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 TikTok 美國 社群媒體 網紅 Instagram
母親假扮女兒戀愛10年釀騷擾危機 她忍無可忍宣布斷絕母女關係
泰國一名女子「小諾娜」(น้อยหน่า)近日在節目《หนุ่มกรรชัย โหนกระแส》中公開控訴,自己的親生母親長年以她的照片與身分在社群平台上與多名男子發展曖昧關係,甚至導致部分對象出現騷擾與恐嚇行為,讓她長期處於不安與恐懼之中。事件曝光後在泰國社會引起熱議。小諾娜強調,自己從未想過會與母親決裂,但一切都因對方不肯停止傷害而走上這條路。(圖/翻攝自YT)小諾娜表示,這場令人難以想像的騙局已持續十多年。她在節目中含淚透露,母親不僅擅自使用她的照片作為社群媒體頭像,並長期冒名與多位男子發展曖昧關係,其中一名代號為「J.」的男子在誤以為對方是真人後,開始出現威脅與騷擾行為,甚至揚言上門傷人,令她感到極度不安。小諾娜在節目上淚訴與母親的衝突,坦言決定斷絕母女關係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圖/翻攝自YT)更令人錯愕的是,母親曾致電「J.」的母親,聲稱自己冒名是因為女兒已另結新歡,無法繼續與J.聯繫,因此由她頂替身份維持雙方關係。她還稱,對方有酗酒行為,恐會登門騷擾,為防意外才選擇這麼做。除此之外,小諾娜指出,母親曾要求她開設銀行帳戶處理某些金錢事宜,日後當J.因金錢問題揚言提告時,母親竟轉而與男方合作,聲稱要請律師控告自己,令她既驚訝又傷心。小諾娜坦言,過去她曾試圖終止這一切,但每當她表明立場,母親便會責備她「多管閒事」,甚至杜撰謊言為自己開脫。事情逐漸明朗後,她發現J.曾在TikTok上張貼自己的照片並附上曖昧文字,當她出面澄清後,母親反而責怪她「不該插手」,要她「放著不管」。

詐團又有新詐騙手法! 中華郵政遭假冒「李專員」推貸款
中華郵政也遭詐騙集團冒名!近來有一名自稱「李專員」在短影音平台TikTok(中國抖音海外版)上,狂發「中華郵政6月新專案」影片,聲稱只要滿18歲憑身分證,即可在郵局辦理50萬元貸款,免催繳且連警示戶都可辦理,騙取人頭帳戶。近日有不少民眾因此跑去郵局稱要辦貸款,中華郵政公司緊急公告此詐騙新套路,強調郵局並未開辦信用貸款。詐騙集團「李專員」在TikTok連發10部影片,影片中聲稱中華郵政推出6月新專案,現正開辦中,謊稱只要年滿18歲,手持中華民國身分證,就可以在郵局辦理一筆50萬元貸款,月繳7600元;就算沒勞保、沒薪轉,就連警示帳戶也可以辦理,最長可分10年繳清,還款期間也不會催繳。對此,中華郵政公司澄清表示,這是其中一種詐騙手法,中華郵政並無開辦信用貸款,提醒民眾慎防貸款詐騙,以免淪為人頭帳戶。中華郵政說明,近日發現詐騙集團於網路散布郵局提供各種優惠貸款假消息,郵局僅有房貸業務,並未開辦信用貸款業務,也未與政府機關合作任何貸款業務,請勿受騙上當。中華郵政提醒,詐騙集團會散布各式貸款消息,並聲稱為協助貸款須先製造帳戶金流,實則騙取民眾帳號或金融卡作為人頭帳戶使用,請慎防詐騙,以免淪為人頭帳戶。中華郵政曝光詐騙新手法。(圖/中華郵政)

公審路邊自拍男!郭昱晴慘遭炎上 藍委怒轟「鬥爭老百姓」:可恥
民進黨立委郭昱晴說自己在四平商圈目擊男子在學校旁邊開TikTok直播,懷疑其可疑甚至還向警政署報告。男子出面澄清自己是自拍,網友也撻伐郭昱晴。對此,國民黨立委葉元之批評郭,平常沒做事,可恥鬥爭小老百姓,把台灣社會搞到在國內找敵人。郭昱晴見男子在路邊直播,上前斥責要他不能拍小孩,還向警政署報告。遭郭昱晴拍照上網公審的男子強調,自己當時只是在自拍,也給郭昱晴看了,還是被PO網,「我只是在直播,變成偷拍小孩的怪人,莫名其妙」,就算是大陸人又怎麼樣,出國也會想拍國外風景,會希望被質問為甚麼要拍嗎?要把社會搞得這麼壓抑?葉元之表示,日前就有自稱台派的健身教練說自己只是在捷運看影片,就遭到「青鳥」質疑是大陸人在搜集台灣情報,這是民進黨在台灣散播仇恨跟擴大對立的成果,如今連民進黨立委都要加入公審公民,一個大立委在那邊指點路邊的人不能亂拍,根本是霸凌小老百姓。葉元之批評,該名民眾已經澄清自己只是在拍自己,郭昱晴還要利用自己立委權力去找小老百姓麻煩,平常問政沒什麼成果,只會鬥爭老百姓,可不可恥?而賴清德總統說要團結國家,不是應該自己先修正嗎?這個氛圍只是在國內找敵人。國政基金會副執行長凌濤也斷言,郭昱晴獵巫台灣年輕人,恐引爆青年世代集體反感,如果一般市民在路口、公園直播,都說明了只是直播自己,都被獵巫當成第五縱隊,要被大立委送交內政部警政署,那太恐怖了。民進黨大罷免若成功,食髓知味,人人都可能被抓,被誣賴。凌濤痛批,民進黨立委自我認知作戰,已經走火入魔,演戲演過頭變成「麻辣青鳥」,真正摧毀弱化台灣民主的就是這些人。郭昱晴、林月琴、沈伯洋,已成民進黨不分區青鳥新三寶,受台灣人厭惡。

