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興
」 習近平
北京機器人馬拉松比賽 冠軍居然不是習大大欽點的「那家」
機器人總動員!中國北京亦莊上周末19日舉辦一場人形機器人的半程馬拉松,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多地的20支機器人隊伍同場賽馬,沒想到,曾登場央視春晚表演,甚至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欽點參加國務院座談會的宇樹科技,沒有拿到第一名,反而不少新創黑馬因此浮上檯面。這次比賽有約20支機器人隊伍參賽,機器人型號包括宇樹G1、天工Ultra、松延動力N2、小巨人等多款。賽事全程21公里,環境包含平地、坡道,終點前設置1.5公里直線道,比賽允許機器人途中更換電池,故障的話也可在規定區域維修。不少團隊一次就派出三個人,一人操作、一人因應突發事件、一人做後勤,所以可以看見許多工程師圍著機器人一路陪跑,而比賽之前因北京剛下過雨,部分路面濕滑,因此網路不少現場機器人滑倒的影片曝光,相當有趣,最後完賽的只有六支隊伍。第一財經報導,這場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第一名是來自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和優必選科技的「天工Ultra」,以2小時40分鐘的成績率先完賽,第二名是松延動力N2小頑童隊,第三名是來自上海的行者二號機器人。這三名背後包括優必選、小米、利亞德、風語築等上市企業。天工機器人來自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與優必選聯合研發,2024年推出,機器人身高約1.8公尺、體重約55公斤,時速最高12公里。松延動力N2於上個月剛推出,身高1.2公尺,重約29公斤,先前因能連續後空翻,加上3.99萬元人民幣的起售價而引發關注。行者二號來自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和上海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身高1.7公尺,採用肌腱繩驅仿生輕量化設計,體重約28公斤,可以6小時動態續航,也是本次賽事中唯一沒有換電池和更換機器人的選手。2月由習近平主持的中國民企座談會上,身為與會者最年輕的、1990年出生的宇樹科技創辦人王興興,旗下的機器人反而在比賽中表現不佳,讓宇樹科技特別發聲明稿,表示自家沒有參加比賽,是客戶使用,不同人的操作或開發下,機器人的表現差別很大。

搶灘機器人3/這家中企或是未來機器人的「大疆」! 業者:台灣吃零組件商機
今年開春後,「人形機器人」一舉躍上世界舞台。先是中國的「春晚」大秀,「宇樹科技」的Unitree H1通用人形機器人跳秧歌舞一炮而紅,以65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96萬元)售價在電商平台京東開售,陸港股相關概念股迎來狂歡;接著特斯拉宣布,2025年量產Optimus人形機器人1萬台,蘋果、Meta也相繼跟進。大咖連串動作,釋出一個訊號:2025年,人形機器人真的要落地了!對此,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許文通對CTWANT記者直言,「機器人是未來的趨勢,中、美已在人形機器人形成兩強競爭,但台灣市場規模有限,做整機難度太高,最大的機會還是在零部件。」先來看全球範圍內各大企業立下的量產宣言:特斯拉預計在2025年生產1萬台Optimus,美國Figure AI未來4年將量產10萬台人形機器人,挪威初創公司1X Technologies預計今年量產數千台NEO雙足機器人,2026年規模化量產,2028年達到數百萬台量產目標。中國更是熱鬧不已,包括智元、樂聚等四家企業宣布,2025年合計出貨量有望達到2000台;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有超過500台的意向訂單。在這場競爭中,台商點名「這家最有可能成為機器人界的『大疆』!」台商口中的「這家」,指的就是春晚的宇樹科技(Unitree),由王興興於2016年創立, 4人團隊在短短一年內就推出全球首款消費級四足機器人Laikago(又稱「機器狗」),2023年推出中國首款可奔跑的人形機器人H1,去年再推G1,以驚人的穩定性與9.9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4萬元)親民價,震撼市場。上銀作為全球製造設備傳動控制產品關鍵供應商,積極強攻機器人領域。(圖/報系資料照)許文通對CTWANT記者分析,宇樹與知名機器狗美商「波士頓動力」技術路線截然不同,「波士頓動力為求高負重,採用油壓系統,機身結構厚重且成本高昂,「沒有辦法便宜,就無法普及」;宇樹則選擇全電動設計,使用鋰電池,強調輕量化,成本低,速度也快」,更重要的是,宇樹「幾乎所有零件都自己做」,成本才能大幅降低。台灣一間機器人製造公司高層曾參觀宇樹,他驚呼地說,「宇樹的自動化程度極高,從馬達線圈繞線到馬達生產、組裝,幾乎都由自家完成,外購零件極少,這樣才能壓低價格。」據中國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顯示,宇樹科技在2023年全球四足機器人銷量市占率約69.75%,市場規模份額為(指一個企業的銷售量和市場上最大的3 個競爭者的銷售總量之比)40.65%。宇樹低價策略能否奏效?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仍需觀察,「宇樹機器人現在很會跑,但沒人知道能跑多久,搞不好跑一趟就得大修,目前關鍵瓶頸在於電力與關節技術(諧波減速機)。」