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生
」 輕生 自殺 謝宜容 勞動部 詐騙
一夜之間成性犯罪者!周鶴年IG發文自爆「想死」 強調會揭發幕後黑手
韓國男團THE BOYZ成員周鶴年(주학년)日前捲入前AV女優明日花綺羅的性交易疑雲,後續也傳出周鶴年遭經紀公司要求退團、支付高達20億韓元(折合新台幣約4500萬元)的違約金。目前周鶴年於22日再度透過社群媒體發聲,強烈否認與日本AV女優明日花綺羅之間曾發生性交易,並控訴所屬公司OneHundred單方面中止合約、企圖操控媒體輿論以逼迫他退團。周鶴年表示,這場風波讓他一夜之間被貼上性犯罪者的標籤,甚至曾一度產生輕生念頭。綜合南韓媒體報導指出,周鶴年表示,他在6月初時,便得知自己與明日花綺羅的會面遭人拍攝照片,事發前即主動向公司坦白當時情況並尋求支援。而公司雖然一開始也參與討論後續對策,但是在17日突然要求他簽署解約協議,條件包括需支付超過20億韓元與無法主張的巨額違約金。周鶴年拒絕簽署後,公司隔天便對外宣布終止專屬合約與退出團體。而此時,日本《週刊文春》的報導尚未出刊。周鶴年強調,雖然與明日花綺羅曾同席喝酒,但從未發生性交易,對於相關獨家報導與媒體指控全盤否認。周鶴年也提到,許多韓國媒體在日媒報導前,便接連刊出「性交易」等指控,質疑整起事件如同設局,懷疑公司與部分媒體合作,以「有損品格行為」為由解除合約。在聲明中,周鶴年表示自己從未涉及任何合約中明文禁止的行為,包括酒駕、毒品、性交易或暴力。周鶴年雖承認5月30日的聚會行為不夠審慎,並為讓粉絲失望而道歉,但強調這無涉違法。周鶴年表示自己「一夕之間成了性犯罪者」,走在街上甚至感覺被陌生人指責,令他情緒崩潰,也深感無辜。面對外界指控與輿論壓力,周鶴年宣布,會對發表虛假報導的記者、媒體提起刑事與民事訴訟,並將針對相關檢舉人提告誣告。周鶴年也承諾,將查出這場風波背後的操縱者,即便面對強大資本與輿論也不會退讓,只為守護一路支持他的粉絲、母親與朋友不被牽連貼標籤。◎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金控接班潮2/國泰金「這些事」幕後推手都是他 蔡宗翰低調「三封號」
今年49歲的國泰金新任副董事長蔡宗翰,和小他一歲的堂弟、大伯蔡政達長子蔡宗諺同時進入金控董事會,總資產高達13兆的國泰金控第三代接班梯隊,成了金控業中的新焦點。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在6月13日的股東會後特別向外介紹,新任國泰金副董並兼任國泰世華銀行副董的蔡宗翰,著墨在數位金融轉型很深,擔任國泰健管副董的蔡宗諺,則較關注建設地產事業,「很高興有年輕生力軍加入董事會」「當年在桃園高鐵站興建Xpark水族館,最初即是蔡宗諺副董提出的建議」。蔡宗翰(英文名字Joseph)為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長子,在業界有「神秘王子」「效率王」「省話一哥」等封號,頂著國泰家族接班人光環的他,行事異常低調,面對媒體採訪,他最常的回答是「謝謝」二字。蔡宗翰擁有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士、喬治城大學法律博士、美國執業律師資格,與父親一樣,都是29歲時進入國泰人壽董事會,從國泰協理、策略長與副總經理等,在集團子公司歷練20多年。國泰金控十多年布局多角化事業經營,2014年3月由國泰人壽與永聯建設成立的物流地產開發公司「永聯物流開發」,啟動全台物流園區的全面建設工作。左為國泰金控資深副總經理蔡宗翰。(圖/報系資料)CTWANT盤整國泰金近年的布局,多有第三代操盤身影,尤其是通路、數位金融,而在防疫保單之亂爆發後,更著重分散事業風險、朝多元化發展。 最為人熟知的,就是2013年蔡宗翰與父親聯手,從中信金中拿下Costco聯名卡,國泰世華銀行搶下「卡王」寶座,一戰成名;隔年,國泰人壽頻頻獵地,於全台蓋起4座大型物流園區,包括永聯物流高速公路、艾立運能(Ally Transport)智慧冷鏈等,「國泰小王子」荒地煉金還是拚物流帝國,再度引來業界關注。今年台北科技盛會COMPUTEX上,輝達首度與三家金融業發表AI Agent初步成果,國泰金以「金融腦」亮相,為接下來要提供給民眾更好數位服務暖身,而國泰金一路認真玩AI,就是源於蔡宗翰九年前領軍成立的「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簡稱數數發)。蔡宗翰2016年領軍成立國泰金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做為數位金融轉型的研發基地。(圖/翻攝國泰金控官網)國泰金的數數發,成立初期以集團數位轉型與業務創新,接著導入信用卡業務,2021年發行CUBE卡,打破傳統權益創新回饋模式,可在App上操作,帶動業界新風潮,後又併入網銀整合數位客戶,升級成銀行金融服務入口,兩年前Costco聯名卡銀行換台北富邦銀行時,國泰世華改以CUBE信用卡留住卡友。與此同時,蔡宏圖家族的重要投資公司萬寶開發也布局「通路」,2022年10月以總價80.97億元,取得全家便利商店(5903)兩成持股,市場解讀為補足國泰的零售通路與電子支付業務,而幕後推手正是蔡宗翰。今年和蔡宗翰一塊進入國泰金董事會的堂弟蔡宗諺,擁有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公共行政管理碩士,目前擔任國泰人壽、國泰建設董事及國泰健管副董事長;至於蔡宗翰的大弟蔡宗憲(Jeffrey),目前為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董事長、國泰金控資深副總經理,在防疫保單大賠後,出任國泰產險資深副總經理推動數位轉型,最小的弟弟蔡宗成則尚未進入集團工作。

