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會議
」 寶林茶室 衛福部 米酵菌酸 食物中毒 食藥署
新食藥署長新官上任第一件事 預告放寬日本牛肉入台
日本2001年仍累計10例狂牛症病例,新任食藥署署長姜志剛一上任,台灣就即將開放日本全齡牛!食藥署本月4日預告,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將現行只能進口30個月月齡以下的牛肉,放寬為全齡牛肉可以輸入台灣,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預告60天期間將收集各界意見,至於何時上路?沒有時間表。食藥署4日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將原本規定「日本牛肉輸入台灣,限制30月月齡以下牛隻」的限制拿掉,放寬為只要在日本飼養100天以上,即可開放輸入。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日本全牛開放進口不是首例,美國已於110年、加拿大112年,已陸續開放全牛齡牛肉可以進口。日本在108年時即申請要開放全齡牛,食藥署是採被動審查,經書面審查、派人到日本實地查核、專家會議後,確認日本牛沒有食用風險,風險可忽略,因此昨天才做出預告,都是符合程序。林金富表示,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牛肉,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的三個牛海綿狀腦病(BSE)風險等級評估,風險等級都是最安全的「可忽略」級別,沒有染「牛海綿狀腦病(BSE)」也就是俗稱的狂牛症風險。食藥署並統計,目前三大牛肉輸出國家為,根據2023年最新統計, 第一是美國38%,其次巴拉圭26.6%,第三澳洲18.6%,日本排第六 僅佔1%。林金富表示,包括荷蘭、瑞典也已經符合可以申請全牛齡開放國家,但尚未來申請。這次日本申請後已經按照程序完成審查,預告期六十天期間會廣泛收集意見,並綜整各種意見,沒有預設上路期程。

擔心小孩過敏!民怨無法打其他公費疫苗 北市衛生局回應了
台北市每年10月會陸續安排校園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但有家長反映,孩子因曾接種雞胚胎蛋培養流感疫苗引發嚴重過敏反應,得自行至合約院所接種,到了現場才得知已無公費細胞培養流感疫苗可接種,只得自費施打。議員建議,衛生局應事先統計對雞胚胎蛋培養流感疫苗有嚴重反應史的人數,並保留一定數量的公費細胞培養流感疫苗供其接種,保障市民權益。衛生局回應,疾管署於2024年的流感疫苗接種計畫並無相關規定,但若學生有特殊需求可向學校反映,會協助轉介接種。民進黨議員張文潔表示,有家長反應,因學校集中接種的公費流感疫苗是隨機廠牌,但孩子曾接種雞胚胎蛋培養流感疫苗引發嚴重過敏反應,因此無法配合在校集中接種。但令民眾錯愕的是,當孩子收到補接種通知單、自行到配合的院所接種時,卻被告知已無公費細胞培養流感疫苗可接種,只得改自費施打。張文潔指出,根據疾管署統計,全台去年10月1日至今年2月19日止,總計接獲61件流感疫苗嚴重不良事件通報。而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早就提出,曾對雞胚胎蛋流感疫苗的成分產生嚴重過敏者,不應再接種含有該成分的疫苗;台灣疾管署也早有相關建議,包括已知對疫苗成分過敏或過去注射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予接種。張文潔建議,北市應事先統計曾對雞胚胎蛋培養流感疫苗有嚴重反應的人數,並事先保留一定數量的公費細胞培養流感疫苗供其接種,同時建檔,未來到了流感疫苗施打期間再通知個案至指定單位接種公費細胞培養流感疫苗。衛生局疾管科長張惠美表示,疫苗接種是依據醫學相關實證及專家會議討論後訂定,疾管署於2024年的流感疫苗接種計畫並無規定必須事先調查統計並預留其他疫苗。且農曆春節前後,北市流感疫苗各廠牌均有庫存,如果學生有特殊需求可事前向學校反映,會協助轉介至有庫存疫苗的院所接種。張惠美補充,大部分流感疫苗的病毒是來自於雞胚蛋培養,傳統上認為疫苗中可能含有雞蛋蛋白成分,曾建議有雞蛋過敏史者接種後需觀察一段時間,確定未產生過敏反應。但近期研究顯示,流感疫苗製程進步,內含的雞蛋蛋白成分已極少,雞蛋過敏者接種雞胚蛋培養的流感疫苗並不會增加過敏反應發生率,因此國際上皆建議雞蛋過敏者可安心照一般流程接種流感疫苗。若仍出現過敏反應,則應由醫師評估給予施打建議。

