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琪
」 柯文哲 陳佩琪 京華城案 北所 民眾黨
陳佩琪控京華城案成「冤獄」 批柯遭羞辱無人權:像狗一樣被拖走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自去年9月被羈押禁見至今,柯妻陳佩琪21日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率支持者赴北所外靜坐,並表態要成立「司法人權促進會」為民眾發聲。陳佩琪22日質疑,柯文哲被有些人視如殺父仇人想置於死地,且在這些人眼中「像狗一樣」沒有人權、拖了就走,台灣過去冤案也不少,為何沒有類似的司法人權組織,導致今日還有像柯文哲這種「冤獄案」存在?陳佩琪22日於臉書發文表示,過去有些人感謝柯文哲,並會講出理由,但也有些人仇視、視柯文哲如殺父仇人般,「我想知道柯文哲跟你們有什麼仇恨?為什麼你們要如此對待他?為什麼你們非置他於死地不可?」陳佩琪提及,法官在法庭上對延押公文懶得多講幾句,只說「在這裡簽一簽就好了」、「省得我還要找人送去北所給你們」,但去年不准柯文哲寄辭職信,隨手丟給媒體公布,又對外說公布辭職就成立,「想提人出來玩弄羞辱一番,不必按什麼程序給單子,高興想提就提,先生在他們眼中就像狗一樣,沒有人權、拖了就走,找9個月沒證據,不肯承認人家無罪,就說案情晦暗不明、要一押再押,意思是案情越查越晦暗不明?要押到生出你們滿意的證據為止?」陳佩琪說,請問柯文哲犯了什麼罪?一個京華城案通過的委員會成員都沒事,那不代表這案子通過是合法的嗎?一個沒有介入的市長卻要被羈押9個月不放,「為什麼他當了25年救人無數的醫師、8年台北市長、在野黨的創黨黨主席,他的生命和人權在台灣社會好像螻蟻般,如此被輕蔑、欺壓著,先生都被如此對待了,那其他的人呢......」。最後,陳佩琪再談及要成立「司法人權促進會」,認為台灣過去的冤案也不少,難道沒有這種類似的司法人權組織嗎?包括李師科案、淡水媽媽嘴案和軍法審理的江國慶案,「殷鑑不遠,為什麼時至今日,還會有柯文哲這種冤獄案存在呢?」

支持者自主到北所門口「陪佩琪等阿北」 黃國昌預告:下次集結總統官邸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至今仍羈押在台北看守所,他的太太陳佩琪今(20)日晚到看守所外「陪伴」,民眾黨也號召支持者「自主」到場「陪佩琪等阿北」,迄晚間8時現場已聚集300餘人。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帶領群眾喊話「佩琪,加油」、「賴清德,放人」,黃國昌說,今天是自主集結,下一次就不是自主集結了,他號召大家直接到賴清德官邸外面,到時候我們用最宏亮的聲音讓賴清德放人。民眾黨號召支持者「自主」到台北看守所聲援柯文哲和陳佩琪。(圖/中國時報王揚傑攝)陳佩琪今晚在台北看守所前靜坐。(圖/中國時報王揚傑攝)支持者送上小卡片給陳佩琪。(圖/中國時報王揚傑攝)陳佩琪今晚在台北看守所前靜坐。(圖/中國時報王揚傑攝)黃國昌痛批,柯文哲主席從去年9月5日到今天6月20號,已經被關押288天,經過了288天了以後,想要請教法務部長鄭銘謙、台北地檢署的那些鷹犬,你們拿出了什麼證據?民進黨政府最可恥的事情是,貪汙受賄罪確鑿的鄭文燦,現在在外面趴趴造,繼續跟民進黨權貴過得爽歪歪。黃國昌說,他向大家預告,今天是自主集結,在這邊發出聲音要賴清德放人,下一次就不是自主集結了,如果是他號召,直接到賴清德官邸外面,大家要不要參加?群眾大聲回答,要!黃國昌說,到時候我們用最宏亮的聲音,讓賴清德放人。黃國昌預告,下次到總統官邸集結。(圖/中國時報王揚傑攝)陳佩琪表示,她的先生自從去年9月2日願意接受調查,到現在9個月了,沒有找到任何證據,法院卻說要繼續再找,而不是承認人家沒有罪,這個就是我們目前的司法。以她先生的經驗,知道目前台灣司法所面對的不公不義,不只是只有柯文哲1個人在承受,相信有很多其他的人,也跟著受到不公不義的待遇。所以她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能夠對台灣的司法有所貢獻,也希望在黃國昌主席的帶領之下,民眾黨能夠在對抗不公不義的司法,盡一黨的力量。陳佩琪發言後,繼續回到看守前靜坐,支持民眾則排隊遞上小卡片,預計至今晚11時結束。