謝宜容爭議監察院提糾正 勞動部:申訴機制已完善防霸凌案重現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雖涉職場霸凌獲不起訴,但因洩密圖利、侵占公物遭起訴;監委指出公務機關霸凌防治與通報查處機制仍不健全,籲應加強制度建置。對此,勞動部回應表示已針對職場霸凌問題強化申訴與防治機制;另針對謝宜容就業安定基金與採購爭議,已提出改善報告並後續將持續配合司法調查。據監察院調查報告內容指出,勞動部勞發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除發生職場霸凌事件、採購未依法辦理、職員輕生後調查不嚴謹外,亦涉就安基金經費用途不當、洩漏招標資訊圖利特定廠商,顯示職場霸凌防治與採購監督機制均存重大缺失,因此呼籲相關部會從法制面與執行面強化霸凌防治及查處機制,以有效杜絕職場霸凌。對此,勞動部表示,針對該分署職場霸凌案,鑑於最初調查報告中使用「目的良善」用語引發爭議,已於去年11月25日重新啟動調查程序,並於同年12月11日公布調查結果。調查確認,時任北分署長謝宜容管理方式確有不當,輕生職員確實遭受職場霸凌,且其工作遭遇與輕生事件具關聯性。案發後,勞動部也依據人事總處建議,全面健全申訴管道、通報機制及職安衛調查功能,以強化職場霸凌防治。勞動部另表示,針對就業安定基金使用問題,已於1月3日完成檢討並提出改善報告,內容涵蓋用途、管理及資訊公開三大面向,並已函送立法院,後續將依報告內容持續優化管理制度,確保基金與公務預算合理區分與運用。至於謝宜容涉入的採購弊案,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勞動部予以尊重,並強調將全力配合後續調查。

新北5歲女童遭幼師推頭+語言羞辱「不要臉」 教育局:暫調離現職
新北一名母親控訴她的5歲女兒就讀新北市某國小附設幼兒園,因為午休未入睡被老師辱罵,還不斷拉扯睡袋,導致女童身心受創。對此,新北市教育局回應,昨(18日)接獲通報後,校方已將該名教師暫時調離現職,女童也已離園,對不當對待幼生行為「絕對零容忍」,若有任何違法行為絕對嚴懲不貸。日前一名新北市家長在臉書發文表示,5歲女兒午休時因為沒有入睡,安靜地翻玩睡袋,卻被老師叫起來不斷拉扯睡袋,告訴女兒「不要臉」、「妳以為妳是誰啊?」、「丟臉!跟妳媽媽一樣幼稚」、「妳長得很漂亮嗎?妳以為妳是公主嗎?不睡覺就矮冬瓜,誰喜歡妳啊」。之後,老師還當著全班面前辱罵女童,「妳又不是我生的,我為什麼要對妳好?妳好可憐,沒人喜歡妳」,還說「那裡有剪刀、美工刀!」,讓女童母親崩潰表示「為什麼要講這個?要殺我女兒嗎?還是要她輕生」,並透露女童因此身心受創,出現咬指甲等焦慮動作。女童母親事後向學校反映,校方卻回應「應是誤會」,直到調出監視器,才發現老師除了言語攻擊,還多次動手推女童的頭與肩膀,最後女童母親也在貼文中PO出女兒的畫作,畫中雖然有彩虹,但卻出現一朵烏雲,彩虹下的女孩也在哭泣,讓母親看了相當不捨。女童的畫作,畫中的她不斷哭泣。(圖/翻攝自臉書)對此,新北市教育局表示,已於昨(18日)接獲通報,初步掌握事發經過,校方已將該名教師暫時調離現職,而女童也已離園。教育局今日也將盡速派員前往幼稚園實地稽查,將依《教保服務人員違法事件調查處理辦法》啟動調查程序。教育局強調,對於不當對待幼生行為「絕對零容忍」,任何違法行為絕對嚴懲不貸,同時針對教保服務機構違法行為強力落實不定期稽查與訪視,督導全市幼兒園園務管理;並於各管道加強宣導正向管教行為,開設輔導管教、情緒管理與班級經營等相關研習,提升教保服務人員班級經營與正向管教知能,全力守護幼生就學安全。

2024年國人10大死因 自殺時隔14年再上榜
2024年國人十大死因時隔14年,自殺重回十大死因!衛福部16日公布2024年國人十大死因,自我蓄意傷害(自殺)自2010年後首度回榜,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以65歲以上、每10萬人口25.5人最高。自殺死亡人數則是45至64歲壯世代1405人最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表示,政府對促進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的經費偏低,呼籲政府提高防治預算。衛福部統計,2024年國人死因排名以癌症、心臟疾病、肺炎為前3名,蓄意自我傷害(自殺)是第10。2024年自殺死亡人數為4062人,較前年增加164人,首次衝破4000人。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以65歲以上長者每10萬人口25.5人最高,45至64歲每10萬人口為19.5人、25至44歲每10萬人口18.5人,0至24歲每10萬人口也有5.8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說明,老人常因孤獨感、無價值感而產生輕生念頭,可能是子女不在身邊,或久病不癒、怕拖累家人、老老照顧等,加上經濟詐騙層出不窮,不少長者失去房產和財產,甚至出現家庭群體自殺狀況。衛福部分析,自殺死亡人數以45至64歲年齡層共1405人,占總死亡人數的34.6%最多;其次為25至44歲1244人,占30.6%;65歲以上長者1120人,占27.6%居第3位。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常務理事吳佳儀說,青壯年自殺人數增加主要受精神疾病、工作穩定度、經濟狀態、家庭人際關係、情感因素等影響。自殺是多重危險因子導致的行為,逾9成與精神疾病有關,尤其以青、中、壯年自殺人數增長趨勢最明顯。此外,自殺更高居15至24歲及25至44歲族群死亡主因第2名。衛福部心理健康司代理司長鄭淑心指出,青少年自殺人數上升,主要因網路使用、父母離異、睡眠障礙等所致。呂淑貞補充,15至24歲青年族群包括學生、社會新鮮人,因面臨校園人際、感情、經濟變動等因素影響,而「網路」也是原因之一,許多青少年在網路交友,或沉迷遊戲脫離現實,喪失人際關係的支持;另外,家庭暴力受害者相對自殺率也較高。吳佳儀說,針對自殺防治,雖已有相關法令政策,但仍有許多個案無法得到及時、合適的專業協助,顯示自殺防治量能相對薄弱,心理健康問題沒有被及早發現和治療,「覺察、求助」仍須努力,呼籲持續增加預算,並整合校園、醫療跨領域資源。全國各縣市安心專線1925《CTWANT》關心您: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基隆社區傳憾事!45歲男住戶「直墜19樓」喪命 警封鎖現場採證