病友苦等的新藥審查過不過? 健保署回應將做一事
癌症蟬連國人十大死因首位超過40年,但我國仍有許多癌友無藥可用,癌症新藥無法及時納入健保,也讓不少人只能自費大筆金額。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表示,我國癌藥要等2、3年,新藥納健保的限制又太多,讓不少病友苦不堪言,呼籲衛福部健保署應公開藥品審查案件進度。健保署回應,會先和藥商公協會團體開會,一定朝審查案件公開透明的方向執行。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日(15)審衛福部預算,陳昭姿指出,我國癌藥等待時間太長,讓不少病友團體只能苦等,卻不清楚藥品審查的進度,不知道新藥到底在哪裡,呼籲「藥品審查流程」應透明化並供追蹤,讓病友及民眾了解藥品審查進度與健保給付的時程。陳昭姿說,藥品審查流程的透明化與效率提升,關乎病友及家屬的用藥權益,也是健保資源分配的核心議題,但健保署對於民眾查詢審查案件進度的需求,僅表示將邀集廠商與團體代表研議,目前相關進展與成果尚未明確。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目前藥品審查制度的設計,是只有申請的廠商可以查詢,但健保署認同病友團體及立委所說,希望讓民眾也能看得到審查進度,因此持續朝此方向努力,目前已開過一次會,後續詢問藥商公協會團體後,沒有太大反彈意見就會公開。石崇良指出,去年健保署新增癌藥和擴充給付達到63項,為歷年最高,影響預算超過100億元。他承諾,會朝審查案件公開透明的方向執行,但也需要先讓公協會表示意見,及確認是否同意公開的內容,以達到程序上的公開透明。石崇良解釋,健保署會先跟藥商了解相關審查時程,未來公開的內容,將包括藥商什麼時候送件、健保署何時受理、進專家會議、協商議價、共擬會議、公布結果等,讓民眾也能掌握藥品審查的流程和進度。會議中決議,先凍結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基金專業服務費100萬元,待健保署3個月內向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經同意後始得解凍。

衛福部准未成年做變性手術 引各界熱議
為建置性平友善就醫環境,衛福部訂定「LGBT+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其中針對未成年的12至18歲兒少,若有性別適應困難,經專業團隊評估後可執行性別手術。但醫界認為,醫學至今無法證明兒少何時才算發展成熟,實在太危險。婦女團體則質疑「小孩長大後悔,醫生要負責嗎?」衛福部去年底公告LGBT+民眾醫療照護參考指引,其中為避免雙性或性別不明嬰兒與兒童,過早接受非緊急和不可逆轉之性別手術,提出三原則,包括未滿12歲不宜執行,除經專業團隊評估有癌化或生理機能障礙情形;12歲至未滿18歲有適應困難者,應經專業團隊評估後為之;滿18歲經專業團隊評估後始得執行。林口長庚醫院性別置換中心專責醫師胡瀞暄表示,過去歐美只要醫生寫封信說「足以進行手術」就可以執行,但去年開始,愈來愈多人成年後有悔意。美國少女米洛14歲開始變性、16歲做跨性別手術,23歲後悔不已,美國有不少州政府去年開始限縮青少年變性規定。胡瀞暄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對性別認同尚未釐清,若還沒成年就執行,要回復是非常困難;現行法規規定20歲才能進行非必要美容手術,18到20歲則需法定代理人簽署,台灣性別教育、性別醫療資源不若國外,在沒有配套下就要跟上國際標準,實在太危險。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醫師蔡立平則質疑,以年齡畫分是否可執行手術,是太落伍觀念,很多疾病會導致傾向男性或是女性化發展,例如男性罹患五甲位還原酵素缺乏,外觀像女性,但確實是XY染色體,專業團隊應包括醫學遺傳專科醫師,協助病患做更好判斷。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副祕書長單信愛質疑,家長是兒童的監護人,萬一孩子手術後後悔,難道醫師要負責?她痛批衛福部此舉是很大的疏失。陽光酷兒中心副祕書長鍾安峻表示,有許多跨性別者即使18歲完成性別重置手術,仍苦於成年之前的性別為人所知,外界很難理解跨性別者的心情,雖有人反悔,但也有更多成功案例,法律應該要看到人。計畫主持人、台北榮總泌尿部主任黃志賢表示,該指引廣泛參考歐美醫學會資料後,由精神科、婦產科、泌尿科、小兒科、內科、家醫科專家組成諮詢委員會,性別領域專家召開多次會議,請多元性別民眾審視草案,再經醫學及性別專家會議確認版本。

新北學童配防身警報器 徵詢2國小先試辦
桃園市龜山區1名國小女童2024年底遭陌生男子強抱,學童安全引發關注。新北市藍綠議員多年前曾提案建議比照台北市為學童配發防身警報器,卻遲遲未能定案。新北市教育局3日召開「國小學童配戴防身警報器適用性評估」專家會議,研議可行性,會後決議114學年度徵詢2所國小試辦,並廣納各方意見,作為後續辦理依據。國小學童上下學過程中,常面臨交通、突發事件等安全隱患,為保障學生生命安全,台北市從106學年度起配發給低年級學童每人1個防身警報器,108學年度全面配發,指導並鼓勵將警報器配掛於書包。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林國春、民進黨議員許昭興2018年分別提案建議市府研議發放警報器。民進黨新北市議員翁震州指出,北市早已為學童配發防身警報器,以便在緊急情況下發出嗡鳴聲響,迅速引起他人注意,保護學生免受危險,不僅能提高學童自我保護能力,並有即時求助功能。新北市議會無黨團結聯盟黨團共同提案建議市府比照北市採購國小學生防身警報器,列為出門標準配備,透過多元管道宣傳,讓學生及家長瞭解防身警報器使用需求與功能,加強向民眾宣導如有聽到鳴響立即予以關心及協助。國民黨新北市議員陳明義說,如不配發防身警報器可改用哨子替代,畢竟哨子體積小,又不需使用電池,學童一旦遇上狀況,能立刻吹哨求救,若見到老人家跌倒,也可吹哨向他人求援,除能自救還能救人。新北市教育局3日召開「國小學童配戴防身警報器適用性評估」專家諮詢會議,經專家討論研議,防身警報器對於提升學童安全確實具有一定功能與效益,但應有更多元配套的防護措施。預定114學年度徵詢2所國小先行試辦,再調查學生使用情形及廣納家長、教師意見,同時蒐集分析各項參數成果,作為後續辦理的依據。教育局補充,已請各校與轄區警察單位建立聯繫窗口,另請各校納編教職員工與警方於課間及上、下學期間,加強巡邏校園內外安全死角及治安熱點。

