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昱
」 聯發科 台積電 台股 ETF IC設計
23萬股民歡呼!聯發科3日跳空開高秒填息 連「這排行」都超車台積電
股東人數超過23.6萬人的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3日進行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25元,在大盤利好氣氛下,股價早盤就跳空開高,順利「秒填息」,寫下史上第三度「單日填息」紀錄,現金股利將於7月31日發放。台股3日高檔震盪,終場上漲135.23點,收在22712.97點,成交值3743.62億元,最高點就是一開盤後沒多久就衝上的22816.20點,聯發科也是一開盤就衝上最高點的1300元,較除息參考價1270元高出25元,不過最後收在1270元平盤。回顧聯發科歷年填息表現,這次是史上第三次在除息當日即完成填息,前兩次為2009年7月17日與2020年7月6日,當時分別配發現金股利14元及10.5元。聯發科去年營收5305.85億元,稅後淨利1071.4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1063.86億元,每股盈餘(EPS)66.92元。董事長蔡明介在股東會時表示,雲端資料中心與AI ASIC晶片,將是未來3年聯發科營運的核心成長引擎。法人表示,儘管聯發科短期受ETF調整與TPU專案時程影響,但隨著AI應用需求加速、擴展邊緣運算與車用平台,以及在高階手機SoC市場的深耕成果浮現,中長期基本面仍具支撐。且據台灣證券交易所6月30日公布的數據,在「2024年上市公司非主管員工薪資中位數」排行榜,由聯發科以343.8萬元穩坐冠軍寶座,第二名則是瑞昱(2379),薪資中位數達324.6萬元,達發(6526)則以304.9萬元位居第三,台積電(2330)排在第五,而達發也是聯發科的子公司。

0056配息縮水!投資人心碎單季配息0.866元 法人喊:休養生息中
元大高股息0056昨(30)日公告最新配息,每受益權單位擬發配0.866元,終止連續四季配出 1.07 元新高紀錄,但以收盤價34.62元估算,單季配息率為2.5%,年化配息率仍有10%,不過此次配息金額讓不少投資人直呼「打了八折」、「縮水太多了」。今(1)日0056早盤為34.86元、漲幅0.69%。0056由元大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於2007年12月13日成立、26日掛牌上市,擁有147.7萬受益人、資金規模4668億元,特色為追蹤「臺灣高股息指數」,每年從市值前150大上市公司,選未來一年估現金股息殖利率最高50檔股進行配置,強調「預測未來股息」,且成分股調整最多半年一次、五進五出,避免頻繁換股造成成本過高,維持穩定性,深受存股族與退休投資人青睞。根據公告,0056將於7月21日除息,8月8日配息入帳,0056最新淨值34.63元,前十大成分股依序為長榮(2603)、聯電(2303)、聯詠(3034)、瑞昱(2379)、華碩(2357)、中信金(2891)、台光電(2383)、華南金(2880)、陽明(2609)、長榮航(2618)。最近一次換股於20日交易結束後生效,換股調整從23日起逐日生效,有連續五個交易日過渡期,此次換股5進5出,新增股包含:中租-KY(5871)、台勝科(3532)、新唐(4919)、東陽(1319)、裕融(9941);刪除股包含:友達(2409)、貿聯-KY(3665)、台塑(1301)、興富發(2542)、南電(8046)。0056過去一年連續四季配發1.07元,平均每季配息殖利率為2.88%,但本次配息面對自去年起吹起降息風,今年又遇川普對等關稅衝擊,資本利得入帳不如預期,本季配息金額降至0.866元,消息一出,有投資者表示「以為會有0.9元,沒想到不到」、「下一檔看來要選00919」,但法人表示,0056等於先休養生息,若一直配12%,後面恐會雪崩式剩下2%,影響反而更大、不過度追求高股息,要息與資本利得兼具。

非主管職全時員工平均年薪出爐!台積電只排第7 這企業以431萬奪冠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30)日公布彙總揭露本國上市公司申報之113年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平均年薪,由聯發科(2454)以431萬元奪冠,其次為,瑞昱(2379)及聯發科子公司達發(6526)各以391.5萬元及357.1萬元居第二名及第三名,前三名均為IC設計股族群。證交所今天公布113年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平均年薪前十高分別為聯發科、瑞昱、達發、愛山林、聯詠、瑞鼎、台積電、創意、祥碩、和泰車等。前十名除了愛山林為營建股、和泰車為汽車股之外,其餘八檔均為半導體股,並以IC設計股為大宗,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只排第七名。在排名前三名的聯發科、瑞昱、達發,113年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平均年薪同步出現年增,各年成長14.81%、24.33%、27.35%。至於第11~20名依高低排序為鴻海、聯陽、天鈺、長榮、矽創、陽明、致新、晶心科、群光、長榮航等。其中,航運股占三檔,另外七檔電子股中有五檔為半導體股。也就是說,前20名中,半導體有13檔。若看113年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平均年薪年成長表現,年增5成以上有陽明、長榮、年興、光聖、大成鋼、川湖、皇普等。年成長從8成至5成不等。

