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手法又翻新!網購裝買家騙賣家 「打詐5不」防詐騙

網路詐術翻新,裝買家詐騙賣家。(示意圖/unsplash)

網路詐術翻新,裝買家詐騙賣家。(示意圖/unsplash)

刑事局提供「打詐5不」招式,讓民眾能做好防護。(圖/警方提供)
刑事局提供「打詐5不」招式,讓民眾能做好防護。(圖/警方提供)

網路購物詐騙以往都是買家受騙居多,但警方發現,近來發生多起網路賣家在網路進行拍賣時,遭「假買家」詐騙案件。刑事局表示,除了買賣雙方都要小心注意避免被騙,若有買家或客服人員傳送「簽署金流協定、帳戶認證」等訊息或連結要求認證,一定就是詐騙陷阱,且詐騙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記住「打詐5不」撇步,就能做好自身防護。

北市一名邱姓男子,10月中旬在臉書二手平台,刊登欲販賣一組音響的訊息。不料遭詐騙集團盯上,歹徒以臉書私訊邱男,請他在超商平台「全家好賣+」開設賣場,待邱男建立新帳號開設後,卻接到假買家佯稱「下單失敗」,並提供下單失敗的截圖給邱男,以博取他的信任。

假買家聲稱邱男必須先通過認證,就提供他一個連結,要他依照頁面上的指示操作。邱男點入該連結,發現與全家頁面極為相似,所以失去防備心,依序輸入完個資後,隨即接到「+20」開頭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台新銀行客服人員,表示他要重新完成驗證,買家才能完成下單。

邱男依假客服人員及假經理指示逐一完成操作後,赫然發現銀行帳戶遭扣款5萬元,且無法再連絡上買家,才驚覺受騙到警局報案。

刑事局表示,去年所有詐騙手法的第一名就是假網路拍賣,共發生6787件,財損4億2953萬元。通常歹徒會在臉書、IG等社群網站刊登熱門手機、限量球鞋、名牌包或演唱會門票販售貼文,以低廉的價格搭配聳動的標題吸引民眾購買。但現在卻反過來,歹徒假冒是買家,在網路搜尋賣家下手,以要求認證等為藉口,進行ATM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或盜刷。

打詐官警表示,詐騙手法五花八門,只要記住網友談錢「不要給」、穩賺不賠「不投資」、不明連結「不要點」、聲稱檢警「不要信」、跨境來電「不要接」的「打詐5不」守則,就能避免被騙受害。

近年詐團利用科技及金融便利性,不斷衍生新型態詐騙手法及支付方式詐騙民眾財產,增加警方偵辦難度。刑事局今年6月特別成立「金融資料調閱小組」,追查犯罪金流模式,提早發掘潛在被害人,趕快提醒民眾不要再被騙,進而減少其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