基隆市安樂區14日上午9時許接發生一起命案,1名45歲陳姓男子因不明原因,從某社區19樓墜落1樓中庭,導致他當場失去生命跡象,明顯死亡,嚇壞目擊民眾趕緊報警求助,警消獲報到場後已依規定展開偵辦,詳細事發過程及死亡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警方說明,上午9時許獲報,安樂區樂利三街某處社區有民眾墜樓,警方迅速派員趕抵處理,殊不知到場後卻為時已晚,警方僅見1名男子躺在1樓中庭,且當場失去呼吸心跳,明顯死亡,經警方初步調查後,確認死者身分是該社區的45歲陳姓男住戶。警方表示,陳男因不明原因突從社區19樓失足,接著直墜1樓中庭慘死,傳出的巨響也驚動其他民眾紛紛查看,事後警方已依規定封鎖現場,並調閱監視器、查訪家屬及鄰居釐清案情,至於是否為意外、輕生或其他內幕,仍待鑑識人員與檢警進一步查明。◎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逢甲碩生慘遭榕樹壓死!女友目睹衝去救「他沒反應」 家屬悲痛放棄急救
台中逢甲大學今(13)日下午發生一起校園重大意外,一棵樹齡約60年的榕樹突然倒塌,砸中4名學生,釀成1死3傷慘劇。死者為年僅23歲、就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碩一的吳姓男學生,當場遭巨木壓中失去生命跡象,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更令人鼻酸的是,吳生女友目睹榕樹倒下、衝入樹堆中試圖救人,當場哭喊「他沒反應了!」目擊全程的她情緒崩潰,場面哀戚。家屬趕抵醫院後見到吳生全身重傷,悲痛之下最終決定放棄急救。逢甲大學校園榕樹突倒塌砸中4名學生,23歲碩一男生吳姓同學不幸喪命,女友目睹救援過程悲痛不已。(圖/報系資料照)這起意外發生在今日下午5時03分左右,正值逢甲大學校內下課時段,學生活動頻繁。一棵位於校園內的老榕樹突因根部鬆動、結構不穩連根倒塌,重達數噸的樹幹瞬間壓倒4名正行經現場的學生,校內隨即傳出驚呼聲與求救聲。警消接獲報案後火速趕抵,出動電鋸、破壞機具展開搶救,並於下午5時28分將傷勢最重的吳生救出,緊急送往澄清醫院中港分院搶救。院方急診室主治醫師陳冠宏指出,吳生到院時已無呼吸心跳,面部與胸腔嚴重凹陷變形,全身多處撕裂傷,懷疑有多發性骨折,屬於多重性外傷。院方緊急插管、施打強心針進行急救,然而整體復甦效果不佳。陳冠宏進一步說明,吳生的女友當時就在現場,親眼目睹榕樹倒塌一幕,第一時間衝入樹堆中呼喊男友,卻發現吳生已經沒有反應,當場情緒崩潰大哭。吳生父母與女友隨後趕到醫院,院方詳細說明其重傷狀況,家屬經深思後忍痛決定放棄急救。陳醫師強調,吳生為頭、頸、胸腔與四肢多處骨折,傷勢極重,繼續急救意義有限。校方表示,倒塌榕樹約有60年樹齡,初步研判可能因長期土壤積水、結構老化導致倒塌。校方已緊急封鎖事發現場,啟動全校老樹安全檢視作業,避免類似意外重演。校方指出,另有3名受傷學生中,1名女同學受輕微擦傷,已送醫檢查,目前無大礙,後續將由學務處提供必要心理諮商與關懷協助。逢甲大學全體師生對失去寶貴年輕生命表達最深切哀悼,並將全力協助家屬處理後續相關事宜,確保校園安全。至於詳細死因,將由檢方後續進行相驗釐清。意外發生後,也有不少校內師生心生恐慌,紛紛呼籲校方應加強校園內老樹的檢查與維護,確保學生安全。

43歲女輔導誘17歲男學生「辦公室激戰」! 她被判刑痛哭:我失去丈夫家庭
美國知名天主教菁英男子高中爆出駭人性侵案!43歲女校輔艾蜜莉納特莉(Emily Nutley)利用職務之便,多次在校內辦公室與17歲學生發生性行為,還以裸照、零用金和考試答案誘惑對方,威脅若被甩將輕生。案件近日宣判,她當庭淚灑法庭哭喊:「我已失去丈夫、家庭、朋友,不配被原諒。」畫面曝光引爆全球輿論。女輔導員納特莉被判3年,當庭淚灑法庭痛哭失控。(圖/Hamilton County Sheriff's Office)據《紐約郵報》報導,這起醜聞震驚全美。納特莉任職於辛辛那提「聖薩維爾高中」,名列當地菁英男校,本應幫助弱勢學生,卻鎖定未成年男學生展開「辦公室激戰」,還多次傳送裸照,並給予每月零用金與考試答案,甚至威脅若男學生終止關係「我就會自殺」,讓男方長期陷入恐懼與壓力。男學生在庭上透過檢方助理陳述:「一開始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利用,她死纏爛打,還在公開場合讓我抬不起頭。即便在球賽場合,觀眾席還有人大聲喊她名字羞辱我。」他痛訴人生因此被徹底改變,要求法院判處重刑10年。受害17歲學生庭上痛訴遭威脅、遭性侵長期受折磨。(圖/翻攝自FOX 19)案發於去年秋季學期,醜聞曝光後,納特莉當場遭解雇,丈夫隨即提告離婚。她今年4月已認罪兩項性侵罪,法庭最終判處3年有期徒刑。納特莉當庭淚崩:「我跨越了永遠不該跨越的界線,每天都在自責,我的孩子也因我蒙羞。我失去了一切,無法原諒自己。」檢方痛批她「鎖定最脆弱的對象下手」,要求重判至少5年徒刑,醫師證詞則形容納特莉是「破碎的人」,長年深陷心理疾病與藥物濫用。但納特莉也自承:「我沒資格獲得原諒。」菁英男校爆性侵!43歲女輔導「傳裸照、零用金」色誘17歲男生,當庭痛哭認罪。(圖/翻攝自X)

謝宜容職場霸凌、濫用就安基金 監察院全票通過彈劾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吳姓公務員疑因前北分署長謝宜容霸凌輕生,案件送交檢調調查,新北地檢署偵辦過程中另發現謝宜容涉嫌不法採購禮品與辦公室裝潢。監察院今(12)日發布新聞稿指出,謝宜容涉有職場霸凌之情事,時任勞發署長蔡孟良亦涉有指揮監督不周之責。另謝宜容尚涉及濫行支用就業安定基金預算、侵占公有財物及未依法令規定辦理採購案等違失行為。監察院審查委員全票通過彈劾案,全案移送懲戒法院審理。彈劾案文指出,謝宜容擔任北分署分署長期間,以嚴厲之管理模式遂行領導統御,且因情緒控管能力不佳,經常性斥責、辱罵或以貶抑性口吻對待該分署所屬職員,致其任內機關人員調動頻繁,多人於長期高壓之職場環境中已陸續出現身心狀況,且其強勢高壓領導作風已於機關內形成寒蟬效應,使下情無法上達,終至發生勞發署派駐於該分署之吳姓設計師,因無法承受不合理工作指派之巨大壓力,而於辦公室輕生亡故之憾事。