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毛孩用藥卡關1/高嘉瑜掀「潘朵拉之盒」後 獸醫:還有八成問題未解

立委高嘉瑜日前質詢一起寵物用藥,質疑獸醫師違法使用標靶藥物,意外掀起寵物用藥的「潘朵拉之盒」,也惹來大批飼主強烈抨擊。事後高嘉瑜為了平息這股「野火」,立刻找來相關單位研商,並獲得農委會同意適度鬆綁無藥證的動物用藥輸入門檻。獸醫師強調,這是寵物用藥的一小步,還有八成的用藥瓶頸需要克服。5月2日,高嘉瑜邀集了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北高獸醫師公會主要幹部、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徐榮彬和動保行政監督聯盟何宗勳等人,協調放寬現有動物用藥合法管道,會中達成從寬函釋無許可證(無藥證)動物用藥進口門檻,及加速用藥申請的行政審查時間。消息一出不少飼主不吝給予掌聲與鼓勵,但也有人不買單,因為向來反對釋出「調劑權」的藥師並未與會。雖然目前合法動物用藥逾300種,然而其中只有百餘種符合「寵物」用藥,未來適用於貓狗的藥品還是屈指可數。一名在台北執業的獸醫師透露,獸醫界用藥大致分為有藥證動物藥和人用藥、以及沒有藥證動物藥和人用藥等四大類。他列出目前尚未合法的獸醫常用治療藥物,包括了心臟病、內分泌、腫瘤化療和腎衰竭等至少十多種藥物,其中這次高嘉瑜提到爭議用藥「palladia」就在其中,屬於第三種「沒有藥證的動物用藥」;另一名在場的獸醫無奈說,「當初在學校時用的都是這些,執業後才知道,這麼用藥會被檢舉到死啊!」高雄市獸醫師公會常務理事蕭序諺表示,獸醫並非不想使用合法的動物藥品,但藥證申請上困難重重,光是在防檢局的登記證申請就非常嚴格,時間一拖三至五年,且台灣寵物數量約三百多萬隻,美國寵物市場約八千萬隻,日本約兩千萬隻,台灣市場規模相當小,且申請後也並非適用所有寵物,因此根本沒有藥商想申請藥證。嘉義市動物守護協會理事長吳育才指出,每當發生獸醫或藥商被檢舉使用或販賣人用藥,緊接而來的就是藥品斷貨潮或漲價潮。(圖/嘉義市動物守護協會提供)蕭序諺指出,此次為獸醫開通無藥證動物藥品的窗口,然而人用藥物才是動物用藥的主要來源,在國外獸醫治療寵物的八成以上藥物,皆為人用藥物,其中包括有藥證人用藥與沒有藥證的人用藥;但國內動物禁用人用藥品,而動物藥品又分經濟動物(牛羊雞豬等)與非經濟動物(犬貓兔等寵物),其中純寵物用藥不到100項,像是外用藥、滴劑等,而純動物用抗生素僅三種;而動物用人藥根據現行法規為「正面表列」,僅清單上的514項。因此像是破傷風藥、腫瘤化療藥物、心臟病、內分泌、腫瘤化療、腎衰竭、腎上腺皮質素等藥品,礙於未列入「獸醫師專案申請人用藥品治療動物之暫行替代品項」(人醫動物用藥)正面表列清單,延誤治療時程的黃金時間屢見不鮮,去年在立委陳亭妃協調之下,農委會防檢局已成立「動物緊急需用人藥治療平台」,讓獸醫師可以透過平台第一時間取得用藥。針對獸醫使用514項正面表列以外的人用藥品,蕭序諺指出,光就生理食鹽水來說,目前合法的動物用生理食鹽水只有500CC一種,但動物用食鹽水和人用成份並沒有不同,在治療動物時多數只要20CC,即使是化療也只要100CC,「500CC根本是逼我們只能選擇一種規格」,且還會有重複使用的污染風險。對此,執業十年的獸醫鍾沂勳建議,簡化藥商的藥證申請流程,增加寵物用藥許可品項,並建議經濟與非經濟用藥分離,避免歸類為非經濟動物的寵物用藥受限;蕭序諺則建議,若某種動物藥上市超過十年,並且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歐盟藥品管理局(EMA)以及日本農林水產省(MAFF),三者其中兩者的動物藥品登記證,其安全性和普及性都有很高的代表性,農委會應該許可直接發給藥證。獸醫鍾沂勳建議,在無藥證動物用藥方面,可簡化藥商申請藥證的流程,增加進口意願,同時將經濟與非經濟動物用藥分離,增加適合寵物治療的藥品。(圖/吳婉瑜攝)

publish-icon 05月0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原物料大漲…熱門冷氣機款大缺貨 一線品牌漲幅至少「3%起跳」

