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護理師
」 護理師 薛楷莉 醫院
從主播到加護病房!薛楷莉轉戰美國醫界 年薪200萬「靠300封履歷逆轉人生」
前新聞主播薛楷莉,2002年因與日本富商的爭議事件黯然退出主播台,之後轉戰美國重新出發,2019年正式投入護理工作。如今雖已取得美國公民身份,在當地醫院任職護理師、年薪高達新台幣200萬元,但她也揭露了背後不為人知的挑戰與艱辛。在臉書分享的心路歷程中,薛楷莉透露目前任職於美國一間偏鄉醫院,負責夜班護理工作,同時身兼單親母親的角色。她坦言,前夫顏冠得已在海外另組家庭,女兒的照顧全由她一人承擔,在沒有家人支援的情況下,她獨自撐起工作與家庭的全部責任。為達成成為美國護理師的目標,她在台灣準備期間共寄出300封履歷,僅獲得5次面試機會。為了爭取上崗,她日以繼夜自學英文與面試技巧,模擬各種對答,逼自己做到滾瓜爛熟。她說:「沒人能幫我,這條路只能靠自己走完。」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地處偏遠的醫院值夜班,與夢想中的重症病房工作有所差距。那段期間,她白天照顧孩子,晚上熬夜上班,週末還得張羅生活日常,甚至因為過度疲累而在開車途中昏沉難支。一年後,她終於有機會進入術後恢復室(PACU)工作,並在生日當天報到。她感激當時的主管認可她在台灣累積的護理經驗,讓她能夠進一步進入專業性更高的單位。這段歷程對她來說意義重大。在PACU累積足夠經驗後,她再度申請轉任加護病房(ICU),並由一位在美國醫療體系服務超過30年的菲裔主管親自面試並錄取,讓她在專業領域再邁進一步。作為單親母親、身在異鄉,她不僅要面對家庭與工作的雙重壓力,還需應對健康逐漸下滑的身體狀況。為了維持家計,她同時兼職兩份醫院的工作,生活雖艱難,卻從未想過放棄。她感謝一路上遇見的醫護同仁、朋友與社團成員的支持與幫助,在她感到力不從心時伸出援手。薛楷莉強調,儘管美國的薪資較優渥、工時較具彈性,但身心壓力卻絲毫不減,尤其對於像她這樣缺乏後援的單親家庭來說,更需倚靠堅強意志支撐生活。

薛楷莉挨告「騙走前男友420萬」!友人曝內幕:她誤當小三才是受害者
前新聞主播薛楷莉昔日因「削凱子」風波,甜美形象大翻車,最後黯然告別主播台,另謀生路的她,重拾書本考上美國護理師執照,並旅居美國開啟新生活,怎料她日前又被爆出,涉嫌騙走邱姓前男友420萬元,遭台北地檢署依《詐欺罪》起訴。對此,薛楷莉友人也出面曝真相,直呼薛楷莉才是「受害者」。根據檢方起訴書,薛楷莉的邱姓前男友於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間,和他人發生財務糾紛,薛楷莉得知後向邱男聲稱,自己的電視台賴姓主管有幫派人脈,可幫忙協助處理糾紛,不過須支付420萬元的處理費及介紹費。邱男不疑有他,提領了420萬元現金並交給薛楷莉後,還由「員警護送」薛楷莉到電視台,怎料財務糾紛卻遲遲未解決,邱男致電詢問賴姓主管,對方表明並無此事,他才驚覺遭到薛楷莉詐騙,憤而報警。對此,薛楷莉本月2日在臉書發布聲明稿,駁斥坑騙前男友一事,「本人多年來靠自己努力轉換跑道,考取專業證照,投入職場發展,一直秉持誠信原則。針對邱先生目前對我的指控,我坦然面對。此次新聞一出,我也立即請假返台,與律師討論後續法律處理。邱先生的部分說法與事實不符,已對我個人聲譽及醫護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對此我深感遺憾,也請外界勿輕信未經查證的片面言論。目前相關事宜已交由律師處理,我相信司法自會還我清白。」根據《鏡週刊》報導,薛楷莉友人出面替她抱不平,表示邱男不僅謊報年齡少10歲,更被對方「騙財騙色」,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小三,強調薛楷莉才是受害的那方。