郭昱晴質疑直播男「鬼祟拍小孩」遭批公審 她回應:提醒不是獵巫
民進黨立委郭昱晴日前於台北市中山區四平商圈發現一名男子在公園以手機直播,因現場有許多孩童與家長,懷疑對方拍攝對象不明,當場上前提醒「不要拍到孩子的臉」。她隨後將經過與照片發布於社群平台,強調出於安全考量的善意提醒,但卻引發網路議論,遭批「公審」、「獵巫」。郭則在當日晚間發文回應,「提醒不等於獵巫」,她理解當事人可能因此感到不舒服,但強調「關心公共安全」是一件值得被保護的價值。民進黨立委郭昱晴日前在四平商圈提醒一名男子「不要拍孩子臉部」,事件在網路引發爭議。(圖/翻攝自郭昱晴 臉書)郭昱晴在社群平台表示,6月21日下午,她在四平商圈附近的公園看到一名年輕男子手持手機、舉止鬼祟,由於現場有許多家長陪伴孩童遊玩,引起她的警覺。她上前詢問對方拍攝內容,對方表示正在自拍並進行 TikTok 直播,她則當場提醒:「請你不要對著小孩的臉拍!」不久後,她將過程與影片、照片上傳至臉書與 Threads,呼籲社會關注街頭及校園周邊「奇怪直播行為」,並稱已通報內政部警政署。郭表示,近日已有媒體報導多起偷拍兒童事件,因此希望透過提醒提升家長與社會大眾的警覺。然而,貼文曝光後,有自稱當事人朋友者在留言區表示,該男子並無不當行為,是一名曾服役特戰部隊的網路直播主,當日僅自拍並未對準他人,更強調「人民難道不能在路上直播嗎?」另有網友指出,從照片中可見攝影鏡頭確實對準自己,質疑郭的貼文已造成對方名譽損害。郭昱晴晚間再次發文回應,她指出整起事件從頭到尾並無指控對方不法,提醒過程亦保持理性,畫面也經馬賽克處理未洩個資。她表示:「這並非公審,而是基於新聞報導引發的警覺,單純的安全提醒。」她強調,社會安全需大家共同維護,提升公共空間的警覺性並非錯誤,呼籲外界理解其立場。

美國大兵部隊享用牛排龍蝦大餐 網懷疑「戰前最後一餐」?
近日網路流傳一段美國陸軍士兵在軍營中享用牛排與龍蝦的影片,累積觀看次數超過900萬,這也讓外界推測,這樣的豪華大餐是否就是傳說中的「戰前的最後一餐」,也讓外界懷疑美國是否準備直接介入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緊張衝突。根據《Newsweek》報導指出,這段影片最初於2月1日由TikTok帳號 Army influencer Melly.Fits所發布,如今重新被轉傳至X等社群平台,引起了廣泛討論。這段影片長達26秒,拍攝地點並未公開。而從畫面中可以看到,一名美國陸軍士兵在軍用餐廳(DFAC)對另一位士兵說「你的牛排和龍蝦如何?」對方則回應「我準備好上戰場了。」隨後鏡頭轉向士兵大口進食的畫面,並笑稱「我可能要再來一份。」這種豪華餐點搭配『部署』相關內容,迅速在網路上引起民眾聯想。有網友表示,他認識的三個密友家庭在上週末都接到「你可能一段時間不會再聽到我消息」的電話。也有人表示,以往在戰前供應牛排與龍蝦是一種「事情將要發生」的暗示。還有X用戶分析,這些畫面應是在海外拍攝,代表這批士兵可能已身處部署地點。儘管該影片實際上是數月前拍攝的舊片段,但在當前中東局勢升溫、美國是否介入戰事的敏感時機再度流傳,仍讓外界神經緊繃。BCA Research首席地緣政治策略師格特肯(Matt Gertken)分析,美國直接介入中東衝突的可能性為25%,以色列單方面升高軍事行動的機率則為45%,美方設法抑制以色列的機率則是30%。被問及美國是否將介入戰爭時,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僅表示「我可能會做,也可能不會。」川普過去曾強硬警告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雖然美方知道他的位置,但「至少目前沒有」打算將其除去。川普並在18日強調「伊朗麻煩大了,想談判。沒有人知道我想做什麼。」與此同時,哈米尼也放話表示,任何美國的軍事介入都將帶來「無法修復的傷害」。

