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
」 巴西 Ella
台灣UCC正式簽訂阿里山「優遊吧斯」咖啡莊園農場契作 用一杯咖啡帶您漫步台灣阿里山
秉持日本UCC 集團創始精神「隨時隨地,將美味咖啡帶給更多的人」,台灣UCC正式邁入40週年,並持續承諾提供給消費者更優質的咖啡選擇、創造出色的咖啡體驗,於2025年攜手阿里山咖啡莊園「優遊吧斯」,雙方簽訂咖啡契作農場合約,穩定供應得天獨厚的阿里山產地咖啡豆,在台落實從咖啡樹種植、原料採購、研發、生豆烘焙與加工的每一個環節,以確保從一顆種子到一杯咖啡From bean to a cup都能帶來最上乘的品質。台灣UCC 40週年限定推出「阿里山三韻味」咖啡組合,僅限COFFEE LOVER's PLANET店內供應,每組售價380元(圖/UCC提供)。台灣UCC總經理 系山英二表示,優質的咖啡體驗源自於產地,因此UCC咖啡在全球各地首重精心挑選每一批咖啡豆;深耕台灣40年,台灣UCC緊密在地連結,以提升咖啡品質並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使命,不僅精選出最獨特的高山精品咖啡,攜手優質合作夥伴,同時整合UCC集團的全球優勢,研發符合台灣咖啡市場的商品,期待進一步推動台灣精品咖啡與國際接軌,以具體行動支持市場永續發展,創新每一段咖啡里程。台灣UCC展望未來,用一杯咖啡,讓世界品味台灣美好,看見台灣阿里山!台灣UCC 40週年,引領台灣精品咖啡躍進國際,用一杯咖啡帶您漫步台灣阿里山(圖/UCC提供)!台灣UCC X阿里山YUYUPAS優遊吧斯農場契作|強強聯手超越無限YUYUPAS優遊吧斯咖啡莊園,地處北緯23.5度終年雲霧繚繞的阿里山,在此中高海拔1,200公尺的茶園裡,適宜的日曬光照長度、豐沛霧氣、水氣,匯聚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提供種植咖啡良好的先天條件,目前園內擁有超過2萬棵咖啡樹,每年可供應近20噸咖啡生豆,是目前阿里山地區唯一擁有生產研發中心與完整咖啡後製設備的的咖啡莊園,更是全台唯一通過國際雨林聯盟認證的咖啡莊園。台灣UCC正式簽訂阿里山「優遊吧斯」咖啡莊園農場契作 用一杯咖啡帶您漫步台灣阿里山(圖/UCC提供)。

週日穀雨撞媽祖生!「7大禁忌」小心別犯 命理師曝超簡易開運法
下週日(20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當天也剛好是媽祖聖誕。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透露,穀雨是春天最後一個節氣,穀雨開始雨水會增加,因為冷暖空氣交會,因此降雨多,也是氣溫開始回升之時,適合農夫播種耕田,但當天也有諸多禁忌。1、戒爆怒穀雨日天氣忽冷忽熱,因此脾氣較差,一旦動怒容易犯下不可逆的錯誤。2、不宜減衣物穀雨日天氣早熱晚涼,不宜收太多衣物,以免身體著涼感冒。3、避去森林穀雨日是撲滅害蟲的時刻,因此害蟲較多,前往山區森林多的地方,容易被害蟲叮咬,因此僅量避開森林與雨林之地。4、注意除濕穀雨日容易下雨,也容易忽冷忽熱,濕氣較重,因此要注意多加除濕,以免引發痛風。5、小心用電穀雨日濕氣重,用電要小心,尤其電器用品容易受潮,或者使用電器用品容易觸電。6、傳染疫情變多穀雨日濕氣重,易引發傳染疾病,尤其現在疫情嚴峻,需要注意社交距離,以避免傳染病發生。7、上山要注意穀雨日易下雨,前往山上要注意容易天雨路滑,易跌倒摔倒,建議避免前往上區。另外,小孟老師也分享穀雨日的開運妙招,可以準備一碗生米,米中放88元硬幣,選當日上午9時至11時,向天外祈求財運大發;此碗米為蛇年穀雨米,求完後放在書桌上,男左女右,放1天後倒掉,硬幣拿去捐款,能幫助財運大開,有施必有得。

啃樹葉、舔冰塊一人竟要花1.7萬 餐廳:主打雨林味料理
大陸上海一家高級餐廳請客人啃樹葉、舔冰塊,還有一道菜是大象的大便,一餐要價近40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78萬元),而餐廳老闆分別來自雲南和法國,主打雨林味道餐點。有人看了酸,「尷尬癌要到末期了」。大象糞做的甜點。據新民晚報報導,該餐廳菜色原始,主打生態融合料理,2名老闆來自雲南和法國,想還原雨林味道。據了解,餐點有一盤冰塊,要客人舔掉上面的蜂蜜和花粉,還有苔蘚、竹蟲、酸螞蟻等,甚至有用大象糌粑做成的甜點。每人一餐要1.7萬元。而想吃飯也沒那麼簡單,要繞餐廳走兩圈,參觀食材展示室和蔬菜溫室等,而食物是從軌道運上來,水杯和酒杯也會被收走,所以要喝快點,不然下一道菜就看不道奔杯子。據悉餐廳每周只開2天,每晚僅開放1桌,有12個位子,提供15道體驗餐,一位要付3888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73萬元),菜單會不定時更新。至於餐點好不好吃,有吃過的網友表示,很難說每道都好吃,有些菜難以形容,幸好最好五道是正常料理,有雞腿類主食,至少能吃飽。也有人酸,看了真的會笑出來,更有人說,「尷尬癌要到末期了」。

