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證
」 詐騙 帳戶 自然人憑證 銀行 輝達
台人7天被騙超過24億 詐騙新招曝!幫投票登入LINE、填驗證碼秒被盜
台灣近年來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受害人越來越多,由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打詐儀表板」網站,天天公布詐騙受理案件、損失金額和遭詐騙手法,6月第二周(6月8日至6月14日)詐騙受理案件數量多達4064件,財產損失金額超過24億元。詐騙手法仍以「假投資詐騙」為大宗,而最新詐騙新招是以投票為目的,要求民眾登入LINE並填寫驗證碼,結果帳號就遭盜用。據內政部警政署設立的網站「打詐儀表板」數據,台灣人在本周(2025年6月8日至2025年6月14日)的詐騙造成的損失金額為24億7043.6萬元,詐騙案件受理數量突破4千件,多達4064件。從公開的數據中可見,詐騙手法受害案件數量前3名,分別為「假投資詐騙」有777件居冠,一周財產損失金額有12億3220.2萬元;第二名則是「網路購物詐騙」有560件,財損金額有2458.9萬元;第三名則是「假交友(投資詐財)」有338件,財損金額有4億4497.4萬元。而詐騙集團手法推陳出新,警政署分享最新詐騙案例,有受害者因為收到熟人的私訊,請他幫忙投票並附上連結,點進去網頁被告知要先登入LINE,受害者依指示輸入帳號和密碼,還填寫收到的簡訊驗證碼,沒想到LINE馬上自動登出;受害者隨後才得知,有多位親友收到他想借錢的訊息,原來自己LINE帳號被盜用,緊急聯繫LINE客服申訴,還得一一通知親友不要理會詐騙訊息。在「165打詐儀表板」上也有詐騙話術分析,不肖份子盜用熟人通訊軟體帳號,發送假訊息佯稱線上投票並附上惡意連結,點擊後會要求輸入LINE帳號、密碼和認證碼,之後帳號遭盜用後,就會發送借錢訊息給LINE好友,還要求匯款到指定帳戶。因此警政署提醒,「通訊軟體的帳號、密碼及認證碼,不要提供給陌生人或網站」、「親朋好友來訊要求網路投票,請向本人確認訊息真偽」。

編輯們集體反對「上線不到24小時就喊卡」 維基百科宣布暫停導入AI摘要
在社群編輯們強烈的反彈下,維基百科(Wikipedia)近期宣布取消原訂推行的AI摘要測試計畫。這項計畫原定在6月初於約10%的行動網站用戶中進行測試,內容包括在部分條目最上方加入由AI生成的「簡易摘要」,讀者需點擊啟用才能檢視。摘要內容是由Cohere開放權重的Aya模型產出,目的是讓維基百科在面對結構複雜的條目時,對不同閱讀能力的使用者提供更友善的入口。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WMF)在宣布此事後,引發維基社群的強烈反彈。許多編輯認為此舉會破壞維基百科作為可信嚴肅資料來源的聲譽。其中一位資深編輯直接表示「這將立即且不可逆地傷害我們的讀者。」另一位批評指出「維基百科在某些方面已是沉穩無趣的代名詞,這很好。別跟風推出那些花俏又沒驗證的AI摘要。」不滿的聲音也開始針對基金會作業流程。多位編輯表示,他們並未參與這項計畫的規劃或討論,甚至指出所謂的「社群討論」只是一則由WMF員工自行發起、回應的貼文。根據《404 Media》報導指出,測試在2日正式啟動後,不到24小時就被喊停,顯示社群壓力之大。維基媒體基金會後續發表聲明,強調AI摘要計畫是為了讓維基條目更易為全球讀者所理解,特別是那些難以消化原始段落的族群。聲明中表示「我們的流程一向包括與志願者編輯進行討論,此次亦不例外。但這次我們顯然可以做得更好。」基金會並強調,目前已無計畫恢復這項試驗,但會繼續分析所收到的社群回饋。本次AI摘要功能所引發的爭議,也讓人回想起其他科技平台因AI錯誤資訊引發風波的例子。先前蘋果的AI新聞摘要功能,就因錯誤傳遞假新聞而被迫下架;《彭博社》也曾在類似情況下更正超過30篇文章。有批評者表示「一旦AI摘要無法由編輯修正,那就是對信任機制的破壞。」除了質疑AI生成內容的可信度,還有編輯提到維基百科原本就有清楚的段落式引言結構,無須額外加上由模型輸出的簡化摘要。部分回應也對於如何處理涉及爭議的條目表達疑慮,例如「加薩種族滅絕(Gaza genocide)」這類詞條,若僅以AI簡化描述,恐將引發更大的政治與立場爭議。維基媒體基金會並未完全排除未來再次導入AI的可能,但強調未來若要實施類似功能,將以更公開、透明並包含志願者參與的方式進行。基金會發言人表示「我們不打算在沒有編輯參與的情況下將摘要功能推展至維基百科,這是一項嚴肅且具影響力的決策,必須慎重對待。」

印航波音787「起飛即墜毀」!國內專家分析雙發動機失效:恐與燃油系統有關
印度航空(Air India)171號班機於昨(12日)下午由印度阿美達巴德(Ahmedabad)飛往英國倫敦蓋特威克機(London Gatwick),然而執飛該航班的波音787-8客機,在起飛1分鐘內墜毀於當地1間醫學院宿舍,導致至少294人死亡。對此,我國資深飛安專家、現任朝陽科大飛航系主任盧衍良從最新曝光的現場影片中發現關鍵異常跡象。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印度航空1架波音787客機在起飛後不到1分鐘即墜毀的驚悚事故,引發國際航空界高度關注。多位國際航空專家初步推測,這起罕見意外可能與雙發動機同時失效、襟翼問題或遭遇鳥擊有關。對此,盧衍良表示,當飛機離地後,起落架理應開始收回,但畫面顯示它們始終處於放下狀態。更值得警惕的是緊急動力裝置「小老鼠」(RAT)的異常作動,加上發動機聲音明顯異於平常,這些都是雙發動機可能同時失去推力的徵兆。盧衍良補充,航空公司通常會刻意讓兩具發動機保持不同使用時數,以降低同時故障風險,如果經過這種風險管控的發動機仍同時失效,那麼問題很可能出在燃油系統。他舉例,過去全球曾發生多起因燃油污染或管路進水導致的空難,包括台灣1起直升機事故就是因燃油混入大量水分所致。針對襟翼等飛行設定問題,這位前飛安會調查官分析,從機翼前緣襟翼的展開狀態來看,基本可排除飛行員未正確設定起飛構型的可能性,因為波音787的駕駛艙警告系統會持續發出警報直至問題修正。至於鳥擊推論,盧衍良持保留態度,因為大型鳥類撞擊通常會伴隨間歇性火焰或連續性火焰從尾管噴出、冒煙等明顯跡象,但目前流出的影像並未捕捉到這些關鍵畫面。不過盧衍良強調,現階段所有推論都缺乏直接證據支持,特別是燃油污染說法更需要嚴謹驗證。他建議應優先進行發動機聲紋分析,這將能精確判斷失事瞬間的發動機運轉狀態。

