印度,美國也與其他亞洲國家進行貿易協議磋商。貝森特表示,白宮與日本之間的對話已進入「實質性會談」,而與南韓的協議架構也正在逐步成形。貝森特表示,目前美國共有18個重要貿易關係對象,預計在接下來幾週與其中至少17個夥伴展開進一步會談。這17個國家多數已經派代表抵達華盛頓,惟中國不在此列。針對即將與印度達成協議一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經濟學家拉詹(Raghuram Rajan)在受訪時指出,若印度成功簽訂大幅降低關稅的協議,將會對該國產生巨大裨益。他認為,這樣的協議不僅能夠吸引更多企業將印度視為潛在投資與生產地,更有助於刺激其內需市場的發展。

喀什米爾襲擊釀26死「印巴關係緊張」 莫迪政府中止水資源條約
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帕哈甘(Pahalgam)於22日發生的恐怖攻擊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印度隨即指控巴基斯坦犯案,同時中止了1960年《印度河水條約》(Indus Waters Treaty),使原本與政治衝突隔離的水資源問題正式捲入兩國間持續升高的對立之中。印度外交部長米斯里(Vikram Misri)宣布,中止條約直到巴基斯坦「可信且不可逆轉地放棄跨境恐怖主義」。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這份條約起初是由世界銀行(World Bank)主導、歷經長達八年的談判,最終將印度河流域劃分為東西兩部分,東支流包括拉維河(Ravi)、比亞斯河(Beas)及蘇特萊季河(Sutlej)交由印度控制,西支流則如印度河主幹道(Indus main stem)、傑赫勒姆河(Jhelum)與切納布河(Chenab)由巴基斯坦主要使用。條約成功地將水資源管理去政治化,成為少數印巴合作典範之一。但近年來,印度在西支流興建水力發電廠,印度與巴基斯坦國分歧不斷升溫。巴基斯坦指控印度違反條約,阻撓其興建工程;而印度則指責巴基斯坦無理杯葛。自2023年起,雙方就修改條約展開談判但無結果,導致此次正式中止的決定。印度此次行動,恐對巴基斯坦農業造成直接影響,尤其在灌溉需求高峰期。短期內,印度可能排放西支流水庫沉積物並提前重填水庫,從而在播種季節抽走下游所需水源。長遠來看,印度也可能無視條約限制,在西支流興建更多大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削減巴基斯坦水資源。印度內政部長沙阿(Amit Shah)與水資源部長帕提爾(CR Patil)已於官邸召開會議,強調將確保「連一滴水」也不流向巴基斯坦。帕提爾強調,中止條約的決定符合國家利益,並透露短期內將優先啟動清除現有水壩淤泥、增加蓄水量等措施,以降低巴基斯坦水流。巴基斯坦對此反應激烈,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汗(Shafqat Ali Khan)在記者會上警告,任何阻止或轉移屬於巴基斯坦的水流都將被視為「戰爭行為」,並將動用「完整國家力量」回應。巴基斯坦方面宣布報復措施,包括關閉瓦加邊境口岸(Wagah border crossing)、暫停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AARC)簽證豁免、驅逐印度武官並要求縮減駐巴外交人員至30人,同時禁止印度航班使用巴基斯坦領空並全面中止雙邊貿易。報導中提到,這場危機使人聯想到2019年印巴空襲對抗時的局勢,當年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下令空襲巴基斯坦,隨後巴基斯坦也對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進行回擊。儘管當年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介入降溫,目前情勢下,美國可能保持低調,而中國及其他區域強權可能再次出面調停。

