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殼花
」 龜殼花 毒蛇 蛇 南投 眼鏡蛇被龜殼花咬傷遭醫判「雜草刮傷」!網友喊太扯 院方喊冤:患者沒提到蛇
高雄一名50多歲女子,8日疑似遭蛇咬傷,前往岡山秀傳醫院就醫,醫生觀察後讓患者回家,婦人晚上依然疼痛二度就醫,醫師開轉診單寫「被田中雜草刮傷」,轉診到義大醫院後,醫生判定為「龜殼花咬傷」立即住院治療,秀傳醫院傳出烏龍醫療診斷,對此院方也回應了。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我是岡山人(北高雄)」發文指出,家中長輩疑似被蛇咬,8日中午到岡山秀傳醫院掛急診,醫生評估後讓患者回家觀察,沒想到晚間患者痛到無法走動,二度到秀傳醫院掛急診,轉診原因寫上「被田中雜草刮傷」,到義大醫院後,醫生判定為「龜殼花咬傷」,必須住院治療。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直呼太扯,兩者判斷差太多,「雜草、龜殼花,太扯了」、「真是讓人瞠目結舌」、「傷口舌咬和割傷分的出來吧!」、「這誤診也太誇張了」、「被草割到是一條細小的傷口,蛇咬到是兩個牙洞,差很多喔」、「真的很傻眼,而且是毒蛇欸,這種低級錯誤也太誇張。」對此,岡山秀傳副院長黃聖源回應,病患當天下午2點多初次就醫,描述人在田中不慎碰觸雜草,返家時發現左腳腫痛,當時有一點小小的瘀血傷口,但沒有明顯紅腫、熱痛及水泡,病人也沒提到被蛇咬,醫師冰敷並施打破傷風疫苗便讓病患出院。晚間6點多,病人回診表示左腳痛到無法行走,此時才補述有被蛇咬傷可能,醫師便判定是毒蛇咬傷,但院內無血清可用,才協助轉診至有血清的義大醫院。黃聖源表示當天周日人力較少,業務繁忙,因此在寫轉診單的時候,醫師以病人第一次描述去寫,沒有帶到第二次的診斷,因此引發誤會。高雄市衛生局表示,經查岡山醫院後續安排患者轉診至義大醫院就醫,並有與義大醫院急診聯繫交班,初步判斷尚無誤診情事;有關院方病情說明導致民眾誤解,將請院方加強員工教育訓練改善。倘若民眾針對醫療過程產生爭議時,得向衛生局之醫療爭議調解管道申請調解,將請醫院釐清、溝通並提供關懷服務。
蛇類誤闖民宅案件增 南投1至7月已捕獲966隻
南投縣多山區,隨著天氣變熱,民眾通報蛇類誤闖民宅的案件也變多,據南投縣政府農業處統計,今年1月至7月底共捕獲966隻蛇,其中以保育類黑眉錦蛇473隻最多,而毒蛇以龜殼花81隻最多,每年7月至9月常有人遭蛇咬傷,提醒民眾萬一被蛇咬,務必保持鎮靜,拍下蛇的照片,盡速就醫。縣府農業處指出,據13鄉鎮市消防分隊通報的捕捉蛇類統計,1月至7月共捕獲966隻,其中黑眉錦蛇473隻最多、南蛇99隻居次,臭青母75隻、紅斑蛇58隻、花浪蛇及赤背松柏根各10隻、白梅花蛇3隻,還有寵物球蟒2隻;台灣6大毒蛇以龜殼花81隻最多,雨傘節52隻居次,眼鏡蛇42隻、赤尾青竹絲29隻;另外具輕微毒性的大頭蛇25隻、草花蛇7隻。縣府農業處說,台灣夏季溼熱多雨,蛇類出沒頻繁,名間鄉60歲黃姓婦女6月在自家庭院洗衣服時,被躲在洗衣機底下的龜殼花咬傷,所幸家人機警拍下蛇的照片,並將她送醫,醫師依照片研判凶手是「咬人王」龜殼花,立即施予抗蛇毒血清治療。縣府農業處提醒,預防蛇類進入住家最好的方法,就是維持環境整潔,屋內及周邊避免堆放雜物,家中沒有老鼠,蛇就不會闖入;若飼養雞、鴨、鵝等,要做好籠舍防範。萬一遭蛇類咬傷,務必保持鎮靜,記住蛇的特徵,最好用手機拍照,盡速就醫,切勿用口吸出毒液、切開傷口,以免造成感染,且勿亂塗藥酒加速毒液作用。
洗衣機傳「滋滋聲」!苗栗女晾衣被眼鏡蛇咬傷 醫示警:用嘴吸毒超NG
苗栗縣通霄鎮一名吳姓女子今年7月在家中準備晾衣服時,突然被躲在洗衣機下的眼鏡蛇咬傷,造成傷口嚴重腫脹發紫,嚇得趕緊就醫,最後轉至大甲光田綜合醫院注射了共6瓶血清,才得以控制眼鏡蛇的神經毒傷害。大甲光田急診醫學部彭楷瑜醫師表示,近幾年急診陸續出現民眾在家中被蛇咬傷的案例,提醒民眾若能看到蛇的外觀,先記下特徵,並盡速就醫,才能緩解蛇毒帶來的傷害。據了解,吳女被咬的當下沒看到蛇,只聽到「滋滋」兩聲,趕緊讓家人請消防隊至家中捕蛇,自己則是保持冷靜就醫。半小時後,消防隊捕到蛇,才確認是眼鏡蛇,轉至有血清的大甲光田就診,她根據自己被咬傷的經驗,提醒其他民眾血清不是「常備」的,衛福部有血清庫存查詢系統,可以先上網搜尋,確認血清在哪間醫院,再至該院施打,會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來緩解蛇毒。