為保「生機」…40歲以下血癌男乳癌女 明年凍精卵有補助
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正值育齡的癌友約1.2萬人,為保住「生機」,衛福部國健署規畫「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提供40歲以下男性血癌患者及女性乳癌患者凍精卵補助,明年上路後,再逐步擴大至其他癌別,估計經費約1億多元,近6000人受惠。根據2021年國人癌症登記資料,乳癌新增個案1萬5448人,高達31.33%正值育齡階段,共約4800人,其中2700多人在20至44歲之間;全國不分癌別、不分性別的「育齡癌友」估計超過1.2萬人。北市、新北、桃園、竹市、苗栗、嘉義市、雲林等縣市已率先針對癌友提供凍卵補助,補助金額落在2萬元至3.5萬元不等,嘉義市則是全國首創醫療性凍精補助,最高金額為8000元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說,癌症放射性治療、化學治療都會傷害生殖功能,考量年輕癌症患者的生育需求,因此規畫生育保存補助,不分男女都提供補助。吳昭軍說明,經專家會議討論結果,男性歷經血癌治療最易影響生殖功能,女性則是乳癌,因此補助方案優先納入這兩種癌別,年齡限制在40歲以下,經醫師評估治療後尚可生育者,提供凍卵、凍精補助,在抗癌之餘仍保有生育選擇權,經行政院同意後就會公告並正式施行。至於補助額度,女性比照現行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再次申請者最高補助6萬元,男性則依全額補助凍精費用,各醫療院所約數千元。吳昭軍強調,人工生殖對提高我國整體生育率影響不大,並不能扭轉少子化,但許多癌友仍在打拚事業、經濟起步階段,有不小的家庭壓力,卻又碰到生理上疾病或其他問題,需要外部協助,並減輕經濟負擔,國健署因此希望幫助這些患者一圓求子夢。台大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陳美州表示,提供癌友醫療性凍卵、凍精是世界趨勢,以台大醫院而言,有凍卵需求的女性確實多為乳癌患者,至於血癌無論男女幾乎完全喪失生育功能,不清楚為何只挑選這兩種癌症,補助不應分男女,而且應增加其他癌別。

寶林茶室中毒案釀6死24輕重傷 消基會團訟求償2.9億
今年3月台北市信義區爆發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釀6死、24輕重傷,為此台北市政府、食安基金會協助消基會展開團體訴訟作業,11日由消基會義務律師團召集人蘇錦霞到台北地院代為提起團體訴訟,向遠東百貨公司、台灣大食代餐飲公司、寶林餐飲事業公司求償約2.9億元。刑事部分,台北地檢署將寶林茶室負責人黎仿軒等4名被告依涉犯《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刑法》過失致死罪嫌限制出境、出海,目前仍偵辦中。消基會收到5位亡者及其家屬們、16位傷者,共計30位的請求權讓與,義務律師工作小組的計算,財產上損害,包含「用餐金額、醫療費用、就醫交通費、無法工作之損失、看護費、將來醫療及相關費用支出、勞動力減損、殯葬費用、扶養費、其他費用及精神慰撫金」,再加上3倍懲罰性賠償金,共計求償2億9301萬9053元。在消基會董事長鄧惟中、祕書長陳雅萍的陪同下,蘇錦霞11日前往台北地院遞狀提告;蘇錦霞表示,食安方面的請求,最難證明的是「是否因為這些食物產生毒性」,所幸先前北市府有開過專家會議,認定此事件的食物中毒是產品所產生,所以毒性的因果關係都有證明。她強調,雖已提出團體訴訟,但調解以及訴訟都是請求賠償的手段,目前已有2名死者家屬達成和解,消基會對雙方和解的結果採開放態度。此外,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已完成6名死者鑑定報告,陸續轉送北檢供檢察官偵辦參考。鑑定報告顯示,6人死因為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引發多重器官衰竭致死,至於6名死者感染邦克列酸的原因及途逕,檢方將會同專家學者進一步調查釐清。

