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水
」 疾管署 流感 發燒 確診 新冠肺炎張衛健蒜頭塞鼻止鼻水! 她一做「臭魚味黃膿」狂流 醫看驚呼:都爛掉了
反覆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等問題令人煩擾,先前港星張衛健曾於微博發文表示,指自己遭受鼻子過敏感困擾,居然以蒜頭塞鼻紓緩症狀,而近日中部就有一名女子因為過敏鼻塞,於是將大蒜切片塞鼻孔治鼻塞,沒想到卻造成鼻竇堵住發炎,求診時醫生還聞到患者鼻涕有一股魚腥味,大喊「裡面已爛掉了」。張衛健曾發文稱,以蒜頭塞鼻可有助紓緩鼻子敏感。(圖/翻攝自張衛健微博)張衛健日前在微博發文表示,自因為鼻子過敏,回憶起媽媽教他以蒜頭塞鼻紓緩症狀,但蒜頭塞鼻真的可紓緩鼻過敏?包括社交媒體抖音上也流傳多段影片,片中網友就使用偏方通鼻,就是將蒜頭塞進鼻孔內,維持10到15分鐘後才取下來。不過,耳鼻喉科醫師指出,這樣的做法對於鼻腔健康其實弊多於利。吳昭寬醫師說大蒜確實有助於治鼻塞,但是用大蒜水洗鼻,而不是塞鼻孔。(圖/翻攝醫師好辣YT)耳鼻喉科診所院長吳昭寬醫師在《醫師好辣》節目中表示,這名女患者年約40歲,因為經常過敏,由於怕吃抗組織胺藥物會昏沉,於是在媽媽建議下,採用「大蒜塞鼻」的祖傳療法,這名女子表示,自己上網查還真的很多人推薦。據吳昭寬表示,即便現在的抗組織胺藥物號稱不會經過大腦屏障,仍有很多人吃了後整天昏沉無法做事,而大蒜素具有讓鼻黏膜瞬間收縮的功能,經過刺激後血管收縮、滲透壓改變,確實能讓鼻涕變少,但他也指出,「是要用煮過的大蒜水洗鼻子」,而非直接將生蒜塞鼻孔。吳昭寬醫師說大蒜確實有助於治鼻塞,但是用大蒜水洗鼻,而不是塞鼻孔。(圖/翻攝醫師好辣YT)這名女患者就是因為暴塞多片生蒜堵住鼻竇,造成鼻涕出不來,「死水無法滾動,就會發炎、發臭」,當患者來就醫時,黃稠的鼻涕直接流了下來,女患者當時還大口抽吸鼻涕,但「吸一半就堵住」,購過內視鏡探查發現,原來鼻子內已經爛掉,還有發黑蒜頭積在裡面。吳昭寬最後以洗鼻器幫患者灌洗鼻腔,由於她的鼻竇已經受傷了,造成很多黏液、黃痰和黃鼻涕,必須使用大量抗生素,且吳昭寬也建議她開始洗鼻子以緩解症狀。除此之外,吳昭寬建議,若過敏發作卻沒有抗組織胺可服用,或對藥物會產生副作用,可以刺激腋下穴位,「假設右邊鼻塞,可用拳頭或是罐子夾在左邊腋下,此舉能稍微穩定神經」;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洗鼻器洗掉過敏原與鼻涕,按壓鼻翼兩側的迎香穴、印堂穴,藉此舒緩過敏鼻塞症狀。吳昭寬醫師說手放腋下刺激穴會,也能緩解鼻塞。(圖/翻攝醫師好辣YT)
國中女生得流感「邊哭邊爬進診間」 醫示警3症狀要特別警惕
小兒科醫師陳木榮近日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近期門診經驗,提到一名國中女生因感染A型流感前來就診,當時病患她邊哭邊爬進診間,癱在椅子上無法動彈,經快篩確診為A型流感。陳木榮強調,流感不僅帶來經濟負擔,身體的不適更是極為嚴重,並存在重症風險,提醒家長們應趁空檔時間為孩子接種自費流感疫苗,以減少感染風險。陳木榮回憶,這名國中生因感染A型流感,哭著爬進診間,癱坐在看診椅上,完全無法動彈,「看門診的時候,一個國中的女生,邊哭邊走邊爬進門診,癱在看診椅完全不動」。該名國中生經過快篩確診為A型流感後,他隨即開立抗病毒藥物,並提醒患者如症狀加劇,應立即前往醫院急診,避免發展成重症。陳木榮還分享了流感與普通感冒的區分方法,他指出,若是輕微發燒伴隨咳嗽與流鼻水,可能是感冒;但如果出現高燒和全身肌肉痠痛等症狀,就可能是流感;特別是病患看起來精神不振,甚至像「被卡車撞過一樣」時,須特別警惕。陳木榮提醒家長,應趁空檔時間為孩子接種自費流感疫苗,「得了流感,金錢的花費之外,身體的不舒服真的超級嚴重,還要承擔重症的風險」。事實上,衛福部也曾在官網指出,雖然在臨床診斷上,流感不容易與其他急性呼吸道疾病區分,例如一般感冒(common cold)、喉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與自2019年底爆發大流行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等;但一般而言,流感的症狀較一般感冒來得嚴重,病程持續時間也較長,且其他流行病學特徵仍有差異。流感除了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等特色之外,還會產生嚴重併發症及死亡。衛福部提醒,65歲以上長者、幼童、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者及具慢性疾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流感,可引起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腦炎或腦病變、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及在使用aspirin之兒童病人引起雷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等併發症。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
男童鼻孔卡「巨大鼻屎」 醫夾出傻眼!竟是絨毛玩具
耳鼻喉科醫師陳世璽近日在自己的社群平台上發文,指出他在看診時,遇到一名小學4年級的弟弟,出現流鼻水、咳嗽的情況。結果在檢查之時,弟弟突然對他說「我鼻孔裡有顆巨大鼻屎」請他幫忙挖出來,結果陳世璽一夾才發現,大鼻屎居然是一顆絨毛玩偶,當場傻眼。耳鼻喉科醫師陳世璽24日在自己的Facebook粉專「耳鼻喉科 陳世璽醫師」中發文,表示他23日晚間在看診時,遇到一名4年級的弟弟,已經流鼻水、咳嗽持續了2天。結果當他在幫弟弟看診時,弟弟突然神秘兮兮地對他說「我鼻孔裡面有一個巨大鼻屎,我都挖不出來,可以幫我挖出來嗎?」後來,陳世璽就替弟弟將鼻子裡面的「巨大鼻屎」夾出來,但一看卻發現,雖然該異物表面沾有一些鼻屎,但那個東西其實是絨毛玩具的一部分。當下陳世璽便試探性的問弟弟,有沒有塞玩具進去,但弟弟回答沒有「看旁邊的爸爸臉色不太好看,為了他回家之後的安全起見,我就沒有再追問下去了。」陳世璽指出,還好弟弟很聰明的鋪了個梗,很快就找醫生幫忙拿出來,最怕是小朋友都不敢說,一直讓異物留在裡面。陳世璽也透露,鼻腔異物一開始沒什麼症狀,或是有點流鼻水,時間久了,有異物的那側會開始產生單側的黃鼻涕、鼻異味、鼻塞、反覆鼻血等。最後,陳世璽也提醒家長們,有責任與義務提供小朋友們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也要不斷提醒千萬不要把任何東西放進自己的身體內。萬一沒其他感冒症狀,鼻子出現上述症狀,而且是「單側」,一定要想到有鼻腔異物的可能性。