00943成份股大風吹! 棄「這檔」BBU概念飆股改抱「機器人」新兵
高股息ETF換股潮,兆豐電子高息等權(00943)也大換股,50檔成份股中19進19出,刪除股包含聯發科(2454)、瑞昱(2379)等,其中輝達(NVIDIA)GB300伺服器下半年開始拉貨,近日BBU(電池備援電力模組)概念股狂飆,順達(3211)連5日漲幅高達33.99%也遭刪;新增股包括仁寶(2324)、中美晶(5483)等新兵,其中有機器人及無人機雙題材的中光電也加入軍團。今(27)日00943早盤為13.75元、漲幅0.44%。臺灣指數公司昨(26)日公布00943追蹤選臺灣上市櫃電子成長高息等權重指數成份股定期審核結果,新增及刪除各有19檔,從今日起生效,指數調整期為3個交易日。00943剔除19檔股,分別為佳世達(2352)、瑞昱(2379)、群光(2385)、新巨(2420)、創見(2451)、聯發科(2454)、晶技(3402)、順達(3211)、由田(3455)、敦泰(3545)、宜鼎(5289)、松翰(5471)、耕興(6146)、久元(6261)、台郡(6269)、洋基工程(6691)、昇佳電子(6732)、富鼎(8261)、金居(8358)。00943新增19檔股,分別為仁寶(2324)、友達(2409)、美律(2480)、敦陽科(2480)、茂訊(3213)、漢科(3402)、安勤(3479)、凡甲(3526)、台勝科(3532)、永崴投控(3712)、正文(4906)、緯軟(4953)、中光電(5371)、台半(5425)、中美晶(5483)、茂達(6138)、豐藝(6189)、立端(6245)、翔名(8091)。另外,順達近日因輝達(NVIDIA)股東會將至、加上GB300伺服器下半年將開始拉貨,BBU供應鏈交投熱絡,25日外資買超7062張、連4買,投信買超219張、由連8賣轉買,自營商賣超43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7238張,當沖成交量為9951張、佔比43%,熱度略升,但仍遭00943剔除。而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已取得台灣國防部標案,得標金額22億元,今年為主要出貨期,估可認列營收18億元。

台股又要震盪! 三檔ETF同步換股27日生效
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成分股將調整納入17檔包括仁寶、華碩、美律、創見、義隆、文曄等;刪除17檔包括億光、京元電子、聯發科、台灣大、日月光投控等。此外,根據臺灣指數公司26日公布指數定期審核結果,自27日起生效,還有00928中信上櫃ESG 30ETF、00943兆豐電子高息等權ETF等。臺灣指數公司特選上櫃ESG 30指數(00928中信上櫃ESG 30ETF)成分股納入6510精測、成分股刪除5371中光電。00928今天收盤股價為14.78元,上漲0.04元,漲幅達0.27%,單日成交量達299張。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科技優息指數(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成分股納入17檔,包括2324 仁寶、2357 華碩、2439 美律、2451 創見、2458 義隆、3036 文曄、3078 僑威、3090 日電貿、3211 順達、3227 原相、3260 威剛、3617 碩天、6197 佳必琪、6206 飛捷、6257 矽格、6412 群電、8070 長華*。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科技優息指數(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成分股刪除17檔,包括2393 億光、2449 京元電子、2454 聯發科、3010 華立、3014 聯陽、3042晶技、3045 台灣大、3596 智易、3711 日月光投控、4904 遠傳、4915 致伸、6189 豐藝、6191 精成科、6269 台郡、6285 啟碁、6414 樺漢、8112至上。00929今天收盤價17.45元,跌了0.09元,跌幅達0.51%,單日成交量29,902張。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電子成長高息等權重指數(00943兆豐電子高息等權ETF)成分股納入19檔,包括2324 仁寶、2409 友達、2439 美律、2480 敦陽科、3213 茂訊、3402 漢科、3479 安勤、3526 凡甲、3532 台勝科、3712 永崴投控、4906 正文、4953 緯軟、5371 中光電、5425 台半、5483 中美晶、6138 茂達、6189豐藝、6245 立端、8091 翔名。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電子成長高息等權重指數(00943兆豐電子高息等權ETF)成分股刪除19檔,包括2352 佳世達、2379 瑞昱、2385 群光、2420 新巨、2451 創見、2454 聯發科、3042 晶技、3211 順達、3455 由田、3545 敦泰、5289 宜鼎、5471 松翰、6146 耕興、6261 久元、6269 台郡、6691 洋基工程、6732 昇佳電子、8261 富鼎、8358 金居。00943今天收盤股價為13.66元,上漲了0.02元,漲幅達0.15%,成交量達422張。

不屑台積、鴻海!清大兒要去「瑞開頭」小公司 老爸崩潰喊不解…網曝真相嘆:視野大輸兒子
為人父母都盼著孩子畢業後能進大公司,在知名企業謀得好發展,不過一名父親憂心忡忡地表示,從清大研究所畢業的兒子不願進入台積電工作,還說要去一間名字為「瑞」開頭的小公司,讓他無奈直呼「很不理解他的想法!」怎料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曝光真相,大嘆「視野大輸你兒子!」一名父親在Dcard發文表示,最近兒子快要從清大電機系研究所畢業了,於是他便找孩子聊聊未來的工作規劃,但兒子卻說不想去台積電,反而挑中一間沒有名氣的企業,「他想去一間瑞開頭的小公司,好像是做晶片設計什麼的。」該名父親透露,因為有朋友在鴻海任職,他也好意詢問兒子想不想去那,結果兒子竟露出一臉不屑直接拒絕,讓他心態崩塌了,「很不理解他的想法,他有必要這麼不屑看我嗎?我只是給他意見而已。」貼文一出,引起大批網友留言熱議,貼文一出,一票人紛紛力挺清大兒,「很多家長相信自己的小孩是台灣最聰明的,卻不相信他是這個家裡面最聰明的」、「不是新聞常報導的公司就是好公司,沒有要冒犯,但在科技業多的是外行人不了解的公司,台清交電資的學生通常首選絕對不會是台積電,甚至是鴻海」、「你就真的完全不懂產業,不懂ic,連科技業的視野也大輸你兒子,只是年紀較大,卻要指導他。拜託這位老爸,沒聽過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嗎?」、「每次看到外行自以為內行的都快高血壓」、「好見識淺薄的大叔。」還有知情網友透露,「瑞昱」才不是他口中的小公司,「瑞昱的薪水等級絕對是讓台積哭暈在廁所的」、「瑞昱絕對不是什麼小公司,對於晶片設計的學生來說,是一線頂尖公司,薪資非常有競爭力」、「你兒子口中那個瑞開頭的小公司,在業界可是橫著走的喔」、「鴻海只是血汗代工廠,跟瑞昱根本沒法比」、「跟這位拔拔說明一下,小弟我當初進不了瑞昱才去GG(台積電)的」、「有瑞昱IC設計的資歷,幹個幾年累積足夠的經驗,全世界IC設計大廠哪裡都能去。」

