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流星
」 流星雨 火流星 天文館 肉眼 天文神秘閃光被國際太空站拍到 NASA小行星威脅專家直言:非常罕見
台灣時間今日凌晨,一顆編號為CAQDTL2的「火流星」(bolide),墜落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小行星進入大氣層時,產生超過-8等亮度,包括台灣南邊也可看到這景象,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鹿林天文台」就上傳火流星發光瞬間!未料,國際太空站(ISS)2日也拍到一道神秘的閃光,似乎是某種太空物體「爆炸」所發出的,就連美國太空總署(NASA)小行星威脅評估計畫首席研究員史密斯(Jeffrey Smith)也直言「相當罕見」。從社群平台上的縮時攝影影片可見,拍攝地點在北非上空,由於當時正發生暴風雨,因此看起來一片黑暗。不過,卻有一個太空物體劃過尼羅河上空,爆炸後還發出綠色和白色的耀眼光芒。根據《太陽報》報導,這是NASA太空人多明尼克(Matthew Dominick)將影片放慢到每秒一幀,並且分享至X上,據他表示,「昨天把這個拿給幾個朋友看,他們都認為這是在大氣層爆炸的一顆流星,一顆更亮的火流星」。據了解,火流星又稱為「火球」,這個天文學術語,意指格外明亮的流星,可以在很大的範圍內被觀測到。針對這個特殊的天文景象,就連NASA小行星威脅評估計畫首席研究員史密斯也直言非常罕見。這位同時兼任「SETI協會」(SETIInstitute)的數據科學家表示,「一般來說,火流星相當罕見,由於地面系統的觀測區域有限,從地面上被偵測到的火流星很少。火流星爆炸速度非常快,通常只會有幾分之一秒,所以也需要非常迅速的偵測工具」。國際太空站拍到「神秘閃光」。(圖/翻攝自X)
小行星墜落台灣視角曝光!菲律賓「目睹火球畫面超震撼」
一顆編號為CAQDTL2的小行星,在台灣時間今日凌晨,墜落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小行星進入大氣層時,預計會產生的亮度會超過-8等,台灣南邊也可看到火流星。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鹿林天文台」拍下發光瞬間引起熱議,而網路上瘋傳菲律賓民眾拍攝的視角畫面更震撼!CAQDTL2是一顆來自主小行星帶,也就是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的小行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9次在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前,就先發現的外星物體。CAQDTL2小行星墜落後,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鹿林天文台」隨即在臉書貼出一段6秒影片,表示雖然天氣的狀況非常差,今凌晨0點39分還是等到了流星發出來的亮光。畫面中原本漆黑一片的空地,慢慢發出一陣亮光,不過才3秒就消失了。鹿野天文台拍下小行星墜落瞬間。(圖/鹿野天文台臉書)許多天文迷也分享自己在陽明山等地拍攝的畫面,網友們紛紛表示,「台北陽明山,800公里實在是太遠了,扣掉地球曲率仰角大概只有3度,中間還有花東的積雨雲干擾」、「恆春南灣電閃雷鳴,我猜它混在這一片一片雷光中」、「我們先看到的是像閃電那種曝光!再後來看到那個亮點!」此外,有不少菲律賓民眾也紛紛拍下小行星墜落的一刻,當地視角相當清晰,只見一顆火球,朝著地面飛來,隨即消失在地平線下,畫面非常震撼,也在網路上瘋傳。
9/5凌晨抬頭看!直徑1公尺火流星凌晨墜入菲律賓 台灣有機會看見