大甲光田亦透過此系統,除了為吳女注射院內的4劑血清外,並啟用緊急調度,從他院調集另2劑血清,得以進行急救。吳女透露,雖然她已無大礙,但眼鏡蛇的神經性蛇毒仍在,出院後1週傷口還是經常腫痛,目前還在持續就醫中。彭楷瑜表示,每年夏季,急診室幾乎都會出現毒蛇咬傷的案例,最近中部除了通霄民眾被躲在洗衣機下的毒蛇咬傷外,無獨有偶,南投在5月份也傳出類似案例,讓不少民眾感到擔心。醫師指出,根據臨床觀察,這幾年因為天氣炎熱,民眾被誤闖家中避暑毒蛇咬傷的案例,的確略有增加,但也不必太緊張,因為若在家中被蛇咬傷,只要立即前往有血清的醫院注射血清,大多都沒有生命危險。彭楷瑜解釋,蛇毒毒性3三大類,像出血性的蛇毒(龜殼花、青竹絲、百步蛇)等,遭咬傷後傷口會局部腫脹、全身出血、凝血異常等;而神經性毒蛇(雨傘節、眼鏡蛇)會有發燒、麻木感、意識不清等;而出血及神經型混合的蛇毒(鎖鏈蛇),則會出現傷口瘀腫、瘀血、水泡,呼吸喘等致命症狀,提醒民眾萬一看不到蛇的外觀,可以先敘述出現的症狀,以供臨床判斷。醫師強調,遇蛇咬時要記得「四不」︰不要割開傷口、不要以嘴吸出毒血、不要冰敷、不要綁止血帶。因為毒蛇在咬人後,其毒液會隨著進入人體組織中,並不會只停留在真皮層中,因此無法藉由切開引流、嘴巴吸取或冰敷來緩解,反而在割開傷口或冰敷的過程中,容易使傷口反覆感染,增加感染壞死的可能。最後,他也特別提醒民眾,不要刻意追捕毒蛇,因為當蛇在咬人後逃竄,急診也可以根據臨床的症狀來做初步判斷,所以不要再花力氣追捕毒蛇,可參考吳小姐的做法,先報警請消防隊處理捕蛇問題,因為若在走動的過程中加速血液循環,反而對病情不利,還是請民眾保持冷靜,記下特徵速就醫最實際。
龜殼花從洗衣機下竄出 南投婦慘被蛇吻急靠血清救回一命
端午節是華人熟知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其實又被稱為「五毒日」,由於天氣炎熱,五毒 之中的蛇類雨會開始頻繁出沒!在南投名間鄉,就有60歲的婦女在家洗衣服時,不慎被躲在洗衣機底下的蛇咬傷,當時家人機警拍下蛇的照片,經醫護人員檢視,確認婦人是被出血性毒的龜殼花咬傷,及時救回一命。南投醫院醫師依照片研判凶手是「咬人王」龜殼花,立即幫婦人施予抗蛇毒血清。(圖/南投醫院提供)這名60歲的黃姓婦女,11日在家洗衣服時,發現有蛇躲在洗衣機底下,不慎被蛇攻擊咬傷,根據南投醫院說法,黃姓婦人在晚間洗衣服時,發現洗衣機底下有動靜,家人用棍棒往洗衣機底部撈,沒想到竟撈出一條蛇,受到驚擾的蛇突然攻擊,朝婦人腳踝咬一口,當婦人抵達醫院時,右腳踝出現紫色瘀痕且腫脹疼痛難耐。據院方人員表示,幸好家人慌忙之中仍記得拍下攻擊蛇類的照片,提供給醫師參考,經注射血清治療、住院觀察,傷口迅速消腫,隔天已康復出院。另據三立新聞網引述據南投醫院副院長、急診科醫師洪世昌說法,台灣夏季溫暖潮濕,蛇、蟲類活動頻繁,民眾若不慎被蛇咬傷,可用手機拍照或錄影拍下蛇的外觀特徵,供醫療人員辨識。洪世昌指出,由於不同的毒蛇種類,需要不同的抗蛇毒血清治療,若能及時注射合適的血清,會大幅提升治癒率。若被蛇咬傷,千萬不要自行處理傷口,例如吸吮或切開傷口、塗抹精油等,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降低感染機率。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每年有近千人被毒蛇咬傷,常見毒蛇分別是出血性毒的龜殼花、赤尾青竹絲、百步蛇;神經性毒的眼鏡蛇、雨傘節,以及兼具出血和神經毒的鎖鏈蛇。
洗衣機底竄龜殼花!南投婦遭蛇吻右腳踝「腫脹發紫」 拍照追兇保命
南投縣名間鄉11日晚間發生一起,民眾遭「台灣六大毒蛇」之一的龜殼花咬傷,家屬機警拍下毒蛇身影,意外成為她撿回一命的關鍵,讓醫師可以清楚知道是龜殼花,立及施打抗蛇毒血清,舒緩疼痛消腫,所幸傷患在事隔1日後已康復出院。據了解,近日天候炎熱,龜殼花闖入民宅的洗衣機下方避暑,1名60歲黃姓婦女昨晚在住宅庭院洗衣服時,聽見洗衣機下方發出聲響,立即呼喚家屬查看,先持園藝大剪刀往洗衣機底部撈,未料竟撈出1條長蛇,結果蛇憤而咬傷黃婦右腳踝,家屬緊急拍下蛇的照片,火速將黃婦送往衛福部南投醫院急救。南投醫院表示,黃婦被送達時,右腳踝已呈現紫色瘀痕,且腫脹疼痛,家屬把蛇的照片給醫生看,醫生依外觀特徵研判應是劇毒的「咬人王」龜殼花,立即注射抗蛇毒血清,舒緩疼痛並消腫,及時救回黃婦一命,所幸黃婦已於12日康復出院。南投醫院說明,根據疾管署資料,台灣每年約有1000多人遭毒蛇咬傷,常見的毒蛇包括出血性毒的龜殼花、赤尾青竹絲及百步蛇;神經性毒的眼鏡蛇和雨傘節,兼具出血和神經毒的鎖鏈蛇,在此之中龜殼花及赤尾青竹絲各占3成堪稱「咬人王」。南投醫院副院長洪世昌表示,台灣夏季氣候溫暖潮濕,是蟲、蛇類活動頻繁的季節,提醒民眾若不慎被咬傷,可拍攝紀錄蛇的外觀特徵,供醫療人員辨識,千萬不要自行處理,例如吸吮或切開傷口、塗抹精油等,應迅速就醫降低感染機率。