怨政府、醫院互踢皮球「通通推到預算問題」 護師工會提「7大訴求」應立刻改善
近期全台醫院急診大塞車,病患多到沒推床可躺,也引發了醫護人員離職潮,而日前就有一名重症患者從高雄一路北上,經過十幾家醫院仍找不到加護病床,最後送到遠在150公里外雲林成大斗六分院,卻因敗血症逝世。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也直言,醫護人員不夠是因為離職的變多、在職的快崩潰,「其實預算只有部分被凍結,3千萬而已,他們就說現在什麼錢都不能用什麼,通通推到預算的問題」。衛福部針對急診壅塞情況,在24日提出「3大短期因應策略」及「2大改革方向」,前者包括: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床調度、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強化民眾分級就醫資訊;後者則為強化護理人力整備及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研議健保調整給付。根據《信傳媒》報導,陳玉鳳表示,急診室塞爆不是因為病人多,而是「醫護人員不夠」,「因為離職的變多,在職的快崩潰,解決方法應立刻拿出辦法安撫以及找回流失的醫護人員,穩住他們不再離職」。陳玉鳳批評道,現在許多官員都在互踢皮球,稱是預算被凍結才拿不出資金,「其實預算只有部分被凍結,3千萬而已,他們就說現在什麼錢都不能用什麼,通通推到預算的問題,林靜儀一直在說預算,可是去年我們6月就在講30年來最大的護理師離職潮,那請問去年有刪預算嗎?那是累積的問題」。陳玉鳳指出,如果衛福部拿不出錢,醫院也不願意給,應該減少醫護人員的雜事、不要比賽,「這些是可以立即做到的事情,尤其是跨科調動,有多少護理師跟我說只要不做這些事情,就願意繼續留在職場」。陳玉鳳也分享一位美國護理師友人的狀況,他們在醫院只需要專心照顧好病人,雖然醫院也會有雜事,但都是用志願方式參與,「大概6、7年前美國的加州工會來台灣交流時,我特別問他們跨科調動這件事,他們說絕對沒有這種事情、也不可以這樣做」。陳玉鳳嘆氣道,「他們一直說健保給付太低沒辦法給醫護人員加薪,但為什麼可以繼續蓋醫院?衛福部也在幫醫院護航,《醫療法》第1條規定要重視醫療分布,那你看我們台灣有需要那麼多醫院嗎?現在晉升上去的醫學中心很多都關病房,雙和醫院關床關多少?慈濟?尤其是最近才升上去的義大醫院,關了多少床、走了多少人?根本就不符合(規範)」。若想要留住醫護人員,陳玉鳳也提出7個方法,可供衛福部參考:1、特殊時期有特殊做法願意留在急診的護理人員,應先給獎金,而特殊時期(超時加班)一律要給2倍加班費用,讓護理人員有感自己的付出,不讓他們再離職。2、盡快補足醫護短缺應立刻提高健保護理給付,不要再持續研議,先提高薪資找回有經驗資深的護理人員回到醫院工作,針對資深人員依年資每年調薪資,留任護理人員。3、找回離職醫護,讓醫院病房可以增加開床針對離開各醫院6個月內(年資至少2年以上),薪資至少起薪5萬元起(不含夜班費用),年資特休繼續計算。4、政府立刻提出補助如同疫情期間曾提出補助護理人員津貼,直到護理人力不足問題改善,才是落實保障全民醫療照護健康,也讓民眾納稅錢被善用,像是日本政府提出補助3%,是直接匯到護理人員帳戶的。5、暫停醫院評鑑,別強迫醫護浪費時間政府要求的評鑑及相關文書作業,已然消耗了醫護大量時間得去應付和準備,特殊時期,請政府同意暫時不用參與浪費時間的評鑑作業文書與勞動條件,讓護理人員可以確實休假,彈性選擇輪班。6、立即依法保護醫護權益應完全落實勞基法和職安法規規定,加班就依法給加班費,抓出違法醫療院所。7、全面評估醫護薪資在各行各業開高薪搶人才的同時,醫護也該立即加薪,給予醫護人員應有符合市場的薪資行情,例如服務、餐飲會給出月薪5至6萬條件。最後,陳玉鳳也呼籲,除了政府和醫院應做出改善外,希望民眾及家屬也可以更加友善,「一名提前退休的護理師跟我說,護理師最大的問題是來自不尊重護理師的刁民,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我處理不少護理師被病患刁難、家屬謾罵甚至出手打護理師,這都成為我們離職的原因」。

