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刑人
」 受刑人 柯文哲 黃麟凱 綠島 監獄
東成監獄護理師遭攻擊 陳瑩要求檢討「無戒護陪同」
立委陳瑩今(23)日在立法院質詢時揭露,台東東成監獄日前爆出護理師遭受刑人攻擊事件,令人震驚的是,事發當下診間內竟無戒護人員陪同,讓受刑人有機會持筆攻擊護理師。陳瑩痛批,矯正署明顯嚴重疏失,要求矯正署與衛福部全面檢討制度缺失,否則將影響醫療院所至矯正機關提供醫療服務之意願。陳瑩指出,東成監獄鍾姓受刑人本月10日申請看診,受刑人進入診間後,坐在醫師左側,醫師右手邊放置一支筆,受刑人先將筆緩緩移至左側桌面,假裝準備書寫,卻隨即拿起筆,攻擊坐在醫師前方布簾後面的護理師。整起事件發生時,「診間內僅有醫師與護理師,並無戒護人員在場」。直到攻擊發生後,診間外走道的兩名戒護人員才聽聞異常、衝入制止。根據矯正署說明事發診間情形,該名受刑人當天於診間內突然起身勒住護理師頸部並持筆攻擊,矯正署第一時間卻對外宣稱「醫護人員旁有兩名戒護人員」,與實際情況不符。矯正署主秘蘇坤銘於立法院備詢表示,當時戒護人員帶著幾十位受刑人,戒護人員站的位置在外面的候診區,戒護人員並不會隨著進入診間。對此,陳瑩嚴厲指責,監所不論是什麼理由,都不該讓受刑人與醫護獨處,矯正署應立即檢討調整。針對醫療安全問題,陳瑩引用台東護理師公會的訴求,要求衛福部與矯正署儘速研議設置「入監醫療安全指引」、建立暴力通報與應變機制,並評估到監所服務的醫護人員,納入《公務人員保障法》保障範圍,杜絕類似事件重演。此外,陳瑩也指出,現行規定要求連續假期超過3天,醫療院所仍須提供門診,但一般診所或醫院在連續假期時,並沒有提供門診服務,此舉形同剝奪第一線醫護人員休假權益,應儘速檢討調整規定,讓制度更合理。另外,陳瑩提到,受刑人醫療欠費問題是一項長期未解的制度性缺失。目前雖然監所會在受刑人帳戶有存款時代為扣繳醫療費用,但若無親人資助、加上監所勞作金微薄,許多受刑人根本無力負擔。根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全國監所累積的醫療欠費已達1278萬元;而且受刑人欠費出監後就不列入官方統計,只被視為醫院與受刑人之間的民間債務,因此實際欠費金額超過1278萬元。「這些醫療院所協助監所照顧受刑人,結果還要自己去追討欠費,這樣公平嗎?」陳瑩指出,現行制度形同矯正署「雙手一攤」,讓醫療院所承擔不合理的風險與壓力,要求矯正署儘速清查自二代健保實施以來的所有積欠金額,並研議由矯正機關取得債權、代為墊付醫療費用,無論受刑人是否仍在監或回到社會,都是由政府負責追討,而非讓為受刑人提供醫療服務的醫院,成為冤大頭。

從400萬現金到受刑人聯絡簿!台鐵遺失物這天起調漲迴送費
鐵路運輸系統每天承載數十萬旅客的同時,也默默收納著人們遺落的記憶。今年5月,1列普通區間車上發現裝有400萬元現金的背包,創下台鐵史上最高金額遺失紀錄,這筆相當於普通上班族6年薪資的鉅款,最終順利歸還給越南籍失主,然而這只是台鐵每年近9萬件遺失物中的冰山一角。對此,台鐵也宣布6月23日起,配合整體運價調整,相關費用將顯著調升。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走進台鐵各車站的遺失物招領處,除了可以看到常見的雨傘、藍牙耳機等日常用品,近期公告的遺失物清單還包括:某監獄受刑人的聯絡簿、專業釣客遺留的高級釣竿、女性運動內衣,甚至還有裝有紙錢的冥用紅包。過往更出現過黃金首飾、樂器、家電,乃至小狗、寵物鼠等千奇百怪的遺失物。龐大的遺失物管理已成台鐵沉重負擔。現行制度下,旅客可選擇親自至保管站領取,或支付迴送費要求轉送至指定車站。但貴重物品、裸裝3C、易碎品、超過1萬元現金、需冷藏或冷凍物品仍不提供迴送服務。自6月23日起,配合整體運價調整,相關費用將顯著調升:基本迴送費之重量限制10公斤以下,每次遺失物件數2件以內時,按旅客包裹運費並對照運送里程,從35元漲至50元;逾2件者,第3件起按普通包裹運費並照運送里程,每件100元起計收。此外,延誤領取保管費6月23日起也將同步調整,遺失物保管自送達日起2日內免費,後續每日保管費從25元調整為45元。至於無人領取遺失物最終的所有權歸屬,依現行法規,公告期滿無人認領的民眾拾得物,經3個月警政公告後可由拾獲者取得所有權;如無人領取,由地方自治團體取得所有權。另員工拾獲品招領1年後無人認領則歸台鐵所有。前年台鐵就透過拍賣無主遺失物獲得近14萬元收益,後續也全數捐贈給慈濟、伊甸基金會及家扶中心等多家單位。