台大周邊出現「台灣六大毒蛇之一」! 內行人曝主因:常見於淺山
近日有一名網友在網路上發文,表示他收到台大系上學妹的通知,在公館商圈的某店家旁邊,竟出現「台灣六大毒蛇」之一的龜殼花幼蛇。當下他立刻帶上裝備,前往現場營救幼蛇,最終順利將幼蛇抓捕野放回山上,貼文一出也引起網友熱議。一名網友在Facebook社團「NTU台大學生交流版」發文,表示他日前收到系上學妹通知,在台大附近的公館商圈內的某家商家外,出現一隻龜殼花幼蛇。當時因為事態緊急,原PO便立刻帶上蛇勾和桶子等裝備,前往現場將蛇捕捉。原PO指出,當時他到場後,現場有熱心的同學幫忙控制情況,因此人、蛇都沒有受傷,他也順利將蛇捕捉起來。而原PO也透露,龜殼花是常見的淺山毒蛇,周遭較可能出沒的環境,是蟾蜍山或是福州山,後續考量到安全疑慮,原PO便將蛇野放至福州山區。原PO也提醒,台大校園的生態環境相當不錯,偶爾會有無毒蛇類出沒,若學生們碰到蛇,可以通知大自然保育社來處理,通常只要不出手干擾、目送蛇離去就可以「更不能使用蛇夾(夾了很容易骨折),或是直接把蛇殺死。」而此貼文也被轉到PTT上討論,有許多網友就表示「有可能是從小觀音山穿越自來水園區到大學口」、「台大有蛇其實蠻常見的,只是毒蛇比較少見」、「旁邊就是山,有龜殼花很正常好嗎」。
天熱「鎖鏈蛇大軍」出沒!台東捉蛇案量攀升 專家曝1特徵:毒蛇更好抓
時序入夏,氣溫炎熱,蛇類出沒頻繁,台東縣捉蛇案量呈直線攀升,蛇種以眼鏡蛇為最大宗,其次為鎖鏈蛇,出沒地點鄰近太平溪及知本溪流域。年僅24歲的捕蜂捉蛇團隊員古尚豐透露,毒蛇比無毒蛇好捉,只要人眼「顧牢牢」就不會開溜。台東縣政府農業處捕蜂捉蛇業務「收穫滿滿」。近日,委外團隊陸續於中興路六段、開封街等路段民宅,捕獲3條具有毒性的鎖鏈蛇,今(29)日送往屏東科技大學,交由生物科技系教授蔡添順用以學術研究。 鎖鏈蛇頭、身布滿橢圓花紋,具有毒性,攻擊距離可達身長2倍。(圖/中國時報記者蕭嘉蕙攝)捕蜂捉蛇團隊員古尚豐緩緩解開蛇袋,頭、身布滿橢圓斑紋的小鎖鏈蛇鑽出,落入蛇籠中,性情凶猛暴躁,不斷「蛇來蛇去」還不時發出嘶嘶叫聲,另條體型較長的鎖鏈蛇相對溫順,最後一條則連同蛇袋直接放籠中。畢業於台東大學運動休閒學系的古尚豐,因緣際會下入行,短短1年間,已成為可獨當一面的捉蛇人員,但仍不乏「蛇吻」外傷。他笑著說,前幾天才被龜殼花咬傷左手中指,當下立即就醫注射血清。古尚豐也坦言,其實毒蛇比較好捉,因為牠們習性比較不易溜竄,只要人類在旁緊盯,就會乖乖留至原地;反觀無毒的蛇類,因攻擊性低,遇見人類時便會驚慌逃離,相對不易捕捉。屏科大人員則提醒,鎖鏈蛇攻擊性強,攻擊距離可達身長的2倍,尤其是蛇身捲曲呈圓盤狀時,會朝敵方發動彈跳式襲擊。
馬桶裡有蛇!民眾三芝賞櫻如廁受驚 倉皇逃出便意全消
新北市三芝區林姓民眾日前與家人至八連溪旁櫻花公園遊憩,家人因內急進入公廁準備方便,剛想坐上馬桶,卻驚見馬桶上竟有1條紅黑相間的蛇在蠕動,當場嚇到便意全消,驚叫奔出,林男急向新北市動保處報案。動保員到場確認是條無毒紅斑蛇,立即使用安全蛇夾將紅斑蛇放入蛇籠,帶往深山地區野放。林男表示,當天偕同家人到櫻花公園賞花遊玩,家人突然想要上廁所,進入公廁才剛要坐上馬桶時,赫然發現1條全身紅黑色,身型細長的蛇盤踞在馬桶上,吐著蛇信的模樣十分嚇人。家人受驚嚇大喊求救,他衝進廁所查看後,立即打電話向動保處報案。動保員唐俊源到場順利捕獲該條蛇,他表示,確認這條蛇是台灣低海拔地區常見無毒紅班蛇,民眾不必太過驚慌。最常見毒蛇種類有龜殼花、雨傘節、眼鏡蛇、赤尾青竹絲等,每種蛇類習性都不相同,但是都不會主動攻擊人類,若到郊外雜草林區活動時,可攜帶手扙、雨傘等,先藉著「打草驚蛇」,提早發現並保持安全距離,降低被咬風險。動保員順利捕獲廁所裡的蛇,帶往山區野放。