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
」 習近平 中國 大陸 賴清德 美國國人赴陸頻遭騷擾限制自由 監院促陸委會加強危機宣導
國人前往中國大陸頻發生遭受其國安單位騷擾及不當限制人身自由甚至判刑案件,且有愈發嚴重的趨勢,監察院今(26)日表示,要求行政院正視並督促陸委會持續蒐報陸方違反人權有關實例,加強民眾危機意識宣導與緊急援救措施。監院表示,有鑑於近年國人前往中國大陸頻頻發生遭受其國安單位騷擾及不當限制人身自由甚至判刑案件,且有愈發嚴重的趨勢,監院通過監察委員林文程所提調查報告。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是世界上最專制獨裁、人權紀錄最惡劣、最不自由的國家之一,對國家安全界定專斷、無限上綱,其司法體系審判過程粗糙、罔顧人權、品質低落,到中國大陸旅遊充滿陷阱到處有危機,赴中國大陸觀光旅遊或工作常缺乏危機意識。接著表示,近來國人赴陸從事各類交流活動,人身自由安全遭受陸方國安單位騷擾或不法侵害案例時有所聞。但因受害國人憚於陸方報復而怯於向主管機關聯繫,致使我國主管機關無法及時提供協處,加上中共傲慢心態,拒絕依兩岸協議與我方合作,至政府對於國人滯陸期間人身自由權利的保護顯然不足。林文程發現,中國大陸近來持續加強國安領域之立法,藉由立法擴大管轄領域、適用區域,並預留執法單位恣意解釋空間。陸方國安單位可鎖定特定背景國人任意編造國安事由進行滋擾、逮捕赴陸國人、對於國人管轄延伸至境外及網路領域、藉國安案件遂行終身追訴及拘捕國人。國人滯陸期間如有議論習近平或中共政權言論、拍攝港口或軍事演習畫面、宣揚民主自由理念、與在中國大陸之外國機構密切交往、與民主人士接觸、從事中國大陸社會民情資料蒐集等行為,都有可能遭中國大陸以違反所謂國家安全罪名逮捕。調查報告指出中共於今年6月21日發布並開協實行的「關於懲治台獨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對赴中國大陸的國人之安全衝擊尤其深遠。該意見共22條,最重可判處死刑。在台灣高度自由民主的社會之一些言行,在中國大陸可能被無限上綱為台獨、分裂國家或煽動分裂國家的罪刑。遭檢舉後,不管最後是否查有實據,其不人道的審訊過程會使遭拘押的國人身心俱疲甚至崩潰。然而陸委會及海基會目前於中國大陸均未設置相關分支機構,國人涉及人身自由案件倘需現地協助,多僅能仰賴當地臺商協會之協處。因此,行政院允宜責請陸委會將相關實情以適當的方法向國人宣導說明,促請民眾赴陸注意避免可能遭控違反國安或其他刑事法令之言行,以期降低在陸國人的人身安全風險。陸委會因應陸方發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嚴重威脅國人赴陸港澳的人身安全,經整體評估認有必要自今年6月27日起提升赴陸港澳旅遊警示為「橙色」,建議國人避免非必要赴陸港澳旅行。監院呼籲陸委會仍宜籌劃建構臺灣民眾遭陸方拘留、關押、判刑、服監、限制住居、限制出境等相關統計數據,並持續蒐報陸方不當限制我民眾人身自由有關實例,此外,政府亦應加強相關宣導工作,將赴陸旅遊、交流各類風險充分告知國人,以利國人據以評估是否前往中國大陸。
為「習拜會」鋪路? 美媒:蘇利文下周訪中會晤王毅
美媒引述美國官員透露,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將於下周首次訪中,並於27日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長王毅舉行會晤。綜合港媒報導,美國新聞網站Axios引述3名消息人士報導,蘇利文27〜29訪中國,期間將與王毅會談,預計將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今年稍後可能舉行兩人最後一次會晤奠定基礎。美國白宮及中國外交部暫時未有回應。習近平與拜登去年11月曾在美國加州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峰會。報到指出,拜登7月底宣布不尋求連任美國總統後,表示計劃在餘下任期花更多時間在外交事務上。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蘇利文的訪問是雙方為穩關係所做出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由於南海、台灣等問題、美國技術出口管制和中國對俄羅斯的態度等分歧,雙方關係仍緊張。報導引述美國官員稱,蘇利文和王毅將討論一系列問題,包括台灣問題、與科技相關的國家安全政策,以及美國對中國支持俄羅斯的擔憂。美國還將對中國在南海對美國盟友菲律賓採取的咄咄逼人的行動表示擔憂。美官員預計,王毅將談及有關美國大選的問題。蘇利文則可能會說,他預計賀錦麗領導下的對中政策「將更具連續性,而非變化性」。這位官員還說,蘇利文和王毅將討論拜登與習近平在明年1月美國總統離任前,進行最後一次接觸的可能性,並說,面對面會談「並非不可能」。他指出,兩位領導人都有可能出席11月的亞太經合會領袖峰會和20國集團峰會。
陸寮緬泰非正式會晤 同意加大力度聯手打擊網賭電詐等跨境犯罪
中國大陸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024年8月16日,中國大陸、寮國、緬甸、泰國在泰國清邁舉行四方外長非正式會晤,討論了跨境犯罪問題。四國同意加大力度,聯手打擊網賭電詐等跨境犯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安全是各國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當前地區安全形勢複雜演變,網賭電詐等跨境犯罪屢禁不絕,危害地區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影響社會穩定和國家形象。只有地區各國加大聯合打擊力度,才能有效扭轉違法犯罪活動高發態勢。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得到包括寮緬泰在內各國積極回應。四國在相互尊重主權基礎上,聯合開展一系列打擊跨境犯罪活動。去年以來,各方已合作抓獲涉賭詐人員5萬餘人。王毅說,中方願與各國以習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為指引,加大聯合打擊跨境犯罪活動力度,共同守護家園安寧。要織緊邊境管控網,守住各國邊界,管好重要口岸,徹底封堵不法分子非法越境通道。暢通情報資訊交流,持續開展聯合行動,及時將已流竄越境的不法分子繩之以法、遣返懲處。盡快召開瀾湄執法安全合作部長級會議,加快推進「平安瀾湄」行動,調動各方資源,整合人力、情報、技術、設備,協調四國聯合打擊行動,全面提升跨國合作效率。深化法律和司法領域交流合作,開展司法執法培訓和協同作訓,提升打擊治理能力。四方一致同意加強合作、密切協同,加大打擊網賭電詐、毒品販運、人口販賣等跨境犯罪力度,共同維護地區和平安寧。
「修昔底德陷阱之父」認中國崛起體現在「奧運成績」:成美國全方位競爭者!
