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公司
」 大同 王光祥 盧明光 大同公司 大同大學
大同股民員工齊嗨! 股東一張領回3100元+員工每人分紅6萬
大同公司(2371)今(27)日召開股東常會,睽違23年來首度配息,同時也將實施現金減資,會中通過發放每股現金股利3.1元,合計今年一張大同股票可拿回現金3100元。大同2024年全年合併營收474.77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144.77億元,年增4.5倍,每股純益6.46元,創下歷史新猷。去年全年合併營收較前一年減少5%,但營業淨利大幅成長8.4倍,達117.63億元,獲利也成長逾4倍,達142.45億元,每股盈餘從前一年的1.13元大幅攀升至6.46元。依據此次決議,董事會將盈餘中新台幣66.78億元用於發放現金股利,配發率接近五成。減資部分則將註銷約1.17億股普通股,相當於總股本的5%,預計退還股東現金約11.7億元。若以昨日收盤價每股41.65元估算,股利加減資退現的現金殖利率超過7%。此外,根據公司章程規定,獲利年度須提撥不低於1%為員工酬勞,大同今年也決議提撥新台幣1.45億元作為員工酬勞,預估約2500名員工每人平均可領近6萬元。另有媒體關注三峽車禍案,肇事者78歲余姓男子被起底,曾任大同公司英國分公司高階主管,目前已退休,過去還曾持有733張大同股票,依昨日(21日)每股41.65元計算,市值約3052萬元。對此,大同強調,該人已退休多年,與公司現行營運無關。

已在加護病房一週!三峽肇事翁昏迷無法筆錄 2子急從英國返台
新北市三峽區19日發生嚴重車禍,造成3死12傷,肇事的78歲余姓男子住院第8天,歷經兩次目前仍在加護病房常態性處於昏迷狀態,無法製作筆錄。案情尚未明朗,網上就出現民眾冒充余男女兒騙取聲量。據了解,余男膝下僅有2子並無女兒,目前兒子均從英國返台,協助處理後續事宜。余男事發當天從苗栗北返,途中曾進入關西服務區購買兩碗粉圓。余男下三峽交流道後,並未直奔住家,而是在國際二街、大學路一帶繞行數圈,最後停在國際二街,獨自走入鄰近的龍恩公園放置植栽與肥料,隨後在國成街通學巷撞上1單車、3輛機車及行人,造成3死12傷慘劇。余男余男過去曾擔任大同公司董事、大同日本公司財務課課長、大同公司財務處及電子事業處會計課長,並曾任大同泰國公司總經理。龍恩里長黃家賢日前受訪更透露,其曾任大同英國分公司高階主管。余男與妻子結婚後育有2子,余男退休後返台養老,2子則長年旅居國外發展,事件發生後也訂購機票返台,協助父母處理後續事宜。對於尚未釐清的主觀狀態與肇事當時的具體反應,有待其病況穩定後再進行筆錄。

三峽肇事翁竟是董事會監察人 大同大學認了:依私校法處理
新北市三峽區19日下午發生重大車禍,78歲余姓老翁在北大國小旁的路口於放學時段衝撞人群造成3死12傷的慘劇。余男身分遭起底,不僅曾人大同公司駐英高管,還為大同大學董事會監察人。對此,校方也證實消息並依《私校法》及相關章程辦理。余男余男過去曾擔任大同公司董事、大同日本公司財務課課長、大同公司財務處及電子事業處會計課長,並曾任大同泰國公司總經理。龍恩里長黃家賢日前受訪更透露,其曾任大同英國分公司高階主管。此外,日前在網上流傳大同大學第19屆董事名冊,顯示余男自2022年5月3日至明年5月2日擔任大同大學董事會監察人,校長何明果也證實消息何明果進一步指出,董事會的董事與監察人皆屬無給職,性質屬義務服務。監察人的主要職責為事後查核學校經營狀況,包含年度預算與決算的審查等,平時不參與日常行政運作,僅於召開董事會時出席相關會議。對於意外分生表達深切遺憾,至於是否續任董事監察人則依規定研議辦理。

三峽肇事男疑蓄意犯案!前同事出面爆料瘋狂行徑 若屬實恐升殺人罪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前19日下午發生嚴重車禍事故。一名78歲余姓老翁駕車行經該處時,突因不明原因暴衝,整輛車闖紅燈猛力撞上正好下課正在行經該處的學童與家長們,造成12人受傷、3人死亡的慘案。目前,警方初步排除酒駕、毒駕,而根據同事爆料,余男恐有蓄意犯案可能,而檢警也持續釐清案件,若余男真為蓄意犯案,恐將犯下殺人罪,最重可判死刑。根據《鏡周刊》報導,過去余男曾任大同公司財務長一職,並曾被外派至泰國、日本,而在退休之後也轉任為大同公司監察人一職。據余男同事所言,余男過去是沉默寡言,謹慎低調的財務人,但只有手一碰到方向盤,就像是變了個人一樣。數名余男同事爆料,過去搭過他所駕駛的車,每逢開車時就可以看見其變得焦躁又易怒,與平時沉默寡言的模樣相比,簡直判若兩人。余男的同事透露曾見到前方車輛在紅燈轉綠燈後,因慢了1秒就被余男狂按喇叭;也有人曾看見余男被超車後,追著對方罵持續好幾公里,研判余男恐有嚴重的路怒症,因平時過度壓抑情緒,唯在開車時爆發,最終不幸釀成悲劇。在事件發生以後,許多監視器畫面於網路上瘋傳,畫面顯示余男在北大國小前路段無故加速,沿路衝撞行人及機車,過程長達近百公尺,全程未見其減速。而目前檢警已調閱行車紀錄器及通聯記錄,將持續追查余男是否為蓄意犯案,若確認其當下確實有強烈犯意,刑責將由過失致死改為殺人罪,最重可判死刑。

肇事駕駛斷腿開刀中! 里長曝身分:曾為大同駐英高管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旁今(19日)下午發生重大車禍釀3死12傷。78歲余姓肇事駕駛曾任龍恩里模範父親。對此,龍恩里長黃家賢也出面曝其為人,並初步透露傷勢。據了解,余男曾在大同公司英國分公司擔任高階主管,退休後返台養老,在三峽住了10幾年。余男中午時曾聯繫妻子表示,欲從苗栗準備返家,不料卻發生意外。黃家賢透露余男擔任環保志工4、5年,平時為人熱心,發生憾事除了震驚更感到遺憾。被問到肇事與身體狀況有關。黃家賢表示余男患有心臟病,目前因斷腿正在開刀,詳細事發經過也還在了解,一切仍待警方調查。