沖繩沙灘撿到漂亮貝殼! 她一查竟是劇毒「芋螺」嚴重恐致命
美國一名女子貝姬莉(Beckylee)近日和老公到沖繩旅遊,平時喜歡蒐集貝殼的貝姬莉,在沙灘上看到一顆漂亮的貝殼並撿起時,發現殼內有活體在動,於是趕緊將貝殼放回去。之後,貝姬莉回家查詢資料才發現,該貝殼是被稱為世界上最毒的螺類之一的「芋螺」,刺中人類恐致命,且目前還沒有解毒劑。綜合外媒報導,貝姬莉表示,那天剛好退潮,海灘上露出不少生物,她當時看到一顆花紋精緻的貝殼,覺得漂亮於是撿起來看,她用海水沖掉貝殼表面的沙子,直到翻面發現貝殼裡有東西在動,才驚覺不對勁,趕緊將貝殼放回去,並拍下貝殼的外觀。事後,貝姬莉上網查圖比對資料,才得知貝殼其實是具有神經劇毒的「芋螺」,芋螺射出的毒液能直接刺穿皮膚,讓人短時間內癱瘓、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且目前全球無解毒劑。貝姬莉直言「這種螺也被稱為『香菸螺』(Cigarette Cone),因為傳說中被咬到後,連最後一根香菸都抽不完就會死亡」。貝姬莉坦言,知道真相後心裡焦慮好多天,直呼「幸好命還在」。貝姬莉也將這段經歷上傳到TikTok,提醒大家「並不是每顆漂亮的貝殼都是無害的」,希望若有人看見芋螺,千萬不要伸手觸碰。影片曝光後引發熱議,吸引超過2400萬次觀看,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天啊居然沒有解藥」、「哇…你真幸運,真高興你沒事!我都不知道這個有毒」、「自然界最漂亮的東西,往往最危險」、「不敢隨便撿貝殼了」、「我在菲律賓也撿過活的芋螺,然後被送到醫院,幸好我活下來了」。

輪迴轉世?3歲兒突脫口陌生男名 媽查出結果嚇歪:是19世紀的人
你相信前世記憶嗎?國外一名媽媽分享,兒子在3歲時講到一個沒聽過的人名,她好奇便上網搜尋,沒想到真有其人,但對方是19世紀的人,為此感到震驚不已,如今11年過去了,她還是找不到合理的解釋。萊安妮(Laighanne McLaughlin)在TikTok平台提到,有次她去幼稚園接兒子,被老師叫去私下談話,對方告知兒子多次提到約翰威爾遜(JohnWilson)這個名字,起初只是覺得困惑,因為她並不認識這個人,但事情發生驚人的轉折,兒子竟認得出約翰威爾遜是誰,「那個在山上的美國旗手」,更聲稱是他的朋友。萊安妮表示,兒子才3歲,還不會上網,而且閱讀能力不太好,認為太過不可思議。她和老師用iPad上網搜尋,2人都不敢相信接下來看到的一切,因為搜尋結果出現一張同名男子的黑白照片,是肯塔基州第8步兵團C連的約翰威爾遜上尉。兒子描述的約翰威爾遜,是19世紀的人。(圖/翻攝自Laighanne McLaughlin TikTok)下一張照片顯示,威爾遜和其他成員一起拍攝,他是第一個在瞭望山頂上插上國旗的聯邦士兵,時間是1863年11月24日美國內戰期間的南北戰爭中。萊安妮仍找不到合理的理由解釋。(圖/翻攝自Laighanne McLaughlin TikTok)事情經過了11年,萊安妮依舊感到困惑,想不通一個3歲孩子為什麼會知道這些資訊,「我的兒子真的在那裡嗎?我無法用任何理由解釋,為什麼他會說他認識我的兒子,而且是他的朋友」。更離奇的是,約翰威爾森住在離肯塔基州歐文4英里的地方,而萊安妮他們住在蘇格蘭歐文,讓人不得不相信輪迴轉世的可能。而當約翰威爾森過世時,一篇訃聞名為「英雄之死」,揭露他因癌症在肯塔基州車站營地的家中離世,享壽74歲。◎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TikTok在美命運未定 川普第三度延長禁令期限90天
根據美聯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日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宣布簽署行政命令,將TikTok在美國的禁令再次延後90天。這是川普上任以來第三次延長該平台的命運期限,目的是爭取更多時間促成將TikTok轉為美國持有的協議。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他正在延長期限,以便我們能夠達成這項協議。總統認為這款App在美國極受歡迎,但他同時也重視美國人的數據與隱私安全,他相信兩者可以兼顧。」TikTok自去年遭國會通過禁令並獲最高法院支持後,曾一度在美國下架。川普於1月20日上任首日即簽署行政命令首次延長其使用期限;第二次延期發生在4月,當時美方接近完成TikTok轉移美國資本控股的協議,卻因川普宣布新一波對中關稅後,中方突然退出協商,導致談判破局。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政府是否具法律依據持續延期禁令,儘管外界質疑不斷,尚未有相關訴訟對行政命令提出挑戰。川普自去年加入TikTok後,迅速累積超過1500萬粉絲,他一度公開表示對該平台「有好感」,認為其有助於吸引年輕選民支持。TikTok對川普的延期決定表達感謝,並發聲明指出:「我們感謝總統川普的領導與支持,使TikTok得以繼續服務超過1.7億美國用戶與750萬家依賴本平台的美國企業。」儘管政界有質疑聲浪不斷,但TikTok目前仍持續營運。科技分析師指出,TikTok在坎城影展推出新AI影片工具,顯示其對未來充滿信心。Forrester分析師奇克林(Kelsey Chickering)指出:「即使Snap等小型競爭者試圖趁勢搶市,但這場對TikTok來說已不再是不確定局面。」Emarketer分析師高德曼(Jeremy Goldman)形容TikTok禁令延宕狀態為「最後期限煉獄」,他說:「這場戲越來越像政治版的土撥鼠之日,一再出現的威脅卻始終無解,就像美國債務上限危機重演。」目前,科技巨頭如Apple、Google與Oracle仍持續提供TikTok服務,美國司法部已承諾不會動用法律對這些平台施以重罰。根據皮尤研究中心近期調查,僅約三分之一美國人支持全面封禁TikTok,比例較2023年3月的50%大幅下降,另有三分之一明確反對,餘者表示未決定。在支持封禁的受訪者中,八成以上表示最主要原因是對個資安全的疑慮。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馬克華納(Mark Warner)則批評川普政府「無視自身對國安風險的評估」,質疑川普試圖以行政命令繞過法律,「行政命令不能繞過法律,但這正是總統試圖做的。」