孩童咳嗽咳不停!慎防「走路型肺炎」 兒科醫師示警「7症狀」
兒童急診科醫師謝宗學近期發文表示,最近時常遇到孩童罹患有著「走路型肺炎」之稱的黴漿菌肺炎,而且清一色都有著7大共同特色。謝宗學醫師為此特別撰文呼籲,家長如果遇到孩童有這些症狀的話,一定要將其帶到醫院治療。謝宗學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近期觀察到罹患黴漿菌肺炎的孩童有著以下7種症狀:1. 年齡大於 5 歲2. 發燒天數大於 3 天以上3. 咳嗽越咳越厲害,有時候微喘4. 幾乎沒有流鼻水5. 喉嚨不太紅6. 看過 2-3 次診所,甚至已使用過抗生素,但症狀仍沒有改善7. 活力食慾正常或是稍微差,看起來不像重症患者謝宗學醫師解釋,只要符合以上七點,加上胸部X光右下葉肺炎的表現,最後的診斷幾乎是別稱為「走路型肺炎」的黴漿菌肺炎。謝宗學醫師提到,目前黴漿菌肺炎的治療較為棘手,因為這種肺炎對以往常用的抗生素「日舒」(Azithromycin)效果不佳,必須改用四環素類抗生素,如Doxycycline進行治療。而與日舒每日服用一次,連續三天即可不同,Doxycycline 需要每日兩次,且至少服用七天以上,這使得治療過程大為延長。謝宗學醫師也安慰表示,黴漿菌肺炎通常不會引起過度嚴重的病情,家長也無需過於恐慌,只有少數出現併發症的孩子需要住院治療。大部分患者只需按照醫師指示在家服藥,並定期回診即可。但謝宗學醫師也提到,對於不能吞嚥膠囊的孩子來說,服用Doxycycline是一個挑戰,因為膠囊內的藥粉極苦,這需要家長多費心協助孩子按時服藥,這也是治療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週末白露報到!命理師揭5大禁忌 示警「2類人」恐遭病魔纏身
在二十四節氣中,每年的白露多在國曆的9月7日,並且太陽黃經位在165°。白露節氣象徵時節逐漸轉陰,天氣漸漸涼爽,夜晚水氣凝結,到了清晨時,樹葉與花朵會有很多露珠,而古人也以四個節氣搭配五行,秋天五形為金,金又為白,以白色來形容秋天的露水,故稱為「白露」。塔羅牌專家小孟老師分享白露相關禁忌,提醒民眾注意。1、穿衣不宜裸露:白露之後天氣會轉涼,所以穿衣服不宜外露,容易感冒著涼。2、禁喝冰水:白露天氣轉涼,喝太多冰水容易頭暈發冷,寒氣過重。3、忌過度運動:白露毛細孔會變小,倘若這個時候進行劇烈運動,容易造成氣血循環不好,身體不易代謝,身體淤堵會有損健康。4、睡覺冷氣不宜調太低:冷氣調太低容易過冷,身體容易在夜晚發冷,導致寒氣過強,易流鼻水鼻塞、手腳冰冷。5、忌夜晚不蓋被:白露天氣轉寒,夜晚較涼,因此睡覺一定要蓋被子,切勿讓寒氣進入筋骨,導致筋骨酸痛。另外,小孟老師特別提醒,沖龍與雙魚座2類人,外出遠行要注意安全,尤其要遠離感冒中的人,以防病魔纏身。
1歲女童發燒、流鼻水!就醫檢查竟是「川崎症」 醫曝「關鍵徵兆」家長多加注意
三軍總醫院收治一名一歲女童近日因發燒、流鼻水及嘔吐等症狀入院,而在經過一系列診療後,最終被確診為川崎病。該女童在住院前並無特殊病史。在入院四天前,女童開始出現發燒、流鼻水和嘔吐症狀。兩天後,家長帶她至診所就醫,並開始服用症狀控制藥物。然而,病情未見好轉,仍然有持續高燒和嘔吐狀況,家長隨即帶她至本院兒科急診就醫。川崎病導致冠狀動脈擴大病變 須預防血栓小兒心臟專科醫師徐萬夫說明,女童於急診就醫,嘴唇發紅乾裂、雙側眼結膜充血、手腳掌紅腫,軀幹部位出現紅疹,並且卡介苗注射部位皮膚也有發紅現象。因為此時已經符合診斷川崎病的臨床要件,入院後隨即給予川崎病第一線藥物免疫球蛋白治療及阿斯匹靈後,病童隨即退燒且上述臨床症狀改善,在持續觀察經過36小時沒有再次發燒後讓病童出院。然而在經過一週後,病童再次出現有發燒嘔吐情況,眼皮發紅浮腫,經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心臟冠狀動脈已經有擴大,故判斷為頑固性川崎病,於是立即再次住院,期間接受了川崎病第二線與第三線藥物的治療。雖然第一時間會退燒且抽血顯示發炎指數改善,但在多日後又會再次發燒,後來在使用第四線的藥物後,病童的狀況終於獲得控制,然而由於冠狀動脈擴大病變的關係,需要使用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形成,在經過一年的追蹤治療下,病童的冠狀動脈狀況控制良好,沒有發生狹窄與血栓導致血管阻塞的事件。發燒超過五天、伴隨四種以上症狀 早期川崎病徵兆徐萬夫醫師提到,上述一歲女童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川崎病案例,以下提供一些早期識別川崎病的關鍵徵兆,若患兒持續發燒超過五天,並伴隨下列四種以上的外觀症狀,即應提高警覺:口腔黏膜變化(嘴唇發紅乾裂、舌頭發紅等)雙眼結膜充血(通常沒有合併分泌物)頸部淋巴結腫大(通常為單側)手腳腫脹發紅多形性紅疹(通常在軀幹及四肢)若符合川崎病的診斷,臨床醫師可能會進一步安排抽血檢驗以評估病童的發炎狀況以及心臟超音波檢查以評估冠狀動脈是否受到影響。治療第一線藥物為免疫球蛋白及阿斯匹靈,大部分的川崎病童都會在24小時內明顯退燒且臨床症狀改善;出院後醫師會再安排定期於門診進行心臟超音波追蹤評估是否出現冠狀動脈病變的情形。第一線藥物治療仍發燒 恐是頑固性川崎病然而,如果在經過第一線的藥物治療後,病童仍然持續有發燒,或是有發生以下狀況時,就要懷疑是頑固性川崎病:持續發燒:如果病童在接受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後,24至36小時後仍然持續發燒退燒後再次發燒:若病童在治療後的兩週內再次出現發燒,在排除其它引起發燒的原因後,需進一步評估是否為頑固性川崎病持續的川崎病相關表現:包括皮膚與黏膜的持續發炎,以及冠狀動脈的擴大等冠狀動脈病變風險高 識辨評估、醫病合作最重要徐萬夫醫師提醒,由於頑固性川崎病童發生冠狀動脈病變的風險更高,且目前研究對於頑固性川崎病的最佳治療方式也有待更多的研究提供臨床證據,所以對於臨床醫師來說,即時的識辨評估病童是否可能發生頑固性川崎病、依據病童的狀況制定個人化的評估與診療方式、與家長和照顧者充分說明解釋及提供支持等,都是很重要的議題。
