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
」 懷孕 胎兒 雙胞胎 大陸 墮胎
女大生宿舍內產子「血流如注」!嬰兒竟重達4.5公斤 室友淡定喊:她早生過一次
大學宿舍竟成產房!中國湖北一名大三女學生,懷胎近足月仍堅持住在宿舍,甚至在上鋪待產,豈料某天深夜突發陣痛,在毫無準備下於寢室產下9斤巨大嬰兒(約4.5公斤),當場血流如注,嚇壞眾室友。更令人錯愕的是,一旁室友竟淡定地說:「她不是第一次生了。」根據育兒平台《菁媽育兒》報導,當急診醫護人員趕抵現場時,孩子已經出生,臍帶仍未處理,現場一片混亂。醫護一看女學生的情況頓時臉色大變,因為她不但大出血,還生出了一名體重約4.5公斤的巨大嬰兒,立刻將她抬上救護車搶救。根據報導,這名女大生懷孕期間仍照常上課,甚至在臨近預產期時仍選擇住校。雖然室友多次勸她搬到下鋪或另租住所,她仍堅持待在原本的上鋪,認為方便讀書與應考。直到期末考當晚,她突然感到劇烈腹痛,原想忍到天亮就醫,卻萬萬沒料到胎兒來得如此之快。該名女學生產程迅速且極為危急,由於整個孕期運動量不足、飲食壓力大,導致胎兒體型偏大,生產時撕裂傷嚴重,大量失血。室友們聞到異味驚醒,發現床鋪下的棉被已被鮮血浸濕,眾人驚慌報案,緊急聯絡120急救單位。令人錯愕的是,當醫護問為何產婦肚子那麼大還住在宿舍時,同行室友卻語氣平靜地說:「她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已經生過一胎,所以她很淡定。」醫師當場無語,只能搖頭嘆息。幸好室友反應及時,這名孕婦送醫後成功止血,母子平安無大礙。隔日早上,女子的父親與祖父母趕抵醫院,醫護人員則直言無法理解:「這麼大的孩子,家人竟還讓她住在學生宿舍?」這起事件也反映出孕期後期的風險,專家提醒,懷孕後期務必要有專人陪同照料,學生若決定同時兼顧學業與生產,勢必要妥善安排住宿與醫療支援,切莫輕忽可能導致致命後果的突發情況。

生產倒數!劉雨柔「胎兒活動力減弱」二度急診 無奈嘆現實壓力大
藝人劉雨柔7月1日宣布與籃球員胡凱翔登記結婚,並透露預產期只剩不到一個月,身體狀況引人關注。然而,8日凌晨她在社群上吐露身體亮起紅燈,透露「孕期自己的第二次急診」,讓不少粉絲憂心不已。劉雨柔透過IG限時動態表示,這次懷孕過程中已是第二次進入急診室,語氣中難掩疲憊與無奈。「我們敵不過的一直都不是命運,而是一次次推不掉的聚會、一場場結束不了的遊戲。」控訴現實壓力對身體造成的影響。除了社交壓力外,她坦言每天有忙不完的家務以及嚴重睡眠不足,也讓她難以好好休息,導致身體亮起警訊。此次急診,醫師發現劉雨柔的血壓飆升至160,胎兒的活動力也明顯減弱,情況令人擔憂。雖然經過處置後平安度過,但她仍無奈寫下:「皆大歡喜收場了,對吧?」讓粉絲更加心疼。事實上,劉雨柔曾被醫師診斷為不孕,懷孕機率幾乎為零。因此,當她意外得知懷孕消息時,第一反應竟是「怎麼辦」,直到聽見寶寶強而有力的心跳聲,才逐漸與胡凱翔達成共識,並決定於本月初登記結婚。劉雨柔過去曾有一段婚姻,她坦言與胡凱翔交往初期,只是單純想戀愛,甚至不認為兩人會有未來。當時胡凱翔應酬頻繁,生活豐富多采,兩人步調也不一致。然而,小生命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讓她重新選擇相信婚姻,迎接新的家庭生活。劉雨柔孕期二度進急診室,身體狀況令人擔憂。(圖/劉雨柔IG)

離奇!年輕工程師脖子膿腫就醫 開刀驚見「7顆瓜子」藏體內20年
大陸工程師阿偉(化名)的脖子最近突然腫了一塊大包,壓迫到了耳神經,讓他疼痛難忍,於是來到深圳市人民醫院就診。醫生聽完患者描述後,當場為阿偉做了檢查和抗生素治療,但膿腫消退情況並不理想,隨後又進行了排膿手術。不料,在皮膚切開、沖洗膿液時,醫生竟意外發現膿液裡存在黑色異物。綜合陸媒報導,深圳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鄢敏透露,「後面我就把這些黑色的東西送去病理化驗,發現是植物類的異物。」一個脖子上的膿包,竟然藏了7粒瓜子,阿偉至今都有些難以置信。發現事情不簡單後,醫生趕緊帶阿偉做了鼻咽喉鏡和碘水造影,最終發現罪魁禍首原來是種罕見的先天畸形「梨狀窩瘺」。醫生表示,「我們對患者進行碘水造影,大部分的造影劑在患者吞咽的時候,都會從咽喉到食道到患者胃里面去,然而他左側的頸部也有一點造影劑的顯影,說明這個位置有個瘺口跟竇道,患者可能患有梨狀窩瘺。」鄢敏說明,胎兒發育時,咽喉與頸部組織未能完全分離,在咽部梨狀窩(喉嚨兩側凹陷處)與頸部之間形成異常瘺管,就是梨狀窩瘺。這條細長的竇道像一條暗渠,一端開口於咽喉,另一端可延伸至頸部深層組織,成為細菌和異物入侵的「秘密通道」。醫生指出,這條通道特別愛開在左側頸部,占患者中的90%,可能與胚胎期鰓弓發育不對稱有關。鄢敏說,阿偉膿包裡的瓜子,就是順著這條先天的通道走偏了位置,在脖子「安營紮寨」。不過,阿偉最近沒有嗑過瓜子,他苦苦思索才想到,20年前的夏天,脖子同個位置也發生過類似腫痛,但是吃藥後就好了。鄢敏推測,20年前阿偉第一次頸部腫脹,很可能就是瓜子通過吞咽動作進入梨狀窩瘺口,但因感染較輕,藥物壓制後未被察覺。瓜子在頸內潛伏下來後,攜帶的油脂和蛋白質成為細菌的營養基,在竇道內形成慢性炎症。由於近日連續熬夜加班,導致阿偉的免疫力暴跌,讓潛伏多年的感染終於全面爆發。醫生提到,多數患者在幼年就會出現反覆的頸部感染,但也有像阿偉這樣的「幸運兒」,因瘺管較深、未受刺激而長期無症狀,直到熬夜、感冒、辛辣飲食等導致免疫力下降時,殘留在瘺管中的食物殘渣(如瓜子)便會引發感染,形成膿腫。最後,醫生通過支撐喉鏡用等離子刀封閉瘺口,幫助患者順利痊癒。