歐盟多國擬禁15歲以下兒童用社交媒體!荷蘭宣布跟進了
荷蘭政府17日建議家長禁止15歲以下兒童使用TikTok、Instagram和Snapchat等社交媒體應用程式,成為最新一個因心理健康考量,而提出類似限制措施的國家。這項不具強制力的建議,是在澳洲與紐西蘭祭出禁止16歲以下用戶使用社交媒體,以及多個歐洲國家發布類似指南後所提出的。荷蘭公共衛生、福利及體育部(VWS)表示:「過度使用螢幕與社交媒體可能對兒童的心理健康與發展造成危害,包括睡眠問題、恐慌發作、抑鬱症狀、注意力下降及負面自我形象等問題。」該部門特別區分了智慧型手機使用、WhatsApp和Signal等通訊應用程式,以及TikT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應用程式的差異。根據荷蘭政府建議,小學畢業前(通常為11或12歲)的兒童,不應被允許使用智慧型手機。指南中指出,中學階段(12或13歲)可開放使用通訊應用程式,但15歲前仍不應接觸社交媒體應用程式。「循序漸進的方式更有益孩童,也就是先學習透過聊天功能溝通,再逐步熟悉社交媒體。」該部門同時發布螢幕使用時間指南:2歲前應完全避免,12歲以上兒童每日螢幕時間不應超過3小時。政府強調,健康的螢幕使用不僅限於時間控制,「更需平衡螢幕時間與其他活動,以及培養正向的線上體驗。」據悉,此建議使荷蘭與歐洲其他年齡規範趨於一致。在法國與西班牙支持下,希臘率先提出歐盟應如何限制兒童使用網路平台的提案。法國、希臘與丹麥主張應禁止15歲以下使用社交媒體,西班牙則建議將年齡限制設為16歲;瑞典也於去年發布限制兒童螢幕時間的建議。去年澳洲成為全球首個禁止16歲以下用戶使用社交媒體的國家,這項禁令旨在保護年輕人的心理健康,並減少網路霸凌等負面影響;若社群媒體平台違反規定,可能面臨高額罰款。紐西蘭總理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之後也仿效澳洲的做法,提出項草案,建議禁止16歲以下兒童使用社群媒體,並要求社群媒體公司驗證用戶年齡。報導補充,荷蘭兒童權益組織「KidsRights」6月初曾警告,社交媒體平台的「無節制擴張」正引發全球兒童與青少年前所未有的心理健康危機。該組織報告指出,被其稱為「有問題」的社交媒體使用情況正在增加,過度網路使用與自殺企圖存在直接關聯。但報告也警告,全面禁令並非解決之道,「此類全面禁令可能侵犯兒童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包括資訊獲取權。應荷蘭國會要求組建的專家小組發現,過度螢幕使用時間與社交媒體可能導致兒童身心問題。目前荷蘭學校已禁止學生使用平板電腦、手機與智慧手錶,僅媒體素養等特定課程例外。5月時,約1400名荷蘭醫生與兒童福利專家聯署公開信,呼籲政府禁止14歲以下兒童持有手機,並限制16歲前使用社交媒體。值得注意的是,荷蘭王后麥克西瑪(Queen Máxima)今年2月透露,其幼女艾莉安娜公主(Princess Ariane)因過度使用行動裝置導致視力問題,凸顯數位設備對青少年健康的潛在影響。兒童權益組織強調,在保護兒童心理健康與保障其數位權利之間需取得平衡,單純禁止可能非最佳解方,需輔以家長監督、教育引導與科技公司的責任承擔。