7歲女童流感爆急性腦炎 雙親忍痛器捐遺愛人間
7歲的露露(化名)因被傳染流感,今年4月因連續二天發燒且咳嗽流鼻水,第三天早上意識不清,緊急轉送到馬偕兒童醫院,到院時腦幹反射已有一半消失,血壓下降,心電圖產生變化,有明顯心肌炎現象,經團隊搶救後血壓暫時平穩,但已出現不可逆的腦幹損傷,在住院68天後,完成心、肝、腎器官捐贈,讓露露遺愛人間。露露從家長發現意識改變到緊急送醫,時間非常緊湊,不過已因為病毒攻擊而出現不可逆的腦幹損傷導致腫脹發炎,進入加護病房後當晚即進行急救,所幸急救後血壓轉趨穩定,之後經腦部MRI等相關檢查發現,腦部受損嚴重且持續意識昏迷,與家屬說明及召集包括神經科、麻醉科、護理師、協調師、社工師及牧師、關懷師等跨團隊進行器官捐贈討論會議下,雙親決定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馬偕兒童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田智瑋表示,露露過往沒有其他病史,如同一般正常小學1年級的學生活蹦亂跳,此次受到來勢洶洶的流感病毒併發猛爆性心肌炎與急性壞死性腦炎,屬於流感併發重症個案,到院時情況已非常危急,團隊為把握黃金搶救期一直採取積極治療方式。無奈露露受到病毒侵犯腦幹已造成永久性損傷且一直未清醒,完全仰賴呼吸器,在多次向家長解釋病情時,家長均非常理性瞭解病毒威脅的可怕,由於與主治醫師有同為基督信仰的支持,露露的雙親在過程中表現的令團隊疼惜不捨,更不時關心問候照顧露露的兒童加護病房團隊成員。露露雙親在明白心愛的孩子已無法救回的情況下,依靠信仰的力量給了內心充分的支持,願以聖經一粒麥子落在地裡的教導,來祝福需要等候器官捐贈的孩子,使生命得以延續。馬偕醫院器官捐贈協調師郭惠娟表示,依器官捐贈條例規定,需於腦死判定後才能完成器官捐贈,得知家屬器捐意願後,緊鑼密鼓進行器捐登錄,與各相關醫院協調師連繫,由於兒童器官捐贈屬實少見,依法為優先與兒童等待者進行配對,若無法完成配對,才會找尋第二順位的成人等待者。郭惠娟表示,依器官捐贈登錄中心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為止,113年等候器官移植病人多達1萬1300人,已完成受贈者不到600人,顯示只有約5%的等待者可以有獲得移植機會。國內器官捐贈個案不多,兒童個案更是少之又少,露露則是馬偕兒童醫院成立10年來首次的腦死後判定器捐個案,且心肌炎在治療後可達到捐贈條件,原本雙親同意捐贈更多器官遺愛人間,在完整評估與進行配對後,僅有心、肝、腎找到合適受贈者,並已完成移植手術。田智瑋表示,臨床上,病人一旦進入疾病末期或為安寧照護個案,均會由醫療人員在合適的情況下說明器官捐贈事宜,露露的雙親在孩子驟然離世的悲痛下,願意捐贈可用器官,屬實難得,過程中團隊給予家人完整的支持與陪伴,更在獲得器捐同意與完成評估的情況下,與受贈醫院相關團隊全體總動員。田智瑋表示,病毒感染重症的前驅症狀常見有高燒、嘔吐、嗜睡、抽筋、手腳無力與意識不清,露露在連續高燒二天後,第三天凌晨嘔吐後再入睡,之後失去意識,怎麼叫都叫不醒,便是很明顯的病毒感染現象,家人發現後緊急送醫,即使經過積極救治,還是挽救不了已被病毒侵犯的腦部。田智瑋提醒,疫情解封後,新的一波免疫負債開始報復性回溫,臨床觀察,此次伴隨流感與COVID-19感染人數呈現另一個高峰,為減少病毒威脅的機會,仍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涉足人潮過多的地方,有免疫疾病與老人、小孩,更要格外留意。
流感重症奪命!7歲童昏迷68天腦死 器捐造福3家庭遺愛人間
年僅7歲的女童露露(化名),今年4月感染流感,連續高燒2天後,隔天開始嘔吐、意識不清,趕緊送醫急診時,腦幹反射已消失一半、血壓下降,出現癲癇症狀,有明顯心肌炎現象。雖然經過團隊搶救後,血壓暫時平穩,但因不可逆的腦幹損傷,在住院昏迷68天後,父母決定簽署心、肝、腎器官捐贈,讓露露能夠遺愛人間,造福至少3個家庭。據了解,這是馬偕兒童醫院成立10年以來,首個因腦死判定後器官捐贈的案例。馬偕兒童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田智瑋表示,露露過去沒有其他病史,如同一般正常小學1年級學生一樣活蹦亂跳;但在今年4月間,露露連續發燒2天且咳嗽、流鼻水,到了第3天上午病況更急轉直下,被緊急送至馬偕兒醫急診室搶救。田智瑋指出,露露不幸感染流感病毒,併發猛爆性心肌炎與急性壞死性腦炎,腦部已受病毒攻擊而損傷嚴重,屬於流感併發重症個案,起初到院時情況就非常危急,腦幹反射已消失一半,血壓下降,有明顯心肌炎現象。待露露住院2、3天後,田智瑋告訴露露的父母,以露露的情況來說,恢復機率很低,若經治療後變好當然是好事,但如果沒有改變甚至變差,就可能要考慮是否走向安寧照護,或是選擇器官捐贈。68天過後,露露一直未見好轉,甚至需要藉著呼吸器維生,腦幹也已出現永久性損傷,無法清醒。最終院方與各科醫師、社工師及牧師、關懷師等團隊協調,與家屬討論器官捐贈,而露露的父母最後也決定放手,同意捐出露露的心、肝、腎等器官。馬偕兒童醫院分享首個腦死判定後器官捐贈案例,7歲女童遺愛人間,把愛再傳給3個家庭。(圖/馬偕兒童醫院提供)馬偕紀念醫院器官捐贈協調師郭惠娟表示,國內器官捐贈不多,兒童個案更是罕見,原本露露的雙親同意捐贈更多器官,但在完整評估和進行配對後,僅有心、肝、腎找到合適受贈者,並已完成移植手術。郭惠娟也進一步說明,截至目前為止,今(2024)年國內等候器官移植病人多達1萬1300人,已完成受贈者不到600人,只有約5%等待者能獲得移植機會。田智瑋提醒,病毒感染重症的前驅症狀中,常見的有高燒、嘔吐、嗜睡、抽筋、手腳無力與意識不清,疫情解封後,新的一波免疫負債開始報復性回溫,流感與COVID-19感染人數均呈現另一個高峰,因此民眾仍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到人潮擁擠的地方,尤其免疫疾病者與老人、小孩,更要格外留意。