DEFENDER 發表 DEFENDER AWARDS 獎助計畫 協力守護保育與人道主義
Gaydon, UK – Wednesday 02 April 2025 : 英國原創探險品牌 Defender 發表首屆 Defender Awards 獎助計劃,倡導並支持世界各地保育與人道主義推展工作。繼與英國紅十字會 70 年的合作夥伴關係、以及與英國慈善組織 Tusk 信託基金會攜手保護非洲瀕危物種 20 年後,Defender 再度承諾投入 100 萬英鎊資金獎助,堅定不移地支持保育與人道主義發展工作。這項跨國際的獎助計畫預計將表彰並獎勵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澳洲、日本和南非的七組獲獎計畫。獲獎者將分別獲得 10 萬英鎊的資金獎助,一輛堅固耐用、支援偏遠地區第一線工作的 Defender 車輛,以及專業團隊的協力指導。Defender Awards 獎助計畫涵蓋四項類別 :Defenders of the Wild (荒野) – 保護瀕危物種。Defenders of Humanity (人道) – 支持弱勢群體。Defenders of the Land (土地) – 保護和恢復地球上最珍貴、最脆弱的地域。Defenders of the Sea (海洋) – 保護海洋物種與環境。 首波計畫將涵蓋四項類別:Defenders of the Land (土地)、Defenders of the Sea (海洋)、Defenders of the Wild (荒野) 與 Defenders of Humanity (人道)。(圖/Defender提供) 首波計畫將涵蓋四項類別:Defenders of the Land (土地)、Defenders of the Sea (海洋)、Defenders of the Wild (荒野) 與 Defenders of Humanity (人道)。(圖/Defender提供) 首波計畫將涵蓋四項類別:Defenders of the Land (土地)、Defenders of the Sea (海洋)、Defenders of the Wild (荒野) 與 Defenders of Humanity (人道)。(圖/Defender提供) 首波計畫將涵蓋四項類別:Defenders of the Land (土地)、Defenders of the Sea (海洋)、Defenders of the Wild (荒野) 與 Defenders of Humanity (人道)。(圖/Defender提供)Defender 是一個致力於貢獻世界,以實現願景為核心的品牌,其守護人道主義的淵源可以追溯至問世於 1948 年的第一款 Land Rover Series 系列車型。Defender 長年以來扮演著公益社群在世界各地運作的生命線,從 1954 年英國紅十字會的護理師在肯亞與杜拜部署第一批車輛,到攜手英國慈善組織 Tusk 信託基金會保護非洲瀕危物種與生態多樣性,為那些以挑戰不可能為日常的英雄們提供最有力的支援。Defender 營運總監 Mark Cameron 表示:「Defender 擁有幫助人們拓展世界的榮耀傳統,其中包含人道主義和保育事業的推展。我們與紅十字會建立了長達 70 年的合作夥伴關係,並且在與 Tusk 合作的 20 年間支持相關組織,但我們希望未來能持續找到參與小規模計劃的方式。」「我們全新發表的 Defender Awards 獎助計畫,將表彰並支持奉獻於保育和人道主義的英雄們,預計投資超過 100 萬英鎊,組織一個國際專家網路,分享知識並幫助推動變革。它具有國際規模,但著眼於當地,延續並豐富 Defender 支持脆弱棲息地、物種與社群的悠久歷史。」這項獎助計畫將由每個國家的評審團隊在四項獎項類別中,各選出兩件參賽計畫,從而形成一份 56 件的國際入圍名單,然後由全球知名的保育和人道主義專家組成的評審團,決選出最終的七件獲獎計畫。Defender Awards 獎助計畫詳情這項開創性的Defender Awards 獎助計畫為期兩年,旨在支持於地方層級開展人道主義和保育計畫的小型慈善機構與非營利組織。獲勝者將分別獲得 100,000 英鎊的資金獎助,同時將獲得一輛支援組織營運、性能強大且耐用的 Defender 4x4 與車輛相關維護資源。此外,獲獎者還將獲得經驗豐富的 Defender Awards 評審團持續指導和支持,評審團將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為獲獎計畫提供指導與建議。在首屆 Defender Awards 獎助計畫中,國際評審團將從入圍名單中選出七項獲獎計畫,每個參賽國家,包含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澳洲、日本和南非,將至少評選出一項獲獎計畫。Defender Awards 由全球知名的保育和人道主義專家組成的評審團,決選出最終的七件獲獎計畫,將分別獲得 10 萬英鎊的資金獎助、一輛 Defender 與專業團隊協力指導,獎助總值預估將超過 100 萬英鎊。(圖/Defender提供)通過初選的 56 組入圍名單將包含來自每個國家的以下各類別中的兩個項目。Defenders of the Wild (荒野) : 致力於幫助保護瀕危物種的項目,無論其大小。其使命是幫助保護各種本土物種,例如義大利和德國的高山鼩鼱或南非的禿鷹。Defenders of Humanity (人道) : 針對在人們和社群需要幫助時提供支持的項目。其使命是幫助弱勢群體繁榮發展,並幫助他們為難以預期的危難做好準備、做出應對並從危難中恢復。Defenders of the Land (土地) : 致力於保護重要生態系統的計畫。其使命是幫助保護和恢復世界上一些最脆弱的地域景觀,例如英國的荒野或澳洲的雨林。Defenders of the Sea (海洋) : 致力於支持海洋和沿海物種、以及其賴以維生之生態系統的計畫。其使命是解決影響海洋生物和沿海社群所面臨的諸多挑戰,例如法國的水污染或日本非永續性的漁業濫捕行為。Defender Awards獎助計畫與 Defender 即將公開的「Rhino Whisperer 犀語者」形象廣告將共同宣示 Defender 引以為傲的品牌精神,同時致敬與英國慈善組織 Tusk 信託基金會長達 20 年的合作夥伴關係。過去 20 年來,Defender 始終致力於幫助 Tusk 完成在非洲的保育使命,在此期間,Tusk 強化了對超過 5,000 萬公頃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巡護工作,並支持了 40 多種瀕危物種的保育。Tusk 創辦人兼總裁 Charlie Mayhew OBE 表示:「我們與 Defender 的合作夥伴關係日益緊密,20 多年來,我們的許多專案合作夥伴一直依靠 Defender 車輛來支持組織的營運。這項全新的 Defender Awards 獎助計劃將為規模較小型的組織提供一個寶貴的機會,讓他們能推動屬於自己的計畫與夥伴關係,並從額外的資金獎助、專業知識以及 Defender 的 4x4 性能中受益。」

新加坡全新「亞洲雨林探險園」初春開幕 悅榕集團獅城首間度假村遠離塵囂
根據新加坡旅遊局統計,新加坡在2024年迎來強勁的旅遊復甦,全年國際旅客入境人次達1,650萬,較2023年成長21%;而2024年台灣赴新加坡旅遊人數達403,367人次,恢復至2019年水準的95%,展現穩健復甦態勢。展望2025 年,預估國際旅客人數將達到1,700萬至1,850 萬人次。新加坡旅遊局今(26)日舉辦2025年春酒午宴,由新加坡旅遊局副局長柯淑丹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兼執行署長潘政志共同分享新加坡在永續旅遊、商務會展、及景點體驗更新三大面向的最新動態,邀請台灣旅客探索獅城。新加坡旅遊局副局長柯淑丹(左二)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兼執行署長潘政志(右三)分享新加坡旅遊相關趨勢。(圖/魏妤靜攝)其中台灣旅客最關注的應該就是全新景點或設施,新加坡以高度的城市綠化率聞名,在繁華的都市景觀中巧妙融入綠意,除了2023年重新開幕的飛禽公園(Bird Paradise),萬態保育集團將於今年3月正式開放全新的「亞洲雨林探險園」(Rainforest Wild),也是亞洲首座以探險為主題的動物園。旅客可漫步於鬱鬱蔥蔥的樹冠下,穿越神秘的洞穴迷宮、探索多樣化的動物棲息地。此外,悅榕集團在新加坡的首家度假村「萬態雨林悅榕莊」(Mandai Rainforest Resort)也將於今年開幕,該度假村在設計上模仿熱帶雨林的涼爽氣候,並運用雨水循環再利用技術,為旅客提供更加永續和舒適的入住體驗。《哈利波特:魔法幻境》帶領旅客親身感受魔法魅力。(圖/新加坡旅遊局提供)此外,聖淘沙名勝世界旗下的S.E.A海洋館的擴建工程也將於今年完工,其規模預計將擴大三倍並更名為「新加坡海洋館」,計畫於 2025年7月試營運,將結合前衛的互動科技,為旅客帶來更多的海洋奧妙故事;新加坡也持續擴展在國際IP合作方面的布局,像是2024年,新加坡迎來高人氣的「吉卜力奇幻世界」展覽,吸引無數粉絲前往朝聖;而《哈利波特:魔法幻境》也在新加坡迎來亞洲首秀,帶領旅客踏入沉浸式魔法世界。2025年,還有眾所期待的「迪士尼探險號」(Disney Adventure)郵輪將於12月15日展開亞洲首航;而新加坡環球影城也於近期開幕全新小小兵樂園(Minion Land),為親子旅客帶來無限歡樂。此外,2025年「F1新加坡航空大獎賽」(Formula 1 Singapore Airlines Singapore Grand Prix 2025)將於10月3日至10月5日盛大登場。今年賽事重磅邀請傳奇歌手艾爾頓強(Elton John)與韓流天王G-Dragon 登台,將再度點燃濱海灣街道賽道的璀璨夜空;而全球首個區域性保時捷體驗中心(Porsche Experience Centre)將於2027年落腳新加坡樟宜展覽中心旁,還將設計一條2公里長的專用操控賽道。新加坡以一系列創新舉措加速永續旅遊發展。(圖/新加坡旅遊局提供)目前全球永續發展勢不可擋,新加坡在2024年全球目的地永續發展指數(Global Destination Sustainability Index)評比中,榮獲亞太地區第1、全球第7的佳績,並以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為目標。在永續旅遊領域方面,2024年新加坡取得兩項重大進展,第一項為新加坡與全球可持續旅遊委員會(GSTC)合作,共同制定全球首個「景點標準(Attraction Criteria)」,預計2026年初正式開放全球景點申請認證;第二項為推出《MICE 場地可持續發展指南(MICE Venue Sustainability Playbook)》,為會展場館提供具體指引,涵蓋能源效率提升、廢棄物管理、節水措施等領域,進一步推動會展產業減碳。另外新加坡也致力於邁向「全球最佳會展城市」,2024年迎來超過12場世界級會展活動,包括新加坡航空展、亞洲光電博覽會、SuperAI亞洲頂尖人工智慧大會等;作為亞太地區的會展中心,新加坡擁有超過1,700個活動場地,以及6座專門建造的大型會展場館,且不斷升級商務會議所需的硬體設施。除了頂級的會展設施,從任何會展場地出發,僅需30分鐘即可抵達眾多休閒景點,讓商務旅客在繁忙行程中也能輕鬆探索獅城魅力。「海風號」今夏將從西部沿海改為拓展北台灣沿海觀光體驗,可遠眺太平洋龜山島海景,並停靠猴硐、頭城小鎮。(圖/魏妤靜攝)說到永續發展,雄獅旅遊繼獲BSI溫室氣體盤查頒證肯定,包括於官網揭露永續報告書、TUI 旅遊集團東北亞地區首張「永續旅遊供應商證書」、再次榮獲環境部頒發「銀級環保旅行業」標章,也於今年獲得「GTS綠色旅行標章(Green Travel Seal)」,成為國內首間取得該標章認證的上市旅行社。為實踐永續旅遊,雄獅持續深耕鐵道觀光,像是國旅部分,獨家運營列車包括鳴日號、鳴日廚房、藍皮解憂號、海風號、山嵐號等、阿里山林鐵福森號與栩悅號等。其中海風號預計4月份開始行駛夏季路線,將推出南港至宜蘭往返的全新路線,山嵐號也預計清明連假後上路,將走花東縱谷路段。今年雄獅在觀光列車上也將焦點移往國外,以日本為佈局重點,含四國三大列車物語、東北EMOTION美食列車、北陸雪月花列車、關西丹後黑松號、etSETOra、天地號等包列趟次;更鎖定九州36+3、RAIL KITCHEN、雙星4047等列車推出行程;長程鐵道旅行亦推出瑞士冰河列車,以及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最佳旅程」之一的「加拿大景觀火車銀楓艙」等行程,未來還將陸續規劃北海道、澳洲等地特色列車。