法國加密貨幣知名網紅遭綁架 卻因「餘額太少」平安獲釋
法國北部城市奧爾日河畔於維西(Juvisy‑sur‑Orge)近日爆發一起引發社群廣泛關注的綁架案。一名年僅26歲、在TikTok上擁有超過4萬名追蹤者的加密貨幣交易員,在13日晚間返家途中,遭四名男子強行擄走並塞入一輛盜竊而來的汽車內。綁匪原意要勒索價值5萬歐元的加密貨幣,但後來發現該名交易員的資產「少的可憐」,所以決定放人。綜合外媒報導指出,調查顯示,這起案件的動機明確是為了勒索加密貨幣。綁匪在車內對該名交易員施以暴力,並要求其支付價值5萬歐元的加密貨幣作為贖金。但當綁匪查閱受害者的加密帳戶後,發現該名受害者帳戶內的餘額遠遠不及預期,最後就決定放人,受害者也因此保住性命,但身體有多處受傷。這起事件之所以引發廣泛討論,不僅是因為受害者在社群媒體上的高曝光度,更凸顯了加密貨幣投資人在當今社會所面臨的潛在風險。這名交易員的遭遇,也與法國近期激增的相關犯罪形成呼應。單是在5月,就有多起針對加密業界人士及其家屬的綁架事件。5月3日,巴黎警方成功救出一名遭綁架數日的加密企業家之父,而這名人質在被扣押期間甚至遭截斷手指。5月13日,又有不法份子企圖綁架加密交易所Paymium(Paymium)執行長皮耶・諾瓦扎(Pierre Noizat)的女兒與孫子。這些案件讓加密產業安全風險一舉成為國內關注焦點。為回應不斷升高的安全疑慮,法國內政部長已與多位加密業界人士展開會談,尋求防堵犯罪擴散的對策。法國警方也在6月初發起連串行動,追查與這些綁架案有關的組織。根據《France 24》11日的報導指出,其中一名被視為幕後主謀的重要嫌犯已於4日在摩洛哥落網。此外,巴黎檢察官辦公室也於5月31日對多達25名涉案人士提出起訴,這些人疑似參與了多起針對加密貨幣業者及其親屬的綁架陰謀。

川普第三度延長期限 TikTok禁令再延後90天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17日對外宣布,表示將再次延長TikTok在美國的營運期限,這是他自1月上任以來第三次推遲該禁令執行,延長時間為90天。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總統本週將簽署行政命令,希望藉此爭取時間完成TikTok與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分離的協議,確保美國用戶的個資安全。根據《CNBC》報導指出,法案原訂要求字節跳動在2025年1月19日前全面切斷與TikTok的關聯,否則將禁止其在美國應用程式商店及網路主機平台上架。該法案在2024年底由國會兩黨支持通過,並於生效前幾日獲最高法院支持。雖然川普政府遲遲未執行此法,國會對此反應相對低調。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與葛拉斯里(Chuck Grassley)皆曾質疑總統無視法律的權限,並表示希望獲得更明確的政策說明。川普政府早先聲稱,其實已於4月初達成一項協議,預計讓TikTok美國業務轉由美國投資人掌控。然而,幾天後川普宣布針對中國的新一輪關稅措施,字節跳動隨即通知白宮,中國在貿易議題未解前將不會批准該交易。字節跳動在4月的聲明中也指出協議尚未完成,仍有關鍵細節待處理,且任何協議最終都需中國政府核准。川普本人曾在5月坦承「我們可能還是得獲得中國的批准。」他表示希望能保住TikTok,稱這個應用程式「對我非常好」,甚至在12日強調,自己曾是TikTok歷史上的第一名帳號,顯示他對TikTok的親近感。在與習近平進行一場90分鐘電話會談後,川普表示雙方幾乎全程專注於貿易議題,但兩國官方發布的摘要中皆未提及TikTok。之後雙方高層在倫敦會面,並宣布達成「框架協議」,試圖緩解貿易戰。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則在12日參加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作證時透露,倫敦會議並未討論TikTok議題,他表示「我對TikTok一無所知。」目前TikTok的處境仍未明朗,川普政府要求科技平台如蘋果(Apple)與Google配合禁令,但至今未有處罰實施。TikTok今年1月曾在川普上任前夕短暫自願下架一天,但隔日便因新總統承諾重新開放後回歸平台。蘋果與Google直到2月才再次將該應用上架。白宮已表明不會在期限內對平台業者採取懲罰行動。在眾多傳出有意收購TikTok美國業務的單位中,目前有甲骨文(Oracle)、AppLovin以及由億萬富翁麥考特(Frank McCourt)領導的Project Liberty財團。但至今仍無明確結果,也尚未確認中方是否會批准相關交易。