夏天腳步逼近,今年想添購冷氣荷包要縮水了!受原物料大漲影響,一線品牌的大金、日立冷氣自4月起陸續調漲價格,二線品牌也考慮跟進,漲幅至少3%、5%起跳;業者透露,一線品牌家用或中小店面使用的冷氣,平均漲幅自3000元至5000元不等。不過,現在有錢不一定買得到冷氣,「晶片」缺貨是老問題,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大陸疫情再起,各地停工又塞港,零件「東缺西漏」,根本組裝不起來,熱門冷氣機款現在是大缺貨。業者透露,當前缺貨最嚴重的品牌是日立,冷氣產品線分尊榮、頂級、旗艦、精品等4個等級系列,由於零件相當仰賴大陸出口,農曆年前最缺貨的是頂級系列,尤其是是旗艦系列,消費者現在要訂購,通路也沒把握何時到貨。冷氣業者透露,部分冷氣品牌在1年內已進入第2波漲價潮,今年2月已先調漲2000元,現在又擬漲3000元,累計漲幅約達1成;業者憂心,大陸上海等地封城,港口面臨出貨挑戰,現在不僅價格一漲再漲,更憂心夏天大缺貨,不僅民眾買不到冷氣,也影響廠商的銷售業績。不只冷氣漲價,冰箱、洗衣機等大型家電,全都面臨晶片短缺、原物料上漲等壓力;電器公會理事長廖全平表示,國內外家電業者扛不住成本飆漲,早就開始調漲售價了,這波遇上新台幣回貶,兌美元匯率一度逼近29元大關,預計5月之後還會有1%至3%的調漲空間。萬物皆漲,也引發銷售亂象;通路業者透露,有盤商聞風冷氣要漲價,3月時倉庫明明有貨卻故意不出,銷售通路、冷氣師傅3月中根本無貨可賣,延遲到現在才出貨,立刻現賺5000元差價。面對物價上漲,燦坤表示,會員優惠延長到4月17日,建議消費者先挑選有折扣(88折起)的指定空調機種,並搭配通路加碼優惠,如刷指定的聯名卡或有談合作的信用卡,除了分期零利率外,通常會搭配滿額的銀行現折券等,替自己荷包多省錢。

publish-icon 04月1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全球通膨 日本原物料成本飆漲⋯掀漲價潮

疫情帶動的全球通膨風潮,連通縮纏身數十年的日本都抵擋不了。日本專賣高級望遠鏡、小提琴弓及特殊紙張的專門業者,擺脫通縮心魔逆勢漲價,他們有信心即便調漲價格也不會嚇跑消費者。疫情推高大宗商品和運輸成本,日圓走貶害燃料及進口商品變貴,即便整體物價漲勢溫和,在特殊產品市場龍頭帶頭下,愈來愈多公司選擇漲價。日本物價與薪資凍漲多年,企業擔心貿然漲價會讓消費者卻步,接著市占率不保。以往日本企業面對成本飆升,寧可咬牙自行吸收,也不敢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日本天文望遠鏡製造商Vixen ,掌控國內將近60%的市占,計畫從2月起調高暢銷的低階產品價格,漲幅多達24%。Vixen發言人表示:「如果成本提高卻不漲價,會給我們帶來不小的衝擊。」他提到在中國的工廠調高工資,對Vixen也有影響,而目前為止並未收到消費者的抱怨反彈。位在東京的日本企業Shirakawa Sogyo,自1960年代起專做進口小提琴的生意,1月起調漲瑞士製琴弓的售價,漲幅高達36%。該公司總裁白川進(Susumu Shirakawa)透露,瑞士法郎兌日圓強升,進一步壓縮原本就有限的利潤空間。在日本國內紙市(厚紙板不計)有四成市占率的日本製紙(Nippon Paper Industries),未來幾個月將調漲部分產品價格,漲幅5~15%。建材公司山月(Sangetsu)去年9月將壁紙、窗簾、地板材料價格調漲15%左右。另外不堪鋼價狂飆,文具製造龍頭Kokuyo自1月1日起,調高剪刀、釘書機等金屬製文具價格,漲幅約8%。日本去年11月躉售通膨率竄升至9%的歷史高點,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升0.5%,是近二年新高。不過11月原物料成本都飆漲74.6%,終端消費品價格卻只漲了4.6%。東京智庫食品行銷研究資訊中心(Food Market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Center)指出,日本零售商一般只有在原物料成本跳漲20~30%,才會准許食品供應商漲價。

publish-icon 01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物價小組突擊6連鎖餐飲業者 查是否合理漲價

近日許多連鎖餐聽、民生用品紛紛喊漲,由法務部跨部會在12月10日成立的「物價聯合稽查小組」,24日突擊稽查6家連鎖餐飲業者,稽查近期漲價潮是否合理。物價聯合稽查小組主要由公平交易委員會、經濟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財政部、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等部會組成,24日針對已經漲價並具有指標性的連鎖餐廳進行突擊稽查。稽查小組透露,稽查的目的主要希望業者提供漲價原因、漲價項目、漲價幅度、供應商名單、報價單等相關資料,去分析漲價的合理性,「業者並非不能漲價,而是要看漲價行為是否合理。」業者向稽查小組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後,原物料價格大幅上漲、速食店業者也表示油品漲幅也不低,為了整體經營考量,才選擇調整部分品項價格。經濟部表示,如果查證後發現業者涉違反公平交易法第15條聯合行為、第25條欺罔行為或刑法第251條意圖抬高交易價格,囤積物品等情形,將交由公平交易委員會或檢調後續查辦。

publish-icon 12月25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民生餐飲漲價引政院關注 「已漲、具指標性連鎖品牌」列首波稽查對象