彈劾案文續指,謝宜容未恪遵預算支用規範,以就業安定基金預算購買超逾公務需求數量之年節禮盒,致生浮濫贈禮及部分禮盒流向不明疑遭侵占情事;復未依法公正辦理採購,涉有洩密及圖利特定廠商之情,核其所為,顯已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第1條、第6條、第7條及第20條等規定,亦與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第3點規定有悖。彈劾案文提到,勞發署前署長蔡孟良,未確認謝宜容是否具備機關首長所需領導管理能力,即大力提拔舉薦謝宜容陞任北分署分署長。且作為謝宜容之直接上級督導長官,對於謝宜容長期情緒控管不佳及領導統御偏失行為失察,非但未能及時予以導正,甚至怠未就謝宜容實際領導管理模式進行詳實管考,數度調高其考績評比,長期容任之不作為態度予謝宜容有恃無恐之高漲氣焰,核有監督不周之咎。彈劾案文表示,且於吳姓同仁輕生事件發生後,蔡孟良一意孤行,未詳查即率予定調輕生屬個人因素,甚至說服長官免以書面報告敘明事件始末。其未審度事態嚴重性,消極未展開調查作為,肇致機關形象與聲譽嚴重受損,已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第1條及第6條之規定。最後,彈劾案文指出,被彈劾人蔡孟良、謝宜容等2人,核有重大違失,有公務員懲戒法第2條第1款應受懲戒之事由,爰依憲法第97條第2項及監察法第6條之規定提案彈劾,並移送懲戒法院審理,依法懲戒。

謝宜容公帑私用、逼死部屬!監院全票通過彈劾移送懲戒
監察院今(12日)重手開鍘,針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任內連環爆出重大違失,通過全票彈劾案。調查揭露,謝宜容不僅長期以高壓霸凌手段領導部屬,導致1名吳姓設計師不堪壓力輕生,更涉嫌濫用就業安定基金、侵占公務禮盒,甚至洩密圖利特定廠商,種種行徑嚴重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監院同步點名時任勞發署長蔡孟良督導不周、包庇下屬,全案已移送懲戒法院追究責任。據《ETtoday新聞雲》援引監察院調查結果顯示,謝宜容在任期間以「嚴厲管理模式」聞名,動輒以羞辱性言詞斥責員工,造成機關人員人心惶惶,多名同仁因長期承受壓力出現身心問題。更令人髮指的是,其惡劣管理風格直接導致派駐北分署的吳姓設計師走上絕路。監委直指,謝宜容的領導已形成「寒蟬效應」,下屬不敢反應問題,最終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此外,謝宜容更被踢爆將公帑當私房錢揮霍,不僅濫用就業安定基金超量購買節慶禮盒,部分禮盒更離奇「被消失」,疑遭中飽私囊;甚至被查出在工程採購案中洩露標案資訊,護航特定廠商獲利,顯已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第1條、第6條、第7條及第20條等規定,以及《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第3點規定,嚴重損害政府形象。監察院報告更劍指時任勞發署長蔡孟良,質疑其未嚴審謝宜容的管理能力就強力保薦升官,事後對下屬霸凌行為視若無睹,反而多次調高考績變相鼓勵。吳姓員工輕生後,蔡孟良更試圖息事寧人,以「個人因素」草率結案,甚至說服長官不用提交書面報告,錯失調查黃金時機。監委認定,蔡孟良的消極態度等同縱容違失,肇致機關形象與聲譽嚴重受損,已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第1條及第6條之規定。監察院也總結,被彈劾人蔡孟良、謝宜容,核有重大違失,有《公務員懲戒法》第2條第1款應受懲戒之事由,爰依憲法第97條第2項及監察法第6條之規定提案彈劾,並移送懲戒法院審理,依法懲戒。

不讓看電視釀悲劇? 印度14歲男童遭母責備後離家輕生亡
印度喜馬恰爾邦一名14歲男童日前疑因看電視遭母親訓斥,情緒受挫後離家未歸。家人尋人多時,最終在附近一處廢棄建築中發現他上吊身亡。當地警方目前介入調查此案,死者家屬也已完成驗屍程序,法醫初步排除外力介入導致死亡,但男童詳細死因仍待釐清。綜合印度媒體報導,警方表示,此案發生於6月5日下午,地點位於比拉斯布爾縣(Bilaspur district)古馬爾溫(Ghumarwin)的帕諾村(Panoh)。死者為一名就讀十年級(約為台灣國中三年級)的男童,他當時在家堅持要看電視,但遭母親訓斥並拒絕,母親接著要求他應先完成學校作業。家屬表示,男童在被母親責備後便離家出走,之後由於男童遲遲未返家,全家人便開始出外焦急尋找,直到其中一名姑姑進入村內一棟年久失修的廢棄屋內,才發現男童已在此處上吊身亡,家屬與鄰居得知噩耗也隨即趕到現場並立刻報警。死者母親悲痛表示,「我只是叫他先讀書,等一下再看電視,我沒想到他會這樣做。」當地警方接獲報案後立即趕到現場,將男童大體送往古瑪溫醫院(Ghumarwin Hospital)進行大體解剖。法醫與家屬相驗大體後,初步結果顯示男童死因為自縊,警方也已記錄家屬證詞,並持續釐清案情。古馬爾溫副警司(DSP)錢德拉帕爾辛格(Chandrapal Singh)指出,警方已對此案展開全面調查,儘管大體相驗結果初步判定為自殺案件,但相關人員將從多個角度持續深入調查,以確保釐清事件全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杜絕職場霸凌 《公務人員保障法》修正初審通過…最高罰百萬