長時間待冷氣房恐患冷氣病! 還可能引起「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隨著夏季氣溫不斷飆升,許多上班族每天在冷氣環境中會待上超過20個小時,不僅會因為室內外溫差過大而出現頭暈、頭痛、精神不濟、眼睛乾澀、手腳冰冷或流鼻水等適應不良症狀,還可能引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根據知名復健診所疼痛專科醫師王竣平的觀察,夏季來診所就診的患者中,有不少人提到有肩膀痛或大腿痠痛等症狀,其實很可能是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所引發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冷氣房為何會導致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肌肉收縮和僵硬:在冷氣環境下,肌肉容易收縮和變得僵硬,增加受傷風險,進而增加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發生。血液循環不良:冷氣的低溫會讓血管收縮,影響肌肉組織的血液供應和代謝,進而加重疼痛症狀。疼痛感加重:冷氣增加了身體對溫度變化的敏感度,對於已受損或受傷的肌肉和筋膜組織來說,疼痛感會更加明顯。肌肉彈性降低:長時間處於冷氣環境中,會讓肌肉失去彈性,容易導致運動時的拉傷或損傷,進一步加重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程度。此外,工作壓力大、情緒緊張和焦慮也可能誘發或加重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如何預防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適度調整冷氣溫度:辦公室的冷氣溫度應保持適中,避免過冷或過熱。定時休息和活動: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應定時起身進行適當的身體活動或休息,避免肌肉長時間受壓。加強運動和伸展:適當的運動和伸展可以增加肌肉的柔軟度和彈性,減少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風險。緩解壓力:保持情緒穩定和正常作息,可以有效紓解肌肉的壓力。面對炎熱的夏季,雖然冷氣讓我們感覺到舒適,但長時間暴露在冷氣環境中也會存在健康風險。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適度調整冷氣的使用方式,並採取相關預防措施,才能度過一個健康的夏天。
拜登首度鬆口「這原因」將考慮退選 隔天立刻確診新冠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美東時間6月27日的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會中出現「毀滅性演出」,導致民主黨內換人呼聲不斷,如今拜登(Joe Biden)終於在17日播出的採訪中首次鬆口,若出現「健康狀況」,他可能會重新考慮與川普(Donald Trump)競選的決定。沒想到他卻在當天稍晚檢測出Covid-19陽性,目前症狀輕微。綜合CNBC、BBC的報導,黑人娛樂電視台(Black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主持人戈登(Ed Gordon)在16日的採訪中詢問拜登:「您個人會希望說:『如果我看到這點,我就會重新評估參選』嗎?」根據17日播出的1段採訪片段,拜登答道:「如果我出現了一些健康狀況,如果有人、有醫生來跟我說:『你有這個問題、那個問題』」,那他就會考慮。沒想到拜登隨即在拉斯維加斯首場造勢活動結束後的17日檢測出Covid-19陽性,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根據白宮醫師的說明稱,拜登有「上呼吸道症狀,包括流鼻涕和乾咳,還出現一般性的身體不適。他在首場競選活動上狀態良好,但考量到他的症狀沒有好轉,我們對他進行了COVID-19的檢測,結果呈現陽性。」白宮醫師則表示,拜登已服用了輝瑞新冠口服藥「Paxlovid」,並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指導,在德拉瓦州(State of Delaware)里霍博斯比奇(Rehoboth Beach)的住家中進行自我隔離。此前拜登已安排在美國最大的拉丁裔非營利倡導組織「UnidosUS 」的年會上發表公開演說,但如今被迫取消。對此,「UnidosUS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穆爾吉亞(Janet Murguía)也在會議上宣布:「我剛剛和拜登總統通了電話。他對今天下午無法加入我們深感失望。大家都知道,總統參加了許多活動,但他剛剛檢測出了新冠病毒陽性。」報導補充,拜登曾在2022年7月首次檢測出Covid-19陽性,並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出現康復停藥後又反彈陽性的狀況。另根據白宮醫師的1份備忘錄顯示,拜登已接受多次Covid-19疫苗加強注射,最近一次是在2023年9月。此外,他第一次感染時為輕症,包括流鼻水、疲勞、高燒和咳嗽等症狀,同時也服用「Paxlovid」進行治療。
網傳「三伏天」不能沖涼吃西瓜「避免受寒」? 事實查核平台:身體保健全年皆重要