民生餐飲頻傳漲價,但上游供應的主要肉品、蔬果並沒有明顯價格波動,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召集人、副院長沈榮津已下達指示,跨部會物價聯合稽查小組下周起全面展開稽查,近期已漲價且具指標性的連鎖品牌業者,將列為第一波稽查對象,包括火鍋店、速食店、特色料理餐廳等。儘管行政院自12月1日起,已機動調降大宗物資關稅和貨物稅,但餐飲業漲價潮未見平息,近日再有大型餐飲集團、速食業者、連鎖品牌業者宣布漲價。據悉,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14日召開會議,就近期民生餐飲漲價進行討論,由於農委會、經濟部等相關部會調查上游國內供應的主要肉品、蔬果,並沒有明顯價格波動,生產端與消費端的價格走勢有相當差異。為防堵不肖業者藉機哄抬物價、違法囤積或聯合壟斷,沈榮津指示物價聯合稽查小組展開行動,維護國內民生物價穩定。法務部15日強調,將優先針對近期已漲價,且具指標性的連鎖品牌業者,列為第一波稽查對象,包括火鍋店、速食店、特色料理餐廳等。物價聯合稽查小組將請業者提供具體漲價原因、品項、漲價幅度、供應商名單及相關佐證資料,並配合現場稽查,逐一查證業者漲價的合理性。物價聯合稽查小組除追查餐廳消費端,法務部說,還會依食材供貨管道向上追溯到供應商、通路商、生產端,以找出不合理漲價或聯合壟斷的廠商。行政院已責成法務部於本月10日,成立跨部會物價聯合稽查小組,針對指標性業者漲價作為進行稽查,若有不合理漲價作為,將速查嚴辦。法務部說,若經物價聯合稽查小組查證涉有公平交易法第14條聯合行為、第25條欺罔行為或刑法第251條意圖抬高交易價格,囤積物品等情形,即交由公平會或法務部所屬檢調機關依法速查嚴辦,並以罰鍰或刑罰來嚴懲不法。物價聯合稽查小組是由法務部偕同公平會、經濟部、農委會、財政部、行政院消保處等部會單位組成,法務部呼籲廠商、業者基於社會責任,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切勿貪圖蠅利而觸法。穩定物價,行政院先後已祭出水電燃氣等公共事業緩漲、凍漲;調降大宗物資小麥、牛肉、水泥及汽柴油等四項關稅及貨物稅,接下來將進行聯合稽查,行政院官員強調,要讓民眾能夠過好年。行政院穩定物價措施。(圖/蘇秀慧)

publish-icon 12月16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實價登錄助漲預售屋狂開天價 北投房價5跳7字頭、新竹緊追台北市

近期北台灣超過20餘個建案開價飆破當地新高,原本外界多嘲笑預售案「開價嚇死人、成交笑死人」,沒想到現在是「成交氣死人」,前一個建案成交價變成後一案的「地板價」,價位在短時間內快速墊上天際。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近期建案猛開天價,除了與景氣好、反映營造成本與通膨因素外,預售屋實價登錄助漲效果非常猛烈,全台預售市場正瀰漫在幾近瘋狂的漲價潮中。何世昌分析,建商過去多反對實價登錄,但上路後卻發現利大於弊。以往建商對於房價行情多透過市調、同業打聽或代銷業者提報,有時對於價位是半信半疑,而部份代銷業者為了控制銷售風險,會向建商壓價格,所以前波多頭雖然市場很熱,三不五時仍會出現「平價案」,但預售屋實登上路後,平價案幾乎都消失了,平價建商大舉跟進漲價,市場上只剩「有點貴」與「非常貴」2種建案。「實價登錄本身具有『多頭助漲、空頭助跌』的特性,而今年房市是標準多頭格局,助漲效果不言可喻。」何世昌指出,預售屋實登7月揭露後,業者接收到的價格資料越來越完整,新一波價格暴漲潮從8、9月間開始發動,「當代銷業想向建商壓價,建商開出實登資料,代銷沉默了;當消費者想向代銷殺價,代銷開出實登資料,消費者沉默了」。究竟漲勢有多猛烈?根據住展雜誌統計資料顯示,台北市高價案跳升幅度最劇烈者,當屬復興崗「樹山丘」與臥龍街「潤泰大安富陽」。北投復興崗稻香路一帶新建案成交價僅約每坪45萬元上下,開價多為5字頭,而「樹山丘」價位一口氣跳上7字頭;臥龍街因多殯葬業,為大安區相對低價路段,近年推案多聚集於捷運麟光站周邊,成交均價8字頭,從來沒有建案開價破百萬元以上,但「潤泰大安富陽」平均開價105萬元,並以不二價銷售,無論開價或成交價都突破天際。大同區捷運中山站聯開案「JR中山綻」,價位更直追大安區,每坪開價130~160萬,均價145萬,改寫大同區新高。近年南大同地區天價案多到驚人,若扣除捷運聯開案不算,則「太子華威」平均開價140萬元亦不遑多讓。新北市新高價建案多出現於重劃區,如新店央北「聯上澐朗」漲到8字頭、板橋江翠北側「立信天禧2」首見7字頭、土城暫緩發展區「馥華城奕」與新莊北側知識產業園區「新潤莫內花園」直逼6字頭、八里台北港特定區「龍井天鑄」跳至3字頭。而泰山塭仔圳重劃區11月初「築億峰尚」平均開價50萬元甫創新高,「朗朗城心」馬上又以54萬元再改寫紀錄。何世昌表示,新北市開價創新高的建案中,大約有一半是在Q3發動漲價後才改寫紀錄,如「聯上澐朗」平均開價由原本75萬元漲至80萬元、「新潤莫內花園」由55萬元漲到59.5萬元。桃園與新北相同,重劃區建案價格締造新猷蔚然成風,不論蛋黃、蛋白全面跳漲,最驚人的應該是A7和A10重劃區,以首購族買盤居多的A7,一年前建案普遍只賣2字頭,但今年新案價格開高、舊案價格紛紛調漲,其中「富宇哈佛苑」均價更由最初的35萬一路漲至46萬元。目前為開發初期的A10重劃區,去年新案開價2字頭已很驚人,今年Q3後新案開價一致飆上3字頭。新竹縣市各行政區也是「三不五時就創新高」的狀態,只列出一個建案就能見微知著;截至目前為止,關埔重劃區「豐邑一綻」每坪開價漲至65~70萬元,不僅刷新史上新高,更是大新竹地區第一個開價觸及7字頭的建案。何世昌表示,預售屋實登成為建商開高價最大底氣,而代銷業者也被迫提高報價才接得到案子賣,如此一案墊著一案、價格越墊越高,預售屋實價登錄助漲房價的浪潮正襲捲全台灣,北台灣只是冰山一角。他也提醒,這種漲法並不健康,可能會壓縮「主升段」的壽命,業者也不可掉以輕心。