巴黎奧運11日正式落幕,中國金牌數與美國打成平手!對此,提出「修昔底德陷阱」1詞的哈佛甘迺迪學院(HKS)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在美國外交雜誌《國家利益》(The NationalInterest)撰文分析,中國從過往的無名小卒,竄升成為美國在奧運會上的主要競爭者,而這也反映出該國在經濟、科技、軍事,乃至於體育等,幾乎所有領域的崛起,成為21世紀美國的決定性地緣政治對手。不過,若美中2大強權最終進入「以全面戰爭為結局的修昔底德式競爭」,雙方都不可能獲勝。因此2國的政治菁英必須找到既競爭又合作的大國關係。曾擔任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國防特別顧問、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國防計畫助理部長的「修昔底德陷阱」之父艾利森,9日在美國政治與外交雜誌《國家利益》上,以「中國vs.美國:地緣政治奧運會」(China vs. America: TheGeopolitical Olympics)為題撰文指出,就像當今世界上大多數領域的競爭一樣,本屆奧運會僅有2個超級大國斬獲了最多數量的金牌:中國和美國。艾利森感嘆,「中國從1個無名小卒,竄升成為美國在奧運會上的主要競爭者,而這也反映了中國在幾乎所有領域的崛起,該國也成為21世紀美國的決定性地緣政治對手。」直到40年前,中國還從未在現代奧運會上獲得過獎牌,中國的首面獎牌是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獲得的。20多年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贏得了48面金牌,而美國則獲得了36面金牌。此外,在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上,美國隊奪得39面金牌,總獎牌數則為113面,而中國隊則拿下38面金牌,總獎牌數為89面。艾利森回憶,在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他曾和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所領導的哈佛學者小組,受命為新政府過渡團隊準備1系列報告。具體而言,他們的任務是「記錄過去20年中,美中1系列競爭的實際情況」,而這麽做的目標在於,提供1個客觀的數據庫,以便政策制定者重新評估應對中國挑戰的根本性戰略。上述報告深入探討了美國和中國在5個核心領域的競爭:經濟、科技、軍事、外交和意識形態。每項研究都確定了評估該領域競爭的標準和指標,以及每個主題可用的最佳資料來源。每份報告都對21世紀前20年發生的未來情境做了總結,並對每個國家2020年的國情做出了坦率的判斷。艾利森指出:「5份報告的結論都是相同的:1個本世紀初還看不到我們車尾燈的國家,未來將與我們並駕齊驅,在某些情境下,甚至超越了我們。」艾利森指出,雖然美國情報機構仍然心不甘情不願地堅稱中國「是日益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increasingly near-peer competitor),不過這是1個過時的錯誤認知。如今問問奧運賽場上的運動員,他們會告訴你,中國必須被視為1個「全方位齊平的競爭對手」( full-spectrum peercompetitor)。艾利森也分析:「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FBI)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採用的衡量國民經濟的最佳單一標準,中國現在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根據FBI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為31.2萬億美元,而美國則為24.6萬億美元。許多美國人發現這與他們根深蒂固的認知完全相反,以至於他們根本拒絕相信。他們堅稱,根據市場匯率衡量經濟的傳統標準,美國仍然是第1。他們還反駁,中國的公民人數是美國的4倍,因此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然遠遠落後。但在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經濟體的過程中,中國已經取代了其競爭對手,成為世界第1大貿易國、世界最大的製造工廠,以及高科技產品出口國。艾利森表示,美國仍然位居先進科技的最前沿,而且隨著美國人工智能公司不斷發展,未來10年可能更為關鍵。雖然美國目前對先進半導體和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阻礙了中國的發展。但在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等下一代綠色技術方面,中國已確立了主導地位,至少在未來10年,西方的綠色轉型發展將亮起紅燈。而在軍事競爭中,美國主導地位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艾利森認為,美國作為全球軍事超級大國的地位仍然獨霸全球,在幾乎每個大陸上也都有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的盟友和基地網路。然而,中國現在是一個相當棘手的軍事對手。尤其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 A2/AD)系統改變了中國周邊地區的軍事遊戲規則,包括台灣地區、南海和東海;在美國國防部對台海衝突的兵棋推演中,中國更以18比0取得勝利。