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比
」 印度 川普 美國 中國 簽證
納坦雅胡呼籲推翻政府遭反嗆 CNN:多名伊朗受訪者反對以色列轟炸家園
伊朗社會正瀰漫著恐懼氛圍!由於以色列誓言將持續攻擊該國的核設施,許多人正逃離包括首都德黑蘭(Tehran)在內的大城市以尋求更安全的地區。據CNN的報導,位於德黑蘭北部富裕社區薩達特阿巴德(Sa'adat Abad)的居民向CNN表示,他們整晚都聽到爆炸聲,有些威力強大到震動了整棟公寓大樓。該社區在以色列的襲擊中遭到波及。與其他接受CNN採訪的伊朗人一樣,這名居民出於安全考量要求匿名。該居民描述,當附近另1棟遭襲擊的建築冒出濃煙時,居民們慌亂地衝向1樓。有年幼孩子的家庭努力安撫受驚的孩童。與以色列不同,伊朗首都德黑蘭沒有現代化防空洞,因此這座城市只能利用隧道、地下室或1980年代兩伊戰爭時期使用的舊式避難所。德黑蘭市議會主席查姆蘭(Mehdi Chamran)15日向記者表示:「德黑蘭沒有任何避難所,人們只能躲進地下室。」他補充,德黑蘭地鐵可以在「極端危機」時充當避難所,但「屆時必須關閉整個系統」。伊朗政府發言人宣布,德黑蘭地鐵將從15日晚間開始24小時開放供民眾避難,學校和清真寺也將保持開放。薩達特阿巴德的居民指出,大樓裡的年長一點的長輩,將這種充滿恐懼的戰時氛圍,與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相比。當時伊拉克武裝部隊曾沿兩國邊界入侵伊朗西部。伊朗專家表示,以色列攻擊伊朗居民區的行為,已「越過盧比孔河」(crossed the Rubicon)(即越過不可逆轉的臨界點),這將招致德黑蘭的同等報復。「我們不支持伊朗政權,但我們反對以色列攻擊居民區和平民。」1名德黑蘭老年男性居民表示,「如果以色列反對伊朗的核計劃和軍事能力,他們應該針對那些設施,而不是製造另一個像加薩(Gaza)那樣的局面。」以色列在與伊朗盟友哈瑪斯(Hamas)的戰爭中,已摧毀加薩大片領土,並導致當地幾乎所有居民流離失所。對於仍留在德黑蘭的人來說,儘管擔心戰爭擴大,日常生活目前仍在繼續。雜貨店貨架商品充足,預先安排的聚會照常舉行,但衝突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居民告訴CNN,有開車的人排著長隊購買汽油,且限購25公升。自動提款機雖正常運作,但部分機器已設定取款限額。許多離開首都的民眾正前往靠近裏海(Caspian Sea)的北部鄉村僻壤地區。但居民向CNN表示道路嚴重堵塞,幾乎難以移動。1個不願透露姓名的夫妻,決定帶著2名幼童和年邁父母離開德黑蘭。他們擔心政府將官員和軍事領導人安置在人口稠密的中上階層社區,這使平民處於危險之中。「我不想離開家,但更不能讓孩子置身險境。」這位父親說,「我希望美國介入阻止兩國間的攻擊。」在伊朗中南部城市設拉子(Shiraz),加油站周圍已形成長長車龍。居民們也正搶購食物、水和尿布。市區隨處可見車頂綁著行李箱的車輛,許多家庭正前往鄉村避難。與此同時,居民表示德黑蘭的夜晚變得異常寂靜。許多商店關閉,人們要麼離開城市,要麼因恐懼不敢上班。白宮和以色列官員透露,以色列對伊朗的行動預計將持續「數週而非數日」,且行動是在美國默許下推進。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誓言要「打擊伊朗政權的每一處設施和目標。」以色列軍方15日還對居住在武器生產設施附近的伊朗民眾發布「緊急」疏散警告,稱繼續停留將危及生命。納坦雅胡13日罕見地向伊朗民眾發表談話,呼籲伊朗公民「站起來反抗政府,讓你們的聲音被聽見」。他在聲明中表示:「伊朗人民團結在國旗與歷史遺產周圍的時刻已經到來,你們應當為從邪惡壓迫政權手中獲得自由而奮起。」然而這位以色列領導人的呼籲未獲回應。CNN接觸的多數受訪者即使在匿名情況下也不願被引述,且無人支持納坦雅胡發起革命推翻政府的呼籲。1名36歲匿名男性表示:「以色列低估了我們對國家的熱愛。轟炸家園、殺害兒童就能讓我們上街抗議的想法令人震驚。無論是否喜歡現有的政權,我們只想要和平生活。」部分伊朗人表達憤怒,強調絕不會屈服於納坦雅胡的要求。28歲女性妮達(Neda)告訴CNN表示:「我希望政權倒台嗎?當然。但我希望城市被另一個獨裁者轟炸嗎?絕對反對。」她補充說:「別讓假新聞蒙蔽你。作為真正在伊朗生活、家人都在伊朗的人,現實是以色列根本不是在幫助我們人民。我不需要假新聞和政治宣傳。」以伊戰火持續,伊朗威脅若以色列繼續敵對行動,將加強報復性攻擊。以色列政府稱,截至15日凌晨已攔截伊朗逾200枚火箭彈,造成至少13人死亡(包括3名兒童)。另根據伊朗官媒發布的非官方統計顯示,以方空襲已造成該國數十人傷亡,當局尚未公布確切死亡人數。

印航空難釀294死 母公司公布賠償金
印度航空(Air India)171號班機於昨(12日)下午由印度阿美達巴德飛往英國倫敦蓋特威克機場,執飛該航班的波音787-8客機起飛1分鐘內,不明原因墜毀於當地1間醫學院宿舍,導致至少294人死亡。這起意外恐名列史上最嚴重空難之一,印航母公司塔塔集團(Tata Group)宣布賠償方案。根據外媒《印度時報》報導,12日下午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8客機乘載了242名乘客,航班於當地時間13:39(格林威治時間08:09)起飛,但起飛1分鐘內墜毀於當地1間醫學院宿舍。機上有169名印度人、53名英國人、7名葡萄牙人和1名加拿大人,242人中僅1名英國乘客奇蹟生還。綜合外媒報導,飛機上和地面死者至少有294人死亡。印航空難造成國際關注,該航空母公司塔塔集團(Tata Group)宣布,每位罹難者家屬可獲得1000萬盧比(約新台幣344萬元)賠償金,集團也承諾負擔傷者一切醫療費用,且後續將協助重建遭客機撞毀的BJ醫學院(BJ Medical)宿舍。而塔塔信託基金會(Tata Trusts)總裁塔塔(Noel Tata)針對這起事故表達深深的哀悼,這也是塔塔集團自2022年由印度政府手中收購印度航空後,發生的首起重大空難;據了解,印度航空有逾190架客機,其中包含58架波音客機,失事的波音787-8夢幻客機在2014年起投入營運。