印度「小瑞士」恐攻26死! 26歲女目睹父被槍殺:背不出伊斯蘭宣言就被殺
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Kashmir)一處有「小瑞士」稱號的避暑盛地,當地22日發生武裝分子開槍襲擊事件,造成26人死亡、10人受傷。倖存者表示,恐怖分子會確定被害人是否為穆斯林,只要不會背伊斯蘭信仰宣言「卡爾瑪」(Kalma),就得受死,而巴基斯坦恐怖組織「烈火」的分支「抵抗前線」(TRF)23日宣稱,為這起恐怖襲擊負責,而事發前一天美國副總統范斯才抵達印度訪問。印度有「小瑞士」之稱的拜薩蘭山谷遭恐攻,目前至少26人死亡。(圖/達志/美聯社)據《新德里電視台》(NDTV)報導,這起襲擊發生在風景如畫的巴哈甘(Pahalgam)拜薩蘭山谷(Baisaran Valley),這裡因風景優美而被稱為「小瑞士」。恐攻當下,商人桑托什賈格達勒(Santosh Jagdale)和家人躲在帳篷內,外面傳來求救聲和槍聲,而他26歲的女兒阿莎瓦里(Asavari)表示,恐怖分子穿著類似當地警察的衣服,從山坡上衝下來。印度有「小瑞士」之稱的拜薩蘭山谷遭恐攻,目前至少26人死亡。(圖/達志/美聯社)阿莎瓦里繼續表示,她和母親普拉加蒂(Pragati)以及父親和其他遊客一起跑進附近的帳篷,不久後,恐怖分子逼近,他們聽到有人命令「出來吧」。恐怖分子接著詢問桑托什賈格達勒是印度教徒還是穆斯林,並要求他背誦伊斯蘭的信仰宣言「卡爾瑪」,當他無法做到時,恐怖分子便開了3槍,並向她叔叔連開數槍,而警察和安全部隊則在20分鐘後抵達現場。印度有「小瑞士」之稱的拜薩蘭山谷遭恐攻,目前至少26人死亡。(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報導,恐怖分子在這個受歡迎的草地上向遊客開火,導致26人喪命,其中包括兩名來自尼泊爾和阿聯酋的外國人,還有兩名當地居民。這是印度喜馬拉雅地區動盪多年以來針對平民最嚴重的攻擊事件,由於當地領土歸屬爭議已久,據《BBC》報導,1947年印度從英國獨立與巴基斯坦分離之後,克什米爾陷入分裂局面,印巴雙方都宣稱擁有主權,並且各自控制部分地區。不過,當地人口以穆斯林為主,甚至爆發過多起重大暴力事件,近年來雙方衝突稍減緩。針對這起事件,已有組織出面承認犯案。自稱巴基斯坦恐怖組織「烈火」的分支「抵抗前線」(TRF)23日宣稱,對22日的恐怖襲擊負責,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聞訊譴責如此罪行「令人髮指」,誓言要把攻擊嫌犯繩之以法。

觀光客遊印度遭槍擊!釀至少26死 當局:朝恐怖攻擊方向調查
印度北部克什米爾(Kashmir)一群觀光客22日到當地旅遊時,遭遇槍擊事件,整起意外造成至少26個人身亡。由於當地是印度與巴基斯坦爭奪主權的爭議地帶,印度當局指出,目前案件正朝向恐怖攻擊方向進行調查。根據《BBC》等外媒綜合報導,印度北部克什米爾當地一處帕哈爾加姆(Pahalgam)的景點,22日發生一起歹徒開槍襲擊遊客事件,整起意外釀成至少26名遊客身亡。警方透露,多名遊客因槍傷被送往醫院,該地區已被封鎖,士兵在檢查站攔截車輛。印度軍隊與克什米爾警方也已經展開合作,目前正在對該地區進行搜索行動。而現場一名目擊者指出,槍擊是很突然發生的「現場一片混亂,所有人都開始奔跑、哭泣和喊叫。」另一名婦女則透露「我不知道有多少武裝分子從一片開闊的小草地附近的森林裡出來並開始射擊。他們明顯避開了女性,卻不斷向男性開槍,有時只射一槍,有時則射出多發子彈。」由於位於印度北部的克什米爾一帶是和巴基斯坦產生主權爭議的地區,目前印度當局將此案做為恐怖攻擊進行調查。對此,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指出,一定會將兇手繩之以法,並強調「我們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不可動搖,而且會變得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