打造黃金比例配方75% DHA健康來源大解密—U能生醫的科學與技術創新
在這個人人關注健康、講求純淨與效率的時代,DHA(Docosahexaenoic Acid)早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營養關鍵字。U能生醫跳脫傳統製程框架,以對生命與科技的執著,成功研發出濃度高達75%的藻油DHA及黃金比例複方產品「智醫佳」,不僅純淨天然,更兼顧環保與高效,為追求健康品質生活的現代人,帶來一份安心而深刻的日常守護。 U能生醫「智醫佳」75%藻油DHA,以高濃度、純淨來源與專利技術打造,為現代人提供日常營養補給的安心選擇。(圖/黃耀徵攝) DHA,現代營養補給的無聲主角 「DHA是一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脂肪酸,必須從飲食中攝取,」U能生醫顧問、國立臺灣大學生化博士陳家榮表示,「它廣泛存在於人體中,尤其在大腦與視網膜中比例較高。」 不同年齡層皆可能從適當攝取DHA中獲得營養支持。例如,嬰幼兒時期是快速發展階段,DHA攝取備受重視;長期使用3C產品的族群則關注眼睛保健所需的營養調整補給;年長者則健康的日常攝取。U能生醫研發團隊討論產品應用情境,陳家榮博士指出「智醫佳75%藻油DHA」為全齡族群設計,從嬰幼兒到銀髮族皆可安心補充。(圖/黃耀徵攝) 平日做菜習慣使用植物油,不碰動物油,那為何補充營養時仍要選擇動物型的魚油呢?陳博士提醒:「藻油是DHA的植物性來源,天然純淨,沒有動物性來源可能帶來的重金屬污染風險,對素食者與孕期族群而言,提供了另一種安心選擇。」 陳博士進一步說明,魚類自身並不合成DHA,而是透過食用海洋特殊微藻獲得,因此直接萃取藻油不僅更有效率,也符合永續環保趨勢。U能生醫的智醫佳75%DHA藻油所採用的微藻養殖技術,透過密閉室內系統精準控管環境,避免外界污染源,確保每一滴藻油的純淨與品質穩定性。U能生醫採用密閉室內微藻養殖技術,精準控管環境,避免外界污染,確保「智醫佳」75%DHA藻油的純淨與品質穩定。(圖/黃耀徵攝)技術創新實現75%超高濃度藻油DHA 目前市售藻油DHA產品濃度多落在30~50%之間,而U能生醫的智醫佳的75%DHA藻油能達到75%濃度的關鍵,來自其自行研發的SMB超純濃縮技術。這是一種連續式低溫純化系統,可減少雜質干擾、保留DHA原有的結構穩定性。 「這項技術讓我們能在不依賴高溫處理的情況下,提煉出高濃度、穩定性高的藻油DHA,」陳博士指出,「同時也減少消費者在補充過程中攝取不必要的油脂。」 以此技術為基礎所打造的產品「智醫佳75%DHA藻油」,以超高純度的DHA打造黃金比例配方。為確保品質一致性,U能生醫在生產上全面導入自動化製程、恆溫倉儲與即時檢測系統,從原料到成品全程控管,確保每一批產品皆達成高標準。 背後支撐這項突破的,是U能生醫堅強的科研實力與團隊默契。團隊由博士級研發人員領銜,並結合碩士級實驗室人才,打造出一個結合理論與實務的創新平台,使每一項產品皆承載著深厚的科學驗證與品質信念。陳家榮博士於實驗室中檢查藻油樣本,U能生醫針對75%高濃度藻油產品進行層層把關,從研發到品質控管,確保每批「智醫佳」皆符合高純度與穩定性的標準。(圖/劉耿豪攝)多元族群適用的日常營養選擇 U能生醫的智醫佳75%DHA藻油設計適用於不同族群,包括素食者、孕哺期女性、學習中學生族群、長時間用眼的上班族與重視營養補給的中高齡族群。在快速變化與壓力大的現代生活中,提供了每日DHA攝取的高濃度補充來源。陳家榮博士表示,期望透過台灣的研發技術,將U能生醫的優質產品推向國際市場,讓更多人享受到更純淨、更有效率的營養支持。(圖/黃耀徵攝) 展望未來,U能生醫將持續投入藻油與DHA相關的創新研究,並針對不同年齡、生活型態與需求,開發更多元、個人化的營養產品。陳博士補充:「我們也期望透過台灣的研發技術,將優質產品推向國際市場,讓更多人享受到更純淨、更有效率的營養支持。」