(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據動保處統計,2023年度共接獲民眾通報捕蛇總案件量已達3650件,其中前3名依序是龜殼花、紅班蛇、臭青母,顯示台灣蛇類活動頻繁,動保處提醒民眾進行郊區戶外活動時,仍需穿著長袖長褲和包鞋,做好基本安全防護措施。動保處提醒,從事戶外活動時應穿著具防護功能的長袖、長褲和包鞋,避免穿著短褲、涼鞋等進行爬山或夜遊行程。萬一被蛇咬到,務必保持鎮靜,記住蛇的特徵,盡速就醫才是最佳做法。民眾不要輕易嘗試自行捉蛇,可能會導致蛇受到驚嚇而發生攻擊行為,應與蛇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也提醒民眾發現蛇類切勿任意騷擾或飼養,避免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民眾如需通報捉蛇案件,可撥打動保處24小時通報電話02-29596353或1999市民專線。三芝櫻花公園入口處有告示牌,提醒民眾小心蛇類。(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泡湯遭龜殼花啃咬 男做1事救了自己
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日前發生一起,民眾遭「台灣六大毒蛇」之一的龜殼花咬傷,他機警拿出手機拍下毒蛇身影,意外成為他撿回一命的關鍵,讓救護人員可以清楚知道是龜殼花,立即通知醫院準備血清。 一名47歲男子到花蓮瑞穗旅遊,晚間在戶外一處泡湯池泡湯時,突然感覺到左腳一陣劇烈疼痛,當下感覺應該是遭到什麼東西咬到,一看旁邊是一條蛇,他趕緊拿出手機拍下蛇身影,並向附近的民眾與溫泉業者求救。花蓮縣消防局第三大隊富源分隊獲報後前往現場,救難人員先將他扶上擔架,男子忍痛拿出手機,請救護人員確認,經比對確認後咬傷該名男子的毒蛇為龜殼花。救護車開往醫院途中,被蛇咬的左腳背傷口已經明顯腫漲,救難人員先傷口清洗、包紮止血,並用筆標記傷口,同時聯絡轄區責任醫院,確認有庫存蛇毒血清後,迅速將患者送往轄區榮民醫院急診救治。花蓮縣消防局表示,民眾至山區賞花、登山、郊遊時,應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自我保護,進入樹叢及草堆,切記打草驚蛇,勿翻動中空林木或石塊;若被蛇類咬傷了,也應牢記「五要五不」原則,「五要」包含「要把傷口當作毒蛇咬傷來處理」、「要記得毒蛇外觀模樣」、「要脫下飾品避免傷處腫脹」、「要包紮傷口上緣減緩毒液擴散速度」、「要保持冷靜且盡快就醫」。
新店巷內驚見1.5米眼鏡蛇出沒! 見人逼近噴毒液威嚇
1條身長逾1.5公尺的野生眼鏡蛇,6日下午在新店小城里巷內「逛大街」,居民見狀,立刻打電話向里長郭仁澤求救,郭備齊捕蛇夾及蛇籠,經過一番搜索,發現牠「藏匿」於居民庭院花盆下,最後終於「逮捕」眼鏡蛇,再通知動保處將蛇領走安置。郭仁澤指出,小城里地處山邊,生態多元又豐富,除了蛇之外,還有藍鵲、獼猴、穿山甲、白鼻心、鼬獾,經常出沒里內。由於常有野生蛇出沒,因此自學抓蛇技術,平均每年會捕抓超過10條龜殼花、眼鏡蛇等蛇類。郭仁澤表示,因近日多雨,昨午接到里民通報,1條長逾1.5公尺的眼鏡蛇穿梭巷弄,抵達現場後,蛇已不知去向,於是開始在附近搜索,擔心牠躲在某處角落,不停翻找和敲擊物品,希望能「打草驚蛇」,最後在里民庭院花盆底下發現牠。郭說,眼鏡蛇具有攻擊性,當時牠正昂首吐信,還發出「嘶!嘶!」聲音,牠的體型龐大,模樣十分驚人。隨即以捕蛇夾夾住蛇頸,讓牠動彈不得,再趁勢放入蛇籠裡。即使眼鏡蛇被抓進籠後,仍不斷擴張頸部及發出聲音,更噴出毒液威嚇。(圖/郭仁澤提供)郭還說,即使眼鏡蛇被抓進籠後,仍不斷擴張頸部及發出聲音,更噴出毒液威嚇,幸好順利捕獲,否則居民無法安穩睡覺。郭仁澤以捕蛇夾夾住蛇頸,讓牠動彈不得,再趁勢放入蛇籠裡。(圖/郭仁澤提供)
注意!蛇出沒 民眾接連直擊進食震撼畫面