對中醫略有接觸的民眾都知道,近期不少中醫診所都開始推出「三伏天」的治療方案。但近期有網路傳聞表示,在三伏天這段時間,要好好保護身體、不要受寒,尤其是不要沖冷水澡、吃西瓜。為此,事實查核平台也特別撰文表示,內容中雖無錯誤,但實際上「避免身體受寒」是全年皆會要求的,不會是只有在三伏天這幾天。據了解,近期網路上謠傳,馬上進入三伏天了,其中7月11日至20日是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是中伏,8月10日至19日是末伏。在這段期間,千萬不能做以下五件事情,分別是出汗不洗冷水浴、夜裡不能光身睡、胃腸不能進冷飲、喝水不能喝太快、皮膚不能遭暴晒。除此之外,內文中還要求在這段時間內,下列水果最好少碰,分別是火龍果(性涼)、荔枝(容易上火)、西瓜(易傷脾胃)、芒果(增加體內濕氣)。為此,MyGoPen也特別查詢資料後,撰文解釋網路傳聞與事實不符之處,根據根據台北榮總傳統醫學部官網於 2020 年 10 月更新的「冬病夏治的三伏貼」衛教,「三伏日」當中的初伏、中伏、末伏,是農民曆「夏至」過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通常都在國曆七、八月間,每年略有不同。而2024年的三伏貼時間應為7月15日(初伏)、7月25日(中伏)與8月23日(末伏)。MyGoPen在文章中表示,傳言提到「火龍果性涼、西瓜易傷脾胃」在三伏貼時不能吃,中醫師蔡懷德解釋,水果以中醫的角度來看,性質上大多屬於偏寒涼,柑橘、瓜類因為汁水較多,普遍認為較偏涼性。同屬良性的小黃瓜、苦瓜可以透過烹飪的方式改變屬性,但水果幾乎無法烹煮,所以沒有改變屬性的機會。但蔡懷德也表示,網路傳聞中有提到荔枝也不能多吃,但學理上龍眼、荔枝、榴槤屬性偏溫熱,傳言說三伏天不宜吃荔枝,是比較少聽到的說法。蔡懷德也強調,對健康的一般人來說,夏天適量且適當的攝取水果對於清暑氣、利小便的確是有幫助,並非對所有人都是傷脾胃,除非是腸胃虛弱習慣性腹瀉的病人,或是正值感冒流鼻水、打噴嚏的病人才會不適合;如果沒有這些症狀,即使是正在做三伏貼的病人,也可以適量吃一些,只要別當飯吃、不要空腹吃就好,而且最好在白天、陽氣比較旺盛時吃,避開睡前、半夜。除此之外,對於網傳不要洗冷水浴、不要光身睡等禁忌,蔡懷德醫師也解釋,在三伏天做三伏貼,主要是希望在敷貼期間「調養陽氣」,達到刺激循環、增強體機能,提升身體對溫差或是外在誘發免疫系統的物質的抵抗力,所以可以看到,三伏貼的治療方針都是以「調養陽氣」為主。所以病人做三伏貼完以後,醫師都會叮囑在這3到4周的時間內,避免包括生冷食物、直吹冷氣、沖冷水澡等等各種阻礙治療效果的食物和行為。但蔡懷德也解釋,在現代社會不可能不吹冷氣,也很難不吃口感涼爽的水果或飲料, 現代化中醫的要求是吹冷氣沒關係,但是不要直吹、滿頭大汗時吹。同樣的,洗澡可以洗稍微涼一點的水,但是直接沖冷水就不可以。但蔡懷德也提到,避免冷水澡、冷飲、曝曬等,其實是放諸四季皆準,並不是只在三伏天、或是做三伏貼時期才應該避免。
新冠預計7月中旬前達高峰!但疫苗接種人次急降13% 疾管署分析1原因
國內COVID-19仍處於流行期,疫情還在持續上升中,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預測,未來一週新冠疫情仍會處於流行期,預期7月中旬前將會達到高峰。疾管署呼籲民眾應盡速接種XBB疫苗。不過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XBB疫苗接種劑數較前週下降13%,對此疾管署有進行檢討並分析下降可能有1原因併發症病例數暴增近千例 6個月大女嬰重症住院中疾管署於7月9日公布,上週(7月2日至7月8日)新增987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6月25日至7月1日)新增931例上升,另外新增了99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64例上升。其中,有1例較年輕的COVID-19重症個案為北部6個月大女嬰,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個案有早產病史,還未接種過任何一劑COVID-19疫苗,在7月上旬時開始有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發病後2天出現呼吸困難、食慾及活動力下降等情況。前往急診就醫後,進行新冠抗原快篩,檢驗為陽性,胸部X光也顯示這名個案有肺炎的情況,因此收治一般病房治療,目前這名個案仍在一般病房中持續治療、觀察當中。林詠青醫師呼籲,民眾在家中若發現有新冠疑似症狀,可以先用快篩試劑做確認,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將有利於醫師正確判斷及後續處置,同時也建議年滿6個月以上的民眾,尤其是新冠重症、死亡高風險族群應接種XBB疫苗。疫苗接種人次較前週降13% 疾管署分析1可能原因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新冠XBB疫苗至今已累計接種285.8萬人次,全國接種率11.63%,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接種率分別為21.03%、2.12%,不過上週(7月1日至7月7日)接種2.6萬人次,較前週(6月24日至6月30日)3.0萬人次下降13%。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疾管署去分析下降的原因,認為可能是有些民眾在等待新的疫苗,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委員建議,目前高風險族群如果抗體保護力已遞減就應儘快接種XBB疫苗,不需再等待新的疫苗,主要是因為很多國家都是10月後才開始接種新版疫苗,而且目前疫情仍持續,疫苗接種後也要約2週才會產生保護力。因此,不論是世界衛生組織或是疾管署都建議,民眾仍應盡速接種疫苗,獲得更好的保護力,65歲以上長者或有免疫不全及免疫低下民眾等高風險族群,如已接種1劑,間隔12週(84天)則可再接種第2劑疫苗增進保護力。
不只海鮮、雞蛋,也有人對白飯過敏! 營養師教如何抗發炎及舒緩
