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焦點
私校倉促退場憂師生「下家」何處去 劉書彬籲直球對決3大高教沉痾

少子化來襲與教育現場鉅變,高教問題已到了不可不面對的十字路口。(示意圖/周志龍攝)
民眾黨立委劉書彬15日表示,高教問題主要有三,包含「私校退場」、「兩岸學術交流準則」與「堅守大學自治」,教育部必須展現監督責任,守護學生權益與公共資源。
高教問題始終是民眾關注焦點,近年更因為「少子化」浪潮來襲,不少地處偏遠或招生條件不佳的學校,面臨減招甚至倒閉風險,而退場機制與時間表不夠透明,也成為各界詬病的沉痾。劉書彬舉例,以近期宣告將退場的花蓮大漢技術學院來講,學校還有約新台幣8千萬元資產和500多名學生,根本沒對外講清楚何去何從,就草草敲定8月1日起停辦,許多師生還是「看新聞才知道」,實在草率,應補上資產處理詳情與師生安置意願方案,以昭公信,也作為之後退場學校的參考。

兩岸學術交流方面,劉書彬直言,這是高度敏感話題,儘管政府臚列了10間對岸大學,稱因為軍事、國安等議題無法交流,但「學術自由」其實是高教根本,與其針對性地列入10所大學,不如更進一步列出明確、可預期的政策準則,避免政治因素無限上綱,損害學術本質,教育部應該堅定立場。
至於大學自治,《大學法》第二條更早已指出「大學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權」;釋字380等大法官解釋也說,大學自治權的範圍,包含了研究與教學的學術重要事項,但自主與監督界線不定,常常有揮著自主大旗卻規避監督的情況,主管機關也動輒得咎,該是檢討《大學法》是否修法的時刻了。
劉書彬直言,自己是高教學者出身,對高教是非常關心,而沉痾也必須面對,不論是學校退場處理、學術交流或高教自主,都要與時俱進,以教育最大福祉與台灣整體公共利益為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