夏季蛇類出沒頻繁,南投繼直播主「黃小四」日前在國姓北山巧遇長約1.3米、身型壯碩的「龜殼花」,8日晚間又有民眾於埔里鎮中路坑溪賞蛙時,直擊1條紅斑蛇纏住黑眶蟾蜍正張口吞食。南投縣消防局9日呼籲,民眾發現蛇類勿靠近,更不要逗弄挑釁。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生態村內有高達23種原生蛙類,占台灣青蛙種類的79%,園區的中路坑、芧埔坑、草湳等濕地與桃米坑溪主流、各支流河床、社區內茭白筍田及各民宿與紙教堂附近水池,都是熱門賞蛙地點。生態攝影專家李榮芳8日晚間帶領遊客賞蛙,在中路坑溪畔發現1條紅斑蛇。他說,該條紅斑蛇正開口準備吞食黑眶蟾蜍,但黑眶蟾蜍也沒有掙扎,可能早已死亡,現場遊客配合放低音量、安靜拍攝當下難得一見畫面。長期關注各項生態議題的黃小四日前在國姓北山1處農園地灌溉水管旁發現身長約1.3米、身型壯碩的毒蛇「龜殼花」,因其身體部分鼓起,推測牠剛進食完畢,該龜殼花發現有人靠近,立刻進入備戰狀態,張口對著黃小四齜牙警告。黃小四說,龜殼花屬於會主動攻擊的蛇類,備戰攻擊時頭部會豎高、嘴巴張大,不過,日前遇到的龜殼花張口角度竟比蛇頭大好幾倍,實在嚇人,他拍下影像後就安靜離開。南投縣消防局呼籲,民眾從事野外活動,若發現蛇類應保持距離,勿靠近,更不要逗弄挑釁;隨天氣炎熱,蛇類誤闖民宅狀況多,部分蛇類恐有劇毒,建議民眾若在家中發現蛇蹤要通報119,協請移除為宜,以策安全。
白娘子「小青」成台灣最衰的蛇 專家曝看這3點區分赤尾青竹絲、青蛇
隨著動保意識抬頭,多數民眾遇到蛇不再趕盡殺絕,但在山區或偏僻道路,仍偶見蛇類遭打死的屍體,其中又以青蛇最為「無辜」,常被誤認為赤尾青竹絲遭路殺,可說是全台灣最衰的蛇。據「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簡稱「路殺社」)統計,因《白蛇傳》而被暱稱為「小青」的青蛇,雖然無毒、個性相當溫馴,還以蚯蚓為主食之一,卻因體色與有毒的赤尾青竹絲類似、為尋找獵物在樹林底層甚至路旁草叢覓食,遭人誤認而成為「被路殺排行榜」之冠。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指出,青蛇與赤尾外型乍看類似,不過在頭、身、尾3處都有明顯區別。最明顯的頭部,青蛇頭形為橢圓、眼睛為黑瞳;赤尾頭呈三角形,紅色眼睛中間有細紡錘狀瞳孔赤尾青竹絲。(圖/翻攝自維基百科)其次是體色,青蛇全身為光亮美麗的翠綠色;赤尾青竹絲的體綠色稍霧,且身體兩側各有條白線。最後是尾部,青蛇頭身皆為翠綠色、尾端較細長;赤尾則蛇如其名,尾呈磚紅色又短鈍。實際上,無論是有毒赤尾或無毒青蛇,只要別太過接近,都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且赤尾青竹絲咬傷率雖居台灣六大毒蛇之首,致死率卻最低。此外,白梅花蛇與擬龜殼花也因為外觀近似雨傘節和龜殼花,常莫名遭人殺害。
她出門突見「1生物搭便車」 網逗趣喊:打給海綿寶寶
台灣近期多雨的天氣,導致一些特定生物不時出現。一名女網友日前騎機車出門,約過了20分鐘才發現被蝸牛「搭便車」,讓她直呼「別人都是車上停蚱蜢還蟋蟀,怎麼到我這裡變成蝸牛」。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見狀也分享自身奇遇,更有人逗趣指出,「妳有打給海綿寶寶嗎?」原PO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貼出一張照片,可見一隻蝸牛停在機車龍頭靠近把手附近,讓她不免直呼「別人都是車上停蚱蜢還蟋蟀,怎麼到我這裡變成蝸牛」,並透露自己是騎了20分鐘才知被搭便車,根本不曉得蝸牛何時出現在車上。原PO直呼「別人都是車上停蚱蜢還蟋蟀,怎麼到我這裡變成蝸牛」。(圖/翻攝自「路上觀察學院」臉書)原PO對被蝸牛搭便車,透露自己是過了20分鐘才發現。(圖/翻攝自「路上觀察學院」臉書)貼文一出掀起熱議,網友見狀紛紛表示「這是『天氣預報』的替身攻擊」、「這是牠蝸生中最快的一趟路了」、「原來是有改裝渦輪增壓」、「妳有打給海綿寶寶嗎」、「完蛋了,這下爬回家要爬到天荒地老了」。此外,也有網友分享自身經歷,除了蝸牛,還能看到八哥、龜殼花、蟬等生物,更有人透露「停蝸牛妳要偷笑了,我的停過蟑螂」、「我都是停蝴蝶,別人騎車我都看到是蟑螂,然後被我拍掉了」。網友分享自身奇遇,除了蝸牛,還能看到八哥、龜殼花、蟬等生物。(圖/翻攝自「路上觀察學院」臉書)
6旬翁整理農地 慘遭龜殼花咬傷