舊案重提慘遭禁標3年!大同一度重摔綠燈 公司:尋求行政救濟
大同(2371)因14年前兩件政府標案,遭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認定違反《政府採購法》,被處以停權3年的懲處,並刊登於政府採購公報,儘管公司強調「影響可控」,利空飛來,今(16)日股價重挫,盤中一度摔入跌停板,至40.15元,隨後在連續買單推動下打開跌停,終場收在41元,下跌3.6元,跌幅8.07%。根據公共工程委員會的申訴審議判斷書顯示,大同在2009年承接內政部移民署的「外網安全節能終端設備購置案」,以及2010年的「陸客來台線上申請平台及入出國通關查驗系統委外建置案」,被認定違反《政府採購法》第101條第1項第6款,最終遭處停權3年。大同公司昨日晚間召開重訊記者會,策略長丁爾昆說明,兩標案早已驗收結案,將主張移民署處分違反比例原則,循過往成功案例尋求行政救濟,停權處分僅影響電力事業群投標公共領域權利,將加強民營業務拓展,並擴大海外市場及轉投資業務。他強調,根據公司過往資料分析,台灣公共標案金額約占電力事業群總營收的50%,但公司目前整體營運及財務狀況均正常穩定,在手訂單總額約210億元,訂單能見度已達2027年,評估此次停權對集團整體財務業務的影響仍在可控制範圍內。丁爾昆表示,大同公司已擬定應對策略,將更積極加強民營企業業務的拓展,同時大力發展海外市場,特別是美國、日本及中東等已有生產與銷售據點的區域。大同昨日收在44.6元,今日以40.15元跳空開低,一度下挫至跌停價40.15元,隨後跌停打開,終場跌幅8.07%,成交量為92701張。

獨/搶救台商鄭文逸連兩敗 聲請評鑑最高法官和續行審判都遭駁回
台商鄭文逸炒作大同公司股票,狠撈12億5717萬多元,最高法院去年7月維持高等法院見解,重判13年6月徒刑,鄭文逸遭拘提到案,發監執行。不過律師界和司法界盛傳鄭文逸入獄後,除了透過媒體造勢喊冤,「律師團也同步展開會外賽、如同搶救雷恩大兵」,除了劍指當初判決鄭文逸有罪確定的最高法院受命法官江翠萍等人,把江送請法官評鑑,還聲請最高法院續行審判、停止執行和召開大法庭,不過皆遭法官評鑑委員會及最高法院駁回,鄭文逸及律師團凌厲攻勢為之一挫。在聲請評鑑江翠萍法官的部分,曾被稱人權法官的前最高法院法官的律師錢建榮,及被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罵為側翼的帥哥律師李荃和等人主張,二審重判鄭文逸具有多達至少14處違背法令事由,江翠萍逕依刑事訴訟法第380條規定「無害瑕疵」為由,駁回上訴,侵害其訴訟防禦權,危及正當法律程序;也沒適用增訂刑事訴訟法第211 條之1關於專業法律問題之鑑定程序進行審判;還不顧法律見解歧異,未提案到大法庭討論,因此請求評鑑江翠萍。不過法官評鑑委員會認為,根據法官法規定,法律見解不得據為法官個案評鑑之事由;且憲法第80條明揭法官從事審判僅受法律之拘束,不受其他任何干涉;司法自主性與司法行政監督權之行使,均應以維護審判獨立為目標,不得違反審判獨立原則,因此駁回本案法官評鑑,以免影響審判獨立。其次在聲請續行審判並停止執行及聲請提案大法庭的部分,鄭文逸的律師團陣容也很堅強,包括前最高法院院長吳燦之子吳孟勳、前最高法院庭長陳世淙、前高院法官王國棟等3位律師。律師團主張:原審判決未及適用刑事訴訟法增訂之第211條之1規定進行審判程序,依程序從新原則,應撤銷原審判決發回原審法院更為審判,始能保障聲請人之聽審權。另外,本案有諸多法律爭議,卻未提案召開大法庭,即逕以程序判決駁回聲請人之上訴。此外,復有濫用無害瑕疵理論等嚴重違誤。律師團認為,本件判決係將鄭文逸合法之上訴誤為不合法之無效違法判決,自應回復原訴訟程序繼續審判,並停止執行。最高法院則認為,專業法律問題徵詢意見之制度早為司法實務所運用,且行之有年。此次刑事訴訟法增訂第211條之1規定,難認係新賦予當事人之訴訟法上權益,而應解為是鑑於專家學者就法律爭議所為之法律上意見,並非釐清事實爭議之證據資料,與鑑定(法定證據方法之一)之法律定位及功能有別,從而,刑事訴訟法第211條之1第1項雖於原審宣判後始公布施行,也未違反程序從新原則。此外,鄭文逸以有濫用無害瑕疵原則,侵害其訴訟權,有違憲疑義為由,向憲法法庭聲請裁判憲法審查部分,已於114年3月20日以114年審裁字第297號裁定不受理。最高法院認為,鄭文逸的證券交易法案件,經最高法院以上訴不合法,而判決駁回確定,鄭文逸即無繫屬最高法院案件。卻主張最高法院裁判之法律見解產生歧異,且該聲請歧異提案與聲請繼續審判,兩者互有關聯,而聲請提案予本院刑事大法庭裁判,為法所不許,其聲請亦應一併駁回。

百工百業齊反詐!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成立 聯手刑事局組防線
為強化社會對抗詐欺犯罪的能力,提升全民防詐意識,刑事局20日與各界民間企業、媒體及公益團體攜手,舉辦「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成立記者會。協會召集人弗利思特文化事業董事長許良源,帶領媒體業、企業、科技業、金融、醫療等百工百業支持,彌補公部門不足,全力反詐。台灣民間反詐協會成員內包含,國策顧問黃金舜、名緯廣告媒體集團創辦人唐錦祥、昇恆昌總經理江建廷、大同公司董事長王光祥、東森電視董事長林文淵、富裔實業董事長祝文定、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楊舜欽、鴻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汪用和,以及靖天電視集團總裁陸醒華、八大電視總經理王克捷、三立電視總經理高明慧、壹電視總經理余朝為、周刊王社長陳肅瑜、華視新聞台台長蔡菀瑩、三立財經主持人陳斐娟、馬偕醫學院校長李居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春天診所董事長何麗玲、力祥藥品公司董事長張有朋、藝人李鑼等人。警政署署長張榮興致詞時也表示,去年9月推動時,全國每日平均詐欺財損約4億元,而今年1、2月的詐欺財損金額平均約2.6億元,明顯下降,其中詐欺項目中仍以投資型詐騙為最高。協會主委許良源表示,期望透過協助政府具體打詐,強化全民防詐意識有效降低詐騙犯罪,未來推動方向,希望在立法院推動跨黨派修法提高普通詐欺罪及加重詐欺罪的刑責,目前修法版本最重可達10年徒刑,併科500萬元罰金,並不排除以嚴刑峻法遏阻詐欺行為。刑事局局長周幼偉指出,為遏阻詐欺不法所得金流,刑事局也積極培養金流人才,目前已有約200人考取相關證照,更查扣約102億元虛擬貨幣。刑事局表示,政府持續推動各項打詐措施,去年「打詐新四法」正式施行,並通過「打詐綱領2.0版」,提供更完善的執法工具。去年全國警方已成功查獲詐欺犯罪集團2,431團、逮捕犯嫌23,306人,查扣不法利得151.2億元,並成功攔阻18,800件詐騙案件,避免民眾財產損失逾129.9億元。然而,面對詐欺犯罪日益組織化、科技化的趨勢,執法單位單打獨鬥已不足以因應,唯有結合社會各界的力量,才能有效提升打詐效能,達成「詐欺案件下降、財損減少,讓全民有感」的目標。刑事警察局進一步指出「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的成立,將能補充公部門的不足,並透過整合社會資源,推動三大關鍵方向:提供被害人援助、減少詐騙帶來的傷害、要求未履行防詐義務的社群平台負起相關責任、擴大防詐宣導。

