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銀行
」 台新銀行 銀行 金控 台新 吳東亮
金融界校園搶人大作戰!今年開缺逾4萬人 這家金控年薪180萬拼最高
2025年度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今天(8日)登場,台新、國泰、中信、永豐、元大、玉山、富邦、華南、第一等金控、南山人壽等皆廣開職缺共約4萬個名額,且持續招募數位科技人才;其中還喊出年薪可高達170萬、180萬吸引人才。以國泰金控來說,暨五大子公司人壽、銀行、產險、證券、投信預計招募逾7,500名,今年以數據、雲端、軟體工程等數位科技職缺備受關注,數位科技人才需求逾800位,較2024年大增60%,創下歷年新高,還向非傳統金融本業的跨界人才招手,如醫學公衛、環安、消防、土木工程等領域人才招手。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表示,今年國泰開出逾7,500名職缺,包括五大職系中的數位科技人才廣招超過800名、儲備幹部逾80名等;此次校園徵才具備3 I特色:International、AI、IT,代表國泰持續前進及轉型的人才重點策略,更以『國泰共生圈』為主軸,呼應 『Better Together』 品牌理念。今年訴求目標,聚焦AI技術應用與治理、數據上雲、區塊鏈、Web3、金融醫療整合,如透過iFHIR平台等技術,加速醫療數據標準化與交換,提升醫療數位轉型進程。台新金、新光金申請「新新併」合併案於2024年12月向金管會遞件之後,審查已逾三個月;台新金今年釋出超過3500個職缺,涵蓋數位金融、科技發展、行銷與管理等領域,包括「儲備菁英計畫(MA Program)」及「Early Win 2.0 職場體驗計畫」。台新銀行總經理林淑真表示,台新的儲備菁英專案已執行超過20年,為台新重點發展的人才培育專案,台新有許多中高階主管都是由MA專案培育出來的人才,MA計畫有完整的培育機制、優秀的MA學長姐指導、高階主管擔任Mentor以及優於同業的獎酬制度,台新儲備菁英年薪超過百萬,今年MA招募名額預計為70人,競爭更勝往年,目前已有超過百人參與面試。富邦金2024年稅後淨利首度突破1,500億元,連續16年金控業每股盈餘獲利王。今年富邦金儲備幹部計畫招募為業界招募範圍最大,持續提供大專院校學生暑期及學期間實習機會。富邦金控總經理韓蔚廷表示,公司提供各項優於法令規定的福利措施來照護同仁及家庭,如每胎新生兒10萬元補助、6歲以下子女每年2.4萬元育兒補助、10週有薪產假、8天產檢假、8天陪產檢及陪產假等;員工持股信託制度,依職等與公司100%相對提撥之金額購買富邦金控股票,2025年並全面升級,增設職等級距並調增各級距提撥金額,約近九成同仁都參加持股信託,同時成為公司的股東,共享經營成果。永豐金控則在2024年12月以約600億購併京城銀行之案也正在進行中,永豐金今年預計徵才1,800人,包括金控「Turing Plan AI」頂尖AI人才、永豐銀行策略人才MA/PA、永豐金證券MA,以及法人金融、數位金融、資訊、AI科技等相關專業菁英。永豐銀行董事長曹為實親臨椰林大道的徵才活動,與年輕學子面對面交流。現場工作人員熱情地傳達企業核心價值及提供職涯諮詢,讓同學們瞭解金融業的實際面貌及工作氛圍,並感受到永豐對人才招募與發展的高度重視。玉山金將招募50位儲備幹部及550位人才;儲備幹部擁有跨事業處培育、跨海內外學習機會,月薪7萬元,通過考核者,首年年薪可達百萬。計畫分為儲備幹部MA(Management Associate)、財金儲備幹部TA(Treasury Associate)及科技儲備幹部TMA(Technology Management Associate)三大類。玉山金控總經理陳茂欽表示,2025年玉山預計招募600位菁英,延攬財富管理、跨境金融、金融科技、AI、風險管理及ESG等各領域優秀人員,其中包括50位儲備幹部計畫的未來關鍵人才。元大金控今年預計招募「策略發展」、「投行法金」、「數位金融」及「投資交易」四大類組,共30至50名MA(儲備幹部),金控總經理翁健與主管們與學子交流。元大MA計畫以「培訓嚴謹、能見度高」聞名,為期2年半,前半年由金控功能長親自督導,完成前半年培訓後,再根據MA個人興趣、專長和培訓期間的表現,分配至適合部門。中信金控今年招募人數上看7,500人,中信金控總經理高麗雪、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以及台灣人壽總經理莊中慶等現場徵才。「中信金年薪170萬、180萬是金控中最高的,歡迎大家加入。」高麗雪以身為84級儲備幹部大學姐身分向同學招手。高麗雪更進一步分享自己中信逾30年資歷,從企劃單位、國際業務策略與管理、財務單位間跨部門輪調,接連擔任中信金控財務長、主任秘書等要職,並外派至中國信託銀行子行日本東京之星銀行,受惠中信良多。今年中信金MA計畫預計招募逾60位海內外跨界菁英,升遷主管職較一般同仁快速2至3倍,每兩個人就有一人擔任管理職或擁有外派經歷。南山人壽今年徵才聚焦於AI、數位金融科技、數據分析、資料庫管理、系統規劃與測試等人才,MA儲備幹部計畫提供百萬年薪及快速職涯發展機會。南山人壽范文偉總經理表示,今年四月,南山人壽將成立全新的數位轉型基地,作為南山數位轉型的引擎,為數位創新人才打造嶄新的辦公空間,創造開放、多元、彈性的工作環境,向各界FinTech人才招手,加速南山數位轉型布局。

打詐有漏洞3/警方顧ATM成常態? 銀行啟動人臉辨識還需等這步
一位民眾向CTWANT記者爆料,曾見「警察在超商顧ATM的奇特現象」「要領錢的民眾都要說自己身份證字號,讓警方核對是否為本人……」「原因是這台ATM被通報詐騙的機率太高,因此警方決定來顧機台……真是辛苦」。這是發生在新北市板橋區一商圈內的特殊景象,且多年來在全國多處也曾見此況,反映ATM(銀行自動櫃員機)成了打詐重要一環。據此檢警2月25日在金管會研議堵詐防詐等相關打擊詐騙集團措施會上,建議ATM能夠進一步協助在調查車手等疑犯的人臉辨識作業,也就是民眾在ATM提款、轉帳需要露出全臉(不能戴口罩、安全帽等)的防詐措施。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即表示,鼓勵銀行業可考慮檢警建議的ATM系統進階升級人臉辨識,目前對銀行業來說技術較無問題,但仍需時間與設備升級等建置費用。至於是否涉及侵害隱私權等相關法律,銀行局承辦員則跟CTWANT記者說由於未儲存相關生物特徵,並未涉及此領域。民眾禁戴安全帽進銀行辦理存提款等相關交易,卻可以順利使用自動櫃員機(ATM)。(圖/報系資料)CTWANT也進一步調查,原本民眾進入銀行即禁止戴安全帽、口罩,2020年爆發Covid-19疫情之後,才開放可戴口罩進入銀行;而在十多年前即已亮相的「ATM預警保全系統」技術,即可以要求民眾脫掉安全帽、口罩才可以提領。如今,包括中國信託銀行、台新銀行、上海商銀等ATM的技術上,已達可供人臉辨識程度。台新銀行於2018年12月即為市場上首家推出ATM刷臉提款服務,並於隔年9月擴大新增存款、轉帳等ATM人臉辦識服務,台新銀ATM目前已具備人臉辨識功能,且須具有一定交易安全措施,包括需持有本人金融卡搭配交易密碼進行身分核驗、限制交易金額、交易防詐提醒及交易通知等。不過,由於銀行局現採鼓勵措施,記者詢問多家銀行業者皆稱,「將視整體金融環境與主管機關相關法令規範,參考同業作法後,評估配套措施後規劃具體啟動時程」。意即目前民眾仍是可以戴口罩、戴安全帽在ATM交易。中華郵政公司(郵局)則回應CTWANT說,中華郵政由於涉詐不法份子於ATM進行不法交易時,確有戴安全帽或口罩以避免攝錄影機錄下全臉而遭追逮,惟一般民眾亦常有類似行為,因此較難以此種態樣作為識別不法人士之基礎。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對於詐騙集團在ATM交易而欲躲避拍攝等做法,進一步指出,公司目前正與新創公司鉅怡智慧公司於ATM設備導入人臉遮蔽偵測及客戶情緒監控技術。該技術可偵測四種警訊,戴安全帽或口罩遮臉、故意避開攝影機、邊操作邊講手機以及情緒異常波動,都會於後端平台警示提醒銀行人員,當偵測到可疑行為時系統會即時發送警示至後端平台提醒行員關注應對,以降低詐騙與盜領風險,並進行內部測試及驗證。