寶林茶室中毒案6死!消基會正式提團體訴訟「30人求償3億」 消基會:遠百、大食代也列被告
台北市信義區百貨美食街今年3月爆發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導致6人死亡。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收到5位亡者及其家屬們、16位傷者,共計30位的請求權讓與,今(11)日下午正式向台北地院提出團體訴訟,並對遠東百貨、大食代餐飲、寶林餐飲等三家公司求償近3億元。消基會表示,由於北市府已經認定邦克列酸造成傷亡的因果關係,呼籲業者儘速與受害者達成和解。消基會董事長鄧惟中、主要負責本案件的消基會秘書長陳雅萍,以及義務律師團召集人蘇錦霞等人,11 日下午前往台北法院正式提出團體訴訟。經消基會義務律師工作小組的計算,財產上的損失,包括用餐金額、醫療費用、就醫交通費、無法工作之損失、看護費、將來醫療及相關費用支出、勞動力減損、殯葬費用、扶養費、其他費用、精神慰撫金,以及3倍懲罰性賠償金,共計求償2億9301萬9053元。消基會表示,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消基會向內部法律委員會、義務律師團、衛福委員會和醫療委員會蒐集相關資訊,為團體訴訟工作的求償法源、中毒元凶的機轉等進行研究準備。今年6月17日,消基會正式針對「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案展開團體訴訟收件工作,計收到5位亡者及其家屬們、16位傷者,共計30位的請求權讓與,請消基會提起團體訴訟。秘書長陳雅萍指出,原本是收了32件,包括6位死者的家屬及16位傷者的申請書。後來有兩位是同一位死者的父母,因為他們在馬來西亞,可能覺得訴訟會是一個負擔,他們選擇和解,所以扣掉2位,這次提起訴訟總共有30位。另據義務律師團召集人蘇錦霞表示,類似的團體訴訟,最困難在於證明其因果關係,但台北市政府的專家會議,已經認定寶林茶室的食物中毒是由邦克列酸中毒造成,所以未來官司在求償上相對比較容易,所以也呼籲業者,盡快跟受害者與家屬和解,雖然已經提出團體訴訟,但消基會依然秉持著解決紛爭的方式,對於和解採開放態度。

比特犬曾咬死人!在鐵籠中關3年 專家助戴罩放風
比特犬「尖石」因咬傷飼主友人致死,法規下無法被民眾認領養,於新竹縣動物保護防疫所收容,至今超過1000個日子,無法戶外遛狗散步,動保所依據專家意見持續尋求正向思維藝術訓犬師協助,歷經多次細心調教,近期已能戴上口罩出籠散步。比特犬「尖石」因具攻擊性被收容在凶惡犬籠,無法戶外遛狗散步,新竹縣動保所長彭正宇指出,「尖石」在法規下無法被民眾認領養,也無現行比特犬飼主願意代養,因此一直收容在凶惡犬籠中,為了讓尖石可以適應戴上口罩出籠散步,所方積極尋求專業訓犬師幫忙改善。為了確保在安全的條件下使「尖石」獲得最妥善的照料,彭正宇指出,所方在今年10月召開專家會議,依專家意見制定「尖石」的管理計畫,維持正向思維藝術訓犬師原定的訓練模式繼續執行,並設定目標於今年11月底前由訓犬師戴上口罩出籠散步。「尖石」歷經9次訓犬師耐心調教後,於上月底順利由訓犬師戴上口罩出籠散步,在收容入所1000多個日子後,終於能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獲得足夠活動空間。目前「尖石」居住獨立平面式犬舍,空間寬敞舒適,未來將持續由訓犬師負責訓練,輔導牠更能適應戴口罩出籠散步的模式。由於訓犬師及所方評估「尖石」仍具攻擊性,為確保人員及其他犬隻安全,將由專人負責將「尖石」戴口罩出籠散步,動保所承諾將持續努力改變「尖石」的行為狀態,並且協助找尋合適代養處所終養。

「代理孕母」解禁有望!《人工生殖法》修法增3族群 邱泰源:年底送行政院
衛福部國健署今年5月預告要修法《人工生殖法》,將正式解禁「代理孕母」,對象擴及到單身女性、同性伴侶。衛福部長邱泰源今(9)日在立法院透露最新修法時間表,應該年底就可以送到行政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5月14日起預告,修正重點包含開放單身女性、同性配偶、代理孕母適用人工生殖,社會正反意見爭議不斷。衛福部已邀集醫學、婦權、兒權、倫理及法律等相關領域專家,以及所涉及之權責部會,進行細部討論,審慎研議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以及依法制作業程序,將修正草案報請行政院審查。邱泰源今上午赴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就「我國人工生殖法制化作業進」進行專案報告及備詢,他表示國健署前後至少開了6次專家會議,預計今年11月以前,修法草案可以送到衛福部,經過討論之後,應該年底就可以送到行政院審查。少子化的問題,除了擴大人工生殖法的適用族群外,衛生福利部也增加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的補助方案,補助對象以往只針對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現將擴大至一般夫妻,只要其中一方具有國籍並於戶政完成結婚登記,且妻子年齡未滿45歲,經醫師診斷有不孕症及試管嬰兒療程需要,即可申請補助。一般不孕夫妻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維持每次最高補助15萬元,減輕不孕夫妻進行試管嬰兒之經濟負擔。