艾利森還引用了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Mark Alexander Milley)將軍的名言:當「『所有底牌都掀開』時,美國在國防開支上不再贏過中國。」艾利森進一步解釋,1996年,中國國防預算僅為美國的1/30。到2020年,以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的支出超過美國支出的一半,且有望與美國持平。此外,中國可以用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中國每名現役士兵的開銷成本是美國的四分之一。儘管中國的核武庫比美國小得多,但其核武力量已確保能「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MAD)。因此艾利森以奧運會做比喻,提出5個值得進一步反思的要點。首先,艾利森認為正如傳統的奧林匹克宣言所說的那樣:「更快、更高、更強」。競爭促使對手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而且如同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言,對於專注競爭優勢和貿易的國家來說,他們的競爭會創造出更大的蛋糕,讓每個國家都可以分到更大的一塊餅,「用習近平最喜歡的1個詞來說,就是『雙贏』。」其次,正如奧運會為人熟知的那樣,每個項目只有1個人能拿到金牌。大多數人永遠不會進入勝者的圈子。所以,從一方面看,任何有資格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都是奧運會選手,都可以說是贏家,但另一方面,這些贏家裏的大多數人,將成為獎牌競賽中的失敗者。在賽局理論中,雙贏的經典案例是獵鹿:兩個人只有通過合作才能捕獲到鹿。但此後,他們必須決定如何劃分所得,在一場零和遊戲中,一方的份額越大,另一方的份額就越少。同樣,在生產電動汽車或半導體等貿易產品時,如果一個國家能夠建立主導地位,它就擁有可以影響其他國家的權力。第三,中國外交官經常否認美國所謂美中2國是競爭對手的看法,但在體育領域,中國可以說是一個熱情而堅定的競爭者。儘管大陸前外交部長楊潔篪指出,中美「應該開展雙贏合作,而不是敵對競爭」;前外交部長秦剛還聲稱,美國所謂的「競爭」不過是全方位的遏制和打壓;現任駐美大使謝鋒也強調,中美競爭應該像馬場競賽,而非摔跤比賽。但艾利森認為,習近平本人就是拳擊手,而正如習近平所言,在拳擊運動中,「耐力、力量、場上的控制」是最重要的。第四,雖然奧運會本質上事關民族自豪感,但在核心地緣政治競爭中,GDP、技術領導地位、軍事力量和外交實力會影響國家安全,甚至生存覆滅。包括艾利森本人在內的美國人都認為,美國在第2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國際安全秩序,且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非凡的時代,並在此後幾十年間,一直是該秩序的維護者。這種前所未有的「長期和平」提供了穩定,讓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球80多億人,在收入、健康和福祉方面,都比史上任何其他時代有了更大的增長。然而,中國的迅速崛起正在挑戰美國在各領域的霸權地位,這是典型的修昔底德式競爭,而艾利森也提醒,歷史上大多數的修昔底德式對抗最終都以「戰爭」畫下句點。第五,正如2021年東京奧運會口號說的那樣:「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非常類似,雖然美國和中國注定是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的對手,但雙方都無法逃避1個事實,那就是他們的競爭是由雙方面臨的生存挑戰所決定的,如果缺乏對方的合作,雙方都無法獲勝。如今,兩國都擁有核武庫,如果爆發全面戰爭,雙方都有能力將對方從地圖上抹去。艾利森也舉例:「這2個經濟體是如此緊密地糾纏在一起,若兩國當初都沒有采取協調一致的刺激措施,2008年的經濟大衰退就會演變成一場全球性蕭條。」,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美國和中國都並未面臨1場真正的經濟崩潰,但艾利森表示,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助長了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崛起,並最終點燃了第2次世界大戰,我們都不想再看到類似的悲劇重演。而且,預防流行病、全球恐怖主義等跨國威脅,以及核武器擴散的危機,也需要美中雙方的協調與合作。艾利森因此拋出疑問:「中美能否既是激烈的競爭對手,也是認真的合作夥伴?難到這些不是相互矛盾的要求嗎?」在一個非黑即白、非友即敵的二元對立世界中,似乎一定要有1個人戰勝另1個人。然而,商界領導者經常會選擇「合作性競爭」(co-optition)。例如,蘋果和三星在銷售高端智能手機方面是殘酷的競爭對手,但誰是蘋果手機零組件的主要供應商呢?答案正是三星。當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Timothy Donald Cook)被問及此事時,他回答:「生活是很複雜的。」美國和中國政治菁英能否找到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呢?