以伊開戰!分析師曝「2因素」將成國際油價關鍵
以色列與伊朗的正面衝突,導致國際油價今(13日)飆升逾9%,創近5個月以來新高。截至格林威治時間03:15,布蘭特(Brent)原油期貨暴漲6.29美元(漲幅9.07%)至每桶75.65美元,盤中一度觸及78.50美元的1月27日以來最高點;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上漲6.43美元(漲幅9.45%)至74.47美元,盤中高見77.62美元,為1月21日以來峰值。據《路透社》的報導,此次單日漲幅,創下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2大原油合約的最大盤中波動紀錄。以色列當局表示,此次行動鎖定伊朗核設施、彈道飛彈工廠及軍事指揮官,並警告這將是阻止德黑蘭發展核武的長期行動的第一步。ING集團(ING Groep)分析師帕特森(Warren Patterson)的團隊在報告中指出:「這顯著提升了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石油市場必須為任何潛在的供應中斷,計入更高的風險溢價。」數位新加坡原油交易員則表示,目前判斷襲擊是否影響中東石油運輸為時過早,關鍵取決於伊朗的報復方式,以及美軍是否介入。其中1名交易員稱:「雖尚難定論,但我認為市場正擔憂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遭封鎖的可能性。」MST Marquee資深能源分析師卡沃尼克(Saul Kavonic)則指出,唯有當衝突升級至伊朗針對該地區的石油基礎設施實施報復時,原油供應才會受到實質影響。他補充,在最極端情境下,伊朗可能透過攻擊基礎設施或限制荷莫茲海峽通行,導致每日高達2000萬桶的石油供應受阻。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稍早已發布聲明稱,以色列將因13日殺害數名伊朗軍事指揮官而面臨「嚴厲懲罰」。對此,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於美東時間12日稱以色列的攻擊純屬「單方面行動」,強調華府並未參與其中,同時敦促德黑蘭勿鎖定美國在該地區的基礎設施與人員。Phillip Nova資深市場分析師薩赫德瓦(Priyanka Sachdeva)指出:「伊朗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準備反擊,這不僅加劇供應中斷風險,更可能波及其他鄰近產油國。儘管川普政府展現不願介入的態度,但美國若參與,恐進一步推升市場憂慮。」其他市場方面,亞洲早盤股市普遍重挫,美股期貨領跌,投資人紛紛湧向黃金與瑞士法郎等避險資產。

印度航空墜機釀294死!母公司「塔塔集團」爭議延燒 董座承諾賠償家屬1千萬盧比
印度航空(Air India)171號班機於昨(12日)下午由印度阿美達巴德(Ahmedabad)飛往英國倫敦蓋特威克機(London Gatwick),然而執飛該航班的波音787-8客機,在起飛1分鐘內墜毀於當地1間醫學院宿舍,導致至少294人死亡。事後外界不僅聚焦在印度航空的營運疏失,更全面檢討於2022年全資收購該航空公司的印度最大集團公司「塔塔集團」(Tata Group)。此次失事的波音787-8夢幻客機(Boeing 787-8 Dreamliner)載有230名乘客與12名機組員,從薩達爾・瓦拉巴伊・帕特爾國際機場(Sardar Vallabhbhai Patel International Airport)起飛5分鐘後墜毀,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已展開調查,波音夢幻客機計畫再度面臨審視。據悉,印度航空的前身可追溯至塔塔集團已故董事長塔塔(J. R. D. Tata)創立的塔塔航空(Tata Airlines),最初主要承運航空郵件。二戰後印度政府將其國有化為印度航空。儘管政府竭力維持營運,該航空自2007年與國營印度航空(Indian Airlines)合併後連年虧損,每日損失達260萬美元,累計負債95億美元,最終由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政府於2022年以24億美元(17億英鎊)全資售予塔塔集團。印度航空171號班機墜毀於當地1間醫學院宿舍。(圖/達志/美聯社)塔塔集團接手後整合旗下航空業務,將塔新航空(Vistara)與印度航空合併,並整合印度亞洲航空(AirAsia India)至印度快運航空(Air India Express),形成全服務與低成本雙品牌運營。雖然集團近年來致力於投入新飛機採購與數位化升級,卻面臨勞資糾紛,飛行員與空服員還曾以「集體病假」抗議薪資調整與過勞排班,導致數十航班取消。全球供應鏈問題更延宕新機交付,迫使老舊機隊超齡服役,準點率尤其長程航線因工程延誤與零件短缺持續惡化。對此,塔塔集團董事長錢德拉塞卡蘭(N. Chandrasekaran)透過官方X帳號發文稱,向受難者家屬表達深切哀悼:「我們對印度航空171號班機事故深感悲痛。此刻任何言語都無法充分表達我們的哀傷。我們的心與失去至親的家屬及傷者同在。塔塔集團將向每位遇難者家屬提供1千萬盧比(約合新台幣344萬元)賠償,並承擔傷者醫療費用與後續照護,同時將協助BJ醫學院(B J Medical College)宿舍的重建工作。在這難以想像的艱難時刻,我們堅定與受影響家庭及社區站在一起。」印度航空171號班機墜毀於當地1間醫學院宿舍。(圖/達志/美聯社)