勞動部勞力發展署北分署吳姓公務員,疑因前北分署長謝宜容霸凌而輕生,為此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5)日審理「《公務人員保障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初審通過部分修法條文,包括明確定義職場霸凌、機關首長或一級單位主管若遭認定職場霸凌成立,將處最高100萬元罰鍰;初審條文也明定,這次的修正條文自公布後6個月施行。立法院司法及法治委會今(5)日審議「《公務人員保障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中初審通過條文明定,所謂職場霸凌,指的是本機關人員於職務上假借權勢或機會,逾越職務上必要合理範圍,持續以威脅、冒犯、歧視、侮辱或孤立言行或其他方式,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的不友善工作環境,致公務人員身心健康遭受危害。但情節重大者,不以持續發生為必要。至於罰則部分,若對提出安衛防護建議或對提出霸凌申訴者,予以不利對待或不合理處置,處應負責人員3萬元以上75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知悉職場有霸凌情況未採取具體有效措施,或未提供符合規定的必要安全及衛生防護措施,經通知限期改善而屆期未改善者,處應負責人3萬元以上至150萬元以下罰鍰。此外,若未提供符合規定的必要安全及衛生防護措施,致發生重大災害,處應負責人員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倘若致生死亡事故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00萬元以下罰金;而重大災害則指的是「發生災害的罹難人數在3人以上」。針對公務人員遭受職場霸凌的申訴期限,非權勢職場霸凌為3年、權勢職場霸凌為5年;而機關首長或一級單位主管遭認定職場霸凌成立者,初審條文規定處5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初審條文也明定「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為重大災害或死亡事故、因果關係的認定與裁罰等業務,由保訓會延聘學者專家5人至7人,組成安全衛生事故審議小組審認,保訓會知悉各機關安全及衛生防護措施或防免職場霸凌行為有不當或違法時,得主動實施檢查,或通知其上級機關實施檢查,有不合規定者,應告知違反法令條款,並通知屆期改善;屆期未改善,按違失情節輕重,依相關規定處理。

瑞士安樂死運動倡議者因自殺艙爭議被捕 平安獲釋後「精神崩潰」上月輕生
瑞士一名安樂死活動倡議家弗洛里安.威利特博士(Florian Willet)在2024年涉入與「Sarco安樂死膠囊艙」相關的死亡事件,協助一名被病痛所折磨的64歲美國女性安樂死。事件引發瑞士當局強烈反應,而威利特博士也因此被捕。他雖在2024年底獲釋,但卻遭遇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最終在2025年5月5日在德國科隆選擇輕生。他的朋友、同時也是Sarco膠囊艙的發明人菲利普‧尼屈克博士(Philip Nitschke)告訴媒體:「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裡,威利特博士承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都多。」綜合外媒報導,47歲的威利特博士是瑞士安樂死活動團體「最後手段」(The Last Resort)組織的共同主席,隸屬於國際安樂死推動組織「Exit International」。他在2024年9月參與了第一起使用「Sarco安樂死膠囊艙」的案例,協助一名遭受嚴重免疫系統疾病所苦,最終選擇自殺的64歲美國女性使用膠囊艙執行安樂死。根據此前報導,Sarco安樂死膠囊艙由澳洲醫生菲利普‧尼屈克設計,選擇安樂死的使用者會坐在這具由3D列印技術打造的密封膠囊艙內,透過按鈕注入氮氣以降低艙內氧氣濃度,讓使用者在數分鐘內因為缺氧窒息而無痛死亡。該裝置旨在提供一種不依賴藥物或醫生的安樂死方式,擴大自主死亡的選擇。Sarco安樂死膠囊艙與設計者菲利普‧尼屈克。(圖/翻攝https://www.exitinternational.net/sarco)「最後手段」宣稱,根據瑞士法律,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行為在「特定條件下」是合法的,因為當地法律一般來說允許協助自殺,前提是當事人有意願自己動手了結生命。然而這種說法遭到了瑞士內政部長伊莉莎白.鮑姆史奈德(Elisabeth Baume-Schneider)的公開抵制,導致正反意見在瑞士引發激辯。2024年9月,上文提及的美國女性在瑞士沙夫豪森州(Schaffhausen)一間森林小屋內,使用Sarco膠囊艙執行了安樂死,威利特博士是在場唯一的見證者,他形容這次安樂死過程「平和、快速且有尊嚴」。然而,這起事件引發了瑞士當局的強烈反應,瑞士警方宣稱在死者脖子上「發現勒痕」,因此引發了「謀殺」的質疑,導致警方大規模出動,沒收了自殺艙,並逮捕了威利特博士在內的數人,其中包含一名荷蘭媒體《人民報》的攝影記者。之後,瑞士沙夫豪森州(Schaffhausen)檢方對威利特博士提出「蓄意謀殺」的指控,但「最後手段」組織隨即提出反證,主張死者生前曾被診斷出患有顱底骨髓炎(Skull Base Osteomyelitis),該病症可能表現為骨髓感染,主張是因此導致死者脖子上出現類似勒痕的原因。最終,威利特博士在被拘留了70天後於2024年12月初獲釋,他身上的指控並未成立。然而,這場捕捕行動據稱對威利特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在他於2025年去世之前,曾2度被送進精神病院。而尼屈克博士也表示,當他獲釋出來時已經性格大變,「他溫暖的笑容與自信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似乎因監禁和被無端指控而飽受折磨的男人。」尼屈克博士在宣布威利特博士的死訊時表示,在獲釋後的3個多月心理復健期間,有精神科團隊對威利特的心理狀況做了全面性評估,認為他罹患了「急性多態性精神病」(acute polymorphic psychosis),其主要特徵是患者在短期內出現多種不同的精神病症狀,例如幻覺、妄想、思維和言語紊亂、行為異常等。而他在自殺不久前,也曾從瑞士蘇黎世的3樓住處跳下而受傷。 「沒有人(對他的死)感到驚訝,他的精神崩潰了。他知道自己沒有做任何違法或錯誤的事,但他對瑞士法治的信念已經支離破碎。」