打詐有漏洞2/ATM監視錄影畫面應清晰 這家銀行力挺警方1天內提供拷貝
CTWANT今(2025)年2月揭露《ATM大出包》銀行給錯ATM(自動櫃員機)資料害無辜民眾被誤當車手,一年20烏龍案累死警察;記者繼續追蹤發現,各銀行對ATM機台更動更新管理方式,不便回應,各家銀行與警方合作打詐作業方式也不一。對於CTWANT調查ATM機台資料誤差恐成為打詐漏洞,銀行局表示跨部會總動員打詐,警方與各銀行對接處理案件,目前並未實際收到警方反映案件資料,仍予以重視。行政院打詐指揮中心表示,該中心主要任務在於統籌我國打擊詐欺犯罪政策及執行策略、推動打詐相關法制,重視此議題,協助相關主管機關了解並追蹤後續應處情形。根據調查,由於詐騙集團車手多在ATM完成提款、轉帳等交易,警方如欲進一步了解車手相關的面孔、足跡等資料,可透過相關街巷、大樓、店家等監視器影像資料輔佐,其中在ATM正前方攝影錄影存取的畫面資料更是關鍵。銀行局統計,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各銀行設置的ATM共33148台,以中國信託銀行逾7400台、市佔率超過22%居冠,其次為國泰世華銀行5300台;台新銀行有4300台,中華郵政公司(郵局)則在全國1990處設置3196台ATM。ATM如何監督管理?銀行局回覆CTWANT說,根據《金融機構安全維護管理辦法》,自動櫃員機應裝置於明亮處所,建立異常提領監控機制,其監視錄影系統應以彩色為主,須注意攝影角度、光源、影像清晰度、時間準點顯示,並指定專人負責操作、監控及管理等工作,且設簿登記管制;ATM所錄影檔案保存期限至少六個月,標示錄影日期,並妥適保管備查;涉及交易糾紛或民刑事案件者,於案件未結前,應繼續保存。據此,銀行對ATM應有專人管理,並設簿登記管制,但2月初台北市發生某官股銀行給錯ATM機台編號,導致警方抓錯人的烏龍,事後發現機台資料已多年未更新。中央部會現以打詐為重要工作項目。圖為財政部長莊翠雲、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日前視察彰化銀行南港分行相關設施、服務等。(圖/方萬民攝)另就警方調閱ATM資料銀行提供拷貝的時間短長,有時還須交由銀行總行處理,一位銀行主管解釋,由於ATM設置分別在銀行內與行外,例如捷運站、超商、辦公大樓、機場等交通便捷之處,調閱流程也不同。經CTWANT記者採訪了解,各家銀行與警方合作打詐作業方式不一,對於調閱行內ATM監視器影像,警方發公文給分行申請即可,分行會再通知總行;行外的ATM則是向總行公文申請;部分銀行則是請警方統一向總行申請,儘速配合提供相關資料。華南銀行總行指出,該行全台有660台ATM,目前除了內部檢討資料管理之外,加大預算提升ATM監視設備品質,以提供警方清晰、正確的影像。在全國有269台ATM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表示,ATM服務功能透過軟體派送機制進行更新作業。對於ATM等自動化設備服務的申請及額度,嚴格把關,以降低後續詐騙帳戶的風險,其警示帳戶數及警示帳戶的增加率,皆相較同業均數為低。中華郵政公司則說,最快一天之內即可調閱到ATM監視器影像畫面,目前警方可根據交易資料,行文到中華郵政或轄管該ATM郵局申請調閱影像;郵局接獲相關函文即儘速轉知提領支局拷貝提領影像,函復警方處理,此外為避免時間比對誤差,現行規定每日營業前應由指定之人員檢查監視系統日期、時間,並與交易系統進行調校為零誤差。一名銀行主管跟CTWANT記者說,各分行定期檢視ATM,亦透過委託廠商定期巡檢,並還透過系統遠端進行監控,確認設備正常運作。關於交易資料正確性則會透過系統交易資料及人工結帳進行核對。影像部分,各管理分行會檢視分行所屬監視系統是否正常錄存,影像檔案保存期間符合主管機關規定。ATM機台應用系統會依業務單位需求排定日期進行更新。銀行局官員接受CTWANT採訪時提到,打詐是各部會重點工作之一,銀行界也總動員起來堵詐,包括臨櫃關懷客戶、清查可疑金流與帳戶等;對於這次CTWANT調查,警方反映有銀行ATM機號、位置及影像資料不正確或有疏漏,將提醒銀行確實做好自動櫃員機管理與維護,也建議警方隨時反映。回顧2024年,國內十四家金控繳出漂亮成績單,大賺新台幣5979.79億元,較2023全年相比成長63.7%,其中銀行業5,656億元最賺、年增12%,貢獻逾半數獲利;在打詐已是全民共識之際,銀行及金控實應將ATM視為打詐重要環節,積極更新並管理,在力拼金融科技的同時,也善盡打詐第一線的社會責任。

台新金上看2元股利!新新併審核逾三個月 總座曝「作夢都夢到發核准函」
台新金(2887)今天(5日)舉辦法說會,金控總經理林維俊透露,若「新新併」審核案能在4月董事會討論通過股利政策前發出合併核准函的話,有機會可配發出每股超過1元;而台新金去年EPS為1.39元,帳上未分配盈餘達93億元,有機會配發每股超過2元,「全部股利以現金為主」。台新金控2024年第四季法人說明會由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財務長賴昭吟、台新銀行總經理林淑真等主持,會中公布2024年營運成果,全年稅後淨利新臺幣20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39元,股東權益報酬率10.31%,每股淨值為14元。對於各界關切「新新併」案審核逾三個月來的進度(台新金控與新光銀行工會日前已達共識),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表示「我連作夢都夢到終於等到核准函發下來了」。該案於2024年12月4日台新金控、新光金控向金管會遞件申請「新新併」合併案。林維俊強調尊重金管會審核作業,遵守金金分離界線,等待金管會審核通過新新併最後一哩路,他並再次以「台新金與新光金兩家金控合計有1000萬名客戶、100萬名股東、2萬名員工的金融量能,期待主管機關能夠盡快核准這樁合併案!」至於股民關心的「股利政策」,林維俊表示當合併之後股本膨脹,因此會以提高現金股利為主,降低股票股利,最後結果仍需由董事會決議通過。台新金子公司台新銀行2024年總放款餘額年成長8.8%,總存款餘額年成長10.2%。信用卡業務持續穩健成長,2024年簽帳金額及毛手續費收入年成長分別達13.3%、18.5%,有效卡數也持續增加、達485萬張,收單家數則已超過17萬家,穩居業界前茅。台新證券業績顯著增長,全年稅後淨利達24億元,年成長52.7%,因資本市場熱絡挹注,經紀手續費收入成長,經紀市占率持穩於2.24%。另外,在台新人壽方面,隨著保費穩健成長以及投資收益增長挹注,全年稅後淨利達12億元,年成長394.2%,全年總保費收入為473億元,其中初年度保費FYP收入為259億元,市占率3.08%。近年台新持續擴張海外版圖,隨台積電宣布赴日投資,看好日本九州經濟圈未來業務發展機會,台新金控2月21日並與日本山口縣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由山口縣知事村岡嗣政與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代表締結,為日本地方政府首度跨海來臺與金融機構簽署備忘錄。台新銀行除東京分行外,2024年四月正式成立日本福岡支行,為日本當地客戶提供更完整的服務網絡。台新銀行將持續擴展亞洲地區布局,爭取潛在商機,提高銀行海外獲利占比需求。