急診瘋爆2/全球護理荒!美國月薪破10萬搶人 「台灣這家醫院」引進菲籍護佐
COVID-19疫情讓全球醫護精疲力竭,不只台灣護理師離職率攀升,全球護理師面臨短缺,各國已展開搶人大作戰。CTWANT記者調查,台灣新進護理師月薪不到4萬,澳洲紐西蘭約7~8萬元,美國則超過10萬,成了台灣護理師「跳槽」選項;與此同時,醫界建議引進外籍護理師,目前花蓮慈濟醫院已有17名菲律賓護佐(護理佐理員),成為全台第一家聘僱外籍護佐的醫院。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2024年最新估計,2030年時全球護理師將短缺450萬名。世界各國都在搶人,而薪資、福利都成了比較項目,各國政府除了要想辦法留住國內護理師,還得面臨更有競爭力的國家挖角。國際護理協會(簡稱ICN)於2023年的報告中便指出,護理師短缺應被視為全球衛生緊急事件,部分高收入國家會到貧窮國家挖角經驗豐富的護理師。其中菲律賓就因此大量「輸出」護理師,2023年菲律賓官方資料顯示護理師短缺多達35萬名。「台灣也要引以為戒!」一位任職於北部醫學中心的護理師透露,相較其他國家護理師的薪資,台灣真是少的可憐,「一般白班新進護理師月薪不到4萬,別以為比較輕鬆,護病比比較高,要做的檢查、給藥也比較多。」該名護理師表示,美國護理師月薪至少10萬以上,不過物價高、治安較令人擔憂,所以很多護理師傾向去澳洲、紐西蘭等,月薪至少也是7~8萬元起跳,相較之下,台灣護理師常常一天工作16小時,換算下來時薪大約156元,甚至不到基本薪資(2025年最低薪資為190元)。「而且國外護理師還能正常休假,不像台灣,常常會接到緊急電話要你回去上班。現在很多國家來挖角護理師都是包辦移民,如果我還沒走入家庭,說真的也會心動。」該如何留住護理人力?長庚、榮總、新光、振興、台安等醫院,近2年連續祭出調薪機制,平均調薪幅度約10%左右,雖然人力缺口還在,但起碼不再繼續擴大;台北榮總斥資近20億元新蓋醫護宿舍大樓,月租只要1,000元。但醫療大環境難以短時間改變,留人的成效頂多不讓缺口繼續擴大。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長高靖秋提出建議。「第一,提升健保點值確保用於護理人員薪資提升,保障護理人員年薪達百萬以上,且不含夜班費。第二,健保支付合理反映護理專業價值,應提高急性一般病床住院護理費,居家護理費已10年未調整,應至少提升20%以上。」 台北榮總新醫護宿舍大樓於2024年8月起開放入住,一個月租金只收1000元。圖為一樓大廳公共區。(圖/報系資料照)一位擔任管理職的醫界人士認為,長期幫護理師增加薪資的建議,現階段不太可行,因為護理師人力不足導致醫院關床,醫院少了收入財務吃緊,遑論長期加薪,除非政府先撥出補助款,或從健保點數上改革,真正提升護理師待遇,才能打破此一惡性循環。除了薪資之外,高靖秋建議增加護佐納入照護團隊,協助護理師處理基本照護工作,減輕護理師的工作負擔。目前有84家醫院參與試辦,將病房人員的照護工作分級分工,護佐負責協助病患進食、翻身、如廁等工作,讓護理師能更專心去追蹤與評估病患狀況。以台北榮總為例,2024年初引進護佐人員,護理人員準時下班比例增加、離職率也因此降低。花蓮慈濟更在2023年底成為全台第一家聘僱外籍護佐的醫院。慈濟海外分會2020年前往菲律賓救災時,發現許多家庭無力重建家園,小孩失去受教權。同時,台灣醫護人員吃緊的問題已浮上檯面,於是在慈濟科技大學開設「菲律賓長照專班」,提供菲律賓學生來台就讀,免費就學2年、須服務6年。再採用勞動部「中階技術工作人力計畫」,陸續在2023年、2024年聘僱17位長照專班菲律賓畢業生擔任護佐。這些菲籍護佐皆已取得臺灣副學士以上學位,並通過華語檢定門檻、完成所有擔任護理佐理員所需的訓練,目前患者、家屬也接受度很高。根據衛福部資料,台灣2023年的護理師執業人數約18.6萬、2030年時預估需求為24.1萬至26萬,仍差5.5萬至7.4萬人。醫界因此有人喊出「引進外籍護理師」的建議,一位任職北部醫學中心的護理師表示,如果能取得台灣相關證照都沒意見,她也很懷疑會有哪些國外護理師願意來台灣,畢竟薪資、福利跟其他國家相比,實在差很多。