中國談判數度要求放寬晶片管制 美財長:拿飛彈換可以嗎?
美財長貝森特11日在國會山莊眾議院聽證會上作證。(路透)輝達的HGX H100模組,該模組可以使用多達8個AI晶片來訓練人工智慧系統並執行其他任務。(美聯社)美中倫敦第二輪貿易會談達成框架協議,出口管制成為雙方爭執的關鍵,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1日還原談判劍拔弩張局勢,由於中方不斷要求移除晶片等出口管制,美國財長貝森特神來一筆向中方表示,「不要管制?那我想帶幾枚中國最好的極音速飛彈回家,可行嗎?」頓時讓雙方卸下心防,使談判得以順利進行,最後促使中國開放對美稀土磁鐵出口,美方也放寬部分出口管制,談判順利落幕。美叫板極音速飛彈 中方沒轍剛從倫敦回國的盧特尼克接受美國CNBC專訪時說明談判情形。他說,日內瓦協議談成時,美國降低關稅,換取中國更改稀土出口許可證流程,但中方未遵守,因此美方展現其他管制手段,包含飛機、乙烷等中國依賴的物資出口,國務卿盧比歐也以中國留學生簽證作為反制手段,如此制衡措施之下,才創造了美國總統川普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的機會,川習通話「改變了一切」,成功促成這次為期兩天的美中會談。中國出口全球90%的稀土與磁鐵,其限制相關產品出口衝擊電子、汽車、國防等工業,使稀土議題成為美中會談核心,而美國出口管制則是中國發展產業和技術雄心面臨的一個關鍵障礙。盧特尼克指出,談判耗時甚久,主因中方一直希望美國取消晶片出口管制,但貝森特的一句「你們(中國)不想要出口管制對吧?沒問題,那我想把你們一些極音速飛彈帶回家,可嗎?」,這句他大為讚賞的「台詞」緩解了談判緊張氣氛,讓整個談判過程沒有叫喊,只有美中對彼此深深的尊重。不放手頂尖晶片 其他可談美國法律專家表示,從歷史上看,美國政府對這類管制措施的使用一直限於保護國家安全的目的。前總統拜登任內,美國拒絕了中國一再提出的嘗試通過談判取消相關管制措施的要求,稱這些行動不在可討價還價的內容之列。而川普政府擴大了出口管制的使用範圍,作為迫使中國讓步的籌碼。盧特尼克強調,美國正和中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競爭,美國就是不會讓中國得到那些最好的晶片,中國一直想要這些晶片,甚至問了不下30次,但美國每次都說不。不過,他表示,美國也必須確保,當中國打出稀土這張牌時,美國也能掏出一張寫著「你不能對美國這麼做,美國太強大了,我們有太多東西,像飛彈零件和乙烷等」的王牌。盧特尼克說明,美國掌控了民航機關鍵零件,中國無法囤積這些零件,因此一旦他們的飛機壞了,就只好停在地上,還有乙烷,中國的乙烷有98%來自美國,而乙烷是塑膠的原料,想像一下沒有塑膠的經濟會是怎樣。但盧特尼克也指出,中國只願意立即批准對美國公司出口稀土磁鐵,美方試圖為全世界談成此事,但遭到中方拒絕,他們只願意為了美國和川普這麼做,這就是協議內容,這是美國的協議,現在若美國公司提出申請,中國就會立即批准,當中國批准這些磁鐵出口,美國就會取消反制措施。川普籌碼多 陸放行稀土磁鐵他也不擔心中國再次違約,中國也明白川普手中還有很多牌,川普掌控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理所當然有更多籌碼。本次會談後美國將對中國產品課徵55%關稅,盧特尼克指出,這數字不會變了,談判中,中方也對管控芬太尼的懲罰性關稅討價還價,稱管控芬太尼出口是很困難的,但美方反指,中國能在1小時內停止稀土磁鐵出口,為何無法同樣阻止芬太尼原料出口?中方代表聽後,就想跳過這個話題,強調這不是討論的內容,但美方要求另派專家到另一個房間討論,結果就是美方將繼續維持這項20%的芬太尼關稅。盧特尼克表示,現在美方會開始評估如何與中國提高商業往來,美國對中國有巨額的貿易赤字,中方則可以多買美國農產品、工業設備等,美中在未來幾個月會開始討論這些內容。

尋芳之旅變調!印男遊泰邀2變性女子共度「激情一晚」 卻遇仙人跳人財兩空
近日,一名印度籍男子前往泰國旅遊勝地芭達雅度假,在當地的海灘邂逅2名變性女子,並成功邀約2人回飯店共度激情一晚。本以為可以「爽歪歪」,沒想到卻遇上早有預謀的仙人跳,最後人財兩失。當地警方提醒,類似事件並非個案,遊客在帶陌生人回房間前千萬要三思。據《The Thaiger》報導,印度男子薩欽‧蘇里亞坎‧加亞爾(Sachin Suryakant Ghayal)6月10日凌晨向芭達雅警方提交了一份遭竊通報,宣稱自己遭遇仙人跳,被偷走近4.1萬泰銖(約新台幣37320元)的現金。加亞爾告訴警方,他在芭達雅海邊遇到了2名變性女子並「相談甚歡」,於是順利將2人帶回自己下榻的飯店,期待能度過激情一晚。回到飯店後,其中一名變性女子主動提要要和他洗個熱水澡,另一名同行變性女子則留在房間內等候。加亞爾表示,當自己擦乾身子走出浴室,立刻注意到錢包裡的600歐元(約新台幣20400元)以及50000印度盧比(約新台幣17320元)的現金已經不翼而飛。當他向留在房間裡的變性女子發出質疑,對方立刻拔腿就跑,而與他共浴的變性女子則攔住他,向他提出「錢可能放錯了地方?」誰知這也只是對方的拖延之際,就在加亞爾分心之際,這名變性女子同樣衝出房間,隨即與在飯店外等待她的同夥一同跳上一輛已經在外面等候的汽車揚長而去。芭堤雅警局中校賽猜‧坎楚拉(Saichai Kamchulla)表示,警方正在查看飯店監視器畫面,以找出這2名面臨竊盜指控的嫌疑犯。《The Thaiger》還指出,加亞爾的遭遇並非單一事件,就在上個月,另一名41歲的印度男性同樣遭遇一場涉及跨性別女性的騙局,對方在2人發生性關係後以手提包攻擊了受害人,導致對方後腦出血,隨即與1男1女2名同夥逃離現場。現場的飯店服務員還指出,事件發生後,她曾協助客人向當地警方報警,但警方在得知事件涉及賣淫後拒絕受理。芭堤雅警方事後僅表示,遊客在帶陌生人回房間前千萬要三思。

