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花蓮男胸痛狂喘冒冷汗 以為心肌梗塞「竟是血管痙攣」

花蓮一名男子以為是心肌梗塞,診斷卻是「冠狀動脈血管痙攣」。(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花蓮一名男子以為是心肌梗塞,診斷卻是「冠狀動脈血管痙攣」。(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近來天氣漸漸轉涼,日夜溫差大,花蓮一名40多歲男子突然呼吸喘、胸痛、冒冷汗,被家人緊急送醫,本來以為是心肌梗塞,結果診斷為「冠狀動脈血管痙攣」。醫師也提醒,氣溫驟降容易導致心血管收縮變窄、血液流量減少造成缺血症狀,如果沒及時治療,可能會有致命危險,不只老人家要注意,年輕人也不能輕忽。

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門諾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翰興指出,造成血管痙攣的原因很多,像是工作壓力大、氣溫驟降、血壓波動大、抽菸、喝酒、生活作息不規律等,臨床症狀如胸口劇痛、喘不過氣,和典型心肌梗塞症狀相似,又好發夜間或清晨,通常給予藥物治療就能緩解症狀和不適。

要避免血管受到刺激而痙攣,應避免攝取過多膽固醇、戒菸、保持規律運動、避免生活壓力過大以及注意保暖等。此外,冬季也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肌梗塞等)好發期,尤其早晚溫差大,疏於防護容易讓血管受刺激,產生劇烈收縮或破裂,引發心血管疾病。

醫師表示,血管痙攣容易被誤以為是心肌梗塞。(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醫師表示,血管痙攣容易被誤以為是心肌梗塞。(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陳翰興透露,民眾可以自我檢測,像是突然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噁心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臟病;如果發現臉部表情不對稱、雙手無法順利平舉,以及口齒不清,很有可能是中風徵兆。另外,平躺睡覺時會喘或是腳背明顯水腫等狀況,可能是其他心臟疾病的症狀,建議到院檢查以便提釐清問題及早治療。

陳翰興強調,雖然心導管手術可救急心肌梗塞,但預防還是要從根本做起,尤其有三高的患者要按時服藥與定期檢查,加上冬季是流感高峰期,建議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是流感高危險群,都應該施打流感疫苗增強抗體,以降低流感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