懸缺3個多月終確認 服務30年朱孝芬「行銷圓仔建功」接掌台北動物園
台北市立動物園長一職懸缺3個多月,台北市府20日宣布由現任副園長朱孝芬升任,21日舉辦布達典禮。動物園表示,朱孝芬是「園內培養、農場出身」,加入台北動物園30多年,多次參與園區專業轉型及重大業務發展,動物園首次繁殖大貓熊「圓仔」,朱孝芬在相關行銷更是成果豐碩。動物園表示,朱孝芬畢業於台大園藝學研究所,30年前加入台北動物園,歷練環境組技士、技正、組長,後轉任推廣組組長、視導、秘書、副研究員、研究員等職務,2020年起擔任副園長。朱孝芬去年10月接任代理園長時,帶領台北動物園主辦東南亞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年會、持續推動110周年園慶行銷,並代表台北動物園於雙城論壇與上海動物園簽訂小貓熊動物交換合作備忘錄。過去也曾參與大貓熊引進及相關教育行銷,負責主導鳥園更新,並參與穿山甲館(熱帶雨林室內館)等新展示區域設施興建與景觀意象等規畫。同時,台北動物園首次繁殖大貓熊「圓仔」後,朱孝芬擔任動物園行銷會議主席,督導大貓熊行銷活動規畫、文創商品開發及研擬應變策略,成果豐碩,並運用大貓熊保育大使形象連結在地野生動物保育,營造市府南區生態城市觀光新形象。動物園表示,園區去年順利完成未來4年發展藍圖,計畫未來數年內逐步實現園內設施升級與改造,例如配合國際瀕危物種保育合作計畫,改善丹頂鶴、瀕危鳥類及西部低地大猩猩等物種的照養繁殖場地,以啟動丹頂鶴等瀕危鳥類的引進、繁殖及西部低地大猩猩後續的分群照養。此外,動物園也將爭取預算,改善熱帶雨林區的動物活動與展示空間,強化動物福祉,提供遊客更豐富的生態觀光體驗。

密集恐懼慎入!巨蟒遭車子輾爆 腹中40條小蛇屍體噴路上
大多數人見到蛇都很害怕,最近巴西中西部馬托格羅索州的一處公路上,有路過駕駛發現一條巨蟒遭快速行駛的車子輾斃,腹部炸開後竟有約40條小蛇躺在牠身邊,但所有小蛇也都沒有生命跡象。蟒蛇死亡的驚悚畫面在網上瘋傳,不少網友也不捨小蛇們一離開母親肚子就離開世間。根據外媒《太陽報》報導,來自巴西一名男網紅「Eder Fisherman」透過社群,分享一段發生在馬托格羅索州的公路事故畫面,影片中一條長約5公尺的巨蟒倒在MT-388高速公路上,牠的周遭還有一隻隻小蛇,大約有40隻;仔細看能發現小蛇應該是從巨蟒的腹中炸出,推敲牠生前應該已經懷孕準備生育。巨蟒疑似遭到高速行駛的汽車輾斃,不僅奪走牠的生命,也導致牠腹中的後代也全數死亡。驚悚畫面在網上瘋傳,有不少人依照巨蟒的體型,加上是卵胎生,推敲牠應該是森蚺,是一種體型巨大的無毒蛇,主要棲息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河川和沼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蛇之一。巴西的MT-388高速公路上有一條巨蟒遭輾斃,腹中約40條小蛇也全數死亡。(圖/翻攝自Instagram/ederfisherman)有巴西動物專家針對此憾事表示,應該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保護高速公路附近的野生動物,像是為野生動物開闢地下或裝設空中通道,足夠的標誌提醒駕駛哪些路段會有野生動物出沒。在「Eder Fisherman」上傳的影片底下,湧入許多網友留言,「可憐的蟒蛇,還有牠可憐的孩子們」、「這場車禍奪走多少條生命」;有些人也好奇問,「蛇不是蛋孵化的嗎?」事實上蛇有分卵生和卵胎生兩種繁殖方式,大部分的蛇是卵生,影片中應該是森蚺,牠就是屬於少數卵胎生的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台北市立動物園樹獺從天而降 遊客遭砸頭
台北市立動物園於29日發生突發狀況,「熱帶雨林館」內的樹獺在攀爬展場樹木時不慎摔落,有名遊客剛好被樹獺砸中,所幸都沒有大礙,當時引起民眾圍觀,事後也在網路引起熱議。在網友分享的影片中可看到,在人來人往的「熱帶雨林館」內,有隻樹獺從樹木上跌落,路過遊客還剛好被樹獺砸中,樹獺隨後趴在遊客步道上,慢慢爬上欄杆,當時引起一群民眾圍觀,事後也在網路引起熱議,原PO直呼「來過這麼多次動物園,第一次目睹樹懶從樹上摔下,還砸中遊客的頭,看了都覺得痛。好在樹懶和遊客都沒事」。對此,有疑似是當事男遊客的太太在留言區回覆「當下只知道頭超級痛,幸好沒傷到小朋友,後續沒有什麼大問題,今早起床還是一尾活龍,只能說真的太幸運了。」動物園則回應,當下現場工作人員立即詢問遊客狀況,遊客表示無礙不需要送醫,摔落的樹獺經保育員檢查也幸未受傷,昨日已正常活動進食,相關工作人員今早至現場檢視事發環境,將再討論是否需加強相關防範措施,以維護動物及遊客安全,呼籲若遭樹獺碰撞的遊客仍有不適,可以和動物園聯繫。