14家金控獲利出爐!國泰金年增54%奪冠 「這四家」11日價量齊揚
台股11日收在23,384.05點,上漲了131.91點,漲幅達0.57%,開盤半個多小時漲到今日最高點23,485.51點,漲逾233點;其中,14家金控2025年1月自結損益獲利全部出爐,國泰金、富邦金、台新金、新光金股價皆漲且成交出量。根據Yahoo!股市的成交量前100名排行榜統計資料顯示,在入榜金控股部分以國泰金(2882)收盤股價漲幅最高,以68.5元作收,上漲1.10元,漲幅達1.63%,成交量為20,841張。其次為富邦金(2881),以93.8元作收,上漲了0.40元,漲幅達0.43%,成交14,183張。台新金(2887)股價收在17.35元,上漲了0.05元,漲幅達0.29%,成交量達27,520張;新光金(2888)收在12.20元,上漲了0.05元,漲幅達0.41%,成交量達26,218張。富邦金控2025年1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187.3億元、稅後淨利152.1億元,年增率8%為14家金控之第四名,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11元,各子公司1月獲利表現亮眼,台北富邦銀行創歷史單月新高紀錄。富邦人壽2025年1月稅後淨利為86.8億元,本月主要投資收益來源係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基金配息收入。台北富邦銀行2025年1月稅後淨利38.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創歷年新高。1月份存放款動能穩健,餘額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9%及11%,推升利息淨收益較同期成長11%,財富管理銷售動能持續成長,帶動整體淨手續費收入較同期成長14%,整體營收突破歷年新高,較同期成長13%。截至1月底逾放比率為0.12%,備抵呆帳覆蓋率為1093%,維持良好資產品質。富邦產險2025年1月稅後淨利7.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3%,主要來自穩健承保利潤表現及投資收益貢獻。在業務表現方面,1月整體簽單保費76.3億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佳績,年成長10%,其中工程險因積極參與綠能保險業務,單月簽單保費成長61%表現最為亮眼;個人綜合險及新種險業務成長亦優於市場1%~3%。整體簽單市佔率25.4%,較去年同期增加0.3%,續居市場龍頭。國泰金控2025年1月稅後淨利達144.9億元,年成長54%為14家金控之冠,EPS達0.99元。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強健,獲利表現優異,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稅後淨利皆創同期新高。國泰人壽1月稅後淨利94.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倍。單月獲利強勁,主要反映資本利得、經常性收益貢獻及避險操作優異。國泰世華銀行1月稅後淨利42.5億元,年成長7%,受惠放款動能強勁,降息使外幣資金成本下降,推升淨利息收入達雙位數成長;保險與基金等財富管理商品銷量亮眼,信用卡簽帳金額穩定成長,淨手續費收入表現優異。主力信用卡產品CUBE卡新戶增加,累計流通卡數逾600萬張,動卡率亦表現良好。國泰產險1月稅後淨利5.3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17%。國泰投信1月稅後淨利2.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8%,總管理資產規模達新台幣2.26兆元,年成長36%。中信金稅後盈餘68.2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的0.35元;永豐EPS為0.23元居次,凱基、兆豐與元大金控緊跟在後;新光金則是單月虧損,新光人壽1月虧損25.77億元。永豐金(2890)1月自結單月稅後盈餘29.0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23元,較去年同期的25.37億元、0.20元,成長14%;其中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1月稅後盈餘25.3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24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永豐金證券1月稅後盈餘2.55億元。凱基金稅後獲利36.56億元,每股盈餘0.22元;兆豐金稅後獲利32.17億元,EPS為0.22元;元大金稅後盈餘26.06億元,每股盈餘0.20元。玉山金稅後獲利30.24億元,每股盈餘0.19元;第一金稅後獲利25.45億元,EPS為0.18元;華南金合併稅後淨利為19.7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4元。台新金(2887)8日公布1月自結稅後淨利15.9億元,每股稅後淨利EPS為0.11元。台新銀行1月稅後淨利16億元,核心業務獲利動能強健,惟投資收益受金融市場波動影響,故整體損益較去年同期衰退。台新證券1月稅後淨利1.5億元,較上月下滑,主係本月營業天數較上月減少,致公司經紀手續費收入下降;1月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上升,主係證券市場指數上漲,致公司營業證券評價利益增加。台新人壽114年1月稅後淨利0.8億元,主係因股票資本利得影響;而較去年同期減少,主係因股票資本利得減少,以及今年台幣升值而去年同期則為貶值,致有兌換損失。新光金(2888)1月稅後盈餘則虧損18.6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1元;其中,新光人壽單月虧損25.77億元,新光銀行獲利5.65億元,元富證券獲利1.61億元。中信金控(2891)則於7日公布稅後盈餘68.2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35元;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1月份單月稅後獲利40.24億元;台灣人壽保險公司新契約保費業務動能成長,股票及基金等投資處分利得佳,當月份稅後淨利24.66億元,惟因2024年趁勢掌握美股上揚機會,認列私募股權基金處分利益致資本利得基期較高,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凱基金(2883)今年一月份自結稅後獲利36.5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約30%;每股盈餘為0.22元。子公司凱基人壽一月份保單銷售動能強勁,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5成;投資方面亦掌握市場趨勢並實現獲利,整體投資操作表現良好,一月稅後獲利達23.4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48%。元大金(2885)1月自結損益單月稅後淨利26.06億元,EPS為0.2元。1月台股交易天數僅15天,證券稅後淨利為12.8億元,經紀手收仍為主要獲利來源;銀行1月迎來開門紅,在財管手收挹注下 ,稅後淨利為9.3億元。元大人壽1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大幅成長,致保單相關成本增加,但由於經常性收益穩定成長,使本月產生稅後淨利0.19億元。華南金(2880)1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4.72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9.7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4元,每股淨值為16.20元。主要子公司華南銀行本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3.90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9.2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8元,每股淨值為23.29元。

12家金控元月獲利出爐! 春節假期衝擊年減7.73%
合庫金、台新金、新光金8日公告元月獲利。新光金單月虧損18.68億元,但較去年元月虧損22.49億元幅度縮小,合庫金、台新金獲利則較去年元月下滑,現在僅餘國泰金、富邦金,預計10日公布獲利。目前已公布獲利的12家金控,共計280.81億元,較去年元月的304.35億元下滑7.73%。觀察金控元月獲利,目前共五家金控正成長,凱基金獲利年增率高達30.15%。至於獲利金額,則以中信金68.27億最高。新光金控單月虧損,主要因旗下子公司新光人壽1月虧損25.77億元。新壽表示,1月採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強制提存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較舊制相對高,仍須負擔傳統避險成本,加上年初著重於投資部位布局、1月台股交易天數少,並未積極實現資本利得。台新金指出,台新銀行1月稅後純益16億元,核心業務獲利動能強健,惟投資收益受金融市場波動影響,整體損益較去年同期衰退。台新證券1月稅後純益1.5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主因證券市場指數上漲,致營業證券評價利益增加。合庫金單月稅後純益14.49億元,較去年12月成長70%;若與去年1月相比,衰退31%。合庫銀行1月獲利回升,稅後純益14.66億元,月增52%、年減27%,去年1月因高鐵聯貸案補償金8.45億元挹注手續費收入,排除該因素1月稅後純益仍成長24%。