publish-icon 11月28日, 2021 繼續閱讀
特輯
alt

南港15分鐘,驚見2字頭!年輕人買房就靠這一次

低利率環境讓國內房市持續走強,然而2021年下半年面臨通膨效應,物價、油價水漲船高,連房地產市場都面臨一波漲價潮。不僅推案量創下近幾年新高,連房價也跟著創新高紀錄。面對缺工缺料、土地成本高漲,市場也很難再看到親民的房價,就有建商喊出「年輕人!買得起」為口號,買到南港15分鐘,擁有超強價格力、地段力及產品力的建案,就是要讓年輕人買房不再是夢想。受惠於東區門戶計畫發展,南港成為近期討論度極高的房市熱區,南港往東延線的區域,不僅可以共享大東區生活圈,目前房價基期低,未來也相對有成長性,成為民眾買房鎖定的目標。區內罕見43000坪完整開發基地,邀請到日商華大成全案營造,輕鬆就能買到日本人蓋的好房子。今年最受矚目的新案「新橫濱」擁有43000坪壯闊基地,有如一個小型自辦重劃城市,轉個彎就上國道3號,只需要15分鐘車程時間就能抵達南港,未來還有客運可以直達內湖、忠孝東路,住戶也能享受專屬接駁車,同步信義、南港東區生活。有這麼便利的交通機能,房價不到3字頭,2房25坪的主力產品,首付56萬起就能買到,總價大約落在750萬起,月付也只要2萬起,這樣低首付、低總價、低月付的輕鬆付款條件,吸引許多首購族搶進買房,現場接待中心人潮周周爆滿。社區室內溫水泳池,四季暢遊。全齡化休閒會所,規劃豐富多項公設,回到家就像在渡假。由潤隆建設攜手白天鵝機構,邀請到日本MAG國際團隊設計俐落的日系建築外觀,再由曾經打造東京新都廳、東京奧運主場館的世界級營造商,日商華大成全案精工,完美複製日系生活氛圍,一樓徒步商店街,就像置身在東京街道;入口處有一整排落羽松美景,迎接住戶貴賓;760坪櫻花親子公園,打造多功能運動區,滿足全齡休閒育樂。另外還規劃2500坪泳池會所,有室內溫水泳池、KTV、健身房、交誼廳等等,讓你不用出國就能享受渡假生活。建商這次選用高規格的建材配備,讓小資族輕鬆付,買好房,住進更好的環境,比市區更大的室內空間,真正實現平價高品質的成家美夢。

publish-icon 11月24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兩岸響起一片漲聲 陸醬油、食醋與麵條皆調漲

從10月12日大陸醬油龍頭海天味業率先宣布漲價以來,本輪大眾消費品上市公司宣佈漲價已超過10家,包括海天味業、雪天鹽業等多家行業大型上市企業,覆蓋調味品、冷凍食品、休閒零食、飲料等領域。甚至包含主食也要出現漲價,11月12日晚上,大陸「麵業第一股」的克明食品公告,公司將於12月1日起執行新的價格政策。專家指出,這些大眾消費品價格的上漲,無一例外都是由成本推動,通膨壓力正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傳導。券商分析,目前食品飲料行業的漲價趨勢已全面打開。另一家主營大米和食用油等廚房食品的龍頭金龍魚,也在近期的調研中暗示產品存漲價可能。今年以來私募大佬林園即便被套也仍持續加倉金龍魚,市場解讀背後邏輯就是在賭產品漲價帶來巨大利潤彈性。根據《中國基金報》照報導,從總經層面來看,9月大陸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0.7%,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0.7%來看,平安證券認為PPI與CPI已經出現較大剪刀差,本輪食品漲價潮是由PPI向CPI傳導所致,10月CPI年增率1.5%、PPI上漲13.5%,更顯示PPI和CPI之間的剪刀差進一步擴大。

publish-icon 11月14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調薪就漲價1/小資族貝果切四塊豆漿少喝一口 50元餐費快撐不住了