印度航空墜機釀294死!專家曝「3肇事原因」:極其罕見
印度航空(Air India)171號班機於昨(12日)下午由印度阿美達巴德(Ahmedabad)飛往英國倫敦蓋特威克機(London Gatwick),然而執飛該航班的波音787-8客機,在起飛1分鐘內墜毀於當地1間醫學院宿舍,導致至少294人死亡。對此,英國廣播公司(BBC)也採訪多位航空專家與常駐印度的機師,並得出了3種潛在的墜機原因。這架787-8夢幻客機由機長薩布哈瓦爾(Captain Sumeet Sabharwal)與副駕駛昆達爾(Clive Kundar)執飛。2人飛行經驗極其豐富,累計飛行時數超過9000小時,其中薩布哈瓦爾先生更擁有22年商業航空機師資歷。12日下午,載有242人的客機在薩達爾·瓦拉巴伊·帕特爾國際機場(Sardar Vallabhbhai Patel International Airport,又名阿美達巴德機場,Ahmedabad Airport)滑行起飛。營運該航班的印度航空(Air India)表示,航班於當地時間13:39(格林威治時間08:09)起飛。印度內政部長沙阿(Amit Shah)則指出,客機爬升時載有100噸燃油,幾乎是滿載狀態。印度航空監管機構稱,起飛後駕駛艙幾乎立即發出Mayday求救信號,此後便再無回應。目前尚不清楚觸發求救的原因,但該航班唯一生還者向印度媒體表示,他聽到飛機在爬升時傳來巨響。經BBC查證團隊核實的影像顯示,客機低空飛越一片住宅區。最後傳輸的數據表明飛機曾達到625英尺(190米)高度,隨後開始下降並消失在樹木與建築物身後,最終在地平線上出現巨大爆炸,「如果雙引擎同時失效,機組根本沒有反應時間。」1名機師表示。BBC查證的閉路電視畫面顯示,客機升空僅維持30秒。(圖/達志/美聯社)雙引擎失效僅憑客機短暫起飛的影片,幾乎不可能確定空難成因。未來數日將展開複雜調查,包括解析記錄飛行數據的黑盒子與殘骸檢驗。但影片顯示,客機離地時明顯動力不足,部分專家推測可能是極為罕見的雙引擎同時失效。航空界質疑客機是否啟動了衝壓空氣渦輪(Ram Air Turbine,RAT),也就是當主引擎無法為關鍵系統供電時啟動的緊急備用渦輪。雙引擎失效案例幾乎聞所未聞,最著名的是2009年「哈德遜河奇蹟」,全美航空(US Airways)空巴A320(Airbus A320)從紐約拉瓜地亞機場(LaGuardia Airport)起飛後因鳥擊失去雙引擎動力,最終滑翔迫降成功。1名資深機師向BBC表示,燃油污染或堵塞也可能導致雙引擎失效。飛機引擎依賴精確的燃油計量系統,若系統阻塞會引發燃油供應中斷與引擎停轉。前機師馬可(Marco Chan)向BBC查證團隊指出,現有影像並無證據支持雙引擎失效推論。航空專家蘭加納坦(Mohan Ranganathan)則向BBC強調,雙引擎失效屬於「極度、極度罕見的事件。」對此,引擎製造商GE航空(GE Aerospace)表示正派遣團隊赴印度協助調查,波音公司(Boeing)則聲明將為航空公司提供全面支援。(圖/達志/美聯社)鳥擊印度部分專家提出另一種可能:鳥擊。當飛機與鳥類相撞可能造成極大危險,嚴重時若鳥類被吸入引擎會導致動力喪失,如去年造成179人死亡的韓國濟州航空(Jeju Air)空難。熟悉阿美達巴德機場的專家與機師向BBC表示,該機場「以鳥患問題惡名昭彰,鳥群無處不在。」蘭加納坦的說法獲得至少3名曾在此起降的印度機師證實。根據印度民航部2023年12月提交國會的數據,阿美達巴德所在的古吉拉特邦(Gujarat)5年內通報462起鳥擊事件,多數發生於該機場。《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2023年9月報導引述機場管理局數據,指出2022至2023年阿美達巴德發生38起鳥擊,較前12個月增加35%。2009年哈德遜河事件中,鳥群是在2700英尺的高空被吸入,比本次印度航空航班高出4倍有餘。此次印度機師既無足夠高度也無時間進行緊急操縱。不過1名資深機師強調:「除非同時影響雙引擎,否則鳥擊很少造成災難性後果。」(圖/達志/美聯社)襟翼問題3位接受BBC查證團隊訪談的專家推測,事故可能源於起飛時未伸展襟翼,不過其他機師與分析師對此提出異議。襟翼在起飛階段至關重要,能幫助飛機在低速時產生最大升力。若未正確伸展,滿載乘客、長途飛行用燃油且處於高溫環境的客機將難以順利起飛。1名機師向BBC解釋,12日阿美達巴德氣溫接近40°C,稀薄的空氣需要更高的襟翼設定與更強的引擎推力,在此情況下即使微小的設定錯誤都可能引發災難。12日傍晚流出的CCTV畫面顯示,客機從阿美達巴德起飛後爬升困難,隨後緩慢下降直至墜毀。但1名受訪機師指出,若在襟翼收攏狀態下起飛,787的起飛警告系統(take-off Configuration Warning System,TOWS)會觸發警報,提醒飛行員飛機起飛配置中可能出現致命錯誤。前機師向BBC查證團隊表示,現有影像過於模糊難以確認襟翼狀態,但強調此類錯誤「極不尋常」,「襟翼由機師在起飛前手動設定,並需通過多重檢查程序驗證。若襟翼設定錯誤,墜機事件的原因可能就會指向人為疏失。」

桃機三航預計2027試營運 年底北廊廳將先啟用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工程施作中,其中北登機廊廳今年將先啟用,國發會日前報告階段成果提及,北廊廳預計9月15日前啟用,但交通部長陳世凱11日卻稱今年底前,說法不同調。桃機公司表示,考量多項系統介面運作,需與多單位整合,串聯航廈的破牆連結工程須兼顧機場營運,增加工程時間,拚年底前啟用。第三航廈預計2027年試營運,將先亮相的北廊廳配置8個靠橋停機位,啟用後可減少遠端機坪接駁使用率達70%,降低需搭接駁車上下機情形,估1年可服務580萬人次。國發會5月29日報告重大建設階段成果提到,三航分階段啟用,北廊廳為首批區域,預計9月15日前啟用,盼在中秋節、國慶日前就可營運。但陳世凱卻表示,北廊廳盼趕在今年底前啟用,讓民眾過年時可使用。針對啟用時間點,雙方說法竟相差數月。桃機公司說明,北廊廳已完成主要結構及固定空橋安裝,正施作水、機電等設備安裝及室內裝潢工程,估9月完成,考量為全新設施,橫跨空橋登機門、航機導引、行李運送、資通訊系統及消防設備等多項系統介面運作須與各單位整合,故爭取充裕時間做更嚴謹系統驗證作業。北廊廳採共用候機室設計,與一、二航不同,桃機考量登機作業、入境、轉機動線皆需教育訓練,4月起陸續安排不同機型停靠,讓各航空公司與地勤熟悉動線。桃機公司提到,北廊廳自二航廈D10候機室延伸,串聯2座航廈的破牆連接工程須兼顧24小時機場營運,如同「穿著衣服改衣服」,增加工程時間,未來幾個月將加速系統整合測試、消防安檢及工作人員演練,目標年底前啟用北廊廳8個登機門投入營運。

「1滴血10分鐘」就能揪出鉛中毒 新技術具低成本優勢
檢驗鉛中毒有突破性研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台北科技大學和長庚大學利用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技術結合微機電系統(MEMS),開發出一種橋狀薄膜型奈米力學晶片,可即時檢測血液中的鉛濃度,只要1滴血10分鐘,就可以知道病人是否有鉛中毒。這項創新技術有望實現超靈敏、便攜式、低成本且快速的血鉛現場即時檢測,為醫界帶來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24年12月國際知名期刊《分析化學學報(Analytica Chimica Acta)》。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顏宗海主任表示,台灣於2000年起禁用含鉛汽油,但臨床上仍有鉛中毒的案例,除了職業暴露外,國人鉛暴露的原因包括來源不明的草藥、鉛水管、含鉛油漆、使用含鉛顏料的瓷器或玩具等。他說,鉛中毒造成的症狀是非特異性的,也就是全身器官皆會受到損害,尤其是造血系統(如貧血)、消化系統(如腹部絞痛)、神經系統(如過動兒)、循環系統(如心血管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統(如慢性腎臟疾病、不孕)等等。不過鉛中毒不容易被診斷,只能仰賴血鉛濃度的檢驗。國際上認為血鉛異常的標準為,成年人血中鉛濃度高於10μg/dL,或者孩童血鉛濃度高於3.5μg/dL。顏宗海主任指出,傳統的血鉛檢測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譜或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雖然具有高靈敏度和準確性,但通常需要在實驗室進行,操作複雜、成本高昂且耗時,難以滿足即時檢測的需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長庚紀念醫院暨臺北科技大學學術合作專題研究計畫,由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顏宗海主任、台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顏毅廣副教授和長庚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楊家銘教授,共同開發出一種結合氧化鋅奈米棒與PEDOT:PSS(3,4-乙烯二氧噻吩單體的聚合物:聚苯乙烯磺酸鹽)的新型橋狀薄膜型奈米力學感測裝置,大幅增加對鉛離子的吸附能力,相較於單純的PEDOT:PSS感測層,新型奈米複合材料感測器對鉛離子的靈敏度提高了七倍。顏毅廣副教授進一步指出,團隊所開發的橋狀薄膜型奈米力學感測晶片,是利用標準化的CMOS結合MEMS製程製造。當感測層與血樣中的鉛離子接觸時,會產生表面應力變化,進而引起橋狀薄膜結構的形變。位於橋式結構兩端的壓阻器會將這些微小的形變,轉換為可測量的電阻變化,計算出血液中的鉛離子濃度,且可以測到的最低濃度達0.012ug/dL,可說是一種相當靈敏的檢測方法。此外,團隊也對感測器進行了臨床驗證,同時和林口長庚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數據進行比對,結果顯示所開發的感測器是可信的。顏宗海主任強調,以臨床醫師的觀點來看,此奈米力學感測感測器的優點是低成本、高靈敏度、一次性使用,而且只需一滴血(約5uL)的少量檢體,就可以快速偵測出血鉛濃度。同時其可攜式的特性,還能減少檢體收集與運輸過程中的誤差、減少檢測結果的等待時間、及方便患者隨時隨地檢測等優點。臨床上當病人的血鉛濃度偏高,且合併有鉛中毒症狀時,臨床醫師就可以開立鉛中毒的螯合劑來治療中毒患者,大幅提升醫療效率,及時挽救病患。