低血壓脫水熱也不開冷氣 陳佩琪:體驗柯文哲被關押的惡劣環境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入京華城案,至今仍在羈押。他的太太陳佩琪11日表示,近日自己出現低血壓、脫水等症狀,但仍學著粗茶淡飯,天氣熱也不開冷氣,因為她想體驗柯文哲被關押在北所的惡劣環境,也想知道先生這段日子的生活是如何度過。陳佩琪還表示,司法很重要的一環,不正是要細緻的審理、促進程序正義嗎?密室的司法要何時才能透進陽光?陳佩琪在臉書表示,柯文哲不能回家的日子,已經超過九個月了,這週沒開庭了,又見不到他了。她指出,上週六自己的血壓直直落,盼不到他在身旁,小姑說是吃得太少、太清淡,天氣熱又流汗太多,血鈉不夠導致脫水低血壓,她謝謝很多人關心自己,以後會多加注意。陳佩琪說,這些日子來柯文哲遭逢冤獄被關押在北所那惡劣的環境中受苦,「我也學著跟他一樣粗茶淡飯過日子,天熱也不會在家開冷氣獨享,我要跟他一樣感受北所惡劣的環境,我要體驗他這段時間是怎麼過日子的…」陳佩琪指出,媒體對柯文哲案子的報導愈來愈少了,因為各種烏龍爆料、人格毀滅攻擊的奧黑手段都已經使盡了,黑不到他,就選擇不再講,但家屬的痛苦與煎熬卻有增無減。陳佩琪表示,上週開庭時他曾說過總有一天這些證人的證詞和會議紀錄都會全部呈現在國人面前,可見他是多麼希望社會大眾可以跟他一起來了解京華城案的原委和通過的會議紀錄,怎麼會有人說他不喜歡把法庭現場公諸於世呢?那是他獲取自己清白的生機啊, 就是讓所有的人都來評評理,就是我們推行的國民法官的概念!陳佩琪透露,幾次開庭,聽到不同的證人說,柯文哲從來沒有對他們下過指導棋、沒有明知違法而為之,還有證人說自己是靈靈活活的公關高手,但柯文哲理都不理他...聽到這些證詞,自己欣慰也感到振奮,燃起司法終有一天會還我們清白的希望,但出了法庭,發現媒體的報導還是分歧,過去對我們下過重手的,仍然繼續斷章取義,法庭裡冗長的訴訟過程與事實,還是支離破碎、更別說多位律師提出檢察官有不正、脅迫訊問的事實,希望勘驗光碟,卻一直得不到法官的同意。陳佩琪表示,司法很重要的一環,不正是要細緻的審理、促進程序正義嗎?密室的司法要何時才能透進陽光?「所以我支持法庭直播修法,我想告訴反對的立委們: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受過各種隱私、人權被侵害、被未審先判、不當偵查與司法凌遲的苦,如果真有那一天,現在躲在黨的羽翼下不知民間疾苦的你,一樣會背著被告的罪名,你會期待法院公開審理、法庭內真正灑進陽光的一刻。」

爆北檢竟問「主臥大床有無別人睡過」 陳佩琪嚇傻:冷汗直冒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政治獻金弊案仍在羈押中,妻子陳佩琪昨(9)日透露,年初柯文哲說過台北地檢署派姜長志檢察官專門對付她,自己被抓去問了3次,其中一個問題是「妳和先生主臥大床,有沒有其他人來睡過?」當時心想下一步是不是要秀出柯文哲邀女人來家裡約會的照片,當下冷汗直冒,直到現在還是不知道檢察官問這問題的涵義是什麼。陳佩琪昨日發文回憶道,年初柯文哲說過北檢派林俊言檢察官專門對付他,而姜長志則專門對付自己,自己被姜長志抓去問了3次,「他曾跟先生在北院那種小草和支持者滿場的情況下,互嗆了幾回合,眾目睽睽下都這樣了,因此我在一間小小的偵查室內被訊問時,所受的待遇如何,大家同理可推」。陳佩琪指出,柯文哲任市長在跟民進黨分手後,被批評是日常,自己也不以為意,只是姜長志曾在北檢問了一個問題,的確讓人坐立不安。她透露,記得很清楚自己不是說錢的問題,去年9月12日也在黨部開記者會提出交易明細,供媒體檢視 ,但姜長志後續問的這個問題,的確讓她不知如何回答。「妳和先生主臥室的大床,有沒有其他人來睡過?」陳佩琪驚嘆,姜長志真的是這麼問的,當時心想他下一步是不是要秀出某年某月某日柯文哲邀女人來家裡約會的簡訊和相片,當下的確冷汗直冒,後來她也去找律師詢問,檢察官問這個到底是什麼意思,但經驗極豐富的律師也雙手一攤說「不知道」。陳佩琪憂心,若是林俊言也拿這樣的問題去問柯文哲「你們家的床有沒有其他人來睡過?」柯文哲心裡會不會想「這個佩琪竟然趁我不在家帶小王回家睡?!」直言到現在自己還是不知道檢察官問這問題的涵義是什麼。另外,陳佩琪也透露,柯文哲曾分享未來若當選總統的生活藍圖,指先生當市長時,常帶著她參加公益活動,特別要她著重在兒童和婦女議題上,這幾年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據社會局、民政局研究觀察結果,結論是「東方人觀念通常是要結婚後才考慮生小孩」,因此他要局處首長「研議」方案。她也補充,用研議這2個字好像不妥,京華城案也是叫下面的人因應市民陳情研議,結果被告貪污圖利。柯文哲鼓勵年輕人走入婚姻,市府再把年輕夫妻家庭的支撐架構建立好,例如社宅和托嬰、托幼等,這樣少子化問題才會有救。陳佩琪也提到,柯文哲常說年輕人要結婚,這樣背部或屁股長褥瘡就有人幫忙擦藥,聽到用這理由鼓勵年輕人結婚,自己都會白眼,「但其實柯文哲的意思是,要首長們宣揚家庭價值和理念,鼓勵年輕人走入婚姻,改善台灣少子化問題,將來當上總統了,兒子能去美國工作生小孩,自己帶著太太親手做的無糖餅乾到總統府上班,是多麼愉快的事情」。陳佩琪喊話總統賴清德,柯文哲至今仍因台灣司法之不公,而被關押在大牢中,「賴總統可以幫忙問問曾任命的法務部長,為何通過京華城容積率的都委會成員都沒事,只有不知情、尊重專業、當時忙著疫情的市長有事?台灣的司法為什麼會離譜到明目張膽、構陷人入罪到這麼無恥的程度?」最後,陳佩琪提到,朱家毅法官9個月前其實就知道真實原委:「然被告並非都委會之與會人員而無從直接知悉開會情形,自身亦無相關專業,則其主張其信賴形式上具專業性且為多數決之都委會決議,以及具相關專業之彭振聲之意見」。