中信金永豐金1月獲利亮麗 「這家」人壽大虧吊車尾
14家金控陸續公布2025年1月自結損益,目前以中信金稅後盈餘68.2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的0.35元領先;永豐EPS為0.23元居次,凱基、兆豐與元大金控緊跟在後;新光金則是單月虧損,新光人壽1月虧損25.77億元。永豐金(2890)1月自結單月稅後盈餘29.0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23元,較去年同期的25.37億元、0.20元,成長14%;其中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1月稅後盈餘25.3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24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永豐金證券1月稅後盈餘2.55億元。凱基金稅後獲利36.56億元,每股盈餘0.22元;兆豐金稅後獲利32.17億元,EPS為0.22元;元大金稅後盈餘26.06億元,每股盈餘0.20元。玉山金稅後獲利30.24億元,每股盈餘0.19元;第一金稅後獲利25.45億元,EPS為0.18元;華南金合併稅後淨利為19.7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4元。台新金(2887)8日公布1月自結稅後淨利15.9億元,每股稅後淨利EPS為0.11元。台新銀行1月稅後淨利16億元,核心業務獲利動能強健,惟投資收益受金融市場波動影響,故整體損益較去年同期衰退。台新證券1月稅後淨利1.5億元,較上月下滑,主係本月營業天數較上月減少,致公司經紀手續費收入下降;1月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上升,主係證券市場指數上漲,致公司營業證券評價利益增加。台新人壽114年1月稅後淨利0.8億元,主係因股票資本利得影響;而較去年同期減少,主係因股票資本利得減少,以及今年台幣升值而去年同期則為貶值,致有兌換損失。新光金(2888)1月稅後盈餘則虧損18.6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1元;其中,新光人壽單月虧損25.77億元,新光銀行獲利5.65億元,元富證券獲利1.61億元。中信金控(2891)則於7日公布稅後盈餘68.2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35元;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1月份單月稅後獲利40.24億元;台灣人壽保險公司新契約保費業務動能成長,股票及基金等投資處分利得佳,當月份稅後淨利24.66億元,惟因2024年趁勢掌握美股上揚機會,認列私募股權基金處分利益致資本利得基期較高,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凱基金(2883)今年一月份自結稅後獲利36.5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約30%;每股盈餘為0.22元。子公司凱基人壽一月份保單銷售動能強勁,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5成;投資方面亦掌握市場趨勢並實現獲利,整體投資操作表現良好,一月稅後獲利達23.4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48%。元大金(2885)1月自結損益單月稅後淨利26.06億元,EPS為0.2元。1月台股交易天數僅15天,證券稅後淨利為12.8億元,經紀手收仍為主要獲利來源;銀行1月迎來開門紅,在財管手收挹注下 ,稅後淨利為9.3億元。元大人壽1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大幅成長,致保單相關成本增加,但由於經常性收益穩定成長,使本月產生稅後淨利0.19億元。華南金(2880)1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4.72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9.7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4元,每股淨值為16.20元。主要子公司華南銀行本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3.90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9.2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8元,每股淨值為23.29元。

全國住戶逾六成未投保地震險 金融界「從一顆梅子」開始助災農重建
2025年初始台灣南部頻傳地震,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統計截至去年底,以全國戶數936萬戶計,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投保率約38.89%,顯示逾六成尚未投保。根據CTWANT調查,金融界台新金控董座吳東亮、南山人壽董座尹崇堯、王道銀行駱怡君等領軍的經營團隊長期透過採購方式扶持災區農友,製作禮品,以實際行動接地氣關懷台灣。時間追溯至1999年,台灣發生震驚海內外的921大地震,這場天災巨變為台灣留下了重大的創痛,因此台新金控、台新銀行開始積極推動《關懷台灣系列》公益行動,以一年一鄉鎮的腳步,扶植偏遠地區的產業復甦。2002年,台新從南投縣信義鄉的一顆梅子開始,踏出關懷台灣系列的第一步。當時,台新看到信義鄉梅農貴香姐,為協助同鄉的梅農一起渡過難關,自己主動貸款收購他們的梅子製成梅製品,肩負起銷售的重擔,台新善用企業高擴散力的網路資源,並以故事行銷的手法,成功地協助南投縣信義鄉的梅農銷售一顆顆飽滿、又充滿人情味的特色梅子。同時也奠定了《關懷台灣系列》的公益扶植模式。2003年,來到中寮,中寮位處山區環境未遭人為破壞,因此空氣清新水質清淨,果樹種類多元且多是優良蜜源植物,是全台各地養蜂人家爭相前往採集龍眼蜜之聖地!蜂農吳俊賢以蜜蜂為師,愛這一片山林為心,深入山林找尋最優質的蜜源,了解自然環境,敏銳地掌握蜜源植物的生長時序,透過好口碑與優質蜜源的掌握,逐一打響名氣進行品牌的經營。2004年,在南投縣魚池鄉,我們協助茶農重新命名、包裝,並將茶葉當成精品來賣,改變了以往秤斤論桶的銷售模式。藉由網路平台的散播,「阿薩姆紅茶」成功地重新復育,再次打響台灣紅茶的知名度,提高台灣紅茶市場價值。2008年,台新走出重建區與PayEasy.com合作,推出「我的一畝田」企業認養活動,建立稻米產銷合作的新平台。推動十多年來,已有近300家不重複的企業參與認養,每年使用這個平台向農民直接買米保育台灣優質土地。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曾於分公司擔任主管,對於花蓮有著更深一層的情感。(圖/李蕙璇攝)時間再拉近到2024年4月地震重創花蓮,多處大樓、道路災損嚴重,原本遊客如織的東台灣頓時變得冷清,深刻影響當地商家與居民的生活。南山人壽關注花蓮災情,地震發生後,不僅於第一時間啟動關懷措施,整合南山內外勤及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跨團隊的人力與資源,投入花蓮災區第一線關懷行動,迅速多線展開對傷患家庭、罹難者家屬及失去家園的受災民眾的慰問與支持,對保戶甚至非保戶都給予及時的送暖與實質的幫助。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表示,秉持保險業「利他大於利己」的初衷,南山相信保險不只是保險,可以做得更多、用心守護需要的人,也會透過實際行動支持地方與小農,響應南山重視永續健康的理念。由於范文偉曾於2006至2007年間曾擔任南山人壽花蓮分公司主管,對於花蓮有著更深一層的情感。今年南山人壽春節禮品選用花蓮在地品牌的香氛禮盒,禮品是由花蓮滯銷柚子製成,希望與更多人分享花蓮的美好,並給予這片土地更多的支持與鼓勵,同時協助果農的經濟收入,期盼透過行動支持花蓮小農、回饋大地,期待攜手各界一起關注環境,成就健康美好的生活,創造更永續的未來,如同南山人壽的品牌承諾,讓「未來 有備而來」。近幾年,南山人壽持續透過各種方式支持在地小農,除了2025年春節禮盒選用花蓮在地品牌香氛禮盒,2024年中秋節則是選擇與小農合作的果乾品牌,收購賣相不佳的水果與生產過剩果物作為產品原物料,製成果乾與果醬,賦予每一顆水果新生命,讓更多人看見及支持台灣這片美好的土地。2023年,南山人壽六十周年禮品更是結合在地關懷,特別與嘉義返鄉青年團隊合作,採用嘉義大林鎮蜂場的蜂蜜,支持嘉義縣地方創生。此外,南山人壽也連續二年響應壽險公會的「為地球保險」接力淨灘活動,攜手花蓮縣得勝愛奇兒學習成長協會與慈濟大學,集結企業、學界、NPO組織三方力量在花蓮七星潭聯合淨灘。除了淨灘,2023年底,南山人壽也與協會的孩子與家長們,一起在七星潭合作打造海廢再生藝術牆。