66歲林姓男子在農地整理草時,不幸被龜殼花咬傷小拇指的屈小指短肌,當下傷口出現瘀血、腫脹並起水泡,前往阮綜合醫院急診。急診醫師李念融表示,遭到青竹絲及龜殼花咬傷,癱瘓症狀通常數小時內就會發生,如沒接受血清,可能會在6到30小時內死亡,因此患者應盡速至有提供血清施打的醫學中心處理。林男日前在左營區農地整理時,不幸被埋伏在草叢裡的龜殼花咬傷,龜殼花的毒性屬於出血性毒素,被咬傷後會出現局部瘀血,腫脹,水泡或血泡,立刻前往阮綜合醫院急診,不過因阮綜合醫院沒有血清,因此轉診至其他醫學中心就醫。李念融表示,毒蛇的毒素大致可分為出血性、神經性及混合性,出血性包括青竹絲、龜殼花、百步蛇;神經性包括雨傘節、眼鏡蛇等,傷口會有麻痺感,全身肌肉麻痹、複視、視力模糊、眼瞼下垂、口齒不清、流涎,嚴重時昏迷,對刺激無反應、呼吸淺快、呼吸衰竭;而混合性蛇類則有鎖鏈蛇,混合上述2種毒性。李念融說明,若民眾被毒蛇咬傷後,應評估現場環境安全並確認蛇種:若蛇還在現場,盡可能判斷並記錄是何種蛇類咬傷;若蛇不在現場,詢問傷患或目擊者蛇的種類及特徵。且千萬必須保持冷靜、避免情緒激動,避免增加血液循環以致毒素擴散;保持空腹,不要吃東西;患者的患肢須保持低於心臟。李念融特別強調,若不幸被毒蛇咬傷千萬不要使用止血帶、冰敷或熱敷、或火烤傷口,也不要切開傷口及避免以口吸毒液;也切勿相信民俗療法,塗抹精油或草藥,最重要的動作是記錄好蛇種,盡早就醫。
玉山健行同一處驚見2奇蛇!民眾親眼目睹:太幸運了
民眾日前前往玉山國家公園鹿林山健行,竟在同一處、時間相差3時半,先後看見台灣赤煉蛇及標蛇,其中長約80公分的台灣赤煉蛇蠕動細長身軀從山溝縫隙攀岩走壁,標蛇則是游泳過水溝。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園區常見蛇類是菊池氏龜殼花,台灣赤煉蛇較為罕見,民眾能親眼目睹,真的非常幸運。發現人說,他25日到特富野古道拍幾張東瀛珊瑚花序的照片,未料特富野古道封閉整修,輕裝逛鹿林山,先在公路旁遇見罕見的台灣赤煉蛇,正蠕動細長身軀從水溝箱涵沿著溝縫奮力往上爬,爬上邊坡隱身進草叢不見蹤影,他從鹿林折返,時間已過了3個半小時,同一處公路旁赫見標蛇游泳過水溝,「同一地點發現2種美麗又罕見的蛇類,實在太幸運了」。玉管處表示,天氣逐漸變暖,蛇類出沒野漸漸頻繁,園區較常見的蛇類是菊池氏龜殼花,台灣赤煉蛇較為罕見,民眾能親眼目睹,真的非常幸運;身體鱗片呈彩虹色澤的標蛇,主要吃蚯蚓等軟體動物,可能山區最近下雨,蚯蚓跑出泥土,標蛇才會現身覓食。玉管處指出,標蛇沒有毒性,而菊池氏龜殼花、台灣赤煉蛇都有毒性,但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提醒民眾若在塔塔加遇到蛇,切勿過度害怕,靜待蛇離去即可,因為蛇看見比自己體型還大的人類更懼怕,一定先逃跑,建議民眾可持登山杖輕觸草地、打草驚蛇,讓蛇先離去,就能避免和蛇巧遇。
民宅遭2米眼鏡蛇入侵 動保處籲這3孔應緊閉
夏季將至,蛇類活動頻傳,新北市樹林區民宅近期被眼鏡蛇入侵,屋主使用洗衣機時,恰好看見長約2米的眼鏡蛇竄出,當場嚇壞,急忙通知動保處捕蛇。擁有捕蛇經歷11年的動保員陳美秀接獲通報後,在團隊合作下,順利以蛇夾捕獲。動保處提醒,民眾須注意門窗、天花板孔、排水孔道3孔緊閉,防止蛇類入侵。據悉,該屋主先前未有遇蛇經驗,因此與眼鏡蛇對到眼時,直接嚇壞尖叫,立刻通知動保處處理,板橋動物之家接獲通報後,立即派遣動保員陳美秀、林冠佑前往捕蛇。動保員到場後發現,蛇疑似受到驚嚇,躲在陽台洗衣機旁雜物堆中,由於蛇夾無法深入,只好協調屋主一起將洗衣機挪開,趁著眼鏡蛇在周邊陽台地上逃竄時,陳美秀、林冠佑抓緊機會,順利以蛇夾捕獲,結束屋主的驚魂記。陳美秀表示,只要有老鼠洞或孔洞的地方,蛇幾乎鑽得進去,她曾在馬桶、陽台、車引擎等地方捕抓過蛇,尤其夏季時獲報數量最多,接近山區的民眾應做好居家防護。動保處指出,市府今年迄今救援517件蛇類通報,歷年來都是6月份接獲最多,夏季通報量約占整年度的5至6成,民眾通報最常發現蛇的地方以郊區住家居多,目前救援蛇類以龜殼花、紅斑蛇最多,眼鏡蛇數量沒有明顯增加。動保處提醒,民眾可在門內加裝彈簧紗門,進出後可立即彈回關門,門口周遭環境也不要有大量雜物堆積,雜草也應定期修剪,一般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發現蛇類入侵時請遠距離冷靜觀察,即時通報動保處。
買菜路上遇到蛇 吳淡如曝「兒時回憶」:老家曾見36隻龜殼花