台灣有望看見「火流星」!根據國際流星組織(International MeteorOrganization,IMO)4日宣布,一顆編號為CAQDTL2的小行星,在台灣時間5日凌晨,會墜落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而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小行星進入大氣層時,預計會產生的亮度會超過-8等,往南邊看有機會見證火流星的真面目。直徑1公尺小行星明凌晨將墜落菲律賓,台灣有機會看見火流星。(圖/翻攝自臉書) 據IMO在4日公布,搜索近地小行星及可能撞擊地球造成威脅的卡塔琳娜巡天系統(Catalina Sky Survey),發現了一顆直徑約1公尺的小行星,代號為CAQDTL2,在台灣時間5日凌晨0點40分左右墜入菲律賓北部靠近呂宋島東北部外海。直徑1公尺小行星明凌晨將墜落菲律賓,台灣有機會看見火流星。(圖/翻攝自X) 據了解,CAQDTL2是一顆來自主小行星帶,也就是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的小行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9次在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前就先發現的外星物體。IMO指出,根據小行星的大小推估,CAQDTL2預計不會造成影響,在墜落地區附近的居民有很高的機率目擊這顆非常明亮且緩慢的火流星,而未燃盡的火流星隕石,有可能墜落到呂宋島上或附近的海洋。針對這火流星現象,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也把消息轉貼在臉書「臺北天文通」,根據理論推估CAQDTL2進入大氣層時,產生的亮度會超過-8等,台灣往南邊看可能有機會看見。直徑1公尺小行星明凌晨將墜落菲律賓,台灣有機會看見火流星。(圖/翻攝自臉書)
流星雨要來了!今夜為「極大期」 台北天文館揭最佳觀星時間
英仙座流星雨(Perseids,007 PER)是年度三大流星群之一,出現的時間固定且數量穩定又多,幾乎整晚可見,深受天文愛好者青睞。而台北天文館也指出,今(12日)晚間將迎來最適合觀星的時間,且欣賞流星雨不需要使用望遠鏡,只要選擇光害少、視野遼闊的地方仰望天空即可。根據台北天文館的公告,英仙座流星雨是年度三大流星群之一,另外2個分別為1月的象限儀座及12月的雙子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出現的時間固定且數量穩定,其特色是流星速度極快,可達每秒60公里,平均亮度很亮,大都在1至2等,且火流星(泛指亮度比最亮的行星,即-4等的金星還亮的流星)出現比例為所有流星雨之冠。英仙座流星雨的活躍日期為7月17日至8月24日,愈接近極大期,肉眼可見的流星數量也愈多。台北天文館指出,今年極大期預估落在8月12日前後,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enithal Hourly Rate,簡稱ZHR,是指當輻射點在天頂,且肉眼可見最暗星等達6.5等的狀態下,每小時可見流星出現率)約100顆,不過這是理想狀態,通常肉眼觀察的實際數量會比ZHR還要少。台北天文館指出,8月12日當日英仙座流星雨輻射點約於晚上8時30分東升,然而該晚月相為上弦,因受月光影響,建議等到22時52分月亮西沉後開始觀賞,直至翌日天亮前都是今年英仙座流星雨較佳的觀賞時段,尤其是隨著輻射點越來越高,能欣賞到的流星機會就越來越多。台北天文館也表示,欣賞流星雨不需要使用望遠鏡,只要選擇光害少、視野遼闊的地方仰望天空即可。而台北天文館YouTube頻道將於今日晚間8時,在星況良好的高山地區直播流星雨實況,並搭配專業解說,讓民眾在欣賞流星雨的同時不漏接天文知識。
東海岸驚見「藍色光束」向上噴射 即時影像曝光!氣象局揭神秘面紗
