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醫院
」 彰化 陳修將 彰化醫院 車禍 76行者13年3度罹肝癌!彰化75歲婦連續抗癌成功 全靠「1習慣」戰勝病魔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症並不是絕症!75歲楊女士患有C型肝炎,13年前發現肝癌,5年後又被發現肝癌,再8年後的今年5月又肝癌,13年間先後3度發現不同位置的初期肝癌,3度戰勝肝癌,最大的關鍵在於她定期追蹤檢查,在身體都沒有不舒服的情況下就發現肝癌,充分詮釋並實踐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句話。衛福部彰化醫院個案管理師游雅方表示,住彰化溪湖鎮務農的楊女士,在民國96年健檢發現C型肝炎,醫師囑咐她每3個月追蹤一次,民國100年在定期健檢時發現早期肝癌約1公分大,透過無線射頻燒灼術M(RFA,簡稱電燒)殺死癌細胞,到了民國105年定檢時,發現1.3公分大的惡性腫瘤,再次電燒。彰化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林伯儒指出,楊女士在今年5月定期檢查發現其肝臟有一顆2.5公分大的惡性腫瘤,沒有擴散到肝外淋巴結,而這次的腫瘤比較大一點,位於在橫隔膜下方,不適合電燒,也考量到楊女士年紀漸長,於是肝膽腸胃科轉介到放射腫瘤科,進行俗稱光子刀的「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法(SBRT)」,也通過健保審查,由健保支應,經過1個星期5天密集的治療,過程順利,目前還在觀察後續情況。衛福部彰化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林伯儒。(圖/衛福部彰化醫院提供)楊女士說,聽到肝癌又來了,會感到憂心,所幸她每次都是在初期即發現,沒有對外擴散。其實,13年間3次肝癌的發現都是透過定期檢查,她本身都沒有不舒服,如果等到不舒服才就醫,可能病情就不樂觀了。楊女士都由丈夫陪同到醫院做治療,有愛相隨,她雖然有點緊張,卻顯得很安心。她說,治療過程不需要麻醉,舒適無痛感,沒有不舒服。林伯儒表示,要進行光子刀治療必須有先進的軟硬體設備、呼吸調控定位、4D電腦斷層攝影等,彰化醫院在4年前耗資1.8億元,引進最新的高精準度直線加速器,可以對病灶精確定位,同時透過呼吸調控,減少腫瘤隨著呼吸移動,因此可以提高放射劑量,確保每次治療都能夠準確破壞腫瘤,避免傷害正常組織。游雅方指出,肝臟是沈默的器官,在臨床上,很多人因為身體出現異狀到醫院檢查時,往往因肝癌末期而為時已晚,這種個案太多了,呼籲民眾最好要定期檢查肝臟,尤其是患有慢性肝炎者。
線路開關故障「8小時兩度停電」!彰化醫院也遭殃 醫PO文:病房好熱
彰化縣從昨晚到今天上午接連傳出停電狀況,受影響戶數近3600戶,連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也受到波及,該院非緊急區域用電中斷,病房熱到讓醫護及病患受不了,有醫師在社群平台發文「病房好熱」。彰化醫院表示,經連繫台電緊急改變供電來源,已於上午10點45分恢復供電。彰化縣先是於昨晚8點10分,因強風豪雨造成田中鎮、社頭鄉山腳路一帶共2036戶停電。台電表示,獲報停電狀況後,立即派員至現場搶修,先行隔離故障區間進行轉供,於昨晚10點20分全數恢復供電。不料,今天清晨4點48分,因地下線路開關故障,造成埔心鄉員鹿路一段、明聖路四段、東明路、西安北路等一帶共1562戶停電,甚至連彰化醫院也受到波及,病房等區域出現停電狀況。台電說,獲報埔心鄉出現停電狀況後,立即派員至現場搶修,並先行隔離故障區間進行轉供,於清晨5點50分全數恢復供電,其中彰化醫院因有ATS(電源自動切換開關)切換,未受影響。彰化醫師的醫師今天上午發文指出,彰化醫院停電了,病房沒冷氣很熱,夏季天氣炎熱,用電量大,所以是不是因為缺電,「這時候公家醫院就得要出來擔。」彰化醫院表示,上午受員林變電所跳電影響,該院病房、辦公區等非緊急用電區域停電,之後供電來源改至溪湖變電所後,恢復供電,急診、加護病房及手術室等有緊急備用電源,則都未受影響。
賽道驚魂!台中26歲警K1賽車場騎重機自摔 「腦出血」命危昏迷中
中部最大的卡丁車賽場「溪湖K1賽車場」6日發生一起摔車事故,1名26歲劉姓男員警,參加重機駕駛技巧訓練,未料在賽道上騎重機自摔,當場失去呼吸心跳,消防局獲報到場,立即將他送醫搶救,所幸到院前恢復生命跡象,當天晚間再被轉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治療。據了解,劉姓男員警為警專34期畢業,目前任職於台中市警五分局水湳派出所,劉男恰逢休假,獨自前往彰化縣溪湖鎮的「溪湖K1賽車場」,參加重機駕駛技巧的訓練,未曾想到,騎重機在賽道上自摔,導致他受重傷,當場無生命跡象,民眾見狀立即做心肺復甦術「CPR」進行急救。消防局表示,昨日下午5時23分獲報,溪湖鎮大溪路「溪湖K1賽車場」發生車禍,到場後,現場已有熱心民眾在對劉男進行CPR,初步檢傷,劉男頭部後腦勺有血腫、背部頸椎及脊椎處則有擦挫傷,隨後交由消防員接手,迅速送往衛福部彰化醫院搶救。警方說明,所幸到院前劉男恢復生命跡象,昨晚已轉送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治療,但劉男目前疑因腦出血仍命危昏迷中,後續警方將協助其家屬處理相關事宜。