台東護理師遭勒脖「原子筆刺臉」!施暴受刑人吐動機 檢起訴求處重刑
法務部矯正署東成監獄1名鍾姓收容人於10日下午2時許至監所門診區就診,期間突然情緒失控,逕持現場之原子筆為武器攻擊醫護人員。在旁戒護之警力雖立即壓制逮捕,惟仍造成1位護理師臉部、頸部遭多處刺傷。台東地檢署獲報後,立即由檢察官指揮偵辦,全案於今天(17日)偵查終結,依法提起公訴。台東地檢署表示,鍾姓受刑人認為舍房空氣品質改善未果,為向監所表達不滿,遂於10日下午2時許,在監所診間求診之際,以手環勒並持原子筆攻擊隨行醫師之助理員頭部、頸部等強暴方式,妨害該助理員自由行動之權利,且致其受有傷害,而涉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及第304條第1項之強制等罪嫌。經檢察官調查相關事證後,檢方今天偵結,依法提起公訴,並建請法院審酌被告所為,打擊前往監所提供醫療服務人員之工作士氣,從重量處適當之刑,以昭炯戒。台東地檢署強調,本署致力維護全體醫療服務人員之執業安全,迅速查辦各類醫療暴力案件,嚴懲不貸,並定期與轄內警政、衛政單位與醫療機構召開聯繫會議,落實法律規範與推動防範暴力計畫。呼籲民眾莫以身試法,共同珍惜醫療資源。獄方則回應,本監感謝全體醫護人員辛勞付出,守護收容人健康;在此鄭重譴責鍾員暴行,除依規定辦理違規嚴懲外,亦蒐齊事證移送地檢署從重追究刑事責任,絕不寬貸。另為防範類此事件,本監強化看診區之戒護管理,加強警力配置、增加收容人與醫護人員之區隔措施,杜絕醫療暴力行為,全力保障醫護安全。

重大經濟犯罪鍾文智潛逃中 最高院駁回檢抗告:已無實益
因炒作TDR獲利超過4億元,違反證券交易法等罪遭判刑30年的鐘文智,在判決確定後棄保潛逃、至今仍遭通緝,成為重大經濟犯罪的代表人物。檢方不滿法院未延長鐘文智的科技監控期間、僅加保2,000萬元,提起抗告,最高法院近日裁定駁回,理由為「已無實益可言」。鐘文智涉於2010年間,透過十多個人頭戶炒作新加坡上市公司「揚子江船業」在台發行的TDR(存託憑證),非法獲利超過4億餘元。案件歷經審理,最高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8年。不過,高等法院合議庭於去年底並未延長對鐘的科技設備監控,僅裁定加保2,000萬元,且該裁定未公告、未即時送達。直到今年3月,法院才以「略式裁定」公告。對此,檢方提起抗告,質疑法院處理程序瑕疵,未及時作出延控裁定導致鐘潛逃。然而,最高法院認為,鐘文智已遭判刑確定,目前為通緝中的受刑人,該案已無法發回原審重新審酌,且檢察官雖為刑訴法上的「當事人」,抗告權利無庸置疑,但現階段已無實益與實際影響,裁定駁回檢方抗告。鐘文智潛逃後,其交保金處理也引發關注。北院日前裁定,沒入其繳納的3,000萬元保證金,以及三名保人共5,000萬元的保證金,累計金額達8,000萬元。剩餘由鐘繳交的2,000萬元保證金及其利息,檢方可依法聲請法院裁定沒入,待鐘文智落網歸案後,依法執行刑期。

台東護理師遭受刑人勒脖施暴「原子筆刺臉」!醫心疼開轟 獄方證實了
台東基督教醫院一名醫師爆料,一位護理人員近日跟著醫生至某監獄看診,因為醫師體恤個案,認為對方無法口頭表達清楚,希望受刑人用寫的,於是給了他原子筆;不料受刑人突然失控,竟持筆朝護理師的臉部及頸部猛刺,甚至勒脖施暴。據悉,該案發生在法務部矯正署東成監獄,獄方稍早證實了。「你有被勒住脖子,然後用筆往臉跟脖子猛刺的經驗嗎?」台東基督教醫院一名吳姓家醫科醫師在Threads發文,這起事件發生在昨天(10日)下午,一位為台東醫療奉獻數十年的護理人員跟著醫生至監獄看診,「因為醫師體恤該名個案,認為他無法用說的清楚表達,希望他用寫的。該醫師為了讓受刑人有平等、甚至完善的就醫權益,卻沒想到反受其害。」吳姓醫師提到,自己參與矯正機關門診數年,看到許多大家都不能說的秘密,「備藥備得滿坑滿谷,因為醫療人員體恤受刑人無法隨時能就醫,但少數受刑人變本加厲,進診間直接點餐,不開就翻臉。健保署跟矯正署看不到這亂象,還無聊到發放『滿意度調查』,並沾沾自喜發新聞稿表示滿意度高。」醫生強調,「全民健康保險提供保險對象收容於矯正機關者醫療服務計畫」102年上路,裡面洋洋灑灑寫著提供的醫療服務,但「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收容於矯正機關者就醫管理辦法」中,卻對入監提供醫療服務的團隊權益與安全維護隻字未提,「我們處處維護著收容人的權益,但醫護人員的安全保障呢?誰能提供?」針對這起事件,東成監獄今天(11日)發布聲明,該案鍾姓收容人(下稱鍾員)係於當日下午2時28分至本監門診區就診,疑因不接受病況說明,逕持現場之原子筆為武器攻擊醫護人員,在旁戒護警力雖立即壓制逮捕,惟仍造成1位護理師臉部、頸部遭多處刺傷,已立即協助包紮傷口,經治療後幸無大礙。今日上午本監特由典獄長率主管及同仁,親向該名護理師關心慰問,並全力協助後續恢復事宜。東成監獄表示,本監感謝全體醫護人員辛勞付出,守護收容人健康;在此鄭重譴責鍾員暴行,除依規定辦理違規嚴懲外,亦將蒐齊事證移送地檢署從重追究刑事責任,絕不寬貸。另為防範類此事件,本監強化看診區之戒護管理,加強警力配置、增加收容人與醫護人員之區隔措施,杜絕醫療暴力行為,全力保障醫護安全。