前主播薛楷莉換跑道當護理師 美國定居每周上班3天:感謝投資自己
台灣許多醫院面臨護理師大缺工的狀況,使醫護人員工作負荷大、日夜輪班和薪資低等問題一一受到討論,甚至有不少意願被迫關床。中年換跑道在美國定居且擔任護理師的前主播薛楷莉,分享在美國護理師工作不比台灣輕鬆但每周只上班3天,薪水比台灣高還能保持生活品質,讓身為單親媽媽的她很感謝投資了自己,也說這些條件是在台灣無法實現的。薛楷莉今(8)日也是她的生日(12月9日)前夕,在臉書分享憑藉自身努力,回大學念護理系並考上美國護理師執照(Registered Nurse),去美國工作的感想。薛楷莉當時重返校園讀書,很多朋友不解她為何跑去讀護理,眾所皆知在台灣護理師工作薪水應該不比主播,但她的目標放得更遠。直到考取美國護理師執照(Registered Nurse)後,薛楷莉也在美國當地醫院擔任護理師,她透露在美國工作不比台灣輕鬆,不過每周正職3天,薪水就比台灣好,不僅能養活自己,身為一名單親媽媽她更能好好照顧小孩,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她直言「這是我在台灣所無法實現的」。除此之外,薛楷莉也分享當年在台灣參加護理師國考的一天有多緊繃,從上午8時到下午5時,考試範圍括人體解剖、病理、藥理、免疫、生理學、內科、外科、產科、兒科、精神科等;準備國考時,薛楷莉做了3年考古題,搞清楚每一題的對錯,她還因為唸書唸到睡眠不足,走路不小心摔下樓梯,考試當天還是拄著拐杖。通過台灣護理師國考後,薛楷莉繼續邊上班邊準備美國國家考試,除了所有考題都是全英文,她發現很多內容還是台灣沒有教,她必須自己去找答案,甚至到現在她已經考到證照且在美國醫院上班,還是繼續背各種英文醫學單字。對此,薛楷莉表示,「我深信投資自己才是對自己最好的回報」,也希望自己的經歷能激勵更多人,永遠不要放棄。最後薛楷莉也感謝自己的努力,今年給了自己最棒的生日禮物,並謝謝一路上遇到的貴人,「我想跟大家說不要在意年紀,人生很短,只要你願意做,一定會實現」,還說自己會繼續往下個目標努力。

英國正妹一進食就腹痛 美國護理師隔大西洋揪出罕病因
英國20歲少女安妮(Annie Marshall)自從在前年3月食物中毒之後,只要一吃東西就會胃痛,而且痛到只能躺在床上,對此許多專科醫師也束手無策,安妮在嘗試各種療法、藥物和進食方式後仍然在1年內爆瘦了13公斤,不過正當她已幾乎絕望,只能到胃病病友的臉書社團發文訴苦時,一位美國護理師網友卻揪出了她的罕見病因。據英國《鏡報》報導,2020年3月,安妮在一次食物中毒後首次出現奇怪症狀,那就是每次只要進食就會腹痛不已,根本難以下嚥,有時候還痛到必須整天臥病在床,但她四處求醫,卻沒有一個醫師可以治好這個怪病。一開始有醫生研判她可能是得了厭食症,結果連她的爸媽都差點被說服,還開始相信安妮的身體其實沒有問題,會腹痛只是她的心理疾病在作祟。後來又有醫生診斷出這可能是胃輕癱(gastroparesis),還將肉毒桿菌注射到她的胃中,但也不見病情好轉。之後她又陸續做了磁核共振造影掃描(MRI)、改吃流質食物,甚至還接受腹腔鎖孔手術(keyhole surgery),但狀況依舊沒有改善。怪病難癒使安妮心情非常低落,她只好跑到了胃輕癱病友的臉書社團裡發文訴苦,出乎意料的是,一位陌生網友向她伸出了援手,建議她應該去查一下中央弓狀韌帶壓迫症候群(MALS),這位來自美國的網友自稱有20年的護理師經驗,而且她也罹患過這種疾病。