18個月大寶寶吞扣電池 醫師誤診沒發現!媽堅持照X光救兒一命
美國德州一名幼童近日在深夜尖叫,父母帶他去醫院,醫生誤診為胃部病毒,沒發現鈕扣電池卡在喉嚨,媽媽堅持照X光意外救兒一命。綜合媒體報導,一名26歲人妻鄧恩(Madeline Dunn)指出,她的其中一名18個月大的雙胞胎兒子凱(Kai)晚間11點驚慌地尖叫,「我和老公來回抱著他,最後我們決定帶他去醫院,因為他流了很多口水。」,當她開車到急診室時,凱整路都在哭。醫師認為,凱只是得了嚴重的胃部病毒,但鄧恩不相信,她對兒子吞下不該吞的東西有恐懼感,這讓她要求給兒子拍X光檢查。X光一照,醫師發現凱吞了鈕扣電池,並把他送手術室。據悉,鈕扣電池是一種小型圓形電池,通常用在手錶、遙控器和兒童玩具中,吞下去可能會卡在喉嚨。費城兒童醫院(CHOP)解釋,「唾液會觸發電流,這會引發化學反應,可能在兩小時內就對食道造成嚴重灼傷,導致食道穿孔、聲帶麻痺,甚至損害氣管或主要血管。」據CHOP的資料,美國每年有超過3500起鈕扣電池吞食事件,這數字還在上升。鄧恩表示,「醫生告訴我,當他們把他從手術室帶回來時,他們說是我讓我寶寶活了下來。」凱雖然手術成功,但食道留有被燒壞的洞,需要裝鼻胃管管來助恢復。鄧恩指出,「我一直問他們,我的寶寶是否會活下來,他們告訴我,他們無法確定,因為有個洞,如果他感染了,感染可能會擴散到食道以外的地方。」據了解,凱食道上的洞最終癒合,但因為他的食道變得狹窄,還是需要做8到10次手術。

準爸爸超緊張!陳奕戳破氣球揭曉寶寶性別 現場歡呼聲不斷
準爸爸喜悅全寫在臉上!男星陳奕今年初大方認愛「五分埔成衣千金」紀曦晨,兩人感情進展神速,不僅5月底公開求婚影片,上月更在台北文華東方舉辦文定儀式,同時宣告年底即將迎來寶寶的喜訊。今(5)日兩人再度甜蜜合體,舉辦性別派對揭曉胎兒性別,現場氣氛超級歡樂。陳奕與紀曦晨攜手揭曉寶寶性別,準爸爸一度緊張喊停。(圖/翻攝自IG)從女星許允樂在IG限動分享的畫面可見,紀曦晨穿著白色長洋裝優雅現身,陳奕則身著灰色西裝帥氣登場,兩人一同拿著金色氣球站在眾人面前。當全場開始倒數準備揭曉時,陳奕一度緊張喊停「等一下」,還要求重來,讓許允樂忍不住笑虧:「這位爸爸也太緊張了吧!」接著在眾人再度倒數後,陳奕戳破氣球,粉紅氣球瞬間爆出,象徵小倆口即將迎來一名女寶寶!陳奕當場高興地跳起來,還緊緊抱住未婚妻,現場親友也爆出歡呼聲,整場派對氣氛溫馨又感動。事實上,兩人上月在台北文華東方舉辦文定儀式,僅開三桌邀親友見證幸福,當天陳奕也宣布年底升格當爸,笑稱自己成了「製『做』人」。而婚禮方面,因兩人皆逢「逢九」,預計將於明年擇期舉行;婚戒則別具巧思,選擇兩人英文姓氏「C」字母為主題設計,至於價格則保密到底,僅低調說道:「結婚戒是無價之寶。」

前女友懷孕3周!他嚇「已分手1個月」急求助醫 蘇怡寧點殘酷關鍵:時間對了又如何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近日收到一名男網友緊張求助,指自己跟前女友已經分手1個月,怎料對方卻聲稱已經懷孕3周了,讓男子手足無措直呼「我好像遇到詐騙!」醫師蘇怡寧今(4日)在臉書曬出對話截圖,發文分享昨(3日)他突收到一名男網友私訊,想拜託他幫忙看看超音波照裡胎兒的大小,「麻煩你拜託,我好像遇到詐騙。」該名男網友透露,他分手1個月後,前女友卻突然傳來一張超音波照、驗孕棒及媽媽手冊,告知他已懷有身孕,且胎兒已經有3周大了,讓他不禁質疑「寶寶是我的嗎?」對此,蘇怡寧也直言,不是他不肯幫忙,而是超音波照根本沒有標示大小,儘管他可以推測,但就算猜對了那又如何,「殘酷的問題是,即便時間對了孩子就一定是你的嗎?我話就說到這裡,人生有很多殘酷的現實是你必須面對的,孩子你加油。」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直呼,「三周應該拿不到媽媽手冊吧……?」、「三周只會有受精卵而已」、「根本連驗孕都還不一定驗的到吧」、「分手一個月懷孕3周?在開玩笑?」、「3周怎麼可能有手冊,真的遇到詐騙」、「騙人的和被騙的都沒有概念,沒有三周這種說法喇」、「為什麼我的腦海裡一直浮現出『綠光』這首歌」、「能確定的只有孩子一定是『她』的。」