Excel檔「小沈1500」作者WEN再掀論戰 柯律:是電腦名稱
京華城案5日再度開庭,主要勘驗在柯文哲家中搜出的編號「A1-37」行動硬碟,而柯文哲先前曾控檢察官以存有不雅影片威脅,今將並針對相關文件一一勘驗,其中也包含備受爭議的Excel檔「小沈1500」。沈慶京律師徐履冰和柯文哲律師蕭奕弘雙方也再次否認,強調沈慶京對工作簿內容並不知情,也從未交付1500萬元給柯文哲;柯文哲方則強調,柯文哲並不知道工作簿的存在,也沒看過內容,所謂作者「WEN」僅是電腦名稱,無法證明就是柯文哲本人操作。針對檢察官表示,工作簿上指出「小沈1500」,經理人欄位更指出是沈慶京,依據其相關項目來看,事後柯文哲也確實有收到錢,符合柯文哲先前表示,「留下誰有幫助過我的紀錄」,且該文件檔的作者就是「WEN」;同時舉出柯文哲先前參加雙城論壇的Word檔致詞稿、人事運用檢討、居家隔離通知書等檔案來看,檔案作者均是「WEN」,從而認定為工作簿Excel檔就是柯文哲親自書寫。對此,柯文哲律師蕭奕宏表示,5日一共勘驗19個檔案,但該硬碟中更有31萬餘個檔案,其中文件部分高達1萬餘個,其中包含6千餘個Word檔、近3千個Excel檔、3千餘個PPT與2500餘個PDF檔案,在這麼多文件中,柯文哲沒有印象有看過「工作簿Excel檔」。蕭奕宏強調,所謂作者「WEN」是代表電腦的代號,且可以被更動,無法單一靠作者名就來認定是某人所寫,不能主張「WEN」就等於柯文哲,如法庭上有4台電腦,4台電腦中的名稱可能會不一樣,但也可能均是「台北地院」或是台北地院的簡寫「TPD」。沈慶京律師徐履冰也強調表示,沈慶京並不知情「工作簿Excel檔」的存在,針對檢方表示1500代表1500萬的意思,沈慶京從未交付過1500萬給柯文哲,並質疑硬碟的扣押過程中是否均合法。對此,檢方也即回應強調,在搜索查扣過程中一切均有錄音錄影,也有公務員用印等資料,絕對合法。

柯文哲硬碟藏不雅照?庭審法官關投影幕護隱私 律師大讚
京華城案5日再度開庭,主要勘驗在柯文哲家中搜出的編號「A1-37」行動硬碟,而柯文哲先前曾控檢察官以存有不雅影片威脅,今將並針對相關文件一一勘驗,不過庭審法官許芳瑜為保障柯文哲隱私,僅依照程序進行勘驗與案件必要之檔案,甚至將投影螢幕等全數關閉,防止與案件無關人士看見。柯文哲今年4月指控檢察官拿不雅影片威脅,對此檢察官也聲請勘驗柯文哲遭扣案的行動硬碟和偵訊光碟,並表示資料夾路徑為「photo-human-woman」,以此證明並未以不存在的不雅照威脅。5日京華城案再度開庭,針對硬碟內容進行勘驗,不過因私密照與本案無關,法官諭知勘驗必要性甚低,5日主要針對相關文件進行勘驗,其中也包含備受爭議的Excel檔「小沈1500」。然而庭審時,檢辯雙方先是因勘驗方式而爆發激烈衝突,柯文哲律師要求應以映像檔進行勘驗,若以原始檔案勘驗,恐怕造成資料更動,而影響證據鏈;檢方則主張映像檔只是備份資料,未來恐又會被質疑與原始檔案不同,使證據效力產生爭議,雙方數度爭論不休。最終庭審法官許芳瑜諭知休庭10分鐘,折衷請資料室專業人員到場協助勘驗,以此避免人為操控造成電磁資料有更改情形。勘驗硬碟資料過程中,庭審法官許芳瑜為維護柯文哲個人隱私權益,在勘驗必要之文件後,隨後要求法警確認法庭中的投影幕是否有確實關閉,連同證人席電腦也均一併關閉,以此避免與案件無關之不相干人士查看內容,讓柯文哲律師鄭深元直接在庭上大讚法官作為。