知名作家吳淡如對投資理財很有一套,時常在社群平台討論,也會不定時分享生活日常。29日她發文透露,自己要出門買菜時,在路上碰到了一條小蛇,讓她想起以前曾在老家後院發現36隻龜殼花,貼文曝光也引起熱議,網友也驚呼「難怪出狀元」。吳淡如29日在臉書曬出一張圖片,可以看到地板上有一條蛇,她表示自己只是要出去買菜,就在路上遇到一條小蛇,並問道「這個應該是沒有毒的,對吧?我想大家應該比我懂。」她也透露自己小時候在宜蘭,幾乎每個禮拜都會看到蛇,「我家後院曾經發現過36隻龜殼花,還有雨傘節,頭不是長這樣的。他(牠)是出來曬太陽嗎?這幾天快凍死了。」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牠再不出來曬太陽,要凍死了」、「粗心大意的就會踩到,恐怖」、「這麼冷沒冬眠,牠太餓了」;也有人對於吳淡如的兒時回憶感到驚訝,「難怪妳家至少二代出宜蘭四狀元!」吳淡如在路上遇到蛇。(圖/翻攝吳淡如臉書)
機車上有蛇!「四大衰蛇」之一盤據機車 騎士嚇傻實習警英勇解圍
桃園市龜山區昨日發生「蛇蛇驚魂記」,一名男騎士要騎車時,發現愛車上竟被長約1公尺的大頭蛇盤據,男騎士嚇到失神,立刻衝到一旁的迴龍派出所求救,警員陳彥宏及警專實習生林哲維則出手協助,用掃把、畚斗和垃圾長夾將牠裝入紙箱內,該騎士則鬆了一口氣,感謝警方熱心幫忙。昨日下午3時許,迴龍派出所突然有名男子闖入求救,他神情慌張、語無倫次的表示其機車上有蛇,他自己則被嚇得不敢騎車,陳員和林員見狀連忙出手相助,拿起身旁的掃把、畚斗、垃圾夾及紙箱趕往現場。在該男子機車上果然發現一條長約1公尺的大頭蛇,警方不敢大意,趁蛇不注意時將其拍落,快速利用夾子和畚斗倒入紙箱內,並通知市府相關單位處理,騎士見警報解除而連連稱謝,十分感激員警熱心幫忙,讓他可以順利回家。而大頭蛇又稱絞花林蛇,牠個性溫馴,體內有些微毒性,被咬到不會致人於死,但牠神似六大毒蛇的龜殼花,常在人們驚慌失措嚇而遭打死,牠也被列為「四大衰蛇」之一,動保人士也曾發起呼籲,希望大家遇到蛇時能冷靜以待,避免無辜生命受害。
習性特殊珍稀蛇種瀕危 金絲蛇常遭路殺成輪下冤魂
台灣特有蛇種除了多數人耳熟能詳的黑眉錦蛇、臭青公、雨傘節、赤尾青竹絲和龜殼花外,棲息地分佈於台北陽明山、宜蘭山區到新北市石碇區域的「金絲蛇」(又稱台北遊蛇、金絲腹鏈蛇)更是珍稀罕見,更是台灣一級保育動物類中的蛇種,如今行政院農委會特別發起保育行動,因為金絲蛇就快要瀕臨絕種了!金絲蛇體型小。(圖/特生中心提供)位處亞熱帶的台灣,由於氣候溫暖潮溼且地型多變,高山林立的環境成了不少動物生存的棲地,光是蛇類就有超過50種以上,其中不乏行蹤隱蔽、習性特殊的珍稀蛇種,像是全身閃著金色帶狀花紋的金絲蛇,就因為牠美麗的外表,與赤腹松柏根、高砂蛇、紅竹蛇並列「台灣四大美蛇」之一。「金絲蛇」屬有鱗目黃頷蛇科,大部分棲息地在北部,但也曾在中部溪頭發現過,從1931年日籍學者在台北山區發現和命名後,相隔超過50年才再次在陽明山地區被國人發現和記錄,接下來的10年也僅出現零星個位數記錄,直到約20年前,國內學者意外於桃園山區的北橫公路發現新的族群分布後,才開始有相較穩定的記錄,但仍極為稀少,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在1989年公告實施時,就將金絲蛇列為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2008年名錄修訂時,更直接將牠提升為一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現為唯一的一級保育類蛇種。金絲蛇目前的正式記錄也只有110筆,其中有高達8成都是「死亡記錄」,且幾乎集中在桃園和新竹山區道路,由於金絲蛇最重要的棲息地在北橫公路沿線森林,正好是北部民眾重要的旅遊地點之一,假日人來人往的車流量,經常造成許多動物因車輛撞擊或輾壓而死亡,加上金絲蛇體型小、行動緩慢,在穿越道路過程特別容易被路殺,這也是為何金絲蛇已知記錄中,高達8成都是被路殺死亡的緣故。像是在2011年,成功大學生組團前往北橫尋找,結果發現5條已死「金絲蛇」,幾乎都是慘死於過往車輛輪下,因為人類對蛇的不了解,加上不由自主心生恐懼,有些車輛甚至是故意輾壓牠們,原因就是「避免毒蛇日後傷人」、「這樣牠們才不會去害人」。特生中心建置防護導引圍籬、地下通道、小心動物警示牌,以及水泥護坡設置多個可協助蛇類攀爬離開的菱形網,減緩「路殺」威脅。(圖/特生中心提供)其實金絲蛇是一種溫馴美麗的小蛇,不過在生存和繁衍的挑戰,就是遭遇山區開發、道路鋪設和道路車輛輾斃狀況,尤其是懷孕雌蛇生殖前的道路死亡率,直接為金絲蛇的繁衍帶來重創,過往就有保育人士求政府重視保育物種與觀光開發的問題。