東成監獄驚傳醫療暴力!護理師遭受刑人持筆刺臉 所幸送醫無大礙
台東東成監獄10日驚傳醫療暴力事件!1名台東基督教醫院的護理師在東成監獄協助問診時,竟遭44歲的鍾姓受刑人持筆攻擊臉部、頸部,所幸在送醫後,該名護理師無大礙。而東成監獄表示,將會針對鍾男的行為,依照法辦,並移送至台東地檢署進行偵辦,後續也會強化戒護機制,保障醫護的安全。台東基督教醫院配合矯正機關,定期委派醫護人員進入監所服務,而10日鍾男在接受家庭醫學科醫師問診時,詢問是否能調閱過往醫療紀錄時,醫師向其表示由於系統沒有與原就醫療機構連線,無法查詢,建議鍾男向原醫療院所申請資料。隨後,鍾男先是突然表示呼吸不順,醫師將筆交給鍾男,請他寫下病況後,鍾男卻突然將筆搶過來,並挾持一旁的護理師,以筆朝向該名護理師的耳部與頸部連刺,造成3處傷勢。東成監獄秘書蕭如來表示,事發當下,位於一旁的2名戒護人員旋即上前壓制鍾男,並對護理師進行初步包紮,同時予以心理關懷,隨後也將鍾男帶往違規處理單位,並移送台東地檢署偵辦,未來將會檢討戒護配置,例如讓戒護人員更貼近醫護人員與受刑人之間的位置,增加反應時間與保護距離,並研議增設實體隔離設備,加強硬體防護。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馬堅毅指出,受傷護理人員臉部及頸部擦傷,經治療後傷勢穩定,目前正接受休養,院方將安排其接受身心輔導,並協助進行法律求償事宜,未來將針對進入矯正機關服務的醫護人員增設額外保險,以強化保障。

印尼情侶忍不住「婚前激戰」…各遭判鞭刑100下 殘忍用刑畫面曝
印尼亞齊省是該國唯一實行全伊斯蘭刑法與鞭刑的地區,當地時間4日進行一場公開鞭刑,其中2名受刑人是一對情侶,他們因為犯下「婚前性行為」遭當局分別判罰100下鞭刑。男子被鞭刑後痛苦到全身無力,下體幾乎癱瘓需要由旁人攙扶,場面十分殘忍。根據外媒《每日郵報》報導,印尼亞齊省有明文規定,酗酒和賭博等行為都是違法,而依照實施伊斯蘭教法,未婚情侶在婚前若發生性行為也被視為違法,違者得處以公開鞭刑。而當地時間4日有一對情侶因婚前性行為,在公園當眾各被罰100下鞭刑。用刑畫面在網上流傳,男子站著被伊斯蘭教法警察鞭打,女子是由女性警員執行,從曝光的畫面中,男子被鞭打時臉上表情痛苦,下體幾乎癱瘓狀態,已經無法好好站著,還須由工作人員攙扶。據悉,用刑現場有安排醫師隨時掌握受刑人身體狀況,允許「分期付款」,當受刑人無法承受鞭刑時會暫停,等到受刑人恢復體力後繼續執行。用刑當天不只有這對情侶,還有另外3人因涉賭及喝酒分別遭鞭打49下。班達亞齊市長伊莉莎(Illiza Sa’aduddin Djamal)公開表示,這些處罰是針對賭博、飲酒、通姦,以及同志戀愛等,更強調鞭刑是「悔過的起點」,要為社會帶來道德警示。即便國際上提倡人權的團體公開呼籲,停止「不人道且有辱人格的鞭刑」,但當地民眾依舊支持這類刑罰,還將此視為維護當地社會風氣的有效方法。據國際特赦組織印尼分布公開統計數據,亞齊省於2020年至少對254人公開執行鞭刑。◎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虐死剴剴惡保母「可假釋出監」?律師揭獄中祕辛:關不到25年就死在裡面了
台北市1歲大男童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凌虐致死,引起全台人民震怒,日前台北地院也宣布判決,判處保母姊姊劉彩萱無期徒刑,妹妹劉若琳則判有期徒刑18年,全案可上訴,結果出爐後,外界掀起「判太輕」抗議聲浪。對此,網紅律師「巴毛律師」也直言,不少受刑人「關不到25年就死在裡面了!」「巴毛律師」在臉書發文表示,對未滿18歲凌虐致死,可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剴剴案已經是判了最重刑度,「這就是為什麼惡保母沒辦法判死刑,不滿意的話,打給你選區的立委叫他修法。」巴毛律師說明,儘管遭判無期徒刑,但在監獄內服刑超過25年後,即可聲請假釋,但並非聲請就會過,有可能需重複聲請2、3次,甚至遭駁回,「如果無期徒刑不得假釋他會關到老,然後他老的時候生病的那些醫療費也是納稅人出喔」,更透露不少受刑人往往活不了太久,「其實更多是因為監獄環境實在太差,根本關不到25年就死在裡面了。」至於許多人關心剴剴案社工陳尚潔為何還沒動靜?對此,巴毛律師也直言,「剴剴案的社工有被起訴,只是他的庭期排在7月,不要又在脆上面哭天搶地說為什麼社工沒事,會顯得你很沒知識又不看電視。」