「我希望一餐的費用還是儘量控制在50元內。」一位上班族在網路上分享她控制預算從早餐DIY開始,先是自製貝果麵包,切成四塊分批食用,「搭配的奶油、大賣場買的無糖豆漿及水果,也跟著減量使用。」「超商有45元超值餐組合,速食店是兩人組合餐100元,動作慢了會買不到」、「那家知名油飯的丸子滷蛋組合湯、調高到50元」、「我媽煮稀飯早餐,蛋、醬瓜、筍絲罐頭都漲了……」「很多產品、餐廳5元、10元、百元地漲,只好降低美食大餐次數,別餐餐吃得太飽,增加開伙次數。」上班族、WFH在社群分享著,物價上漲從早餐開始有感。另一位上班族提到她的省錢大作戰,早上中午兩餐,一百多元一頓早午餐打發,「我常吃的黑豬肉排骨套餐、加上一大碗的高麗菜肉羹湯,原本一份是135元,疫情升溫後比較少去,沒想到8日晚上去消費,香腸飯、豬腳飯等都各漲5元」,店員說10月初就調漲了,因為肉羹進價變貴了。記者走訪台北圓環附近小吃店及餐飲業,有業者公告10月1日起,潤餅、掛包、燒賣、肉粽,每個從50元調漲到55元;蔥燒豬肉飯、黑胡椒豬肉飯、咖哩雞肉飯,每份從85元調升到90元,雞腿飯則是從90元漲到95元,許多品項全面調漲5元。外食族非常有感起漲的餐食費,精挑細選提供物美價廉、CP值佳的店家。(圖/報系資料照)漲價潮也吹向高單價的飯店業,台北喜來登官網公告十二廚自11月1日起,平日下午茶升級為「下午餐」,新增戰斧牛排、龍蝦等主餐,成人從790元調到1,290元漲價500元,調幅達63%;寒舍艾美探索廚房的週五午晚餐、下午茶及周六日午晚餐也都調漲,調升金額100元至300元。晶華酒店柏麗廳自助餐廳也跟進,11月起全時段價格調漲6%;漢來美食旗下的漢來海港自助餐粉專公告明年1月1日起調整餐價,漲價30~90元,漲幅約3~12%。晶華酒店與漢來美食都表示,調價主因是食材成本大增,又以肉類最多,豬牛雞肉等食材價格都調漲10%~30%。人事成本上,自助餐廳需較多工作人員,晶華在感受到營運成本續增壓力,無奈說已盡力做出調漲的最低幅度。就連平價的火鍋店鍋爸也公告, 11月1日起調整價格至含服務費午餐550元漲4%、晚餐及假日全天638元調漲5%。台北喜來登官網公告十二廚的平日下午茶,新增戰斧牛排等主食而升級為「下午餐」,成人價也跟著起漲500元。(圖/截自喜來登官網)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副祕書長蔡孟叡以餐飲業為例,「雖然目前暫無颱風、豪大雨影響,但蔬菜類價格仍高調降幅度少,魚肉類價格續升,民眾通膨預期心理,以及包裝材、運輸、人事成本等因素居高不下,價格已回不去了!」政府的物價統計數字,早已證實有感漲價潮。11月5日,主計總處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率2.58%,通膨2%警戒線已連續3個月失守,10月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14.78%,更是大幅飆升,創下逾40年、二次石油危機以來最大漲幅。主計總處認為WPI年增率升高,主要受到國際能源、原物料價格上漲,以及我國出口暢旺、新台幣貶值等影響,許多研究機構也在關注WPI年增率一旦持續雙位數上漲,恐轉嫁至產品售價,對通膨造成壓力。也就是說,這波漲價潮,才開始起步。

publish-icon 11月1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調薪就漲價2/疫情營收掉太多老店苦撐佛心價 明年「一定會漲」