艾利森表示,拜登政府認為,其「競爭共存」戰略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一大步。去年11月的中美元首峰會曾提到了競爭(competition)、溝通(communication)與合作(cooperation)的3C概念,在竭盡全力擊敗對方的同時,雙方還保持開放的管道,在最微妙和危險的問題上進行定期、坦誠的私下溝通。不僅包括2國元首及其信任的國家安全顧問之間的對話,還包括內閣官員和軍事領導人之間的類似會議。此外,2國還在台灣、氣候變遷、芬太尼、貿易等議題上,以符合各自國家利益的方式進行合作。艾利森文末也引用美國知名作家菲茨傑拉德(F. ScottFitzgerald)的名言:「衡量一流智力的標準是,能夠在頭腦中同時持有2種相反的觀點,並且仍然保持大腦的正常運轉。」艾利森補充:「我們必須希望,像政府這樣複雜的機構,能夠經得起住這項考驗——並且在未來幾十年中都能做到這一點。」
為因應地緣政治升溫 美智庫首度來台「經濟兵推」演練
華府智庫防衛民主基金會(FDD)指出,台灣必須加強金融體系的保護、供應鏈聯盟的建立,持續測試台灣經濟韌性的底線,一旦台灣遭到封鎖或圍困時,即可堅持生產而不被中斷,並增加台灣的經濟韌性。FDD甫結束台灣行程,在華盛頓接受美國之音(VOA)的採訪,表示已與台灣智庫展開合作,首度把經濟兵推演練於7月底搬來台灣實際操作。台灣金融研訓院為FDD在台合作單位。金研院長黃崇哲11日表示,台美智庫討論的諸多議題,凸顯出地緣政治對於台灣的威脅,會從金融攻擊整合經濟脅迫與灰色地帶的軍事壓力,讓整體台灣面對的課題更為具象化。黃崇哲表示,此次經濟兵推演練更發掘了台灣的金融韌性,以及台美可進一步合作的政策空間,即使善用美國的金融機構角色也能有效消除中方的攻擊成果。據悉,此次兵推演練整體報告將由兩個智庫會整合並於10月間公佈,提供兩方作為後續討論的基礎。防衛民主基金會(The 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以研究國防、外交與中國政策為主的美國智庫。基於全球政經局勢日益複雜,除了傳統的研究領域的劃分外,FDD強調以跨域整合的方式,成立三大中心來研究一些新興問題,分別是軍事與政治力中心,經濟與金融力量中心,資訊與創新中心,相關研究及言論廣受美國國會與行政部門重視,是國會中各種公聽會的常客。據悉,金研院與FDD的牽線,來自於美國前陸軍部代理部長John Whitley受到芝大同學台大經濟系教授林明仁的邀請來台。而此次在台灣進行的金融戰兵推合作計畫,始於今年3月拍板。黃崇哲說,此項演練針對未來台海金融攻防情境,進而對進出口供應鏈正常運作的威脅進行系統性的思考,以生成因應對策。FDD專家代表團7月底訪台一事,《美國之音》(VOA)10日搶先報導,滯台期間曾與賴政府國防及國安官員會面,以了解新政府對防衛支出及國防政策的立場。訪團也與台灣金融研訓院就台灣在應對中國對台發動經濟與網路戰時可能採取的選項舉行一場桌面推演。FDD中國計畫主任辛格頓(Craig Singleton)在桌面推演中扮演習近平的角色,他認為中國對台海現狀不滿意,未來無疑會以經濟、網路及軍事脅迫來推進統一目標,因此會從各種不同角度對台施壓,消耗台灣的經濟與政治韌性,使台灣更有可能屈服。
曾短暫寒暄 賀錦麗、賴清德宏國就職典禮自然互動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有望接替拜登代表民主黨角逐2024總統大位,關於賀錦麗的對中政策態度,外媒從其過往發言判斷,她將延續拜登政策,持續對台提供支持,以應對中共軍事威脅;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月,宏都拉斯總統卡斯楚就職典禮上,賀錦麗曾與時任副總統賴清德有過一面之緣,2人當時曾簡短寒暄,自然互動。賀錦麗見過賴清德,也見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綜合《美國之音》、《路透》等外媒報導,2022年11月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她曾與習短暫會晤,並在社群媒體表示,向習表達問候,並重申拜習會上曾強調中美要保持開放溝通管道,以負責任的方式管控競爭。賀錦麗2020年就任副總統以來,並未訪問過中國,她去年9月代表拜登出席印尼雅加達的東協峰會時,批評中國試圖透過南海爭議脅迫較小的鄰國,也強調要維護美國的航行自由,此趟出訪,她還去了日韓盟邦,展現對亞洲的安全承諾。對於美中關係,她表示,美中競爭但不尋求衝突,認為兩國需要「去風險」和增進理解;有關一中政策,賀錦麗曾說願在一中框架下,給予台灣大力支持。卡特中心所創辦的刊物《美中印象》分析指出,如果賀錦麗成為2024年總統候選人,她的中國政策與拜登政府基本一致。也有分析指出,賀錦麗身為非洲裔美國人,將影響到她的中國政策,因為隨著美國政治中的華裔社群愈來愈重要,賀錦麗會認識到緊張的美中關係,可能會成為該群體中更具爭議的問題,對她構成政治挑戰。至於其他外交立場,賀錦麗可能延續拜登,包含對烏克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持續深化美國與亞太地區的聯盟,以因應中國在地緣政治的崛起。
拜登退選就像藍營昔日換柱? 本尊現身這樣說