「產科殺手」釀全球50萬胎兒亡 中晚期子癲前症篩檢可救命!
「如果當初照常規約產婦一個月後才回診,後果一定不堪設想」台大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施景中醫師,分享近期透過中晚期子癇前症篩檢,醫療團隊及時介入、適當處置,成功保住母胎的實例。看似平順的產檢背後,其實潛藏風險。一名懷孕21週的準媽媽,在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中被發現胎兒體重小兩週,雖未出現其他症狀,卻在中期子癇前症篩檢中驗出,胎盤功能異常程度超標7倍,屬於高風險族群,醫療團隊當下緊急連絡孕婦回診,啟動一連串監測與用藥,一路安胎到29週,寶寶順利出生。子癇前症是孕產婦與胎兒死亡的主因之一,全球每年造成超過7萬名孕婦死亡、胎兒死亡更逾50萬例,導致早產約260萬例。病程變化迅速,常見於懷孕20週後,若未及時發現與妥善處置,恐引發顱內出血、胎盤早期剝離,甚至子宮內胎兒死亡。這項檢測的臨床價值,也在近日舉行的台灣周產期醫學會共識會議中獲得肯定。會中針對「中晚期子癇前症篩檢」的臨床經驗與國際制度進行深入討論,與會專家達成共識,該檢驗具備預測高危險妊娠的實用性,建議可作為台灣產科臨床風險評估與照護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國際上,德國自2019年起即針對中晚期子癇前症檢測建立制度,由政府醫療保險(SHI)補助孕婦在24週後受檢,最多可免費提供三次檢測。德國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學中心Stefan Verlohren教授指出,該檢測已被德、奧地利和瑞士等國婦產科協會建議列為常規臨床參數,幫助診斷、預測子癇前症,並掌握疾病進展。英國的全國性子癇前症病例分析顯示,發生癲癇發作時,孕婦事前並無高血壓或蛋白尿紀錄者高達38%。因此,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FMF)建議,22週、36週都應該重新評估子癇前症風險。若22週為中/高風險者,應於32週再次評估,36週評估則有助決定分娩時機。中晚期子癇前症篩檢可藉由血液中sFlt-1(可溶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1)/PlGF(胎盤生長因子)比值掌握胎盤功能異常程度。檢測時機為懷孕20週後至36週,篩檢結果可協助臨床醫師判斷是否提前用藥、安排生產計畫,及早介入治療;針對懷孕周數較小且風險極高的孕婦,能及早促進胎兒肺泡成熟,並提前通報兒科新生兒團隊介入,確保母胎安全。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葉長青醫師表示,子癇前症的症狀多變,難以單靠傳統指標(如血壓、蛋白尿)掌握風險,至今仍是產科領域中最難應對的高危妊娠挑戰之一。如今透過生化指標可在症狀出現前就預警,將有助降低不良妊娠的發生率。周產期醫學會指出,該檢測對基層婦產科診所而言,是快速識別高危險妊娠的的有效工具;在醫學中心則可發揮鑑別診斷與風險分級、精準照護的作用,為母胎安全提供多一層保障。

甄莉坦言交往四年懷孕三次 瞞夫「偷墮兩胎」只因還不想當媽
藝人甄莉近日在節目《11點熱吵店》中大方坦承,與丈夫希德交往期間曾三度懷孕,其中兩次在未經對方知情情況下選擇墮胎,引發現場來賓與觀眾一陣錯愕。她坦言,當時自己尚未準備好成為母親,也未決定是否步入婚姻,因此選擇將懷孕的事隱瞞處理。甄莉在節目中坦言,婚前與婚後各墮胎一次,引發現場震驚。(圖/翻攝自11點熱吵店YT)甄莉早年以節目《百戰百勝》的小天使角色走紅,後轉戰各大談話性節目,與丈夫希德結婚至今逾20年,育有一女Phoebe與一子Sky,兩人年齡相差五歲。她透露,自己在與丈夫交往約兩年時便意外懷孕,當時仍未做好結婚與育兒的心理準備,「如果我跟他說,他叫我生,那我不就得嫁了嗎?」因此選擇未告知對方,自行終止妊娠。甄莉在節目中坦言,婚前與婚後各墮胎一次,引發現場震驚。(圖/翻攝自11點熱吵店YT)兩年後她再次懷孕,雖尚未正式結婚,但對方已購屋登記在她名下,這次她決定留下孩子並步入婚姻。不料產後僅半年又再度懷孕,考量兩胎年齡距離過近,加上生活與身心尚未調適,她選擇再次墮胎。甄莉表示,婚後進行人工流產依法需配偶同意,但她當時找的是第一胎時的接生醫師,雙方關係熟識,僅以「先生已同意」為由即完成手術。術後她更主動要求裝置避孕器,直到五年後才計畫性生下第二胎兒子。被問到節目播出後丈夫是否會不悅,甄莉語氣篤定地說:「不會。」她補充,其實曾經考慮過再生第三胎,但丈夫認為「小孩生很容易,養才難」,因此兩人最終並未再添新成員。