柯文哲庭上不斷看「她」! 數度欲發言遭律師狂阻
京華城案5日再度開庭,主要勘驗在柯文哲家中搜出的編號「A1-37」行動硬碟,而柯文哲先前曾控檢察官以存有不雅影片威脅,今將並針對相關文件一一勘驗,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也冒雨前來聽庭。庭審時,柯文哲5日數度欲發言均遭律師制止,過程中也時不時會將眼神望向陳佩琪,疑似以解思念之情。柯文哲幾月前曾控訴檢察官以其持有不雅影片威脅,5日開庭主要針對該查扣硬碟檔案進行勘驗,其中包含備受爭議的含有「小沈1500」的工作簿Excel文件檔。不過庭審法官為保障柯文哲隱私,僅依照程序進行勘驗與案件必要之檔案,甚至將投影螢幕等全數關閉,避免與案件無關人士看見。而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5日也現身旁聽,坐在旁聽席上最後一排,默默的看著坐在被告席上的柯文哲,而柯文哲也時不時會朝陳佩琪的方向張望,疑似以此緩解思念之情。然而柯文哲5日在庭審時數度均欲發言,先是諷刺檢察官,「你們把我關了9個月,現在才在講訴訟經濟」,隨後立即遭一旁的律師制止,而在庭審最後即將結束之際,柯文哲再度拿起麥克風發言,孰料才剛講沒兩句就再度遭律師制止,庭審法官也詢問柯文哲是否要發言,如要發言將須全數記載在筆錄上,柯文哲再度在律師的制止下,放下麥克風碎念,「我想要講講話」,隨後才因退庭而還押台北看守所。

終於等到便當會勘驗! 應曉薇:下次坐在這裡的會不會就是蔣萬安?
京華城案今(5日)於台北地方法院續審,由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威京集團董事長沈慶京、前國民黨議員應曉薇、前副市長彭振聲等人接受提訊,但沈慶京因身體不適先行離庭。法院上午重點勘驗市都委會第783次會議錄影,以及2021年8月10日的「便當會」影音檔。在最後,應曉薇直言:「下次坐在這裡的會不會就是蔣萬安?」。檢方針對便當會影片提出質疑,認為柯與應當時互動顯示,柯不可能對相關陳情內容毫無所悉,反駁柯辯稱「完全不清楚」的說法。檢方指出,應不只轉達市民意見,還批評土管條例80-2條的可行性。應的律師則回應,所謂「便當會」本為議員向市府首長反映關心議題的例行交流平台,並非起訴書所稱的「向市長告狀」。應本人則表示,當天共提出7項建議,其中京華城案僅為其中之一,強調自己是盡職反映選民聲音,並非為圖利特定開發案。值得注意的是,當日會議原長約40分鐘,但勘驗版本僅顯示短短5分鐘內容,且集中呈現應發言片段。柯的律師指出,影片無法代表完整情境,也難以從中證明柯與應有任何不法共謀。應對影片被擷取感到遺憾,並強烈批評為何有人在便當會進行時暗中錄影,直言「讓人很失望」。應於勘驗結束後表示,關於土管條例80-2條,在她擔任16年議員以來,這自治條例10多年來只有1案申請。她身為一個民代,只是在傳達市民的陳情,至今仍然希望臺北市越來越好。如果像兩天前都發局前總工程司邵琇珮所言,土管條例未來可以從「送30捐70」恣意改成捐50、捐60,那麼她會很擔心「下次坐在這裡的會不會就是蔣萬安?」法官最後詢問柯文哲有沒有想要發言,柯答:「我(在影片理)都沒講話欸!」,短暫緩解了法庭上緊張的氣氛,連夫人陳佩琪都莞爾。下午預定勘驗的「A1-37」硬碟內容,由於與應曉薇、彭振聲無關,兩人被法官諭知還押看守所。

婆婆臥床不起 陳佩琪驚曝患「重鬱症」:我會好好活
前台北市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已被收押9個月,羈押期限將至,台北地院20日審理京華城案,合議庭會決定是否延長羈押。怎料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在20日表示,她罹患重鬱症,不會再增加用藥,「我會活得好好的!」陳佩琪在臉書發文,「每次開庭去看他,不會刻意打扮,但會想辦法穿著亮麗一點,希望他一眼就能找到我,也很想向他傳達別擔心我,我會克服重鬱症,努力不要再增加用藥,我會努力活得好好的。」陳佩琪指出,「公公告別式那天,先生被要求只能出席家祭,我一再要求就算不讓出席公祭,但至少火化過程能讓兒子陪伴一旁,結果連這個簡單的心願也無法完成。」陳佩琪說,「辦理告別式前要求解除禁見幾天,我就一再強調一個人不是告別式後所有的身後事都可以全然了結的,但法官裁定的天數還是全然按檢查官的意思,一天都不肯多給,導致就像他今天說得,連父親骨灰放在哪裡,至今都不知道,更遑論看一眼了。」陳佩琪指出,婆婆的心智功能也在公公告別式後急速退化,時地物常錯亂,也認不出熟人,下肢疼痛難解,已經臥床不起,「當醫生的都知道老人家長期臥床,健康會急速惡化,先生過去被剝奪了照顧重病父親和全程參加告別式的權利,現在還要繼續剝奪他照顧母親的機會?」陳佩琪也對賴清德說,「司法是社會正義最後一道防線,賴總統您知道司法在人民心目中滿意度最低、最不受人民信賴嗎?您說不會介入司法個案,但您用的司法人員有政治偏見、奉承上意嗎?有公正斷案嗎?整個案情法院都審理數個月了,對案情是再清楚不過了,卻還要用逃亡、串證來繼續延押?九個多月了,沒證據不承認人家就是無罪,還不放人,還要繼續用交叉詰問、尊重審級制度這理由來延押我先生?」