戀愛當副本?「我不是戀愛,我是用餐」 女生靠約會吃免費飯掀熱議
戀愛誠可貴,龍蝦更誘人。在通膨壓力與景氣低迷的陰影下,越來越多單身男女將約會平台當成「免費美食APP」,不為心動,只為填飽肚子——這樣的行為有了新名稱:「食物約會」(Foodie Call)。根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社群平台TikTok上掀起一股「靠約會吃飯」的炫風,不少女用戶拍影片大方分享自己的「美食約會戰績」,甚至笑稱自己「把Bumble和Hinge當成DoorDash(美國外送平台)」使用,每一場「約會」背後其實只是一場精算過的免費用餐機會。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平面設計師凱瑟琳史萊克(Katheryne Slack)便在受訪時坦言,有天發現咖啡沒了,就直接聯繫一位幾天前聊過幾句的Hinge配對對象,請對方約在咖啡廳碰面,然後喝了對方請的咖啡。「我一見到他就知道我對他沒興趣,但我那時真的需要咖啡,」她毫不避諱地說。不只她一人這麼做,TikTok上有用戶@jocelynaleenaa拍片寫道:「當你不斷靠約會吃免費美食跟喝酒。」留言區熱烈響應,有人笑稱「連吃兩週完全沒餓過」、「我懂妳的生活」。另一位用戶@alanarixonn則邊開心跳舞表示:「這週第2場約會了,因為我懶得備餐。」甚至有人把這當成「情場版備餐計畫」,有人笑說:「這根本是女王專屬的餐券制度。」還有人喊話:「#聰明不費力,約會當代購!」事實上,這類行為早有學術研究。2019年,《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學會期刊》(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一篇研究顯示,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坦承曾為了免費吃飯而約會。該研究也指出,習慣用「吃飯」交換情感互動的人,可能更傾向展現「黑暗三特質」:自戀、操控與反社會傾向。在紐約市這樣一個高房租、餐廳選擇多如繁星的地方,「食物約會」更是司空見慣。居住在東村的奧莉維亞.巴爾辛格(Olivia Balsinger)就曾靠一次約會吃進知名餐廳Catch的五道式海鮮饗宴,事後直言:「如果當時要我自己買單,那幾週我大概都吃不起飯。」雖說「吃飯不戀愛」不是什麼新招數,但在通膨與經濟不穩的大背景下,這股「食物約會」現象如今再度流行,甚至成為一種新型的經濟自救術與社會文化反映。TikTok 上興起「Dating for Dinner」風潮,年輕女性曬出免費海鮮大餐。(圖/翻攝自X)

台南深夜傳巨響!2男自製「酒精爆裂罐」驅鳥 遭警通知到案
台南市六甲區16日晚間9時許驚傳爆炸聲,有2名男子將不明物體點燃後,竟發出巨響,接著丟擲在路面,據悉是在仿傚自製「酒精爆裂罐」驅鳥的影片,結果不慎爆裂所致,引發當地不少民眾擔憂,全案訊後,警方將向2人依法進行開罰,最高恐面臨3萬元罰鍰,得不償失。據了解,有網友在TikTok社群平台發布1則影片,畫面顯示16日晚間9時30分,有2名男子在中正路上做出詭異行為,他們先手持鐵罐製作燃燒物,再點火引燃,結果當場發出爆炸巨響,隨後男子便棄置在路邊,該起過程也引發許多民眾紛紛擔憂。警方說明,台南市警麻豆分局六甲派出所,經檢視影片內容後,已調閱監視器查緝,並通知黃嫌及陳嫌到案說明,其中黃嫌落網供稱,是看到影片可用酒精加入雪碧製造瞬間爆聲,藉此達到驅鳥作用,這才出於好奇仿效製作,並拍成影片發布分享,後續警方回應,此舉已涉犯公共安全風險,將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4款,可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

武道館完售後直奔台北 神不擲骰子樂隊9月華山Legacy辦專場
來自日本的新生代實力派搖滾樂團神不擲骰子樂隊正式宣布將於9月26日在Legacy Taipei舉辦首場台北專場演唱會,這場演出為他們「Hall Tour 2025 “Lovey Dovey City”」海外站之一,是他們出道以來首度以完整專場形式登台。他們曾在2023年來台參加打狗祭音樂祭,對臭豆腐毫無抗拒,大喊「完全可以」,這次團員們也等不及解鎖更多美食與文化體驗。神不擲骰子樂隊由主唱柳田周作、吉他手吉田喜一、貝斯手桐木岳貢與鼓手黑川亮介組成,2015年成軍,憑藉2020年歌曲〈夜永唄〉爆紅、〈泡沫花火〉正式進軍主流樂壇,同年即登上Spotify年度病毒式傳播排行榜TOP10。2021年發行單曲〈エーテルの正体〉(乙太的真相)後人氣持續升溫,並接連為TikTok廣告、日劇、動畫提供主題曲,實力備受肯定。隨後他們推出兩張專輯《事象の地平線》(2022)、《心海》(2023),成績亮眼,並成功站上日本東阪野音、東京國際論壇A廳等指標性場館,逐步晉升為日本搖滾樂壇備受矚目的新星。今年2月更完成首次日本武道館演唱會,為迎接成軍10週年與主流出道5週年的紀念年揭開序幕。神不擲骰子樂隊於13日在日本巡迴首場上正式宣布將前進台北開唱,引起不少歌迷討論,今公開所有演出及售票資訊, 門票1980元,將於6月19日中午12點開賣,購票可洽寬宏售票、萊爾富及OK便利超商。