BLACKPINK演唱會「11萬張門票3分鐘秒殺」 過來人曝秘訣:成功刷到票
南韓人氣女團BLACKPINK睽違2年再度合體,即將展開世界巡迴演唱會《BLACKPINK WORLD TOUR<DEADLINE>》,10月18、19日來到高雄世運開唱,今(12日)正式開賣,不料僅3分鐘時間2場共11萬張門票全部售完,讓粉絲崩潰連連。據了解,BLACKPINK上次來高雄是2023年,這次再度登上高雄世運舞台,演唱會門票分為4階段購票,6月10日Blink Membership優先購票、6月11日11點Visa Infinite presale預售、6月11日下午4點Visa presale預售,今天上午11點全面開賣,票價從新台幣1800元到8800元不等。實測今天正式開賣,11點進入購票頁面,選好日期、區域和張數後,隨即開始轉圈圈,結果3分鐘之後顯示「您的選購條件已無足夠數量」,而所有的票都已經賣完。2場共11萬張門票全賣光。(圖/翻攝自拓元)不少粉絲在《Threads》哀號,「昨天和今天都超難搶,轉圈2分鐘還是輸了」、「沒搶到,很順的進去很順的轉完圈被彈出來(轉圈轉了3分鐘」、「要多難我已經很快了欸,點進去就說完售」、「我承認我速度已經夠快了,最後還是卻刷了個寂寞」,也有許多人認為會員優先購最好搶,「真的只有第1天比較好搶,後面根本太難了」、「第1天真的簡單很多…」、「好加在有買會員」。另外,也有專業網友分享搶零星票的秘訣,可以佛系更新網頁,但不要太頻繁,否則可能會被鎖IP,關鍵是付款時間限制15分鐘,通常每15分鐘左右,會釋出多筆付款失敗的票,這時就是機會,保險起見提早3分鐘左右。以16:00開賣為例,就可以在16:12、16:27、16:42與16:57時左右再積極刷票,刷到16:15、16:30、16:45及17:00左右,該名網友提醒,要鎖定特定區域,不要跳來跳去,因為分秒必爭。成功刷進去後,冷靜選張數並打驗證碼,事前練習也很有幫助,「搶票到現在,我從沒有在開賣時就成功過,都是釋票時才搶到」。

學務主任偷吃女師!她自豪「我身材超好」正宮怒告 鹹濕對話全曝光
北部某小學的學務主任大壯(以下皆會化名)與妻子結婚多年,卻與同校社會老師小美發生婚外情,不僅多次發生性關係,還在車內聊色,包括「我就說如果你碰過我,你就不會想對其他女生有興趣,我的身材這麼好」等語,雙雙被正宮告上法院。法官審理後,判2人應連帶賠償20萬元為適當;可上訴。根據判決書,原告主張,她與丈夫結褵多年,卻於民國113年5月下旬發現男方長期與小美過從甚密,顯有逾越一般社交行為之不正常交往,逾越男女正常交往範疇,嚴重侵害伊之配偶權,且被告2人均為人師表,毫不避諱為調情、接吻,及開房性交等行為,實不足為學生之表率,身教堪慮,要求2人賠償100萬元。大壯及小美辯稱,原告空言泛稱2人有侵害配偶權之情事,然而對方所提出的行車紀錄器影片及譯文,自始無法辨識該男女之真實身分,實有變造之疑,亦無法驗證其之真實性,然其所提之證據資料,形式上真正容有疑慮,2人均予以否認,再說雙方僅是一般同事及朋友關係,並無原告所主張逾越一般社交行為之不正常往來。法官根據行車紀錄器錄下的對話內容,認定男女雙方就是大壯及小美無誤,加上2人曾說出「我喜歡你的嘴唇,柔軟」、「我就說如果你碰過我,你就不會想對其他女生有興趣,我的身材這麼好」、「如果你真的很想要,你就跟我說好不好,然後我就想辦法滿足你」等語,勘認有逾越一般社交行為之不正常交往,判處大壯及小美應連帶賠償20萬元為適當;可上訴。

遭詐團代開數位帳戶?內政部示警「1個資」別給他人 外洩下場慘
近來傳出詐騙集團誘使民眾提供自然人憑證、密碼及身分證影本等個人資料,代為開立數位帳戶,藉此謀取不法利益。對此,內政部表示,經查係民眾將自行將自然人憑證晶片卡及密碼交付他人之個人行為,非屬資安或資料外洩事件,呼籲民眾勿因貪圖金錢或便利,主動將自然人憑證及密碼交付他人使用。內政部指出,自然人憑證為政府機關公開金鑰基礎建設(GPKI)的核心一環,在數位發展部的資安要求及技術指導下,營運自然人憑證簽發、管理、推廣等工作。為提升憑證使用安全,持續精進技術機制,行動自然人憑證自111年2月起導入FIDO(Fast IDentity Online)2.0技術,並獲得國際FIDO組織認證,搭配行動裝置生物辨識功能,強化本人操作驗證機制,以確保憑證使用確屬當事人個人行為。內政部強調,民眾於首次申辦自然人憑證,須由本人親臨戶政事務所,經專人進行身分查核後方能核發,其註冊身分識別與認證程序符合ISO 29115「高度」(high)保證等級。自然人憑證之申辦流程嚴謹,截至目前尚無假冒申請人代辦憑證之情形發生。內政部表示將加強對申辦民眾的數位認知、個資及資安保護意識宣導,並再次呼籲民眾勿因貪圖金錢或便利,主動將自然人憑證及密碼交付他人使用,此行為後續恐導致個資外洩或遭冒用,而使個人蒙受不必要的法律責任及個人財產損失。

