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品味

花蓮原藝百工 展現生命美學

圖說-花蓮原藝百工 展現生命美學

圖說-花蓮原藝百工 展現生命美學

花蓮原民工藝,透過堅毅、堅持與創新的耕 耘,展現質樸中的華美,經由《原藝百工—花蓮部落工藝家群像》專書, 更讓人看見作品背後,動人心弦的故事。在前臨大海、背倚高山的花蓮,原住民族彷 彿有著天生的藝術細胞,尋常的植物、漂流木、石頭………,透過編織、雕刻就能 變換出令人驚豔的美感。

這些從日常生活必須的服飾、器物,之所以能夠彷彿「幻化」般,以不同的色彩、型態呈現,除卻那難以具體捉摸的「藝術細胞」,更來自汲取山海天地的養分,源於血液中流著的族群記憶、親情牽繫,經過他們的心、手、意念,精美呈現。

傳承編織文化 跨越固有藩籬

織布是昔日太魯閣族婦女必備的技藝,擁有純熟的技巧,才有文面的資格;負責打獵的男性則編藤製作背簍等器物,甚至也有以「弓」為織機,做出竹簍的背帶。

女生織布、男生編藤的太魯閣族傳統,因著對技藝的嚮往、對親人的思念,在這一代已逐漸打破藩籬。

擁有第一屆原住民工藝師殊榮的胡秀蘭,作品早在市場打開知名度,從小看著母親織布的胡俊傑,不畏非議成為太魯閣族第一位「織男」;從小跟在父親馬邵‧阿信身邊當助手,父親過世後,沒有兄弟的都姆恩不忍父親技藝消失,忍受許多不信任的眼神,毅然成為太魯閣族編藤的女性工藝師。

抗拒織布的藍美月,因為外婆遺囑「我織的布一件都不可以留」震驚、醒悟,苦學4年取得師資班結業資格,更在2015年於美國美國舉辦的國際民俗藝術市集,從500位參選者脫穎而出,揚名國際。

田清玉接受先生顏乾坤牧師的建議,1984年在馬遠部落學習布農族男子長衣花紋織法,保留了珍貴技藝,也成了日後思念先生的絲縷綿綿。

發掘獨特技藝 結合時尚行銷

從事「染織類」的工藝家們,承負傳統使命尋回恐將消失的族群技藝,也懂得如何與現代社會需求結合。小時候說阿美族語、台語的潘靜英,重回新社照顧長輩,才發覺噶瑪蘭族的「香蕉絲工藝」竟是那般獨特,她努力將這份工藝復興,也被登錄為縣級文化資產。

太魯閣族的連美惠以海外旅行的見聞,反思我族傳統,用織紋為創作核心,充滿原民神祕氣息的時尚包款,打進國內精品市場。

阿美族的徐香蘭,不忘對裁縫的熱情,搭配樹皮布、原民圖紋色彩,開發出多樣文創商品,保留文化精髓、貼近現代生活需求,挺進品牌市場。

雕出生活記憶 刻劃動人篇章

雕刻在原民藝術中經常可見,其中又有木雕、石雕、皮雕,甚至以不同媒材相結合的表現方式,或述說家族故事、或表現族群文化,在在動人。

泥水匠出身,50歲拿起雕刻刀的胡銀祿,把活了112歲的父親對他述說的傳說,化為一尊尊木雕,無論眼光銳利的「獵王」、親情流露的「給我最後的抱抱」,或粗獷、或細膩,刻劃出阿美族的部落生活故事。

曾經一把火燒盡所有作品的馬浪‧烏瓦日,大型木雕、獲得原民藝術節優選的「人間系列」,乃至漂流木結合樹藤的桌椅,細緻內蘊的木紋演繹出獨特質感;回歸部落的了嘎‧里外,張大嘴拉出一尾一尾魚的涼亭木柱雕刻,令人印象深刻,魚型雕刻訴說阿美族的宇宙觀,圓融內斂書寫對文化的仰望、環境的省思。

從事石雕的鄭詠鐸,從早年的石雕藝品,尋求脫離匠氣後的曲線流暢,乃至進修嘗試複合媒材,其創作之路宛如花蓮石材業的縮影;放棄外派機會的電機工程師,古拉斯以「電」的專業結合手工木雕,造型獨特的漂流木燈具,為他塑立了風格。

噶瑪蘭族潘秀嫈專注的皮雕創作則很溫馨,喜歡手作卻自認沒有美術天份,但兒子帶有動漫風的筆觸,給了她圖案創作的靈感來源,每一份皮雕都是母子深層的心靈交流。

太魯閣族的陳麗香從陶藝轉而木雕,她自覺是生命的機緣,玩木頭連接金屬、鐵材彷彿也是很自然的連結,在「跨界」之間流露出溫潤個性。

形塑作品靈魂 傳遞設計意念

到過花蓮慕谷慕魚的人,多半會知道那兒是原民山刀的故鄉。15歲起跟著父親學打鐵,許有祥的「銅門刀」已然是太魯閣山刀的代稱,兒子許保祿說,他要拿尺量,父親用眼睛看就知道了,刀的弧度、刀柄的斜度,在在是功夫,希望自己也能掌握精髓,製作出有靈魂的刀,並以符合現代的角度,傳遞祖傳工藝之美。

港口部落長大的拉拉‧龍女,擁有女裝乙級證照,回到部落重新參與家鄉生活,甚至學習男人才做的藤編,融入之後再把素材轉換成她熟悉的布料,創作出獨有的「布拿包」(Puna是阿美族語的肚臍),用實用時尚傳遞不忘文化母源的初衷。

提到琉璃珠,一般總想到排灣族,但阿美族的柯玉霞認為文化的流動如同琉璃在溫度變化的形貌,她用專長的金工加上琉璃做創意設計,讓觀賞者、收藏者感受呈現花蓮生活意象的美感。

巧用不同媒材 表達多元融合

傳遞生活、文化的美與故事,並不受單一材料的限制,運用多媒材的結合,花蓮原民工藝家同樣有精采的演出。

曾春子作品媒材與風格多變,幾何圖紋裡帶著阿美衣飾頭冠元素,絹印、線繡、壓克力顏料描繪具象,都能生動地述說阿美族的文化與生活。

服裝科班出身的吳秀梅,奪下「民族風尚服裝賽」首獎後,開啟她原民服飾研究與創作之路。

一直以為自己是阿美族,從尋找撒奇萊雅女性傳統族服中,重新認識自己的出身,也將她真實生活的多元族群環境,創作出宛如各族迷你版族服的「族服酒衣袋」,成為擁有專利的熱銷商品。

回到新社部落的噶瑪蘭族人杜瓦克‧都耀,以竹為材料,至做成早期的漁具「魚筌」,與纖維藝術家陳淑燕,展開「文化洄游」的創作之路,又與樹皮布、藤心結合,成為造型美麗的燈具,也為傳統工藝注入當代語彙。

《原藝百工—花蓮部落工藝家群像》專書,表彰了這些生活藝術家的技藝美學,傳遞其創作的生命歷程故事,讀者更可依據隨附的「拜訪工藝家」單元,逐一造訪他們的工作室,肯定會有更深入的認識與感動。

如欲洽購《原藝百工—花蓮部落工藝家群像》專書。請致電038-227171分機284「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