陳佩琪質疑南市「南鐵東移」涉圖利 台南市都發局駁斥:混淆視聽
台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母親節前夕網路發文,質疑台南市「南鐵東移」給建商倍增的容積率比京華城案圖利更甚卻沒事。台南市都發局11日駁斥陳女引錯誤數據混淆視聽,全案報請營建署同意納「都更示範計畫」才施行。強調具公益性質的照顧住宅不容錯比商業建案與政治案件。陳佩琪指出,「南鐵東移」案中,台南市政府給建商2.56倍的容積率是合法的,台北市政府給京華城案僅20%容積率卻是非法。指台南市「多給的容積率、多蓋出來房子的利潤,不是給建商拿走嗎?說是圖利市民也是固定那幾戶。」台南市都發局11日隨即發文還擊,所謂「2.56倍容積」說法早在市府澄清專區內已有多篇新聞文章明確駁斥,陳女仍執意引用舊錯誤資訊誤導民眾以炒作議題。台南市政府強調照顧住宅是營建署同意的都更案示範計畫,容積率依法審核,提送會議審查實施,總計申請50%容積獎勵。基地法定容積為210%,最終設計容積結果為315%,並非外界謠傳的538.4%。台南市都發局表示,照顧住宅是照顧拆遷戶政策,具有高度公益性與社會責任,與京華城為商業建案或政治案件的出發點不同,依循的法令程序也不同,不容錯誤對比。台南市政府澄清,台南市政府依法行政所有決策都有法令依據、專業審議與中央主管機關支持,呼籲勿以不實資訊攻擊市政,混淆視聽、傷害市民信賴。

悲傷母親節...陳佩琪發文控給相同容積率僅柯文哲被關 下周要去學做餅乾與總統夫人有關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10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母親節將至,她以一個「悲傷的母親、不快樂的媽媽」身分,表達對丈夫柯文哲的思念,並對司法體系處理京華城案的標準提出質疑,為何南鐵東移南市府給建商2.56 「倍」的容積率是合法的,但北市給20「百分比」卻是非法的?市長還要被判數十年徒刑,被關押在牢裡八個月還不放人?陳佩琪指出,南鐵東移案中台南市府給建商2.56倍的容積率被認定合法,柯文哲任內台北市府僅給京華城案20%容積率,卻被認定圖利違法,「有人說南鐵多蓋的房子是圖利市民,但實際上建商才是真正獲利者,說圖利市民只是幾戶人家受益。」她質疑,相較於京華城長年荒廢導致商圈沒落,若能重新開發,不僅市容改善、市府增加稅收,更能促進整體市民利益,為何卻被認定圖利罪?她痛批,「地方自治法是檢察官說的算?還是誰說的算?」質疑檢方對案件的雙重標準,認為根本無視基本法律邏輯,令人難以接受。除了針對司法的不滿,陳佩琪也分享一段個人記憶。她說,柯文哲即便在選舉期間行程繁忙,2023年10月仍親筆為一位曾經教過的學生寫推薦信,但對方在柯遭羈押後卻四處發文、上節目汙衊他,讓她感到心寒,「想到這裡不禁淚流滿面。」她最後表示,下週將到烘焙教室學做餅乾,親自送給柯文哲吃,「總統夫人會做,我也會做。雖然你現在被這個人關押在牢房裡,但我要你知道,你的太太沒有比這個人的差。」她也語帶諷刺地說,「只是覺得很奇怪,我印象中我們的總統不是一個完全不掩飾的全糖主義者嗎?」

快訊/京華城案今再開庭!柯文哲等7被告現身北院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深捲京華城案、政治獻金案,他涉嫌於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將京華城容積率提高到840%,遭疑獨厚威京集團損害市民利益,至今仍被羈押在台北看守所。台北地院今(8日)再度提訊柯文哲,包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等7名京華城案被告,均會出庭應訊。續審京華城弊案,台北地方法院今(8日)上午再度提訊柯文哲,稍早他穿著藍白拖,雙手上銬步下囚車,神情淡定地被帶入法庭,而妻子陳佩琪也現身北院到場旁聽。