政府防詐緩不濟急 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籌備成立
國策顧問黃金舜與民間企業、媒體高層發起的「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今(24日)舉行籌備會議,推選前媒體人許良源擔任主任委員,並預計在3月13日舉行成立大會。受邀出席會議的刑事局預防科長林書立指出,政府防詐常因行政程序而緩不濟急,民間的防詐力量就格外重要;許良源表示,要由民間出發,彙集所有力量協助政府打擊詐騙,不讓人民活在被詐騙的恐懼與懷疑之中。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發起人除了黃金舜外,還包括大同公司董事長王光祥、東森電視董事長林文淵、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楊舜欽、八大電視總經理王克捷、三立電視總經理高明慧、周刊王CTWant社長陳肅瑜等多名企業、媒體經營者,今日籌備會議上,推選弗利思特文化事業公司董事長許良源擔任主任委員。林書立直言,全球詐騙案橫行,詐騙金額更高達全球GDP的1%~1.5%;台灣之所以會成為詐騙案的高發區域,是因為台灣的超額儲蓄率高居全球第五,「哪裡有錢?詐騙集團就往哪裡去!」但他坦言,政府要防詐常常因為行政程序箝制而緩不濟急,這時民間的防詐力量就格外重要。許良源說,對內會先整合企業界,新聞媒體界一起加入參與;再來就是推動修法,給檢警法一個強有力工具打擊詐騙,讓犯罪份子不敢騙、不能騙,同時強化騙不到的防禦力量,將詐騙手法透過新聞報導,廣告宣傳,讓反詐騙訊息有效充分的揭露。他表示,協會成立後將推動在全省各鄉鎮舉辦120場電影會,邀請民眾觀賞描述詐騙的電影,轄區分局再配合派員講述最新詐騙手法,防制詐騙撇步,進一步還要推動跨國打詐合作,例如借重國際警察協會的力量,一起推動反詐騙。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國策顧問黃金舜舉例說,台灣藥局很普遍,幾乎每個里都有一家,跟一般民眾的接觸非常頻繁,慢性箋都會在藥局領取,可不可以用藥局端來和年長者做聯繫結合,來宣導反詐騙。高明慧也表示,播電影宣導反詐騙,宣導效果非常好,電視台更可以提供主播和主持人的資源一起下鄉宣導反詐騙。

大同去年12月營收42.8億 王光祥:今年股利至少2元
大同(2371)今(10)日公告去年12月合併營收42.8億元,月增5.76%。大同表示,受惠於集團電子代工事業群客戶年底出貨潮,營收連三個月正成長並創近半年新高,但去年同期認列大同莊園二期及台電冬山案收入墊高基期,年減31.59%。大同公司董事長王光祥日前證實,由於去年處分芙蓉大樓後,已經去年第三季彌平特別盈餘公積虧損,今年確定可以發放股利,且每股可望配發2元多一些,將是大同暌違24年配息。大同累計去年營收474.78億元,年減5.71%。大同電力事業群中,馬達、電纜、節能空調事業12月表現持續亮眼,與去年同期相較皆有雙位數成長。馬達部分,適逢年底電子大廠擴廠需求,外銷則有北美大型及中、小型馬達出貨量增的加持,營收攀升三成,樂觀看2025年北美、澳洲、東協等市場。大同進一步說明,電纜事業受惠台電產線滿載,訂單能見度看到2027年,同時持續衝刺公共工程、集合住宅、廠辦的線纜商機。另外,節能空調12月營收年增逾四成,主因電價上漲助攻節能商品需求,廠辦、賣場等大型空間更換空調設備商機熱絡。電力事業去年全年營收年增12%。展望今年,大同表示,電力事業群有望維持雙位數增長態勢,尤其重電今年電力變壓器產能滿載,觀音新廠力拚今年第一季投產,爭取台電強韌電網釋出的訂單,並助力公司北美變壓器市場商機。

啟動「台北淨零101」計畫 蔣萬安:2030年完成減碳40%
台北市政府和台北市商業會27日宣布,由莫比綠電執行的「台北淨零101」計畫正式啟動,領先全國加速減碳進程,並計劃推動氫能與綠電數據中心,包括大同集團、龍山寺、全聯集團等國內企業與Google、豐田(TOYOTA)等跨國公司都出席活動。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將以公私協力平台結合《台北市淨零管理自治條例》,加速推動台北市成為全球綠色科技與AI時代的新創基地與發展重心,並在2030年完成減碳40%的階段性目標。蔣萬安表示,去年他與台北市商業會到上海參加雙城論壇,以及參考各個國家主要城市他們淨零碳排的各項做法,共同提出來「台北淨零101計畫」,選定14大產業類別以及8大減碳策略,希望能夠在接下來這幾年,能夠在台北市各個地方建立示範場域,儘快達成2030減碳40%、2040減碳65%、2050達到碳中和的各個階段性目標。蔣萬安說,世界各國主要城市,都非常用心在規劃各項淨零碳排的計畫,包括新加坡擬定「2030 Green plan」、上海對永續發展擬定各項的規劃,東京都在兩周前舉辦的城市永續科技論壇,在現場跟40個城市的市長、代表大家共同討論,面對極端氣候所帶來的各項災害,我們也必須要加快力道來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台北市長蔣萬安(左)與「台北淨零101」計畫主持人曾冠智受訪時表示,北市府和商業會共同合作的範圍包括循環經濟、廢棄物處理、包括再生能源、包括綠運輸整體的提升。(圖/台北市商業會提供)出席活動的大同公司策略長丁爾昆致詞時表示,淨零碳排已經是全球趨勢,這次「台北淨零101」計畫中,包括綠色公園、綠色企業總部和綠色資料中心等項目,都與大同的發展方向一致。大同將協助台北市政府建置「綠色資料中心」,協助把台北推向AI淨零智慧城市,並將認養中山北路上的撫順公園,還提供百萬獎金開放全球競圖比賽,以智慧、科技、綠建築的標準,來翻新綠色企業總部,旗下轉投資公司大世科也正在發展AI與數據中心,未來將全力支持台北淨零101,也期待與市府團隊共同努力,推動台北市邁向淨零永續。「台北淨零101」啟動活動27日在市府市政大樓舉行,由蔣萬安與商業會理事長吳發添、計畫主持人曾冠智、環保局長徐世勲與莫比綠電、中華開發金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寒舍集團、遠東SOGO百貨、台北市立大學、台北藝術中心、台北捐血中心及大同世界科技等場域代表共同完成啟動儀式,國際數據運算龍頭Google及近來致力發展氫燃料電池的TOYOTA也派員出席。曾冠智指出,綠色電力與算力是未來台北競爭關鍵力,期望透過此計畫與市府密切合作,建置應用綠氫發電的綠色資料中心,未來可望把成功的案例複製到各個地方。