美國總統拜登突宣佈不競選連任,引發全球關注,也打亂美國民主黨的大選選情,國內政壇有人形容拜登退選就像昔日國民黨「換柱」。對此,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今天表示,其實換柱與拜登退選仍有些不同,因拜登已經拿下黨內初選,但還沒有得到民主黨代表大會的提名,但她當年參選為考量要「拋磚引玉」,沒想到黨內還是沒有人要選,最後也通過全代會正式提名。洪秀柱表示,因為沒人選,他才出來選,並突破黨內防磚條款,正式獲得國民黨全代會提名,與退選的拜登總統情況不同。她說,拜登退選除了年紀因素外,健康似乎也是原因之一,拜登總統看起來似乎生病、口齒不是那樣清楚,行動老邁,讓外界有所質疑。但她在退選前,沒有這些問題,而且國民黨其實也沒有撤銷提名的規定,最後只好創造「廢止提名」的新名詞,要她退選。「我當時的心態還是很健康的」,洪秀柱說,他雖然面臨「換柱」,但還是希望國民黨能贏,只是選舉結果事與願唯,她很遺憾。對比拜登退選,雖然外界仍不看好對民主黨的選情,但起碼不會對民主黨造成太大傷害,但是「換柱」結果,對國民黨當年選舉,確實造成傷害。洪秀柱說,美國大選不論結果如何,都不會改變美國對全世界的影響力,世局也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原來該怎樣發展,還是會繼續那樣發展。她也認為距離美國大選投票剩下約三個月時間,當年換柱後距離投票也恰巧是三個月的時間,民主黨是否能找出足以勝選的接替者,外界有不少問號,但也不見得就不會有轉折,有待繼續觀察。對於川普曾公開表示要台灣繳交保護費,洪秀柱感嘆,他看見賴清德總統在民進黨黨代表大會的談話,非常的憂心,因為要確保台海安全,就應該回歸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改善兩岸關係,才能保證台灣安全、促進兩岸和平,尤其要瞭解如何在國際關係中保持平衡。洪秀柱舉例,舉世皆知川普及其副手范斯都仇中,美國現在最大敵人就是中國大陸,但是川普就是能夠大談他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交情不錯,打兩面牌,瞭解如何在兩邊中保持平衡。但賴總統明知台灣不可能台獨,卻不能考量台灣人民的安全,以及為台灣下一代福祉著想,好好處理兩岸關係,這是領導人必須好好思考的問題。回顧2016年中國國民黨總統提名過程中,洪秀柱成為國民黨初選中唯一登記參選中華民國總統的候選人,以高民調順利通過初選,該年7月19日,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中無異議鼓掌通過提名洪秀柱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10月1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又決定廢止洪秀柱提名,改徵召時任新北市市長兼中國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參選總統。洪秀柱被提名僅歷時90日,成為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史上首位通過黨內初選,但被其政黨撤銷提名的總統參選人,也就是俗稱的「換柱」。
美國「換登大戲」成焦點 矢板明夫:若川普當選將會更和平
美國總統拜登於宣布不再競選連任,並全力支持副手賀錦麗參選,引發全球關注。前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表示,「換登大戲」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隨著大選的激烈化,美國社會的撕裂、對立,有可能會更嚴重,但他認為,如果川普當選的話,自由民主陣營可能會變得更加強大、世界也會更加和平一些。矢板明夫於臉書發文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的總統選舉,推薦副總統賀錦麗(哈里斯)代表民主黨來參選。使這場選舉不再是和四年前相同面孔的兩個老人的互相指責,增加了一些新鮮感和緊張感。民主黨在黨大會之前,匆忙上演了這一齣「換登大戲」,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沖淡了兩週前發生的「川普遇刺」帶來的震撼、提高了民主黨的聲量,對選情已經落後的民主黨來說,可以說是起死回生的大招。矢板明夫指出,川普代表的是右派勢力和美國傳價值觀,賀錦麗則代表左派勢力和多元價值觀。這兩個人相遇,相較於川普對拜登,更是「針尖對麥芒」的價值觀的抗衡;隨著大選的激烈化,美國社會的撕裂、對立,有可能會更嚴重。這是令人擔心的地方。另外,賀錦麗過去四年,在拜登政權內顯示出的存在感並不是很高。特別是全世界最關心的「對中國政策」,至今為止她基本上沒有什麼論述。「期待她早日推出完整的對中國、對台灣的政策與方針。」矢板明夫說,自己從二十多年前就開始關注美中關係。他個人認為,上一任川普政權,扭轉了過去將近50年的對中國綏靖政策、發動了對中貿易大戰、開創了新的局面。不可一世的習近平政權,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節節敗退的。所以,就「對付中國」一事來說,川普是一個有理念、有決心、有能力的領袖。曾經作為外媒記者在中國常駐過10年的矢板明夫表示,他接觸過許多飽受獨裁政權霸凌的底層民眾。也知道中國無節制的對外擴張,使周圍國家越來越感到不安。他認為,只有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對中強硬,才能改變這個局面。而除了川普以外的美國歷屆政府,在中國問題上大部分都是說得多、做得少。矢板明夫認為,如果川普當選的話,自由民主陣營可能會變得更加強大、世界也會更加和平一些。畢竟,上一屆川普總統任內,成功消滅了伊斯蘭國、烏克蘭和中東沒有戰爭和殺戮、習近平和金正恩都比現在老實很多。
讚謝國樑財政守紀施政優良 馬英九籲民眾「反惡罷、挺善樑」