天有異象!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設在三仙台的即時影像,日前捕捉到從地面「向上噴射」的藍色光束,罕見的奇景讓網友紛紛驚呼,「火樹銀花」、「神奇的小麥草」。對此,台東氣象站技士張靖協揭密,原來這道閃光是罕見的「藍色噴流」。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林維玲今(4日)在臉書曬出照片和影片,只見三仙台拱橋上方的雲層,突然竄出一道藍色光束直達天際,讓她驚訝直呼「哇哇哇!東海岸即時影像又拍到了什麼?!!!」對此,台東氣象站技士張靖協受訪時指出,該道藍色光束是「藍色噴流」,形成的原因跟打雷相同,只是因為民眾通常看到的閃電,都是由天空向下劈落,鮮少見到由地面向上放電的高空閃電。另外,林維玲也透露,東管處在東海岸裝設的24小時即時影像攝影,都曾捕捉到超大火流星、數十顆的星鏈、紅色精靈、火箭殘骸等驚奇畫面,如今又再度拍到「藍色噴流」真的太幸運。
天琴座流星雨今天極大 近年觀賞條件最佳一次…估每小時18顆
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每年4月中旬至月底出現的天琴座流星雨,將在4月23日達到極大,23日前後連續3天,都是很好的觀賞時機,預估每小時天頂流星數約18顆。由於流星雨輻射點約21時東升,此時月亮已西沈,因此不受月光干擾,是近年來觀賞條件最佳的一次。天琴座流星雨雖然不及大型流星雨,但平均亮度高,常伴隨亮度不遜於明亮金星的火流星。天文館說,天琴座流星雨也是人類最早記錄的流星雨之一。《春秋左傳·莊公七年》中即有記載:「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指的就是西元前687年所出現的天琴座流星雨。它的母體源在1867年被確認為柴契爾彗星(C/1861 G1 Thatcher),成為最早被確認母體源的流星雨。天文館指出,觀測流星雨不需要望遠鏡,只要選擇光害少、視野遼闊的地方仰望天空即可,若使用高感度相機,配合適當的取景,還能捕捉到流星瞬間的美麗身影。一般來說,出現在輻射點附近的流星較多也較亮,而在離輻射點較遠方向的流星則尾痕較長。天文館解釋,同夜傍晚還有「金星合月」,初四眉月與-4.1等耀眼的金星將達到合的位置,兩者相距僅1.3度,在傍晚的西方天空構成一幅美景,「合」是指天體具有相同的經度,當星體相合時,兩者在天空中的位置也特別接近。
不需望遠鏡!「天琴座流星雨」4/23達極大 這3天記得抬頭看
天琴座流星雨將在23日達到極大,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預估,22日至24日連續3天都是適合觀賞的時機,由於流星雨輻射點約晚間9時東升,此時月亮已西沉,不受月光干擾,是近年來觀賞條件最佳的一次,提醒民眾觀測流星雨不需要望遠鏡,選擇光害少、視野遼闊地方仰望即可。天文館表示,天琴座流星雨每年4月中旬至月底都會出現,雖然不及大型流星雨,但平均亮度高,常伴隨亮度不遜於明亮金星的火流星,同時也是人類最早記錄的流星雨之一。館方指出,《春秋左傳·莊公七年》中即有記載「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指的就是西元前687年所出現的天琴座流星雨。它的母體源在1867年被確認為柴契爾彗星(C/1861 G1 Thatcher),成為最早被確認母體源的流星雨。天文館表示,觀測流星雨不需要望遠鏡,選擇光害少、視野遼闊的地方仰望天空即可。若使用高感度相機,配合適當取景,能捕捉到流星的美麗身影。一般而言,出現在輻射點附近的流星較多、較亮,而在離輻射點較遠方向的流星則尾痕較長。館方補充,23日傍晚還有「金星合月」,初四眉月與-4.1等耀眼的金星將達到合的位置,兩者相距僅1.3度,在傍晚的西方天空構成一幅美景。
杭州天空落下超亮火球 疑由雙子座流星雨形成
15日傍晚,大陸杭州有不少民眾目擊一顆火球從天而降,隨後「杭州火球」迅速登上熱搜,不少民眾猜測是隕石掉落。浙江省天文學會理事秦鴻翼看完網路上的影片後研判,這是一顆亮度超過滿月的火流星,且有很大的機率會有隕石,秦鴻翼稱,不排除是由近期雙子座流星雨所形成的可能性。而根據陸媒報導,火球最終掉落在金華浦江城頭村,並被村民撿到,當時隕石落在一農戶門口地上,把水泥地砸出了一個坑,當地居民一度以為發生地震,目前隕石已交給公安部門。