4千億高股息ETF換股操作 狂攬「這檔」逾14萬張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自6月3日盤後公布換股名單生效後,昨(5)日將3檔剔除股汰換完畢,完成現有30檔成分股權重調配,權重前十大個股中,萬海(2615)為新增股,大買14.6萬張,權重占比3.54%成第六大成分股,另外,中租-KY(5871)以8萬6704張持股張數、權重2.46%排在第20名;可成(2474)權重占1.75%,共有3萬5047張。00878資產規模逾4000億元,成台股規模第三大ETF,今年5月例行換股,歷經10個交易日,權重排名從電子領頭變金融掛帥,國泰金從第八大爬升至冠軍,持有張數大增43萬6020張、權重由3.43%漲為10.20%,中信金從第五大上升至第二名,持有張數飆了51萬1215張、權重由4.10%增長為8.87%,聯詠則從第一大跌出前五,排名第六,減持張數為1萬7328張、權重從5.89%減少至3.68%。跟據國泰投信官網公布之最新權重資訊,30檔成分股占比依序為,國泰金(2882)10.20%、中信金(2891)8.87%、聯電(2303)6.76%、華碩(2357)4.46%、聯發科(2454)4.15%、聯詠(3034)3.68%、萬海(2615)3.54%、瑞昱(2379)3.37%、廣達(2382)3.37%、日月光投控(3711)3.30%、光寶科(2301)2.99%、富邦金(2881)2.85%、元大金(2885)2.79%、緯創(3231)2.70%、台灣大(3045)2.67%。接續為,上海商銀(5876)2.66%、遠傳(4904)2.65%、中華電(2412)2.51%、統一(1216)2.50%、中租-KY(5871)2.46%、兆豐金(2886)2.44%、技嘉(2376)2.35%、遠東新(1402)2.13%、世界先進(5347)1.98%、正新(2105)1.90%、英業達(2356)1.80%、可成(2474)1.75%、仁寶(2324)1.53%、微星(2377)1.46%、大聯大(3702)1.38%。「搶運潮」推升航運股價,特別是萬海26日被列為注意股引關注,有網友質疑「萬海也算高股息?」,但財金達人張紫凌表示,可看元大台灣高股息0056,也常選航運景氣循環股,貢獻不少「資本利得」,至今也沒配出太低股息。00878本次換股,萬海權重占比位居第六,被納入14萬6453張,另外,國泰金、中信金兩檔金控股潛在股息殖利率佳,合計買超張數來到101.5萬張。

員工平均年薪478萬!這上市公司擠下瑞昱奪冠 台積電年增逾21%
證交所公布去(2024)年本國上市公司員工平均薪資,其中不動產代銷公司愛山林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新台幣478.2萬元,雖然年減13.5%,仍擊敗眾多科技巨頭,包含瑞昱、聯發科等。而台積電雖未進前十名,但以332.9萬元名列第14名,年增21.6%。根據證交所統計,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超過400萬元的本國上市公司總共有7家,包含榜首愛山林478.2萬元,接著是瑞昱475.1萬元、聯發科463.3萬元、日月光投控448.7萬元、南僑412.4萬元、祥碩409.8萬元、勤益控400.9萬元。第8到10名則依序為精成科379.7萬元、創意363.1萬元與達發359.3萬元。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台積電,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332.9萬元,年增21.6%,排名第14位。整體而言,去年全體上市公司員工人數約124.8萬人,年增1.6萬人,平均薪資約136.6萬元,年增13.5萬元、增幅達11%。而前20名企業中,有13家屬於電子產業,傳產公司則佔7家,顯示科技產業仍為帶動整體薪資水準的主力。證交所預告,6月30日將再彙總揭露本國上市公司2024年度「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資訊」,包括員工人數、薪資總額、薪資平均數及薪資中位數,暨公司經營績效與員工薪酬之關聯性與合理性暨具體改善措施說明。證交所期許上市公司於營運績效成長之際,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持續重視及增進基層員工的薪資福利,以促進勞資雙贏。證交所公布2024年本國上市公司全體員工薪酬資訊。(圖/證交所)