為了保護這些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許多單位和學者合作,擬定了金絲蛇、石虎、水獺等多種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的保育行動計畫書,更建置防護導引圍籬、地下通道、小心動物警示牌,以及在路旁水泥護坡設置多個可協助蛇類攀爬離開的菱形網,藉此減少動物上到路面的機會,以及降低動物停留路面的時間,來減緩「路殺」對金絲蛇生存的威脅。除此之外,若國人於登山郊遊時偶遇此一絕美珍稀蛇類,能用隨身的智慧型手機拍下照片,並將之上傳登錄到特生中心的「臺灣爬行類回報」資料庫,協助研究團隊建置和追蹤此種蛇類之分布現況,即使發現此蛇時已被路殺或其他原因導致死亡,依然是一筆很重要且有價值的資訊,可以將之登錄到特生中心的「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路殺社資料庫,供研究團隊與相關單位合作研擬出改善方法。
清明連假防蛇咬 急診醫師曝自我防護四重點
即將迎來清明兒童連假,不少民眾會前往山區掃墓,或是利用假期外出郊遊踏青、野宿露營。對此,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林柏蓁醫師表示,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適合蛇類生長繁殖,3、4月氣溫回升又逢清明春雨,正是蛇類結束冬眠開始活動的時期,提醒民眾從事野外活動時,須慎防毒蛇咬傷。台灣常見的六大毒蛇咬傷中毒,依其毒性可分為出血性、神經性及混合性三類。毒蛇咬傷症狀嚴重程度會因毒性強度,注入人體毒液量及咬傷部位不同而有差異。出血性毒蛇咬傷,如:赤尾青竹絲、龜殼花、百步蛇,輕則咬傷處瘀血、腫脹、起水泡或血泡,重則引發肌肉組織壞死,腎衰竭,凝血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腔室症候群等致命併發症;而神經性毒蛇咬傷,如:雨傘節、眼鏡蛇,輕則造成噁心、嘔吐、腹瀉及肢體麻木感等症狀,甚而引發眼瞼下垂、複視、視力模糊、口齒不清、流涎等全身肌肉麻痺癱瘓症狀,嚴重恐致意識不清昏迷、呼吸衰竭,進而死亡。混合性毒蛇咬傷,如:鎖鍊蛇,則兼具出血性及神經性毒性。林柏蓁醫師指出:「不同毒蛇各有其專屬血清,可治療這些不慎被咬傷的患者,減緩傷害,大幅降低過去須手術清創,截肢,併發重症或死亡的比例。因此,若不慎被蛇咬傷時須保持鎮定,認清蛇的特徵(外型、顏色、花紋),最好用手機拍照,有利醫師識別蛇種,對症下藥。」除了牢記蛇的外觀外,第一時間的緊急處置也相當重要,包括:預先脫下手錶、戒指等束縛物,以防肢體腫脹後壓迫造成壞死;以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避免跑動,過多的動作會促進循環加速蛇毒擴散;同時,盡可能保持患肢低於心臟,減少毒液回流心臟。林柏蓁醫師強調,被蛇咬傷處理方式有別於一般傷口,錯誤的處置不只沒有幫助,甚至可能加劇病情,如:冰敷、使用止血帶可能影響血液循環,增加肢體缺血風險;抬高患肢則會加速毒液擴散回流心臟。此外,切開傷口、用嘴吸出毒液、塗抹尿液、喝酒止痛等,都是常見的錯誤觀念。緊急處置後應儘速就醫接受血清治療,送醫前可先與醫療院所確認是否有血清庫存,避免後續需耗時轉診延誤治療。林柏蓁醫師表示,除儘速施打毒蛇血清治療外,急診就醫仍首重於咬傷病人生命徵象的維繫、傷口處理、破傷風疫苗施打、疼痛控制,血液檢查,以及後續監測傷口與症狀的變化。最後他呼籲,預防仍勝於治療,連假期間野外活動機會多,無論上山掃墓還是前往郊區遊玩都應遵循下列四點,做好自我防護措施,以防蛇咬。1. 避免裸露: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盡可能包覆全身,避免赤腳、拖鞋,減少蛇咬機會。2. 打草驚蛇:進入草叢時先以手杖或木棍撥動,打草驚蛇。3. 提高警覺:蛇類喜於夜間、清晨及雨後出沒,若於這些時間出入山林,須增加照明並提高警覺。4. 留意棲地:樹上、草堆、岩洞、陰濕處皆可能為蛇的棲息地,故須避免赤手伸入草堆、樹洞或搬動石塊。另外,多數毒蛇擅長游泳,民眾涉水時也應小心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