不看可惜!「金牛座流星雨」相隔7年現身 天文館曝關鍵時間點
每年10月中旬到12月初出現的金牛座流星雨,是流星雨中最神祕與複雜的一群,平時流星數量不多,並不太受矚目,北市天文館表示,今年估計再爆發,不僅數量大增,出現明亮的火流星的比例也高,預計11月5日前後一周都是極大期,只要選擇視野開闊、較無光害的場所,有機會大飽眼福。天文館指出,大約80年前,天文學家就推測每年秋天夜晚出現的金牛座北、南流星雨和春天白天出現的金牛座β、英仙座ζ流星雨都來自2P/Encke恩克彗星,雖然恩克彗星本身很暗難以欣賞,但它殘餘在軌道上的流星體卻每年為地球帶來好幾場燦爛的流星雨。天文館表示,金牛座南群流星雨每隔3或7年數量就會大增,上次爆發是在2015年,國際流星組織與流星學者均預測今年將再度爆發,不僅數量大增,出現明亮的火流星的比例高,預計11月5日前後一周都是極大期。天文館說明,金牛座流星雨的特色是流星速度慢,每秒平均僅28公里,與11月中旬即將來到的獅子座流星雨每秒71公里簡直天壤之別,但它的火流星特別多,在爆發時所占比例是其他流星雨的5倍,讓其精采程度毫不遜色。天文館提醒,金牛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在19時即升起,一直到天亮前都可以觀賞,雖然有月光影響,但只要選擇視野開闊、較無光害的場所,避開月亮方向,不時出現的火流星仍可讓人大飽眼福。
天文迷注意!「英仙座流星雨」、「土星衝」將登場
喜歡天文、觀星的朋友看過來!英仙座流星雨將於8月13日登場,8月15日也將迎來土星衝,南瀛天文館13日將舉辦天文講座、星空導覽、線上直播及台南首度登場的6米移動式球型天幕;此外,想一睹土星環的民眾,此次可能是近年最佳觀測「土星衝」好機會,歡迎民眾把握觀賞。2022英仙座流星雨將於8月13日登場,當天也將有6米移動式球型天幕讓民眾免費體驗。(南瀛天文館提供/曹婷婷台南傳真)南瀛天文館指出,英仙座流星雨今年極大期預計發生於台灣時間8月13日當天,ZHR值預估為100,當日輻射點約在下午9時從東北方升起,不過,當日逢農曆16日滿月,光害會影響觀測,以致觀測條件不佳,但還是有較亮的火流星可觀測。館方指出,土星則將於15日達到「衝」。「衝(opposition)」是指太陽、地球與外行星恰好排列成一直線(地球在太陽與該顆行星中間),是1年當中,最亮也最適合觀賞的時段,本次也可能是近年土星衝最佳觀測機會了,因為隨著土星環傾角將逐年變小,愈來愈不適合觀賞,到了2025年,將看到土星環消失的景象。南瀛天文館指出,13日晚間辦理主題天文野台講座、夜間星空導覽、線上直播解說等服務通通免費,無需報名,可直接到現場參加;星象劇場也配合推出流星雨主題導覽節目,邀請嘉義蘭潭國小專業講師團隊提供6米移動式球型天幕&數位星象儀,現場免費體驗。
8月夜空亮點曝!一睹英仙座流星雨、土星衝天文秀
台北天文館公布8月亮點天象,有每小時數百顆的英仙座大型流星雨、土星衝、灶神星衝、水星東大距與太陽黑子,另將在7月30日舉辦星象解說與太陽黑子觀賞活動,還有宇宙劇場巨型球幕的星象節目。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將在8月13日達到極大,預測每小時約可出現上百顆流星。天文館研究員表示,看流星的訣竅其實就是到沒有光害、視野寬廣區域,晚間大約7、8時左右,流星就會從東北方升起,只要朝東北方向觀看,就有機會可以看到,但當天天氣很重要,如果有雲遮住就可能會看不到,英仙座火流星數量比較多,所以月光雖很亮,還是有機會可看到。天文館指出,土星和小行星灶神星分別於8月15、23日達「衝」,為1年中最亮也最適合觀賞的時段,想一睹土星環的朋友可得把握機會,因為土星環傾角將逐年變小,愈來愈不適合觀賞,2025年時將消失於視野中。研究員說,灶神星雖然不是最大、但卻是最亮的小行星,在「衝」時可達5.8等,肉眼即可看見,只要有適當指引,用雙筒望遠鏡便很容易找到它的蹤跡。此外, 8月28日水星「東大距」,日落後可在西方視野開闊處,看見這顆離太陽最近的行星,而太陽則持續朝極大期邁進,黑子數量愈來愈多,但必須透過專業的望遠鏡才能安全觀賞。天文館將在7月30日下午2時舉辦「宇宙紀事」活動,民眾可用望遠鏡觀測太陽黑子,還有宇宙劇場大型天象儀演示的天象節目,可至天文館網站報名參加。