正值「拆樑」罷免活動進行如火如荼之際,藍營也積極在基隆各地展開政治宣講活動,呼籲民眾共同「固樑」反對罷免。前總統馬英九21日現身基隆七堵南興市場,為市長謝國樑站台,雙方高舉雙手,並向民眾喊話支持謝國樑,投票不支持罷免。馬英九致詞時細數了謝國樑過去施政的優良政績,讓基隆人有最乾淨的家園,而為了讓基隆市路口更安全,採取行人友善政策,同時推動室內兒童樂園,讓小朋友無論晴雨都有安全遊戲環境,所以絕對不同意罷免這麼好的市長。馬英九強調,謝國樑上任後,基隆市已經從負債67億元,到現在58億元,謝國樑減債9億元,是20年來基隆財政狀況最好的時候,稱贊謝是最遵守財政紀律的市長。他進一步指出,罷免謝國樑是殘害忠良,喊話民眾一定要出來投票,表達「不同意罷免」。馬英九提及,民進黨近年違法亂紀、貪污腐敗,出了一個「大貪官」就是鄭文燦,目前已收押禁見,保釋金額從500萬一路提高到1200萬,顯然犯罪情節嚴重。他強調, 要罷免勤政愛民謝國樑完全沒有正當性,喊話要「挺善樑、反惡霸」。有趣的是,馬英九致詞時爆發小插曲,一名異議人士朝著其高喊「臭要飯的滾回中國」、「習近平同路人」,但隨即遭到現場員警帶到一旁安撫。謝國樑也趕緊表示「保持民主風度,謝謝大家」化解尷尬氣氛。
中共20屆三中全會落幕「將改變陸經濟路線?」 專家:或處理人事問題
中共20屆三中全會今天落幕,外界多認為大陸經濟路線會有改變。專家分析,大陸經濟路線此前已有非常清楚的路線論述,此次全會很大的機率是在處理人事問題,且該會議事實上是在做好整個國際情勢轉變的一個「防禦性」準備,如何帶動國內「內循環」或是未來大陸經濟發展不會改變的方向。海基會18日舉辦兩岸經貿講座,全國工業總會大陸處長黃健群以「兩岸經貿關係新情勢及未來展望」為題發表演講。他在演講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做出上述表示。中共三中全會延期至今才舉行,外界多認為大陸經濟路線會有改變。但黃健群觀察,從去年底中共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包括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等都已經有非常清楚的路線論述,會議之所以延期,很大的機率是在處理人事問題,而非經濟路線。許多人把此次中共20屆三中全會與1978年的11屆三中全會比較。黃健群指出,後者強調開放,前者更多強調的是改革,就是把18屆三中全會提到的問題,繼續進一步地往前推進,包括社會及經濟體制改革,或有可能賦予國有企業更多在發展所謂「新質生產力」的任務。黃健群指出,目前大陸的經濟改革重點還是在於產業的轉型、轉軌,譬如降低房地產的比重,提高新興產業的占比,但這可能要花4到5年的時間。黃健群認為,本屆三中全會事實上是在做好整個國際情勢轉變的一個「防禦性」準備,即中共認為,以美國和歐洲為主所帶動的國際形勢,勢必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帶來重大的影響。所以習近平日前在中共黨媒《求是》雜誌發文強調「自信自立」及自主發展,顯示如何帶動大陸「內循環」或是未來不會改變的方向。
三軍儀隊撤出中正紀念堂 林宜瑾:這天實在等太久了
文化部日前表示15日起,國軍儀隊移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大廳,國軍儀隊演練的場所將移至民主大道前方。民進黨立委林宜瑾表示,拒絕再對獨裁者做個人崇拜,這是她和所有支持民主深化國人共同倡議多時的議題,終於在今天獲得實踐,「這一天,實在等太久了。」林宜瑾於臉書發文表示,三軍儀隊撤出中正紀念堂堂體、拒絕再對獨裁者做個人崇拜,這是她以及所有支持民主深化國人共同倡議多時的議題,終於在今天獲得實踐。呼吸自由民主空氣,不忘回首來時路,有多少台灣人在反威權、抗獨裁的崎嶇與坎坷旅程中揮汗前行?林宜瑾表示,回首來時路不為緬懷,而是為了確認方向。前人的每一道腳印,都在向我們揭示一幅團結於民主、自由與社會正義等價值引領下的獨立國家圖像,「一切尚待開拓,我們必須加倍努力。」林宜瑾提到,今天同時也是解嚴紀念日,解嚴並無法跟民主劃上等號,只要威權幽靈還在台灣上空盤旋,迫害與禁忌就不會停止。1987年,是個仍有黑名單的年代,許多追求自由、民主的台灣人被迫流亡海外,日夜對故鄉思念;1987年,是個言論仍須受審查的年代,一篇文章就可以成為涉嫌叛亂的罪狀。林宜瑾認為,如果要說解嚴有什麼象徵性意義,那就是民主與自由不是來自獨裁者的垂憐,而是人民用血汗一點一滴開創出來的結果。解嚴絕對不是民主的保證,如果後續不是許許多多的台灣人群起衝撞,將無法突破獨裁政權的全方位網羅。林宜瑾指出,台灣是個年輕且持續遭受獨裁政權威脅的民主國家,過去箝制台灣的是蔣家黨國,如今無所不用其極要中斷台灣民主的,是習近平的極權中國,以及不斷扯台灣國安後腿,毫無理由就對國安法案一擋再擋的政治買辦。林宜瑾強調,民主不僅得來不易,而且捍衛民主的生活方式同樣不簡單,這是當代台灣人所面臨的嚴肅課題,「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事了。」
美國總統大選恐陷入混亂 中國風險專家憂「1劇本」:成北京犯台絕佳窗口
在中國生活7年,能說一口流利普通話的《巴倫周刊》(Barron's)中國風險專欄作家菲什(Isaac Stone Fish),同時也是「戰略風險」(Strategy Risks)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他在美東時間7日於《巴倫周刊》撰文指出,美國大選後若陷入共和、民主2黨互不相讓的權力真空,恐會讓俄羅斯、北韓、土耳其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推動美國反對的全球或國內變革,就連以色列、菲律賓和日本等美國的民主盟友也可能不再受控,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更有高機率將這場混亂視為入侵台灣的絕佳窗口。