京華城案新進展!前都發局長黃景茂500萬元交保並境管
檢廉偵辦京華城弊案,續有發展!台北地檢署13日指揮廉政署先以證人身分約談前台北市都發局長黃景茂,訊後懷疑黃景茂2020年接受台北市議員應曉薇陳情後,同年7月京華城提出申請容積獎勵方案,由黃景茂批可後送都委會審議,促成京華城提高容積率,涉嫌圖利,將黃由證人轉列被告,移送北檢複訊。檢方複訊後認為黃涉嫌重大,但無羈押必要,14日凌晨諭令黃500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出境、出海。檢廉懷疑,柯文哲2020年3月10日與應曉薇便當會時,口頭承諾會交辦京華城陳情案,隨後便函都發局提都委會研議。但都發局曾上簽給柯文哲,提到京華城2020年2月18日透過應曉薇及其助理吳順民,拜訪彭振聲跟都發局長黃景茂,商談京華城容積率至678%一事,指京華城要跟市府行政訴訟進行和解,請示長官意見,提出的初步條件是雙方合意認定拆除保留後,仍保留原樓地板面積,換算容積率為678%。不過,該公文提到,若無任何理由,自行與京華城和解即回復樓地板面積12萬284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678%),恐無法說服社會大眾,建議仍應循訴訟程序解決,以免導致外界爭執此案圖利京華城爭議。同年7月,京華城提出申請容積獎勵方案,而當時的副市長彭振聲、都發局長黃景茂簽核讓京華城容積案進都委會審議。甚至都委會卻未待行政訴訟結果出爐,便召開首次專家會議。北市議會京華城專案調查小組,日前在第五度開會,邀請黃景茂說明,黃景茂強調,他當年是「聽命行事」,認為自己依法行政,在法律上站得住腳。檢廉懷疑,柯文哲、彭振聲與黃景茂3人,涉嫌協助京華城提高容積獎勵,涉犯圖利罪。黃景茂究竟是受柯文哲交辦行事,或是自行揣摩上意行事,將進一步查明。北檢今指揮廉政署先以證人身分通知黃景茂赴廉政署說明,經檢察官初步訊問後,認為黃涉嫌圖利罪嫌疑重大,當庭改列為被告,為保障其訴訟防禦權,等待其委任律師到場後,才開始詢問。

豬瘟疫苗拔針屆滿一年 農業部今向WOAH申請「豬瘟非疫國」將成亞洲唯一
今7月1日達成全國豬瘟疫苗拔針滿一年,農業部23日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為「豬瘟非疫國」案件資料,若順利將於2025年5月獲WOAH認定,屆時台灣將成為亞洲唯一獲WOAH認定的豬瘟非疫國,並將推動我國豬肉外銷歐、美、日等國。農業部表示,2021年起防檢署啟動各項強化監測機制,均未發現或檢出豬瘟野外病毒,研判國內豬瘟發生及傳播風險極低,經專家評估後,以穩健方式推動2023年起分階段停止施打豬瘟疫苗,並於2023年7月1日全面停止疫苗接種。近期防檢署經過專家會議,確保遞交申請案件資料滿足WOAH認定「豬瘟非疫國」的所有要求。農業部指出,若申請成功,台灣將成為亞洲唯一口蹄疫、豬瘟及非洲豬瘟三大重大疾病非疫國,對於養豬產業,不僅能降低養豬場人力及疫苗費用,還能減少因疫苗副作用造成的損失,降低豬隻飼養成本,並提升台灣豬肉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農業部也將持續輔導養豬場升級及屠宰場HACCP認證,以應對貿易自由化挑戰,並積極拓展我國優質生鮮豬肉外銷歐、美及日本等國市場,進一步提升台灣豬肉產品的海外市占率及競爭力。

M痘變異來勢洶洶!兒童致死率5.5% 疾管署:公費疫苗增2類對象
M痘(Mpox)病毒發生突變,在非洲大爆發,最新Ib型不再侷限親密接觸和性行為,連家戶間的接觸與兒童都可能感染,兒童致死率更高達5.5%,且女性病患比率也大增至5成,台大公衛專家示警,恐出現全球流行的風險。疾管署昨天專家會議決議,新增2類疫苗接種對象,並建置快速檢驗技術,將檢驗時間從3天縮為半天就知道結果。全球M痘疫情正在擴大,世衛組織宣布其為國際關注公衛緊急事件。疾管署表示,我國截至今年8月19日累計確診403例病例,1人死亡,其中今年累計44例,今年疫情明顯捲土重來,不過,國內尚未監測到目前流行的Ib型,其致死率1%。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瑞典8月中宣布發現非洲以外首例第1型M痘病例,意味「疫情出現全球性蔓延的風險」,且去年9月至今年3月一項研究發現,女性病例占53.8%,超過5成,傳播途徑從同性轉為異性。而感染者型態,則從稀少鄉村人口,到現在多在密集人口的城市散播病毒,陳秀熙憂心,感染病人從同性接觸逐漸變成異性接觸,加上社交跨區域,疾病恐出現全球傳播趨勢。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新型病毒不侷限於親密接觸和性行為傳播,非洲M痘Ia及Ib型病毒均發生改變,雖跨國傳播以Ib型為主,但原本舊型Ia型在當地開始侵襲兒童,造成疫情快速上升及致死率最高達5.5%。疾管署昨決議,公費疫苗對象增加2類,分別為我國駐非洲醫療團人員,及病毒培養實驗室人員接種追加劑。並修訂照顧防護指引,醫生、護理師、清潔員等,只要有照顧疑似或確診M痘第I型個案,應佩戴N95口罩、防水隔離衣及護目裝備。