COMPUTEX得獎名單出爐大贏家是「這家」 數位部長揭下個應用趨勢
台灣科技界5月的重頭戲、COMPUTEX將於下周登場,各方廠商已開始摩拳擦掌,陸續公布今年技術亮點,COMPUTEX的官方獎項、Best Choice Award(BC Award)也在13日公布,今年得獎名單有6成聚焦於AI運用,最大贏家可說是輝達,橫跨AI、雲端、運算等。今年COMPUTEX的開場大咖,由AI教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主題演講率先登場,於19日移師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科技巨頭高通執行長Cristiano Amon、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NXP執行副總裁Jens Hinrichsen等也將在活動期間輪番開講。BC Award則先在13日公布9個金獎、30個類別獎與6個科技永續特別獎,共45個獎項,年度大獎將於5月20日開幕典禮中揭曉。這次得獎廠商包括研揚、宏碁、研華、艾法、祥碩、華碩、義隆、鈺創、正文、技嘉、數位無限軟體、英特爾、聯發科技、微星、輝達、群聯、瑞昱、十銓、杜浦、精聯、中美萬泰等公司。精聯電子推出全新MS633指環型條碼掃描器,從「解放雙手」出發,67公克輕量設計、最遠可做12公尺的條碼讀取,以及全天候續航等特點,重新定義高效掃描體驗,獲類別獎肯定。中美萬泰Wincomm推出的27吋醫療手術室專用觸控電腦,整合高效能運算、即時AI影像處理、醫療等級安全設計與抗菌無風扇外殼於一體,是全方位的醫療級一體機,除了拿到數位健康類別的Best Choice大獎,先前也得到2025年台灣精品獎。輝達更是拿下多項獎項,像是GB200 NVL72與NVIDIA Cosmos分別榮獲金獎,輝達表示,像是Cosmos平台的加速影片資料處理管道,僅需兩周時間,便能處理並標註2000萬個小時的影片資料,過去單純使用CPU 的系統,要花費超過三年才能處理完畢。身為評審之一的數發部長黃彥男表示,這幾年的參賽產品,都緊跟著產業趨勢,一路從物聯網、雲端,到這兩年的AI應用,今年參賽產品絕大部分都是與AI相關,AI必然會改變我們的技術和生活,接下來是利用高科技在ESG、減碳等趨勢上,廠商們也很有創新力。像是今年就有十銓的T-FORCE環保電競光效記憶體、宏碁的TravelMate P6 14 AI商用Copilot+ PC等,廣泛應用PCR塑膠、回收鋁材及生物基材料(如牡蠣來源材料),透過無紙化包裝、雷雕取代印刷工藝,降低產品全生命週期碳排放。

美國晶片關稅即將亮牌 台日抱團7日成立半導體科技促進會
美國即將宣布晶片關稅方案,全球產業鏈屏息以待。經濟部長郭智輝7日出席「臺日半導體科技促進會」成立大會時表示,談判團隊都在努力,尤其臺灣科技和美國互補,在晶片領域更是如此,「相信能談出對臺灣比較好的結果」。臺灣與日本作為半導體領域重要夥伴,前駐日大使、現任總統府資政謝長廷帶頭成立「臺日半導體科技促進會」,目前包括環球晶圓、漢民科技、崇越科技、旺宏電子、瑞昱半導體等數十家科技廠商,及數十位產學研專家共同發起。謝長廷致詞時自嘲,雖然不認識業者們,但近期臺灣跟日本半導體話題不絕於耳,但只有講、不會改變事情,當前川普的關稅政策,反而讓大家有了共識,認為需要促成一個平台,來迅速凝聚業者需求反映給台灣政府,也可直接跟日本組織交流。郭智輝致詞時表示,當前國際政經局勢快速變化,以往以自由貿易為效率導向的跨國供應鏈架構,因為各國逐漸重視安全與韌性而面臨重組,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建立穩固的互信基礎與高度互補的產業結構。郭智輝表示,臺灣在晶圓代工、封裝測試、與AI議題等領域具全球領先優勢,日本則在材料、設備與基礎科學研究實力堅強,這種產業互補與合作的默契,使雙方有條件在供應鏈重組之際,不僅能維持效率與品質,更具備高度彈性與應變的能力。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副代表服部崇表示,日本和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呈現一種互補關係,且日本有廣大的製造業,都必需仰賴臺灣的半導體,預計在臺積電熊本二廠開始運作後,未來的合作動向會越來越明顯。郭智輝表示,期待促進會未來能進一步拓展合作範疇,從核心半導體產業,延伸至AI、無人機、車用電子、醫療照護、低碳科技等新興應用,不僅是全球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也正是臺日雙方具備實力與合作潛力的重要目標,經濟部也將持續扮演後盾,在政策協調、技術對接、跨境布局和市場掌握的方面,會於促進會及各界夥伴攜手合作。

科技財報周登場 法人:市場「轉圜跡象」可望帶動台股多頭續攻!
Google和Alphabet公布2025年第一季財報,營收、獲利雙雙擊潰華爾街預期,帶動25日股價上漲。5月1日、2日公布財報的META、微軟、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市場期待能再有激勵市場動作,美股超級財報周登場的同時,台股法說會也密集進行。根據瑞銀,占標普500總市值超過40%、共180家成分股企業將於下周發布財報,最受矚目的莫過於權值股蘋果、微軟、Meta和亞馬遜,占了科技七雄中的四席。據統計,4月底前將召開法說會的公司,主要有包括聯發科、台達電、瑞昱、光寶科、友達、研華、聯亞、穩懋、亞德客-KY、力成、中砂、旺宏、中光電等科技廠。5月初不斷電接棒的公司,也有力旺、群聯、中華電、文曄、上銀、大銀微系統、天鈺、佳世達、華邦電等企業,陸續還將有更多公司公布動態。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4月以來,在對等關稅與川普談話反覆多變牽動下,股市瀰漫不確定性,加重經濟與產業前景,台股波動幅度明顯加大,但近日市場氛圍則受惠於美國總統川普態度出現轉圜跡象。