「戰略風險」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菲什,曾擔任過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美中關係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的亞洲編輯、《新聞周刊》(Newsweek)的駐京記者,以及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 PRI)國際事務分析師,同時他也是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全球事務中心的兼任教授。此外,「戰略風險」公司則是1家數據分析和研究公司,以協助公司和監管機構了解並減少各種形式的風險,包括涉及中國的風險。菲什7日在《巴倫周刊》(Barron's)以「混亂的美國大選將為中國帶來機會窗口」為題撰文指出,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將在11月5日後揭曉,不是川普(Donald Trump)獲勝,就是拜登(Joe Biden)或他的繼任者獲勝。然而,可能還會出現第3種劇本,那就是民調上過去始終維持領先的川普,可能會在選舉人票上以些微差距輸給拜登,所以儘管拜登獲勝,但川普仍會指控民主黨選舉舞弊,並導致美國出現一段權力真空的混亂期。第3種劇本將是全球反美國家及領導人的夢想,美國總統大位的鬥爭將會為他們提供一個絕佳的機會窗口。菲什認為,這場權力真空屆時將促使俄羅斯、北韓、土耳其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推動美國反對的全球或國內變革。即使是以色列、菲律賓和日本等美國的民主盟友,也可以利用這段混亂期,做出損害華府利益的決定。尤其拜登於美東時間6月27日的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會中出現「毀滅性演出」後,該事件引發的一系列不確定性,恐激化美國國內的權力鬥爭。第3種劇本引發的危機中,最令人擔憂的是來自北京的行動。從美國的軍事防務角度來看,很難想像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來說,會有一個比這更好的侵台窗口。不管是拜登還是川普,都可能因為缺乏國內民意和國會的支持,無法讓美國投入這場可能會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台海衝突。「中國要等到2027年才可能入侵台灣,拜託把這個愚蠢的想法忘掉!」菲什指出,習近平入侵台灣所需的是:國內民意對他的順從、共產黨高層的共識,以及台灣人民將會屈服於入侵的想像。他目前已具備第1個條件,至於第2個,因為中共內部的資訊甚少,還無法準確衡量。而第3個條件不僅取決於台灣人民的意志和決心,還取決於美國的意願。菲什還坦承,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承認獨立於俄羅斯的烏克蘭相比,中國在國際孤立台灣方面做得比俄羅斯成功的多。目前僅12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可能只有歐洲國家梵蒂岡。他還解釋,外界普遍將中國對台灣的潛在攻擊分為2類,首先是類似2014年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的「有限打擊」,例如奪取金門和馬祖,或是癱瘓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這些行動可能預示著更大規模的入侵,例如克里姆林宮在克里米亞危機後8年才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或者,北京可能會採取第2種「首戰即終戰」的決定性攻擊,也就是針對賴清德總統進行斬首行動,並全面轟炸及登陸該島。若發生第2種情況,美國總統必須迅速做出反應,儘管只有國會才能正式宣戰,但實際上美國總統一直是二戰結束以來所有戰爭的決定者,介入台海衝突與否幾乎肯定將由總統做出決定。無數因素將影響美國總統介入戰爭的決定,包括國內民意、國會與總統的關係,以及經濟考量等。對任何三軍統帥來說,保衛台灣免受北京攻擊都是1項極其艱鉅的任務,尤其若1位年邁的美國總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國內政治危機,他會更無力應對。菲什坦言,除非中國對美國國內發起攻擊,並導致傷亡人數達到911恐攻或珍珠港事件的規模,否則在國內陷入政治危機的美國,可能只會對中國的入侵袖手旁觀。但就算沒有第3種劇本,習近平可能還是會豪賭,因為入侵台灣的舉措,無論成功與否,都將重塑世界。他也警告,時至今日,對於企業和投資者來說,缺乏台海戰爭的相關應對計畫是非常愚蠢的。
寫信習近平自清無用 賭場大亨洗米華終審遭判18年「1045億不法所得退還」
澳門賭場大亨周焯華(綽號洗米華)因涉嫌跨境賭博案,於2021年遭到逮捕,更面臨多達289項罪名指控,其中包括主導犯罪集團、非法經營賭博、詐騙和洗錢等罪名,涉及金額達3兆台幣。目前澳門法院最終判處18年重刑,旗下八位員工也分別被判處10年以上的刑期。綜合媒體報導指出,周焯華曾親筆寫信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澄清控訴,但最終審法院依舊維持原判,他與其他被告還需退還澳門主管單位港幣248.65億(折合新台幣約1045億台幣)的不法所得。周焯華表示,他在澳門經營博弈事業14年,過去從未收到官方警告,也無法動用公司資金,且沒有證據顯示他指揮員工從事非法活動。周焯華強調自己沒有涉及金錢交易,並提供手機通訊紀錄以證明清白。周焯華也解釋,指控中提到的「賭底面」是一種外圍賭博手法,涉及私下的槓桿式玩法,雖然他承認行業存在問題,但審訊過程中,並沒有證據顯示他直接參與或指揮這些活動。除了周焯華外,其他涉案的被告也被判處9年至12年6個月不等的徒刑。周焯華在公開信中提到,沒有任何受害者或財物損失的情況,僅是賭博相關案件,卻遭受嚴厲懲罰,認為有失公允。據了解,2021年,周焯華因涉嫌洗黑錢和利用網絡平台組織在線賭博活動被捕,2022年1月初級法院宣判他162項罪名成立,包括創立犯罪集團、巨額詐騙及非法經營賭博等,被判處18年監禁。其他8位被告司徒志豪、張一平、馬天倫、張志堅、周振熙、盧石峰、王柏齡及梁樹榮等人,也被判處9年至12年不等的徒刑。此外,與女星安以軒結婚七年的德晉集團主席陳榮煉,也因相關罪名被判14年徒刑,包括1項黑社會罪、24項在許可地方內不法經營賭博罪、7項巨額詐騙、1項不法經營賭博罪及1項加重清洗黑錢罪。宣判當日,安以軒並未現身,僅有其他家人在庭外等候。