牧東光電3%股東召開臨時會 北市府遭質疑火速批准
金管會日前指出,上市櫃公司牧東光電由台北市商業處核准,由3%小股東召集,將在5月29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解除現任全體董事案,全面改選董事6席及獨立董事3席。但相關人士向CTWANT爆料指出,台北市府承辦人在周五收到牧東公司對股東臨時會的陳述意見後,竟只隔了一個周末就在周一火速發文核准召開,承辦人還在當天立即休假,質疑市府把關有問題。金管會4月中公告,牧東公司已收到3%小股東來函,向台北市商業處要求依《公司法》第173條第2項規定,以召集人名義召開113年股東臨時會,預計5月29日在台北校友會館召開,討論解除現任全體董事(含獨立董事)案,全面改選董事6席及獨立董事3席。爆料者指出,台北市政府3月22日發函給牧東公司,表示該公司股東楊錦龍等人22日發函給市政府,申請由持股共達3%的小股東開動召開股東臨時會,改選公司所有的董監事,要求牧東公司陳述意見,「市府收到小股東的請求後,不必花時間研議內容,當天就發函給相關公司,你什麼時候看過市府公務員的動作這麼快的?」他說,以3%小股東發起股東臨時會的情況相當罕見,知名的大同公司及泰山公司經營權之爭中,股東臨時會都引用《公司法》第173條第1項規定,由過半股東召集。爆料者說,市府的公文要求牧東公司在3月29日前提出意見,否則將核准股東召開臨時股東會的請求,而依《公司法》中針對小股東召開股東臨時會的規定,這些小股東所持有的股份除了必須占3%以上外,還須持股一年以上,該公司查詢小股東的資格後,在29日周五截止日當天回覆市府承辦人,未料隔了一個周末,市府竟快速經過應有的公文流程,在周一、4月1日就發出公文,通知牧東公司,市府已核准小股東自行召開股東臨時會。牧東公司內部人員表示,台北市政府的公文上面除了基層承辦人的聯絡方式外,只有市長蔣萬安的公文用印,雖註明為「分層負責核定授權人決行」,卻沒有其他局處首長的名字,而承辦人也在1日發出公文的當天請假;不僅如此,發起股東臨時會的股東所提出的董監事候選人名單中,包括之前未出席而導致董事會流會的人員,質疑內情不單純。台北市政府商業處表示,申請人曾於1月申請自行召集牧東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臨時會,市府於3月4日否准;後申請人於3月22日重新檢附相關申請書件,經查符合《公司法》第173條第1項、第2項規定,爰於當日發函請牧東公司陳述意見,並經牧東公司於民國113年3月29日email回復,市府始於113年4月1日准予申請人自行召集牧東公司股東臨時會。本案係申請人依《公司法》第173條第1項、第2項,按照商業處分層負責明細表,陳核流程係經承辦人員擬辦,並經股長複核,科長核定決行。

杭州亞運/選手村飄台灣味!家鄉美食直送比賽場館 中華隊伙食曝光
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在教育部體育署及中華奧會的協助下,支援中華隊在村外中繼站的後勤工作。本次的中繼站駐紮在離選手村及比賽場館不遠的盛捷國際辦公中心服務公寓,並主要以支援選手及教練在賽中誤餐時,提供家鄉味餐點並即時送餐到比賽場館的支援工作,減少往返選手村的時間,另也有運動員整復按摩的賽後恢復服務。國訓中心表示,盛捷公寓的支援工作由副執行長黃泰源負責統籌及指揮,並仿照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中華隊中繼站-蘇丹公寓成功的營養供膳補給模式,故指派中心的副廚方國雅、營養師潘奕廷及體能訓練師吳佳慧負責中繼站的聯繫、採購及餐食規劃工作,提供教練及選手熟悉的臺灣口味料理。杭州亞運飄台灣味。(圖/國訓中心提供)本屆亞運會盛捷公寓的餐點規劃分為主食餐及輕食餐2種不同餐食,讓選手及教練依照各項目競賽屬性的不同及飲食喜好自行選擇。雖然分為2種不同的選擇,但在飲食規劃的重點上,皆為高碳水化合物的餐食,符合運動員在賽中的能量補充原則,包含主餐類-丼飯、燴飯類、輕食類-海苔飯捲、烤地瓜、烤薯塊、烤蔬菜、茶葉蛋等,並提供熱湯,讓選手吃到國訓中心提供的外送餐點。食材選擇方面,因中國畜牧業開放使用含瘦肉精飼料餵養,故肉品瘦肉精的殘留、運動員的食品安全會是本屆亞運會中繼站最大的挑戰。食材採購部分,在台商會榮譽會長、中華隊團本部聯絡員周鮑華協助下,與杭州亞運會官方食材供應商生鮮食材採購經理接洽,並推薦曾經供應G20領袖高峰會的食材品牌,或是各大國際運動賽會使用過的品牌食材。杭州亞運飄台灣味。(圖/國訓中心提供)另外,該供應商進倉前亦會進行食材抽驗。透過源頭的把關,採購相對安全的食材。不僅如此,中繼站採購的肉品會再進一步利用瘦肉精快篩試劑做第二層的食安把關,確認通過無瘦肉精的快篩檢測後才會進行烹調料理,以確保盛捷公寓提供的伙食安全無虞,運動員可以安心的食用。國訓中心強調,特別感謝大同公司提供商品贊助本次杭州亞運盛捷公寓支援團隊,讓國訓中心帶著大同寶寶共同出征杭州亞運會,提供20人份、10人份大同電鍋及快煮壺數個,讓廚師在備餐的過程更放心、火候狀態也能掌握的更精確,讓中繼站煮出臺灣味,運動員吃到家鄉味。