刀郎與南疆1/金秋找尋喀什葛爾胡楊 沙漠深處74歲木卡姆傳人十年前來台「看過海」
先說在前,深秋南疆行要觀賞「刀郎木卡姆」前,只知刀郎是地區,不知有位歌手叫「刀郎」,蟄伏十多年去年復出,以<羅剎海寺>15天創下100億無國界播放量。本名羅林的他是新疆女婿,早年在刀郎地區采風被木卡姆的恢弘濃烈觸動到,遂以「刀郎」為名,如同沙漠俠客提刀行走江湖。沒去過新疆的歌迷,可聽刀郎唱的<新疆好><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草原之夜>等,想熟悉刀郎地區,那就得聽<喀什噶爾胡楊>,這是他20年前拜訪一位刀郎木卡姆傳人後,以一對因造化弄人無法相守的青梅竹馬,化作沙漠深處兩株纏繞胡楊樹的淒美故事,而創作的情歌。南疆戈壁最大綠洲裡的澤普金胡楊,深秋好美,風起驚動林子金薄羽翼,拍響著金亮金亮。(圖/何曼卿攝)喀什噶爾古稱「疏勒」,今日的喀什地區,位在天山及崑崙山之間的塔里木盆地西北入口,左倚帕米爾高原,為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胡楊木為一種耐乾旱耐鹽鹼抗風沙的稀有樹種,全世界90%的胡楊在中國,中國90%胡楊在新疆,新疆90%胡楊在南疆,因「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有「沙漠英雄樹」之稱。胡楊維語「托克拉克」指「最美麗的樹」,最美的季節在深秋初冬,而最大片、最多人打卡的在「澤普縣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從喀什市沿國道314南下,兩側筆直細瘦的胡楊樹,一路將訪客導向園區,車程約莫2到3小時,如怕塞車就得避開假期。位在戈壁最大綠洲深處、葉爾羌河沖積扇上緣的園區,占地4萬畝,約莫102個大安森林公園,天然胡楊林占去一半,不易「走逛」,訪客不是搭電動遊園車、小火車、馬車,就是租腳踏車。記者一行搭遊園車,追逐湖旁、路邊、崑崙山腳前,貪看一片又一片的青黃、生黃、熟黃、橙黃,風起驚動整片林子金薄羽翼拍翅,在陽光下金亮金亮地響,教人「聽」傻。軸腹1千多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百年來吸引不少探險家,如今N39°探險基地,讓遊客騎著駱駝一睹沙漠風情。(圖/翻攝自Trip官網及中國新聞網)一位在地遊客形容,南疆綠洲遊金秋胡楊林的浪漫,堪比北疆博斯騰湖的金秋蘆葦蕩。園區有一株1400年的「胡楊王」,樹身繫滿祈福紅布條,角落裡播放器不停地說:相傳玄奘取經東歸時路過此地所植。看到<喀什噶爾胡楊>?沒有,那蒼勁有力的老胡楊樹要往大漠深處尋。在塔里木盆地裡橢圓形躺平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南北寬550公里,東西長1100多公里,無異是「生命禁區」。1895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來此,設定北緯39度線(N39°),計畫由東向西穿越最長沙漠軸腹地,最後挑戰失敗。這條記錄不少傳奇故事的「生命之路」,直到20年前,大陸首支探險隊改由西向東徒步穿越,花了73天終於挑戰成功。當地政府索性開發「麥蓋提國家沙漠公園」,修建沙漠公路,辦起探險隊穿越和環塔(國際)拉力賽,台灣賽車手林德偉曾兩度參賽。從澤普往北到麥蓋提的「N39°沙漠探險基地」,車程約兩小時,這裡有沙漠衝浪車、自駕摩托車及駱駝可租借,但別忘了抓緊落日時間,一睹沙丘起伏逆光鑲金的沙漠風情。至於胡楊樹,在空拍畫面裡,宛如奶霜大地上不經意撒落的一顆顆小金花,靜美有力。N39°基地平日遊客不多,廁所意外潔淨,堪作疆旅的公廁模範生。麥蓋提還懷藏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刀郎木卡姆」。刀郎是維語Dolan音譯,泛指麥蓋提、巴楚、莎車等喀什地區維族特有的傳統藝術文化,以傳唱千年集詩歌舞樂於一體的刀郎木卡姆為主,原有12套曲迄今保存9套。國人耳熟能詳的兒歌「掀起妳的蓋頭來」等,不少是音樂家王駱賓來此採集改編。南疆刀郎地區的木卡姆,「恢弘濃烈」,20多年前觸動到一位年輕歌手,也就是去年復出的刀郎。圖為麥蓋提木卡姆非遺傳人卡迪爾•努來克的家。(圖/何曼卿攝)在麥蓋提非遺傳人卡迪爾•努來克的家,記者一行見到正港刀郎木卡姆,約莫30位族人紅豔盛裝,拿著傳統樂器,雖不懂維語,但從唱腔、旋律、節奏及舞蹈肢體動作中,依稀明白了俏皮、曖昧、嚴肅及歡慶。74歲國寶級刀郎熱瓦甫(樂器)非遺傳承人艾海提•托合提十年前曾到過台灣,他說「有看到海」,查了一下,應是2014年隨新疆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受邀環台演出,在花東看見海。卡迪爾•努來克的家附近,有間不起眼但頗有看頭的「刀郎農民畫之鄉」,美術展館裡一幅幅線條粗曠用色鮮豔構圖直率的畫作,展現另一番純樸濃烈的刀郎情懷。從喀什西行,上帕米爾高原前會經過一秘境,《西遊記》沙悟淨的故鄉流沙湖,今日的白沙湖及白沙山。(圖/何曼卿攝)遊完戈壁、沙漠,還想看看冰湖或雪山?可早起從喀什市往西,走國道314約莫3小時車程,朝帕米爾高原前進,一路盤旋上白沙湖及白沙山,直抵《西遊記》裡沙悟淨的故鄉流沙湖。來此秘境,除了拍照打卡,可留點時間,安靜在白沙綠水藍天裡,領受「洗滌」及「療癒」。若不怕暈,沿古絲路今日中巴公路繼續上行,挑戰盤龍古道600個魔幻彎道,直上海拔5000公尺高的紅其拉甫口岸。除了極光及雨林,一趟南疆遊可看盡絕美地景及人文,也更能理解刀朗不分國界的圈粉魅力。若可以,期待忙著巡迴演唱的刀郎,在新疆收官場之前,能來台灣加一場。

江蕙又來啦!二度現身大巨蛋 周杰倫霸氣喊「沒有我做不到的事」
周杰倫的「嘉年華」巡演台北站第三場今(7日)在大巨蛋登場,由於第一天的嘉賓請來剛復出的「二姐」江蕙,讓沒買到首日票的觀眾們超級惋惜,沒想到今日「歷史重演」,再次邀來江蕙助陣,讓全場歌迷暴動。在介紹到場嘉賓時,前副總統蕭萬長與夫人朱俶賢出現在觀眾席,夫妻倆身為江蕙的粉絲,朱俶賢說自己最愛聽周杰倫的〈菊花台〉,最遺憾的就是沒有看到江蕙當嘉賓,表示:「她(江蕙)應該不會來吧?你為什麼沒第一場就邀我來?」還用激將法說:「江蕙你請不到吧?」周杰倫則霸氣回應:「沒有什麼事情是周杰倫做不到的!」周杰倫霸氣喊沒有他做不到的事情。(圖/杰威爾提供)朱俶賢還爆料每天都要放江蕙的〈阿公的眠床腳〉叫蕭萬長起床,而周杰倫果然有求必應,再次找來江蕙當嘉賓,江蕙出現在舞台後,笑說:「我真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我在後台有人跑來說快點化妝。」兩人合唱首日唱過的〈菊花台〉、〈煙花易冷〉,對於再次擔任周杰倫的嘉賓,江蕙開心表示:「今天是我賺到!」除了江蕙,今日的演出內容有著滿滿的回憶殺,周杰倫唱到〈一路向北〉時,陳冠希出現在大螢幕上,這首歌正是兩人合作的電影《頭文字D》的主題曲,陳冠希也配合比出開車的動作。而在唱組曲時,周杰倫無預警唱起他幫S.H.E寫的〈熱帶雨林〉,原來Ella就坐在台下,鏡頭掃到Ella時全場爆出尖叫聲,Ella也感動到泛淚,並比出臉頰愛心回應。Ella與周杰倫的互動逗樂全場。(圖/讀者提供)Ella提到〈熱帶雨林〉是周杰倫寫給S.H.E的第一首歌,能聽到這首歌讓她非常驚喜及感動,周杰倫大讚Ella過了這麼多年都沒變老,Ella搞笑回應:「但你變老了!」後來Ella也補充:「很高興這個地球上有周杰倫。」不過Ella不小心將剛剛發言的品冠說成是光良,讓全場笑翻。