板橋幼兒園疑似餵藥案 新北市府遭監察院糾正6大問題
新北市去年發生餵藥案,監察院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指出新北市政府為查扣重要影像證據、行政調查爭議、醫事檢驗規劃及安置就學缺乏完整配套、對醫事檢驗結果說明草率、司法介入與協作、兒童證詞採信等六大問題及意見,促請教育部衛福部、法務部確實檢討改敬。新北市於112年5月發生某幼兒園疑似餵食幼兒不明藥物及不當對待之重大爭議事件,引發家長及大眾對教保服務安全性的質疑與恐慌,更有多名家長向本院反映數名幼兒在幼兒園遭捏臉、責打、罰站舉雙手、被帶到3樓非屬幼兒園空間作為處罰等情事。監察委員葉大華、蔡崇義、林郁容就新北市政府對整起事件處理過程有無疏失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認定新北市府行政調查未盡確實、醫事檢驗結果說明及就學安置處理失序,均有違失與不當,經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8月15日通過糾正。監院並要求教育部、衛生福利部、法務部以本案為鑑,就行政調查、司法早期介入協作機制、兒童證詞鞏固與衡平審酌等欠缺完備之處,確實檢討改進。調查報告指出以下問題及意見:一、幼兒疑遭不當對待,新北市政府卻未查扣重要影像證據監委表示,教保相關人員違法事件調查處理辦法等皆明定地方主管機關知悉違法事件時,應即命幼兒園保存與事件有關之證據、資料,以利調查進行。但教育局迄今仍無法取得重要影像證據。此外教育局稽查作為也不確實,未確切掌握該幼兒園監視器實際數量。監委表示,新北市政府本案徒有稽查作為,錯認司法介入即不得確認重要證據,致本案行政調查在欠缺重要證據下作成結論,未依兒童權利公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幼照法對兒童受不當對待善盡查明之責,致迄今幼兒實際受照顧情形真相未明,新北市政府確有違失。二、行政調查及司法偵查證據影像檢視爭議新北市政府表示本案家防中心5月15日上午啟動司法早期介入機制通知新北地檢署,接獲檢警通知,偵查中不得對外透露,故教育局要求稽查同仁不要查扣監視器。但新北地檢署卻表示,主責檢察官是教育局入園稽查後才獲悉此事,也無要求不得查扣。監委表示,在新北市政府畫地自限及新北地檢署偵查本位下,家長遲未能觀看影像了解兒童受照顧情形。三、新北市政府對醫事檢驗規劃及安置就學缺乏完整配套監委表示,幼生疑遭餵食不明藥物,亟需公權力介入釐清,但新北市政府第一時間卻推諉幼兒園處理。而教育局對幼生離園就學安置也處理不周,導致部分幼生未被妥善安置,新北市政府各項處理流程資訊紊亂及延宕,嚴重折損家長信心。監委提醒,本案凸顯幼照法修正後,教育機關處理此類案件經驗不足,欠缺兒童權益保護思維,教育部允應審慎檢視現有規範與指引尚不足處,儘速精進處理機制及承辦人員兒保意識。四、新北市政府對醫事檢驗結果及裁罰公布說明草率反致事實無法澄清監委指出,新北市政府專案採檢幼生血液,針對檢驗結果,專家明確作出「檢出無法判定是否餵藥,僅能作為醫療照護參考」、「4位微量檢出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干擾」等結論,但檢驗報告還未向家長說明,新北市政府就對外召開記者會,將未經專家會議討論、非專案採檢之12位學童檢驗結果一同公布,且記者會說明顯與實際裁罰事實不符。監委表示,新北市政府提供家長檢驗報告方式欠缺嚴謹,未確保家長收到檢驗報告同時獲得專業解釋,未發揮即時澄清之效,致家長更加恐慌、事態擴大,實有違失。五、司法早期介入啟動時機與協作問題監委強調,司法介入應保護涉案兒童最佳利益、及時向兒童及父母提供充分資訊。新北市政府雖有諮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但後續教育局與既有司法早期介入體系協作缺乏兒保意識,導致未能發揮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功能。六、兒童證詞採信與衡平審酌問題監委指出,多位家長表示幼兒入園後,有情緒不穩、撞牆、易怒等難以釐清之身心變化,離園後卻又改善,並表示幼兒陳述被餵食藥水外,亦有其他不當對待情事。雖教育局行政調查過程中曾訪談家長、疑似行為人、幼兒園人員,卻未訪談幼生,亦未協助家長釐清幼兒異常反應,逕以「無積極證據證明」、「行為人否認」認定無不當對待事證。而新北地檢署以偵查證詞「與警詢陳述不一致」、「行為與細節出入」作為受害兒童證詞難以採認原因,也未在一開始使用司法詢問機制,致不起訴處分經臺灣高等檢察署以偵查似有不完備發回續查,皆反映我國幼童於行政調查及司法偵查之不利處境。