聯發科30日法說登場 聚焦關稅戰+GB10新藍圖
聯發科將於4月30日舉行2025年第一季線上法說會,靠著旗艦天璣系列晶片與AI技術布局,首季度聯發科繳出亮眼成績、營收寫近11季以來新高,法人關注未來成長動能及關稅對業務影響。聯發科2025年第一季合併營收達1533.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9%,公司先前財測指引顯示,以美元對新台幣匯率1比32.5計算,第一季營收將落在1408億元至1518億元區間,繳出超越財測佳績。法人分析,聯發科首季成長原因,來自於中國補貼政策,及因應川普上任關稅不確定性使客戶提前拉貨。預估第二季受關稅影響,品牌廠拉貨同樣會積極,不過能外界擔憂,關稅影響下,終端需求會受到打壓。今年COMPUTEX 展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連續二年受邀,將再度進行專題演講,分享聯發科從邊緣AI到雲端AI 運算領域的願景。聯發科鎖定雲端與邊緣AI加速器市場,並攜手輝達(NVIDIA)合作開發GB10等產品,搭載GB10的超級電腦今年出貨將可上看200萬台。聯發科、台達電、友達、瑞昱、聯亞、穩懋等將在下週舉行法說會,市場關注首季營運表現、未來展望,以及美國高額對等關稅對營運的影響。

拓展營運版圖!AMD台南分公司揭幕 黃偉哲:Al智慧產業重要里程碑
AMD台南辦公室24日,正式進駐國家實驗研究院的沙崙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應邀出席的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已成半導體S廊帶的核心,AMD超微24日在沙崙成立研發據點,揭示了台南在AI發展的重要進展,不僅成功拓展營運版圖,也是台灣AI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重要里程碑。AMD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陳民皓24日主持AMD台南辦公室揭幕儀式,這場沒有對外的儀式,包括群創洪進揚董事長、成大資訊學院吳士駿院長、以及台南市長黃偉哲等人受邀出席。黃偉哲致詞時表示,台南是半導體先進製程最密集的地帶,早在現任總統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期間,就已積極佈局,協調南科管理局、經濟部自來水公司等相關單位,將水電穩定、綠電供應這兩大因素,當作基礎建設重點,成功促成台積電根留台灣、進駐南科,奠定「南部科技廊道」的重要基石。黃偉哲指出,2024年6月,行政院卓榮泰院長擇定於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成立我國第一處「人工智慧產業專區」,2025年1月,行政院會通過「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以台南沙崙為起點,在嘉義、台南、高雄、屏東規劃建置科學園區與科技產業園區,串聯半導體S廊帶。他說,台南位於高科技S廊帶核心,擁有全台灣最豐沛的綠電、國網中心穩定的南部骨幹網路,以及南台灣最密集的晶片人才培育聚落,將引領臺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黃偉哲指出,台南的綠電、算力、人力等三大優勢,是最適合人工智慧產業落地發展的城市,而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不僅有中研院、工研院、國研院進駐,周邊台糖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K12雙語學校、即將完工的三井OUTLET二期,以及未來發展的沙崙醫療服務與創新園區、生態科學園區等,完善的生活機能與未來發展性,相信能吸引更多相關周邊產業進駐,共同帶動臺南經濟發展。台南經發局指出,近年來,台南以「南科、沙崙」雙引擎的產業發展模式為主,取得了良好的佳績,在南市府與各級政府協力合作下,全球五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的美商應用材料、荷蘭艾司摩爾、日本東京威力科創、美商科林研發與美商科磊,皆落腳南科,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如聯發科、瑞昱及聯詠也都在台南,不僅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半導體產業聚落,也促進南科營業額節節攀升,2024年首度突破2兆,營業額達2.21兆元,不僅刷新歷史性的新紀錄,更比2023年成長達39.55%。

不只聯發科最強!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台灣還有「這幾家」
AI熱潮帶動整個半導體產業集體向上,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合計約2498億美元,年增49%。霸主就是AI教父黃仁勳的NVIDIA輝達,年成長125%,領先者寡占情況越來越明顯,不過台灣也有聯發科(2454)、瑞昱(2379)、聯詠(3034)等公司上榜。展望今年,TrendForce表示,因先進半導體製程有助AI算力成長,加上各種大型語言模型(LLM)持續問世,DeepSeek等新型開源模型有機會降低AI成本門檻,助益AI相關應用從伺服器滲透至個人裝置,邊緣AI裝置將成為下一波半導體的成長動能。TrendForce表示,AI倚賴的高階晶片需要龐大資本和先進技術投入,廠商進入市場的門檻高,造成明顯的領先者寡占情況,在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合計營收中,前五名總計貢獻逾90%。目前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第一名還是輝達,去年IC設計相關營收超過1243億美元,蟬聯第一名,但於前十名中的占比,已從前一年的33%成長到50%,預計後續推出的GB300等新產品,還會進一步帶動營收。第二名為Qualcomm高通,因手持裝置與車用業務成長,高通去年相關業務營收達348.57億美元,年增13%,隨著與ARM的專利授權官司暫告一段落,預期今年會更聚焦AI PC等邊緣運算裝置,拓展高階消費市場市占。第三名是Broadcom博通,同樣受惠於AI,其2024年半導體部門營收達306.44億美元,年增8%,AI晶片收入占其半導體解決方案超過30%,預期2025年Broadcom的無線通訊、寬頻及伺服器儲存業務反彈力道將更強勁。第四名是AMD超微、第五名是聯發科,接下來是Marvell邁威爾、瑞昱、聯詠,第九名是上海韋爾半導體,第十名是MPS芯源系統。今年電子業淡季不淡,聯發科受惠於中國大陸補貼政策的發酵,2月營收461.72億元,雖然月減9.7%,但年增19.9%,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瑞昱2月營收達113.21億元,雖月減4.6%,但年增率高達44.7%,為歷史次高,預估今年在通信網路與汽車解決方案營收,有望保持年增。聯詠2月營收92.67億元,月增9.3%、年增29.9%,營運動能強勁,也是因為消費性電子在陸系業者提前拉貨及補貼政策,較過往淡季需求更強;業者認為,2025年消費性電子有機會回溫。