日銀髮竊盜犯激增! 犯罪心理學家揭「高齡者社會心理困境」
犯意只在一念之間!為什麼他有罪、我無罪?銀髮犯罪人、男大生妨礙性自主……各種法律邊緣的人倫故事,在善惡之間每個人都有苦衷。受刑人、受害者與家屬們的命運交纏,我們該如何看待犯罪以前、贖罪之後的罪與罰、抉擇與原諒?台灣犯罪心理學家戴伸峰教授,透過九個真實故事,描繪罪的樣貌、犯罪的本質,以及犯罪故事中沒說完的事。日本便利商店奇特犯罪現象 背後動機引人好奇二○○二年,日本NHK推出了一系列的節目,探討日本當時最紅的年度代表詞「少子高齡化」。眾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排名前端的高齡化大國,各色各樣的高齡者問題,正讓日本政府焦頭爛額:年金、高齡危險駕駛、高齡獨居、孤獨死、高齡疾病照顧、長照……其中一個非常奇特的犯罪現象,在這系列節目中被正式提出──高齡者收銀檯前竊盜案件。你一定有去過便利商店或超市的購物經驗,在一般的店頭陳列原則中,收銀檯前一直是商品陳列的兵家必爭之地,因為這是消費者購物的最後一個機會,但也是必經的一個區域。在等待商品結帳的過程中,消費者一定會看到這些陳列在收銀檯前的小商品,殺時間也好、無聊也罷,這些小商品至少讓結帳不再是了無生趣的等待,而是一種消磨時間或是換個小零錢的最佳所在。也因為這樣,收銀檯前的商品陳列有一個業界不會告訴你的秘密:那就是,收銀檯前的商品,價格都不會超過當地紙鈔的最小面額。舉例來說,日幣紙鈔的最小面額是一千日圓,收銀檯前就擺一些幾百塊的商品;台幣紙鈔的最小面額是一百元,那收銀檯前就擺一些幾十塊錢的商品。因為這些小錢方便找零,也容易下決定,對於等待結帳的人來說,剛好就是另外一種消費的犒賞。然後,在日本就因此出現奇怪的現象,高齡者收銀檯前竊盜事件大量增加。日本高齡竊盜潮 為何他們「打死不付錢」?這些案件的發生非常奇特,高齡者、在收銀檯前、在收銀員前、在排隊等待的顧客前,「光天化日」、「眾目睽睽」地偷收銀檯前的小商品。然後光天化日、眾目睽睽地被檢舉;接著光天化日、眾目睽睽地成為竊盜犯!更讓人不解的是,這些高齡者並不是沒錢,他們的皮包裡有足夠的購物金,但卻不拿出來付帳,就是要偷!堅持自己偷!打死不付錢!這就有點貓膩了。日本警方對於這樣的案件十分頭疼,因為金額很小,卻是竊盜公訴,這個案子要辦,非辦不可;但是辦這樣的案子,讓人心疼。終於,這樣的高齡者犯罪案件進入媒體報導的視野區,成為被關注的現象。犯罪只為換來家人關心 反映高齡化社會心理困境原來,高齡者收銀檯前竊盜事件頻發,反映出日本社會逐步走向高齡化社會後的人倫悲劇:獨居高齡長者為了與遠地家人連絡,只好「刻意製造」犯罪事件,藉此引起家人注意與關心的悲傷事實。這些高齡竊盜者不是沒有錢,也根本不需要這些商品,他們只是希望藉由自己微小的犯罪行為,勞動警方幫忙聯絡遠方的家人或子女,讓他們回來看看自己⋯⋯真的,如果人們活到高齡,所期待的只是平原般恬靜穩定的生活,那這些隱藏著的犯罪陷阱,就像是平原地上見不著的沼澤窟窿,讓高齡者平靜的安養生活出現重大的危機與變數。人都會老,你希望自己的老後,是在監獄裡度過嗎?本文來源:《他們就是我們》,圓神出版【延伸閱讀】「心靈課程」非「心理諮商」! 專家提醒:小心造成二次傷害人比人氣死人!追求「自我提升」卻陷入倦怠?心理師授「3招」克服!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25