25歲新婚妻蜜月旅行買兇殺夫 父親:女兒是無辜的
印度一名25歲新婚妻在蜜月期間買兇殺夫,精心策畫長達9小時的謀殺行動,她目前已自首,還有4人被抓,父親稱,女兒是無辜的。綜合外媒報導,索娜姆(Sonam Raghuvanshi)跟老公丈夫拉賈(Raja Raghuvanshi)在上月11日結婚,雙方家庭都祝福這段婚姻,據家人說法,2人婚前婚後都沒爭吵,20日2人去東北的加拉亞邦(Meghalaya)度蜜月,因為聽說那裡的山景美麗,但旅行過了4天後便失聯。警方與救難隊展開搜索,搜救人員山谷間垂降,一週後拉賈的屍體被發現,喉嚨被割開,皮夾、金戒指與項鍊也都消失,索娜姆也神隱。為此,雙方家庭都很心急,控警方沒全力找人,還寫信給印度總理莫迪,希望幫拉賈伸張正義。9日早上索娜姆到警察局自首。索娜姆爸爸父親則相信女兒不會犯案,「她是無辜的,她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據悉,她被認為和主謀有染,但在家人的壓力下嫁給了拉賈。消息人士透露,上月23日新婚夫婦清晨退房後去健行,遇到3名男子,當拉賈跟他們聊得熱絡,索娜姆故意放慢腳步讓她們先走,中午12點30分左右,索娜姆打電話給婆婆,抱怨健行讓她筋疲力盡,婆婆也有跟拉賈通話。下午1點至1:30間,男子們收到索娜姆發出的訊息,一人拿刀砍拉賈的頭,他被殺害後,屍體被丟入深谷。警方消息人士說,索娜姆為了完成這場謀殺,承諾會給殺手200萬盧比(約新台幣80萬元),但警方目前沒承認此消息。

中國科研人員被指控走私「農業恐怖主義武器」 FBI局長回應了
根據3日提交的最新刑事起訴書顯示,2名為戀人關係的中國研究人員,遭美國密西根東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US Attorney’s Office for the Eastern District of Michigan)指控,在去年夏天將1種生物病原體走私進美國,並計劃在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實驗室中進行研究。據CNN的報導,33歲的簡雲青(Yunqing Jian,音譯)與34歲的劉尊勇(Zunyong Liu,音譯)被美國密西根東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指控共謀犯罪、走私貨物入境、虛假陳述及簽證欺詐等罪,且相關罪嫌涉及1種名為「禾谷鐮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的真菌。對此,美國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在1份聲明中表示:「司法部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保護美國人民的安全,防範可能對我們造成傷害的敵對外國行為者。」另根據聯邦調查局(FBI)所提交的宣誓書,禾谷鐮刀菌被描述為「1種潛在的農業恐怖主義武器」,可對小麥、玉米、水稻與大麥等特定植物造成病害,每年在全球導致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宣誓書補充:「禾谷鐮刀菌產生的毒素會引發嘔吐、肝臟損傷,以及對人類與牲畜的生殖系統造成缺陷。」這份長達25頁的宣誓書並未指控2名被告計劃將真菌散播至實驗室之外,但文件指出劉尊勇知道該物質受到限制,卻故意將其藏匿在背包中的1團紙巾裡。前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國土安全局局長哈文博士(Dr. Donell Harvin)在接受CNN訪問時表示:「這類走私行為其實非常罕見。我們大多數看到的案例,都是研究人員試圖將資訊或材料從美國帶出,而非帶入。」儘管如此,哈文示警,像禾谷鐮刀菌這類的病原體極具危險性:「無論這個人是否出於惡意,只要發生錯誤、事故或洩漏,都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就在該起訴發生之際,川普(Trump)政府正試圖撤銷部分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根據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上週的說法,美國政府特別針對那些被認為與中國共產黨(CCP)有關聯,或是在關鍵領域進行研究的學生。川普政府還指控中國學者與哈佛合作進行的光學與航太研究,是「與中共官員協同進行培訓,破壞美國國家安全。」美國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甚至援引3位共和黨國會委員會主席的質詢,指出哈佛主辦的一系列健康會議中,有來自1個被制裁的中國準軍事團體的成員參與。該團體被指控參與對中國少數民族維吾爾族(Uyghur)的種族滅絕行動。過去數月內,美國國務院密切關注全國學術界的潛在不當行為,其中包括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1名研究人員被控走私青蛙胚胎殘留物。FBI局長帕特爾(Kash Patel)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稱,這起案件「提醒我們,中共正不眠不休地派遣特工與研究人員滲透美國機構,並以我們的糧食供應作為攻擊目標,這將造成嚴重後果。」不過,FBI的宣誓書並未具體說明簡雲青與劉尊勇研究此真菌的真實意圖。簡雲青事發後已被FBI逮捕,目前仍被羈押。她的保釋聽證會於5日被延後至13日下午1點舉行,以便新任辯護律師能熟悉案情,CNN已聯繫代表簡出庭的律師請求評論。至於簡雲青男友劉尊勇方面,根據美國密西根東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的發言人芭拉雅(Gina Balaya)所述,他目前不在美國。宣誓書指出,劉尊勇是中國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2024年7月以旅遊簽證赴美時,曾試圖攜帶多份真菌樣本入境,並將其藏在背包中的紙巾內,因為他知道自己無權攜帶這些物質入境,「那些紙巾裡藏有1張寫有中文字的便條紙、1片圓形濾紙,以及4個裝有微小紅褐色植物樣本的透明塑膠袋。」簡雲青目前是密西根大學分子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實驗室(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 Laboratory)的博士後研究員,自2022年8月起曾在德州某大學任職。根據宣誓書,有證據顯示,中國政府曾在她於這2所大學任職期間,資助她在浙江大學進行禾谷鐮刀菌研究。調查人員還在簡的手機中發現1份「年度自我評估表」,內容詳述她過去1年的研究成果,以及宣誓遵守中共原則的誓詞。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曾報導指出,數以萬計領政府獎學金的中國留學生被要求簽署這類文件。2024年7月,劉尊勇在底特律大都會機場(Detroit Metropolitan Airport)接受盤問時,一開始還聲稱不知道所攜物品中含有真菌,但最終承認自己是故意藏匿樣本,並計劃在簡雲青工作的密西根大學實驗室中複製不同菌株。宣誓書顯示,從劉的多部電子設備中發現他與簡合謀,在2024年7月的旅行中,以及更早的2年前,攜帶生物樣本與其他材料入境。此外,宣誓書也指控簡雲青曾與中國的另1人協調,於去年向她寄送疑似禾谷鐮刀菌的非法樣本,她指示該人將濾紙剪成小塊,藏在厚重的教科書中。這批寄送物品被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CBP)攔截並銷毀,尚未確認其確切內容,寄件人目前未被控任何罪名。對此,密西根大學官員3日發表聲明表示:「我們強烈譴責任何試圖造成傷害、威脅國家安全或破壞大學核心公共使命的行為。」聲明中強調,當事人的相關研究,以及校方皆沒有接受任何來自中國政府的資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Lin Jian)則在4日的記者會上回應,他對此案並不知情,但指出中國政府「一向要求海外中國公民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並依法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川普「踉蹌登機」影片瘋傳!昔嘲拜登摔倒言論被打臉 網友狂酸:輪到你了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8日搭乘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前往大衛營(Camp David)途中,與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先後在登機階梯上踉蹌失足,畫面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諷刺川普昔日曾多次嘲笑拜登(Joe Biden)在公開場合摔倒,如今自己也難逃「樓梯魔咒」。美國總統川普8日登空軍一號時踉蹌失足,畫面曝光引發網友熱議。(圖/翻攝自X)據英國《獨立報》等外媒報導,川普當天在馬里蘭州黑格斯敦(Hagerstown)與記者交流,談及是否考慮動用《叛亂法》(Insurrection Act)應對洛杉磯移民突襲抗議行動時,剛結束受訪準備登機,沒想到在空軍一號階梯上重心不穩踩空。盧比歐隨後也發生小幅滑步,兩人相繼「踉蹌登機」畫面迅速在社群瘋傳。美國總統川普8日登空軍一號時踉蹌失足,畫面曝光引發網友熱議。(圖/翻攝自X)川普受訪時強調:「要看有沒有叛亂發生」,但也稱抗議中確有暴力分子,「我們不會坐視不管」。他並補充即便不動用《叛亂法》,也會在全國部署軍隊,「不讓國家被撕裂。」川普此番「踉蹌登機」立即成為社群話題,許多網友翻出他過去多次嘲諷拜登摔倒的影片,諷刺今昔對照極具諷刺意味。更有人戲稱「該讓川普準備輪椅了」、「怎麼還沒改裝成手扶梯?」不少政治評論者也酸言「福斯新聞當年狂播拜登跌倒,這回是否會全程關注川普?」川普昔曾多次嘲笑拜登(右)跌倒,如今自己登機失足成為輿論焦點。(圖/翻攝自X)值得一提的是,川普曾於2023年批評拜登在空軍畢業典禮上跌倒,稱此舉「對畢業生毫無啟發性」,還回顧自己2020年在西點軍校畢典時「小心翼翼走下滑梯」,當時稱該坡道「像溜冰場一樣滑」。如今類似場景換成川普親身經歷,成為輿論一大焦點。川普昔曾多次嘲笑拜登跌倒,如今自己登機失足成為輿論焦點。(圖/翻攝自X)