律師收訊息稱通行費未繳!輸信用卡驗證「出現2字」 才驚覺被騙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律師莊舒涵分享,自己差點落入詐騙陷阱的親身經驗,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她表示,近期收到一封電子郵件,聲稱自己有未繳的停車費,要求點擊連結前往所謂的「遠通電信官網」線上繳費,填完信用卡資料後才發現付款幣別為「日圓」,才驚覺是詐騙。莊舒涵在Threads上發文透露,該網站設計相當逼真,不僅能輸入身分證字號和車號查詢未繳費用,甚至還會偽造真實日期與地點的停車紀錄,誘使民眾誤信真實性,進一步進行刷卡付款。她在填寫信用卡資料收到驗證碼時,才發現付款幣別竟是日圓,且金額高得異常,這才驚覺自己差點被詐騙。所幸莊舒涵並未輸入最後的驗證碼,因此未造成實際損失,但她強調,許多詐騙集團利用類似的釣魚網站手法誘騙個資或盜刷信用卡,提醒民眾若收到開頭或內容奇怪的電子郵件,一定要保持懷疑態度,並立刻向相關單位查證。對此,警方表示,目前詐騙手法多變且層出不窮,尤其是假冒政府或公共服務的電子郵件和簡訊極為常見,若不慎點入釣魚網頁,應立刻關閉、停止操作;如曾輸入信用卡資料,應立即聯繫發卡銀行辦理停卡或換卡,避免遭盜刷。

挾亞洲「年度最佳壽險公司」氣勢 南山人壽股東會報喜 113年稅後淨利年增92%
南山人壽今日召開股東會,憑藉穩健及專業的經營實力,南山人壽113年合併資產規模達新臺幣5.6兆元,合併稅後淨利約425億元,年成長92%,創下歷史次高紀錄;除財務表現亮眼,南山人壽去年亦榮獲得亞洲保險業獎(AsiaInsurance Industry Awards, AIIA)「年度最佳壽險公司 (LifeInsurance Company of the Year)」殊榮,營運成績有目共睹。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在致股東報告書中提及,面對全球經濟快速變化,高齡少子化趨勢等,南山人壽將持續透過創新保險商品、多元化的服務,用心照顧每一位保戶,致力實踐「未來 有備而來」的品牌承諾。南山人壽自113年年初重返投資型保險商品市場後,堅守保險本業職能守護保戶及社會,憑藉穩健及專業的經營實力,締造佳績,稅後獲利較去年增長,合併資產總值113年底超過5.6兆元;合併淨值約3,563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約425億元,年成長92%,創下歷史次高的紀錄。南山人壽今(11)日召開民國114年股東常會,憑藉穩健及專業的經營實力,創造亮眼績效,將持續透過「服務賦能」、「數位賦能」兩大發展引擎,為保戶規劃人生歷程之所需,讓「未來 有備而來」。(圖片提供/南山人壽)在整體策略佈局部分,南山人壽驅動「服務賦能」、「數位賦能」兩大發展引擎,服務賦能面向,竭力推動永續健康,厚植國人的健康資本,包含:展開大規模的線上問卷調查並分析其結果,發表《2024國人生活習慣趨勢大調查》,以喚醒國人對於健康風險的意識;關注特定族群的需求,攜手在地醫療院所,解決偏鄉醫療資源及健康識能不足等問題、針對超高齡社會現況推動「失智友善計畫」;成立反詐行動小組,降低詐騙事件的發生,協助守護民眾的財務健康。在數位賦能部分,南山人壽持續運用數位技術提升服務效率與客戶體驗。成立「Beyond Lab」,結合AI與機器學習開發智能模組,優化業務流程,例如打造「法遵AI智能助理」提升法遵作業效率,並榮獲113年「法律 x 法遵科技黑客松」最高榮譽金獎。此外,也推出智能客服「透透 Talk Talk」,運用AI自然語言理解技術,回應客戶需求。同時首創金融Fast-ID技術應用於行動投保,使身分驗證與投保更快速、安全,有效提升效率並降低詐欺風險。此外,南山人壽重視企業永續,擁抱創新與數位發展,今年四月正式成立全新的數位轉型基地(DX Union),整合資訊、數位、資安及體驗的數位轉型聯隊,為數位創新人才打造嶄新的辦公空間,創造開放、多元、彈性的健康職場環境,同時,更鼓勵業務夥伴及內勤員工,將健康意識帶給更多的保戶,於全台多處舉辦內外勤專屬的運動賽事NS OPEN,113年亦更首度冠名贊助「2024南山人壽臺北城市創意路跑」,吸引逾萬名的內外勤夥伴、保戶、民眾響應。113年是南山人壽發展卓越並深獲肯定的一年,踏實履行「誠信第一、服務至上」的企業價值觀,因此,除了名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屆「永續金融評鑑」保險業排名前20%企業外,亦榮獲財經媒體《財資》(TheAsset) 2025年“The Asset Triple A Awards for Sustainable Finance 2025”的“年度最佳保險業資本債BestInsurance Capital Bond”獎項。同時成為臺灣保險業首度榮獲國際開放標準組織(TheOpen Group)頒發「創新卓越獎」(Awards for Innovation and Excellence) 的公司,更獲得亞洲保險業獎(AsiaInsurance Industry Awards, AIIA)「年度最佳壽險公司 (Life InsuranceCompany of the Year)」。113年累計奪得國內外共67個大獎,獲獎數再創新高,卓越表現深獲國內外媒體、社會大眾及主管機關之肯定。展望今年,是南山人壽「大步向前的一年」,面對即將接軌國際保險會計準則IFRS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所帶來的轉變,以及超高齡社會的結構性挑戰,保險產業正站在轉型與創新的重要關鍵點。南山人壽深刻理解此一局勢,將繼續秉持「穩健前行、與時俱進」的精神,積極調整經營步伐,從更宏觀的永續健康視角出發,致力提升商品與服務體系,成為保戶在人生不同階段中,最值得信賴的健康與財務守護者。南山人壽致力發揮保險業的影響力,鼓勵國人擁抱健康百歲人生,想了解更多南山人壽永續健康承諾與行動,歡迎至南山人壽永續健康領航者網站查看。

