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品味

修士的營養品 成了比利時佳釀

Trappist啤酒嚴格規定釀酒過程須在修道院內完成,圖為Achel修道院。(圖/翻攝自Achelse Kluis臉書)

Trappist啤酒嚴格規定釀酒過程須在修道院內完成,圖為Achel修道院。(圖/翻攝自Achelse Kluis臉書)

若要說啤酒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應該不會有人反對。不管大量生產的商業啤酒,或講究獨特性的精釀啤酒,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啤酒品牌。但若要說最特別也最稀罕的,則非比利時的修道院啤酒(Trappist Beer)莫屬。

要了解修道院啤酒,得先認識「Trappist」這個單字。這個字原本是一家修道院的名字,是12世紀時,一個名為「熙篤會」的天主教教派成立之處,而其分支「嚴規熙篤會」就是現今修道院啤酒的始祖。對於清修規定更嚴格的嚴規熙篤會,原本主要分布在法國,但法國大革命時,天主教教會成為被革命的主要對象,嚴規熙篤會的修士,紛紛躲避到法國北部鄰國比利時的山區。

歐洲的修道院從17世紀中開始,就允許修士在離戒日以喝營養成分較高的啤酒代替食物充飢,但規定啤酒必須由修士自行手工釀造。因此躲到比利時的嚴規熙篤會修士,便一面低調修行,一面釀造啤酒維持溫飽,或生產起司、肥皂等用品換取生活資源。也就慢慢形成所謂的修道院啤酒。

由於修道院啤酒聲名遠播,也造成坊間許多仿冒或授權生產的糾紛,為了防止Trappist這個名稱被濫用,1997年幾家修道院聯合成立了國際特拉普會聯盟(The International Trappist Association,ITA),規定必須經過ITA認證的修道院啤酒才能稱做Trappist啤酒,並掛上「Authentic Trappist Product」的六角形標章。

但要稱為Trappist Beer有很嚴格的規定:釀酒過程必須在修道院內完成,且必須由修士參與生產或提供策略;賣酒所得除用來提供修士生活費及修道院開支外,其餘用來做慈善公益。在此規範下,目前ITA旗下有11家修道院生產Trappist啤酒,而其中6家位於比利時,分別是Rochefort Trappistes 、Achel 、Westmalle、Chimay、Orval、Westvleteren。

「軍火庫精釀啤酒專賣店」供應約300種商品,比利時製造的6款Trappist修道院啤酒,在這都買得到。(圖/黃耀徵攝)
「軍火庫精釀啤酒專賣店」供應約300種商品,比利時製造的6款Trappist修道院啤酒,在這都買得到。(圖/黃耀徵攝)

禁止飲酒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