2022年首場流星雨 1月4日登場
2022年第一個流星雨登場!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今年第一場流星雨「象限儀座流星雨」,將在1月4日清晨達到高峰,每小時預測數量高達120顆,甚至可能衝到200顆,由於逢朔無月,觀察條件極優。天文館指出,象限儀座流星雨的幅射點約在午夜昇起,因此3日深夜至4日拂曉前這段時間最適合觀賞,此時剛好也是預估極大期發生的時間,流星雨的流星速度中等,特點是常出現明亮帶有色彩的火流星。不過在現代星座盤上是找不到象限儀座,因為這個於18世紀所畫訂的星座現今已不再使用,其位置大約在武仙座、牧夫座和天龍座之間。天文館指出,象限儀座流星雨雖為三大流星雨之首,卻較少被觀察,原因之一是其極大持續時間僅數小時,另一個原因則是冬季寒夜令人卻步。但天文館說,相對於受月光影響的8月英仙座與12月雙子座流星雨,象限儀座流星雨可說是今年觀察條件最佳的大型流星雨。天文館指出,流星出現的時間和位置並不固定,建議民眾盡可能選擇無光害、視野遼闊的地方,用肉眼就能看見,若使用高感度數位相機攝影,有機會留下精彩美景。天文館補充,1月3日晚間8時起將直播,並配合深入淺出的解說,為民眾介紹有關流星雨的知識,大家不用塞車受寒也能欣賞到這場燦爛的流星雨。詳細資料請參閱天文館網站。
雙子座流星雨今晚達最高峰 抬頭就能看每小時上看150顆「中速流星」
今年的壓軸天象,也是全年流星數量最多的雙子座流星雨,將在今(14日)晚達到最高峰,預測每小時流星數高達150顆。由於流星雨的輻射點在午夜昇至最高,以及當天月相為盈凸月等因素,台北天文館也表示,今日凌晨至曙光前應為最佳觀賞時間。台北天文館指出,雙子座流星雨不僅流星數量極多,而且明亮多彩,速度中等(平均約每秒35公里),比其他高速流星更容易被看到,偶爾還會出現明亮的「火流星」。此外雙子座流星雨也是第一個被確認由小行星造成的流星雨,其母體是直徑僅5公里的近地小行星法厄同(3200 Phaethon),雖然是小行星,但亦被發現有塵埃彗尾,是一顆同時具有彗星和小行星特徵的特殊天體。欣賞流星雨不需望遠鏡等器材,只要在視野開闊無光害的郊區以肉眼即可觀賞。臺北天文館將於流星雨極大期間,以設置於低光害地區的高畫質攝影機進行星空直播,讓民眾透過網路也能直擊這場歲末流星秀。
獅子座流星雨本周報到!天文館公布最佳觀賞時機
獅子座流星雨即將於18日凌晨達到極大期,估計每小時約15顆流星。但台北天文館表示,18日當天將受到月光影響,建議可提早於本周六、日的凌晨,月亮在午夜落下後,至曙光前觀賞。天文館表示,獅子座流星雨將再次於18日凌晨達到極大期,估計每小時約15顆流星,但是當晚為盈凸月,受到月光影響,只能看見較明亮的火流星。天文館表示,18日前後一周都在流星雨期間,18日以後月亮將愈來愈晚升起,影響愈大,因此建議民眾提早至13、14日的凌晨,於月亮在午夜落下、曙光前這段時間觀賞,天文館並將於全國多處觀星條件極佳的地點,進行流星直播,讓民眾在家也可以欣賞星空美景。天文館表示,獅子座流星雨是最受注目流星雨之一,它的母彗星是每隔33年回歸的譚普-塔托彗星(55P/Tempel-Tuttle),每當母彗星通過近日點時,都會在其軌道上留下大量殘餘物質,當地球穿越濃密彗星物質區域時,便會出現高達每小時數千顆以上的流星暴。天文館指出,上次獅子座流星暴發生在2001年,2033年也可能再出現每小時超過數百顆流星的盛況。此外,獅子座流星雨也以高速聞名,流星速度高達每秒約71公里,因此有機會看到許多明亮有尾痕的火流星。
獵戶座流星雨21日極大期「每小時約20顆」 月光恐影響看頭