超大豪雨釀線路開關故障 彰化3598戶莫名停電
近期可以說是停電事故頻傳,先前桃園才傳出2次停電情況,彰化田中、社頭日前因大雨因素造成2036戶停電,7日凌晨,彰化埔心鄉也發生停電情況,造成1562戶住戶無電可用。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台電方面表示,6日晚間20點10分左右,因為強大雨勢的關係,彰化縣田中鎮和社頭鄉發生停電,2036戶住戶無電可用。台電獲報後隨即派員搶修,並先行隔離故障區域進行轉供。最後在6日晚間22點20分完成復電。後續彰化縣埔心鄉於7日凌晨4點48分時發生停電,造成員鹿路一段、明聖路四段、東明路、西安北路等一帶,共計1562戶停電。台電獲報後也隨即派員前往搶修,並於7日凌晨5點50分復電完成。台電方面解釋,埔心鄉的停電原因,主要是因為大雨導致地下線路開關故障所致。事發當下,部立彰化醫院雖因有ATS切換,所以並未受到影響,但病房的冷氣還是因為停電的關係而無法運作,最後於7日上午10點45分完成復電。
36歲男子夜間「頻尿」就醫 竟是嚴重糖尿病!因狂喝「1飲品」惹禍
在餐飲店工作的36歲王先生,近1年來頻尿,晚上常要起床好幾次,睡得極不安穩,就醫發現醣化血色素高達13%,已是非常嚴重的糖尿病,他卻不自知。血糖過高會出現尿糖 尿蛋白過高腎已受損衛福部彰化醫院家醫科醫師郭馨鎂說,第二型糖尿病年齡持續往下探,這起個案的王先生只有36歲,一開始因為頻尿前往泌尿科看診,但並非泌尿系統問題,轉介到家醫科,發現其醣化血色素(HbA1c)達到13%(正常值4.0~5.6%),而且已出現尿糖;微蛋白尿達42 mg/Dl(正常值小於30mg/dL)。郭馨鎂解釋,尿糖代表腎臟的腎絲球過濾液的糖過多,腎小管無法全部吸收,由尿液排出,通常血糖過高會出現尿糖;尿蛋白過高,代表腎臟受損,無法好好留住蛋白質而隨尿液排出。也就是說,這起個案的糖化血色素非常高,確診為糖尿病,而且已經嚴重到開始破壞腎臟。遺傳及肥胖體型高風險因子 喝含糖紅茶、少喝水也是肇因個案管理師邱小佳表示,在餐飲店工作的王先生,白天很少喝水,渴了就喝店家免費提供給顧客自取的含糖紅茶,這樣最省事,而且還會在下班帶回家喝,長期少喝水,以喝含糖飲料為主。 郭馨鎂指出,王先生有家族糖尿病史,其祖父及爸爸都是糖尿病患者,加上他飲食沒有節制,愛吃炸物,以含糖飲料當水喝,而且他的身材高大,體重達110公斤,屬肥胖體型,這些高危險因素釀成不到40歲就糖尿病,其來有自。糖胖症血糖難控制 器官病變機率高郭馨鎂說,根據統計80%的第二型糖尿病者有肥胖或體重過重的問題,被稱為糖胖症(Diabesity),王先生屬於糖胖症,這種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比較高,必須更嚴肅面對。日常這樣做 控血糖、減少腎傷害邱小佳表示,經過衛教後,王先生除了藥物控制,也同時改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每天喝3000毫升以上的水,每天下班運動,嚴格執行飲食管理,規律作息,如此才比較可能控制血糖,也才能減緩腎臟的傷害。
長期便祕恐致頭痛、肩痠,還可能變腸癌! 中醫師「這樣調理」促腸蠕動
41歲蔡女士近五年來排便非常不順,一週一次是家常便飯,最長曾達兩週,排便時要非常用力才偶爾大出小硬便。這可能和她容易緊張、做生意壓力大、生活不規律有關,久而久之,便秘成了一種習慣,有時會引起腹痛、頭痛,很不舒服。女性便秘比例高 推測與這些因素有關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說,蔡女士經胃鏡和大腸鏡檢查沒有大礙,因此不是消化系統器官造成的器質性便秘,而是習慣性便秘。推估成年人罹患便秘者大概15%左右,臨床上明顯可見女性多於男性,老年人多於年輕人。老年人是因為消化功能退化造成便秘比率上升,女性則推測是要兼顧工作與家庭導致壓力大、受雌激素影響、肌肉力量不足、運動量較低、水喝得比較少等;此外,還有飲食不定時、纖維質攝取少等生活環境和個人行為,都是可能發生便秘的原因。長期便秘不理 恐引發大腸癌黃鋒榮指出,長期便秘如果不解決,可能會衍生腹痛、頭痛、肩痠、食慾不佳、口臭、頭昏眼花、失眠、急躁、口乾舌燥、疲勞等症狀,更甚者還可能引發大腸癌、心血管疾病等,不可輕忽。規律生活與飲食、保持好心情 預防便秘的不二法門黃鋒榮指出,這起個案首重「潤腸通下」,以玄參、麥門冬、生地黃、大黃、芒硝的增液承氣湯為主,後續再「補益脾胃」,以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為主,提升腸蠕動功能,兩個月後效果慢慢浮現,到了三個月後,已經可以一天排便一次。黃鋒榮強調,預防便秘最好從日常生活做起,包括保持情緒平穩、規律作息、多運動、攝取足夠的纖維質與水分。
她餐餐吃吐司配豆腐乳 缺乏「1維生素」!竟誘發腦部病變