再者,「宇樹硬體技術處於領先水平,但AI軟體不算強。」這塊即將從概念化進入量產的機器人市場有多大?美國市場研究公司BCC估計,全球機器人市場預計到2029年底將達到1650億美元。麥肯錫去年3月的報告指出,雖然人形機器人於整個機器人市場規模雖只占1.4%,但年成長率超過20%,是傳統工業機器人的3倍。TrendForce(集邦科技)則預估,2027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產值有望超20億美元。宇隆董事長劉俊昌和TUF ONE行星減速機合影。(圖/報系資料照)面對美、中整機製造競爭力,台灣機器人產業雖難以挑戰,但在零組件領域仍有機會,「台灣的優勢在零組件,很多業者雖然沒有自有品牌,但卻是隱形冠軍。」許文通指出。例如,在3月3日登場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參展廠商上,傳動元件大廠上銀(2049)以AI機器人精密關鍵零組件為展出重點之一,其滾珠螺桿、諧波減速機、軸承、無框力矩馬達等零件,已廣泛應用於AI機器人傳動系統,涵蓋救援機器狗、農場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及物流自動化領域。另一家精密零件機械加工廠宇隆(2233)則展示自有品牌 TUF ONE行星減速機,並透露已成功切入人形機器人關鍵零件、諧波式減速機領域。全球傳動(4540)也計劃於今年下半年推出針對人形機器人的傳動元件新品。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認為,「AI驅動的精密加工、機器人技術,不再只是概念,而是正在發生的變革。」在這場全球機器人競賽中,台灣或許難以與美中競爭整機製造,但憑藉強大的零組件產業,仍能在這波變革中占據關鍵位置。

習近平與民企大咖座談 90後的王興興竟坐C位與任正非、雷軍列第一排
據公眾號「創客公社」報導,人類比人工智慧強的證據被找到了:因為人工智慧還無法識別後腦勺!今日,一張再尋常不過的會議合照,刷爆了朋友圈。隨著這場「頂格配置」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召開的消息公佈,一時間所有人都在順著後腦勺努力分辨著前排大佬的身影。前排中心區域的年輕背影更是引發了諸多的猜測。午間,隨著影音畫面的公開,前排大佬們的身份才開始逐漸清晰。會議中,任正非、王傳福、劉永好、虞仁榮、王興興和雷軍分別發言。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則作為其中唯一的90後代表,令人意外地佔據了靠近C位的中心位置,連許久不見的馬雲也罕見現身。時隔6年多再次召開民企座談會,究竟釋放出了哪些信號?讓一位90後靠近「C位」 他憑什麼?這場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主持會議的領導是「最高級別」,參會的企業家代表各個都是「商界頂流」,就連許久不見的馬雲也罕見現身。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2018年11月的那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民企座談會,近乎同樣的規格。然而在這樣一場超高規格的會議上,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以靠近「C位」的身份亮相發言席,成為全場亮點。如果說還有人不認識王興興,那麼提起春晚上「扭秧歌」的人形機器人,想必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公開資料顯示,宇樹科技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浙江杭州,是一家專注於消費級、行業級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機器人及靈巧機械臂的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作為「杭州六小龍」之一,自成立以來,宇樹科技至今已共計完成9輪融資,其中最近一輪發生於2024年9月,完成數億元(人民幣,下同)C輪融資,由北京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等機構領投,美團龍珠、中關村科學城、琥珀資本、上海科創基金、紅杉中國、中信證券、祥峰投資中國基金等參與投資。1990年出生的王興興,本科畢業於浙江理工大學、研究生畢業於上海大學的他,曾感慨自己考得不夠好,一度很自卑。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在碩士期間獨立開發了全球首款低成本、高性能的四足機器人XDog,並憑借這一項目獲得200萬元天使投資;也不妨礙他辭去大疆工作選擇「九死一生」的創業;更不妨礙他從零開始,帶領團隊從「草根發明」到全球領跑……短短幾年,王興興從一名「草根發明家」成長為行業新銳,成為了任正非、黃仁勳等行業巨頭的「座上賓」,如今更是坐上了「最高級別」會議的發言席。王興興與宇樹科技的成長軌跡,算得上是中國民營經濟創新突圍的縮影。因此他的出現,或許不僅是為民營企業注入信心,更預示著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將重塑全球產業格局。出席座談會的第一排企業名單華為創立於1987年,華為專注於研發、生產和銷售通信設備及提供相關服務,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業務涵蓋5G通信、智慧手機、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領域,產品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30多億人口提供服務。