記者走訪雙北商圈的早餐店,麥味登、拉雅、城市漢堡、永和豆漿等早餐店,目前多維持現有牌價。「前幾個月警戒升溫沒有開放內用,營收掉太多,即使外帶杯、紙盒、肉、蛋等成本都上漲,很怕一漲價客人就跑光,現在只能先觀望。」新北市永和區一家早餐店老闆娘,「明年基本工資調漲後,這一波漲價勢在必行了。」另一間北市40多年老字號燒餅豆漿店也在觀望中。這家老店小杯豆漿15元、燒餅加蛋23元、燒餅油條26元、飯糰27元,撐著一頓早餐50元硬幣有找的佛心價,每天早上大排長龍,老闆負責烤燒餅、老闆娘在前台出貨、收款,兒子煮豆漿,兩個女兒一個煎蛋包料、一個炸油條,一家店支撐全家人生活。「唉,前幾年通膨時很多店漲價,我們跟著漲個1元、2元,老客人又念又罵又拜託的,就趕緊改回來;現在一桶18公升沙拉油要760元,一公斤的蔥從70元漲到200多元,雞蛋20斤裝每斤約36元,糯米因旱季缺水少種一期缺貨,價格微調,高級麵粉22公斤裝500多元,黃豆50公斤裝也早就漲了。」70多歲老闆娘向CTWANT記者細細算著。明年元旦起,勞工基本工資、軍公教薪資都開始調升,各界也在關注是否帶動新一波物價波動。(圖/黃鵬杰攝)「疫情爆發以來,我們還沒調整售價,店裡每月零用金消失上萬元。」「我把產品漲價能圖甚麼?家人薪水不能調整,只能拜託房東先不要漲我房租,賣到不能動為止。」老闆娘感慨地說,若明年萬物都漲,房東也要漲租金,她就得跟著漲。店家口中的「明年這一波漲勢」,指的是基本工資明年元旦起調漲。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10月8日決議,月薪由24,000元調高至25,250元,調升1,250元;時薪由160元調成168元,調升8元,調幅達5.21%。20天後,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敲定軍公教調薪方案4%,成為25年來軍公教調薪幅度最高的一次。這兩項調薪政策都從2022年1月1日起實施,勞保費、就保費、新制勞退金提撥、健保費等也將同步調增,時薪調升168元後,約51.11萬名本國勞工受惠,預估每年勞資雙方及政府部門聘僱成本增加約67.54億元,月薪調升後計有146.74萬名本國勞工、47.54萬名移工受惠,預估每年勞資雙方及政府分別增加聘僱成本約195.5億元。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吳永強,本身也經營婚宴市場,對食材成本大增感同身受。圖為環南果菜批發市場。(示意圖/馬景平攝、CTWANT資料照)位在北市承德路上的一家便當業者告訴記者,「店裏頭使用的魚、肉類等,近期成本一直增加,蔬菜類波動調整,現在能吸收就先自行吸收,只是明年基本工資調漲後,看看原物料價格還會調整到多少,再一次全面調漲各品項的售價,一次更換產品燈箱」。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青青婚宴文創集團董事長吳永強表示,10月的牛肉進價成本漲了40%,龍蝦、進口海鮮肉類等都有大幅度調升,加上我國GDP成長5~6%,工資調增,業者一邊吸收漲幅,同時觀察消費者氛圍認為是合理調整的話,一邊開始調整部分品項。吳永強也提到,行政院會拍板明年基本工資調漲補貼配套,全職員工月投保薪資24,000元及25,200元者,補貼定額1,000元;部分工時員工月投保薪資23,100元以下者,補貼定額560元,補貼6個月,「這段期間業者會觀察消費者習慣及營收恢復程度,且戰且走,不能老是靠政府,得靠自己靈活應變,內需產業、服務業真的很辛苦!」

publish-icon 11月1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調薪就漲價3/庶民小吃豆花肉羹車輪餅都漲 吐司變成「犧牲打」

為了應付物價上漲,部分內需餐飲、烘焙業等服務業者已練出十八般武藝,在漲與不漲之間,想方設法讓消費者與業者皆大歡喜。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副祕書長蔡孟叡分享餐飲業者心聲,「大家喜愛的庶民小吃像是滷肉飯、肉羹等,已陸續調漲5~10%,米飯、麵類則『按兵不動』,很多品項應該會在過年前漲一波」。老字號的米苔目小吃店老闆就說,目前未有調漲價格規劃,但已不提供外帶用的紙盒、紙碗,客人雖抱怨外食不方便,至少是一種省包裝材料費,不轉嫁成本給消費者的權宜方式。在北部百貨商場設點的知名烘焙業者向CTWANT記者坦言,「吐司是許多民眾家庭常備的早餐主食,因此在調整定價的策略上,作為不漲價的『犧牲打』,維持現有牌價,蛋糕類的部分品項就開始調漲10%。」因為烘焙業使用的麵粉、奶油、堅果、乳製品、奶粉、糖等的成本都上漲。 在北市寧夏觀光夜市附近的老牌杉味豆花店,前幾周就將每碗可搭配豆類的傳統豆花,從一碗50元調漲到55元,若搭配芋頭、地瓜、蓮子、銀耳類等,選配一樣每碗55元,兩樣75元,各漲5元,但推出更多的促銷選項,例如珍奶、杏仁茶各兩杯共50、70元,並推第2杯半價、半價加購來吸客。台北知名老牌杉味豆花店,也受不了原物料大漲,公布部分品項調升5元。(圖/李蕙璇攝、截自杉味豆花店臉書)公館車輪餅也公告12月1日起從12塊漲到15塊,一口氣漲了兩成五,讓老饕們大嘆「千漲,萬漲,就是薪水沒漲!」一位不具名有機植物奶品牌老闆透露不漲價的策略,「我的產品採用進口有機穀物,創業一開始訂價就要考量通膨因素,現在受到貨運塞港、貨櫃車找不到司機,缺了芝麻、也少了燕麥,最後只能包機空運來台才能順利出貨,大大侵蝕獲利空間,現在雖維持牌價不動,但將6折促銷價改為8折價!」至於民眾常吃的醬瓜、筍絲等罐頭品項,大茂食品業務部經理跟記者說,「我們在2019年底有做一次價格調升4~5%,黑瓜、土豆面筋類易開罐系列,從23~26元調整到25~28元,玻璃瓶裝則調整到46~55元。業者定價策略上多會考量通膨,實際售價會隨著通路價格策略而有所變化。」「我們使用的小黃瓜、筍子等的蔬菜類價格是浮動的,主要是受到包裝材的鋁鐵、玻璃、運輸費等的成本增加已達到10%,未來會視毛利率的變化,有新的訂價策略。」大茂食品業務部經理實在說。另有業者說,已就十多年來未做調漲的穀物類熱賣商品,例如粥品、植物奶、甜食罐頭裝,兩個月前先做一波價格調整。有烘焙業者的漲價策略是不調整「吐司」價格,穩住老主顧的支持度。(示意圖/報系資料照)在台灣擁有千餘家通路的超市龍頭全聯,一把蔥現在賣到85元、蔬菜一包也多是40元~90元價格間,採機動性波段調整。全聯對此表示,「蔬菜目前已逐漸平穩,降幅約25%~30%,豬肉價也都持平,目前民生用品大部分都有全聯價8折起,並透過每兩週檔期促銷,振興加碼回饋等節令優惠促銷,滿足需求」。因此,抗漲大作戰的不變法則,就是勤走家裡公司附近的市場、超商等通路,多聽左鄰右舍分享哪家店的東西物美價廉,上網比價細算商品「每單位、每公克、每斤等價位變化」,豪雨菜價漲時可到有機商店買沒漲的蔬菜,藉此建立一套自己的採買店家後補清單。

publish-icon 11月1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車價集體瘋漲3/北美車廠降低晶片用量 降價拔掉科技配備