懷孕3月內要說嗎?護理師太太3度流產 醫曝不問孕婦1問題:心如刀割
民間有懷孕3個月內不要公開的習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對此透露,自己的護理師太太曾流產3次,好不容易才生下兒子。他以親身的經驗提醒大家,應尊重孕婦要不要公開懷孕的選擇,對方若真的不幸流產,就要不斷經歷外人的問候,彷彿心如刀割。胎兒在孕婦懷孕3個月以前都較為不穩定,在3個月內流產是常有的事,因此民間習俗有「懷孕未滿3個月不要說出來」一說。而陳志金今(3)日在臉書表示,他的太太身為護理師,工作環境包含X光環境、接觸核醫檢查或治療的病人、搬重物、上夜班等對孕婦不友善,因此太太一懷孕就昭告天下,同事們會互相體諒、幫忙。陳志金分享,他的太太曾流產3次,第1次是懷孕7週時,滿心期待去掃超音波,結果發現胎兒沒有心跳;第2次是俗稱「空包彈」的萎縮卵;第3次則是看到心跳後幾週就流掉了。太太第4次懷孕時,2人都不敢對外告知,滿7週時也沒有去掃超音波,而是多等了幾週、確認都沒有出血後才進行確認。陳志金坦言,當知道同事懷孕了,除非到肚子非常明顯的時候,不然自己是不會問對方「幾週了?怎麼肚子還不明顯?預產期是什麼時候?」這些問題,並淚揭忍痛吐出「流產了!」真的是心如刀割。陳志金說,懷孕屬於個人隱私,若無意中得知別人懷孕,只要在心裡默默給予祝福就好,應尊重當事人選擇、不要幫當事人公開,也提醒「若孕婦自己在懷孕3個月內公開,後來胎兒不幸流產了,並不會是因為太早公開的關係,請勿這麼說,避免造成孕婦的內疚自責」。

「單腳天使」徐又立裝上電子義肢「成功跟爸爸握手」 徐爸爸:等了這一刻12年
2013年出生的女童徐又立,甫出生就沒有雙手、右腿,左腿上也僅有3根腳趾頭。雖然又立多年來需要面對辛苦的復健及不斷轉換的義肢,不過她在家人的愛心呵護下,依然健康快樂的長大,積極正面的形象感染了許多人,是有名的「單腳天使」。近日,又立換上了電子義肢,徐爸爸上傳影片感動表示,這是「人生第一次和女兒握手」,父女之間的交流感動了無數網友。據了解,又立的母親在懷孕時,曾至新北市一間婦幼聯合診所進行12次產檢,當時負責的醫師皆表示胎兒健康無異狀;沒想到又立出生之後才發現,她不僅有先天性右肺塌陷、橫膈膜發育不全等症狀,且三肢殘缺、僅有左腿,從小就需要穿著義肢復健,令父母感到心疼不已。雖然又立的肢體與常人略有不同,不過在家人、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下,依然快樂的成長,又用單腳走進校園,積極面對人生。徐父也經常在社群媒體PO出女兒成長中的點點滴滴與網友分享,報章媒體也多次分享又立的故事,連總統賴清德2024年南下時,也稱讚她「非常勇敢」,希望她能將逆風成長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鼓舞更多人。近日,徐爸爸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又立最近裝上了新的電子義肢,目前仍在學習使用當中,雖然力氣雖然有些大,握得徐爸爸哀哀叫,「喔呦呦呦呦呦~太緊了太緊了太緊了,先放開一點慢慢來。」但兩人仍然樂此不疲,一次又一次練習著如何使用義肢。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徐爸爸在陸續釋出的貼文中寫下,「她還在摸索、還在學習,但她已經試著伸出手、握住我。」徐爸爸還表示,在又立用手握住他時,「那一瞬間我真的愣了一下。不是因為她做得多完美,而是她在主動學習怎麼碰觸這個世界。」「這一刻,我們已經等了12年。」徐爸爸強調:「這是我們第一次的握手,但不是最後一次。我沒有什麼偉大的夢想。我只希望她可以慢慢學會,用她的方式,抓住她想要的東西。」7月2日,徐爸爸再度PO出又立裝上2支義肢,在爸爸慫恿下學習調整自己的右腿義肢,又試著捏捏自己的褲子與大腿,雖然又因為力氣過大痛得直呼「好痛好痛真的捏到了」,但是臉上仍然掛著又囧又堅強的笑容。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這兩支影片曝光,吸引了許多網友按讚留言,「又立是最棒的小勇士!」、「這才是科技進步該幹的事情」、「又立長大了,看到她的笑容真好。期待又立能用她的方式慢慢探索這個世界。」

院方錯把鹽酸當凝膠!印度產婦分娩中遭遇化學性灼傷 胎兒幸運無恙
近日,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賈爾納區的一所公營鄉村醫院,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醫療疏失事件。因清潔人員作業疏失,將清潔用的鹽酸錯誤擺放在藥品盤上,最終一名產婦在分娩過程時,護理師將鹽酸塗抹在這名產婦的肚子上,造成她腹部化學性灼傷,幸好胎兒最終仍平安誕生。當地政府已對此展開調查。綜合印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於27日,地點位於馬哈拉施特拉的博卡丹鎮(Bhokardan)的公營鄉村醫院。受害者則是來自卡帕爾赫達村(Khaparkheda)的孕婦希拉‧巴萊拉奧(Sheela Bhalerao)。據報導,一名護士在分娩過程中,誤將用於清潔的鹽酸當作醫療凝膠,塗抹在巴萊拉奧的腹部,導致她雖然順利產下嬰兒,但腹部卻遭受化學性灼傷。據《印度通訊社》引述醫院消息來源指出,這起疏失的起因,是一名清潔工在打掃後,誤將鹽酸瓶放置在藥品盤上,導致護士在分娩過程中拿錯物品。賈爾納區民政外科醫生帕蒂爾(R. S. Patil)表示:「這是一起嚴重的疏忽案件。我們已展開詳細調查,並將對責任人採取嚴厲措施。」這起事件不僅暴露出當地醫療部門在物品管理上的嚴重漏洞,也引發了印度民眾對醫療系統安全性和專業性的質疑。當地政府承諾將徹查事件,並確保類似錯誤不再發生。