60歲的陳姓婦人近一個月來突然變得神智昏沈、動作遲緩、無力及吃不下東西,家人以為老化或失智,但就醫檢查發現低血鈉,再進一步檢查竟是維生素B1缺乏,引起腦部病變「魏尼凱氏腦病」。低血鈉非病 是許多疾病的表徵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張淑鈺表示,低血鈉不是一種病,而是許多不同疾病的表徵,要找出隱藏在電解質異常下的病因,經過電腦斷層等檢測,排除腦中風、水腦等各種病因及心理因素後,確診為維生素B1缺乏。維生素B1不足 恐致神智不清、影響腸胃消化 張淑鈺醫師指出,維生素B1是一種輔酶,促成葡萄糖轉換成脂肪與周圍神經的傳導運作,是能量代謝的重要角色,一旦嚴重缺乏常導致能量利用受阻,而大腦是身體最需要能量的器官,因此常以神智不清、疲累等腦病變表現狀態,其他還有造成末稍神經炎,也可能影響腸胃,導致食慾喪失、消化不良等。張淑鈺醫師補充,陳婦喜歡每餐吃吐司配豆腐乳,家人順從她,長期營養不均衡,可能是造成維生素B1缺乏的原因,找出病因後,施以高劑量維生素B1的針劑注射,慢慢回復正常,但部分腦細胞受損後無法恢復,反應有比較遲鈍一點,如果再延遲就醫,腦細胞受損越多,就越難回復了。均衡飲食為主 減少精製糖類張淑鈺醫師表示,在臨床上,酒癮者最易患上維生素B1缺乏,因為酒精會降低維生素B1的吸收,營養吸收障礙或偏食導致營養不均者也可能發生。此外,營養師施璐筠說,為避免維生素B1缺乏,每日應均衡攝食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油脂類),減少精緻食物,三餐以全穀雜糧為主食,並養成天天攝取5蔬果的飲食習慣,即可免於維生素B1缺乏。
七旬婦記憶力衰退以為失智症! 檢查竟是老人憂鬱症惹禍
75歲的高姓阿嬤原本都樂於參加社區或宮廟活動,半年前丈夫因腦溢血猝逝後,不再外出社交,朋友前去探望,她也都顯得意興闌珊,常說「生不如死」之類的話,兒女們發現母親的悲傷情緒長達半年了,不只走不出來,又發現其注意力及記憶力衰退,忘東忘西,請她燒開水燒乾了,也會忘了去安親班接孫子等各種失智的症狀。老人憂鬱症 需藥物治療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表示,經過多項檢測,確認高姓阿嬤是老人憂鬱症,最主要的症狀是每天都心情憂鬱,每天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這兩項是最重要的核心症狀,其他還包括吃得少、睡不好、精神體力變差、記憶力變差等,開立抗憂鬱症藥物,並請其家人多陪伴,多參與原本喜歡的活動,正在逐步恢復中。假性失智症 其實是憂鬱症梁孫源主任說,任何年齡層的成人都可能罹患憂鬱症,老人機率高一點,主要是風險因子增多了,包括身體的機能退化、相近親友陸續去世、退休的失落感等,據臨床統計,約三分之二的患者在重大事件的影響下患上憂鬱症;另三分之一是因為家族遺傳或體質型的憂鬱症。老人憂鬱症常被親友視為失智症,因此也被稱為「假性失智症」,但老人憂鬱症透過藥物等治療,是可以回復的,而失智症通常是不可逆的,透過治療僅能減緩退化的速度。家人關心觀察 釋放憂鬱情緒梁孫源主任說,老人憂鬱症可能有9大症狀,包括每天幾乎都心情憂鬱、每天幾乎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或愉悅感、幾乎每天食慾降低或增加、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幾乎每天精神動作激動或遲緩、幾乎每天自我感到無價值感、幾乎每天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反覆想到死亡或自殺意念,其中前兩項是核心指標。梁孫源主任強調,老人家通常不會將憂鬱說出口,要靠家人多觀察,尤其是女性老人的風險比男性高,在於女性比較會執著於某個念頭,不如男性多靠著向朋友抱怨或外出活動來釋放情緒。另一方面,老人憂鬱症常是突發的,失智症是漸進的,只要有症狀還是需就醫,尋求醫療人員的協助。
男長期鼻塞!呼吸困難「無法平躺睡」還常流鼻血 醫一查竟是鼻瘜肉作祟
彰化一名54歲的黃姓男子,右側鼻子長期鼻塞,因以為是慢性鼻竇炎或鼻瘜肉而未在意,直到1個月前感冒後,右鼻常常流血,晚上更是呼吸困難無法平躺入睡,檢查才發現右鼻腔鼻竇被10公分的良性鼻腔鼻竇乳突瘤塞滿,經手術取出後,黃男終於再次體驗了呼吸順暢的快感。黃男表示,手術醒來後頓覺呼吸順暢,真是久違的舒服感受!他說,他右側長期鼻塞,以為是慢性鼻竇炎或鼻瘜肉,但還有左鼻可呼吸,所以一直沒有理會,直到1個月前感冒,右鼻開始流血,常要用衛生紙塞住鼻孔,呼吸更不順,晚上因此無法躺平入睡,只好坐著睡覺。黃男到某醫院就醫,排定2週後手術,要取出鼻瘜肉,縣議員黃千宴發現他都快無法呼吸了,面容憔悴不堪,勸他不能再等,引介他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在就診隔天進行手術。黃先生的電腦斷層顯示,他的右鼻腔(紅圈處)全被塞滿,經病理冷凍切片確診為乳突瘤,所幸為良性。