常常會聽到生活周邊有人說「我對海鮮過敏」或是「不可以吃雞蛋因為會皮膚癢」等食物過敏的狀況,近日也有媒體報導女藝人郭碧婷居然對白飯過敏。造成民眾出現過敏的食物種類不盡相同,當享用完食物之後,可能會出現身體上的異常症狀,例如皮膚濕疹搔癢、呼吸急促、腸胃不適等過敏反應,不過為什麼會過敏?當食物過敏該怎麼辦?。過敏反應是防禦機制 嚴重恐有生命危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指出,過敏反應是人體本能的反應機制。當外來物入侵體內,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啟動防禦機制,消滅入侵物來保護身體安全。但如果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無法抵擋或無法辨識外來物入侵體內時,就會導致身體器官產生傷害,產生過敏反應現象。一般會有局部性反應如:濕疹、過敏性鼻炎、氣喘及過敏性腸胃炎。或是全身性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嚴重或許會有生命危險。含有組織胺食物 花生、海鮮最容易引起過敏哪些食物最容易引起過敏呢?黃淑敏營養師表示,易產生過敏反應的食物如:花生、蝦蟹、牡蠣、核桃及魚類、蛋甚至發酵食品、酒、米飯等。主要是這些食物大多含有組織胺。而組織胺會隨著食物新鮮度下降而逐漸升高。體內組織胺升高會造成皮膚癢、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症狀。最好的改善方法就是盡量吃新鮮食物,不確定是否新鮮的食材就不要輕易嘗試。維生素C、E、 A及胡蘿蔔素 抗發炎及抗過敏當急性過敏發作期可由醫師開立抗組織胺藥物處置,但在日常中其實也有營養素可以改善過敏症狀。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維生素A/胡蘿蔔素這幾種抗氧化維生素,具有抗發炎及抗過敏的作用。黃淑敏營養師指出,維生素C的食物來源有青椒、花椰菜、高麗菜、蕃茄、橘子、木瓜、蕃石榴、芒果、草莓、葡萄柚等。維生素E食物來源則是深綠色蔬菜、小麥胚芽、植物油等。維生素A在綠色及黃色蔬菜、水果中含有維生素A的前驅物質,稱為胡蘿蔔素(carotene)。其中主要為β-胡蘿蔔素(β-carotene),食物包括:鮮黃及鮮橙色的蔬菜水果以及深綠色的蔬菜等。當然也可以到醫療院所抽血檢測自己的過敏原,檢查看那些食物是導致過敏的原因,避免食用含有過敏原的食物而引起過敏反應,民眾若出現因飲食後產生過敏症狀時,應儘速就醫。
「食人菌」飛沫傳染!嚴重恐「器官衰竭」死亡率破3成 醫揭典型症狀
暑假來臨,許多民眾在規劃旅遊觀光行程時,最討厭的就是突發的疾病來打擾。偏偏除了換季時常見的感冒之外,新冠肺炎個案數量也逐漸上升,加上近日臺灣民眾最愛去的日本,又傳出「食人菌」2024年已破千例的疫情,造成許多民眾的擔心。花蓮慈濟醫院感染科何愉懷醫師表示,食人菌其實就是A型鏈球菌,包含新冠、流感與食人菌在內,許多疾病都是經由飛沫與接觸等途徑來傳染,所以,戴好口罩、常洗手就能有效預防。A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因為傷口感染後,常會出現組織壞死僵硬的情況,外觀看起來就像被細菌吃了一大塊,所以,有人稱之為食人菌。何愉懷醫師表示,感染A型鏈球菌之後,常會發生咽喉炎、扁桃腺炎,還有一些皮膚軟組織的發炎,少部分的人會出現風濕性關節炎或風濕性心臟病等問題,而感染A型鏈球菌嚴重時會引起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是死亡的危險,其中如果引發毒性休克症候群(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簡稱STSS)的時候,預估有超過三成的死亡率。「經過適當的治療,A型鏈球菌感染的治癒率還是很高的。」何愉懷醫師表示,目前針對A型鏈球菌的治療,主要以抗生素為主,臨床上使用盤尼西林或頭孢子素的治療效果都很好,所以,請大家不用太擔心。前陣子一位59歲的女性因為下腹部疼痛就醫,後來因為休克被轉至花蓮慈院,後續在醫療團隊的細心照護下,病況穩定後順利出院。花蓮慈濟醫院感染科何愉懷醫師表示:戴口罩落實手部衛生,防疫做得好假期沒煩惱。(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何愉懷醫師表示,其實A型鏈球菌是很常見的細菌,以花蓮慈院為例,每年平均個案數大約20至30例,2024年上半年則是收治8例。而在疾病管制署監控下,臺灣目前沒有出現A型鏈球菌感染案例特別增加的現象,所以,大家不用太過於恐慌,因為「食人菌」這個別名很恐怖,就自己嚇自己。比起嚇人的A型鏈球菌,何愉懷醫師提醒大家,臨床上發現,近日的新冠、流感、腸病毒與腺病毒感染人數不停累積,而且本來換季時就是流感的好發季節,尤其是在暑期出遊時,難免會吃吃喝喝,還會接觸到許多人群,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勤洗手,落實手部衛生,並且隨身備好口罩,在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人多的地方或者自己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時,佩戴好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周遭的人。防疫工作做得好,暑假出遊沒煩惱,何愉懷醫師說,落實防疫維持身體健康,才能好好的享受愉快的假期。
雲林3歲女童「高燒41度」確診A流!發病10天宣告不治