在汽車漲價潮時,多數車廠提到的晶片荒,是影響汽車銷量的最主要原因,不過德國豪華汽車品牌BMW卻有新的辦法,就是移除需要晶片的科技功能,並降價銷售。從去年中旬傳出的晶片荒,許多車廠原以為到今年中旬就會和緩,從沒想過這是場長期消耗戰,在即使缺少晶片的情況下,如果要維持汽車銷量,勢必就要降低晶片用量。根據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統計,1台車至少有40種晶片,包括攝影機、雷達、光達、感測器,乃至於打方向燈、雨刷都需要晶片,一旦少了其中1種就無法出貨,除非是對車輛運作不影響的晶片才可能選擇捨棄。因此BMW面對這樣的情況,就是拔掉需要晶片的設備,像是原本在提供給M 340i、M 340d、選配的Innovationpackage套件,包括抬頭顯示器(HUD)、主動式照明、駕駛輔助等,就從套件中移除HUD並降價1,000歐元(約新台幣32,690元)。Bosch(博世)在德國德勒斯登新建12吋晶圓廠,9月開始正式投產,希望紓緩晶片荒。(圖/Bosch提供)而北美BMW市場也傳出,原廠打算取消部分新車的中控螢幕觸控功能,只能用方向盤上的功能鍵、iDrive轉盤或者語音進行操作,受影響車型包括3系列、4系列(不含i4)、Z4、X5、X6、X7等,在喪失觸控功能後,自動倒車輔助也隨之消失。雖然目前被閹割配備的車型並未進入台灣市場,但如果晶片荒的問題持續未解決,不排除進入台灣的BMW新車也會被強迫刪減部分功能。至於專門生產皮卡的RAM,搭載的智慧後視鏡原先是希望降低車後、車側盲點,但為了降低晶片用量,只能取消智慧後視鏡的功能;至於雷諾1款休旅車也因為考量晶片問題,取消大螢幕數位儀表板。現代汽車受晶片短缺影響,部分車款只能先推出入門車型,高階款得等到2022年。(圖/品牌提供)

publish-icon 11月08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2022年晶圓代工產值上看3.27兆元 資本支出逾1.6兆元

在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出現晶片荒的同時,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衍生的各項漲價效應,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產值在2020及2021年連續兩年皆出現超越20%的年增率,產值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市場研究機構預測,展望2022年,在台積電(2330)為首的漲價潮帶動下,預期明年晶圓代工產值將達1,176.9億美元(約新台幣3.27兆元),年增13.3%。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表示,2021年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資本支出超越500億美元,年增43%。2022年各家晶圓廠業者在新建廠房完工、設備陸續交貨移入的帶動下,資本支出預估將維持在500~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4兆元~1.68兆元)高檔,年增幅度約15%,且在台積電正式宣布日本新廠的推升下,整體年增率將再次上修,預估2022年全球晶圓代工8吋年均產能將新增約6%,12吋將年增約14%。2019~2022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圖/TrendForce)由於8吋晶圓製造設備價格與12吋相當,但晶圓平均銷售單價卻相對較低,擴產較難達到成本效益,因此擴產幅度相當有限;12吋方面,從製程來看,12吋新增產能當中,超過50%為現今最為短缺的成熟製程,且相較於2021年新增產能多半來自華虹無錫及合肥晶合,2022年新增產能主要來自台積電及聯電,擴產製程集中於現階段極其短缺的40nm及28nm節點,預期晶片荒將稍有緩解。從應用別來看,由於消費型電子終端產品如筆電、汽車、以及多數物聯網家電等,目前呈現短缺的週邊零組件多半以28nm以上成熟製程製造,在2022下半年新增產能陸續開出的前提下,供貨上可望稍獲紓解;然而,在40nm及28nm產能緊缺出現緩解跡象的同時,8吋產能以及1Xnm製程的緊缺仍然是2022年不容忽視的重點。

publish-icon 10月30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高油價賺一波1/煤礦、天然氣、原油搶成一團 這類股受惠