富邦去年賺破1500億首度超過一個股本 國泰也大賺1千多億創次高
14家金控的2024年全年獲利普遍創新高,富邦金首度突破1,500億元大關、每股稅後盈餘達EPS為10.80元,本周六11日將舉行謝年會(尾牙),股民期待董事長蔡明興是否如去年釋出鼓勵政策規劃方向。國泰金去年全年稅後淨利1,111.9億元、EPS達7.28元皆創歷史次高;凱基金、中信金、新光金等還未公布。若依往年股利配發率估算的話,多檔金控股的潛在股息殖利率上看4%以上的機率很高。富邦金(2881)2024年12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126.1億元、稅後淨利105.1億元,累計2024年全年合併稅前淨利1,727.8億元、稅後淨利1,511.6億元,首度突破1,500億元大關;全年稅後淨利及12月單月稅後淨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80元。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去年獲利亦皆創新高。國泰金(2882)2024年12月稅後淨損19.1億元,全年稅後淨利1,111.9億元,EPS達7.28元,累計稅後淨利及EPS皆創歷史次高紀錄。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皆創歷史新高紀錄,國泰人壽累計稅後淨利創歷年次高。元大金(2885)8日公告2024年12月自結合併損益,12月獲利(母公司業主稅後盈餘)17.64億元,全年累計獲利358.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77元創史上次高紀錄。子公司部分,元大證券獲利達211.58億元,元大銀行獲利達100.15億元,元大人壽12月虧損5.11億元、全年獲利達19.23億元,元大投信獲利則達39.48億元,元大期貨獲利則達21.67億元。兆豐金(2886)2024年自結合併盈餘部分,全年稅後盈餘347.66億元,年增4.5%,每股稅後盈餘EPS達2.35元。兆豐銀行全年獲利則達283.7億元、年減率8.5%,兆豐證券12月獲利1.16億元,全年獲利25.5億元,年增27.3%;兆豐票券12月獲利1.61億元,累計獲利22.06億元,年增14.8%;兆豐產險12月獲利0.37億元,全年獲利4.12億元轉虧為盈。第一金(2892)2024年自結損益部分,12月獲利12.43億元,全年稅後盈餘達253.6億元,年增12.9%,每股稅後盈餘達1.81元。第一銀行12月獲利11.78億元,全年稅後盈餘達238.06億元、年增10.6%。第一金證全年獲利11.83億元、年增21.0%,第一金人壽全年累計獲利達5.8億元,年增33.3%。永豐金(2890)2024年12月自結單月稅後盈餘10.83億元,累計1~12月稅後盈餘223.0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76元。其中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12月稅後盈餘7.83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盈餘174.63億元;永豐金證券12月稅後盈餘3.68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盈餘58.28億元。華南金(2880)12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5.50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9.30億元;累計合併稅前淨利291.44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231.2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1.68元,每股淨值為15.99元。玉山金(2884)2024年自結盈餘,全年累計稅後盈餘260.84億元,年增19%,每股稅後盈餘EPS達 1.63元,再創新高。玉山銀行全年獲利達245.33億元,年增25%;玉山證券全年獲利21.75億元、年增68%,玉山創投虧損2.61億元。台新金(2887)12月自結稅後淨利7.9億元,全年累計稅後淨利200.6億元,每股稅後淨利EPS為1.39元。台新銀行12月稅後淨利17.6億元,全年累計稅後淨利為185.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水準,較去年成長24%。台新證券全年累計稅後淨利23.6億元,較去年成長52%。台新人壽全年累計稅後淨利12.4億元,較去年成長近四倍,主係因今年股票資本利得影響。合庫金(5880)2024年全年累計稅後淨利達197.4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1.26元。國票金(2889)2024年全年累計稅後淨利達21.7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61元。此外,上海商銀(5876)2024年全年累計稅後淨利達133.7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2.76元。

金控2024年獲利創歷史新高 將挑戰全年6,000億
14家上市金控2024年前11月稅後純益達5,714.57億元,目前七家金控已公布2024年12月獲利,合計115.96億元,現在2024年獲利已達5,830.53億元,率先突破單年金控獲利最高的2021年5,806.25億元,締造單年金控獲利新高紀錄,只要後續尚未公布的七家金控12月獲利不要有意外大幅虧損,預計2024年獲利將可站上5,900億元以上,甚至挑戰6,000億元大關。目前七家金控獲利暫居冠軍為元大金的358.3億元,其次則是兆豐金的347.66億元,玉山金、第一金、華南金、永豐金、台新金全數站上200億元大關以上。獲利年增率上,以台新金的37.47%居冠、其次則是元大金的34.87%,玉山金、第一金、永豐金則都有12%以上的年增率。個別金控中,元大金全年稅後純益創歷史新高,元大證券與元大銀行為主要獲利來源,元大證券12月稅後純益為15.1億元,全年211.58億元;銀行12月稅後純益為5.9億元,全年100.15億元。元大人壽經常性收益仍穩定成長,全年獲利19.23億元。第一金2024年全年獲利創下史上新高,達253.59億元,連四年創新高。華南金2024年全年稅後純益達231.23億元,創下金控成立以來的史上新高,連四年創新高。台新金2024年全年累計稅後純益突破200億元,達200.6億元。子公司方面,台新銀行2024年12月稅後淨利17.6億元,2024年全年稅後純益為185.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水準,較2023年成長24%,核心業務獲利動能強健。

史上最大波!金管會「這項」新規定 14家銀行「清理呆卡」牽動千萬卡友
台灣銀行界信用卡發卡量大到逾千萬張是超過半年未曾使用過的,若再長至一年未刷過卡的則被視為「呆卡」行列,目前包括國泰世華、北富銀、台新銀、中信銀、玉山銀、華南銀行等14家銀行啟動清呆卡停卡行動。而此波清卡如此大規模大動作,業界分析主要有二大原因。根據CTWANT整理,截至最新華南銀行公布加入「清理呆卡」列車,共14家銀行,包括先前已公告的銀行有國泰世華、台北富邦、台新、中信、玉山、永豐、凱基、遠東、兆豐、第一、彰銀、星展、渣打銀行等。原則上是超過12個月未使用該卡消費,銀行將透過書面文件通知持卡人,通知提前終止信用卡契約。卡友們可留意發卡行公告的相關規定,銀行業界分析,一來是自從國內銀行紛紛展開一場「信用卡點數大戰」,2016年LINE Pay推出LINE Points,1點Point為1元;2020年台新銀行推出「Richart Life」,即是結合支付、點數、生活優惠及金融服務的全新平台,並於今年7月宣布經典玫瑰卡、太陽卡指定卡別新權益「台新Point」多元兌點場景」。國泰世華銀行則是在2021年推出CUBE卡,為市場首創的「一卡抵多卡、五大權益方案」,並連結「小樹點」,逾600萬卡友使用擴大場景及回饋價值,同時整合多張信用卡。國泰世華銀也公布2025年1月1日起,CUBE卡持續享六大權益消費最高3.3%小樹點信用卡回饋無上限,「玩數位」新增串流平台Max,除「慶生月」維持每季公告權益外,「玩數位、趣旅行、樂饗購、集精選、來支付」等五大權益方案的公告頻率,將由「每季」調整為「每半年」公告一次,並將不定期宣布驚喜回饋通路。此外,今年8月玉山銀行新推出的「玉山Unicard」信用卡、「玉山e point」點數回饋機制新上市,與之爭競,引爆信用卡點數大戰以來,民眾不僅未如過去偏重使用實體信用卡,目前綁定信用卡也偏重點數回饋機制的優惠吸引。還有「電子支付大戰」,可綁定信用卡、金融簽帳卡等,譬如說街口支付等擴大市佔率,玉山銀行12月30日宣布攜手Ocard平台打造會員點數生態圈,玉山Pi拍錢包信用卡卡友於支付同時完成會員消費記錄、點數累積,並結合P幣回饋,可於各項支付情境下全額折抵,實現「P幣即是現金」。再者,去年(2023)金管會宣布,將銀行呆卡中未動用額度風險係數0%增到10%,也就是說,銀行必須提供資本計提,由於久未刷卡的信用卡的貢獻額度會影響銀行計算資本適足率的高低,增加營運成本,因此驅動各家銀行儘速處理呆卡動卡率,並鼓勵卡友更換擁有較多優惠活動的新卡等。