雅加達不再是首都!印尼國會宣布改成特區 「這些原因」遷都努山塔拉
印尼國會正式取消雅加達的首都地位,改為特區,並把首都遷至努山塔拉(Nusantara)。印尼政府決定遷都的原因,主要是雅加達長期受到火山爆發、地震和海嘯等自然災害威脅,並且由於過度開採地下水和海平面上升,地面正嚴重下沉,儘管雅加達成為特區,但仍是印尼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並將保持其在國家事務中的戰略吸引力和重要地位。雅加達過度開採地下水造成海平面上升,雅加達出現嚴重下沉的情況,估計到 2050年約 95% 的雅加達地區可能被海水淹沒。綜合外媒報導,印尼國會19日正式決定,首都從雅加達遷往努山塔拉,報導引述印尼國會副議長卡迪爾的說法,雅加達將變成一個特別區域,並繼續作為印尼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並保持其在國家事務中的重要戰略地位。根據報導,雅加達所處的爪哇島是印尼人口最集中以及全球最擁擠的城市之一,人口逾1000萬,加上周邊衛星市,人口超過3千萬人,除了人口過度集中,過度的城市化和經濟重心集中,也導致印尼發展失衡,雅加達還長期面臨火山爆發、地震和海嘯等天災威脅。雅加達所處的爪哇島是印尼人口最集中以及全球最擁擠的城市之一。除了發展不均衡以及天災影響,由於雅加達過度開採地下水造成海平面上升,雅加達出現嚴重下沉的情況,估計到 2050年約 95% 的雅加達地區可能被海水淹沒,因此,遷都努山塔拉除了能減緩雅加達的壓力,同時促進印尼東部的經濟發展,讓印尼擁有更平衡的發展。印尼政府早在2019年就宣佈首都從雅加達遷至東加里曼丹省,努山塔拉的興建工程也在2022年中啟動並分5階段開發。印尼政府早在2019年就宣佈首都從雅加達遷至東加里曼丹省,努山塔拉的興建工程也在2022年中啟動並分5階段開發,定於2045年完成興建,努山塔拉的含義是「群島」,象徵印尼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並彰顯其作為「萬島之國」的身份。努山塔拉位於印尼的地理中心,相較雅加達更為優越,且地震活動較少,包括洪水和海嘯等天災風險也相對較低。這座新都距雅加達約1200公里,努山塔拉的首都設計還包括森林城市、智慧城市和綠色城市的理念。據了解,該地區擁有豐富熱帶雨林資源、多樣生物種類和豐富礦產資源,努山塔拉位於印尼的地理中心,相較雅加達更為優越,且地震活動較少,包括洪水和海嘯等天災風險也相對較低。新首都周邊還有如巴里巴伴和沙馬林達等海港城市,未來甚至可藉由3城聯動,形成一個超級大都會區,現任總統佐科威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遷都將幫助印尼實現「全球海洋支點」戰略,成為國家的新政治象徵。印尼國會正式取消雅加達的首都地位,改為特區。(圖/翻攝自X)

蔡依林來過!泰式餐廳「Thai J」宣布歇業 台中、桃園店只開到「這天」
室內綠意盎然,每次用餐都彷彿置身熱帶雨林的泰式餐廳「Thai J」,昨突然無預警宣布,因整體大環境影響,無法繼續運營下去,Thai J桃園店、台中店即將在10月20日結束營業。2016年在台中大墩食衣生活廣場1樓開幕的泰式餐廳Thai J,坐擁極佳的花園視野景觀,讓客人在店內用餐彷彿置身在熱帶雨林中,也讓鎮日受到庸碌生活所束縛的城市人,完全為沉靜卻又明亮開闊的氣氛所包圍。Thai J官網指出,該店是全台灣首創的泰北料理餐廳,結合泰北菜和花藝,讓客人用餐彷彿置身森林中,餐廳內除了花園藝術桌子和椅子都是法式宮廷風格、法式沙發和水晶吊燈,讓每個顧客在ThaiJ裡享受短暫奢華。據悉,店內氛圍是許多網美網紅朝聖之地,也是電視節目和藝人公關活動必選之餐廳,例如蔡依林就曾經在Thai J泰式餐廳舉辦過新歌發表會,對於公關活動或品牌發表會甚至是歡宴包場都很適合。官網表示,「該店秉持著傳統泰國菜之口味,注入變化元素,菜色呈現出令人驚艷時尚新風貌,顛覆饕客對泰國菜的刻板印象。」而查看Google評價,台中店、桃園店也分別有4.4、4.5顆星的高分。然而,業者昨卻突然在臉書粉專無預警宣布,「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一路走來感謝有你」,因整體大環境影響,無法繼續運營下去,「Thai J桃園店、台中店即將在113年10月20日向各位說再見。」(圖/翻攝自Facebook/Thai J 泰式料理 總部)

颱風「山陀兒」生成!前身釀嚴重死傷 被永久除名
今年第18號颱風「山陀兒」於今(28日)上午8時生成,據悉,山陀兒這個名稱來自泰國,原本是「山竹颱風」的替代名稱。強颱山竹颱風曾於2018年對中國廣東沿岸造成嚴重破壞,因此被除名,並由「山陀兒」取而代之。山陀兒(Krathon)由泰國命名,其前身山竹颱風在2018年重創菲律賓及中國華南沿岸,釀134死718傷,並在香港引發史上最嚴重的風暴潮,超越1962年颱風萬達。當時香港整體風力為35年來最強,僅次於1983年颱風艾倫。山竹颱風在香港造成多起塌樹事件,並導致多處嚴重淹水,讓整個城市的交通陷入癱瘓。由於災後影響嚴重,香港政府在颱風過後連續兩天宣布停課,但未同步宣佈停工,導致上班族在風災過後的交通日趨混亂,引發市民強烈不滿和廣泛爭議。而因山竹颱風造成的嚴重損害,世界氣象組織決定將其名稱除名,隔年改由「山陀兒」取代。此外,植物愛好者兼作家王瑞閔也在臉書粉專「胖胖樹的熱帶雨林」發文表示,「今年的颱風很熱帶水果,走了一個葡萄桑,又來一個山陀兒」,並說明,山陀兒是楝科的大喬木,形狀及口感與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相似。具有淡淡香氣,滋味酸酸甜甜,甚是好吃,只是果肉極少,較為可惜。原生於分布在東南亞低地森林。除了野生,也常被栽培,1919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園藝試驗場嘉義支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前身)自新加坡引進山陀兒。王瑞閔指出,山陀兒名字由英文santol直接音譯而來,也稱作山道楝或山都兒。大約2000年後,有苗木商改稱它為金錢果或大王果。馬來文跟印尼文稱之為santul,泰文是สะท้อน,轉寫成sathon,發音都類似。