手搖飲喝到的恐非「牛乳」 立委籲認明鮮乳標章
立委鍾佳濱、賴惠員、郭昱晴、伍麗華(Saidhai Tahovecahe)今(10)日揭露,不少知名食品大廠推出業務專用「牛乳」,然而實際成分除了水與生乳以外,仍有其他成分奶粉、奶油、鮮奶油等,但因業務用包裝通常與一般零售通路包裝無明顯差別,導致消費者於手搖飲店面消費時無法清楚識別其與「鮮乳」之差異,並呼籲「認明鮮乳標章,支持本土酪農」。鍾佳濱說,針對乳品源頭,畜產會核發了鮮乳標章,為避免消費者混淆,應嚴格執行稽查,明定僅取得「鮮乳標章」,或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之「驗證標章」者,始得標示為「鮮乳」;針對手搖飲等零售通路,中央食藥署應請各地方政府加強稽核,廠商以進口液態乳調製飲品,不可再稱「鮮奶茶」。伍麗華指出,台灣民眾熱愛手搖飲,即便市面上奶茶、鮮奶茶價差達十元,許多民眾仍然願意為了健康買單,沒想到理應加鮮奶的鮮奶茶,竟然還會有混雜奶粉、奶油的情況,尤其暑假將至,孩子在校外買手搖飲的機會大大增加,絕對不能允許傷害孩子健康、欺騙民眾的情況發生,呼籲政府應該提出解決措施,遏止「鮮奶詐騙」。郭昱晴表示,經過還原過程製成的乳品,若有額外添加物,如:乳清蛋白、植物油脂,就不能被稱為單純的牛奶,要有明確的標示。她更擔心,「還原乳」與「再製乳」是否可能流入國中小校園,若因成本考量,選用到「業務專用乳」或還原乳,這些產品標示不清,加上學校多半無法逐一檢驗成分,導致學童攝取的乳品來源極不透明,對發育中的兒童可能造成營養不均的風險。她呼籲,農業部與食藥署應強化乳品標示規範,明確區分生乳與還原乳,對標示不實或廣告誤導也應稽查,並建立進口乳製品還原後的檢驗制度,以保障國人安全。賴惠員委員說明,他的選區就涵蓋了台南知名產乳區——柳營,「和台灣本土新鮮現產柳營鮮乳相比,澳洲牛乳反而因為進口的關係賣得更貴,並不合理」,因此不論是消費者或本土酪農都希望透過政府的明確規範來保障權益,在目前台灣消費者已經有意識支持本土農產的前提下,呼籲主管機關應該針對相關標章、包裝的使用明確規範,以利消費者查察、辨明。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說,消費者很難會主動去購買「冰磚還原奶」,但卻在知名連鎖咖啡店、便利商店,甚至各大飯店通路都喝得到;進口液態乳加進口冰磚乳還原乳的市占比近年不斷上升,從2008年到2024年從2%不到上升到超過35%,呼籲乳品企業不要為了蠅頭小利欺騙全國消費者。高大牧場董事長陳東杰代表本土酪農發聲,他表示「台灣的酪農這幾年走的很辛苦」,雖然台灣鮮奶的品質不論是乳蛋白、乳脂肪都能做到比日本優秀,可惜市面上充斥偽鮮奶,消費者想要看一眼原材料很困難;廠商不只進口液態乳調製飲品,更以2025年紐西蘭乳品零關稅進口為由,壓低本土鮮奶收購價格,但消費者於零售通路購買價格也未下跌,此舉形同趁機向基層酪農與消費者揩油,將衝擊台灣鮮乳自給率。衛福部食藥署聲明,廠商必須完整揭露名稱,有添加其他原料都必須如實表示。否則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最高可面臨400萬罰款。也在明(2026)年7月1日起全面實施必須有鮮乳標章才能標示鮮乳,否則只能以乳飲品、還原乳、調味乳,甚至「牛奶風味」等名稱標示。農業部畜牧司和畜產會補充,國家都有完整的技術檢驗鮮乳,呼籲消費者認明標章。鍾佳濱強調,衛福部食藥署雖已回應民意,於本月3日修正「鮮乳保久乳調味乳乳飲品及乳粉品名及標示規定」,以名稱區別鮮乳及其他乳飲品,但若是僅以名稱區別鮮乳與其他乳製品之差異,恐對一般消費者來說辨識仍有難度。他建議,可參考歐洲的法案,避免包裝設計誤導消費者。

重大警訊!中國雙航母首度現蹤「第2島鏈」東西兩端 模擬拒止美軍介入
隸屬於日本防衛省的統合幕僚監部8日證實,中國海軍庫茲涅佐夫級(Kuznetsov-class)航空母艦「遼寧號」與多艘艦艇在南鳥島附近的太平洋海域航行,並觀察到其搭載的戰鬥機及直升機進行起降作業。與此同時,日本防衛省9日進一步公布,中國另一艘航母「山東號」,在沖之鳥島北方海域亦展開艦載機起降訓練,標誌著中國首次同時在第2島鏈部署2艘航空母艦。根據日本防衛省的詳細報告,7日下午6時許,「遼寧號」與052D型導彈驅逐艦「唐山號」、055型導彈驅逐艦「無錫艦」,以及超大型遠洋綜合快速戰鬥支援艦「901型綜合補給艦」共4艘艦艇,於南鳥島西南約300公里處的日本專屬經濟區(EEZ)內航行。翌日(8日),編隊規模擴大至8艘,新增054A型導彈護衛艦「煙臺號」、903型綜合補給艦、052D型導彈驅逐艦「齊齊哈爾號」,以及055型導彈驅逐艦「南昌號」,持續進行艦載機起降演練。值得關注的是,「遼寧號」的動向呈現系統性部署模式。該艦先前已於5月25日至26日期間,在東海執行艦載機訓練,27日經沖繩本島與宮古島間海域東南行,並於29日前在太平洋反覆實施起降作業。而「山東號」的活動亦形成戰略呼應。日本防衛省指出,兩艦分別位於第2島鏈(自伊豆群島延伸至美軍關島基地)東側與西側,此為中國海軍首度在第2島鏈展示雙航母。軍事分析認為,中國此舉意在驗證其「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的戰略效能。透過同時控制第2島鏈東西兩端,中國可阻截美軍於第1島鏈(自琉球群島至菲律賓)與第2島鏈間的機動空間,特別是以「台灣突發事態」為想定的作戰情境下。日本防衛省強調,海上自衛隊已派遣佐世保海軍基地(Sasebo Naval Base)所屬護衛艦「羽黑號」(JS Haguro)對「遼寧號」編隊實施監視,另有多艘艦艇追蹤「山東號」動態,目前未觀察到危險行為。「遼寧號」作為中國首艘航母,滿載排水量約6萬噸,前身為蘇聯「瓦良格號」(Varyag),歷經烏克蘭造船廠與中國的改裝後,於2012年服役。而「山東號」作為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此次聯合行動展現中國海軍遠洋作戰能力的快速發展。日本防衛省表示將持續關注兩艦後續動向,並與美軍共享情報以應對區域安全局勢變化。對此,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也指出,中國航母突破第2島鏈,象徵的不只是軍事實力的突破,更是戰略布局與軍力投射範圍的升級。台灣長年自視為「第一島鏈的關鍵鎖鑰」,但隨著中國A2/AD戰略的成熟,其海空打擊與情報能力日益強大,這道島鏈似乎已無法像過去那樣封鎖中國的前進腳步。