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秋季最負盛名的獵戶座流星雨將在10月21日晚間達到極大,預估每小時流星數約20顆,雖然在月光影響下,流星數量會比預期少,但把握適當時機仍大有看頭。天文館表示,獵戶座流星雨的流星體來自著名的哈雷彗星,流星速度極快,可以達到每秒66公里,在流星雨中名列前茅。天文館指出,獵戶座流星雨持續期很長,21日極大期當天逢「望」,在月光影響下,流星數量會比預期少,但由於獵戶座流星雨以明亮爆裂的火流星以及流星速度極快著稱,且幾乎有一半的流星會在夜空中留下尾痕,但只要把握適當時機,仍大有看頭。天文館強調,觀賞流星雨不需要使用望遠鏡,但應選擇光害少、視野遼闊的地點。台北天文館於陽明山、梨山、馬祖、澎湖等觀星勝地架設星空攝影機,民眾只要透過「台北天文館」YouTube頻道也可欣賞到這場秋季星空煙火秀。
就在今晚!肉眼可見「英仙座流星雨」 超美火流星每小時100顆
全年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今(12日)晚報到,在極大期時平均每小時數量可達100顆之多。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想要欣賞英仙座流星雨不需要使用望遠鏡,而且只要高感度相機就能拍下流星劃過天際的美景。在三大流星雨中,英仙座流星雨比起冬季的1月象限儀座、12月雙子座流星雨,更加適合觀賞;今年的最佳觀賞時間是今日晚間10點到天亮前,不僅不會受到月光的影響,而且只要到市郊就能見到每小時75顆的壯觀景象,極大期平均每小時100顆,是今年觀察條件最佳的大型流星雨。今(12日)晚間10點,英仙座流星雨輻射點位置示意圖。(圖/台北市立天文館)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為週期約133年的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 (Comet Swift–Tuttle),每秒速度可達60公里,而且還有美麗的火流星可欣賞,數量為所有流星雨之冠!只要選擇光害少、視野遼闊的地方,直接用肉眼仰望天空即可欣賞,若使用高感度相機或許還能捕捉到流星瞬間的美麗身影。台北天文館於陽明山、梨山、馬祖、澎湖等地架設了星空攝影機進行直播,民眾也可在家中直接上台北天文館YouTube欣賞。
火流星劃過引發阿里山森林火災? 林管局否認「兩者無關連」
嘉義縣阿里山鄉109、110林班地傳失火,燃燒面積達0.4公頃,目前正在全力撲滅中,由於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設於番路鄉牛埔仔大草原的24小時即時影像攝影機,今天凌晨1點50分至1點55分曾拍到巨大火球畫過天空,一度讓外界質疑森林火災和火流星有關,但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否認,指林班地火災昨下午就通報,兩者並無關連。台18線54K處下方,位於山美村109和110林班地,昨1月31日下午4點半左右有民眾發現起火,馬上通報林務局,經嘉義林管處派員前往,發現現場有3處火點,但因當地地形陡峭,且正好在陵線兩側,增加滅火難度。嘉義縣阿里山鄉109、110林班地傳失火,燃燒面積達0.4公頃,目前正在全力撲滅中。(圖/呂妍庭翻攝)嘉義林管處副處長李定忠指出,3個起火位置緊鄰,但只有其中一處消防水車可以抵達,嘉義林管理處已動員25名人力,靠著揹負水箱克難徒步滅火,另也請求內政部空勤總隊直升機從空中灑水協助灌救,至中午已出動3架次直升機。由於森林火災灌救不易,目前火勢還在延燒,尚未撲滅,至於起火原因,因近日天候乾燥,起火點又是大片竹林、草生地,林管處研判人為引火造成機率大。
每小時許願20次!獵戶座流星雨20日登場 肉眼就能看見