中央弓狀韌帶壓迫症候群(MALS)又被稱為腹腔動脈壓迫症候群,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臨床疾病,由於中央弓狀韌帶或橫膈膜壓迫到腹腔動脈,導致腸繫膜缺血,從而引發飯後腹痛、體重減輕、惡性嘔吐等一系列症狀。安妮與姊姊研究完MALS後,發現網上資料的描述真的跟她的症狀非常類似,於是她馬上與家人前往倫敦大醫院接受超音波檢查及診斷測試,並在注射類固醇到其中一柱神經後,終於可以在8小時內正常飲食不再感到腹部疼痛,醫生說如果類固醇注射有效的話,表示這種疾病可以透過手術治療。如今她也聯繫上國際頂尖的MALS權威,並被列入了手術等候名單,預計7月將動身前往美國康乃狄克州接受治療。

美女護士打新冠疫苗「突倒地昏迷」 瞬間畫面曝醫生全嚇呆
美國開始大規模施打輝瑞(Pfizer)與德國BioNTech聯手開發的新冠疫苗,目前至少有6人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根據美國疾管局(CDC)19日公布疫苗接種方針,建議會對疫苗內含成份出現過敏反應的民眾不要施打,在田納西州,就有一名女護士17日接種完疫苗、接受直播專訪時突然昏倒,嚇壞在場人士以及觀看直播畫面的民眾。根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和《美聯社》報導,這名叫做多佛(Tiffany Dover)的護士是當地查塔努加紀念醫院(CHIMemorial Hospital)前5名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員。她在事後接受電視台專訪,鼓勵民眾施打疫苗,沒想到過程中,她的聲音愈來愈微弱,甚至突然低著頭陷入沉默,只看見她舉起左手搓揉太陽穴,對著鏡頭道歉,表示感到頭暈,接著竟暈倒在地,醫生當下見狀,及時接住多佛。接種新冠疫苗17分鐘,美國護理師鏡頭前暈倒。(圖/翻攝自@alexsalvinews推特)根據報導,多佛接受訪問和施打疫苗時間隔約17分鐘,她昏倒的影片隨後在網路上瘋傳,引起恐慌,有部分網友就表示絕對不會去施打疫苗,認為危險性很高。不過多佛回應,她原先就感覺到疼痛,她受訪時表示,「暈眩感突然襲來,我可以感覺到它來襲,我有點迷失方向,這很常發生在我身上,但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手臂的疼痛感也沒了」。這起事件發生後,查塔努加紀念醫院回應指多佛暈倒的原因和疫苗無關,據院內重症醫學科主任塔克(Dr. Jesse Tucker)表示,一般民眾在施打疫苗後經常會發生類似的狀況。

新冠肺炎採檢棉籤「捅到這」!恐怖畫面網嚇壞:不敢出門了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國幾乎淪陷,人心惶惶,美國一名護理師派克( JessicaPeck )在推特上分享了一張新冠肺炎採檢過程的圖片,必須用一根細長的棉籤,伸入被採檢者的鼻腔底部,看起來相當不舒服,也讓許多網友看了嚇得直呼「不敢出門了!」美國護理師派克在推特上分享一張圖片,上面模擬了替病患採檢新冠肺炎的整個過程,派克寫道「這是一種如何去檢驗你有無得到新冠肺炎的方法」,只見圖片中病患微微仰頭,採檢人員使用一根細細常常的棉籤伸入病患的鼻孔,並且直達入鼻腔最底部,約「半顆頭」的深度,光是用想像的,就能感受到相當不舒服。(圖/翻攝推特)派克表示,若是不想接受這樣的採檢過程,就要好好遵照醫師建議,盡量待在家中。臉書粉絲團《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也分享此圖片,網友看到後紛紛留言表示「以前得流感的時候做篩檢就是這樣,痛到立刻飆淚」、「這時候真的是頂到底了」、「痛到直接人生跑馬燈」、「好我乖,不出門了」。(圖/翻攝臉書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