大同與歐洲能源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MOU) 將進行四大方向合作
大同(2371)今(13日)由董事長王光祥代表,與歐陸最著名的能源與碳交易平台歐洲能源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MOU),以提供台灣企業更好的歐洲碳市場相關服務。王光祥表示,此次簽署MOU意義非凡,顯示大同集團轉型進入開花結果階段,集團由家電與電子起家,一路進展至資通訊再到綠能轉型,為百年企業注入新活水,在電力、再生能源、資訊系統及家電產業等事業多管齊下,隨著淨零碳排世界趨勢爭取商機。歐洲能源交易所亞洲區總裁Ray Ang Zhi Ru表示:作為全球減碳的忠實倡導者,EEX非常高興與像大同一樣志趣相投的公司合作,並且期待未來更密切的合作。針對大同與歐洲能源交易所達成的合作意向,大同公司總經理沈柏延表示:大同集團很高興能夠與歐洲能源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為台灣與歐洲碳市場發展提供企業端的連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扮演關鍵角色。大同表示,雙方同意在下列幾個方向合作,包括,一、資訊共用:特別是共同分享在歐洲與台灣交易所交易的環境與能源類產品方面。二、企業服務:支持與協助台灣企業參與歐洲能源交易所。三、共同活動:組織與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如論壇、研討會等。四、協同推廣:在台灣與歐洲共同推廣碳市場發展。

CEO老學長挺大同1/超硬背景「校友治校」 盧明光帶頭募5億拚「公立收費」
全國62間大專院校焦慮等著「111學年度大學分發入學」8月公布缺額之際,大同大學已有了新計畫。CTWANT記者獨家取得訊息,8月3日卡努颱風假這天,大同大學董事會及老校友開起第一場募款專案會議,訂出短期募款3億元、5年募款5億元,還要透過活化資產收租,讓大同大學新學期開始,學費比照公立,開啟台灣「校友治校」新篇章。在少子化、私校入學缺額日益嚴重下,行政院6月底拍板,明年2月起全面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3.5萬元,7月初大同大學董事會通過,今年8月起補助每生1.5萬元。依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公佈,111學年度私立大學每學期學雜費平均4萬9615元,公立大學2萬5503元,整學年私校學雜費約10萬元,公立約5萬元。「加上教育部的補助,大同大學學費就等於公立學校收費。」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說。大同大學全校學生約3300人,預估每年補助經費需5000萬元,錢就從校友捐獻而來。「請家長放心,大學長們會照顧學弟妹!」大同大學校友中美晶(5483)創辦人盧明光發出豪語,除了3億元捐助會先到位外,還計畫5年內完成募款5億元,更長遠的目標是增加4年學費全免名額。林挺生任內,大同大學公立學校的收費,讓很多家境清寒的學生能完成學業;如今校友們希望再恢復過往傳統。(圖/翻攝自大同大學FB)聽到這個消息,大同大學學生及家長都相當開心,有同學說,「可以少打1份工了!」有人以為申請條件困難重重,但卻是「人人有獎」,大讚「減輕不少負擔」。知情人士告訴CTWANT記者,颱風假這天,盧明光等大同大學老校友及董事會約10人召開募款專案第一次會議。會後,大同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萬寶集團總裁朱成志在line的校友群組公告,「這學期將展開公益興學教育基金募款活動,…2026年將蓋好西北最靠近捷運的新教學大樓…目前已經準備好蓋大樓的專款現金了。」除了向老學長募到第一桶金,再透過資產活化後收租提供源源不絕收入,形成正向循環。朱成志向CTWANT記者透露,很多老學長準備進入退休,為母校未雨綢繆,決定讓原本預定在2026年公立學校收費的計畫,提前達標,接下來將和學長盧明光倆人親自拜訪其他大同畢業的上市櫃公司董事長校友們,請大家為母校踴躍捐款,「希望未來5年後能不靠政府補助及校友捐助,也能維持獨立運作!」這場國內首見的「校友治校」,起於2020年10月大同公司(2371)變天,2022年1月大同大學完成第19屆董事會改組,從原本多數由大同公司主管組成的董事會,換成以畢業校友及教授的全新組合,15位董事中有9位是校友,包括盧明光,與前夏普會長戴正吳,及啟碁科技(6285)董事長謝宏波,大同林家,只留下大房長媳、前大同公司董事長林郭文艶一席擔任董事職務。林挺生曾幫每位工科學生上國富論,讓大同培育工業人才,同時也出了不少科技界的CEO,圖為盧明光於1991年接受林挺生頒發校友楷模獎。(圖/大同大學提供)根據《我們都是大同寶寶》一書中記載,家中排行老大的盧明光,下面有4個弟、妹,從小就感受沉重的經濟壓力,進入大同就讀後立刻申請工讀,曾經負責一整棟電機大樓的清潔,甚至包括所有的廁所及馬桶,他靠著工讀和獎學金完成學業。據了解,戴正吳小時家裡也非常窮,還要在學校餐廳打工,不然生活費不夠,也是靠著大同林家對於學費上的補助挺過大學生活。「我們在念書時就是這樣,學校經費不足時就是靠林家捐款,但現在時空環境變了,大同易主,過去18年來也無股息分配;但以前受惠學校照顧的老校友們,現在各個是業界精英,我們可以為學校做點事。」朱成志說,這次董事會、校友會希望藉募款凝聚校友共識,喚起讀大同的榮譽感。朱成志說,現在的董事會校友比重高,想法觀念也較相近,除了想比照公立大學收費,「未來學生人數不求多,就如同我們以前唸書時,集中火力在電機、機械、化工、工業設計、事業經營5個系所,培養產業的將帥。」大同大學校訓「工業報國」,並強調實作的重要,目前有50家育成廠商進駐校園,學校工廠的機器設備開放給學生及廠商使用,業者也會帶進最新的設備和新知讓產學接軌。(圖/翻攝自大同大學FB)一位年輕校友也觀察到,其他大學是想方設法開設新班、新課程吸引學生就讀,大同大學則是反其道而行,有計畫性的縮減班系。根據大同大學官網顯示,108年化學工程學系與生物工程學系整併成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學系,110年機械工程學系與材料工程學系整併成機械與材料工程學系;111學年度起,電機資訊學院則併入工程學院。已從15個系所,縮到10個系所。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向CTWANT記者證實,確有此事。他解釋,過去30年來高教採擴充政策,機械系衍生材料系,電機系衍生資訊工程系,化工系衍生生物工程系,工業設計系衍生媒體設計系…;如今風潮轉向科技跨域整合,美國各名校電機及資訊重新合一放入EECS或ECE,「學校有計畫回到民國70年代以前,機、電、經、化、設5個為首的專業範疇,並以加州理工為標竿,將學生人數也縮減至1200~2400人,集中資源,以迷你精緻辦學邁進。」由於計畫性系所收斂,學生數減少,也讓何明果更有信心喊出,「未來每位學生都享有50萬的教育資源,是公立學校的2倍」。至於何時能達成這個終極目標,他回應,目前正努力經營學校資源、活化資產,目標每年能穩定產生6億元營運收入,這要看後續執行的進度,「但我認為,10年內一定能達成!」