美國16歲百萬網紅「家中頭部中彈身亡」 驗屍報告證實死因「舉槍自盡」
年僅16歲的TikTok人氣少年喬舒亞(Joshua Blackledge)於3月18日於北卡羅來納州紐波特(Newport)的住家內被人發現頭部中槍身亡。消息曝光後,引起輿論的譁然,而官方驗屍結果近日也正式出爐,證實喬舒亞的死因為自殺。根據《紐約郵報》、《每日郵報》報導指出,喬舒亞就讀於摩爾赫德市(Morehead City)的West Carteret 高中十一年級。學校紀錄顯示,喬舒亞積極參與摔角、田徑項目,課外活動表現活躍。根據家人提供的訃聞內容顯示,喬舒亞熱愛戶外活動,特別喜歡釣魚、與朋友一同泛舟,對汽車與卡車有濃厚興趣,在家也常協助母親下廚與庭院工作,是一個熱情開朗、體力旺盛的青少年。網路上,喬舒亞在TikTok平台擁有超過100萬名追蹤者,擅長拍攝對嘴演出與個人生活影片。他的最後一則貼文發布於2025年3月14日,畫面中可見他與朋友一同坐在白色皮卡車上。他常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白色BMW以及新購入的白色卡車,展現對車輛的熱愛,也時常分享與女友的互動影片。根據《Us Weekly》取得的驗屍報告與調查文件顯示,喬舒亞死於頭部槍傷,遺體旁留有一隻泰迪熊、一張紙條與一張照片,現場並未發現任何藥物使用的跡象,而整起事件官方認定為自殺。但官方文件同時提到,喬舒亞在悲劇發生前數個月內,曾於學業與社交出現行為異常,疑似情緒與心理狀態已有變化。喬舒亞的女友吉利金(Gillikin)在喬舒亞過世後數日,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悼念表示「現在好想你這個可愛男孩。從未想過會沒有你在這裡,讓我知道愛是什麼,即使我還年輕。他總能讓我笑,無論我多生他的氣。」吉利金也在TikTok澄清表示「喬舒亞從未遭到霸凌,大家都很喜歡他,如果你不了解情況,請不要散播假訊息。」◎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準備蛋糕幫夫慶生…妻推門見「丈夫已斷氣」!生日秒變忌日 全家崩潰畫面瘋傳
生日驚喜變永別痛!印尼一名人妻原本開心為丈夫準備驚喜生日蛋糕,點上蠟燭、帶著孩子們滿心歡喜推開房門,沒想到眼前竟是一幕終身難忘的噩夢——丈夫竟早已在睡夢中離世,生日瞬間變忌日,影片曝光後震撼網友,「心真的碎了…」。根據大馬的《mStar》等馬來文媒體報導,這起悲劇發生在印尼西巴布亞省(Provinsi Papua Barat)卡巴魯地區,32歲人妻精心準備生日驚喜,6月6日當天,她帶著蛋糕與孩子們一同推門進入房間,打算給丈夫一個溫馨的生日回憶,未料走近床邊時,發現怎麼搖都叫不醒,丈夫身體早已冰冷僵硬,整家人當場崩潰失聲痛哭。據女方姐姐拍攝並分享的影片指出,妹妹原想用蛋糕驚喜慶生,沒想到丈夫已被上天帶走,生日竟與忌日同一天,令人悲痛不已。死者為當地社區領袖,生前為人和善,深受居民敬重,如今驟然離世,震驚社區。該影片上傳至TikTok後迅速爆紅,短短時間內吸引逾250萬人次觀看,網友看完心疼留言:「光看影片就淚崩…媽媽和孩子要怎麼承受」、「生日變忌日,這打擊太大了」、「孩子未來會不會因此留下陰影」、「願逝者安息,家屬堅強面對未來」。目前當地親友已全力協助家屬處理後事,鄰居與親友也紛紛前來哀悼。網友們則留言集氣,祝福這名堅強的母親與孩子們能早日走出巨大的悲痛,迎接未來人生。家人原本滿心歡喜準備慶生,卻成永別噩夢,網友淚崩直喊「太痛了」。(圖/翻攝自X)

孕婦產檢發現懷三胞胎…最後只生下1寶 她吐驚人原因:兒子「吃掉」兄弟姊妹
懷孕是喜事一樁,但如果發生意外,心情可能會受影響。國外一名媽媽以為自己懷了三胞胎,然而第3次產檢時,卻只剩1個寶寶,另外2個被「吃掉」了,讓她十分震驚。TikTok用戶「vfbabygirl28」分享懷孕期間情緒有如雲霄飛車般的經歷,第1次產檢時超音波掃描被告知懷了雙胞胎,然而當她第2次檢查,情況卻有所轉變,這次她發現自己懷了三胞胎,為此感到又驚又喜。只不過結果令人失望,因為第3次檢查發現,其中2個寶寶完全消失,「這傢伙吃掉了他的兄弟姊妹!我的天哪!」最後她分享1張新生嬰兒的照片,看起來臉色紅潤很健康,但原本的三胞胎只剩下1個。網友分析胎兒被「吃掉」的可能原因。(圖/翻攝自vfbabygirl28 TikTok)網友聽完後都震驚不已,不解:「嬰兒怎麼會吃掉另1個嬰兒?」隨後有專業人士解釋,認為可能有2個原因,懷孕初期多個胚胎開始發育,但隨後會停止生長,並被母體或剩餘的胎兒吸收。這情況比較常見,被稱作「消失雙胞胎症候群」(VTS),其中1個胎兒死亡,被另個胎兒、胎盤或母親的身體重新吸收,通常發生在懷孕早期,可能是懷孕前3個月,若沒進行常規超音波檢查,可能無法察覺。第2種可能原因是人類嵌合體,這類情況較罕見,若2個胚胎在發育早期融合,就會結合成一個擁有2組DNA的人,進而成為嵌合體。如果是這樣,嬰兒的皮膚上可能會有不同的FNA,2種血型,或是器官中的DNA和其他身體部位的DNA不同。