(圖/彰化醫院提供)衛福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表示,電腦斷層顯示黃先生右側鼻腔鼻竇幾乎塞住,很像常見的鼻瘜肉,但一直流血,有別於鼻瘜肉流血不多的情況,而且是單側阻塞,這是鼻腔鼻竇乳突瘤常見的病徵,經病理冷凍切片確診為乳突瘤,立刻以內視鏡微創手術取出長達10公分的乳突瘤,所幸是良性。許嘉方說,鼻腔鼻竇乳突瘤和鼻瘜肉外觀很相似,但臨床表現常是單側,而且較易流血,有惡性轉變的可能,造成此鼻部腫瘤的原因並不明確,除了單側鼻塞、流鼻血之外,也可能造成鼻蓄膿、臉部脹痛、頭痛等。鼻腔鼻竇乳突瘤有5%至12%會轉變為惡性腫瘤,而且復發的可能性也很高,不可輕忽,術後需定期追蹤。許嘉方強調,鼻塞有可能是鼻子過敏、鼻竇炎、鼻瘜肉、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厚等多種可能,很多人總認為因台灣氣候潮濕之故,鼻塞很正常,沒什麼大不了,但如果鼻塞超過2週,還是要就醫詳查,以免有腫瘤而不自知。
她服排糖藥加斷食減重! 全身無力陷「酮酸中毒」危機
54歲蔡女士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近2年改服用排糖藥,血糖控制得不錯,糖化血色素大都小於7,日前進行186斷食(每天進食控制在連續的6小時內,其他18小時不進食),沒幾天後出現全身沒力,本以為只是肌餓虛弱,沒想到接著又出現呼吸很喘的情況,才趕快到急診就醫,確診為酮酸中毒。SGLT2抑制劑降低血糖 還有助減少心衰竭風險及延緩腎病變惡化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蔡旻叡表示,糖尿病用藥有很多種,其中,SGLT2抑制劑是近年新藥,其作用機轉在腎小管,可以抑制腎臟再吸收尿糖的功能,將多餘的糖從尿液排出,達到降低血糖的功效,也因此可能減重,研究還發現能夠減少心衰竭風險及延緩腎病變惡化,其單方或複方藥被視為近幾年來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最新夢幻藥物,服用者持續增加。酮酸中毒導致腹痛噁心、想吐無力 有致命風險蔡旻叡說,蔡女士斷食,空腹的時間很長,糖分來源攝取不足,但因排糖藥的藥效,腎臟仍在進行排糖,導致身體無法利用血糖產生能量,依身體的機制會改分解脂肪產生脂肪酸作為身體所需能量,脂肪酸進一步在肝臟被轉換成酮體,使得血中酮體濃度上升,造成代謝性酸中毒,即為酮酸中毒。酮酸中毒的臨床症狀為腹痛、噁心、想吐、虛弱無力,嚴重者會呼吸加快變喘、感到呼吸困難,有致命風險。蔡旻叡指出,排糖藥不能做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因為引發酮酸中毒的風險太高了。至於引發第二型糖尿病酮酸中毒,發生率大概只有1%,雖然不高,但發生的後果可能很嚴重,特色是病人的血糖數值通常不高,甚至是正常的,被稱為「血糖正常之糖尿病酮酸中毒症(Euglycemic diabetic ketoacidosis, euDKA)」。排糖藥減重非人人見效 多喝水是關鍵蔡旻叡說,排糖藥對於糖尿病患者有許多好處,其減重的功效更是吸引人,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效。蔡旻叡強調,患者大都知道,服用排糖藥最重要的是要多喝水,以避免泌尿道感染,但也要關注斷食或禁食的風險,不要輕易嘗試,如果因手術之故必須禁食,也要向醫師說明,評估是否停藥或以其他降血糖藥替代。
國1員林路段5車連環撞 賓士男見駕駛受困「下車救人」遭追撞慘死
國道1號北向213K員林路段今(24日)凌晨發生1起連環車禍,5輛車撞成一團,其中3車起火燃燒,造成3人受傷,分別送往衛福部彰化醫院及員林基督教醫院急救,無奈仍有2人傷重不治。據悉,死亡的楊姓駕駛及薛姓男子當時為了協助另名呂姓駕駛脫困,下車後遭後方聯結車撞飛,不幸身亡。彰化縣消防局凌晨2時54分接獲通報,指國道1號北向213K員林路段發生重大車禍,立即派出19名消防人員、6輛消防車、3輛救護車趕赴救援。警消抵達現場時,發現共有5輛車捲入事故,造成3人受傷,分別送往衛福部彰化醫院及員林基督教醫院救治;其中2名駕駛搶救後宣告不治,另名傷者則意識不清。國道1號北向213K員林路段今(24日)凌晨發生1起連環車禍,5輛車撞成一團。(圖/翻攝畫面)警方初步調查,事故發生當下,先是2部大貨車與2輛自小客車在外側車道及路肩發生連環追撞,其中54歲的楊姓大貨車駕駛、34歲薛姓賓士車駕駛下車查看情況,發現駕駛白車的呂姓男子受困車內,2人趕緊協助對方脫困;未料1名陳姓男子駕駛的聯結車疑似未注意路況,突然從後方追撞,將3人直接撞飛。國道第三公路警察大隊交通組組長張弘杰表示,事故已在上午6時10分排除,詳細肇因將由警方進一步釐清。警方呼籲,用路人行駛高速公路時要注意車前情況,養足精神後再上路,切勿疲勞駕駛或酒後開車,若在國道遭遇事故,應立即開啟危險警告燈,車輛停妥後關掉引擎,所有人員儘速撤至護欄外或車道外之安全處所,全程應注意後方來車動態,以免造成2次事故。
彰化埔心驚悚車禍 5車連環撞「小貨車翻覆2車頭變形」!4人送醫