CEO老學長挺大同2/這校「董總產出率」超高 董事長們遭爆大學最恨「這科」
北市老牌大同大學,創立至今有67個年頭,畢業生雖僅4萬多人,但CTWANT透過大同大學校友總會得知,畢業老校友擔任國內上市櫃企業董事長、總經理,或國際大企業董事長,數得出的竟超過50位,遍及科技產業,具有超高的「CEO產出率」。大同大學除了校訓「工業報國」,更看重農家教育的實作精神,「只能說林挺生真的太厲害了!」大同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萬寶集團總裁朱成志說。大同大學前身為大同工業專科學校、大同工學院,由大同公司(2371)創辦人林尚志於1956年創立,首任校長為林尚志的兒子林挺生,至今畢業校友僅4萬多人,但根據2020《哈佛商業評論》台灣CEO 100強公司,就有5位是大同校友,讓校長何明果喊出「我們是真的隱形冠軍!」「研華(2395)何春盛和和碩(4938)總經理廖賜政,以前年輕時一個做業務,一個採購,還嫌對方產品沒前途、罵到走路,在大同公司100周年餐會上才發現都是大同畢業,何春盛說『學長指教的是,才會換工作變成研華總經理』。」「廖賜政跟鴻海(2317)前副總裁戴正吳則是大同日本公司時的室友,睡了同一房間3年,戴正吳常開玩笑『我跟廖賜政比跟老婆還更早睡在一起』。」(右起)何明果、朱成志和大同大學前工程學院院長胡毅,3人為同班同學,他分享他大四畢業旅行的照片,當年國文老師幫他取綽號叫「吉利果」。(圖/大同大學提供)何明果繼續說,「美律(2439)董事長廖祿立及副董事長魏文傑同為59級,一個電機系一個機械系,以前在宿舍是室友,後來一起創業。博大(8109)廖本崇、百容電子(2483)廖本林也與廖祿立是親戚關係。」「我和萬寶朱成志是同班同學,以前都穿過工作服在工廠實習做翻砂鑄造,原本白襪子進工廠,後來發現容易髒根本洗不白,結果乾脆不穿襪子。」何明果信手拈來都能分享一票大老闆的年輕趣事,因為這些都是大同畢業校友,誰誰翻牆、作弊、考最後一名、為了分手而哭,誰從樓上用登山繩垂降,只是為了突破學校留校8小時的規定,還有冒險貼著2樓外牆只為從窗戶偷看助教女朋友長相,那些學生時的瘋狂搞笑趣事,在他腦中彷彿昨日。被何明果點名的萬寶集團總裁朱成志就回憶,他當年以第一志願、全校最高分考進大同,當時成績分數甚至能考上甲組台大的5個科系。老同學就是敢勇於吐槽,「他是第一名進來,我是第一名畢業。」何明果笑說。何明果說,以前學校規定每天都要寫日記,也可以用畫的,於是他以學生和附近圓山動物園裡的猴子對看,每天上午8點至下午5點,來惡搞形容學校軍事化管理的校風。(圖/何明果提供)入校首日的新生訓練,已故老校長林挺生訓話的畫面,則讓朱成志記憶猶新,「大家都知道『工業報國』是大同大學的校訓,但其實林挺生還特別提倡『農家教育』的精神。」他解釋,農家必須會耕作、養殖、紡織,均自給自足,什麼都要會,因此也要求大同學生,學習的面相要廣,要懂實務操作,還要能跟業界結合。而畢業校友們印象最深刻的應是「國富論」。「林挺生過世前都是親自教大同大學每個學生和大同公司的主管上亞當·史斯密的『國富論』,就算是工科學生,當年也列為必修。」朱成志說,當老闆要面對「產銷人發財」5大企管科目,「國富論」確實啟發許多校友,成功創業、成為企業領導者。在林挺生的嚴格要求下,必修科目還有「第二外語」,「不是英文唷!英文當作是你本來就會的,還要再選一個語言,例如日、德、西班牙文等,要唸4年。」朱成志說,這在當時對理工科學生而言,非常痛苦,但若非經歷這種訓練,就沒有戴正吳學長的成就。戴正吳先是為鴻海爭取到SONY遊戲機穩固的訂單,立下戰功,當上鴻海常董及鴻準董事長,後來又被派到夏普當社長去,帶著秘書兩人到日本,從夏普鉅額虧損,半年多的時間就宣告轉虧為盈。何明果說,戴正吳曾分享他化工系畢業,但化學工程完全沒用到,用最多是機械製圖、會計、日文,還有國富論,「他日文很強,所以被鴻海網羅,又懂機械製圖,會看圖就能發包請人代工。」「當年課業壓力很重,能活下來就不錯,進來350人,畢業只剩240人。」何明果說,大家雖以前最痛恨的就是國富論、會計、經營權、語文,但卻變成日後職場創業上的最佳利器,「沒讀通沒關係,但至少未來不排斥,很多人技術本位會排斥。」機械系畢業的美國Jamco航太公司總裁李英鑌就在《我們都是大同寶寶》一書中提到,「雖然大同大學不是外界口中的最高學府,卻是我心中最棒的學校。我很驕傲,我是大同畢業的!」不只李英鑌,增你強(3028)董事長周友義、大億交通工業製造公司總經理林謙、中美晶(5483)創辦人盧明光等校友,也在書中對母校過去的培育滿懷感激。金士頓科技創辦人孫大衛也是大同電機系校友,他曾分享當年讀大同大學嚴格要求穿制服上學、必修英日文,軍事化管理,讓他永生難忘,他開玩笑說,「因此,金士頓的管理才會充滿自由色彩。」(圖/報系資料庫)朱成志補充大同畢業的傑出校友還有,IC封測大廠矽格(6257)董事長黃興陽、AI一哥緯創(3231)副董事長黃柏漙、電源大廠全漢(3015)董事長鄭雅仁、工業用AI品牌所羅門(2358)創辦人陳健三。另外像是,第六位股價上千元的旭隼科技(6409)董事長謝卓明是事業經營學系畢業;American Plus Bank董事長楊炯和機械系畢業,及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李萬吉是事業經營系畢業,「學商的人搞電子公司,機械系畢業美國開銀行,這些比較另類的,都是因為當初學校培育跨領域人才的成果。」事實上還有更多企業老闆無法一一列舉。而全球最大記憶體製造商金士頓科技創辦人孫大衛則是大同電機系校友,「他每年都捐200萬元回母校,超過10年了。」朱成志說,大同大學「工業報國」的宗旨造就了今日工業界無數菁英,引領台灣科技產業,「那時林挺生真的太厲害了!」