銀行經理侵占客戶110個帳戶 拿1.5億炒股全虧光
印度拉賈斯坦邦科塔市(Kota)一名印度工業信貸投資銀行分行經理,先前涉嫌從110個客戶的帳戶偷了4.5億盧比(約新台幣1.5億元),並把錢拿去炒股全數虧光。綜合外媒報導,古普塔(Sakshi Gupta)從110個帳戶中提領資金炒股,也用巧妙的手法,沒被銀行內部人員與客戶發現。據悉,古普塔涉嫌將受害帳戶綁定的手機號碼改成家人的號碼,讓帳戶持有人收不到交易通知,同時也改了多個帳戶的提款密碼。調查指出,古普塔主要鎖定對網銀操作不熟的年長客戶,如她將一位老婦的帳戶當作「資金池」,透過該戶轉了超過3億盧比(約新台幣1億元),她還被指控提前解約31名客戶的定存,曾申請信貸34萬盧比(約新台幣11萬元)。警方表示,古普塔將大筆資金投入股市的資金,最終全數虧損,還在調查有無共犯。案件之所以會曝光,是因為一名客戶發現自己帳戶的定存被轉到他人帳戶,古普塔已於5月底被逮捕。對此,印度工業信貸投資銀行發言人回應,他們對詐騙採取零容忍政策,「我們在發現該員工涉及詐騙行為後立即向警方報案,並已將其停職。我們也已完成對受害客戶的合理賠償。」

白宮稱南韓選舉「自由公正」 憂中國全球干預及影響力漸增
美國川普政府當地時間3日就「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當選南韓總統發表聲明,表示期待與新成立的李在明政府在安保、經濟領域加強合作,包括深化韓美日三邊協作,同時對中國的全球干預及影響力表達憂慮。據《韓聯社》的報導,兼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的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代表美國政府發表正式聲明稱:「我們祝賀李在明當選大韓民國第14任總統。」雖然李在明是第21屆南韓總統,但盧比奧依循美國傳統,以人而非任期做為計數基準。盧比奧強調:「美韓兩國基於《共同防禦條約》、共享價值觀及深厚的經濟關係,對同盟關係有著堅若磐石的承諾。」他進一步表示:「我們正推動同盟現代化,以應對當今戰略環境需求及新的經濟挑戰。」同時承諾:「將持續深化韓美日三邊合作,以強化區域安全、提升經濟韌性,並捍衛我們共享的民主原則。」在川普政府透過國務卿聲明強調合作意願之際,白宮以匿名官員名義回覆媒體時,則表達了對中國干預民主國家及施加影響力的憂慮與反對立場。白宮當日以「白宮官員」名義回覆《韓聯社》書面質詢時宣稱:「雖然韓國舉行了自由公正的選舉,但美國對中國在全球民主國家的干預及影響力操作,仍持續表達憂慮與反對。」值得注意的是,白宮在韓國大選結果的官方表態中,納入了對中國干預民主國家的批評,此舉被視為相當罕見的政治表態。有分析認為,美國政府此舉除表明將在李在明政府下持續鞏固韓美同盟外,亦間接要求韓國新政府與美國最大全球霸權競爭對手中國保持「戰略距離」。此前,川普政府已多次對盟國採取的「安全靠美、經濟靠中」(安美經中)路線發出警告。典型事例為美國國防部長赫格賽斯(Pete Heggs)上個月31日在香格里拉對話的演說中指出:「我們理解許多國家面臨同時與中國經濟合作、與美國進行防衛合作的誘惑」,但中國正將此種情況作為「戰略槓桿」加以利用。他強調:「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只會加劇其有害影響力,並在緊張時期使我們的國防決策空間複雜化。」