「他有青蛙肢!」陳佩琪聽柯文哲自己洗衣服哭了 質問:他做了什麼要被這樣對待?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容積率及政治獻金弊案,收押至今逾8個月,身體健康也傳出亮紅燈。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今日再度發聲,提到年初與丈夫相聚時,曾聽他提到看守所內沒有洗衣檯,自己又有肌肉纖維化疾病「青蛙肢」難以蹲下,因此洗衣服對他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陳佩琪表示,自己聽到先生的話不禁眼淚奪況而出:「真不知他到底做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著?」並回想起70年代發生的「李師科土銀搶案」,直言「數十年後台灣的司法有進步了嗎?有從這事件中記取教訓嗎?」陳佩琪今(3)日下午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與許多已婚婦女一樣,每天早上都很多例行的家事要做,比如清洗全家的杯子,洗滌毛巾、衣物,然後為家人準備早餐。若先生柯文哲在家時,他們這時便會坐在一起聊聊最近的時事。陳佩琪指出,柯文哲年初交保返家那一週裡,曾和她提到北所房內沒有洗衣檯,他又有青蛙肢難以蹲著,因此洗衣服成了很大的挑戰。而她感嘆「現代人應該沒人像古代阿嬤一樣,蹲著用手搓洗衣服了」,因此聽到丈夫的陳述,眼淚不禁奪眶而出,「真不知他到底做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著?」陳佩琪在文中再次強調:「我的先生柯文哲,他『沒有介入京華城的任何一場決議會議, 沒影響決策會議中的任何的一位委員』,卻被台灣的司法關押他八個月不放!」「大家還記得數十年前台灣發生的李師科土銀搶案嗎?」陳佩琪寫下:「因為隨便一個人密告(誣告),加上一條紋路類似的被單,當時檢警就逮捕王迎先當替死鬼抵帳,導致王不堪受辱而跳河自殺,數十年後台灣的司法有進步了嗎?有從這事件中記取教訓嗎?」陳佩琪也表示,柯文哲在庭上說人家陳情,而他自己是醫生出身, 沒有都市計畫專業,因此交給內部和外部的專業委員組成會議,開了十幾次的會議而決定京華城容積,最後由會議的主席蓋了市長的甲章而決行,「請問你們現在關押一個沒有介入的市長到底是什麼邏輯?台灣到底是什麼世界?」面對京華城陳情案送交都市計畫委員會,陳佩琪則指出,醫院若有人投訴說『你們醫生醫死人了』,病家要討公道,接到陳情的院長也是把整個事件交由專業的醫療爭議委員會處理,「請問市長將市民的陳情交給專業的委員會處理,到底是犯了什麼罪?」據了解,所謂「青蛙肢」,是指「臀部纖維化(Gluteal fibrosis/Gluteal contracture)」,在民國5、60年代,青蛙肢是一種常見的肌肉疾病,那時的小孩一旦發燒,都會在臀部注射一些成分不佳的退燒藥或抗生素,造成肌肉變性攣縮,不過自從退燒藥改成口服或是塞肛門的方式,青蛙肢就很少見。青蛙肢的主要症狀,是在膝關節、髖關節進行彎曲時、兩側大腿無法內收併攏,必須外展,髖關節才能彎曲。就如同青蛙關節,因此得名。

揭柯文哲去年總統大選結束後1疑惑 陳佩琪:你就別傻了
針對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入京華城開發案及政治獻金案,至今仍遭羈押一事,其妻陳佩琪醫師今(1)日在臉書發文,透露柯文哲於去年總統大選結束後、520總統交接期間,曾多次表達對當選人未與在野黨溝通合作的疑惑。陳佩琪發文表示,柯文哲當時經常問她:「總統當選人怎麼都還沒來找我們在野黨談合作啊?」這樣的問題反覆出現,令她不禁直言回應:「你就別傻了,他只是想抓權稱帝,讓自己能連任,讓民進黨千秋萬世執政而已,找在野黨協商根本不在他的規劃中。」她指出,柯文哲聽後一時語塞,陷入沉默,可能是難以接受這樣的政治現實。不過過了一段時間,柯仍再次提出相同的問題:「賴清德怎麼還沒來找在野黨協商啊?」對此,陳佩琪感嘆,「一次又一次」,最後柯竟「被當成消滅的對象抓去關了」。陳佩琪也強調,從政者皆有野心與夢想,有人選擇自我提升實踐理想,有人則靠打擊政敵來鞏固權力。她認為,柯文哲是想讓台灣變得更好的人,雖然在帶領民眾黨過程中可能過於急躁,但她強調,柯已在庭上承認若有做不好的地方會檢討改進,並強調「政治獻金與申報誤差,沒有一毛錢進入自己口袋」。