「山陀兒」是什麼? 植物專家:台灣中南部不少
台灣東南方海面上TD22熱帶性低氣壓,可能增強為今年第18號颱風「山陀兒」(Krathon),而對於這個名字的含義,植物愛好者兼作家王瑞閔在網路上解答,表示「山陀兒」是一種熱帶水果,主要分布在台灣中南部,口感酸酸甜甜,與山竹相似,但果肉較少。他指出,這個颱風名稱是由泰國提供的。王瑞閔在臉書粉專「胖胖樹的熱帶雨林」發文表示,「今年的颱風很熱帶水果,走了一個葡萄桑,又來一個山陀兒」,並說明,山陀兒是楝科的大喬木,形狀及口感與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相似。具有淡淡香氣,滋味酸酸甜甜,甚是好吃,只是果肉極少,較為可惜。原生於分布在東南亞低地森林。除了野生,也常被栽培,1919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園藝試驗場嘉義支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前身)自新加坡引進山陀兒。王瑞閔指出,山陀兒名字由英文santol直接音譯而來,也稱作山道楝或山都兒。大約2000年後,有苗木商改稱它為金錢果或大王果。馬來文跟印尼文稱之為santul,泰文是สะท้อน,轉寫成sathon,發音都類似。王瑞閔進一步介紹,山陀兒在台灣中南部的公園和私人土地上並不罕見,甚至在中興大學、屏科大等地也有栽種。台中的東協廣場有時會販售新鮮的山陀兒,花市裡也能見到苗木販售,「台灣有非常多特別的熱帶植物,來自世界各地。這些植物可能是颱風的名字,可能是水果,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我衷心的希望可以建立一座熱帶雨林文化植物園,讓大家對這些植物更加熟悉」。此外,王瑞閔也提到前陣子命名為「葡萄桑」的颱風,同樣以水果命名。葡萄桑是山荔枝或山毛丹的別稱,與紅毛丹同屬。這種水果至少在20年前已被引進台灣,並在台中以南廣泛栽培,已能開花結果。

11月開航!虎航直飛日本宮崎單程未稅1,799元起 AirAsia台灣獨家高雄飛沙巴
近期有不少東北亞、東南亞的新航線都將於11月開航,讓台灣民眾前往鄰近國家的觀光勝地更為便利!像是今(2024)年迎來開航10週年的台灣虎航,是飛航日本最多航點的國籍航空,今(18)日宣布預計於11月開航桃園-宮崎航線,不僅是繼福岡、佐賀之後直飛日本九州的第3個航點,也是飛航日本的第20個航點。位於南九州的宮崎縣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古跡,還有美麗的海岸線和豐富的自然景觀,包括高千穗峽、鵜戶神宮、日南海岸的摩艾石像等,都是深受旅客推崇的人氣景點;也因日照豐沛而盛產各種水果、美食,像宮崎牛和芒果特色料理都是到當地不可錯過的美食。往後旅客即可透過台灣虎航綿密的航點選擇,藉由九州南北不同點進出的方式,輕鬆玩樂日本九州各地絕景。民眾飛抵宮崎後可購買「宮崎縣內全線巴士一日無限乘車券」搭巴士移動,除了可搭往宮崎市區,還能前往宮崎必去的景點高千穗峽。(圖/擷取自台灣虎航官網)桃園-宮崎航線開航初期,每週營運1班,去程航班編號IT742,於每週二上午06:30自桃園機場起飛;回程航班編號IT743,每週二上午10:10自宮崎機場起飛。為慶祝新航線銷售,台灣虎航將於2024年9月19日上午10:00起至2024年9月20日晚間23:59推出單程未稅價1,799元起的開賣促銷價,搭乘日期為2024年11月26日起至2025年3月29日止。AirAsia將於11月開航高雄直飛沙巴(亞庇)航線。(圖/AirAsia提供)另外亞洲低成本航空領導品牌AirAsia日前也宣布開賣高雄直飛沙巴(亞庇)航線,此為台灣目前唯一獨家航班,同時也是AirAsia台灣直飛的第12條航線,將於2024年11月17日啟航,以每週4班(週一、三、五、日)的班次頻率連通馬來西亞第二大樞紐—亞庇與高雄。沙巴位於馬來西亞的婆羅洲北部,擁有多樣化的自然景觀,包括雄偉的京那巴魯山與迷人的熱帶雨林,還擁有世界級的潛水勝地,也成為許多旅遊愛好者的旅遊目的地。高雄直飛沙巴(亞庇)航線將由AirAsia集團旗下馬來西亞亞航(航班代號AK)執飛,馬亞航自2022年11月營運高雄-吉隆坡航線(每週3班)以來,已承載了超過8萬名乘客往返。