撤簽似趨緩 美總統川普:只是想查核身分陸生會沒事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日前宣布,美國將「積極撤銷陸生簽證」,適用對象為「與中共有關聯或攻讀關鍵領域」的中國學生,引發大陸留學生譁然。對此,美國總統川普5月30日稱,「只是想查核一下學生身分,他們會沒事」。外界解讀川普對哈佛陸生態度似出現緩和跡象,但與此同時,美駐外使館近日仍獲令,審查哈佛學生簽證申請人的社群帳號。據CNN報導,當被問及對於在美中國留學生不希望簽證被撤銷有何回應時,川普表示,這些中國學生「會沒事的」。川普在從空軍一號下機後對記者說:「他們會沒事,一切會順利的。我們只是想要個別查核學生身分,這對所有大學都是適用的標準。」川普同時將矛頭指向哈佛大學,指控校方未配合政府多次要求,提交國際學生名單的請求,「哈佛應該把名單交出來,這樣他們才不會惹上麻煩。但他們不願意,因為據說名單上有些名字『問題很大』。我們要的是那些真正愛美國的人。」目前尚不清楚這項撤簽政策,將以何種速度與範圍執行,但CNN早前報導指出,該決定在中國引發極大震撼、混亂與焦慮,現有與未來中國留學生及其家庭均感到不安,北京方面也已表達強烈反對。川普對哈佛陸生的態度看似緩和,但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當地時間5月30日獨家援引國務院電報披露,由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簽署的電報指示,即刻著手審查哈佛大學學生簽證申請人的社交媒體帳號,排查其中是否存在反猶太主義內容。涵蓋範圍除學生外,還包括教職員工、研究人員、工作人員以及受邀演講者等。電報明確,反猶太主義及相關觀點是領事官員審查的重點。不過,美國國務院高層並未明確界定哪些情況會構成反猶太言論,導致申請人無法入境。值得注意的是,電報要求領事官員考量「完全沒有線上活動蹤跡,社交媒體帳號設為『私人』或僅部分人可見的情況,是否意味著申請人有意規避審查,進而引發對其誠信的質疑」。

連社群帳號也不放過!傳美駐外使館獲令 將嚴審哈佛學生簽證申請人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2日宣布禁止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招收外籍學生,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今引述國務院電報,稱美國駐外領事館與大使館被國務院要求,立即開始審查哈佛大學學生簽證申請人的社群媒體帳號,確認是否存有反猶太主義內容,這項計畫未來可能在全美各大學執行。《Politico》引述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簽署的電報,指出國務院在29日晚間指示美國駐外領事館及大使館,要求領事官員應該「對以任何目的前往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非移民簽證申請人之線上活動進行全面審查」,影響範圍包括哈佛的教職員、研究人員、工作人員及受邀講者。該電報稱,這項政策將立刻生效。美國國務院並未回應《Politico》的置評請求。報導指出,該文件實施了川普政府本週稍早提出的一項提案,即對所有申請美國大學的外籍學生的社群媒體擴大審查,同時暫停對新學生簽證申請人的面談預約。據悉,社群媒體審查本就存在,但先前主要是針對可能參與抗議以色列在加薩行動的返美學生。相關電報也講明,反猶太主義及反猶太主義觀點是領事官員審查的重點,但沒有具體說明在國務院高層眼中,那些情況才算「不可接受」。而關於哈佛大學的審查程序,也將作為「擴大簽證申請人篩選和審查範圍的試點」,且該試點計畫將隨著時間逐步擴大,這意味著它可能會擴展到川普政府所訂的其他大學。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高層希望領事官員考慮「缺乏任何線上活動足跡,或是社交媒體帳戶設為『私人』或僅部分人可見,是否可能反映出申請人有意迴避審查,進而讓申請人的可信度受到質疑」。電報還指示領事官員告知擁有私人帳號的申請人,他們可能被視為規避審查,並要求他們在反詐部門審查期間將帳號設為公開。這項措施將加劇白宮與美國菁英學術機構之間的緊張關係,美國政府持續與哈佛大學對峙,指控其在以巴戰爭期間未能解決校園反猶太主義問題。聯邦政府已取消對哈佛數十億美元的研究經費,並與哈佛展開訴訟,同時撤銷哈佛招收國際學生的權利,這項禁令已遭法官裁定暫停執行。美國政府也將目標轉向其他學術群體,包括在美國大學學習的中國公民。盧比歐28日曾表示,國務院將與國土安全部合作,重點撤銷「與中國共產黨有關聯」或「就讀關鍵技術領域」的中國留學生簽證,同時全面修改簽證審核標準,強化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申請者的審查力度。

電費高到快破產?巴國宗教祕訣曝神效 網爆笑試驗結果曝光
天氣愈來愈熱,用電量激增,不少家庭看到帳單都傻眼!就在大家苦惱如何節電時,巴基斯坦竟有一名宗教師在電視節目中大方公開「祕技」,聲稱只要每月兩次在電表上寫下「Zam Zam」兩字,就能讓電費「神奇下降」,消息曝光後引爆網路討論!這段影片拍攝於一場宗教節目中,一名女觀眾抱怨家中電費飆漲,詢問宗教師是否有宗教祈福的方式可以減輕負擔。這名宗教師(Maulana)毫不遲疑地給出解方:「只要在電表上用右手食指寫下Zam Zam,每15天寫一次,一個月兩次,我向你保證,電費絕對會降,真主保佑你」!影片曝光後以「電費過高怎麼辦?宗教師提出靈性解方」為題被轉載至各大社群平台,觀看次數迅速突破14萬。眾多網友留言調侃,對該建議抱持懷疑甚至戲謔態度。網友們留言區開起玩笑模式,笑稱:「試了之後政府竟然開始補貼我電費」、「寫ZamZam結果觸電送急診」、「本來想省錢,結果被誤認為廣告果醬還拿到100盧比」!所謂「Zam Zam」,其實是來自沙烏地阿拉伯聖地麥加的聖泉水,被穆斯林視為擁有神聖與療癒力的祝福之水。不過這項做法是否真的能降低電費,尚無實證可參。這段影片雖然看似荒謬,卻也點出台灣甚至國際間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對生活壓力時,民眾往往願意嘗試各種方法尋找出口,不論科學與否。宗教師的說法也反映出某些社會群體對宗教信仰的依賴與寄託。影片荒唐卻引人省思,也成為近期最爆紅的奇聞之一。巴基斯坦宗教師在節目上分享「寫Zam Zam」的祈福妙法,引起熱烈討論。(圖/翻攝自X)