獵戶座流星雨極大期即將在明、後(20、21日)登場,只要天氣晴朗的話,在無光害的地方,不需要任何器材就能欣賞流星雨美景。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獵戶座流星雨每小時約有20顆,可以透過天文館在全台各地架設的高畫質暗空攝影機,在網路上輕鬆觀看。台北天文館表示,獵戶座流星雨是由哈雷彗星遺留在軌道上的物質所形成,特色是流星速度快。今年觀賞時間非常長,自22時30分獵戶座於東方升起後到太陽升起前的這段時間將近6個小時,都是非常好的觀賞時機。10月21日 23:00左右的東方天空。(圖/台北天文館)台北天文館在陽明山、梨山、蘭嶼、七美地區架設的高畫質暗空攝影機,如果沒有空找無光害的觀賞點,不妨上天文館YouTube頻道觀看。獵戶座流星雨平均亮度中等,偶爾會出現火流星,可能會留下持續數分鐘之久的餘痕,是值得欣賞的其中一個特點。台北天文館建議,如果民眾想自行拍攝流星雨,建議準備可長時間曝光或感光度(ISO)高的相機或錄影機,以三腳架固定之後,開啟快門進行拍攝;一般商業型或傻瓜型數位相機,則建議以夜景模式拍攝,並關閉閃光燈與開啟自拍功能,以防因手按壓快門而造成影像模糊的遺憾。
英仙座流星雨將登場!每小時100顆劃過天空 肉眼就能看見
英仙座流星雨每年約在7月20日至8月20日前後出現,今年最大值落在8月12日,每小時約可達到100顆流星;根據歷史資料顯示,英仙座流星雨是1年當中,出現火流星數最多的流星雨,肉眼就能清楚看見,因此選在沒有光害及遮蔽物地點就能觀賞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與象限儀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並稱年度3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最大值平均1個小時可以出現30到60顆流星;它的流星墜落速度快,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流星痕較明顯,因此一般肉眼就可看見,被稱為最容易觀測到的流星雨之一。據《中國廣播公司》報導,天文所林忠義表示,根據英仙座流星雨往年觀測資料中發現,火流星數量比其他流星雨數多,平均亮度比較亮;他推測與流星母彗星的大小有關,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周期為120年的史威福塔托彗星,繞太陽公轉一周約133年,前1次最接近太陽是在1992年。英仙座流星雨在每年7月中旬出現,流星數最多時間約在8月12、13日,每小時約可達60顆以上橫越天空,但受限於史威福塔托彗星的路徑,此流星雨只能在北半球看見。林忠義建議大家選在上半夜觀測英仙座流星雨,不需攜帶望遠鏡及其他觀測天文器材,只要挑選視野開闊、光害較少的地方,以肉眼方式就能觀看,若有機會還能遇到每小時100顆以上流星。
燦爛夏季銀河!寶瓶座流星每小時40顆 肉眼可見、手機拍得到
入夏第一場美麗又壯觀的流星雨來了!寶瓶座流星雨極大期從昨(4日)開始,預計將在5月6日凌晨達到最大值。台北天文館表示,只要選對地方,就能以肉眼簡單欣賞這場美麗景象。5月4日最新拍攝到的寶瓶座流星。(圖/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寶瓶座流星雨極大時平均每小時約40顆,但受到接近滿月的月光影響,能看見的流星數量也會減少;天文館建議拂曉月落後到曙光前的短暫期間,是絕佳的觀賞時間。除了寶瓶座流星雨之外,夜空中還能見到明亮的火星、土星、木星和燦爛的夏季銀河,美不勝收。寶瓶座流星雨來自著名的哈雷彗星殘餘塵埃,每年4月19日至5月28日出現,特色是流星速度快而明亮(每秒66公里,平均亮度約2等),而且流星通常可以拉得很長,且約1/3以上的流星有持續1秒以上的流星痕,比例很高,但非常明亮的火流星出現的機會偏低。5月6日凌晨4時左右,寶瓶座η流星雨輻射點位置示意圖。(圖/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台北天文館建議,只需要找無光害且視野遼闊如海邊或山上,用雙眼欣賞整個天空即可。一般而言,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因光害稀少且空氣乾燥而乾淨,可以看到比較多的流星;鄉下或僻靜無燈光影響的地方次之,都市內與周圍則不適合。利用三腳架固定數位相機或手機,對準天空做長時間曝光攝影,抓準時機,即可拍攝流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