桃園9家棧仔場納管3年僅開1罰單 遭批淪為違法保護傘
桃園市2021年公布棧仔場輔導管理要點,明定今年4月落日,但議員直指輔導9廠商卻只開出1張6萬罰單,等同每月1818元「保護費」換2年9個月空窗,痛斥市府已成違法保護傘。副市長蘇俊賓坦言牽涉跨部會,自治條例不容易執行,已力促中央立法,在源頭管制前市府會強力稽查。桃園市2021年規定全市違反「棧仔場」於今年4月底落日,但議員直指9家業者在2年9個月期間只被開了張6萬元罰單,等同每月1818元「保護費」就能換2年9個月的為所欲為。(圖/朱珍瑤提供)議員朱珍瑤指出,營建及裝潢廢棄物組成複雜、處理困難,業者多半會送到位於農地的違法「棧仔場」分類,市府2021年8月1日公布「桃園市裝潢修繕廢棄物簡易分類貯存場輔導管理暫行要點」,但在今年4月30日落日前,輔導的9廠商僅在核准展延時開1張違反區域計畫法罰單,其中6廠商完全未提計畫,等同每月只要1818元低廉保護費,就可以在2年9個月時間為所欲為。朱珍瑤點出該暫行要點只是部門的施行辦法,根本未送議會討論,法律位階不僅低於市府的自治條例,更低於中央《農發條例》要求「農地農用」的規定,環保局的做法形同違法。環保局解釋當初是改組前環保署建議各地參考雙北納管廢棄物分類場,輔導其用地合法化,目前暫行要點已失效,原登記在案9業者仍要符合環保法令,已有3家申請轉型,其中1家依法取得許可營運中,2家尚在申請作業,其餘皆非合法經營,除持續裁罰外,也將移送地政局限期改善恢復土地原狀。蘇俊賓則說,都發局及環保局都有加強稽查營建剩餘土石方及營建廢棄物管理,如裝設GPS追蹤等,他也坦言營建廢棄物屬跨區性質,在中央也是跨部會議題,若僅由地方訂定自治條例,實務上難全面執行,中央目前欲制定全方位廢棄物管理機制,市府已提出相關修法建議。蘇俊賓進一步指出,根據地方的實務經驗,他也在行政院會中建議包含恐被隨意棄置的土石方、廢棄物甚至是可能假資源再利用之名而無再利用之實的像瀝青刨除料等,都應該全面要求裝設GPS以利流向控管。另外目前法規並無土石方的容許雜質比例,實務上業者可能以三明治的方式分層裝載,造成稽查死角,他也建議環境部與內政部應一同制定判定原則或標準,明訂夾雜物的容許比例,同時導入科技化的判別儀器,有了具公信力的驗證機制。

威力彩連29槓頭獎飆10億!「1招穩中」沒人敢試 關鍵原因曝光
威力彩連槓29期,今天(9日)開獎的第114000046期頭獎累積金額預估上看10億元,吸引大批民眾搶買彩券。就有網友好奇,威力彩頭獎超過10億元,如果集資包下所有號碼,就能保證一定中獎,然而至今卻沒人嘗試,背後原因讓他感到納悶不已。原PO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提問,「威力彩每次只要頭獎非常高的時候,都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都沒有人想要集資一起把頭獎中下來,一來不是確定能中獎,二來不是也能驗證台彩頭獎的真實性嗎?」話題引發討論,有網友點出關鍵,直言「虧本的生意沒人做,而且只要不是一注獨得,賠到脫褲子」、「集資這方法當然有人想過,只是就算是當年最高頭獎,扣完稅也只剩下24億多,只淨賺一億多,萬一不是一注獨得直接虧10億,誰願意冒這個風險?」另外,不少人也提到「全包成本22億,而且還要扣稅,10幾億是虧本生意喔」、「虧本的生意沒人做,而且只要不是一注獨得,賠到脫褲子」、「你全包就一定會中也不需要再驗證真實性了,主要是會虧本而且如果不是一注獨得更慘」。據了解,威力彩所有號碼的組合總計有220萬餘組,包下第一區38個號碼需要2.76億元,再加上第二區的8個號碼,包牌金額高達22億854萬4800元,即便頭獎超過23億元,扣除20%稅金後實領約18億4000萬元,還得確保一注獨得,風險相當大,因此威力彩開賣17年來,還沒有人嘗試過包牌。

中國破紀錄最大規模個資外洩! 613GB資料存放40億筆檔案「台灣資料也有」
近期資安媒體Cybernews表示,近期發生一場堪稱是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資料外洩事件,根據調查,總計超過40億筆用戶資料遭曝光,其中包含財務紀錄、微信(WeChat)與支付寶(Alipay)資訊,以及其他極具敏感性的個資。整體資料庫容量高達631GB,且未設密碼保護,任何人都能自由存取。而其中,一個資料夾的存在,證實台灣民眾的個資也在其中。根據《Cybernews》報導指出,這起事件是Cybernews與SecurityDiscovery.com創辦人迪亞琴科(Bob Dyachenko)聯合揭發,當中證實這些外洩資料並非隨機拼湊,而是經過系統化蒐集、整理與維護,極可能用於描繪中國大部分公民的行為模式、經濟活動與社會輪廓。Cybernews則認為這是一個集中的資料彙整節點,有高度可能與監控、側寫或商業資料增值目的相關。外洩資料庫由數個集合(collections)所組成,其中規模最大的名為「wechatid\_db」,內含超過8億500萬筆微信相關紀錄。另一個名為「address\_db」的集合,則記錄了約7億8000萬筆住址與地理資訊。「bank」集合則包含6億3000萬筆財務資料,記載內容涵蓋支付卡號、出生日期、姓名與電話號碼。此外,「wechatinfo」集合收錄了約5億7700萬筆資料,研判可能包含用戶的對話、通訊紀錄或元資料。研究人員指出,單就上述集合內容,熟練的駭客即可交叉比對,還原特定個人的行蹤、財務狀況與通訊內容。值得注意的是,資料中還包括一項中文命名的集合,可粗略翻譯為「三要素驗證」,裡頭存有超過6億1000萬筆紀錄,推測包含身分證號碼、姓名與聯絡方式。另一個名為「zfbkt\_db」的集合則記錄了超過3億筆支付寶的卡片與代幣資料,外加一個規模稍小但仍含2000萬筆財務資料的支付寶集合,形成潛在的高風險金融外洩。Cybernews表示,他們得以查看的集合共有16個,內容還涵蓋與賭博、車輛登記、職業履歷、退休金與保險相關的資料。其中一個名為「tw\_db」的集合,據信涉及台灣(Taiwan)使用者資訊。雖然Cybernews試圖追蹤這批資料的來源與擁有者,但卻無法發現任何明確的標記或歸屬標頭。公開的資料實例也在發現後不久被下架,導致無法深入分析其架構或查明管理方。Cybernews表示,因資料來源匿名,且沒有任何補救通知機制,受影響的使用者難以採取實際行動來維護個資安全。報導中也提到,過去中國也曾發生多起資料外洩事件,包括先前揭露的15億筆微博(Weibo)、滴滴(DiDi)與上海共產黨(Shanghai Communist Party)相關紀錄,或是神秘人士洩漏的12億筆公民紀錄,以及包含6200萬名iPhone用戶資料的資安事故。但這次破紀錄的40億筆資料外洩,已成為迄今規模最大的中國單一來源個資洩漏事件。