台股回血終場上漲155點!玻璃、生技齊嗨 台玻一度噴逾9%
台股連三日反彈!今(5)日上午以大漲64.92點開出,指數開高走高,盤中最高達23348.42點,最低為23216.65點,加權指數終場上漲155.02點,以23316.6點作收,站穩23300點,漲幅0.67%,成交量略收縮至3316.28億元。台積電ADR上一個交易日上漲2.22%,收報208.57美元,台積電(2330)今日上漲10元,以1120元開出,午盤回落到平盤價,終場收在1115元,上漲5元,漲幅為0.45%。電子權值股方面,鴻海(2317)終場收在173元,上漲2元。聯發科(2454)以1525元平盤作收。廣達(2382)收在242.5元,上漲2.5元。台達電(2308)收在417元,上漲11.5元。大立光(3008)以2810元平盤作收。日月光投控(3711)收在161元,下跌0.5元。金融方面,富邦金(2881)終場收在93元,上漲1.2元。國泰金(2882)收在66.元,上漲0.4元。中信金(2891)以39.6元作收,上漲0.2元。類股上漲方面,玻璃今日最強,指數上漲6.56%,生技以2.51%緊隨其後,其他如電機機械、化生、橡膠、數位雲端等類股漲幅都逾2%。類股下跌部分,以資訊服務最慘,指數下跌0.32%,其他如航運、觀光餐旅等類股走勢疲軟。玻璃類股今日超旺,台玻(1802)午盤一度攻上18.1元,大漲超過9%,終場上漲7.53%,收在17.85元。中釉(1809)收漲5.38%,收在20.55元。和成(1810)漲逾3%,凱撒衛(1817)漲逾2%,冠軍(1806)漲逾1%。生技醫療股中,華安(6657)飆上58.3元亮燈漲停、沛爾生醫-創(6949)也來到97.6元漲停,和康生(1783)漲逾6%,承業醫(4164)、藥華藥(6446)、康霈*(6919)都漲逾4%。漲幅前5名個股為,台郡(6269)上漲6.4元,漲幅10%。華安(6657)上漲5.3元,漲幅10%。澤米(6742)上漲6.7元,漲幅9.93%。騰輝電子-KY(6672)上漲7.7元,漲幅9.92%。沛爾生醫-創(6949)上漲8.8元,漲幅9.91%。跌幅前5名個股為,瑞昱(2379)下跌27元,跌幅4.77%。國化(1713)下跌1.9元,跌幅3.55%。來頡(6799)下跌4元,跌幅3.39%。AES-KY(6781)下跌35元,跌幅3.3%。正瀚-創(6534)下跌2.7元,跌幅3.21%。