《人工生殖法》拼2個月內送政院 代理孕母議題難解
衛生福利部5月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擬開放同性配偶、單身女性及代理孕母,上月預告期滿,至今尚未送入行政院。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表示,預告期間收到600多則意見,將分門別類請專家討論,希望取得更多共識。國健署長吳昭軍則說,力拼2個月內送入行政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今年5月14日起預告,修正重點包含,開放單身女性、同性配偶、代理孕母適用人工生殖。預告期共60天,今年7月14日期滿,共收集到數百件意見陳述,正反意見都有,國健署當時表示,會盡快整理意見後送行政院審議。時隔1個月,《人工生殖法》修法進度仍停滯。邱泰源今日出席「助愛茁壯迎好孕」記者會受訪表示,日前預告期滿,收集上百件意見回覆,會將數百則意見分門別類,特別是比較有爭議的部分,再請專家討論,希望越快提出更好的版本,取得更多共識,進入未來審議的程序。針對爭議最大的「代理孕母」議題。邱泰源表示,預告草案有包括這個部分,我們會保留這樣的議題,採取公開討論的態度,取得社會共識,希望需要幫忙的人,透過新法取得協助,這是已經討論多年的法,希望越快越好。吳昭軍說明,預告期間收集到的意見,待分門別類之後,將盡速召開各類專家會議,統合完以後才可能送行政院。預計2個月內密集開會,如果取得共識,就會送行政院,如果有一些歧見,可能需要跨部會討論,還是會送行政院協商,希望越快越好。

新竹縣知名托嬰中心不當虐童 縣府出手了!徹銷優等評鑑、重罰
新竹縣竹北市一間知名托嬰中心竟發生不當對待幼兒事件,新竹縣社會處表示,本案托嬰中心確實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83條第1項規定,有虐待或妨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之情事屬實,本府將撤銷優等。社會處表示,為維護兒童受照顧權益,先前已依托嬰中心監視錄影設備設置及資訊管理利用辦法,函請該托嬰中心將事發前30日之監視器畫面,提供社會處保存及查調,並陪同家長於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及假日查看30日之完整監視器內容,確有違反兒童及少年權益福利保障法規定之事實。社會處指出,已主動請新竹縣托嬰協會盤點尚有名額之托嬰中心,並請新竹縣北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盤點尚可收托幼兒之保母,協助後續幼兒照顧轉銜,並請該托嬰中心後續將幼兒名單跟初步轉銜的方式,每日更新提供社會處確認;除針對本次案件之托嬰中心,已加強不定期稽查,該托嬰中心之相關機構也一併加強稽查及要求調閱監視錄影資料。社會處已邀專家,儘速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根據查調事實及違法情節輕重,依規予以裁處。依兒童及少年權益福利保障法規定,違反第49條各款情形,托育人員將處以新臺幣6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布姓名且不得再任托育人員;托嬰中心督導不周,且未能提供安全環境,將裁處6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罰鍰,情節嚴重者,將命停辦並公布名稱及負責人姓名。112年社會處辦理托嬰中心評鑑,已進行更多資訊揭露予以社會大眾,包含提前公告評鑑各項指標,並於公布結果上呈現等第,分別詳列行政管理、教保管理及衛生保健3類之前、均、後標,以供民眾能進行比較與選擇更符合期待之托嬰中心。另,本府評鑑計畫,訂有績優排除原則,本案托嬰中心確實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83條第1項規定,有虐待或妨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之情事屬實,本府將撤銷優等。社會處強調,為維護幼兒托育安全,營造健康正向之托育環境,請各托嬰中心務必落實督導管理職責,社會處於113年4月11日發函本縣各托嬰中心,提醒按「教保服務人員輔導與管教幼兒注意事項」第10條規定,幼兒於傷害自己或他人或有傷害之虞等情形,方應施以適當之輔導或管教,請各托嬰中心務必督導托育人員於照顧幼兒時,應以正向適切之方式予以耐心溝通,主管人員亦應適時給予協助及指導,避免出現恐造成幼兒不利影響之爭議行為,例如:罰站、大力拖拉幼兒、布巾蓋頭、大聲辱罵或長時間拘束於某一設施等行為。未來,社會處會更加強對托嬰中心的輔導與不定期稽查,也呼籲各托育人員及托嬰中心主管務必落實托育服務責任,提供家長安心的托育環境,讓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