尼屈克博士補充說明:「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裡,威利特博士承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都多。」在威利特死後,瑞士檢方宣布對他的刑事調查已經終止,但對其他相關人士的調查仍在繼續,包括尼屈克博士本人。根據資料,目前全球約有23個國家或地區,在「嚴格的法律框架下」允許安樂死合法化,包含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加拿大、西班牙及紐西蘭等。其中,瑞士又是少數允許外國人合法進行安樂死的國家,但當地政界人士正試圖收緊相關法律,以防止類似此次Sarco安樂死膠囊艙的爭議事件再次發生。◎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全台183萬乾眼症患者!夏季症狀加劇 60歲女形容眼睛像「髒魚缸」
全台灣約183萬人飽受乾眼症所苦,其中女性盛行率約為男性的2倍。另據統計,逾半數患者反映每逢夏季症狀加劇。就有一名從事補教業的60歲詹小姐,因隱形眼鏡戴不上,經門診檢查發現角膜破皮,她形容眼睛「像很髒的魚缸,很多綠色泡泡與破孔」。醫師提醒,乾眼症風險因子包括過度用眼、年齡老化及糖尿病、白內障等疾病,民眾若出現不適,應避免使用含防腐劑或血管收縮劑的涼感眼藥水並及早就醫,以免症狀惡化。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孫啟欽、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今天在「手術前後要保濕,人工淚液eye選對」衛教記者會上表示,台灣粗估約有183萬人飽受乾眼症困擾,其中女性盛行率約10.49%;男性盛行率約4.92%,且女性年齡愈長發病率也將顯著上升,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異物感、痛癢、灼熱感、畏光等不適情況,讓患者坐立難安。另一方面,孫啟欽指出,生活習慣與自身疾病也會提升乾眼症風險,民眾若罹患乾眼症不代表不流淚,有時也可能只有輕微刺痛症狀,常被誤認為「小毛病」延誤治療,容易導致病情惡化並顯著影響生活品質。孫啟欽更進一步解釋,由於眼睛的淚膜由水層、油層、黏液層構成,因此一旦油層缺少時,水的代償性就會增加;水層缺乏時,一旦眼睛受刺激,水也會突然大量分泌,長此以往,身體的平衡機制也被打破。孫啟欽也說,現代人長時間緊盯3C螢幕、眨眼次數從每分鐘10到12次,減少到3到4次,而若民眾習慣配戴隱形眼鏡,或有自體免疫疾病與糖尿病等疾病,都是增加乾眼症風險的因素;此外,隨著炎夏將至,51%乾眼症患者反映乾眼症夏季時症狀明顯加劇,主要原因多與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濕度較低的乾燥環境有關。1名擔任公務員的60歲王先生,過去生活規律、工作穩定,但他遭逢母親過世後身心大受打擊,原有病灶的免疫系統開始出現異常,接連出現嚴重的乾眼症症狀。他形容那段時間自己感到「生不如死」,不僅睜不開眼、看不清字體,還需要時時刻刻點藥水,加上他無法處理基本的公文,導致他幾度覺得自己已無法勝任工作、心情長期處於低落狀態,甚至一度萌生辭職與輕生的念頭。另外,還有1名擔任補教業老師的60歲詹小姐,多年前就發現隱形眼鏡怎麼也戴不上,但並未放在心上,她直到某天眼睛劇烈刺痛、布滿血絲並出現大量分泌物才趕緊就醫,經檢查後驚覺眼睛角膜多處破皮,確診為嚴重乾眼症,「我就覺得我的眼睛像很髒魚缸,很多綠色的泡泡,都是破孔。」她更進一步說「每天早上睜開眼之前,我都會預期接下來會痛,有時候是完全睜不開眼睛」。而她只要身體疲憊、空氣稀薄或走進有煙的環境,眼睛立刻變得乾澀刺痛,日常生活深受困擾,如今須每2至3個月定期回診,眼藥水和人工泪液也成為她的生活必備品。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眼睛不適,應避免使用含防腐劑或血管收縮劑的眼藥水並及早就醫,以免症狀惡化。(示意圖/主辦單位提供)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角膜屈光科主任徐旭亮說,除了年齡、生活習慣等因素,眼部相關手術,包括白內障、近視雷射、眼角膜手術,都可能誘發或加劇乾眼症症狀,白內障與乾眼症之間的關聯不容忽視。另據統計,60歲以上長者中有80%患有白內障,每年高達130萬相關就診人次,其中約80%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在術前即有乾眼症的異常徵象。乾眼症若未在術前妥善控制,可能造成白內障手術後的人工水晶體(IOL)度數測量誤差或角膜破皮,進而影響患者視力矯正的準確度。徐旭亮就曾接獲1名50多歲的女性患者罹患乾眼症多年未積極治療,她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後角膜穿孔,治療1個月才好轉。徐旭亮進一步強調,白內障手術後第1周是關鍵期,因為53.1%患者會在此時出現症狀,因此手術後第1至第2周進行眼表檢查與TBUT等乾眼症檢查,會有利於及早介入治療;患者通常治療1個月至半年內慢慢好轉,但術後若出現眼睛刺痛、乾澀等情況,也要提高警覺並及時就醫。最後,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副秘書長梁章敏表示,不少患者會自行購買有涼感的市售眼藥水,但這些產品常含有防腐劑或血管收縮劑,不適合乾眼症患者,且因患者多需每日多次點用人工淚液,含防腐劑產品可能對眼表細胞造成毒性反應與上皮凋亡風險,因此民眾應選擇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針對民眾如何預防乾眼症,徐旭亮建議,民眾可留意眼瞼清潔、熱敷,並避免使用眼妝,及持續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與抗發炎藥物,以幫助減少不適症狀、加速眼表癒合;此外,儘管乾眼症無法痊癒,也不會因症狀直接導致白內障,但此病與白內障通常同時發作,民眾可透過日常護眼措施防止症狀惡化,包括維持每分鐘大於10次的有意識眨眼、避免待在冷氣房內、騎車吹風等會加劇乾眼症狀的環境,或以地中海飲食維持每日營養。