每天喝兩杯奶茶!孕婦三度進ICU 早產生下嬰兒進重症監護室
中國大陸河南鄭州一名懷孕32周的李姓女子,因妊娠期間飲食不當、頻繁飲用奶茶導致妊娠高血壓,最終必須提前剖腹產,早產嬰兒僅重3斤2兩(約1.6公斤),目前仍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據河南廣播電視台民生頻道《大參考》報導,28歲的李姓女子在懷孕期間不愛喝水,卻幾乎每日飲用一至兩杯奶茶。近日她在家中突然出現頭暈與惡心症狀,最終昏厥,丈夫見狀緊急將其送醫。經檢查,醫師診斷她罹患妊娠高血壓,且胎兒血液與營養交換通道已遭阻塞,必須緊急剖腹生產以保母子性命。主治醫師指出,李姓女子的病情與其長期攝取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有關。河南省中醫院婦產科主任辛琰琰表示,奶茶中的奶蓋與奶油含大量反式脂肪酸,進入血液後難以分解,容易在血管中沉積造成阻塞。她指出:「媽媽的血管堵塞了,孩子等同於斷水、斷糧、斷氣,只能透過提前生產來保命。」這也已是李姓女子第三次因為不當飲食被送醫院急救。據了解,她在此前的兩次住院中亦因飲食問題進入ICU,但仍未改變習慣。即使醫師一再警告奶茶對胎兒與母體的潛在風險,包括增加高血壓、胎兒缺氧,甚至可能造成胎死腹中,李女士仍未有效控制奶茶攝取。事件曝光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與網民熱議。許多網友分享自身經歷,強調孕期節制與遵醫囑的重要性,有網友表示:「我懷孕期間一口含糖飲料都不敢喝,只為孩子的健康著想」、「十個月的節制換來孩子一生健康值得」、「都進過急診了還敢這麼喝」。醫師呼籲,孕期飲食應特別注意營養均衡與健康,並強調並非完全禁止攝取特定食物,而是需依個人體質與孕期狀況適度調整。「每位孕婦的體質不同,不能盲目模仿他人的經驗,更不應輕信網路偏方,應以醫師說法為主。

18歲土耳其少女遭性侵懷孕 前未婚夫以「榮譽殺人」槍殺雙命亡
土耳其 一名懷孕五個月的18歲少女奧雅布達克(Oya Budak)遭其前未婚夫薩梅特(Samet T.)槍殺,原因是布達克數週前被性侵懷孕。男方得知懷孕消息後選擇「榮譽殺人」,兩槍命中其胸部與耳部。這起血腥案件再次喚起各界對土耳其「榮譽殺人」問題的恐懼與反思。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年僅18歲的少女奧雅布達克在懷孕五個半月之際,遭前未婚夫薩梅特槍殺身亡。死者腹中胎兒亦未能倖免,雙命喪失引發社會震驚。這起事件發生於伊斯坦堡薩勒耶(Sarıyer)區的Kocataş社區。根據報導,布達克在6個月前遭陌生男子性侵並懷孕,但其家人始終不知情。薩梅特在得知懷孕真相後與其解除婚約。6月25日晚間,他以「有驚喜要給妳」為由,將布達克約出,並在見面後對她開槍。布達克身中胸部與耳部兩槍,緊急送醫搶救後仍不治死亡。犯案後,薩梅特駕車逃離現場,最終在位於伊斯坦堡Bağcılar區的叔叔住處被捕,警方在現場查獲作案手槍。與他一同被移送法辦的還有協助藏匿的叔叔。當地媒體報導,薩梅特在被警方押解至法院時面對記者提問「為何開槍」時,竟冷淡回應:「我做得對」(土語:İyi yaptım)。此案為2025年以來土耳其發生的第209起女性命案,凸顯該國女性安全問題持續惡化。土耳其自2021年退出《伊斯坦堡公約》以來,女性團體不斷發聲抗議國家對性別暴力的防治不足。2022年國際婦女節期間,即有大量女性不顧禁令走上街頭參與「女權之夜遊行」(Feminist Night March),呼籲政府強化婦女保護與司法作為。女性人權組織指出,「榮譽殺人」至今仍在土耳其部分地區根深柢固,常以家庭名譽為由對女性實施極端暴力。此類案件中,受害者多因違背傳統期待(如懷孕、性侵、婚約破裂等)而遭親人報復性殺害。奧雅布達克之死成為社會再次關注女性人身安全的焦點,而這起悲劇是否能促使土耳其社會更正視性別暴力問題,仍有待觀察。18歲少女歐亞布達克(Oya Budak)於伊斯坦堡遭前未婚夫槍殺身亡,震驚當地社會。(圖/翻攝自土X)

印女在台墮胎「子宮頸穿透撕裂傷」出血身亡 資深女醫被判刑
台北市萬華區一間婦產科丁姓資深女醫師替印尼籍女子小美(化名)進行人工流產手術,過程中不慎造成小美子宮頸穿透性撕裂傷,送醫後因大出血身亡。全案經台北地院審理,雖然丁女與死者家屬和解,仍依過失致死罪判有期徒刑6個月,得易科罰金18萬元,緩刑2年。全案可上訴。據簡易判決書指出,現年63歲被告丁姓女醫師在台北市萬華開設婦產科診所,為負責人兼主治醫師。在2024年6月29日一名印尼籍女子小美在友人陪同前來就醫,疑似自行服用墮胎藥導致陰道不斷出血,後同意進行人工流產手術;於同年6月30日上午8時20分許接受手術,但丁女手術時將手術夾深入小美子宮夾取胎兒時,小美身體躁動,意外造成她的子宮頸穿透性裂傷,引發腹內大出血。在丁女無法解決小美腹內出血狀況後,她撥打119請救護車將她送至馬偕醫院急救,小美最終在同年7月1日宣告身亡。據解剖結果顯示,小美接受手術時因丁女疏忽造成子宮頸穿透性裂傷,引起血腹,導致出血性休克死亡。丁女也認罪,依過失致死罪遭檢方起訴。經台北地院審理,雖然丁女犯後與小美家屬達成和解,態度良好,但丁女2001年曾替未經父母同意的未成年少女動人工流產手術,當時就被判6個月徒刑,緩刑2年,但前案已屆期失效,不構成累犯。且斟酌丁女還要撫養就學中的女兒與年邁母親,經濟屬小康,故依過失致人於死罪判處她6個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18萬元,緩刑2年。被告如不服判決,可於收受判決正本後20日內提出上訴。