遺世獨立的地點、探索永續與身心靈體驗 升級版全包式度假市場大幅成長
近年全包式度假形式愈加受到歡迎,許多旅人相較於過往走馬看花的打卡集點式旅遊,更偏好定點停留、天數較長的旅行,尤其疫後前往自然秘境深度旅遊的比例也增高。現今在全球20多個國家有超過70座度假村的全包式假期品牌Club Med,從全球銷售數據發現集團旗下主打秘境奢旅定位的「謐境探索系列(Exclusive Collection)」訂單持續增長,亞太區業績相較去年(2023年)同期成長22%,其中台灣訂單量激增近5成,來客數亦成長近3成。Club Med台灣珂境總經理劉育慧明確指出:「謐境探索系列在台灣市場的訂單主要針對馬爾地夫及日本北海道,同時也觀察到印度洋與歐洲是兩大最具潛力的海外旅遊區域,其中東非塞席爾、法國阿爾卑斯山及義大利西西里都備受關注,整體詢問度躍升2倍。」馬爾地夫的兩個謐境探索據點同樣備受台灣人喜愛,圖為馬爾地夫芬妮芙別墅。(圖/Club Med提供)香港及台灣市場總經理 Stuart de Bourgogne(左起)、東南亞及太平洋市場銷售業務行政總裁Rachael Harding、台灣珂境總經理劉育慧。(圖/魏妤靜攝)所謂的「謐境探索系列」是原本Club Med全包式假期的升級精華版,可分為度假村、獨棟別墅/小木屋與專屬私享空間(精選原有的數間度假村,在其中打造專屬VIP的空間),並可歸納出三大主軸:1.「選址」:該系列度假村皆坐落在世界上最靜謐原始的秘境之中,例如東非塞席爾度假村位於全球最古老的海洋國家公園聖安妮島中,擁有豐富的海洋與叢林生態;2.「永續體驗」:將在地人文、生態等觀念融入體驗中,同樣以東非塞席爾度假村為例,將由在地Green G.O(綠色大使)帶領旅客,與世上體型最大的亞達伯拉象龜相遇,還能深入島嶼叢林認識原生物種與在地歷史;3.「身心靈探索」:讓旅人透過冥想、健行、瑜伽等放大五感,像是在法國拉赫茲耶爾度假村中,會由法國滑雪學校教練擔任健行嚮導,規劃多條時長與難度不一的雪地健行路線。可以說有別於傳統奢華旅遊鎖定金字塔頂端的特定族群,Club Med謐境探索系列鎖定的客群是生活經驗豐富、熱愛探索未知與關心永續議題的「高度活躍旅人」。Club Med觀察到印度洋與歐洲為兩大最具潛力的海外旅遊區域,圖為東非塞席爾度假村。(圖/Club Med提供)在法國拉赫茲耶爾度假村滑雪學校教練會與旅人們一起走進銀白森林中,感受漫步在阿爾卑斯山雪地間的壯闊。(圖/Club Med提供)Club Med東南亞及太平洋市場銷售業務行政總裁Rachael Harding更提到:「Club Med謐境探索系列目前在全球已有20個據點,約佔旗下度假村版圖約3成,為現今集團關鍵戰略產品之一。看好亞太區發展潛力,今年深受台灣旅客喜愛的日本北海道 Kiroro Peak行館將升級為亞洲首間謐境探索系列度假村。」她更觀察到,相較於其他國家的旅人可能有特定偏好的體驗或喜歡在度假村什麼都不做,台灣旅客具有「什麼體驗都想嘗試一點」的特性。Rachael也預告,馬來西亞沙巴全新婆羅洲(Borneo)度假村預計於明年開幕,未來在泰國、印尼亦將增設謐境探索系列,從原本的度假村升級或從零開始建設都有可能。Club Med 謐境探索系列版圖持續拓展,2025年馬來西亞沙巴預計開幕全新的婆羅洲度假村。(圖/Club Med提供)為期5天快閃的「L’esprit Libre 開箱夢幻假期」體驗可見到馬戲表演。(圖/魏妤靜攝)此外,最受台灣人喜愛的謐境探索度假村「日本北海道Club Med Kiroro Peak 滑雪度假村」現也祭出限時優惠,凡於9/ 28前下訂,並於12/15前完成入住,5天4夜每人最低6.6萬元起(不含機票),價格包含住宿、雪票、分級分齡滑雪課程、雪地健行、日落香檳無限暢飲等,更享有免費進入旗下鄰近雪村 Kiroro Grand本館使用各種設施的權利,像是天然日式溫泉、日式火鍋優先訂位,而入住麗緻房及套房的旅客再享客房內享用專屬早餐的服務。為讓台灣消費者親身感受Club Med的度假氛圍,9/13至9/17也在台北華山文化創意園區舉辦「L’esprit Libre 開箱夢幻假期」限時體驗(活動已事先報名額滿,其他欲參加民眾可現場候補),透過投影擬真還原6大人氣謐境探索度假村,以及帶來馬戲、live band、品嘗起司鍋等體驗。Club Med本次也與Jim Beam金賓美國波本威士忌合作,在戶外打造微醺吧台,凡民眾現場體驗360°環拍機台,即可免費享用金賓Highball乙杯。Canopy不能錯過晨光初露、美好午宴、夕陽西下這三個最佳體驗時段。(圖/金三角象營安納塔拉度假酒店提供)除了Club Med,也有不少酒店關注自然與在地體驗,像是位於泰國北部繁茂雨林中的「金三角象營安納塔拉度假酒店」,即日起便推出全新的Canopy樹頂餐飲體驗。Canopy 是一個側面全部打開的小型空間,離地有52公尺高,下方為一望無際的草原,客人可以在此360度俯瞰金三角美景,亦可於晨光初露時帶著望遠鏡觀察地面上萬物逐漸甦醒的景象。在提倡生態環保理念的同時,也讓旅客有機會品嘗當地和周邊區域的風味佳餚。※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北市動物園傳噩耗!白犀牛、孟加拉虎同日離世 最後1隻美洲野牛也走了
臺北市立動物園最後一隻美洲野牛「角娃」(24歲10個月)在6年多前陸續出現白內障、青光眼、胃腸道消化吸收效率逐漸變差等症狀。保育員及獸醫師觀察到牠的體重持續減輕、伴隨著腳部關節病變,「角娃」在今天(4日)平靜離世。另外,前幾日白犀牛「犀敏」和孟加拉虎「新春」同樣因年老多病也相繼離去,讓照顧與陪伴牠們一生的保育員及獸醫師們難過不已。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美洲野牛「角娃」(雌)1999年10月在園內出生,在動物園已度過了24個年頭邁入老齡,是臺北市立動物園老齡的個體之一。隨著歲月的增長,「角娃」視力漸漸老化、牙齒磨損且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加上年老運動量少,整體肌肉結實的程度不若年輕時的狀態。「角娃」6年多前被診斷出白內障、青光眼及胃腸道消化吸收效率差、體重減輕,照養團隊針對眼部疾病開始投與用藥降低眼壓,提供葡萄糖胺等藥物保養四肢關節。今年初,國際大動物專家米勒博士(Michele Miller)來臺進行野牛麻醉教學時,曾參與討論「角娃」照養狀況,建議提供老年動物在飲食及環境上需要的特別照顧,如每日給予新鮮狼尾草,增加適口性,引導動物能進食足夠的營養,添加草食獸益生菌,維持腸胃道健康。44歲的雌性白犀牛「犀敏」。(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園方在日糧添加綜合維他命、礦物質補充動物所需;地面保持乾燥,鋪設牛床墊緩衝趴下對關節的壓迫感,也考量其視力不佳,盡可能保持環境少變動,讓「角娃」可以透過其他感官,在熟悉的環境中穩定生活。可惜臺北動物園美洲野牛家族的最後一位成員「角娃」,仍於今天在平靜中與世長辭。保育員表示,「角娃」是隻很敏感的動物,動物園獸醫團隊中有位照顧牠特別長時間的獸醫師,在臺灣規定偶蹄獸打口蹄疫疫苗的年代,正好都是這位獸醫師在照顧「角娃」。每年到了打疫苗的時間,只要「角娃」聽到這位獸醫的車輛聲音靠近,馬上會躲到牆後面讓獸醫找不著。而其他獸醫過來看牠時,卻都一副沒事的樣子,可以觀察到牠所有正常的活動。這麼聰明的「角娃」今天離開了,讓長期照顧牠的照養團隊都非常難過。臺北動物園非洲區最資深的住民之一,44歲的雌性白犀牛「犀敏」,也是園內數一數二高齡的白犀牛,在今年1月開始出現進食障礙及營養狀況變差、體重減輕等問題,體重從去年8月1750公斤左右持續下降,單今年內就少了300公斤。孟加拉虎「新春」。(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犀敏」因為老化與吞嚥困難,在1月進行檢查發現牙齒磨損及口腔軟組織肥大,照養團隊調整食譜、定期投予營養劑及消化道粘膜保護藥物,持續監測評估健康狀況,期間也曾與國外大動物及犀牛專家透過線上及實地勘查討論「犀敏」病歷,直到前幾天「犀敏」開始出現呼吸囉音、食慾減退、行動緩慢及器官逐漸衰竭情形,在9月2日上午因呼吸器官衰竭離世。同日,熱帶雨林區也傳來令人難過的消息,保育員觀察到孟加拉虎「新春」(23歲8個月)右側髖骨再度出現褥瘡,食慾下降、體型跟體態自老化以來一直偏瘦。患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新春」,終究走上所有高齡動物必須面對的生命旅程,在保育的陪伴下與世長辭。

《聽海湧》本週迎大結局 吳翰林帶連俞涵撤退卻無求生意志
臺劇《聽海湧》將於本週六迎來精采大結局,預計將於當天在台北國賓大戲院的鉅院廳舉行五集馬拉松搶先看觀影活動,七百位參與盛會的粉絲將提前兩小時看到結局,觀眾還能在當晚透過電視或線上平台觀賞《漂流之海-聽海湧紀錄片》,完整享受劇組用心打造給劇迷最豐盛的視聽饗宴。周厚安(左)飾演的盟軍檢察官盼讓日軍和臺籍戰俘監視員全都伏法。(圖/公視)最終回必追的三大理由,首先是將迎來吳翰林與連俞涵的虐心告別戲,兩人在劇中雖然沒有太多對話與互動,但在戰俘營中所結下「生死之交」究竟結局為何?接著是觀眾都關心臺籍戰俘監視員三兄弟,是否能有人活著回到臺灣?還有一場逼哭現場各國演員的法庭大戲,該場戲足足拍了三天,黃冠智談起這場戲也相當深刻,他表示雖然一場戲情節長達二十六分鐘,「但體感不覺得有這麼長時間,當下完全跟著角色的情緒在走,語言聽不懂的時候就放空,情緒到了眼淚自然而然就流出來,而且每一個演員都這樣,極度魔幻!」吳翰林在劇中飾演的臺籍戰俘監視員對戰俘們始終有惻隱之心,在戰爭最後的大轟炸時期甚至希望能帶著連俞涵飾演的戰俘撤退,只見兩人全身沾滿灰泥塵土,連俞涵虛弱的模樣令人憂心不已,襁褓中孩子更是生死未卜。吳翰林表示該場戲是他此次與連俞涵合作最難忘的一場戲,因為角色心境相當煎熬,他明知對方已沒有求生意志,「阿遠(吳翰林飾)仍希望領事太太(連俞涵飾)可以繼續活下去、奮力扶起她,在煙灰瀰漫的戰俘營中前行。」而吳翰林相當開心能與連俞涵首度共演,他表示從公視文學大戲《一把青》開始喜歡對方的演出,笑言在開拍空檔時,就已向連俞涵表達自己的仰慕,「沒想到有這麼一天,能夠與自己很欣賞的演員一起演戲,空檔還能暢聊彼此喜歡的電影,真的是太神奇的體驗、太熱血了!」吳翰林和劇組在《漂流之海-聽海湧紀錄片》中重返北婆羅洲,走訪山打根戰俘營紀念館,並走入雨林與河流,跟隨嚮導探訪當年日軍帶著戰俘走過的「死亡行軍」路線,親身感受那段艱辛歷程。吳翰林首度來到北婆羅洲親自體驗「死亡行軍」,感受當地的溫度、濕度與獨特的地景,他感慨:「時空交錯,彷彿八十年前的戰俘營再現。」導演陳宛靖談到拍攝紀錄片的歷程時先是打趣說:「參與了一個未曾想像過的製作,從一個幕後花絮長成一個紀錄片,也是意想不到的神奇!」因拍攝這部紀錄片而更了解這段歷史的起點,導演陳宛靖也盼望該劇不只是停留於此,「這是一個『開啟』,這段歷史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事物,希望讓更多人關注不同層面的故事。」他們在北婆羅洲拍攝時,也和當地嚮導交流臺籍日本兵的故事,「未來這位嚮導也可以分享這段歷史,讓大家知道知道日軍中有一群臺籍日本兵,以及這群臺籍日本兵的模樣和遭遇。」此外,該劇也推出劇本書《聽海湧:啟航 歸來》,不只收錄全五集劇本及編劇創作心得,並特邀作家崔舜華專訪《聽海湧》主創團隊,銘記他們如何從一個念想出發,化不可能為可能,把一個時代帶回來,還有由知名配樂家福多瑪與高雄市交響樂團合作完成的原聲配樂限量黑膠唱片。大結局將於31日晚上九點在公視頻道、Hami Video電視館播出,接著於晚上十點播出《漂流之海-聽海湧紀錄片》;大結局及紀錄片分別在晚上十點、十一點在公視+全球上架、MOD與Hami Video影劇館+全臺上架。