繼高雄市一名8歲男童因流感併發重症病逝後,雲林縣一名3歲女童於6月17日出現感冒症狀,還發高燒至41度,緊急送醫確認感染A型流感,怎料才發病短短10天,女童就因併發腦炎不治身亡。雲林縣衛生局表示,一名3歲女童於6月17日出現咳嗽、流鼻水等感冒症狀,期間還開始發高燒,儘管已服用退燒藥仍無法降溫,6月24日凌晨被家屬緊急帶至醫院掛急診,直至狀況好轉後便返家休養。怎料女童當天返家後,卻又再次反覆發燒,甚至一度燒到41度,還伴隨畏寒、嗜睡、抽蓄、翻白眼等症狀,送醫快篩後才確認罹患A型流感,並入住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住院不久女童就因併發腦炎,於6月26日不幸身亡,從發病到死亡僅短短10天。對此,衛生局提醒,雲林縣截至今年6月23日止,已有39人確診流感併發重症,累計5人死亡,為因應國內流感疫情升溫,呼籲民眾應勤洗手、出入公眾場所配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才能降低傳染風險。事實上,根據疾管署統計,從去年流感季截至今(113)年6月24日止,全國已累計多達1144例流感重症病例,其中死亡個案有214例,顯示近期流感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流行期,提醒民眾若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類流感症狀,應盡速就醫。
楊麗音為劇學小提琴被導演嫌太好聽 嚴正嵐心急與姚淳耀「爆米花」滾床單
探討台灣「房事」的台語輕喜劇《我的意外室友》上週首播後引發觀眾熱烈迴響,嚴正嵐與姚淳耀搭檔飾演情侶,一入住租屋就迫不及待「爆米花」滾床單,嚴正嵐的「這次換你當黑貓,我要把你搞得糜糜卯卯」直球台詞更讓觀眾看得臉紅心跳,她笑說:「床戲拍攝現場其實很好笑,因為我的台語實在太爛了,所以無法用太困難的話語來即興演出,所以就變成了他是貓、我是老虎的簡單台詞,沒想到效果竟然很不錯。麗音姐最後突然出來打斷的『莫啦!』也是即興,我超級喜歡。」不只嚴正嵐與姚淳耀動靜大,房東楊麗音的小提琴聲更是宛如殺豬,楊麗音得意表示現在都是為了演戲才學新技能,自己之前從來沒接觸過小提琴,當初導演只要她學一、兩首,但是她學會了三、四首,結果正式拍攝時導演居然說:「麗音姐你拉得太好聽了,要再可怕一點的。」讓她哭笑不得。劇中,嚴正嵐與楊麗音「同居」努力忍受噪音,她在戲外則對兒子的哭聲毫無招架之力,只要聽到就會很心疼,一直被周圍的人告誡慈母多敗兒,因此目前還在努力克服和加強自己的管束兒子的能力。另一個「室友」姚淳耀則透露自己專心工作時,旁邊不太能有電視的聲音,否則就會分心。楊麗音(後)見到嚴正嵐(前)嚴重腹痛,立刻著急地送她去醫院。(圖/公視、華視)該劇也探討新興的跨國愛情詐騙手法,金鐘視后朱芷瑩飾演一心想賣房、要出國與男友結婚的屋主,精湛演技讓觀眾頗有共鳴,眾演員也分享周遭親友遇到詐騙的情況。馬力歐的岳母接到詐騙集團偽裝成他媽媽打電話借錢,岳母好心地請他老婆保密,結果老婆直接詢問馬力歐:「你媽要跟我們家借錢嗎?」馬力歐便斬釘截鐵地說:「絕對不可能!」立刻向媽媽求證,才阻止了詐騙集團的詭計;李冠毅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時候接到詐騙集團的電話,說自己被綁架了,他還禮貌地請詐騙集團等一下,因為要找媽媽來接電話;百白的親人曾誤信投資緬甸挖金礦而被騙走退休金,詐騙過程中對方還傳了很多當地每天都有挖到黃金的影片,保證真的有淘到金礦,後來發現根本只是擷取電影畫面。下集預告中,楊麗音見到嚴正嵐嚴重腹痛,立刻著急地送她去醫院,而現實中嚴正嵐最感謝婆婆的照顧,只要她鼻子過敏流鼻水,婆婆就會用黑糖薑湯幫她暖身,讓她每次都覺得很暖心;楊麗音想起有一位非常照顧她的阿姨,知道她喜歡歌仔戲,把她介紹給歌仔戲巨星葉青的乾女兒,還幫她居中牽線認識林美照、郭美珠等人,極盡所能地推銷她,才順利進入演藝圈。姚淳耀透露自己專心工作時,旁邊不太能有電視的聲音,否則就會分心。(圖/公視、華視)姚淳耀則回憶剛出道出席電影宣傳活動要治裝,但沒有錢,一位前輩二話不說要送他很貴的名牌襯衫,雖然後來拒絕了,但還是很感謝當時前輩願意幫助一無所有的自己。劇情講述渴望買房的小情侶遇上終生未婚的熟齡女房東,三人意外成為房東與房客,參與彼此生活後而開啟的一連串不同世代價值觀彼此碰撞的溫馨喜劇。《我的意外室友》於每週日晚間八點在公視台語台;晚間十點在華視主頻播出。
沒確診「全程戴口罩」看醫生!等藥旁邊人狂咳 他回家傻了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上升,不少人都中鏢。一名網友透露,去看醫生都有全程戴口罩,豈料回家後居然開始不舒服,快篩結果呈現2條線確診,讓他直呼「感覺這次的傳染力很強」。原PO在PTT以「確診潮又要開始了嗎」為題表示,這個月喉嚨一直都很不舒服,上禮拜去診所看醫生,被診斷是扁桃腺發炎,而在等待領藥期間,旁邊的阿姨一直咳嗽,整個過程自己口罩都有戴著,豈料一回家就渾身疲倦,睡醒起來還是很累,接著開始流鼻水、鼻塞。原PO透露,確診時鼻子腫脹的那種感覺回來了,所以進行快篩,結果兩條線確診,「上次確診是在家沒戴口罩,家人傳染給我的,感覺這次的傳染力很強欸,確診潮是不是又要開始了?是說口服抗病毒藥物我以為只有老人或有慢性疾病的人才能領,原來BMI超過30也能領,下次一定記得。」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躺兩天就好了」、「一堆人咳嗽都不遮」、「就變成新的流感,每年都會變異」、「天氣熱一堆人不戴口罩,加上最近遇到很多咳嗽的人,轉頭一看發現都沒在遮」、「一堆醫生都在說高峰快來了,只是沒人鳥他們」。疾管署25日表示,上周(6/18至6/24)新增817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周(6/11-6/17)新增624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周新增40例死亡病例,與前一周新增38例持平,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再次提醒,民眾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此外,呼籲65歲以上長者或有免疫不全及免疫低下民眾等高風險族群,如已接種1劑且間隔12周(84天)則可再接種第2劑以增進保護力,不僅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之健康。
6月很反常…發燒、喉嚨痛、咳嗽 醫驚呼:病人多到不像夏季