比亞迪成立於1994年, 比亞迪是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的世界500強企業,業務橫跨汽車、電子、新能源、軌道交通四大產業,從能源的獲取、存儲,再到應用,全方位構建零排放的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致力於用技術創新助力為地球降溫1°C。新希望新希望集團於1982年創立,是一家以現代農牧與食品產業為主營業務的民營企業,已擁有世界第一的飼料產能,中國第一的禽肉加工處理能力,是中國最大的肉、蛋、奶綜合供應商之一。韋爾半導體作為全球知名的半導體設計公司,韋爾半導體致力於提供傳感器解決方案、模擬解決方案和顯示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在手機、安防、汽車電子、可穿戴設備,IoT,通信、計算機、消費電子、工業、醫療等領域解決技術挑戰,2023年出貨量超過98億顆。宇樹科技成立於2016年,宇數科技是一家世界知名的民用機器人公司,專注於消費級、行業級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機器人及靈巧機械臂的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曾多次參加央視春晚、冬奧會開幕式、Super Bowl、杭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表演。小米小米集團成立於2010年4月,是一家專注於智慧硬體、電子產品、晶片研發、智慧手機、智慧電動汽車、通信、金融、互聯網電視及智慧家居生態鏈建設的全球化移動互聯網企業。目前小米已連接超過7億台智慧設備,進入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泰集團正泰集團始創於1984年,是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遍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綠色能源、智慧電氣、智慧低碳」三大板塊和「正泰國際、科創孵化」兩大平台,2023年集團營業收入1550億元,連續二十餘年上榜中國企業500強。奇安信奇安信成立於2014年,專注於網路空間安全市場,向政府、企業用戶提供新一代企業級網路安全產品和服務,2023年營業總收入超64億元,在人員規模、收入規模和產品覆蓋度上均位居行業第一。飛鶴乳業1962年創立,飛鶴乳業專注於嬰幼兒奶粉、有機奶粉、兒童奶粉、成人營養品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是中國最早的奶粉企業之一,擁有12個自有牧場和10個現代化智慧工廠,擁有超500項專利。阿里巴巴成立於1999年,阿里巴巴經營業務包括:淘寶、天貓、閒魚、天貓國際、1688、AliExpress、菜鳥、餓了麼、阿里影業、釘釘、盒馬、阿里健康、飛豬旅行等,2024財年收入9411.68億元。騰訊成立於1998年,騰訊是一家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科技公司,通過通信和社交服務已連接全球逾10億人。同時,騰訊還提供雲計算、廣告、金融科技等一系列企業服務,支持合作夥伴實現數字化轉型,促進業務發展。寧德時代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目前已建成大陸國內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研發製造基地,擁有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的全產業鏈核心技術,致力於通過先進的電池技術為全球綠色能源應用、能源存儲提供解決方案。DeepSeek由知名量化資管巨頭幻方量化創立,DeepSeek專注於開發先進的大語言模型(LLM)和相關技術。2024年12月26日,公司宣佈上線並同步開源DeepSeek-V3模型,以1/11的算力、僅2000個GPU芯片,訓練出性能超越GPT-4o的大模型,讓全球為之震撼。時隔6年的重磅會議 至少傳遞了5大信號目前已公開資料顯示,上一次大陸高層主持召開全國民營企業座談會是在2018年。6年前的會議桌上,發言的企業家代表有東軟集團劉積仁、萬向集團魯偉鼎、時代集團王小蘭、恆瑞醫藥孫飄揚、星箭特種玻璃盧勇、商湯科技湯曉鷗、通威集團劉漢元、眾人科技談劍鋒、艾可藍環保劉屹、和同信息耿哲等。2018年的這場會議,強調了「兩個毫不動搖」,提出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解決融資難、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等六方面政策舉措。時隔多年,高層再次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此時的座上賓所涉及到的行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互聯網與信息技術:馬化騰(騰訊:互聯網、數字經濟)馬雲(阿里巴巴:電子商務、雲計算)齊向東(奇安信:網路安全)梁文峰(DeepSeek:大語言模型和相關技術創新)二、智慧製造與高端裝備:雷軍(小米:消費電子、智慧製造)王傳福(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任正非(華為:通信技術、半導體)王興興(宇樹科技:機器人研發)三、新能源與清潔技術:曾毓群(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南存輝(正泰集團:光伏與電氣設備)四、農業與食品加工: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農業、食品)冷友斌(飛鶴乳業:乳製品)五、半導體與關鍵技術:虞仁榮(韋爾股份:半導體設計)任正非(華為:芯片研發)報導分析,從召開會議的動作以及邀請的嘉賓來看,這一場高級別的座談會至少傳遞了以下五大信號:一、毫不動搖地支持民營經濟延續「兩個毫不動搖」政策總基調,高層此次借民營經濟座談會明確彰顯國家對民營經濟的堅定支持。 