吳亦凡因性犯罪入獄4年再傳「逃稅上億」 律師爆料他牢房生活
加拿大籍男星吳亦凡從南韓男團出走後,工作重心放在中國,人氣相當高,怎料,2021年遭網紅指控性侵未成年,警檢調查他涉嫌強姦、聚眾淫亂等罪,一審判13年有期徒刑,二審維持原判。至今入獄4年的吳亦凡,近日被律師爆料,他涉嫌逃稅多達人民幣3億元(約新台幣13.5億元),從監獄被轉送北京朝陽看守所,還揭露他的牢房生活。吳亦凡因性犯罪入獄服刑,最近中國天津一名律師在網上爆料,吳亦凡暫時離開監獄,被送到北京朝陽看守所,因為他被發現有罪未審理,竟是逃稅超過人民幣3億元(約新台幣13.5億元);爆料者表示,聽說吳亦凡會見律師都得戴著頭套,雖然不確定真假,但他從另一名北京律師口中得知,吳亦凡進看守所一段時間了。不僅如此,爆料者還說吳亦凡在看所守中是「頭板」(代表看守所每個房間的老大),通常待遇不錯,不用每天起床值班,每天吃的菜色是饅頭配白菜、番茄炒雞蛋。先前一度傳出吳亦凡自服刑後,體重已經胖了9公斤。有大陸律師爆料吳亦凡近況。(圖/翻攝自微博)律師也進一步說明,如果吳亦凡逃漏稅罪名成立,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後,會將受刑人前後2個判決的刑罰,依中國刑法第六十條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已經執行的刑期會算在新判決的刑期內,就是採用「先併後減」的方式。吳亦凡於2021年8月16日遭北京檢方以涉及強姦罪批准逮捕,之後經北京朝陽法院一審宣判依強姦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依聚眾淫亂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10個月,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3年,附加驅逐出境;二審維持原判決,吳亦凡自被逮後沒有再公開露面。◎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義監獄首設「性愛房」!供囚犯洩慾抒壓 最長可和伴侶激戰2小時
義大利監獄提供讓囚犯和伴侶能私密相處的「性愛房」並在18日正式啟用,原來這是義大利憲法法院今年1月裁決,囚犯應享有與配偶或有長期關係的伴侶,進行保有隱私見面的權利,要求獄方不得監視或干預,為了落實法院裁定,義大利司法部近期公布明確指示,監獄須設置專屬空間,同時象徵義大利跨出保障囚犯親密權利的重要一步。據《路透社》報導,義大利的一處監獄最近做出重大改革,位於恩伯利亞(Umbria)地區的特尼(Terni)監獄設立首間「親密探訪室」,讓收容人可以和伴侶有較私密的會面。這間親密探訪室設於監獄內部,提供一個私密空間,讓受刑人能與伴侶維持情感與夫妻關係。根據報導,這間特殊的探訪房內設有床鋪及衛浴,探視限制為2小時,不過期間內房門不得上鎖,以便獄警必要時介入。首位受惠者是一名男性囚犯,他與來訪的女性伴侶在該專屬空間中完成首次親密會面。報導引述人權申訴專員約瑟夫卡佛里奧(Giuseppe Caforio)的說法,首次會面已順利進行,且全程保有隱私,尊重雙方的尊嚴。事實上,特尼是全地區唯一有提供這類服務的監獄,這次的嘗試,被視為是對整個恩伯利亞地區監獄制度的一次重要測試。目前義大利全國監獄共收容逾6.2萬名囚犯,超過核定容量21%以上。近年來監所過度擁擠與自殺案件增加,引發外界對囚犯人權保障的關注,另外專家指出,囚犯服刑期間若能維持與家人或伴侶的情感連結,不只對受刑人的心理健康有幫助,也有助於日後重返社會,並降低再犯風險。根據法院強調,絕大多數歐洲國家早已實施配偶探監制度,包括法國、德國、西班牙、荷蘭及瑞典等。報導還表示,這間親密探訪室最多可安排每天3場會面,不過目前一天僅能使用1次,原因是需要有足夠的經費支援。卡佛里奧表示,希望未來能增加使用次數,以滿足監獄人口日益增多的需求。義監獄設性愛房給獲准許的囚犯和伴侶使用。(圖/翻攝自X)