吳東亮風寒缺席台新金聖誕點燈 總座透露:明年股利政策現金多發一點
台新金控6日舉行聖誕祭點燈儀式,董事長吳東亮風寒缺席,由總經理林維俊主持,他提到新新併的目前進度之外,在股利政策上可能朝向「現金多發一點,股利少一點」,對於明年展望趨勢「很樂觀,為台灣自己鼓掌加油一下,榮景應會持續下去」。現場出席的還有台新金獨董王美花、台新人壽副董吳昕豪、新光金董事長魏寶生與旗下銀行、保險、證券等子公司高階主管等。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表示,在「新新併」進度上先等待新光銀行工會選出協商代表,台新秉持希望大家都能留下來一起努力的心態,希望兩家人力資源整合,雙方有最強的人力資源池,為更大更好的金控努力,目前與台新銀行工會溝通不是問題。對於媒體聯訪提問到股民關切明年的股利政策,林維俊說,「有信心配出有競爭力的鼓利,回報給投資人及股東」,仍需等明年董事會通過才可以確認。目前台新金至11月底的每股稅後盈餘EPS達到1.35元,還要再加上12月的獲利,及可以分配的未分配盈餘的話,原則是朝多一點現金股利、少一點股票股利去發展。林維俊並說,展望明年,台灣經濟表現相對不錯,政府也陸續上修經濟成長率,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控制在不錯的水準,環顧世界「台灣應該為自己加油一下」,並預期明年榮景應該持續中,他也提到,川普重回白宮當選美國總統,川普即代表變數。台新金今年連續第十二年舉辦以「幸福樂園·新願成真」為主題,在臺北市仁愛圓環打造夢幻聖誕樂園,巨型甜點燈飾搭配華麗旋轉木馬,與高達15公尺的認真永續聖誕樹,合體形成超夢幻打卡點。熱門的聖誕限定專屬優惠合作商戶也突破40家,除到店家消費享好康優惠外,同時聯合推出線上「掃點活動」,掃點就可抽台新POINTS,持續第二年針對聖誕活動自願性減碳,以實際行動親身實踐,號召大家一同節能減碳,邁向永續未來。

12家金控前十月獲利出爐 中信金EPS達3.2元賺贏去年
14家金控陸續已有12家公布10月自結財報,中信金單月獲利、前十月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的3.20元雙雙領先;元大金、兆豐金的EPS也超過2元;凱基金則較去年同期成長64%。國泰金、富邦金則還未公布。中信8日公告2024年10月份自結盈餘,10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47.40億元,累計前十月合併稅後盈餘633.89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每股稅後盈餘(EPS)為3.20元,亦創歷史新高。同時,中國信託金控雙引擎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及台灣人壽累計前十月稅後淨利亦創下歷年同期最高及次高。中信金控表示,子公司中國信託銀行10月份稅後獲利44.95億元,累計前十月稅後獲利407.7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其中存放款穩健成長,財富管理因銷售保險、基金及結構債業績大幅增加,帶動相關手續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43%,信用卡業務則在海外消費需求強勁帶動下,手續費收入較去年度同期成長25%。子公司台灣人壽10月份稅後獲利1.62億元,保險業務動能良好,惟受美元匯率波動影響認列匯兌損失,累計前十月稅後獲利212.31億,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1%,主要來自處分股票及基金等之資本利得。凱基金控10月自結稅後獲利為新台幣(以下同)17.43億元,今年前10月稅後獲利突破300億,達308.8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64%,每股盈餘1.81元。凱基金控表示,上月份受美國總統大選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股債市相對進入膠著,凱基金控集團各子公司仍維持穩健獲利表現。10月份因美元走升,子公司凱基人壽整體避險成本降低,加上掌握國內股市波段行情,實現資本利得,締造穩定獲利表現。凱基人壽10月份稅後獲利為11.35億元,今年前10月稅後獲利達212.5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71%。雖海外及債券市場相對波動,但受惠10月份台灣股市穩定上揚,凱基證券經紀、財富管理、衍商及資本市場等業務獲利表現良好,10月份稅後獲利為6.13億元,今年前10月稅後獲利達87.4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54%。凱基銀行10月份稅後獲利為4.04億元,主要來自於利息及手續費等核心收益的穩定貢獻,存款及授信規模也維持增長,今年前10月稅後獲利達47.13億元。中華開發資本受投資部位評價影響,10月份稅後虧損1.22億元,年度累計稅後獲利4.65億元。台新金控113年10月自結稅後淨利12.4億元,累計每股稅後淨利EPS為1.25元。台新銀行10月稅後淨利15.1億元,累積稅後淨利為 154.7億元,核心業務獲利動能強健,累計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 19.3%。資產品質維持穩健,截至10月底逾放比為0.13%,備抵呆帳覆蓋率為981.81%。台新證券10月稅後淨利0.8億元,稅前淨利較上月下滑,主係證券市場波動劇烈,致公司營業證券處分利益減少;累計前10個月稅後淨利20.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主係今年證券市場指數上漲,成交量較去年成長,致公司經紀手續費收入增加。台新人壽113年10月稅後淨利0.3億元,主係因10月台幣貶值致兌換利益增加及所得稅利益影響;累計稅後淨利19.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主係因今年股票資本利得影響。新光金控10月自結稅後盈餘3.34億元,前十月累計稅後盈餘為201.06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25元;子公司新光人壽10月虧損3.26億元。合庫金10月自結稅後淨利13.74億元,前十月累計稅後淨利為175.99億元,累計每股稅後淨利EPS為1.13元;子公司合庫銀行10月獲利12.09億元。

金控競逐AI金融科技 Chat GPT、QR Code跨行ATM提款吸睛
「FinTech Taipei 2024 台北金融科技展」今天(1日)登場,各家金控展示新創科技互動式體驗,包括中信金首度亮相的超個人化「GPT ATM」與「AI客戶助理」,台新金發現逾6成台新銀客戶曾使用QR Code無卡提款而擴大跨行QR Code無卡提款服務,以及玉山金「居家小秘書」普惠金融服務等,多項創新科技吸引民眾目光。內建人工智慧(AI)的台新金控就在FinTech Taipei 2024台北金融科技展中大秀實力,台新銀行副董事長尚瑞強(中)、台新金控資訊長孫一仕(左)、台新銀行數位金融處資深副總黃天麟共同出席。(圖/台新金提供)中信金控展示7項創新金融應用,「智能安全防詐網」AI SKYNET神盾聯防科技平臺串聯綿密風險偵測網路,強化阻詐成效;首創透過行動裝置語音指令即可完成提款的「GPT ATM」,語音指令搭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能辨識多種語言,實現更便捷的ATM操作,此外,「AI客戶助理」如真人般親切互動亦吸引民眾目光、踴躍體驗。2024台北金融科技展永豐金此次展區以萬花筒為概念,創造出色彩斑斕的視覺效果,並融入體感互動裝置。後排中為永豐金董事長陳思寬。(圖/永豐金提供)中信銀總經理楊銘祥表示,中國信託動員近2,000位同仁打造「智能防詐安全網」,建置「神盾聯防科技平臺」(AI SKYNET),AI技術分級帳戶風險並整合客戶資訊,於中國信託行動銀行 APP操作可疑交易時即跳出警示訊息,防詐成績截至目前累積阻詐28億元,2023年新增警示帳戶數較2022年減少近25%,2024年前9月亦較去年同期減少近5%,迄今已從ATM交易破獲14起詐騙案並逮捕15位車手,積極防堵詐騙。中信金首度曝光超個人化「GPT ATM」與「AI客戶助理」則吸引民眾目光,「GPT ATM」顛覆傳統ATM操作,支援中、英、印、泰、越、日、韓七國語言,搭載AI語音辨識技術,用戶僅需透過行動裝置語音指令即可完成提款,更可根據交易紀錄、地點與時間提供個人化建議,並推出AI運勢分析,為用戶增添智能化服務體驗。台新金控旗下的台新人壽運用AI機器人,協助客戶透過對話即可填寫表單,體現出AI是如何融入日常金融服務中;台新銀行運用Chat GPT 4o語言模型結合時下熱門的MBTI設計出趣味問答,使用者可快速得知自己的個人特質,進一步獲知適合的Richart金融產品與Richart Life點數服務,感受全方位的便利生活金融服務;台新證券數位投資工具「台新Woojii APP」具備智慧選股功能,透過簡單的測驗就能推薦民眾適合的投資策略。台新銀行並運用AI偵測及大數據分析建立防詐機制,「戰神模型」正是防詐核心,協助實體分行及數位通路建立防詐網路,一同守護客戶的資產;「程式撰寫助手」則可加快程式編寫速度,減少重複性工作進而提高生產力,還有「辦公室軟體協作工具」一起協助員工減輕負擔、提高工作效率。台新金控運用大數據分析發現,逾6成的台新銀行客戶曾使用QR Code無卡提款,為滿足客戶需求,台新銀行攜手財金公司推出「跨行QR Code」無卡提款服務,將服務自台新銀行帳戶擴大至他行客戶也可使用,民眾於財金公司展區即可體驗「台新ATM QR Code無卡提款」。國泰金主打「未來金融家」主題,像是國泰產險則推出業界首創「點數或電子票券抵換保費」新繳保費方式;國泰人壽將百萬級用戶(突破120萬)「FitBack健康吧」鼓勵用戶持續健康行為,「FitBack健康吧」結合國泰小樹點生活圈激勵機制,用戶完成任務可換取小樹點兌換商品;投保指定外溢保單並持續完成健康任務,最高可享有10%的保費折減。國泰證券的「台美股定期定額」投資主題以及國泰投信App主打全新ETF服務及共同基金申購或買回的兩大專區,吸引許多民眾觀展體驗。根據集保數據統計,截至10月25日,全台ETF受益人數已超過1,368萬人,利用打包一籃子股票或債券的ETF投資已成為大眾主要理財工具。永豐金控旗下永豐銀行推出的「大戶DAWHO數位帳戶」,一站式整合存款、理財、貸款、換匯及證券等服務,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金融需求,DAWHO數位帳戶除了提供消費、儲蓄與彈性資金功能,還整合定時定額存美股平台ShareShares、大戶投及ibrAin智能理財等工具,鼓勵民眾可以透過科技工具了解與規畫財務。而在「大咖DACARD APP」則整合生活繳費稅與信用卡管理服務,包括檢視信用卡申辦進度、開卡啟用或國內、外交易設定等,加強防盜設定讓客戶便利又安心,以此創造最佳化客戶使用體驗,全方位滿足生活金融需求。玉山金控的「居家小秘書」展示玉山端到端的普惠金融服務,顧客可於e指申請平台一站式完成台外幣帳戶、信用卡、房信貸、證券帳戶等服務申請,還可以下載行動銀行App進行24小時線上換匯、設定匯率高低點通知,加入e.Fingo會員完成指定數位交易累積點數。