CEO老學長挺大同3/備15億銀彈蓋新大樓 7公頃綠地資產活化拚年收6億治校
2020年大同公司(2371)易主,坊間不時就有大同大學遷校傳聞,就在8月17日,大同大學西北角,位於民族西路上的「挺生大樓」都審過關,預計斥資15億元興建,2026年完工,遷校賣地傳言不攻自破。大同大學積極活化資產,「2031年要達成每年自產6億元校務經費」,有著大同公司廠長歷練的校長何明果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信心滿滿立下目標。就在通過都審的當天下午,何明果和副校長吳志富帶著CTWANT記者巡校園,從學校大門一路穿越白宮,眼前滿是綠意,「前面室內體育場,以及籃球場、網球場這塊,未來都將是新大樓的基地。」何明果說。未來「挺生大樓」基地就位在臨淡水線和民族西路的轉角,規劃地上8層、地下2層建築,樓地板面積約7500坪,將規劃智慧型多功能教室、國際會議廳、羽球及籃球場,另外臨民族西路將有咖啡廳、書店等街邊店,高樓層則有育成廠商進駐,預計2026年完工。吳志富透露,民國80多年,前校長林挺生就有興建計畫,設計圖也都畫好了,但當時認為學生人數不多,用不到這麼多空間,所以計畫被擱置,「現在我們重新修改設計圖,建築風格時尚,也符合現在的法規,我們很多建築都是『尚志』為名,是紀念林挺生的爸爸,這棟樓會叫『挺生大樓』,紀念林挺生。」不過翻開大同大學地圖,東北角也有一棟「挺生大樓」,何明果解釋,是因為林挺生百歲冥誕,當時學校沒有錢來蓋房子,所以先把原本的電機大樓改名挺生大樓來紀念他,等到新大樓落成,名字會再改回電機大樓。大同大學最醒目的便是外觀如羅馬萬神殿的「尚志教育研究館」,又有「白宮」美名,吸引不少拍攝婚紗、COSPLAY取景。「台北市中山北路如同日本東京的表參道,未來新大樓完成後,就會和白宮一樣,成為最亮眼的地標!」大同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朱成志滿心期待地說,大同大學位於市中心黃金地段,如有效經營,可創造學校永續辦學的財源。大同大學及高中部占地7公頃,有不少綠蔭,如城市之肺,何明果說,中山區有一半的保護樹木,都在大同大學裡,新大樓的規劃開發,都要避開這些保護樹木。(圖/方萬民攝)不過他也強調,目前學校與大同公司雖然座落於同一個街廓,但各自土地產權清楚,兩者是完全獨立的個體,即便未來要做整合性開發,也不會賣任何一塊地,學校也不會變小,「以往每年各種遷校傳言,都是穿鑿附會的謠言,大同大學不搬家的立場是不可能變的!」實際走往大同大學最深處,即可見大同公司的廠區卸貨碼頭。據了解,全區共10公頃,大同公司3公頃、大同大學6公頃、高中部占1公頃。雖然沒有圍牆、圍欄的劃分,但關係人都清楚,「線都在彼此心裡!」何明果說,「其實社會大眾,甚至很多校友都搞不清楚學校跟公司的關係,兩者有共同的創辦人,創辦人捐了很多大同公司的股票給大同大學及大同高中,使得大同大學和高中成為公司的股東,但我們專注辦教育,不參與公司經營,公司經營的好,我們就會獲利。」目前大同大學和高中占大同公司約4%股權。大同大學積極做資產活化,有目的性的找收入來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創新育成中心,據了解,目前進駐大同大學的廠商已達50家,依照專業性分散在各個教學大樓中,每年可為學校帶來6000萬元的收益。大同大學強調學生實作能力,綜合大樓1樓是設計學院的學習工廠,24小時開放讓學生使用,一名學生正在做滑板;2樓則有廠商進駐,並展示以3D列印製作的各種商品。(圖/方萬民攝)何明果與吳志富帶著記者來到綜合大樓,「這裡是設計學院和機械、機材系的實習工廠,這裡集結了跟智慧製造相關產業進駐。」走進1樓,有金工區、噴漆房、木工房、燒窯區、攝影棚、雷雕室、玻璃纖維加工室,一名學生就拿著看似滑板的原型體,正在金工區打磨著。「這裡像是共享工廠,學生只要登記就能使用裡面的機器設備,進駐的育成廠商也能免費使用機台,同學有機器不會操作沒關係,隨時都有學長姊可以問。」緊接著上到2樓,吳志富介紹,「這層樓共匯聚9家3D列印的生產和設計公司,形成一種3D列印的聚落,除了可印塑料,還有可印金屬的3D列印設備。」整棟綜合大樓可說是臥虎長龍,有台灣最大的3D列印公司極印公司、全球最大的學步車製造廠貫新企業的設計團隊,台灣虛擬網紅產業的先趨羊咩咩整合行銷,曾承接台北市政府跨年活動影像媒體,大家在裡面互相激盪。這樣的產業聚落散落在大同的各個教學大樓中,例如另外一棟尚志大樓,則是吸引不少電商上下游進駐。綜合大樓2樓像是商辦或共享辦公室,大小不同的空間中,孕育著一家家新創公司,一旁還有多個會議室,目前進駐大同大學的育成廠商已多達50家。(圖/方萬民攝)何明果解釋,「我們學生少,可用空間非常多,學校大樓樓地板面積共3.8萬坪,以我們未來的學生數,1.6萬坪就遠遠超過需求,其他空間用來進行產學合作研究、育成中心,提供新創廠商進駐,不僅可做為同學的實習工廠,還能增加學校育成輔導的收入,把學校、研究中心、育成中心整合在一起,創造一個學習的生態池,真正落實業界接軌。」吳志富也在一旁說,「廠商進駐也會帶進市場最新的專業設備,有機會讓同學觀摩學習及操作;學校也聘用廠商擔任業師為同學上課,他們能當我們的業師很開心,因為可以在學校就挑選人才。」「我們對資產活化的收入目標是2026年後要實現3億,2031年要實現到每年6億元。」何明果曾任大同公司廠長、系統事業群及能源事業部副總,他帶著業界資歷要讓大同大學不靠補助也能收支平衡,他信心滿滿的說,「創辦人林尚志、林挺生還是留給我們很大資產,未來如何透過校園經營讓它每年產生6億營運經費,是我校長的責任,我是很有把握!」