擁有1.62億粉絲網紅「面癱哥」非法滯美自願離境 挺川網紅:是我一手促成的
全球TikTok粉絲最多的網路紅人拉梅(Khaby Lame),驚傳因簽證過期「逾期居留」遭美國移民官員逮捕,之後他選擇「自願離境」,目前已離開美國。對此,拉梅至今仍未回應,而一名挺川普的年輕網紅路東(Bo Loudon)宣稱「拉梅的離境是我一手促成的」。據《BBC》報導,25歲的拉梅在6月7日於拉斯維加斯被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逮捕。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指出,拉梅4月30日入境美國後,因簽證到期仍未離境,於6月6日遭到逮捕,之後於同日獲釋,並選擇自願離境,因此不會留下驅逐出境紀錄。對此,一名挺川普的年輕網紅路東(Bo Loudon)宣稱「拉梅的離境是我一手促成的」。路東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當我發現他是非法移民時,我與川普的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合作,將他驅逐出境」。據悉,路東曾自曝與川普小兒子巴倫(Barron Trump)是好友。路東在受訪時直指拉梅為「極左網紅」,不過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拉梅曾公開表態政治立場,拉梅也未對路東的說法作出回應。對於此次遭到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逮捕一事,拉梅也尚未公開回應。據了解,拉梅出生於西非塞內加爾,1歲時跟隨家人移居義大利,他憑藉一系列「面癱無言表情」的影片爆紅,在TikTok擁有超過1.62億粉絲,人稱「面癱哥」。

交往7年!她整理房間找到幼兒園合照 驚見旁邊就坐著老公
命運的安排有時超乎想像,來自英國柴郡朗科恩的電氣工程師邁克爾摩爾(Michael Moore)與妻子阿什莉(Ashleigh)原以為是2018年才透過IG展開戀情,未料幾年後卻發現,兩人的緣分竟可追溯至童年,他們曾同在一所托兒所就讀,並在團體照中肩並肩而坐,這段宛如童話般的愛情故事吸引了大批網友關注。根據外媒的報導,阿什莉在TikTok分享這張幼兒園合照後,影片點閱率迅速突破80萬,吸引超過400則網友留言,紛紛表示感動與祝福。目前兩人皆為26歲,育有三歲的兒子阿爾菲(Alfie),並預計於2025年7月迎來第二胎。阿什莉是全職母親,她表示,直到搬出娘家並協助整理舊物,才在父母家發現那張泛黃的合照,驚喜地發現當中的兩張熟悉面孔正是自己與丈夫,「我們簡直不敢相信,竟然早在孩提時期就坐在一起,知道我們彼此一直是對方生命的一部分,這種感覺真的很美妙。」這段「命中注定」的愛情故事也喚起許多人的共鳴,網友們紛紛分享自己與伴侶的緣分故事,有人留言表示:「我現在正在看我孩子幼兒園的合照,想知道是否有人會成為他們未來的伴侶。」除了邁克爾與阿什莉的故事,另一對英國情侶佐伊(Zoe)與邁克爾(Michael)也同樣上演了浪漫重逢的劇情。兩人於2012年在塞浦路斯的假期中邂逅,展開短暫的假期戀情,並曾互許「這就是我要嫁的人」。當時佐伊在阿依納帕(Ayia Napa)從事疫苗推廣工作,邁克爾則與友人前往當地旅遊。他們在島上約會數次後交換聯絡方式,但因生活軌跡不同而逐漸失聯。2019年佐伊經歷分手,與友人回憶往事時想起當年的邁克爾。在略帶醉意之下,她鼓起勇氣發送訊息,沒想到對方立刻回應,兩人也迅速恢復感情連結。隨後佐伊辭去空服員工作,搬到約克郡與邁克爾同居,「我們經歷過困難時期,但邁克爾一直在我身邊,我知道我做了正確的選擇。」2020年邁克爾在希臘向佐伊求婚,兩人於2022年5月在雅典舉行婚禮,並於隔年迎來兒子Leo。佐伊感性表示:「我們並非一路順風順水,但這段旅程教會了我一件事,只要用心經營,一切都會值得。」

星巴克找人喝咖啡拍片環遊世界 年薪最高400萬
咖啡巨頭星巴克在全球的總店數目前已破4萬家。近日星巴克徵「全球咖啡創作者」,環遊世界製作TikTok 影片,全遠端工作,年薪高達13.6萬美元(約新台幣400萬)。據FORTUNE報導,星巴克徵2名「熱愛咖啡」的創作者,搭飛機到世界各地,增強品牌的社群媒體敘事能力,但只有其中一個名額對外公開招聘。該職缺年薪在8萬美元至13.6萬美元間(約新台幣239萬到400萬),獎金另計,而創作者會前往世界各地約10到15間星巴克分店,旅費由星巴克負擔。據職缺說明,「在這精彩的一年中,你將走遍全球,像是米蘭、東京、哥倫比亞、杜拜、哥斯大黎加等地,捕捉每一段星巴克體驗背後的氛圍、文化與人們。」如果你渴望說故事、旅遊和喝咖啡,那這就是你的夢想工作。據悉,如果對此職位感興趣得快點行動,只開缺到13日。應徵者要年滿18歲且高中畢業,不用有工作經驗,但要是美國居民且有有效護照,能在今年8月到明年7月期間旅行,應徵者要能搬運拍攝設備,也必須了解TikTok趨勢,自在地在鏡頭前表現自己,並具備講故事的能力,在技術層面上,申請者也應熟悉TikTok和Instagram的創作流程,以及Photoshop、InDesign、Premiere等編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