美國將「大力撤銷陸留學生簽證」 陸方批無理:政治歧視性做法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28日表態美國將大力撤銷中國大陸留學生簽證,也將修改簽證標準,嚴審中國與香港的簽證申請,不過學者示警,留學生帶來的經濟效益近1.3兆台幣,不是多招收本地學生能彌補。此外,美國總統川普再度點名哈佛,要求提供其外籍學生名單,並主張哈佛招收外籍生上限應定為15%。針對美國取消中國留學生簽證,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9日表示,美方以意識形態和國家安全為藉口,無理取消中國留學生簽證,嚴重損害中國留學生合法權益,干擾兩國正常人文交流。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交涉;她還批評,「美方這一政治性歧視性做法,戳穿了美國一貫標榜的所謂『自由開放』謊言,只會進一步損害美國的自身、國際形象和國家信譽。」盧比歐在名為「新簽證政策以美國優先,不是中國」的聲明中指出,在川普領導下,國務院將與國土安全部合作,大力撤銷中國留學生的簽證,包含那些與中國共產黨有關,或就讀於關鍵領域的留學生。美國也將修改簽證標準,加強未來對所有來自中國與香港簽證申請的審查。《CNN》引用美國國務院資助,追蹤國際學生入學情形的資料庫Open Doors數據,指中國自2009年以來連續15年都是美國留學生最大來源國;《路透》也報導,中國與印度占了54%留學生比例,根據2023年商務部數據,這些留學生為美國帶來超過500億美元經濟貢獻;《華郵》引述「國際教育者協會」(NAFSA)的數據報導,2023到2024學年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近440億美元,並支持超過37.8萬個工作機會。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亞尼利斯表示,暫停學生簽證恐影響從房地產到餐廳,甚至所有面向消費者的產業,地方房地產市場依賴學生租房,若學生數量大幅下降,房市會受到巨大衝擊,許多商店、電影院、酒吧的需求也會下滑。然而大學難以靠招收更多本地學生來彌補這些損失,因為國際學生付的學費通常遠高於美國學生。此外,川普政府也持續針對哈佛大學,川普28日直言,哈佛招收外籍學生上限應為15%,其他長春藤聯盟學校也應向政府展示其目前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名單。川普不滿表示,哈佛非常不尊重美國,他想確認那些外籍學生是可以愛護美國的人,「我們不樂見的是購物商場人滿為患,也不想看到那些騷亂。」有高層國務院官員向《福斯新聞》透露,不只持有簽證的哈佛學生,所有持有與哈佛有關簽證的人士都正在被審查。受審查範圍包含持有商務簽證、旅遊簽證或其他簽證的人士;這些調查旨在識別出簽證系統中的潛在安全漏洞或其他濫用行為。國土安全部長諾姆指出,美國政府正要求哈佛為其校園內助長暴力、反猶太主義與和中共協調負起責任,大學招收國際學生並從他們身上收取較高學費是特權而不是權利。

美國務院將「積極撤銷」中國留學生簽證 盧比歐:新政策應以美國優先
美國政府近期針對中國留學生祭出一系列嚴厲簽證政策,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於美東時間28日透過社交媒體X及國務院,正式發表了《新簽證政策應以美國優先,而非中國》(New Visa Policies Put America First, Not China)的聲明,並揚言將「積極撤銷」中國留學生的在美簽證,此舉被視為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打擊外國高等教育生的最新措施。根據聲明,美國國務院將與國土安全部合作,重點撤銷「與中國共產黨有關聯」或「就讀關鍵技術領域」的中國留學生簽證,同時全面修改簽證審核標準,強化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申請者的審查力度。數據顯示,中國仍是美國第2大國際學生來源國,2023至2024學年有逾27萬名在美中國學生,占外籍生總數的1/4,僅次於印度。這波簽證緊縮政策實施之際,美中關係正因貿易戰持續惡化。川普自重返白宮後,便多次指控中國「貿易剝削」並重啟關稅戰。美國國會共和黨人更將學術交流視為國安威脅,例如密西根州眾議員穆萊納爾(John Moolenaar)與沃爾伯格(Tim Walberg)近期便以「技術洩漏風險」為由,要求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中止與武漢大學的合作計畫,聲稱該合作「為中國軍工體系輸送美國創新成果」。據匿名透露,1名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中國碩士生坦言:「現在連已獲簽者都活在恐懼中,隨時可能被遣返而無法完成學業。」值得關注的是,川普政府的簽證打壓行動不僅針對中國留學生。白宮27日下令全球使領館暫停處理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簽證,直至發布新審查準則。據悉,新規將強制要求申請人提交社交媒體帳號供審查。此政策延續近期許多針對在美國際留學生的爭議措施,包括上週試圖撤銷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國際生招生資格的風波,該決策雖遭聯邦法院暫緩執行,卻凸顯政府與頂尖學府在處理親巴勒斯坦抗議及左派多元計畫上的爭鋒相對。美國國務院近期還以「輕微違規」、「政治倡議」或「煽動性言論」為由,系統性撤銷數百張外國學生簽證,其中多數涉及參與反以色列校園抗議的穆斯林學生。政府指控這些活動「散布反猶太主義」,但人權團體與法律專家質疑此舉侵犯言論自由。教育界分析指出,美國大學財政高度依賴國際學生的高額學費,但近年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已因疫情限制與中美對抗的政治氛圍下降約30%。雪上加霜的是,川普政府同步凍結數億美元高等教育撥款,更公開批評哈佛等長春藤盟校「縱容左翼意識形態」。這種政策組合拳已引發國際留學生群體恐慌,多名受訪者表示後悔選擇美國深造,更有已錄取者考慮轉赴加拿大或英國等替代目的地。