強調民營經濟在穩定經濟增長、驅動科技創新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發揮「定心丸」效應,穩定廣大民營企業家發展預期,激勵大家放下顧慮、大膽發展。二、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前排參會企業家以人工智慧、新能源、高端製造等前沿領域大佬為主,結合座談會提及的重點發展方向,顯示出國家正通過頭部民企推動技術突破,加速新質生產力培育。 例如DeepSeek以低成本模型突破國際技術壁壘,也印證了政策層對「軟硬協同」創新路徑的肯定。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雖然此次會議的官方內容截止傍晚五點還沒公佈,但是作為歷來涉及民營經濟座談會的核心,公布更多的制度保障、減稅降費和融資支持政策都是探討的核心問題。文章預判,隨著此次會議的召開,政策上,將實施系統性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切實減負,強化多元融資支持解決企業資金難題,激發企業投資活力;制度上,也或將搭建公平、公正、透明、可預期制度框架,保障民營企業依法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各類市場競爭,充分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提升民企國際競爭優勢。四、錨定「雙碳」目標,引導民企綠色可持續發展此次座談會上新能源領域企業代表顯著增多,這積極呼應了中國大陸國家提出的「雙碳」戰略目標。通過政策引領、示範帶動等多種方式,鼓勵民營企業積極投身綠色技術研發創新、加大綠色產業投資佈局,加快生產運營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推動民營企業在踐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培育新發展動能,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五、全面積極應對全球化挑戰此次參會的企業,絕大部分都有著佔比相對較大的海外業務。而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的背景下,積極推動民營企業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也是高層釋放的信號之一。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立足廣袤大陸國內市場,深挖內需潛力優化產品與服務;同時,推動其高水平「走出去」,加強國際合作,強化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協作,有效分散市場風險,提升產業鏈整體韌性和抗衝擊能力。

習近平拉企業家救經濟! 座談會居然出現「這位老闆」
美中貿易戰正打著如火如荼,美國總統川普不斷出招,加上中國大陸的經濟一直復甦乏力,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在北京舉辦民營企業座談會,聽企業家們發言並發表講話,而在央視畫面出現的與會企業家中,居然出現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是否顯示他已被「放出冷宮」,將在AI賽道大顯身手,全球關注。由於習近平過往風格,就是較少與民間企業家同台,這次由官方媒體直接播放活動畫面,顯示大陸官方的態度,將會以民間企業作為提振經濟的強棒,而出現在畫面裡的企業家,也會是下一波的重點扶植產業。影片中出現有發表談話的人,包括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以及隔壁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今年的春晚以人形機器人跳舞的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小米創辦人雷軍等,可見下一部會以新能源汽車、消費性電子、以及機器人為重點項目。其他還包括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韋爾股份董事長虞仁榮、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等。儘管影片中沒發言,但卻第一個出現的是阿里巴巴的馬雲,因為馬雲在2020年,在其王牌產品「螞蟻金服」上市敲鐘僅剩48小時前,馬雲在上海公開演講批評政府後,公司上市進程被緊急暫停,而後馬雲也很少公開露面、看似雲遊江湖,後續集團事務交給共同創辦人蔡崇信。蘋果已宣布會在中國大陸與阿里巴巴合作,開發給中國大陸蘋果用戶的AI,其實相對於目前全球火爆的Deepseek,阿里巴巴在AI領域上才是老大,只是相對低調,今年1月29日,阿里雲通義千問旗艦版模型Qwen2.5-Max發布,在多項公開主流模型評測基準上都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