淪為詐團工具開人頭帳戶 10餘家銀行暫停自然人憑證線上驗證
自然人憑證名存實亡?詐騙手法猖獗,自然人憑證遭盜取後開戶案例層出不窮,銀行不得不築起防線,包括台灣銀行、第一銀行、兆豐銀行、台新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等,超過10家公民營銀行,即日起喊停以自然人憑證作為線上開立數位帳戶的身分驗證方式,等同全面排除自然人憑證的「數位身分證」地位。390萬人持證 廣泛用於民生服務金融圈直言,表面上看來,這只是金融機構為防止自然人憑證被濫用的折衷作法,但此舉等同否定自然人憑證的用途,如果連銀行都不認同自然人憑證等同個人親臨櫃台開戶,代表自然人憑證已「沒什麼路用」,政府應盡快檢視數位憑證政策,甚至考慮其存廢。內政部資服司表示,申請人應妥善保管及使用憑證,切勿將自然人憑證及密碼交付他人使用,以免協助歹徒詐騙又上當受騙。自然人憑證服務除了眾所周知的線上報稅、勞保系統查詢、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MyData)外,還可應用於台灣電力APP、台灣自來水APP、網路銀行、全民健康保險、交通部監理服務網查詢應用等多項民生服務。內政部指出,自然人憑證可使用於484個公務應用系統、381個民間應用系統,在效期內的持證人數約380萬至390萬人。2019年底全球爆發新冠肺炎,許多系統都採用自然人憑證,根據統計,台灣從2019年有1億7176萬人次使用,一路攀升至2021年的3億7313萬人次,疫後略減,但去年仍有3億5526萬人次。金管會規定,數位帳戶依其開戶方式,可分成3大類:第1類為自然人憑證,其效用幾乎等同臨櫃,權限最高,每月轉帳金額可達20萬元,其次為第2類的晶片金融卡,與第3類帳戶採信用卡或銀行帳戶驗證。看準自然人憑證開戶等同臨櫃,詐騙集團也將腦筋動到自然人憑證上,詐團近期以協助代辦貸款名義,詐取民眾自然人憑證、密碼及身分證影本後,再大量開設數位存款帳戶,讓民眾最終淪為人頭戶,在找不到禁止自然人憑證開戶的法源依據下,目前只能先喊卡。遭騙證開戶 被害人慘淪人頭戶目前包括台銀、土銀、合庫銀、一銀、華南銀、彰銀、台企銀、兆豐銀等8間公股行庫,以及台新銀、永豐銀、台北富邦銀行、高雄銀、京城銀等民營銀行,都已宣布暫停接受自然人憑證開立數位帳戶,且沒有恢復日期。銀行主管指出,自然人憑證就像「數位版的國民身分證」,理應比身分證更安全,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警覺到以自然人憑證開立的數位帳戶,變成警示帳戶的愈來愈多,這可能是詐團直接取走被害人的自然人憑證,逕行開戶。據透露,詐團通常是在網路上、LINE上打出代辦貸款廣告,吸引民眾申辦信貸,進而索取被害人的自然人憑證、密碼及身分證影本,很多民眾不知道自然人憑證可以開戶,直到被警方通知變成人頭戶才知道,還有的是詐團持同意書至戶政事務所申辦自然人憑證。年拿200億預算 數發部資安破功銀行主管表示,自然人憑證開戶究竟不如到臨櫃開戶,還能夠「用力問」,至少理出個開戶動機,短期內因無法防範,只能先封掉這條路,不過這也意味詐團同樣可拿自然人憑證用於其他用途,政府恐得在詐團出手前,想好該如何應對,免得衍生更多社會問題。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說,數發部每年200多億元預算,整天喊資安韌性、數位韌性,結果一下子就破功,連詐騙集團都對付不了,竟連自然人憑證都被國內銀行拒絕開戶,重重打臉政府。民眾黨立委林國成表示,台灣號稱AI科技大島,但資安比其他國家遜色許多,自然人憑證裡面有許多國人個資,如果被盜,恐引起極大混亂,政府應有所作為。

Pornhub怒撤出法國!政府強推驗證新法 用戶崩潰搶VPN
成人網站巨頭Pornhub正式對法國說Au revoir(再見)!由於法國政府新推「強制年齡驗證法」,要求用戶須上傳身分證明文件才能瀏覽成人網站,引發Pornhub不滿,直接宣布退出法國市場,讓全法國用戶瞬間暴動,VPN下載量瞬間飆破1000%!根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等外媒報導,這項新法規上路後,法國用戶點開Pornhub網站,迎接他們的不是火辣影片,而是一張裸體瑪麗安娜(法國自由女神象徵)的圖像,並搭配文字:「自由沒有關機鍵。」此舉讓網友炸鍋,怒轟政府侵犯自由。法國當局此舉原意是為了防堵未成年兒童輕易接觸色情內容,根據官方數據,超過一半12歲法國男孩已經上過色情網站。據統計,法國原本是全球Pornhub流量排名第二高國家,僅次於美國,堪稱世界最愛看片國之一,今「開機變封機」,讓不少網友直喊「看不到了怎麼辦」?對此,Pornhub母公司則批評法國新規「不合理、過度且無效」,強調現行機制已有更好方法篩選未成年用戶,不需侵害大眾隱私權,而不少法國網友立刻找到解法。「下載VPN,政府這波白搞了」。報導稱,VPN業者Proton VPN證實,Pornhub封鎖僅30分鐘內,VPN註冊量飆升1000%,官方直言:「這次增幅比TikTok封美國時還猛。」目前法國當局與Pornhub間仍針鋒相對,VPN成全民救援神器,這場「色情網站大撤退」與「線上自由戰爭」*恐還將持續延燒。Pornhub宣布退出法國,畫面出現「自由沒有關機鍵」標語引發熱議。(圖/翻攝自X)

強調AI「並非用於審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 撤銷前朝資安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7日簽署一項新的行政命令,正式撤銷並修訂前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與拜登(Joe Biden)任內所制定的資安政策。根據白宮發布的說明文件指出,這項命令特別針對拜登於卸任前幾日簽署的第14144號行政命令,更是批評其內容「偷偷納入具爭議性與干擾性議題」,藉資安政策之名進行政策擴張。根據《Tech Crunch》報導指出,拜登的原命令曾提倡各聯邦機構在處理公共福利時,應考慮接受數位身份文件作為身分驗證方式,但川普政府認為這樣的政策將使非法移民更容易濫用福利制度,因此明確將其刪除。對此,民主捍衛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旗下網路與科技創新中心(Center on Cyber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高級主任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則表示,撤銷數位身份政策一事,只是政府出於政治上對移民議題的壓力,而不是基於資安上的考量,此舉可能會犧牲資安成效。在人工智慧(AI)領域,川普政府同樣大幅調整政策方向。新命令取消了原先拜登命令中涉及AI的多項內容,包括測試AI在能源基礎設施防禦上的應用、資助AI安全研究計畫,及要求國防部採用AI模型進行資安防護等措施。白宮聲稱,新政策將「重新聚焦於發現與管理漏洞,而非審查制度」,此說法也回應了川普在矽谷的支持者對AI技術可能造成「審查」效果的疑慮。此外,川普也撤銷了拜登政府要求各聯邦機構「在可行情況下儘速」部署抗量子加密技術的政策,以及強制聯邦承包商需證明其軟體安全性的規定。白宮批評拜登這些要求是「未經驗證的負擔」,將焦點錯誤地放在合規清單上,而非實際安全投入。在回溯更早的政策部分,川普的新行政命令也一併廢止歐巴馬時期針對網路攻擊的制裁措施。根據新的方針,制裁將僅限於針對「外國惡意行為者」,並明確排除與選舉相關的國內行為,以「防止對國內政治對手的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