彰化縣埔心鄉今(21)日上午發生一起驚悚車禍,5輛車因不明原因連環追撞,導致1輛小貨車翻覆、2輛休旅車車頭變形,共計4人輕重傷。其中,1男1女傷勢較為嚴重,警消從變形車體將他們陸續救出後緊送醫。詳細車禍原因,警方將進一步釐清。消防局表示,上午9時18分許獲報,彰化縣埔心鄉員鹿路五段發生嚴重車禍,有多人受傷。警消獲報後,調派員林西區、埔心、溪湖及永靖等消防分隊人員及救護車等各式車輛到場搶救。警消到場發現,現場5車撞成一團,共計4人送醫,傷勢較嚴重的2人包括灰色休旅車60歲男駕駛,意識不清,左大腿有開放性骨折,白色休旅車40歲邱姓女駕駛,意識不清,右腳踝封閉性骨折、肢體撕裂傷、胸腹部疼痛,被緊急送醫救治。另外,藍色小貨車37歲江姓駕駛,意識清醒、頭部與肢體撕裂傷,副駕駛座32歲江姓乘客意識清醒、頭部與肢體有撕裂傷,2人皆送往衛福部彰化醫院。詳細車禍原因以及責任歸屬,警方將進一步調查釐清。
彰化童參加冬令營狂燒7天 兒科醫示警:春節4病毒「上下夾擊」
彰化縣員林市1名7歲李姓男童反覆高燒1週,並造成扁桃腺炎、喉嚨痛及眼睛結膜炎,也併發支氣管炎,住院治療,確診為腺病毒感染,和他一起參加補習班冬令營的多位同學也接連感染。衛福部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提醒,腺病毒正在大流行,春節假期不只將面臨腺病毒,還有流感、新冠及諾羅、輪狀等病毒的「上下夾擊」。馬瑞杉表示,所謂「上下夾擊」指的是流感、新冠及腺病毒引發的呼吸道感染,以及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腸胃道病症,這幾種病毒目前都還在流行,如果一起感染或接連感染,身體上方的呼吸道和下方的腸胃道恐將吃不消,面對可能的「上下夾擊」,免疫力比較低的老人和孩童更需要注意。李童母親透露,國小一年級的兒子放寒假,參加補習班的冬令營,1週前開始發燒,前往診所看診拿藥,但連著7天還是反覆發燒,而且喉嚨痛及眼睛癢,眼睛還揉成紅腫,才轉到彰化醫院,被安排住院,在這期間冬令營也傳出多名學生發燒,冬令營並因此停課。馬瑞杉說明,李童確診為腺病毒感染,以致反覆發燒,而且支氣管發炎,住院治療。腺病毒好發在孩童,以飛沫傳染為主,感染後持續發燒的時間可能長達3到10天,可以說是最容易引起發燒的病毒,臨床上以呼吸道症狀為主,也常引發結膜炎,目前台灣沒有疫苗上市,只能採症狀治療,如果併發肺炎或支氣管炎,就要住院為宜。馬瑞杉進一步指出,隨著春節返鄉及旅遊的人口流動,加大了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以目前來看,新冠、流感及腺病毒的人數都還在流行,病徵除了喉嚨痛等呼吸道感染之外,還可能頭痛、倦怠、肌肉酸痛、咳嗽等,春節期間所引發的呼吸道傳染恐將大增,情況嚴重者還可能引起肺炎等併發症。馬瑞杉提到,目前也流行著病毒性腸胃炎,主要是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輪狀病毒好發於6歲以下的嬰幼兒,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都可能。2種病毒主要是經糞口傳染,主要症狀為水瀉、嘔吐,並可能伴隨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醫師強調,春節期間面對多種病毒的夾擊,最好在出入公共場所時戴口罩,並且勤洗手,如果身體不舒服,還是要就醫,盡量在家休息。
老年人虛弱別以為只是老化 醫:「這疾病」常因警覺心不足害腎惡化
紅斑狼瘡大多發生在年輕及生育年齡的女性,但一名早已過了育齡期的68歲陳姓婦人日前虛弱到無法行走,檢查發現其腎功能急速惡化,竟確診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老年人紅斑狼瘡 警覺心不足延誤治療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高堅凱指出,個案有心包膜積水及蛋白尿等病狀,再經抗核抗體檢驗為陽性及血中補體過低,確診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目前還在治療中,希望不要走到洗腎的地步。這種老年人的紅斑狼瘡,因民眾普遍認識不夠及較無警覺心,常會被誤認為只是老化現象,因此常被拖延,走向洗腎或更嚴重的後果。紅斑性狼瘡致病因不同 免疫系統侵犯全身器官高堅凱說,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9成患者是女性,好發於育齡期的女性,大部分患者易於臉部、頸部、手臂等處出現紅斑,因此被稱為紅斑性狼瘡,但有些個案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免疫系統反而是侵犯全身各器官,尤其是侵犯腎臟,稱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紅斑性狼瘡的致病機轉還不明確,被認為和基因、環境、荷爾蒙變化有關。老人家倦怠無力 應盡快就醫釐清彰化醫院腎臟科醫師張淑鈺指出,雖然老年人罹患紅斑性狼瘡的機率小,但也不能輕忽,如果老人家突然變得疲弱,不一定只是單純的老化,如果還有水腫,或是尿液出現大量泡泡,可能是尿蛋白過高,就應進一步就醫檢查是否腎臟功能受損,再釐清原因。長期追蹤服藥 可和疾病共存高堅凱強調,紅斑性狼瘡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經從50年代的不到50%上升到現在超過90%以上,雖然終身都要共存,但只要長期追蹤服藥,照樣可以正常生活,但記得要提高警覺,一有復發或病情加重的症狀時要馬上就醫,以免一發不可收拾。