法務部對「槍下留人」提高門檻 斬斷廢死團體保命符
法務部今年1月16日執行死囚黃麟凱槍決後,廢死團體已為在監的36名死囚全提非常上訴;法務部考量死囚過去只要聲請非常上訴、再審、釋憲,就暫不執行死刑,執行程序不明確引發爭議,決定修正《執行死刑規則》對「槍下留人」提高門檻,從嚴限制死囚須經由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法院裁定開始再審、憲法法庭作出暫時處分裁定,法務部即不得執行死刑。至於在修法完成前,已提非常上訴、再審、釋憲的死囚,仍適用舊法,暫不執行。但若在舊法時期提出的非常上訴、再審、釋憲遭駁回後,再度聲請,就須以新法規範。修法後,死囚及廢死團體就沒有再以提非常上訴、再審、釋憲,來阻止死刑執行的理由,也不會再發生如槍決黃麟凱當晚,廢死團體漏夜聲請非常上訴、再審、釋憲「槍下留人」情況。《執行死刑規則》、《審核死刑案件執行實施要點》規定只要遇有聲請再審、提起非常上訴、聲請釋憲,就暫不執行死刑。廢死團體因聲請非常上訴次數沒有限制,為求槍下留人,一再替死刑犯聲請非常上訴,技術性拖延,讓非常上訴幾乎成為死囚保命符,過去還有廢死團體擅自為死囚在聲請狀上代簽名吃官司。官員強調,雖再審、非常上訴同屬對判決確定案件的特別救濟程序,但依《刑事訴訟法》430條規定,聲請再審,無停止刑罰執行的效力,另依司法院「院解字第1221號解釋」,聲請非常上訴,也無停止執行刑罰效力。因此法務部為了明確不得執行及停止執行死刑條件,並兼顧受刑人權利保障、特別救濟權利及裁判確定執行時效性、法律秩序,提出《執行死刑規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修正重點是將過去審核死刑案件「有無非常上訴、再審、釋憲程序在進行中」的3項要件,從嚴明定為「有無經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有無法院依《刑事訴訟法》規定為停止刑罰執行之裁定、有無憲法法庭依《憲法訴訟法》規定為暫時處分之裁定」,只要有其中一項,法務部就不得於相關程序終結前令准執行死刑。有3種情形可「槍下留人」暫不執行,包括執行檢察官在槍決前,發現案情確有合於再審或非常上訴之理由者,得於3日內電請法務部再加審核;其次是憲法法庭為死囚作出暫時處分裁定;第3種是法院裁定開始再審、並裁定停止刑罰執行。

基層奉命抽單挨告卻遭「放生」 林國春偕游毓蘭揭警界輓「鴿」
新北市議員林國春25日表示,不少違規罰單是「地方人士」施壓後,警員迫於無奈代繳荷包已經失血,還被控涉入「抽單」而遭停職,實在冤屈;警界出身的前立委游毓蘭也批評,懲處行政救濟都得由基層自己扛,長官也拍拍屁股切割,沒人站出來捍衛同仁,實在是警界悲「鴿」。林國春與游毓蘭25日聯袂召開「警界悲鴿」記者會,探討基層員警扛下罰單之責與銷單風險,一旦被控涉案慘挨停職,長官卻不聞不問令人心寒。游毓蘭舉例,台中市有至少31名「改單、銷單」警員全部被停職,新竹市也有「抽白單」20名官、警被控涉案,儘管最後不起訴,然而官司處理時間冗長,這些莫名被停職的員警只能自生自滅,委身於外送、點工等臨時工作中,為扛家計吞下委屈。游毓蘭回顧,其實2009年當時未升格的台北縣也曾發生類似案件,當時拖吊獎金被控由海山分局12員警分得,進一步慘遭依《貪污治罪條例》起訴,不過當時卻沒有被停職,因為那時法務部函釋「經提起公訴第一審判決前,權責機關仍有審酌停權處分之裁量權限」,因此是否停職,是可以在一審宣判後,再來函令停職,仍符合規定「何況最後全數無罪」游毓蘭感嘆。曾任亞洲警察學會主席的林國春則說,警察大學、警專學校都是封閉體系,學長學弟制其實非常嚴重,而不少學長其實「積非成是」,卻把錯誤觀念和做法,因陋就簡地傳承,加上長官一句話命令,有些「娃娃」員警根本沒搞清狀況,就被長官指示而「抽單」涉入刑案,然而判刑都還沒有確定,退萬步言都該無罪推定,卻立即遭到停職,訴訟過程又動輒一、二年起跳,這些日子員警如何養家糊口,根本不給人生路。林國春批評,這類案件明明有更好的處置方法,函釋也已經在那,主管機關不用怕沒有依循而必須扛責,然而警政署卻沒有勇氣力挺同仁,同仁職涯「賤如螻蟻」只能自尋出路,澆熄滿腔抱負的警員熱情,最後再來抱怨生員不足、從警者少,根本是高層自找的。游毓蘭進一步舉例,過去有一位監所管理者,送一包價值才新台幣85元的香菸給受刑人,自此就失業也丟了退休金,但根本沒有任何人的「法益」因此受到侵害,包括國家法益也沒有,最多應當就是行政懲處為宜,司法這樣搞,根本治絲益棼。林國春也說,近期一對清潔隊服務的基層夫婦主動自首,將民眾丟棄的桌子、電視、鋁製櫃等回收物,私下轉贈送給友人,精算只貪了不到4元,因此無法再當公務員,社會可以思考,貪污這麼低的金額,這樣的微罪是否要維持如此高刑度,還要終生取消公職資格,比例原則根本被當笑話,應該要討論這樣拿基層同仁開刀,何其殘忍?林國春與游毓蘭會後呼籲,長官不要只會閃躲斷尾求生,應該重新審酌行政懲處,至少在一審判決前,讓這幾名員警能繼續服務。