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表示,6月很反常,因為通常夏天上呼吸道感染案例會少於冬天,「但身為家長的你,有沒有發現自己與小孩怎麼夏季感冒發燒這麼頻繁!」而診斷時也要用快篩協助鑒別診斷。醫師張益豪在臉書發文,「不要覺得醫師就不會生病,最近也是喉嚨痛痛,差一點發燒!六月很不像六月,夏天上呼吸道感染是會比冬天少很多的但身為家長的你,有沒有發現自己與小孩怎麼夏季感冒發燒這麼頻繁!最近門診確實不管兒童或者小孩,發燒、喉嚨痛、咳嗽的就診病人多到不像是夏季,過往夏天都是耳鼻喉科小兒科的淡季,也就是病人數會比冬天少30%左右。」張益豪說,「這些上呼吸道症狀的民眾,確實不乏有『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的確診者,流感來說,上呼吸症狀通常比較齊全,大多有身體酸軟、咳嗽、鼻塞、流鼻水較多項的上呼吸道表現。」張益豪指出,「至於新冠的話,症狀還是跟過往一樣變化多端、排列組合蠻多的,有的單純流鼻水、鼻子痛,而有的是以頭暈、甚至噁心嘔吐為表現,但也有部分民眾就只有喉嚨痛。」張益豪說,「流感與新冠病毒感染有沒有很相識的表現,有的!那就是,大多都會有高燒、疲倦、喉嚨疼痛或咳嗽,也因為很相似,所以醫師在診斷時,還是需要以快篩來當作協助鑒別診斷。」張益豪指出,「新冠疫情已經三年多了,民眾對於快篩其實把握度都蠻高的,可以自我檢測,但如果是流感病毒,就需要透過醫師的檢查技巧來幫民眾做快篩,民眾是無法在外面取得流感病毒的快篩產品的,需要到醫療院所接受檢查,甚至流感季節盛行的季節,公費抗流感病毒藥物的給予,是只需要醫師的臨床檢查經驗判斷,認為民眾是流感,就可以直接給予,不需要有快篩陽性。」張益豪說,「新冠確診之後,目前治療方式有西醫的抗病毒藥物跟中醫的清冠一號。流感部分呢?有抗病毒藥物,不管是一次服用兩顆服用一次即可的劑型、早晚一次五天的劑型,效果都不錯,建議跟醫師討論之後再來使用公費或自費抗流感病毒藥物。」
吸哈歌手2/范范牽手經紀人當街抽菸 認錯誤示範坦言壓力大
頑童MJ116成員小春被時報周刊CTWANT直擊5月16日參加長庚科大校慶演唱會時,和工作人員大喇喇的在校園內抽菸,完全無視菸害防制法規定大專院校內不得吸菸的規定。其實藝人被拍到抽菸早已不是新聞,而且抽菸會傷害呼吸道的粘膜,造成咳嗽、咳痰、喉嚨痛、打噴嚏、流鼻水、破壞免疫系統,不僅容易感冒,也容易惡化為支氣管炎及肺炎;其他包括氣喘、肺氣腫、支氣管炎、鼻竇癌、肺功能衰退、肺癌等疾病,也會因吸菸而增加罹患機率,看到這些菸癮不小,甚至隨處隨時都要來一根來減壓的藝人,令人不免為他們的健康擔憂。U:NUS成員高胥崴、高有翔曾趁練舞空檔外出抽菸解癮,掏菸點火動作相當熟練。(圖/本刊攝影組)《原子少年》出身的「范范」范庭瑜去年11月曾被本刊直擊與經紀人Babyee十指緊扣,未滿20歲的他還邊走邊抽菸,明顯違法。范范後來解釋自己因為經歷哥哥離世、籌備出道演唱會等坦言壓力大,這才做出錯誤示範,新聞事件後也沒在抽菸,更強調自己沒有菸癮、感情則是空窗3年多。最近剛拿回藝名「丟丟妹」與FB粉專的李明珊,曾被本刊直擊在台北東區抽菸還亂丟煙蒂。(圖/本刊攝影組)同樣來自於《原子少年》男團U:NUS中的「雙高」成員高胥崴、高有翔,2023年1月也曾被目擊在練舞空檔多次外出解菸癮。兩人身為當紅偶像,但他們似乎不擔心被認出來,直接在人來人往的台北市西門町拿下口罩,接著熟練地掏出香菸、打火機在騎樓上解癮,還化身「低頭族」邊抽邊滑,由兩人抽菸的架式看來菸齡似乎都不小。最近剛拿回藝名「丟丟妹」與FB粉專的李明珊,去年4月本刊曾巧遇她在台北市東區血拚,花錢大手大腳快狠準,身旁還有專人幫提戰利品,不過當晚她菸癮頗大,菸一根接一根地抽,這不打緊,但她菸蒂竟數度隨手亂丟,實在有礙市容觀瞻,丟丟妹變成亂丟妹。《時報周刊CTWANT》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害人害己。
新冠單周確診暴增623例 疾管署估8~9月達高峰
國內新冠疫情進入Omicron以來第六波流行期,疾管署今(18)日表示,上週(6/11-6/17)新增623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較前一週(6/4-6/10)新增329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38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20例上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疫情預計在8至9月達到高峰。此次公布的確診案例中,包含一位3個月男嬰,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男嬰尚不符合疫苗接種年齡,沒有潛在疾病,6月中旬出現發燒、咳嗽有痰、流鼻水等症狀,隔天又出現呼吸困難、呼吸喘,就醫發現為新冠陽性,並且X光顯示有肺炎,因為有呼吸窘迫收治加護病房治療,治療後狀況改善,住院第5天康復出院。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Omicron變異株檢出趨勢中,本土病例以JN.1占60%為多,KP.2占13%、XDV.1 占 10%、KP.3占9%,而國內新冠XBB疫苗迄今已累計接種277.7萬人次,全國接種率11.4%,仍然偏低,面對新變異株JN.1、KP.2、XDV.1等仍具預防感染及重症的功效,呼籲民眾儘速接種。疾管署提醒,由於國內疫情持續上升,提醒民眾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此外,接種XBB疫苗是能減少感染後重症或死亡風險最有效的方法,提醒滿6個月以上民眾儘速接種;對於65歲以上長者或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低下民眾,呼籲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84天)的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滿6個月以上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民眾等高風險對象,再接種第2劑以增強保護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