颱風過後買氣旺 ITF現人潮 福容攤位百萬刷手閃現
冬季泡湯吃鍋、跨年煙火或是寒假出遊,就趁現在,史上最大優惠快搶!旅遊業的年度盛事「ITF台北國際旅展」,於11月1日正式登場,為期四天的展期,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展出。今年的展覽全面升級,匯集111個國家和城市、1500個攤位,號稱全方位的滿足各種旅遊需求。颱風剛過,旅展人潮湧現,福容大飯店連鎖的展攤(攤位M1208),就位在南港展覽館1館4樓,旅展首日業績告捷,年年出現的百萬閃靈刷手,今年也沒缺席,早早預約赴攤位,一位狂刷320萬下單1000張住宿券,另一位也買了300張住宿券。五道式雙人套餐1,067元起。(圖片提供/福容飯店)福容大飯店,今年首度推出「美食通用券」買10送2優惠價12,800元,持券可享雙人五道式套餐,只要1,067元起。聯合住宿券最低2折起,全台18家分店任選入住,享福卡會員獨享買15送2,平均一張只要2,815元。現場購買成套票券還可玩「享福夾夾樂」,有機會獲得環島任你遊住宿券及聯合住宿券!展期四天享福卡會員領好康,每天下午兩點於攤位準時推出福容住宿禮券1,000元大放送每日限量50名;現場持兆豐銀行、台新銀行信用卡,單筆消費滿額即可獲得限量刷卡贈禮。活動期間免費加入享福卡會員再加碼抽住宿券!即日起至11月08日期間憑發票登錄享福卡APP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環島任你遊住宿券超過數十萬好禮。今年全新推出福容「美食通用券」,暢饗Buffet自助吃到飽、星級港點、日本料理、海鮮饗宴等頂級美食,多樣化選擇與口味,最能滿足饕客味蕾。美食通用券每張1,280元(僅開放旅展現場購買);買6送1優惠價7.680元,平均一張1,097元;買10送2優惠價12,800元,平均一張1,067元最划算!ITF台北國際旅展首日,福容大連鎖連鎖業績告捷,閃靈刷手狂刷320萬下單1000張住宿券。(圖片提供/福容飯店) 環島旅宿,入手福容「聯合住宿券」最省錢。一套5張15,950元;買10送1,平均一張2,900元;享福卡會員獨享買15送2,平均一張只要2,815元。使用一張就能入住福容徠旅系列,福容徠旅墾丁四人同行,每人每晚只要704元起。喜歡出國的旅客,利用福容桃園機捷A8店當中繼站,最適合,只要一張券加價500元即可入住。與機捷構共樓下環球購物中心,超方便。嘉義福容voco酒店,間間都是高樓層景觀房,三天兩夜用3張住宿券,平均一晚4,223元,相當於打2折,平日入住再享免費升級豪華客房超優惠!使用兩張可選擇入住福容淡水漁碼店海景豪華客房,或是擁有全台唯一海洋溫泉的福容福隆店,讓自己離塵不離城,讓身心好好放個假。即日起至11月8日福容線上旅展期間,福容福隆店同步推出「冬賞風呂小旅行」湯屋優惠1,999元,可享精緻風呂湯屋1.5小時及特色鍋物、西式餐點或精緻下午茶三選一,輕鬆愜意體驗豪華泡湯小旅行。詳情請洽官網:https://www.fullon-hotels.com.tw/

安排101件車手案給15名律師辯護 「律師團」首腦鄭鴻威交保...北檢提抗告
律師鄭鴻威涉嫌組成史上最大「律師團」洩密詐團案,台北地檢署查出,鄭安排101件車手案給15名律師辯護,且接受詐團虛擬貨幣報酬洗錢,4個月獲利1200萬元,依洩密、組織犯罪、洗錢等罪起訴鄭鴻威等人,台北地院日前裁定鄭交保500萬元後停止羈押,限制住居、出境、出境10月,但台北地檢署不服,今(16)日已提起抗告。檢方查出,鄭鴻威去年加入暱稱「銀河車隊-美國」詐團,負責處理該集團旗下車手遭檢警查緝後的相關法務事務,包括遭查緝前的防範措施、遭查緝後與檢警應對。鄭鴻威自行或指揮安排派案律師擔任落網車手之辯護人,以監視車手是否供出上游成員,藉此取得車手於偵查中之筆錄內容、車手是否遭羈押、扣案之贓款數額等資訊,並告知詐團連姓主嫌,以利該集團上游成員管控風險、調派人手及認列虧損,藉此維持該詐團運作。鄭鴻威親自或委由法務助理林佳毅安排黃耕鴻15名律師接案,15名律師分別接受3案至24案委任,15名律師利用陪同車手受訊及聲請羈押閱卷機會,以文字、口述等方式將筆錄內容、羈押聲請書等偵查資訊告知鄭鴻威,由鄭鴻威轉知詐團上游知悉。鄭鴻威接獲詐團虛擬貨報酬後,定期請友人會計師李昊承轉換現金洗錢,李自去8月17日起至12月1日止,兌換台幣並提領共計1270萬4901元 其合庫帳戶,再轉匯1216萬6500元至鄭的台新銀行帳戶,李賺取差額53萬8401元。案發後鄭男遭羈押,檢方起訴後,鄭因羈押期將於本月13日屆滿,向台北地院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法官裁定以500萬元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限制住居、出境、出海10月,要求鄭不得與同案被告、共犯及起訴書證據清單欄所載之證人為任何接觸。北檢對於史上最大洩密「律師團」首謀鄭男獲准交保,表示不服,已提起抗告。

