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焦點

防疫換軌2/清零跳到與病毒共存模式 立委專家支持指揮中心說清楚

新冠疫情延燒兩年多,隨著全球疫苗覆蓋率提升,病毒也會隨之變種與人類共存。(圖/翻攝自嬌生官網)

新冠疫情延燒兩年多,隨著全球疫苗覆蓋率提升,病毒也會隨之變種與人類共存。(圖/翻攝自嬌生官網)

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日前在公開場合指出,台灣民眾有足夠防疫能力,可以不用再追求「清零」,而應試著「與病毒共存」。民進黨內部認為防疫觀念轉變,正好幫陳時中「解圍」;而部分在野立委與醫學界也認為,防疫觀念可以與時俱進適度調整,但指揮中心和政府內部的專家們要站出來向民眾說清楚。

「站在我個人的立場,與病毒共存的時機點確實到了。」台灣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指出,COVID-19疫情從2019年底爆發到現在,疫情沒完沒了,過程中民眾已經養成防疫新生活的好習慣,會主動勤洗手、戴口罩,去年疫苗嚴重不足的問題,現在也解決,第1劑疫苗覆蓋率破8成,第2劑則是破7成,應該是夠了。

蔡壁如解釋,免疫有兩種,一種是自身免疫,一種則是靠接種疫苗。再者,病毒也會突變,有兩個下場,一個是它想要侵犯人類,會愈來愈強;一個是病毒要適應社會存活,會與人類和平共處。她指出,之前Delta變異病毒可算是大魔王,但全世界疫苗覆蓋率提升後,病毒再次突變,才有這次成為Omicron,雖然有高傳染力,但症狀就像感冒。

新冠疫情進入第3年,政府推行防疫新生活有成,民眾已養成出門一定要戴口罩的習慣。(圖/方萬民攝)
新冠疫情進入第3年,政府推行防疫新生活有成,民眾已養成出門一定要戴口罩的習慣。(圖/方萬民攝)

蔡壁如認為,人類不可能活在無塵室中,日常生活中一定會接觸許多病菌,人類靠著自身免疫力增強,最後與病毒相處在一起,「與病毒共存」是必然的,因此陳建仁和台北市長柯文哲才會都有相關說法。但她也指出,醫學專業上可以直接講要學著與病毒共存,但政治承擔部分,指揮中心沒人敢講出來,有部分可能是擔心跟過去兩年「清零」言論不一致,也可能是政府用恐懼統治人民的方式太過於習慣。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應對季節性流感的政策就是最典型的「不清零」、「與病毒共存」作法。因為季節流感並不屬於法定傳染病,單一個案並不需要通報,一旦其病情規模擴大,特別是在人口密集的機構爆發感染時,就得依標準傳染防治手法執行撲滅,這一套行之有年的台式作法,最能體現「重症下重手、輕症下輕手、無症狀不出手」,分級出手的與病毒共存原則。

王任賢認為,台灣疫苗覆蓋率達8成,且感染Omicron已極少是重症,非常適合執行台式與病毒共存的法則,這是台灣的驕傲;理念上承認「與病毒共存」的不清零觀念,若出現感染大爆發仍可以用最標準的「動詞清零」,阻擋病毒入侵與擴散。

王任賢建議,指揮中心執行台式與病毒共存的原則時,不能默默悶頭進行,確實是到了中央必須明白說清楚台灣要如何與病毒共存的作法,才不會中央與地方不同調。他說,除非中央另有想法,想要利用中央地方不同調來謀取政治紅利,這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面對現階段的本土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可以考慮執行台式「與病毒共存」策略。(圖/王永泰攝)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面對現階段的本土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可以考慮執行台式「與病毒共存」策略。(圖/王永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