AI新視力2/華碩眼鏡預購秒殺+宏達電2.3億美元賣XR 蛇年台廠供應鏈百花齊放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掀起的AI應用旋風,一路從伺服器、機器人,讓台股多家供應鏈接連大漲。輝達在1月2日表示,已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一項名為「無背光增強現實數位全息技術」的AR(擴增實境)眼鏡專利,使市場目光轉向智慧眼鏡概念股。「之前華碩(2357)有一個智慧眼鏡,開放募資預購,很快就被秒殺了,到了百分之3千的達成率。」大華國際投顧分析師阮蕙慈說。華碩今年推出AirVision M1穿戴式顯示器,用眼鏡來當螢幕,號稱可看到100吋,只要連接手機或電腦,就能在外面辦公、玩遊戲,在募資平台嘖嘖上賣出超過400台,農曆春節出貨。華碩全球副總裁暨顯示器事業部總經理邱耀輝表示,「現在的光學技術跟穿戴設計已經發展到一個時間點,正好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又兼顧商業及技術可行性。」目前手機裡有AI功能,約兩週就更新一次,智慧眼鏡也可扮演AI輸出輸入的角色。華碩今年推出AirVision M1穿戴式顯示器。(圖/報系資料、翻攝自嘖嘖官網)鴻海(2317)去年底也宣布與英國Porotech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進軍AR眼鏡領域,以Porotech領先的氮化鎵(GaN)技術,結合鴻海MicroLED晶圓製程,從封裝到光學模組打造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務,滿足微型顯示晶片及AR眼鏡的生產需求,打算在台中建立MicroLED晶圓生產線,最快2025年第4季就會投入量產。業界認為,電子廠搶進AI功能、連結手機及眼鏡的產品,主要是瞄準未來蘋果、輝達的訂單,因為眼鏡裡有大大小小很多相關的零組件,台灣廠很多都能做,且這一行毛利相對高。台經院資深研究員曾俊洲表示,MicroLED用的背板有從PCB到矽基板,若用到TFT玻璃,這塊難度較高,目前主要能量產的廠商像是錼創科技-KY創(6854)。MicroLED概念股中,錼創股價去年9月還在70多元,今年1月22日封關日已到213元,其他如富采(3714)、宏齊(6168),「最近可以看到,都在反應這樣的題材。」阮蕙慈說。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這領域與主打低價的中國產業鏈來比,還有一到兩年技術領先差距,可以好好把握、並拉開差距,最重要的還是降低成本。阮蕙慈也舉例,在光學鏡頭來說,包括玉晶光(3406)、揚明光(3504)、大立光(3008)、中光電(5371)等都跟鏡頭相關,鏡片上面的鍍膜有采鈺(6789)跟精材(3374),IC設計除了高通之外,聯發科(2454)當然會往這裡走,聯發科還有旗下的小金雞達發(6526)是做音訊的;網通方面有瑞昱(2379)、義隆電(2458)、天擎(6708),對話時用的揚聲器,有驊訊(6237)、鈺太(6679)、美律(2439)等,無線模組有海華(3694)、天擎。也可以先從打入Meta供應鏈的廠商看起,華冠投顧分析師賴昇楷表示,Meta新一代智慧眼鏡供應鏈的IC設計是驊訊,機光電整合是英濟(3294),固態電池為興能高(6558),眼球追蹤系統是達邁(3645),微型攝影機感測器是采鈺;也可鎖定作「眼球追蹤系統」的聯亞(3081),或是「微型攝影機感測器」的原相(3227)等。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展示XR Elite。(圖/報系資料照)這波智慧眼鏡漲勢中能見度最高的,就是昔日股王宏達電(2498)。宏達電由台塑創辦人王永慶之女王雪紅創立,曾以手機品牌hTC高居安卓系統4成市佔、股價2011年一度衝上1300元天價,但後來不敵中國品牌機海戰術,2017年將手機代工業務等以11億美元賣給Google。宏達電轉而瞄準穿戴式裝置與元宇宙產業,第一代VR(虛擬實境)頭盔「VIVE」2016年出現,售價799美元,用來玩遊戲,但就連現在新的蘋果頭盔Vision Pro都賣不動,宏達電因而連虧26季,股價一路從2021的90多元跌到去年底的41.25元,但今年1月中突然開始衝高,22日封關日收在59.2元,1個月暴漲37%。儘管當時宏達電未證實與輝達合作的市場傳聞,外界仍直接「腦補」宏達電能吃到輝達訂單,另有分析師提到,憑著宏達電跟Google合作關係,若一起做翻譯型智慧眼鏡,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問題是宏達電做得太早,之前的團隊已經走光了。」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透露。英華達董事長何代水則幫忙緩頰,告訴CTWANT記者,高科技的東西都必須要有前面的鋪陳,「技術是會持續累積的,重點是要能熬到底。」然而封關後,宏達電在1月23日發重訊,宣布以2.5億美元、約新台幣81億元出售XR(延展實境)團隊與智慧財產權非專屬授權(IP)給Google,預估第1季完成。對此,外界質疑宏達電還剩下什麼?董事長王雪紅發給員工的內部信強調仍會保持「VIVE」品牌;法務長盧佳德表示,仍保留足夠人才,未來會持續發展相關業務。但業內人士感慨,這交易已談很久了,宏達電只留下長官,成為「人才農場」,此舉恐是為了炒股。仁寶董事長陳瑞聰也向CTWANT記者說,AR、VR相關產品仍然too far,要說產品真正到有量、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CES新風口/高通搶攻汽車領域+AI PC晶片 這一檔「港股」跟漲台廠也受惠!
高通於CES 2025推出高通AI本地裝置解決方案(Qualcomm AI On-Prem Appliance Solution)和高通AI推論套組(Qualcomm AI Inference Suite)。此外高通也端出驍龍X系列第四款晶片Snapdragon X,搶攻Copilot+ PC市場,提供同類產品中最強大、節能的處理器。這兩款產品的結合,讓中小企業、大型企業及產業組織將生成式AI應用於多種工作流程,並建立自動化、可重複的終端環境。例如,零售店、速食餐廳、購物中心、醫院、工廠生產線等,實現人力與機器流程的全面自動化。高通也將與亞馬遜(Amazon)以 AI 驅動的車內體驗,此次用高通 Snapdragon 座艙平台的 NPU,針對邊緣端汽車中由 LLM 驅動的體驗進行最佳化。透過 Alexa 客製化助理 (Alexa Custom Assistant) 等技術,提供更直覺、更個人化、回應更迅速的車內體驗。多家產業領導者已開始採用高通的AI解決方案。例如,漢威聯合(Honeywell)與高通合作,設計和部署AI工作流程自動化應用;Aetina運用多個語言模型實現自然語言處理與工作流程自動化;IBM計畫將其watsonx data和AI平台等,整合至高通的本地AI應用裝置,應用於汽車、製造、零售及通訊等多個領域。此外,聯想Levono(0992.HK)也展示兩款Arm架構的全新迷你 PC,分別是ThinkCentre Neo 50q QC和 IdeaCentre Mini x,均搭載高通第一代 Snapdragon X晶片。受惠於高通新推出的PC晶片,電腦巨頭聯想9日股價盤中最高一度漲至9.95港幣,截至收稿聯想上漲3.36%,暫收9.85港幣。高通朝車電及物聯網發展,市場預期台廠生態系供應鏈可望受惠,包括ODM廠仁寶(2324)、英業達(2356)、緯創(3231)及廣達(2382),網路連線的瑞昱(2379),USB業者威鋒電子(6756)、譜瑞-KY(4966)及聯陽(3014),Docking廠致伸(4915),及嵌入式控制器廠新唐(4919)可望受惠。