傳美政府暫停留學生簽證面談 教育部曝與AIT聯繫「最新狀況」
美媒《Politico》披露,川普政府近期考慮要求所有申請美國留學簽證的國際學生接受社群媒體帳號審查。美國使領館已接獲指示,暫停安排新的學生簽證面試。不過,我國教育部今(28)日上午表示,據與美國在台協會(AIT)聯繫的最新消息,目前排定的台灣學生簽證面談「仍照常進行」。《Politico》引述一份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在今日簽署的電報,內容提到川普政府正考慮要求所有申請赴美留學的外國學生接受社群媒體審查。審查內容目前還不明確,不過為了應對即將擴大社群媒體審查範圍,即日起美國領事部門「不應」增加任何額外的學生或交流訪問者(含F、M及J類)簽證預約名額,直至有關部門發布進一步指引。報導指出,這項措施如果上路,可能會大幅減緩國際學生簽證的處理速度,也可能衝擊許多高度依賴外國學生來增加收入的大學。教育部長鄭英耀今日赴立法院教文會備詢時,民進黨立委陳秀寳、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與民眾黨立委劉書彬先後對台生簽證進度表示關注。鄭英耀則表示教育部已與AIT保持密切溝通,會協助學生順利完成赴美學業夢想。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長李毓娟進一步指出,根據今早掌握,AIT尚未接獲美國國務院的具體指示,因此現有面談進度不受影響。此前川普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資格後,日本、香港與澳門已有多所大學表態歡迎哈佛學生轉學,台大也已公開表態歡迎國際學生來台隨班附讀。鄭英耀也指出,能錄取哈佛的學生才識優秀,若有意返台就讀,國內頂尖大學如台大、清大、交大都會提供協助,教育部也正與多校研議「雙聯學位」機制,讓受影響學生在台延續學業。

川普暫停「學生簽證面試」 要求赴美留學生接受社群審查
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取得的一份電報顯示,川普政府週二停止為申請美國留學簽證的國際學生安排新的面試,因為美國國務院正在考慮要求所有申請赴美留學的外國學生,接受社群媒體審查。根據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週二簽署的電報,內容顯示「為準備擴大社交媒體篩選和審查範圍,即日起,各領事部門不應增加任何學生或交流訪問者簽證的預約名額。」、「領事部門在安排案件之前,需要考慮每個案件的工作量和資源需求」,並補充說,優先事項應該是為美國公民提供服務、移民簽證和預防欺詐。若政府實施該計劃,可能會嚴重減緩學生簽證的處理速度。這也可能損害許多嚴重依賴外國學生來增加財政收入的大學。目前還不清楚在擴大的審查程序中,未來學生的社群媒體將如何接受審查,但提到了旨在阻止恐怖分子和打擊反猶太主義的行政命令。不過在川普政府執政期間,國際學生的公開觀點和言論確實受到越來越多的審查。川普政府日前吊銷了全美大學數千名學生的簽證,表示必須保護美國公民免受意圖發動恐怖攻擊、威脅國家安全或宣揚仇恨意識形態的移民的侵害。由於簽證混亂,美國許多大學都警告國際學生,今年夏天不要出國旅行,擔心許多人不會被允許回國。國際教育者協會執行長奧(Fanta Aw) 表示,國際學生占美國大學入學人數的不到6%,並不構成威脅,他說:「大使館有時間、有能力,而且納稅人的錢也花在了這裡,這種想法非常有問題。國際學生對這個國家不構成威脅。如果說有什麼區別的話,他們是這個國家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情不自禁?印度30歲騎術學院員工深夜闖入學院馬廄 性侵「助教」母馬得逞
近日,印度發生一起難以理解的性侵事件,一名在騎術學院工作的30歲男子,趁深夜闖入學院的馬廄,並且性侵了校內的一匹母馬,並在得逞後偷走了價值2000盧比(約新台幣705元)的鐵材。目前這名犯人已經遭到拘留,並且依違反非法闖入與防制虐待動物法案(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 Act)等罪名將他起訴。據《印度時報》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印度馬哈拉什特拉邦(Maharashtra)第三大城那格普爾(Nagpur)。當地的馬術協會名下擁有一間馬術學院,校內並擁有包含9匹公馬、8匹母馬。5月17日深夜11點30分時,學院的擁有者拉德夫(Pramod Sampat Ladve)接獲校內保全通報,表示校內遭人非法闖入,並有財物失竊的跡象。5月18日一早,拉德夫到馬術學校檢查了監視器畫面,發現這名闖入者是校內員工、30歲的「蘇拉吉」(Suraj),蘇拉吉本名寇布拉加德(Chotya Sundar Khobragade)。他在17日晚間11點到11點45分之間,闖入了學院內的馬廄,性侵了其中一匹母馬,還盜走了放置在馬廄裡、價值2000盧比的鐵材。拉德夫向當地的警局報案後,當地警方立刻立案進行調查,很快追回了失竊的鐵材,但寇布拉加德一度逃逸,之後在24日成功將他逮捕。已經根據《印度司法法典》和《動物保護法》的相關條款將他起訴,目前正進一步調查中。◎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美國安會大裁員!350人將砍半 轉變為執行單位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簡稱國安會)先前遭「Signal洩密門」波及,爆出高層人事地震,如今在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兼任白宮國安顧問之下,進一步推動組織大改組,國安會編制350人將砍半,從過去頗具外交國安決策影響力的機構,轉變為負責執行川普總統議程的小型團隊。5月初,原國安顧問瓦爾茲因涉及洩露軍機案去職,川普宣布提名他出任駐聯合國大使,並由盧比歐在過渡期間兼任國安顧問一職。據美媒最新報導,白宮任命兩位新的副國安顧問,一位是副總統范斯的國安顧問貝克(Andy Baker),另一位則是總統政策顧問蓋布瑞爾(Robert Gabriel)。據英國《金融時報》24日報導,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簡以榮(Ivan Kanapathy)留任,但其轄下專注中國事務的團隊被解散。另據《華盛頓郵報》指出,原首席副國安顧問黃之瀚(Alex Wong)調至別的部門任職。4月初,川普與極右派網紅盧默(Laura Loomer)會面後,開除多位國安會官員。當時簡以榮與黃之瀚也曾遭盧默鎖定。黃與港、台皆有淵源,父母是香港移民,妻子則為台灣人。有知情人士形容,這次國安會大改組是「人事清洗」。一名參與規畫的白宮官員稱,這是川普與盧比歐力圖摧毀「深層政府」(Deep State)的最新舉措。「深層政府」是極右翼陰謀論者愛用之說法,意指在政府表層下抵抗川普執政的建制派勢力。這波裁員將使國安會編制從目前的350人削減至約一半,最終甚至可能僅剩約50人。23日就有數十名工作人員被突然解職。知情人士說,多數國安會人員是從聯邦政府其他部門派駐白宮,預計將歸建原屬機構,包括國務院、五角大廈和情報機關。國安會主要任務是協助總統處理外交及安全事務,並制定相關政策,而今縮編之後,其權限及影響力將削弱,把更多權力移交給國務院等其他政府部門。但部分國安專家憂心,若過度削弱國安會職權,恐對美國在全球事務上的即時應變造成隱憂,而川普做國安決策也可能更加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