兒出生遭斷頭 醫師擅自上傳驗屍畫面遭判賠6800萬
美國一對年輕父母揭露新生兒在出生過程中慘遭斷頭後,更被驗屍醫師擅自將畫面上傳社群平台,引發全國譁然。喬治亞州富爾頓郡法院日前判決,這對父母獲賠225萬美元(約新台幣6820萬元),以補償其身心創傷。根據《亞特蘭大新聞》等外媒報導,26歲的潔西卡羅斯(Jessica Ross)於2023年7月10日進入產房準備迎接首胎,但歷經長時間陣痛後,胎兒卡在骨盆無法順利分娩。她與伴侶崔維昂泰勒(Treveon Taylor Sr.)事後得知,孩子的頭部在產程中遭到斷離,卻並未當場被醫療人員告知。兩人為釐清死因,委託驗屍專家蓋茲醫師(Dr. Jackson Gates)進行調查,未料卻遭遇第二次打擊。蓋茲不僅未經同意,竟將含有死嬰斷頭畫面的驗屍影片上傳至其Instagram帳號,畫面慘烈,讓兩人再度陷入巨大悲痛。根據家屬律師林區(Cory Lynch)向媒體表示:「蓋茲醫師的行為簡直匪夷所思,竟將死者頭部特寫與完整驗屍過程公開張貼,嚴重侵犯委託人的隱私與尊嚴。」儘管蓋茲刪除首支影片,但不久後又接連上傳兩支類似內容。父母雙雙提告,指控其違反醫德與基本倫理。案件在2023年9月正式進入司法程序,由於蓋茲未對訴訟作出回應,法院以缺席判決處理,最終陪審團裁定賠償225萬美元。家屬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無法抹去失去孩子的痛楚,但這個判決至少讓加害人受到應有懲罰。蓋茲醫師背叛了我們對他的信任,把我們摯愛的孩子當作博取關注的素材。」針對判決結果,蓋茲事後雖透過律師聲稱「深感遺憾」,但其先前在臉書上的發言卻指控本案為「司法不公」,並揚言將提出上訴。他更坦承至今仍持續將驗屍影像上傳社群平台,引發更大爭議。喬治亞州一名病理解剖醫師將死嬰斷頭畫面上傳Instagram,法院裁定須賠償父母225萬美元。(圖/翻攝自X)

人妻滑IG發現老公要辦性別趴 「我又沒懷孕!」傻眼踢爆小三求償百萬
高雄一名李姓人妻和鄭姓老公結婚4年多,2人婚後無有子嗣。某天,這名人妻在瀏覽社群平台《Instagram》時發現,老公竟然要辦「性別派對」,逼問之下才得知老公不僅出軌,還讓對方懷孕,憤而依「侵害配偶權」向老公與小三求償百萬元。法院近日判決出爐,判兩人應賠40萬元。全案可上訴。據了解,鄭男與李女於2021年結婚,2人婚後沒有生下孩子。2023年4月,李女在滑IG時,竟在親友的帳號上看見丈夫與另一名女子在高雄一處農場舉辦「胎兒性別派對」,親友甚至開心祝賀「喜獲女嬰」,讓她不解又生氣。在李女的逼問之下,鄭男坦承與小三梁女從2022年10月起開始交往,梁女懷孕後,鄭男邀集親友,在高雄某休閒農場舉辦未出生女兒的「性別派對」,活動照片被親友放到IG上,事件才因此曝光。李女指出,老公才結婚1年就發生外遇,並與梁女發生多次性行為,讓她心痛萬分。且鄭、梁2人的關係被她發現後,2人仍繼續交往。李女主張自己的配偶權遭不法侵害甚鉅,向2人提出求償100萬元。鄭男對於外遇、舉辦性別派對等行為不爭執,但他宣稱,李女早已原諒他和梁女之間的行為,甚至還同意他們繼續交往。又指出在他與梁女正式交往前,夫妻倆就已經分居。鄭男表示,李女多次向他索取金錢,只要他不願意給,就會惡言相向。他認為既然李女已經同意他和梁女在分居期間交往,就不該向他要求賠償。梁女也宣稱,起先不知鄭男已婚,事情曝光後她曾與李女面談,本打算與鄭男分手,李女卻說自己會和鄭男離婚,成全他們繼續交往,她才因此繼續和鄭男交往下去。不過,法官調閱眾人IG對話紀錄,發現鄭男曾傳訊息威脅李女「死心機」、「等等用力教訓妳」等語,李女隨後才向梁女傳送「你們和好吧」等訊息;梁女見狀甚至反問「妳那邊還好嗎?安全嗎?」顯見李女是遭受脅迫才違心「成全」。此外,李女與鄭男至今尚未離婚,梁女也從未確認2人婚姻狀況,法官認定「元配同意交往」說詞不可採信,最後判鄭、梁2人須連帶賠償李女40萬元。全案可上訴。