野火肆虐影響巴西30城市 聖保羅州2人不幸喪命
巴西聖保羅州近期爆發野火,由於野火迅速蔓延的關係,當地有30個城市受到危及。另外當地也傳出,有2人在阻止火勢時不幸喪命。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巴西聖保羅州政府警告,強風會進一步推動野火的擴散,要民眾額外注意。聖保羅州當地的襲聖保羅市(Sao Paulo),內部擁有超過1100萬居民,是拉丁美洲最大城市。雖然野火尚未有直接侵,但當地有媒體報導稱,野火產生的濃煙已經遮蔽了聖保羅市的天空。報導中也提到,2名在烏魯佩斯市(Urupes)工業廠的員工,在遭遇野火時試圖撲滅火焰,結果反而不幸喪生。除此之外,全球最大的甘蔗加工商Raizen表示,由於瑟唐濟紐市(Sertaozinho)工廠周圍的甘蔗田發生火災,該工廠自22日起已經停止運作。為了應對野火,目前聖保羅州政府已經成立了一個緊急委員會,專門處理這次危機。州政府還因為野火的關係,封鎖了約15條公路。據了解,巴西的野火季節通常在8月和9月達到高峰,但今年的野火在5月底就已經開始,其中包含位於世界上最大的濕地的潘塔納爾(Pantanal)。此外,亞馬遜雨林的火災數量在今年7月也達到了20年來的最高水平。

台灣最有心的品牌!讓你真正回歸到保養初衷,讓肌膚、頭皮找到需要的處方簽!
台灣向來是代工原料市場的最大宗產地,其實知情的人都知道,歐美許多知名的化妝品部分代工,都是找台灣公司做的,市面上許多的保養品內含的防腐劑、矽靈等對肌膚都是傷害或是不必要的成分,關鍵只在為了取悅消費者的感受,而就有這麼一群品牌超有底氣,朝向真正為肌膚著想的初衷出發,推出真正對肌膚好的保養成分,推出台灣本土品牌!1. INNA ORGANIC童顏有機INNA ORGANIC是台灣真正一個有機保養品牌,創辦人JIMMY是台大化工系畢業,台大高材生的他,當年創立INNA ORGANIC,第一款就是研發面膜,面對市場上太多不安全的保養品,有機保養真的是一條艱難的路,INNA ORGANIC一路走來堅持使用最好的成分,穩扎穩打,拿到國際的歐盟COSMOS+美國EWG雙認證,絕對保養品的最強糾察隊,讓你安心保養,也是台灣真有機、真安全的最高認證!今年,迎來品牌上市九周年,推出全新沒藥水潤精保濕精華,借助植物源源不絕的能量,讓肌膚重新水回來。為什麼選沒藥(Myrrh)?沒藥是一種來自於沒藥樹的樹脂,具有濃郁的香氣。 在古代被廣泛用於醫療領域中,用以治療傷口、緩解疼痛,收斂傷疤。到了現代,沒藥精油成為一種珍貴的天然精油,配合超臨界沒藥鮮萃技術,讓沒藥能量,更貼近原始的沒藥,並保有植物原始香氣,讓你一抹上沒藥精華,就像近距離感受原本的沒藥,讓每次擦上保養品都是一種療癒。全新沒藥水潤精保濕精華絕對是想要肌膚水嫩、提高保水度,讓肌膚感受源源不絕的水活力肌和放鬆的好選擇!INNA ORGANIC 沒藥水潤保濕精華 50ml/1680元。(圖/品牌提供)外盒採用FSC認證紙材與100%日本古紙童顏有機的保養系列外盒採用FSC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的紙材,從樹木種植、砍伐、紙材生產、紙產品製造,皆透過認證系統嚴謹控管。具 FSC 標章的紙材原料來自次森林或人工種植的森林,而非砍伐原始森林,讓人類在解決對木材製品的需求之餘,同時也確保森林資源能夠被永續地利用,不必擔心會有熱帶雨林或是原始林因此倒下。除了紙盒環保外,INNA ORGANIC全新沒藥水潤精保濕精華一擦上臉就會有超舒緩又令人療癒的沒藥香,讓你晚上睡前迫不及待擦它,並安穩一覺到天亮!(圖/黃筱婷攝) 2. 草本專業頭皮養護品牌AROMASE艾瑪絲台灣本土頭皮養護品牌AROMASE艾瑪絲自問世以來造就許多有頭皮困擾的粉絲們喜愛,好口碑不言而喻!AROMASE艾瑪絲提倡,想維持頭皮健康,頭皮溫和潔淨是首要洗護關鍵,當頭皮出現健康危機,可能致使油癢屑、髮扁塌等。今年夏天,為了滿足各式頭皮養護機能需求,推出全新保養級「森系列洗髮精」:6款系列新品「強健豐盈洗髮精」、「草本去屑洗髮精」、「5α高效控油洗髮精」、「舒敏平衡洗髮精」、「玫瑰強健豐盈洗髮精」、「5α鳶尾玫瑰高效控油洗髮精」,一次滿足使用者多元養髮需求,建議依個人頭皮屬性挑選適用,全系列洗髮精分別對應各式頭皮問題「淨屑」、「控油」、「舒敏」、「強健」,全方位解決頭皮困擾。全系列洗髮精分別對應各式頭皮問題「淨屑」、「控油」、「舒敏」、「強健」,全方位解決頭皮困擾,於品牌官網及復興直營店限定開賣。(圖/品牌提供)100%永續綠瓶身、友善純淨配方,洗後更輕盈舒爽AROMASE艾瑪絲「森系列洗髮精」,內外料包裝同步永續升級,歷時三年研發改版,採用友善純淨配方,全新升級清爽溫和胺基酸配方,親膚弱酸性的柔和細緻泡沫、起泡更綿密豐盈,洗淨力舒適提升、洗後更舒爽豐盈,為髮肌帶來友善潔淨呵護,輕盈淨化養護清爽蓬鬆髮。洗髮精瓶器更全面升級100% PCR回收塑料與回收牛皮紙外盒,延續品牌經典森林綠意的缺角造型瓶身,克服PET再生塑料不易塑形,減少取用原始森林資源。AROMASE艾瑪絲新品「森系列洗髮精」, 專為解決各式頭皮問題,從根源淨化頭皮,全方位破解舒敏、油屑、扁塌髮。 (400ml/580元、1000ml/1,200元)。(圖/品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