去年查獲「逾3846公斤K他命」!台高檢曝毒情報告:77人命喪新興毒品
台灣高檢署發布2024年毒品情勢分析,2024年共緝獲毒品8589.7公斤,其中三級毒品K他命3846.8公斤最多,其次為大麻2323.3公斤,檢方聲押獲准1381名毒犯,查扣新台幣5205.1萬元毒款,但特別的是,新興毒品死亡案例呈現微輻增加趨勢,2024年死亡案例77件,較2023年的68件略增。高檢署表示,2024年國內各級毒品查緝量總計 8589.7公斤,以第三級毒品4149.2公斤占48.3%,主要為愷他命3846.8公斤;其次為第二級毒品2845.7公斤占33.1%,主要為大麻查獲 2,323.3公斤2024年查獲28座製毒工廠,第二級毒品12座,第三級及第四級毒品各8座;另有種植場所6座。2024年毒品製賣運輸案件新收人數9160人,以第二級毒品4168人最多,其次為第三級毒品 3741人。施用人數4萬2893人,以第二級毒品2 萬4847人最多。持有案件新收人數6654人,以第二級毒品3304人最多,其次為第三級毒品2343人。毒品轉讓案件新收人數620人,以第二級毒品 361人最多。各級毒品施用初犯8909人,以第三、四級毒品4991人最多,第二級毒品3774人居次。檢察官偵查期間向法院聲請羈押1668人,法院裁定准許羈押1381人,查扣不法所得285件,金額總計5205.1萬元。據矯正署統計,2024年底毒品案件在監受刑人 2萬1304人,占所有在監受刑人40.3%,其中製賣運輸占85.3%,純施用占12.0%。另依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統計,國內新興毒品相關致死案,2020年143件達最高峰,2021年大幅降低至85件,2022年持續減少至52件,2023年略增至68件,2024年計77件。

挪用大谷翔平資金遭判4年9個月 水原一平入獄時間延後
因非法挪用大谷翔平帳戶中鉅額資金而被判刑的前洛杉磯道奇隊翻譯水原一平,原本預定於24日前往聯邦刑務局報到服刑,但根據美國司法部最新說法,其服刑時間已經延後,具體的延後日期則尚未對外公開。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水原因非法挪用大谷帳戶中約26億日圓的資金,於2月時遭加州聯邦地方法院被判處4年9個月的監禁,並須向大谷支付等同金額的賠償金。根據判決,水原所涉及的罪名為銀行詐欺與虛假報稅。此外法也亦明確規定,水原需於24日前向聯邦刑務局報到,若在25日之前確認服刑地點,則將直接前往指定監獄;若無則由當局臨時收押,再轉送至最終收監設施。先前就有外沒推測,水原最可能被關押的地點是位於南加州長堤(Long Beach)港區、距洛杉磯約45公里的「終端島聯邦矯正設施」(Terminal Island Federal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該監獄主要關押約944名男性受刑人,以毒品與性犯罪者為主。雖然水原的辯護律師曾請求讓水原在南加州服刑以便家屬探視,但有媒體報導指稱,終端島仍為首選監所。

剩不到1年刑期…基隆監獄46歲受刑人「半夜起床如廁」 突倒地昏迷送醫不治
基隆監獄一名46歲郭姓男受刑人,昨(23日)凌晨起床上廁所時,突然全身無力,被獄友發現癱軟在房舍床邊,緊急通報後送醫急救,但最後仍搶救無效。基隆地檢署檢察官會同法醫相驗,初步懷疑是生理疾病導致死亡,沒有外力介入,家屬已領回遺體著手處理後事。據了解,郭男因為觸犯《刑法》的搶奪、竊盜等罪,被判2年9個月徒刑,目前已經服刑2年左右,不料昨天凌晨3時許發生意外。當下起床準備上廁所,卻全身癱軟在地,同房獄友發現後立刻通知監所管理人員,獄方也馬上通報消防局派遣救護車,緊急送醫急救,但最後仍在凌晨4時許宣告死亡。基隆監獄為了釐清死因,調閱近一周的監視器畫面調查,發現郭男在寢室內一切正常,沒有任何異狀。經過調查,郭男近期反應有感冒、皮膚病等症狀,但沒有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詢問同寢室收容人後,確認事發當下,郭男是起床後突然癱軟倒地,並沒有外力介入。基隆地檢署檢察官今天會同法醫相驗,初步研判郭男遺體上沒有明顯的外傷,死因疑似是突發心血管疾病,才會導致身亡,家屬對於郭男的死因並沒有意見,遺體也已交由家屬領回辦理後事。