洞庭湖決堤口達226公尺!5千多人急撤 「封堵方案出爐」習近平說話了
大陸湖南省岳陽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樁號19+800)日前發生管湧險情,經緊急封堵失敗後堤壩決堤。經初步勘測,決堤口寬度約10米,據悉,目前決堤口已延伸至約226米,當局已安全轉移安置群眾5755人,未出現人員傷亡。對此,大陸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做出重要指示,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打贏防汛抗洪搶險救災這場硬仗。洞庭湖決堤口達226公尺,5千多人緊急撤離。(圖/翻攝自微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截至6日上午11時,洞庭湖潰口處內外水位落差0.10米,長226米。省、市救援人員正在嚴防死守團洲垸和錢糧湖垸間堤,全力以赴保障第二道防線安全,同時全力做好團洲垸潰口封堵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救援人員已鋪設彩條布10公里,並完成清基掃障、電線架設等工作。洞庭湖決堤口達226公尺,5千多人緊急撤離。(圖/翻攝自微博)救援人員還將適時封堵幹堤潰口,根據專家的意見,正在全力做好封堵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目前已經緊急從華容周邊縣市區、常德、益陽、長沙等地調撥5.56萬噸塊石。當地水利部門介紹,當前如果強行堵口,難度很大,目前研究出的方案是等大堤兩邊的水位差稍微小或持平時開始堵口,當前進行的工作是對團洲垸與其他垸之間的隔堤,組織人員力量加固防守。洞庭湖決堤口達226公尺,5千多人緊急撤離。(圖/翻攝自微博)團洲垸總面積55.03平方千米,2022年建成蓄洪安全區工程,安全區面積2.7平方千米、人口約3000人,蓄洪區外面積52.33平方千米、人口約5000人。目前首批武警官兵已經抵達現場,當地也調集縣鄉村幹部700多人,一戶一戶排查,緊急轉移垸內居民至安全區內,或是到縣城的學校進行集中安置。洞庭湖決堤口達226公尺,5千多人緊急撤離。(圖/翻攝自微博)今日上午,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專題傳達學習貫徹總書記習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打贏防汛抗洪搶險救災這場硬仗,並落實總理李強批示要求,結合搶險救災最新進展,進一步研究部署險情處置和群眾轉移安置等工作。
大陸極端氣候南北2樣情!閩粵暴雨釀13死 北方7省鬧旱災
近期大陸南北的天氣極端,廣東、福建等地出現致災性暴雨,於廣東梅州市造成5死15失聯,部分偏遠地區失聯或成為孤島。北方則持續高溫天氣,安徽、山東等地發生乾旱。大陸中央氣象台預警,華南地區將有暴雨來襲,未來降雨將集中在長江中下游,預估多地降雨量超過300毫米,恐將較往年同期增逾1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各地區和部門要做好防汛抗旱、搶險救災各項工作,並要求全力應對災情,千方百計搜救失聯被困人員,妥善安置受災群眾,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同時,有力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廣東梅州連日來出現大暴雨,多條河流水位超警戒線,多個村鎮遭遇山洪、山崩,道路、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受到影響。梅州蕉嶺縣長潭鎮高陂村因聯外道路被水流阻斷,而成為孤島。梅州平遠縣有約1.25萬人受災,道路塌方近千處;其中差干鎮湍溪村對外失聯超過30小時。至截稿為止,暴雨在梅州已造成5人死亡、15人失聯、13人受困;全市16萬4634人受災,倒塌房屋1436間。福建也受暴雨所害,龍岩市武平縣傳出多處山崩,造成4人死亡、2人失蹤;強降雨另致龍岩上杭縣4人遇難。被譽為「客家第一祠」的上杭縣官田李氏大宗祠遭殃,位於宗祠兩側的客廳,大部分面積因暴雨襲擊而坍塌損毀,部分文物遭埋。新疆昌吉市廟爾溝鄉山區因突發強降雨,引發山洪和泥石流堵塞道路,目前仍有4人失聯。貴州荔波縣一村莊遭受洪澇災害,部分房屋被洪水淹沒至二樓,已轉移32名被困村民。同一時間,大陸北方卻因高溫天氣頻傳乾旱。自5月1日入汛以來,安徽沿淮淮北地區平均降水量偏少82%,多地維持重度以上乾旱。河北電力供應因高溫受到考驗,上千畝田地缺水,無法播種玉米。山東省水文中心發布乾旱黃色預警。大陸財政部已下達防災救災資金人民幣4.43億元,支持黃淮海7省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