愛爾蘭修女機構暗藏800嬰靈!圖安遺址掘出歷史傷痕 展開遺骸大規模挖掘
愛爾蘭西部加爾威郡的圖安(Tuam)地區,曾是天主教「仁愛修女會未婚媽媽之家」(Bon Secours Mother and Baby Home),如今成為一處備受關注的歷史傷口。根據政府公告與媒體報導,挖掘團隊已於2025年6月16日正式展開遺骸調查作業,預估該地地下舊污水槽中,埋有多達800名嬰幼兒的遺體。2025年6月16日,圖安母嬰之家舊址正式啟動挖掘作業,預估發掘800具遺骸。(圖/翻攝自X)根據《衛報》(The Guardian)與《美聯社》(AP)報導,此次挖掘是愛爾蘭針對教會機構歷史傷痕的重大行動之一。目前挖掘由丹尼爾麥克史威尼(Daniel MacSweeney)負責領導,他強調此次調查是「獨一無二且高度複雜的任務」。他透露,圖安遺址上的紀念花園已全面封鎖,僅供專業法醫小組使用,預計將耗時兩年進行。法醫團隊將分析並保留遺骸,若可確認身份,將依親屬意願歸還,未辨識者也將以尊嚴安葬。這起震驚全球的醜聞,最初由當地歷史學者凱瑟琳柯莉絲(Catherine Corless)於2014年揭發。她透過歷年官方文件比對,發現從1920年代至1961年間,有796名嬰幼兒死於該機構,卻僅找到1筆正式安葬紀錄。之後經調查人員深入挖掘,陸續發現一處地下污水結構內藏有大量遺骨,年齡從35週胎兒至3歲孩童不等。該機構在20世紀中葉前運作,由修女管理,專收容未婚懷孕女性及其子女。愛爾蘭當時社會對單親女性極具污名,許多嬰兒被迫送養、隱匿甚至死亡。官方調查揭露,在全國18處類似母嬰之家中,共有約9000名兒童死亡,死因多與營養不良、呼吸道感染與腸胃炎等可預防疾病有關。2017年時任總理肯尼(Enda Kenny)曾形容此地為「恐怖密室」,他並在國會指出:「沒有人闖進我們家中帶走孩子,是我們自己將孩子交給修女,只為了躲避輿論的唾棄與虛偽的體面。」這段話反映出整個社會對過去制度性壓迫的沉痛反思。對此,Bon Secours修女會已針對事件發表「深切道歉」,坦承未能守護母嬰尊嚴。而愛爾蘭總理馬丁(Micheál Martin)則表示:「這是非常痛苦、令人難以承受的歷史真相,我們必須等待挖掘結果來面對全貌。此番挖掘,不僅是追索真相與正義的一環,更讓愛爾蘭再度面對過往宗教與國家交織的歷史創傷。2025年6月16日,圖安母嬰之家舊址正式啟動挖掘作業,預估發掘800具遺骸。(圖/翻攝自X)

4大常見重金屬超毒!「只喝水」也可能踩雷 醫示警2種魚少吃
現代人擔心的健康威脅不僅僅是低頭族的頸椎問題,還有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重金屬污染。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透露,研究顯示,高達87%的人體內都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殘留,而這些物質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尤為嚴重,代表我們的神經系統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承受著重金屬的毒害,因此他特地列出以下幾項常見的重金屬。鉛:兒童智力發展的無形殺手鉛是最常見的神經毒性重金屬之一,它就像一個偽裝高手,可以取代鈣離子進入神經細胞,從而干擾神經訊號傳導。特別可怕的是,鉛對兒童的危害更甚於成人。研究發現,血液中鉛含量每增加10微克/分升,兒童智商平均下降4-5點!即使是低劑量的鉛暴露,也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和行為問題。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智力損傷可能是永久性的!在成人中,慢性鉛中毒則可能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表現為手腳麻木、肌肉無力,就像我們頸椎壓迫神經時出現的症狀一樣!汞:神經傳導的精準破壞者汞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尤為精準且殘忍,它能直接穿透血腦屏障,在大腦中蓄積!每天食用高汞魚類的人,其大腦中的汞含量可能是一般人的5-10倍!汞主要攻擊大腦皮質和小腦,導致視覺和聽覺障礙,視野縮小;感覺異常,如手指和腳趾的刺痛感;協調能力下降,走路不穩;記憶力衰退和認知功能障礙。最可怕的是,汞會與神經元中的硫氫基結合,破壞蛋白質結構,使神經細胞逐漸死亡!這種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即使停止接觸汞源,症狀也可能持續存在!砷:神經末梢的靜默攻擊者砷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神經毒素之一,尤其是通過飲用水進入人體的無機砷!長期飲用砷污染的水,就像日復一日地給神經系統注入微量毒素,積少成多,危害巨大!砷中毒最典型的神經系統表現是周邊神經病變,表現為手腳出現「襪子-手套」式的麻木感;灼熱或刺痛感,特別是夜間加重;肌肉無力,嚴重時甚至影響行走能力;感覺異常,如對溫度和疼痛的感知下降。研究表明,長期砷暴露還會增加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包括帕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這些疾病一旦發生,治療難度極大,就像頸椎病變一樣,預防遠勝於治療!鎘:神經發育的靜默干擾者鎘主要通過香菸煙霧、工業污染和某些食物進入人體,它會在腎臟和肝臟中蓄積,但其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研究顯示,鎘能干擾神經細胞中的鈣信號通路,影響神經遞質的釋放,從而導致嗅覺功能下降,這往往是最早出現的神經系統症狀;運動協調能力下降;學習和記憶功能受損;焦慮和抑鬱情緒增加。更令人擔憂的是,孕婦體內的鎘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直接影響胎兒大腦發育!統計數據顯示,母體鎘暴露每增加一個單位,嬰兒出生後神經發育異常的風險增加約20%!至於如何降低重金屬對神經系統的傷害?醫師建議留意飲食選擇,例如減少食用大型深海魚類(如鮪魚、鯊魚)的頻率,選擇有機蔬果,減少農藥和重金屬攝入;使用符合標準的淨水器,定期檢測家庭用水中的重金屬含量;避免吸煙,戒煙可顯著降低鎘的攝入量;攝取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深色蔬菜、莓類水果,有助於對抗重金屬引起的氧化損傷。