柯文哲奔喪沒戴戒具!黃智賢喊「陳水扁不如柯」:特權超越所有人
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昨日在新竹參加父親告別式,柯文哲戒護奔喪,待了一個多小時,完成家祭後離開。看到柯文哲現身告別式的情況,資深媒體人黃智賢直言「柯文哲的特權超越所有人。」依照戒護規定,收容人外出奔喪通常需穿著囚衣、球鞋,並施用戒具,唯有年滿70歲或行動不便者可獲豁免。而這次65歲的柯文哲未上銬,也未施用腳鐐,僅著藍黑色外套快步進入告別式現場。柯文哲準備離開時,其妻子陳佩琪不捨目送丈夫上車,隨後淚崩大喊「政治干預司法,司法迫害人權!」對此,黃智賢昨日在臉書上不滿發聲,列出6點陳水扁不如柯文哲的事蹟,包含「柯文哲被羈押禁見中,可以用辦喪禮做理由,解除禁見,跟家人會見私談10天,盡情自由串證。陳水扁不行。」、「柯文哲可以參加家祭,陳水扁卻只能參加丈母娘頭七。」、「柯文哲在檢察官搜索時,可以一小時不開門,努力滅證。陳水扁不行。」、「柯文哲有國民黨眾多立委,為他喊冤,哭天喊地。一樣的貪污犯,陳水扁卻沒有國民黨的呵護。」、「羈押禁見的柯文哲,居然可以用麥克風,念充滿政治性的祭文。陳水扁沒資格。」、「陳佩琪在告別式現場喊司法迫害。陳水扁不行。」黃智賢表示,「這顯示了,柯文哲的特權,超越所有人。也顯示了,2025年的台灣政媒界,很多人道德敗壞,沒有是非,擁抱貪腐,已經沒有底線!」對於柯文哲戒護參加父親告別式,台北看守所發出2點聲明,「本所依受刑人及被告返家探視辦法審核並通知法院後,擇於10日上午派員戒護柯員返家」、「探視過程,同仁均按羈押法相關規定,審慎評估現場戒護風險,實施適當之戒護模式,維護司法公正及羈押秩序。後將持續注意柯員身心狀況,必要時提供專業心輔資源。」

柯文哲結束家祭回北所!陳佩琪緊擁丈夫哭喊「司法迫害人權」
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的父親柯承發於2月17日病逝,今(10)日在新竹市生命紀念園區景行廳舉行告別式。北所同意戒護奔喪,柯文哲於8點53分抵達會場,大約於10點17分離開,妻子陳佩琪一路抱著柯文哲痛哭,在丈夫上車後怒喊「政治干預司法、司法迫害人權。」柯文哲於8時53分到達現場,身穿北所發放的藍黑色外套,手腳未戴戒具,面無表情步入會場,在念追思文時柯文哲哽咽、痛哭:「對不起父親,直到60幾歲還讓你如此擔心,請父親安息。」柯文哲今戒護奔喪,待了一個多小時便離去。(圖/報系資料照)原訂只讓柯文哲待半小時,最後家祭儀式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結束儀式後柯文哲脫下孝服穿回北所制服,準備上車前,妻子陳佩琪一路抱著柯文哲痛哭失聲,哽咽喊著「不要走」,在柯文哲上車後陳佩琪大喊「政治干預司法、司法迫害人權!」對於柯文哲今戒護參加父親告別式,北所特地發出兩點聲明,「本所依受刑人及被告返家探視辦法審核並通知法院後,擇於今(10)日上午派員戒護柯員返家」、「探視過程,同仁均按羈押法相關規定,審慎評估現場戒護風險,實施適當之戒護模式,維護司法公正及羈押秩序。後將持續注意柯員身心狀況,必要時提供專業心輔資源。」

北所准了!柯文哲確定外出奔喪 將現身柯爸3/10告別式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捲京華城案被起訴收押至今,其父親柯承發2月17日病逝,北院先准許柯文哲解除禁見、通信至10日告別式止。而柯妻陳佩琪7日下午現身北所,替柯文哲正式提出申請,希望能在10日返家奔喪。新竹市警局今(8日)證實,接獲北所來函,柯文哲將於10日上午返家奔喪,警方在當日上午7時安排勤務,柯文哲抵達時間無法透露。柯文哲因京華城弊案遭北所羈押禁見,但因為柯爸柯承發於2月17日病逝,北所准許柯文哲解除禁見、通信到10日告別式止,陳佩琪7日下午3時15分抵達北所探望柯文哲,並正式向北所遞出申請文件,希望能在人道考量的基準下,讓柯可以盡為人子最後的孝道,得以前往家祭如願奔喪。北所收到申請後指出,按受刑人及被告返家探視辦法受理並依法審核,將審慎評估探視安全及羈押秩序,擇定妥適之時間返家,兼顧司法公正及人倫關懷。今日新竹市警察局證實,接獲北所來函,讓柯文哲於10日上午返家奔喪;將於當日上午7時替警員安排勤務,但關於柯文哲何時抵達告別式現場,則無法透露。在陳佩琪探望柯文哲後,公開表示柯文哲平時喜怒不形於色,但會見時提到父親總是淚流滿面,在得知父親病逝消息,他甚至躲在棉被中淚流不止,非常難過。

北所同意了!柯文哲申請奔喪獲准 10日可參加父親告別式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及京華城和政治獻金案而遭羈押,其父柯承發日前離世,將於10日舉辦告別式,柯妻陳佩琪7日向台北看守所提出奔喪申請,看守所則在稍早同意柯文哲返家探視申請。因柯父近日離世,北院日前裁定解除柯文哲的解除禁見至3月10日,讓柯能與母親、妻子和弟妹討論父親治喪事宜,陳佩琪7日下午前往探視丈夫,並替柯文哲提出奔喪申請。陳佩琪說,柯文哲往往喜怒不形於色,但會見時提到父親,柯文哲總是淚流滿面,得知父親過世時,柯文哲還躲在棉被中淚流不止,希望台北看守所能同意柯文哲參加告別式。台北看守所回應,表示將按受刑人及被告返家探視辦法受理並依法審核,將審慎評估探視安全及羈押秩序,擇定妥適之時間返家,兼顧司法公正及人倫關懷,並於傍晚5時許同意受理柯文哲返家探視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