M痘非洲病例暴增 WHO秘書長譚德塞:考慮宣布公衛緊急事件
M痘(mpox,舊稱猴痘)在非洲急速擴散,且造成多名孩童感染,世衛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便表示,針對非洲M痘爆發一事,他考慮召集專家會議判定,並宣布國際公衛緊急狀態。WHO秘書長譚德塞在社群平台上發文表示,將儘速召開專家緊急會議,透過向公衛專家諮詢意見,判斷是否該重新針對M痘患者人數爆發一事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圖/翻攝自X) 根據WHO秘書長譚德塞在社群平台上發文表示,他於當地時間7日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召開簡報會議,針對近來M痘在非洲感染者激增一事進行討論,表示將儘速召開專家緊急會議,透過向公衛專家諮詢意見,判斷是否該重新針對M痘患者人數爆發一事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M痘在非洲的感染人數急遽上升,尤其是孩童。(圖/達志/美聯社) 另據《法新社》表示,譚德塞還指出,世界衛生組織、非洲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AfricaCentr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當地政府和協助單位正著手加強對M痘爆發的因應。過去WHO曾經針對M痘疫情,在2022年10月宣布為「PHEIC」,經過10個月以後,才於去年5月宣布解除。由於M痘疫情一開始爆發時,大多在男同性戀者群體間造成傳播與感染,因此除了該傳染病所造成的身體危害以外,專家更擔憂社會對於感染者貼上特定標籤,不過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附近國家檢測出M痘病毒株,剛果並自去年9月起感染案例激增,甚至擴散至全球各國。M痘在非洲的感染人數急遽上升,尤其是孩童。(圖/達志/美聯社) 然而,擴散至歐美的M痘疫情,從去年9月起開始在非洲的剛果民主共合國擴散,光是今年以來非洲就統計出1萬1000多名以上的感染者、造成445人死亡,且感染人數持續激增中,加上開始出現大量孩童染疫,因此WHO相當擔憂。

凱米颱風釀災 漁產損失近5億!農業部公告4縣市漁產業全品項現金救助
凱米颱風襲台,多縣市災情嚴重,農業部統計,各縣市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共21億8287萬9000元,其中漁產損失4億9683萬元。農業部28日公告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及屏東縣市的漁產業全品項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以減輕受災漁民負擔。此外,也提供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免息半年措施,全力協助漁民災後復養復建。農業部漁業署表示,凱米颱風造成中南部各地養殖漁業災情,災損金額不斷增加,截至28日止,養殖漁業損失估計近5億元,漁業署28日上午邀集縣市政府及水試所等召開災損專家會議認定,第1批次公告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及屏東縣的魚塭養殖,包含文蛤(含工作魚)、石斑、鰻魚及其他養殖魚種、牡蠣養殖,包含平掛式、插篊式、浮筏式、延繩垂下式、棚架垂下式等品項,另因各地區養殖品項及設施不同,彰化縣、高雄市、澎湖縣等縣市政府在積水消退及實際瞭解後,請水試所配合縣市政府積極勘查並將依勘查情形,公告列入現金救助與低利貸款災損地區與項目。至於天災貸款,漁業署表示,已宣布「農業天災貸款半年免息措施」,免息期間自今年8月1日起至明年1月底止,新舊貸款均免息,舊貸免申請,新貸核准後即適用,且於半年免息期間,均免收保證手續費。漁業署補充,將請農業部水產試驗所與邀集學者專家組成技術服務團,協助災後復養工作,加強技術輔導,指導養殖場衛生管理、疾病檢診及疾病預防等,加速進行勘災及提供受災漁民復養技術服務。

《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納代孕引反彈 婦團籲延後修法
衛福部《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13日預告期滿,共收到400多則意見,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幾乎一面倒都是反對代理孕母聲浪,有民眾疾呼「不該讓台灣成為亞洲的子宮」。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預告期間收集到支持與反對兩面意見都有,顯現還需凝聚共識,將盡速整理各界聲音後召開專家會議,並送入行政院修法。《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自今年5月14日起預告,為期60天,修正重點包含受術夫妻修正為受術配偶,增訂受術未婚女性、受術異性伴侶、女性受術者、委託配偶、代理孕母、代孕生殖、代孕服務機構、代孕定型化契約及代孕子女用詞定義。其中爭議最大的是代理孕母相關條文,草案增訂代理孕母條件為設籍台灣、年滿20歲至40歲、有足月懷孕生產經驗者,以終身1次活產為限,禁止商業目的,但提供必要費用,並且須投保人身保險。修正草案預告期間,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幾乎都是反對意見,有民眾痛批,不該讓台灣成為亞洲的子宮,犧牲女性的子宮和身體達到個人私慾,惡劣至極;想要小孩應該按照領養程序,而不是用錢租借他人的器官進行人口買賣。民眾多擔心開放代孕後灰色地帶太多,連歐美都有人口販賣問題,屆時恐怕出現偷渡外國人來台賣子宮受孕等問題,台灣政府根本處理不了「合法掩護非法」的問題;還有自稱是同志的民眾留言表示,反對任何形式的代孕。吳昭軍表示,《人工生殖法》預告期間收集到400多個意見,支持和反對都有,需要時間整理,但會盡速舉行專家會議,重新檢視法規條文,一定會尊重每個聲音,並以最快速度送進政院。台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台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台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等3團體認為,《人工生殖法》相關法條違反《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賦予兒童的重要權利,且問卷調查發現超過7成民眾不支持單身者施行人工生殖,呼籲應延後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