北醫盟年末會員大會 探討AI醫療與醫療整合的未來發展
12/26(二)晚為社團法人臺灣台北醫療聯盟協會(以下稱 北醫盟)的年末會員大會暨聖誕餐敘,邀請了來自醫療界的專業人士、科技領域的專家、以及政府相關單位的代表,共同參與這次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與會者們共同討論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並期許以更好的合作形式推動AI醫療與醫療整合的未來發展。由北醫盟榮譽理事長王必勝次長與北醫盟理事長 趙忠傑博士主邀,餐敘現場邀請到總統府秘書長 林佳龍秘書長蒞臨,以及台北市副市長 林奕華、衛福部立基隆醫院院長 林三齊、衛福部立彰化醫院院長曾孔彥、馬偕醫院院長 張文瀚、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周慶明、中華人間醫療協會理事長 王明及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副常務主任委員 呂建德、五洲製藥 侯振榮董事長及大將作 王彥博董事長等共襄盛舉,期許共同為改善台灣醫療體制盡一份心力!醫盟理事長 趙忠傑博士致贈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之文創品-麒麟陶瓷杯予林奕華副市長,感謝副市長協助促進各方資源共享,實現更高效的醫療整合。圖片由左至右為新任北醫盟常務理事 周慶明、基隆醫院院長 林三齊、彰化醫院院長 曾孔彥、台北市副市長 林奕華、馬偕醫院院長 張文瀚、北醫盟理事長 趙忠傑。(圖/北醫盟提供)臺灣台北醫療聯盟身為關心公共利益的非營利組織,除了推動有利大眾利益的醫療整合專案,提升醫療品質和效率,同樣地也一直致力於保障醫療人員權利,及醫療機構能更完整地媒合資源、消弭各地醫療資源不均的差異。北醫盟不僅致力推動醫療資源整合,也跨足學術界,整合不同專業領域對醫療現況的建議,串聯醫學大學與在地醫院,交流相關專業、建立智庫中心等。本次年度大會,很榮幸有總統府秘書長 林佳龍秘書長,以及台北市副市長 林奕華携手交流、積極探討如何透過合作,進一步提升臺灣醫療體系的品質與效能,共同推動跨界合作,攜手創建更加強大的醫療生態系。為感謝兩位貴賓的協助,現場贈予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之文創品-回首麒麟予林佳龍秘書長,感念秘書長帶動官方與醫療界的緊密合作,提升臺灣醫療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並贈予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之文創品-麒麟陶瓷杯予林奕華副市長,感謝副市長協助促進各方資源共享,實現更高效的醫療整合。北醫盟邀請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周慶明擔任新任北醫盟常務理事,期許將來能因其從醫經驗帶動更多合作與改革。圖片由左至右為北醫盟理事長 趙忠傑博士、總統府秘書長 林佳龍、北醫盟榮譽理事長 王必勝次長。(圖/北醫盟提供)本年度更邀請到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周慶明作為新任常務理事,現場並授予證書,期待將來改善現有醫療體制與資源能有更清楚的藍圖,賀喜未來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與臺灣北醫盟並肩同行,一起為發展台灣醫療界更好的未來努力。本次聖誕餐敘不僅是一個交流的平台,更是一個凝聚共識、共同探討未來發展方向的契機。與會者一同探討了AI醫療的應用範疇,包括醫學影像分析、臨床決策支援系統、病患資料管理等方面,並就如何進一步整合這些技術,提高臺灣醫療體系的整體效益提出了許多建議。醫療整合不僅包括跨領域的合作,還需要建立良好的數據共享機制,以確保醫療資訊的流暢傳遞。而智慧醫療做為一種新趨勢,北醫盟期望能透過與各醫療單位及不同領域的產業合作、緊密交流之下,讓民眾有更多管道接觸、甚至以更便利的方式取得相關治療。本次交流活動圓滿成功。期許將來北醫盟繼續延續初衷,持續辦理類似型態的醫療公益活動,整合各方資源,促進各方合作,共同打造更加智慧、高效的醫療體系,為臺灣人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促進台灣醫界團結一致、守護人民的初心。
女子長疔子自行擠膿、敷草藥 傷口引發1病嚴重潰爛!