年輕族群罹癌率激增!最新研究揭小心1飲食 醫嘆:就醫都末期了
現在醫學雖然相當發達,但癌症至今仍是種難以醫治好的病種,而最新醫學研究顯示,每天飲用含糖飲料,可能顯著提高結腸癌惡化的風險,特別是在年輕族群中,病情甚至常在發現時已屬晚期,引發醫界高度關注。根據外媒的報導,美國紐約市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腫瘤內科醫師艾瑪沙托夫博士(Dr. Emma Schatoff)指出,該研究針對303名被診斷為早發性結腸癌(年齡通常低於50歲)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每天攝取高糖食物,如一杯含糖汽水或糖果者,更容易罹患已擴散至肝、肺等器官的第四期癌症。沙托夫博士表示,「我們注意到來求診的年輕病患往往已處於轉移性階段,許多人對這樣的結果感到震驚,我們排除了發炎性腸道疾病與藥物使用等風險因素後,最終發現高糖飲食與疾病的進展密切相關。」研究團隊指出,雖然過往常將紅肉、加工食品等與腸癌風險聯繫,但在此次調查中並未發現顯著關聯。相反地,含糖飲料卻成為關鍵風險因子。令人擔憂的是,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多達63%的18歲以上美國成年人每天都會飲用至少一杯含糖飲料。這樣的飲食習慣或許正解釋了為何美國結直腸癌在年輕人中的發生率,自2011年起每年上升約3%。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估算,2025年美國預計將有107,320人被診斷出罹患結直腸癌,其中包括54,510名男性與52,810名女性。尤其令人警覺的是,20至49歲年齡層的病例數自1998年至2019年間急劇增加,儘管同期65歲以上患者人數呈現下降趨勢。沙托夫博士呼籲,年輕族群應更加關注自身飲食習慣,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取,「這些看似日常的飲食選擇,可能正在悄悄累積致癌風險,甚至導致年輕生命被過早奪走。」

北市珠寶商藏身詐騙洗錢水房 20億贓款驚爆內湖慘案
台北市內湖2024年12月,驚爆甯姓母女遭詐騙1200萬元後輕生慘案,警方追查發現詐騙集團背後藏有更龐大的洗錢網絡,震驚社會,警方逮捕2名車手後,追查出主謀為竹聯幫地堂成員洪煌龍父子,隨即順藤摸瓜,發現上游最大水房竟是知名珠寶商「璦瑪鑽石公司」,負責人林忠蔚在短短半年內竟經手約新台幣20億元贓款。調查指出,璦瑪鑽石公司位於台北松山區,負責人林忠蔚年約五十餘歲,疑因鑽石價格暴跌,轉而與不明陸籍人士合作,以低價收購大量泰達幣(USDT),再以高價轉賣給詐騙集團,從中賺取價差與手續費,警方表示,這批所謂穩定低價的泰達幣全為詐團不法所得,林男透過這條金流管道,協助將詐騙贓款洗白,形成一條龐大的犯罪產業鏈。詐騙集團運作模式是由幫派背景成員組成詐團,負責招募人員進行詐騙,受害人落入陷阱後,車手領款並由監控人員防止黑吃黑,贓款須層層過手才能流入主嫌口袋,最後主嫌將現金轉換成虛擬貨幣,再快速匯往境外如中國、柬埔寨、緬甸等地,避免追蹤,警方強調,為快速洗錢,詐團常自動降價讓利,讓整個金流運作更為迅速且隱密。此次警方共查扣洪煌龍父子與林忠蔚身上約4000萬元現金及7條市值約2000萬元金條,不過由於林男從事貴金屬交易,無法證明金條涉案,故暫時歸還,案件目前由台北地檢署偵辦中,正持續調查比對相關證據,誓將詐團成員一網打盡。目前洪煌龍已被裁定100萬元交保並受電子監控,林忠蔚則尚未被收押,此案再度提醒社會,詐騙背後的龐大洗錢網絡與幫派勢力,已滲透多個產業,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珠寶商成詐團1/改行半年洗錢20億!內湖母女雙屍案上游水房遭擊落
北市內湖去(2024)年12月爆出甯姓母女不堪遭詐1200萬餘元,加上受理的港墘派出所員警缺乏同理心,竟問報案母親「你還活著?」導致母女輕生慘案,引發社會震撼。轄區內湖分局追查母女交付款項時間,逮獲2名車手,而台北市刑警大隊則逮獲主謀藏鏡人為竹聯幫地堂成員洪煌龍父子,隨後順藤摸瓜逮獲上游最大水房,竟是台灣知名珠寶商「璦瑪鑽石公司」,負責人林忠蔚短短半年內至少經手20億元贓款。據了解,「璦瑪鑽石公司」規模不小,公司坐落於北市松山區。年約50餘歲的負責人林忠蔚,去年疑似不堪鑽石大跌重挫,竟回想起先前曾結識的不明陸籍人士,陸籍人士以「賺錢」管道詢問林男要不要參加,承諾將固定提供低價的泰達幣,林男依約將取得的泰達幣賣出,從而賺取中間價差,並收取手續費,短短半年內經手約新台幣20億元,粗估至少賺得千萬餘元。警方發現知名珠寶商、璦瑪鑽石有限公司竟是最高層的水房,向陸籍人士收購低廉泰達幣,協助詐團洗錢。(圖/翻攝畫面)但事實上所謂穩定低價泰達幣卻全是詐團不法所得的贓款,警方更查出珠寶商林忠蔚與洪煌龍父子檔有金流往來,才能順藤摸瓜逮獲最上游洗錢的林忠蔚。據悉,林男負責營運資金與泰達幣供應商和客戶建立交易管道與員工管理,隨後再指派不知情員工外出向客戶取款,或由客戶以美金匯款,經會計確認點收無誤後,才會將泰達幣轉到客戶指定的電子錢包內,從中賺取價差與手續費。而警方總計在洪姓父子檔與林姓珠寶商家中,共查扣近4千萬餘元現金與7條市價約2千萬餘元的金條,不法所得累計上看7千萬餘元。金條部分因林男本身從事貴金屬交易,未有直接證據能證明金條為犯罪不法所得,暫將金條發還給林男。全案已遭台北地檢署提起公訴,檢審正勾稽比對相關卷證,務將詐團成員一網打盡。警方查獲贓證物泰達幣冷錢包(USDT)。圖與本案無關。(圖/資料照)知情人士表示,詐欺產業鏈的形成,通常下端會由有幫派背景的成員組成詐團把持,由他們負責培養人員進行詐欺,等到被害人落入陷阱,掏出金錢後再由車手領款,並有監控人員在旁避免黑吃黑,隨後設下斷點,車手取得的款項至少得過2層收水才能進入主嫌的口袋,且成員間均互不認識。最後主嫌將現金轉成虛擬貨幣脫手,讓金流轉往境外如中國、柬埔寨或緬甸等地,形成一條縝密的犯罪產業鏈。而詐團為了能將金流快速轉出,往往會「自動讓利」,自願降價讓其他人也能抽成,「反正對他們來說都是無本,只要錢能快速洗掉,少賺一點其實也沒關係」。對此,洪煌龍被捕後遭到收押,台北地院日前裁定100萬元交保,並須電子監控;而璦瑪鑽石公司負責人林忠蔚,則未收押。2025年6月5日更新當事人璦瑪鑽石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忠蔚委託律師來函聲明,本件起訴書內容並未將林忠蔚列為洪姓男子詐騙集團之成員,亦未指控詐騙集團利用林忠蔚及璦瑪鑽石有限公司購買泰達幣洗錢,林忠蔚未擔任詐騙集團水房,且報導中稱林忠蔚疑因鑽石價格暴跌與不明中國人士接觸,大量低價收購泰達幣,再高價出賣給詐騙集團等情節,並未出現出現於起訴書,更是子虛烏有之事。