台新神卡「要跟LINE Pay掰了」! 網友崩潰喊:權益大跳水
台新銀行旗下的「@GoGo卡」由於綁定全台市佔率75%的「LINE Pay支付」時有最高3.8%回饋,是不少小資族心目中的「必備神卡」。但台新銀行最新公告,12月1日起GoGo卡行動回饋將移除LINE Pay,同時最高3.8%回饋也降至3%,消息一出讓不少網友大喊:「我真的大喊救命!」、「權益被拔走真的太哭了」、「看來狗狗卡要被我冷凍了!」近日,不管是臉書信用卡社團或是Threads平台上,都有許多網友都在哀哀叫,原因是被網友暱稱為「黑狗卡」的台新銀行GoGo卡將在12月移除行動支付LINE Pay,只剩下街口支付與台新Pay,且原本3.8%點數回饋也被下調為最高3%回饋。此外,許多民眾也常使用的FlyGo卡交通、旅遊5%回饋,12月1日起也將移除中油、高鐵與易遊網、可樂旅遊、雄獅旅遊,也令網友想哭。消息曝光後,掀起大批網友熱議,「暈,我的加油卡又要換了」、「我才辦不到一年就是為了LINE Pay耶,看來要剪卡了」、「太傷心了吧,GoGo卡居然要掰了」、「LINE Pay移除...我真的大喊救命」、「台新雙狗的權益被拔走真的太哭了」。精打細算的網友已經發起新一波資訊整理,有網友建議,中油與高鐵的信用卡回饋,目前能代替的是台新玫瑰/太陽卡3.8%(需切換天天刷方案」)、凱基魔buy卡4%(當月需刷滿3000元、每個月要到官網登錄)、永豐sport卡綁Apple Pay 7%(但有上限)。至於「LINE Pay」的替代,則是改用玉山U Bear卡3%回饋可抵帳單、將來銀行將將卡4%(當月需刷滿3000元)、凱基魔buy卡4%(當月需刷滿3000元、每個月要到官網登錄)根據台新官網指出,GoGo卡從今年12月1日到2025年5月31日,行動支付、網購、訂房網最高3%如下:●行動支付:街口支付、台新Pay●網購:蝦皮、momo、酷澎(Coupang)、PChome、Yahoo、Amazon、東森(含森森)、博客來●訂房網:Agoda、Trip.com、Booking.com、Airbnb、Hotels.com、Expedia

中信銀「發卡王」再下一城! 董座親曝:取得這一張更加鞏固
當銀行力推數位服務之際,信用卡大戰仍如火如荼地,中國信託銀行在今年8月創下信用卡刷卡額逾600億元新高,發卡量居領先地位之際,再下一城,8日宣布「中國信託遠東SOGO聯名卡」上市,中信銀行董事長陳佳文喊出發卡目標百萬張,第一年破50萬張。中國信託銀行信用卡卡友在8月刷卡金額逾607億元,市占率達16.63%,已連續四個月奪下「刷卡王」;而在新卡發卡量的8月統計數據來說,中信銀發卡數超過7.5萬張,流通卡數超過936.1萬張,有效卡數超過592.6萬張。以流通卡數統計前五名來看,居冠為中國信託銀行,其次依序為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台新銀行。中信銀行董事長陳佳文表示,看到大家出席踴躍,這將會是一張舉足輕重信用卡,中信銀信用卡發卡50年,日前也舉辦慶祝晚會,在創辦人50年前、1974年引進國內首張信用卡,中信迄今也是發卡量、卡友最多的銀行,有情感與使命感,也是最懂得使用信用卡的銀行團隊,流通卡數、卡友數、手續費收入都是第一名,現在發行遠東SOGO聯名卡,讓中信銀領先地位更加鞏固。陳佳文並以自己夫人是SOGO忠心鐵粉為例,顯示SOGO在國人心中的地位難以取代,強強聯手,特別開發出在韓國、日本機場接送等的貴賓服務,不斷開發與零售業龍頭業者合作;陳佳文並喊出發卡目標數量100萬張,第一年目標破50萬張。遠東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表示,在營運力與永續力的表現部份都是第一名,現在與中信銀行合作發行聯名卡,更是第一名跟第一名的組合,有120萬的優質會員,在大巨蛋有「全台最美麗的地下美食街」的客群年輕化,遠百2023年營收破500億元;接下來11月是遠東SOGO的周年慶登場,邀請民眾可以使用新上市的中信遠東SOGO聯名卡。中國信託銀行表示,即日起申辦核卡,可同時享有中國信託銀行、遠東SOGO百貨、HAPPY GO活動優惠,於遠東SOGO百貨館內刷卡消費購物九折起,最高3%回饋無上限,中信點、HAPPY GO雙重點數同步累積,另有卡友專屬每日最高免費停車四小時優惠。

新光金團隊拚盈利還被嫌 魏寶生:力爭外資+散戶逾三成支持合併案
新光金控董事長魏寶生25日表示,10月將由總座率隊赴香港拜訪HSBC匯豐集團總部,深化國際跨售市場,還會前往越南、日本等,「國際化不是隨便說說的,還有新光人壽在CSM上的努力,非常期待與台新金的合併。」魏寶生還強調,經營團隊每天都做那些多的事情,還被人家嫌,「我和我的同仁是被屈辱的,麻煩大家幫忙伸寃。」魏寶生也強調,他有發電郵給外資爭取支持之外,也和台新銀行的高層了解,得到他們在理專、櫃員、IT、客服、法遵上都大缺工,新光銀行也是缺人。加上雙方銀行客戶重疊上不高約一成左右,因此在員工安置上是全部留用三年計劃的一體適用,相信合併之後的這段時間,雙方也有一定的適應時間。魏寶生今天和新光金總經理陳恩光、財務長精算師林漢維共同召開記者會,進一步說明董事會選擇與台新金控合意併購的綜效,他即舉例說,在新光人壽的銀行保險通路上,即有很大的期待。「新壽過去在銀行保險通路上的業績是落後的,一直衰退的,因為二個因素,一是受到新光負面消息太多,還有RBC資本適足率未達標,尤其是在公股行庫銀行是不准上架新壽的新保單。」魏寶生說,當然在自己金控旗下的新光銀的努力,以及台新銀行的支持,這一年來靠自己努力而在成績上有所突破。至於在10月9日的股臨會前,魏寶生肯定一定須取得外資過半以上、散戶超過3成以上的支持與委託書,一定努力在股臨會中拼過關,尤其是更專注在新壽在2026年接軌的信心及合併後的效益會出來。

才剛曝戶頭餘額慘況 聖結石又曝生小孩焦慮:做爸爸挺不容易
YouTuber聖結石曾是台灣最快突破百萬訂閱的網紅,近年投入加密貨幣領域,而他跟老婆「嘟嘟」結婚9年,12日他在社群貼出超音波照,更感嘆他現在戶頭餘額不多,而他23日更透露焦慮,直言當爸爸不容易。聖結石先前發文,「不要打字,用一張圖來說明自己的經濟狀況」,他貼出一張銀行簡訊圖,上面寫道,「台新信用卡款本期因餘額不足扣繳失敗,請於113/9/19補足6316元至台新銀行扣繳帳戶,將於9/20第二次扣款」,由此可見,聖結石帳戶不足6316元,他感嘆,「好慘的戶頭餘額。」聖結石也在Threads發文,「要生小孩的話,我可能得兼差賺奶粉錢了,但是我兼差賺奶粉錢不就沒辦法照顧小孩了嗎?那如果我沒有照顧小孩只拿錢回家。」小孩不就會大喊,「你關心過我嗎?你整天只知道工作!工作最重要!客戶最重要!你知道我選上班長嗎?你什麼都不知道!以後你老了我也要對你不聞不問,到時候你別怪我!」聖結石說,還是先別去跑兼差,但如果他不去,小孩又會說,「你知道我生在這個家有多丟臉嗎?同學暑假去羅馬、巴黎旅遊,我們呢?八里?家裡要什麼沒有什麼,連叫個外送都還要斤斤計較,你知不知道我現在上學手機用上一代的被笑了多久?你不知道!你什麼都不知道!」聖結石嘆,「啊,真是左右為難呢,做爸爸也是挺不容易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