61歲有糖尿病的蔡女士3個多月前在左後背長了疔子,自行擠膿並敷上草藥,竟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到醫院就醫時已潰爛至筋膜,清創後傷口達10公分,比手機還大,住院2週後由居家護理師前往住家換藥,折騰3個月才傷口收合。蜂窩性組織炎潰爛 敷蓋草藥感染加重彰化醫院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蔡女士就醫時,其左後背因蜂窩性組織炎潰爛,連筋膜都已受創,可見得相當痛,但婦人卻一直沒有就醫,而是一再以草藥敷蓋,讓細菌感染的情況更加嚴重,直到痛得受不了才就醫。對此情況,個案顯得很難為情,因為以前也曾長過疔子,也是用草藥搗碎後敷上,沒多久就好,不料,這次的結果不一樣。疔子又被稱粉瘤、疔瘡 免疫力差恐一發不可收拾李忠懷說,蔡女士左後背長出的疔子,也常被叫做粉瘤、疔瘡,醫學上稱表皮囊腫或皮脂囊腫。她不以為意,以為擠膿後敷草藥就會好,但現在的她年紀已大,加上有糖尿病,免疫力比較差,可能在過程中因沒有消毒等措施導致感染擴大,也可能是草藥造成擴大感染,竟然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往外及往內潰爛。疔子多因細菌感染所致 就醫診治避免擴大感染李忠懷說,疔子的感染來源最常來自細菌,造成相鄰的多個毛囊一起被感染,免疫力正常的病人,通常2週內會化膿破出、慢慢消炎、變平,但較好的處理方法是由醫師切開引流,把疔子的膿擠出來,再搭配外用或口服抗生素,避免擴大感染。尤其免疫力不好的病人最好不要自行處理敷藥,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將感染擴大到皮下脂肪,成為蜂窩性組織炎,一個小傷口都可能要命,不可不慎!
女子後背長蟹足腫影響外觀 放射線治療成功解決困擾!
放射線治療總被人和癌症聯想在一起,其實,生活中常見的「蟹足腫」也可以用放射線治療,簡單有效。48歲的蘇小姐1年前在右後背靠肩處長出蟹足腫,不僅影響外觀,更影響穿搭,透過外科手術合併放射線治療,一舉解決困擾。小傷隆起發癢 當心是蟹足腫彰化醫院放射腫瘤科吳俊玠醫師表示,蟹足腫起因於皮膚傷口修復時,過度活化的纖維母細胞、發炎細胞失去控制,在不斷進行修復的過程中,導致局部的發炎反應和疼痛,進一步向上隆起而形成疤痕組織,並且向外擴張超過原先的範圍,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傷口周圍可能持續發紅、發癢,甚至不時有刺痛感。治療先從保守 後採藥物注射吳俊玠醫師表示,蟹足腫產生的機轉還不清楚,一般認為與體質有關,好發於前胸、耳垂、關節等部位。最讓人困擾的是,如果是發生在顯而易見之處會因外觀而影響社交生活,也妨礙到衣服的穿搭。第一線治療還是以保守治療為主,例如直接在疤痕注射類固醇藥物、冷凍治療、使用矽膠繃帶。若是這些治療皆無效或反覆發作,可以考慮到放射腫瘤科門診評估放射線治療。放射線治療降低復發率 這些情況要避免吳俊玠醫師指出,放射線治療首先由外科醫師執行手術,切除隆起擴張的疤痕組織,在手術後的24小時內開始執行放射線治療,用電子射束,把放射線的劑量限縮在淺層的皮膚組織,減少其他器官暴露於放射線。而放射線療程3至5次後,可下降復發率,簡單有效,很快就恢復平整的皮膚外觀。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有蟹足腫體質的患者,一定要避免新的傷口產生,譬如說摳抓青春痘、穿耳洞、刺青都要盡量避免,即使蟹足腫治好了,也無法保證其他位置不會長出新的蟹足腫。
婦長疔子敷草藥「傷口潰爛比手機大」 醫曝:未即早就醫恐怕引發敗血症
自行敷藥恐出事!外科醫師李忠懷日前分享到一名61歲的婦人就診,稱自己3個多月前在左後背長了疔子,由於先前曾長過疔子,她曾用草藥搗碎後敷上沒多久就好,這次她自行擠膿並敷上草藥,不料卻產生蜂窩性組織炎而潰爛,甚至連筋膜都已受創,傷口「比手機還大」還疼痛不已。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日前在臉書粉專分享李醫生的病例,表示這位61歲患有糖尿病的婦人由於沒有立刻就醫,反而用草藥持續覆蓋,讓細菌感染更加嚴重,直到痛到不行才趕緊就醫;未料先前作法導致細菌感染更嚴重,甚至產生蜂窩性組織炎潰爛,筋膜也已受損,李忠懷診斷後稱,婦人的情況過於嚴重,住院清創後發現傷口長達10公分比手機還大,後進行負壓抽吸治療、協助肉芽生長,兩週後順利出院,不過還是需每天換藥。另外,李忠懷也解釋該婦人年紀已大且有糖尿病,免疫力相對較差,傷口嚴重的原因可能因過程中沒有消毒或是草藥造成感染擴大,因此由外往內潰爛。李忠懷說明,疔子也被稱作粉瘤、疔瘡,醫學上稱為表皮囊腫與皮脂囊腫,感染源常來自細菌,造成相鄰的多個毛囊被感染。一般個案通常只要簡單引流就可治療,然而婦人卻因擠膿且隨意敷藥,導致此可怕情形。李忠懷還表示,若沒有即早就醫恐怕會引發敗血症,危及生命。最後提醒,免疫力差的患者千萬不要自行敷藥,處理不當恐感染到皮下脂肪,產生蜂窩性組織炎,不可不慎。婦人的傷口所幸即時處理,嚴重恐致命。(圖/翻攝自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 臉書粉專)