隨西德州原油(WTI)11日每桶衝破80美元登上七年新高,布蘭特原油(BRENT)15日每桶站上85美元創三年來首見,就連俄羅斯總統普丁都說油價每桶「可能」漲到100美元。台塑及台化日前(8日)也示警,「全球性通膨將是明年最大黑天鵝。」究竟油價會漲到哪裡?投資人當如何入市?有「亞洲最佳石化產業明星分析師」之稱的棣邁產業顧問公司總經理何耀仁,告訴CTWANT記者,近期油價上漲,主要是隨著全世界各國經濟陸續解封,原油需求上升,供給沒有同步增加,「原油、煤礦、天然氣」搶成一團的緣故。「各國呼籲油產國增產聲浪愈大,由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跟俄羅斯為主的非OPEC陣營,所組成的產油國聯盟OPEC+,今年7月間就去年3月油價崩跌後達成的減產協議,僅願維持11月底前每日配額產量較前一個月減少40萬桶,國際油價聞訊開始大漲。」「9月間,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還未開通(北溪二線火災),歐洲天然氣隨著冬天來臨需求大增,價格也跟著上漲,因此電廠轉以相對便宜的原油作為原料。」棣邁產業顧問總經理何耀仁分析,明年第2季原油每桶破100美元機率高。(圖/馬景平攝)為要降低碳排,中國去年11月「能耗雙控」政策上路,「澳洲煤礦去年底遭中國禁止進口,導致澳洲煤礦廠減產、關閉。」疫情過後,中國經濟復甦工業用電大增,今年9月底開始拉閘限電。沒想到,「十一連假期間遇山洪暴雨,導致山西、陝西主要煤礦產區停產、道路中斷,已有60座煤礦停產,372座非煤礦山暫時停產。」何耀仁解釋。據當地官方公布消息,受影響範圍甚大,中國動力煤期貨價格10月13日一度飆漲 8.8%,再度刷新歷史紀錄。在煤價飆漲下,以燃煤發電為主的大陸及印度因紛紛採取限電措施,導致民間業者只好買柴油、煤油發電,造成油價、煤價及天然氣等供需進一步大失衡。法人認為,短期原油需求成長強勁,消費比例達31%;中長期逐步放緩,占比降至3成以下,短中期內天然氣將加速成長,消費比例上升至24%,取代煤炭成為第二大能源,再生能源呈現高速增長,短期占比將達16%,中期進一步升至20%、與煤炭相當。油價每桶有可能漲到一百美元?何耀仁給了明確的答案,「由於第4季是歐美原油需求淡季,短期內應該不太會漲破100美元,但仍需觀察到明年(2022年)第2季的變化,主要是明年1、2季旺季需求增,加上世界各國接種疫苗率突破五成,加總超過全球一半人口的話,屆時生活、經濟解封愈加速,油價破100美元的機率也會增高。」而這一波能源漲價潮,勢必帶動石塑化市場報價漲聲響起,對於想要賺一波價差的股民來說,何耀仁建議「可關注聚氯乙烯樹脂(PVC)、乙二醇(EG),己內醯胺(CPL)、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丙二酚(BPA)等產品的公司。」例如台塑(1301)、東聯(1710)、南亞(1303)、中纖(1717)、中石化(1314)、聯成(1313)等。

publish-icon 10月19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通膨推升物價 糕餅業撐不住喊漲⋯商總:物價惡化將衍生新一波危機

輸入性通膨推升物價!糕餅業者透露,進口奶油價格大漲逾3成,迫使部分業者悄悄調漲酥餅類售價,漲幅約3%到5%,如奶油漲破每公斤260元大關,恐將引發大規模調漲潮,屆時包括糕餅、麵包等恐全面漲價。泡麵業者也指出,麵粉價格增幅也十分可觀,預期最慢年底前將會調升售價。商總主席賴正鎰表示,航運和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直接受到影響的產業就是民生物資,如物價繼續惡化,勢將引發一波新的危機。不帶頭漲價 台酒喊苦主計總處資料顯示,9月17項民生物資CPI已經來到3.31%,創3年來新高。其中沙拉油受到黃豆上漲的因素,年增率高達9.86%最為驚人,豬肉、醬油年增率分達7.75%、6.28%,麵包、泡麵也微幅上漲。糕餅業者表示,糕餅主要原料之一的奶油,大部分來自紐西蘭、澳洲,隨著進口價格飆升,從每公斤160、170元,上漲到220元,漲幅高達3、4成,使得部分店家不得不漲價因應。麵粉也漲,但還在可吸收的範圍之內,所以這波漲價主要反映進口奶油成本。業者透露,奶油若漲到每公斤260元時,勢將帶動一波大規模漲價潮。此外,身為「國營事業」的台酒,董事長丁彥哲面臨這波物價上揚,已宣示「不會帶頭漲價」,但也承認承受極大的「成本壓力」。碳費 推升物價隱形炸彈台酒主管透露,國際原物料、航運價格不斷上升,成本壓力不斷增加,不論是酒類的原物料麥芽、相關設備漲幅多超過1成;台酒生產的民生物資,如泡麵原料─麵粉也「有感上漲」。業界人士透露,已有不少泡麵等民生物資廠商醞釀漲價,預估11月起,國人即會慢慢感受到通膨壓力。央大經濟學教授徐之強表示,此次物價上漲主因來自油價上漲、全球工資調升。加上美國連續幾個月CPI漲幅已超過目標,民眾恐怕已產生物價上漲預期心理,經濟學家們擔心的「通膨巨獸」已慢慢成形。若油價未來飆破每桶100美元,屆時我央行恐將跟隨主要國家腳步,啟動升息抑制通膨。推升物價另一「隱形炸彈」,即因應歐盟2026年的邊境碳稅及我政府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國內外紛將推動碳費或碳關稅,勢將對物價造成影響。惟有學者認為,相關機制尚在建立中,對物價的影響,還要再觀察一段期間。

publish-icon 10月12日, 2021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