中國華映追債訴訟遭判賠30.29億人民幣 大同:非當事人將上訴
關於福建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原屬大同集團的華映百慕達,必須向中國華映科技支付業績補償款人民幣30.29億元,大同、華映負連帶清償責任;大同(2371)強調,該業績承諾對象是中國證監會、不是華映科技,且公司未與華映科技簽訂保證契約,沒有中國擔保法的保證效力,既非當事人,也不是保證人,無端被牽扯,將依法提起上訴,維護公司及股東權益,公司財務和營運都不受影響。大同指出,本案是2009年台灣華映透過轉投資中國華映科技,因應中國證監會要求出具19項承諾,包括3年盈利能力要達一定標準,確保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0%;華映及大同負連帶責任。證監會核准該收購案。華映科技從2010年至2017年,獲利108億元新台幣,2018年華映宣佈重整,無法給付貨款,華映科技就出現虧損,2019年向福建高級人民法院控告大同及華映(百慕達)、華映,要求支付業績補償款人民幣19.14億元,隨後提高追債金額至人民幣30.29億元。大同表示,昨(15日)接獲委任律師通知,福建高級人民法院判決,華映(百慕達)應支付華映科技業績補償款人民幣30.29億元,大同及華映負連帶清償責任。大同強調,該判決理由矛盾,將委請律師提起上訴,堅信本案最終必定能夠釐清這並非商業合同條款爭執。大同指出,該判決理由清楚記載:「從《承諾函》出具目的及背景來看,《承諾函》系應中國證監會要求,將本次交易涉及所有由華映納閩、華映百慕大作出的承證監會要求,將本次交易涉及所有由華映納閩、華映百慕大作出的承諾,須提供實際控制人關於該等事項的連帶承諾而出具,中華映管、大同公司與華映百慕大系共同承諾主體,該承諾中不存在主從合同,亦無一方為另一方債務提供保證的意思表示,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具有從屬性質的保證責任的特徵。」也就是說,大同曾出具的承諾函是為了當時華映科技在中國上市,應中國證監會行政監管要求所做出的承諾;並非對華映科技為合同主體的承諾或業績保證,大同也未曾和華映科技提供任何書面形式的保證書,不符合保證規定,本應免除大同連帶責任,顯見該判決前後矛盾。況且,2009年業績承諾終止後,證監會有要求華映百慕達出具新的承諾函,大同並沒有再重新出具任何保證或承諾函,因此大同對之後的業績承諾更無關係。

王光祥交成績單2/「太陽能綠能股本益比50倍」 大同轉攻新能源「護形象易融資穩股價」
今年12月20日堪稱是台灣儲能產業的里程碑。這一天,大同(2371)子公司大同智能在集團公司尚志化學桃園觀音廠自建的6MW日前輔助服務案場正式啟用,無獨有偶,台塑(1301)在台南永康5.0MW/5.3MWh儲能案場也啟用。值得注意的是,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親自出席,大同的董事長王光祥卻缺席,改由副董事長吳振隆及總經理王金來主持。王光祥讓出舞台,改推專業經理人上台,其實背後另有盤算。「王光祥等大股東們雖然一心想開發大同土地資產,但也擔心,若營運重心都放在資產開發,對於大同股價或許有一時的幫助,一旦投資人不領情,也會衝擊大同股價,對大股東們來說反而不是一件好事。」知情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大同前董事長盧明光曾說「大同的底蘊很好。」(圖/黃耀徵攝)因此,當王光祥在今年6月股東會宣布,土地開發已經不是目前營運重點時,一度讓市場一頭霧水。「因為太陽能、綠能股本益比可達到50倍,但如果是土地資產股,本益比僅20倍。穩定股價,就是王董決定轉向的原因之一。」這位人士說。事實上,大同在儲能領域的布局,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從家電起家的大同,深根電力領域多年,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智慧電表及重電,這也是大同的本業所在,之前大同都只是在默默布局,現在剛好搭上這個全球產業發展趨勢,讓大同的體質由之前的家電,逐步轉向新能源,刷新這塊百年企業的招牌。王光祥也曾透露,土地開發是只是大同的發展主軸之一,但是要推升大同成長的,則是新能源跟電動巴士。而王光祥本身也是國光客運最大股東,之前大同自行研發的台灣第一套國產大型電動巴士動力系統也獲得唐榮採用,雙方也議訂若成效良好,將共同執行以大同公司製造之品牌電動巴士底盤平台,行銷海外市場,並計畫延伸產品線至電動環保商用車與電動輕型(3.5噸)商用車。智慧電表是大同的主力產品之一。(圖/大同提供)據大同年報資料,智慧電表事業部2021年營收比重為7.87%(2020年為6.53%),太陽能事業部為4.06%(2020年為3.43%),智慧能源事業部營收比重為0.2%(2020年為0.45%)。而2018年到2021年,大同每年都有百萬瓦級以上的電池儲能系統專案完成,總計為7.5MW。據台電的要求,由於E-dReg需要進行電能轉移削峰填谷功能,一定規模以上的儲能設備才會對系統有助益,現階段暫時將維持5MW以上才能做E-dReg。「大同在儲能領域的成績,再加上政府又全力推再生能源,商機可說是穩到不行。」知情人士說。更重要的關鍵是,銀行對儲能設備建置案的支持。由於政府極力推動非核家園,而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擴充與儲能設備密不可分,依政府規劃,對於儲能設備貸款,銀行除了提供優惠利率,貸款額度最高可達建置成本的八成,「這對大同來說,自己已經有了技術,銀行又願意放款,可說是水到渠成。」儲能領域的業界人士分析。大同智能是大同負責新能源業務的重要子公司。(圖/翻攝自大同智能臉書)依大同副董事長吳振隆表示,目前大同自建儲能容量為11MW,2023年將會再增加44MW。「電力、新能源、消費電子、不動產,將是大同主要業務,其中電力加新能源約佔六到七成,是大同最重要營收來源。」大同總經理王金來也表示。如此一來,身為大同董事長的王光祥,面子裡子都有了。

智慧電表先行者再傳捷報! 大同奪台電標案17.8億元
百年機電大廠大同公司(2371)日前參與台電260萬具低壓智慧型電表競標,共獲得約新台幣17.8億元(含稅)訂單,未來將配合台電需求,於2023~2024年分批交貨,並認列營收獲利。大同表示,此智慧電表台灣製造,2008年自力開發出台灣第一台智慧電表至今年10月,產量已逾200萬台。大同的智慧電表已取得ANSI、IEC、MID及日本JIS等國際認證,並拿下規格複雜且品質要求極高的日本市場,成為8家日本電力公司之認證供應商,同時亦成功打進東南亞市場,累計智慧電表外銷數量已超過100萬具。據研究機構統計,全球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市場於2027年將從2021年的119億美元大幅成長至260億美元。依國發會公佈的淨零碳排路徑規劃,台灣智慧電表佈建率於2035年要達百分之百,即國內近1500萬低壓用戶須換裝智慧電表,預估未來每年需求將達100萬具以上。大同集團經營能源領域有成,旗下同陽能源日前與台北捷運公司共同在雙北6個機廠中的5個機廠屋頂太陽能建置案,建置容量共計13.94MW,全數案場已在9月份完成掛表,每年約可減少7,095公噸的碳排放量,相當於19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