2寶媽以為感冒…狂冒「百顆紅疹水泡」畫面曝 醫示警:大人也會染腸病毒
彰化一名27歲蕭姓女子日前雙手及雙腳布滿密密麻麻的紅疹,模樣看起來怵目驚心,就醫之後確診為腸病毒。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指出,腸病毒至今還在大流行,不少幼兒園因而停課,不只孩童感染,連大人也無法倖免,也有併發重症的可能,不要輕忽。蕭女表示,幾天前先出現喉嚨痛的症狀,接著發燒,就診被診斷為咽喉炎,自己也以為只是小感冒,吃個藥應該2天就會好了,不料,2天後雙手雙腳開始出現紅疹,越冒越多,連嘴角及口腔也出現水泡及潰瘍,全身超過百顆的紅疹及水泡,嚇得她去看急診。她直言,結果轉診到彰化醫院小兒科,確診為腸病毒,「這顛覆了我的想像,因為過去一直覺得腸病毒應該是孩童的病症,怎麼自己也會中彈。6歲的女兒及5歲的兒子在2周前曾染上腸病毒,我照顧兒女時都有洗手,可能是不小心感染了。」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表示,蕭女出現的手足口症,很明顯是感染腸病毒,雖然大人因免疫力較強,感染腸病毒的機率較低,或是感染之後病症輕微,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家中孩童因腸病毒在家休養時千萬不要共食,環境要消毒,父母在餵食孩童、清理口鼻分泌物、嘔吐物及糞便前後一定要用肥皂洗手,也應該要戴口罩。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馬瑞杉。(圖/彰化醫院提供)馬瑞杉說,大人感染腸病毒的症狀通常不嚴重,但也有大人因感染腸病毒引發重症及心肌炎,有死亡風險,所以,一旦家中孩童感染腸病毒,大人也要隨之警戒。馬瑞杉指出,腸病毒主要是透過糞口傳染,接觸傳染及飛沫傳染也有可能,而且腸病毒傳染力很強。腸病毒以基因分型大約有100種,會引發重症的並不多,不管是孩童或大人感染,通常經過症狀治療,可以在7至10天內痊癒,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出現可能轉成重症的徵兆時,包括昏睡、持續嘔吐、抽搐、肢體無力、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等,一定要馬上就醫,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大腿水腫不在意!檢查竟是高致命「隱形殺手」作祟 7旬翁險丟命
70歲的蕭先生日前因呼吸喘、胸悶到醫院掛急診,急診室主任發現其為可能致命的「雙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趕緊會心臟內科溶栓處理,救回一命。其實,早在病發前幾天,蕭先生就看到其右大腿水腫,明顯比左大腿腫,已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現象,但他不以為意,而下肢血塊隨著血管進到2側的肺動脈造成栓塞,差點造成憾事。肺栓塞初期症狀不明顯 低血氧表徵一次看彰化醫院急診室主任黃鎧翊表示,肺栓塞的臨床症狀常不明顯,一開始難以發現,卻有高致命性,被稱為「隱形殺手」,主因是心臟通往肺動脈的血管突然被血塊或組織碎片等形成的栓子阻塞,導致肺臟血液灌流不足,出現低血氧等症狀,身體表徵包括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肋膜性胸痛、咳嗽、腿部水腫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所致 一般好發左腿彰化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翰指出,造成蕭先生肺栓塞的原因是右腿下肢深層靜脈栓塞,血塊從下肢經血管進入肺循環,掉到兩側肺動脈,進而造成肺部栓塞。一般好發在左腿,本起個案在右腿比較少見,個案脫離險境後再加詢問,蕭先生才說前幾天就覺得右腿比較腫,以為是循環不好的水腫,沒有當一回事,在急診時也沒有想到要說明此事。若蕭先生能在發現水腫時就醫,可能就不用陷於千鈞一髮之境。這些人都是高危險族群 下肢水腫快就醫李翰說,肺栓塞的臨床症狀和心肌梗塞、胸腔疾病相似,稍一疏忽,可能就延誤時機。在臨床上,肺栓塞常來自於下肢深層靜脈栓塞,而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高危險群是老年人、心臟衰竭、肥胖、長期臥床、惡性腫瘤、靜脈血栓栓塞病史或家族史、使用口服避孕藥或賀爾蒙補充、懷孕或產後時期、中風半側偏癱不良於行的人,另外,若工作需求經常久站也容易使下肢靜脈血液鬱積而形成血栓。李翰提醒,若發現下肢水腫,也不一定是靜脈栓塞,也有可能是心臟衰竭、肝硬化、腎功能不全、腎病症候群等疾病引發,還是要盡快就醫釐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