Arm攜手台廠深耕AI Arm副總大讚:台灣是AI產業中心
全球矽智財龍頭Arm(安謀)今(29)日於台北召開Arm Tech Symposia2024(2024 Arm科技論壇),更與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聯詠(3034)、瑞昱(2379)展開全面合作座談。Arm資深副總裁暨終端產品事業部總經理Chris Bergey親自來台,他發表演說強調,台灣是AI產業的中心,不僅全球90%晶片來自台灣,整個AI產業生態系與供應鏈也與台灣相連。Arm Tech Symposia2024論壇台北場開跑後,將接續在首爾、東京、上海、深圳舉辦。今年論壇以「重塑未來」為主軸,推動建構運算未來的AI革命。Arm北美業務副總裁曾志光表示,Arm Tech Symposia在台灣舉辦近20年,一直被視為科技界最重要的活動之一。Arm做為運算平台公司,致力將AI推向每個角落,並攜手合作夥伴釋放Al的潛力,為世界帶來嶄新的體驗。Arm資深副總裁登终端產品事業部總經理Chris Bergey本次以「建構人工智慧運算平台的未來」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其影響力將超越過往的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革命,為全球數十億人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Chris Bergey引用Google提出的概念「Package is the new motherboard」,強調「台灣在先進封裝領域將扮演重要角色」。他說,台灣是全球科技的核心,「沒有台灣,科技就無法進入消費者手中。」Chris Bergey指出,全球90%的先進晶片都來自台灣,更在設計、硬體研究和軟體框架等方面擁有完整的產業生態系,這些都在推動全球的AI應用發展。展望未來,Chris Bergey預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超過1000億台搭載AI功能的Arm裝置。他相信,透過與台灣合作夥伴的緊密合作,Arm將在AI發展浪潮中扮演領導角色,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本次活動也邀請Arm策略夥伴進行關鍵對話,暢談如何攜手生態系夥伴的先進技術,為使用者創造全新Al體驗。聯發科技通訊事業部副總經理陳一強以近期發表的天璣9400為例,說明如何在基於Armv9.2架構上強化效能、優化影像,協助OEM廠商、智慧型手機設計師和生態系合作夥伴,在未來實現更多AI功能。陳一強指出,這些在行動平台上的成果和成就,可以擴展到聯發科的整個產品線,為所有人帶來全新的智慧生活。

全球最值得信賴企業出爐!台灣「這家公司」位居第二 9台廠登榜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發表「2024年全球最值得信賴公司」,其中「科技硬體產業」(Technology Hardware)類46間上榜企業中,第一名是荷蘭晶片大廠艾司摩爾(ASML)。台灣有9家企業榜上有名,其中聯發科(2454)排名第二、台積電(2330)緊追在後排第三。《新聞週刊》指出,「全球最值得信賴公司評選」進入第二年,透過生產優質產品、良好的公平工資等調查,表揚20個國家、23個行業的1000家公司,涵蓋金融服務、媒體、餐飲及消費品等領域。這份調查的評分計算,來自客戶、投資人與員工的信任度(分數占比40%、40%、20%)。今年前五名的企業,分別為艾司摩爾(ASML)、聯發科、台積電、英飛凌(Infineon)和輝達(NVIDIA)。第六到第十名則是世界先進(5347)、美國串流媒體技術Roku、德國鏡頭公司Jenoptik、英特爾以及日本製造商Hamamatsu Photonics。台廠一共有9家列入名單,分別為聯發科、台積電、世界先進、台半(5425)、台達電(2308)、神基(3005)、 華碩(2357)、瑞昱(2379)、創意(3443)。

聯發科、聯詠等15家獲補助 57億元 IC設計業可望創造4000億投資效益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公布「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核定名單,通過聯發科技、聯詠科技、創鑫智慧、昇佳電子及瑞昱半導體等15家廠商所提出的11項計畫,總補助金額達57億元,預計將帶動171家上下游廠商投入相關生產,並新增至少1651個就業機會,創造投資效益逾新台幣4000億元。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2023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合計約1,677億美元,年增12%,關鍵在於NVIDIA(輝達)帶動整體產業向上,其營收年成長幅度高達105%。台灣IC設計產業在全球競爭力強勁,包括聯發科、聯詠、瑞昱等三大廠營收皆擠進全球IC設計前八大企業。為鞏固台灣IC設計國際地位,經濟部去年公告「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2項計畫,開放業者申請,今年9月由經濟部及國科會共同召開雙首長會議,近期公告核定名單。產業技術司表示,「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作為「晶片驅動台灣產業創新方案」的重要一環,目標是推動國內IC設計業者投入先進技術應用晶片的開發,挑戰半導體高階製程,並達到或超越國際領先企業的技術水準。產業技術司指出,此次研發補助的重點是跟上國際頂尖IC設計公司及先進晶片製造技術的發展趨勢,涵蓋從AI晶片的研發到AI應用環境下所需的通訊需求。首先,針對伺服器用的特定AI晶片,這些晶片能協助企業進行大規模語言模型(LLM)等AI技術的訓練,例如,創鑫智慧所開發的大算力晶片,其效能預計可提升超過60倍,媲美全球領先企業的技術水準。在手機端AI應用方面,產業技術司提到,該計畫也持續推動新技術的開發,例如聯發科針對智慧型手機等設備打造的AI核心晶片,旨在滿足快速增長的移動設備AI需求。針對不同產品需求,計畫中還開發了專用的AI晶片,這些晶片具備強大的運算能力,能應對高度運算需求,並且在應用上更具彈性。記憶體方面,產業技術司說,為因應未來AI運算對高速資料處理的需求,國內廠商積極投入開發專為AI設計的高效能記憶體,這類記憶體可提供高速運算效能,特別適用於深度學習、資料中心等需要大量數據處理的應用領域,隨著AI需求不斷增加,這些技術將扮演關鍵角色。另外,產業技術司表示,針對AI應用對於高速通訊的需求,全球通訊廠商將矽光子技術視為關鍵發展項目之一,此次補助計畫也提供矽光子技術支持,期望藉此研發出我國首顆自主技術的矽光子晶片,以應對高速通訊與資料傳輸的挑戰,提升國內在AI通訊領域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