珠寶商成詐團2/害內湖母女走上絕路!竹聯地堂冒名柴鼠兄弟狂詐6千萬
北市內湖去(2024)年底爆出甯姓母女遭詐1200萬餘元,員警竟在電話中問甯母「你還活著?」最後母女不幸輕生慘案。台北市刑警大隊逮獲詐團主謀為竹聯幫地堂成員洪煌龍父子檔,循線破獲上游最大水房、知名珠寶商林忠蔚的「璦瑪鑽石公司」,轄區內湖分局則查出10名車手涉案,逮獲2名車手,另5人在監所;台北地檢署今年2月已將全案提起公訴,正由法官審理中。警方查出,年約50餘歲的洪煌龍和20餘歲的兒子組成詐團,冒用知名網紅「柴鼠兄弟」名義,隨機邀請被害人以投資名義進入Line群組,誘騙被害人投入資產,不到半年時間詐騙所得高達6千萬餘元。而被害人中就包含一對來自北市的甯姓母女。據了解,甯姓婦人的丈夫早逝,她撐起家計獨自經營早餐店,養活一雙兒女,女兒成年後更是成為會計師,孰料遭詐1200萬餘元後,竟和女兒走上絕路。事後發現當初受理報案的港墘派出所劉姓員警,因遲遲打不通甯女的電話,在等待電話接通的過程中,自言自語,「該不會自殺了吧?」、「喔,你還活著喔」,成為壓垮婦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劉姓員警被記一大過處分、調往警備隊,同時送往懲戒法院。北市內湖甯姓母女遭詐團騙走1200萬元後,不堪員警無心之語,母女雙雙輕生,內湖分局出面澄清道歉。(圖/資料照)對此,北市刑大也介入偵辦,掌握冒充柴鼠兄弟的詐團,鎖定幕後為竹聯幫地堂背景的洪煌龍父子把持,發現只要被害人依指示交付現金後,隨即就有車手出現取款,得手的現金還得經過2層收水手後,才能交付陳姓幹部,陳姓幹部再轉交洪姓父子檔,由兒子火速將現金換購成泰達幣洗錢,警方見時機成熟,再逮獲上游洗錢的珠寶商林忠蔚。警方查出,以洪煌龍父子檔為首的詐團,短短半年內至少詐得6千萬餘元。洪煌龍父子為避免警方查緝,還隱匿行動、減少行動水房出現的機率,但仍遭警方鎖定逮獲,詐團一個上午收受6名被害人款項,金額高達近千萬元,而被害人除內湖甯姓母女外,也不乏科技公司高管,其遭詐至少2千萬餘元。據悉,該名高管不斷投入高額金流,主因為其初期投資時曾拿回高達50萬元的「投資款項」,才會越陷越深,顯見詐團陷阱網絡之密,更肯下重本,就等被害人上鉤。北市刑大逮獲洪姓父子檔,短短半年內至少騙得6千萬餘元,查獲現金至少2千萬餘元,警方還得出動點鈔機才能清算。(圖/翻攝畫面)警方隨後在洪男等人的住處與現場查扣千萬元餘元現金、泰達幣13萬6千餘顆及涉案名車賓士等5部,不法所得粗估至少2000餘萬元,後續還因贓款數量過多,警方出動點鈔機才能清點詐款。全案依詐欺、洗錢、組織犯罪等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檢方並於今年2月份起訴。對此,洪煌龍被捕後遭到收押,台北地院日前裁定100萬元交保,並須電子監控;而璦瑪鑽石公司負責人林忠蔚,則未收押。2025年6月5日更新當事人璦瑪鑽石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忠蔚委託律師來函聲明,本件起訴書內容並未將林忠蔚列為洪姓男子詐騙集團之成員,亦未指控詐騙集團利用林忠蔚及璦瑪鑽石有限公司購買泰達幣洗錢,林忠蔚未擔任詐騙集團水房,且報導中稱林忠蔚疑因鑽石價格暴跌與不明中國人士接觸,大量低價收購泰達幣,再高價出賣給詐騙集團等情節,並未出現出現於起訴書,更是子虛烏有之事。

斷魂端午夜!酒醉婦疑撿手機墜水圳失聯 警消撈起已成浮屍
台東縣卑南大圳1日晚間撈出1具女浮屍,並證實遺體為50餘歲林婦,她救起起時已明顯死亡,經警方調查後,發現她前日疑因酒醉勿將手機扔進渠中,為了撿拾才翻護欄進入,不料卻落水被沖走,因而初判是酒後失足造成憾事發生,其家屬發現她失聯後也趕緊報警,但不幸的是僅等回1具冰冷屍體。據了解,林婦未婚獨居且平時在檳榔攤工作,她於5月31日端午節當晚與同事聚餐飲酒後,曾2度脫口欲輕生,直到同事勸阻她才自行返家,豈料她酒醉步行至更生北路477巷一處水圳時,手機不慎掉進水中,她隨即翻越護欄並爬下大圳,疑似想撿拾,沒想到卻不慎失足落水,導致整個人背仰墜落圳底,接著慘遭湍急水流沖走,其家屬則於1日發現她音訊全無,擔心遭遇不測趕緊報警協尋。警方說明,警方受理林婦家屬報案後,隨即調閱監視器循線調查,並在里長及里民協助下,於大圳旁發現她遺落的拖鞋,警方進而通報消防局展開搜索行動,同時協請農水署關閉閘門降低水位,最終在卑南大圳中段尋獲林婦身影,但她救起時已明顯死亡,事後警方已報請檢方相驗,詳細死因及事發過程仍待調查釐清。

粽子不能整串送!這兩類人也須避免 以免招來不吉
「端午節」不少民眾會趁這段期間包肉粽,分送粽子,與親朋好友聯絡感情,家家戶戶吃粽子應景。但民俗上有些禁忌要注意,以免誤觸禁忌,引起誤會,引發不好結果:一、粽子不可以整串送為什麼?上吊輕生俗稱「吊肉粽」,習俗有「送肉粽」,就是「送煞」,這是不吉利的,所以,送人肉粽要將線剪開成散裝,萬一收到成串肉粽,要馬上拿剪刀將線剪斷即可,或象徵性向對方收取1元,以「買賣」的形式轉換,否則恐怕厄運纏身,也避免引起誤會或不悅。二、家裡1年內有喪事不宜慶祝,逢年過節,喪家不能自己購買或製作粽子、甜糕、發糕、月餅。因此,不可包粽子或主動購買粽子,可以接受親友送的粽子。三、忌端午節送粽子給病重或臨終之人,因為端午節又稱“惡月惡日”,在民俗中被視為“驅邪”的節日,送粽子給病重或臨終之人被視為不吉。四、若身邊的人剛離婚、分手或離職無業,不適合送粽子給他,因為帶有嘲笑之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