陳佩琪再提「南鐵東移拆遷案」 批賴清德權利越大傷害越大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昨(27)日發文回憶初見總統賴清德,疑惑喜歡畫的人心底應該不會如此兇殘才對。可後來台南因登革熱死了很多人,賴卻拒入議會很多天,「不知是否過去霸道慣了,沒人治的了賴,才導致當總統後,一昧要求60%在野陣營要跟40%執政黨合作。」陳佩琪今(28)日再度發文補充,提到過去的「南鐵東移拆遷案」,表示權力越大傷害越大,以前是台南,現在擴及全國。陳佩琪27日於臉書發文表示,聽了賴清德對在野陣營號召25萬人上街頭抗議的反應談話後,心裡頗為訝異,有人開玩笑地說,她是否要應賴清德的指示,去天安門抗議,這樣柯文哲才有可能被放出來?自己是不想再回應這種話題了,回應下去就只是純粹嘴砲式的口水戰而已,「不過以一個總統的高度如此回應民意訴求,驚訝之餘,還是很努力地從自己的記憶中去搜尋這個人」。陳佩琪昨日於臉書發文提到,印象中自己見過賴清德一次,當時應該是市長,是和北市府員工去台南做市政交流時見到,賴請他們去吃飯,席間和柯文哲閒聊一些市政議題,記得雙方有談到市政預算,賴稱「台南啊!市政預算不多啦!不像你們台北」等。陳佩琪回憶道,隨後參觀台南市政府,印象中某一層樓走廊掛滿了市府買的畫,她個人很喜歡畫,看得津津有味,「現在回想起來,心裡還是很疑惑,喜歡畫的市長(總統),心地應該不會如此兇殘才對啊?」陳佩琪提及,後來對賴有印象是台南登革熱死了很多人, 但拒入議會很多天,理由是抗議議長賄選判決不公,「感覺他就是一個不計外界毀譽、很有個性的人,心想要是台北市長這麼做,下場一定很淒慘,但只要台南市民容忍,外人也不好說什麼。」陳佩琪批評,但是否過去霸道慣了,沒人治的了賴清德,才導致對方現在當了總統後,一昧地要求60%在野陣營要來跟40%選票的執政黨合作,而非40%執政黨要傾聽民意,跟60%在野陣營合作。對此,陳佩琪今日又在臉書發文補充,因自己是醫生,比較重視台南發生的登革熱死亡人數創紀錄的新聞,不過「感謝網友提醒,要去看賴清德在台南南鐵東移對待市民的那張嘴臉,還有富立建設這家公司。」陳佩琪指出,「權力越大,傷害越大,以前是台南,現在是擴及全國。的確,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是萬古不變的道理。」印象中毛家慶已經去告發南鐵東移了,「不曉得這案子辦的進度如何?南檢有大搜索了嗎?」

柯文哲出庭全程旁聽 陳珮琪:最擔心柯心律不整不知何時成致命傷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弊案而遭羈押,並於2024年底遭起訴,第二次準備庭於17日召開,柯文哲頂著光頭現身,其妻子陳佩琪也全程旁聽,陳佩琪表示,柯文哲的腎結石還沒完全排除,且她十分擔心柯文哲心律不整的狀況,希望能與支持者一起打贏這場戰爭。陳佩琪說,她旁聽後最大疑惑,是京華城開發案至今都還沒釐清是都市更新還是都市計畫,也沒釐清是否違法,認為這是很奇怪的法律過程,「無法了解為什麼法律走到這種程度。」陳佩琪也再次對丈夫的身體表示擔憂,她提到,從X光來看,柯文哲的腎結石還沒完全排除,也不清楚能否完全排除,她最擔心的是柯文哲心律不整,不知何時會變成致命傷。陳佩琪說,心臟方面依舊有持續找醫生替柯文哲看診治療,並對支持者們表示感謝,「代表主席還有所有民眾黨黨公職感謝大家,希望大家一起打贏這場戰爭。」

柯文哲出庭準備3頁講稿「要講清楚」 委屈自訴:搞不清楚狀況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17日提訊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進行第二次準備程序,柯文哲向法官表示,這是社會矚目案件,他在搞不清楚狀況下就被羈押至今,他準備三頁講稿要講清楚,法官許芳瑜說,先由檢辯進行證據能力討論,結束後,會讓柯文哲在法庭內講。柯妻陳佩琪到法庭旁聽,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立委黃珊珊等人也到庭關心柯文哲案件訴訟狀況。台北地檢署去年底依《貪汙治罪條例》圖利、違背職務收賄及《刑法》公益侵占、背信罪起訴柯文哲,累計求刑共28年6月,併科罰金 5000萬元,褫奪公權10年。 針對被訴圖利京華城容積率、收威京集團沈慶京賄款及侵占政治獻金,柯文哲都否認犯罪。