公立醫拒收稱「妳懷死胎」 產婦與尪不死心轉院!她產下健康男嬰
印度賈坎德邦哈扎里巴格一名產婦日前待產時遭公立醫院拒收,醫護還聲稱她的孩子已在子宮內死亡。意外的是,她後來在私立醫療院所順利產下一名健康男嬰。當地政府目前已下令調查此事,以釐清是否為醫療疏失。綜合《自由新聞報》、《新德里電視台》報導,產婦馬妮莎戴維(Manisha Devi)的丈夫薇諾德紹(Vinod Sao)表示,他6月4日陪妻子從住處跋涉約120公里,趕往哈扎里巴格的謝赫比哈里醫學院附屬醫院(Sheikh Bhikhari Medical College and Hospital)準備待產。但該院醫護人員卻聲稱馬妮莎的血紅素過低,並斷言胎兒已經死亡,因此拒絕讓她住院。不過薇諾德並未放棄,他立刻將妻子轉送至同區的聖哥倫巴傳教醫院(St Columba’s Mission Hospital)。所幸馬妮莎經檢查後,順利產下一名健康的男嬰。薇諾德事後感謝該間私立醫院的醫療團隊,直言是他們挽救妻兒的生命。聖哥倫巴傳教醫院負責人、醫師普拉文庫馬爾(Pravin Kumar)表示,馬妮莎入院後經過一系列檢查,結果皆顯示正常,最終成功分娩,母子均安。哈扎里巴格政府官員沙希普拉卡什辛格(Shashi Prakash Singh)6月6日表示,相關單位已責成該公立醫院的院方成立調查委員會,以釐清相關醫療人員是否違反標準程序及涉及醫療疏失。他更強調,公立醫院的設立宗旨,是為患者提供低費用、高品質的醫療,「但這裡卻未能做到這點,尤其是在這種危急情況下,拒絕提供醫療服務是不可接受的事。」

5歲半男孩身高僅106公分…慘被確診矮小症 幕後元凶竟是爸爸
大陸重慶1名5歲半男孩身高僅106公分,檢查後被確診為矮小症。醫生表示跟爸爸經常吸煙有關係,孩子長期被迫吸二手煙會影響甲狀腺功能,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不僅會影響身高,甚至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水平。好在發現及時,越早進行干預對孩子身高的影響越小,建議爸爸為了孩子的健康盡量少抽煙。綜合陸媒報導,該名男孩今年5歲,身高僅106.3公分,去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矮小症。醫生表示,患者的異常跟爸爸經常吸煙有關係,孩子長期被迫吸二手煙會影響甲狀腺功能,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不僅會影響身高,甚至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水平。所幸發現及時,越早進行干預對孩子身高的影響越小。醫生也建議爸爸為了孩子的健康盡量少抽煙,「孕期的時候都知道戒煙,孩子大了就不能再忍忍。」曾有數據顯示,有72.9%的學生在家、室內、室外公共場所以及交通場所暴露於二手煙。充分證據表明,成人吸煙可以導致胎兒的生長受限、新生兒的低出生體重以及嬰兒猝死等。而兒童暴露於二手煙的環境,則可能引發以下各種疾病。1、增加下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兒童支氣管發育相對比較直,煙霧裡的毒素很容易直接進入肺泡並積蓄在肺泡內。如果孩子每天長時間處於香煙的煙霧中,不僅容易患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或肺炎,成年後患肺癌的危險也比沒有處於被動吸煙環境的兒童高3倍。2、易誘發氣喘研究發現,生活在二手煙環境中的孩子,發生氣喘性支氣管炎的機會比生長在無煙家庭的孩子高3至5倍。3、蛀牙二手煙會對兒童口腔菌群和乳牙發育的礦化過程產生不良影響,被動吸入二手煙的孩子,血液中可替寧的含量會大大提升(尼古丁吸進體內會轉化成可替寧),它們會使孩子們的乳牙或恒牙出現更多的孔洞。4、耳部炎症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會直接刺激兒童的中耳黏膜,使中耳內分泌物和黏液增加、變稠,使咽鼓管不通暢。長期接觸二手煙,易致孩子患上中耳炎。如果你發現孩子常常扯耳朵,或是耳朵有流膿現象,應高度警惕患了中耳炎。5、影響智力發育可替寧是一種在尼古丁分解時所產生的物質,它可視為暴露在吸煙環境中的兒童血液所含尼古丁量的標誌物。科學研究發現,如果兒童血液中的可替寧含量不斷增加,閱讀、數學和推理能力就會下降;可替寧含量越高,孩子這方面能力的測試分數就越低。如果孩子長期暴露於二手煙環境,智商值通常會下降兩個百分點。6、睡覺打鼾吸煙會大大增加空氣中煙塵和傳染物質的數量,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中,易導致孩子扁桃體出現息肉,從而導致呼吸道狹窄,出現打鼾的現象。因為呼吸較費力,打鼾會嚴重影響兒童的睡眠質量,導致白天無法集中精神,甚至出現敏感、好動等表現。7、損害孩子的血管長期處於二手煙環境中的孩子,血液和尿液中存有一種影響血管擴張、導致血栓及炎症的物質。家人抽的煙越多,孩子處於被動吸煙的環境越惡劣,這種物質的含量就越高,對孩子血管造成的傷害也就越嚴重。 8、誘發惡性腫瘤科學實驗表明,惡性腫瘤發病率的上升,有三分之一以上與吸煙有關,主動吸煙與被動吸煙均會誘發癌症,而被動吸煙的兒童最易受傷害。在二手煙暴露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兒童血液中可替寧(尼古丁代謝產物)的含量是成人的1倍以上,而兒童尿樣中煙草所含的致癌物水平是成人的1.6至8倍。由於兒童的排毒能力遠遠低於成人,更易受到二手煙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