柯文哲術後首開庭 張啓楷:將提案推動法庭直播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容積率案,今(17)日上午提訊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2度準備召開程序庭。柯妻陳佩琪、現任主席黃國昌、新聞輿情部主任吳怡萱、立委黃珊珊、張啓楷前往聽庭。稍早柯文哲頂著近乎光頭的造型現身。張啓楷表示,民眾黨最近就會正式提出修法,希望要求法庭直播,讓全民共同檢視案子,相信這對台灣的司法進步、公開透明會有很大的幫助。張啓楷今早接受媒體採訪指出,今天是柯文哲手術後首度出庭,一方面關心他的身體,讓各界可以知道身體狀況,上次出庭柯文哲有備而來,這段時間關在裡面他看了很多卷宗,有很多感慨,上次終於有一個機會為自己辯白,講了非常多重點,戳破很多檢察官提的謬誤。「聽說今天檢察官也派出一個悍將」,但現在不是派誰的問題,而是事實的真相一定會一直呈現,這才是社會公眾要的。張啓楷表示,民眾黨一方面支持柯文哲爭取司法上的人權,一方面也會推動法庭直播,希望全民都能看得到重要案件的審判過程,包括檢察官到底提出怎麼樣的證據、柯文哲或律師發現哪些不合理、不合法的地方,支持他的司法與人權。張啓楷指出,很期待看到包含「剴剴案」在內,台灣重要的案件能現場直播,讓全民共同來檢視,一方面看看檢察官是不是羅織罪名,也看看柯文哲遭押人取供後,某些證據的證據力如何,透過全民來做這件事。他舉例,法庭直播在全世界自由國家都有做的,像是好萊塢明星強尼戴普(Johnny Depp)的離婚案的直播,原本他遭妻子指控家暴,但全球千萬人看了法庭直播後,整個出現大的翻轉;事實上,國內大法官會議(憲政法庭)也都是有公開直播的。張啓楷說,所以民眾黨團近期就會正式提出修法,希望未來重要的法院開庭都是現場直播,可以先從「剴剴案」開始,也爭取包括柯文哲以後所有的開庭都現場直播,能朝此方向努力,讓全民共同檢視,這對台灣未來的司法進步、公開透明應該也會有很大幫助。

柯文哲術後首度出庭!光頭現身法院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及京華城容積弊案及政治獻金案,自遭收押以來,健康狀況備受關注。今(17日)上午,台北地院再度提訊柯文哲進行準備程序,這也是他4月初接受輸尿管鏡手術後首度公開露面。柯文哲頂著光頭造型現身法院,神情嚴肅、不發一語,快速步入法庭,而他的妻子陳佩琪則一早獨自抵達法院,低調排隊領取旁聽證,全程未對媒體發表任何言論。 柯文哲的支持者「小草」們早在16日傍晚就開始在法院外守候,希望搶得旁聽席次。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也現身與支持者一同排隊,展現力挺態度。當柯文哲的囚車抵達時,現場支持者高喊「阿北加油」,為他打氣,場面一度熱烈。 此次庭訊焦點在於檢辯雙方對證據調查及證人傳喚的確認,預計將完成所有準備程序,為5月密集開庭的交互詰問階段鋪路。柯文哲自被起訴以來,始終堅稱清白,更在3月20日的首度開庭中,痛批檢方「政治迫害」,甚至指控檢察官以不雅照威脅逼供,引發軒然大波。當時庭訊長達6小時,柯文哲不僅否認所有指控,更怒嗆檢察官「不要臉」,並質疑司法公正性,強調自己絕不認罪。(圖/趙世勳攝)台北地院自3月底啟動京華城及政治獻金案的準備程序,包括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北市議員應曉薇等涉案人均已陸續釐清答辯方向。柯文哲與其他3名被告於3月28日被裁定延押2個月,而他的健康狀況一度成為辯護律師團聲請具保停押的理由。據了解,柯文哲術後恢復良好,但此案後續審理進程仍受各界矚目,尤其5月將進入關鍵的證人詰問階段,司法攻防勢必更加激烈。 北檢去年12月依《貪污治罪條例》等罪起訴柯文哲,具體求刑28年6月,併科罰金5000萬元,並褫奪公權10年。面對高強度司法追訴,柯文哲陣營持續以「政治打壓」反擊,而此案的審理結果,不僅牽動柯文哲的政治生涯,更可能影響民眾黨及台灣政壇未來的發展走向。

「橘子」遭通緝…調查局網站塞爆 陳佩琪自爆「每天跪地磕頭」:求司法公平審判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政治獻金等案,遭到裁定延押,雖提抗告但被高院駁回。而他的貼身秘書「橘子」許芷瑜至今滯留海外未到案,遭北檢通緝,調查局「外逃通緝犯查詢系統」昨(10日)晚公布通緝資料,結果因瞬間流量過高,導致登入緩慢。對此,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今天也發文,向檢察官和法官喊話:不要看到「柯文哲」就說會逃亡串證。調查局「外逃通緝犯查詢系統」公布「橘子」許芷瑜的通緝資料,外傳遭朝聖的網友塞爆,造成網路緩慢。調查局今天澄清,網站沒有當機斷線,但網站後台紀錄顯示昨天深夜11點到午夜,因瞬間流量過高而有登入緩慢狀況,並無遭外力攻擊跡象。「橘子」許芷瑜遭到通緝。(圖/翻攝自法務部調查局)針對柯文哲近日情形,以及調查局發出的通緝新聞,陳佩琪今天在臉書希望檢察官和法官,不論是延押或駁回,請把律師和黨團提出的證據,撥冗看一下,哪裡不合理,請高抬貴手說明一下,不要看到是「柯文哲」,理由也不看,就說會逃亡串證,「他是你們的眼中釘沒錯,但他是國家有權主張自己權利的公民,他也是我結縭35年的先生啊!」陳佩琪表示,自從知道柯文哲身體狀況,現在又被羈押延押、抗告駁回後,她每天向天公跪地磕頭,磕頭觸地,心中默念求檢察官、地院法院、高院法官們,祈求給予一個公平的審判機會,「我不是要你們的施捨和憐憫,我要的是司法對他公平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