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彬批核廢料處理慢 陳明真談建乾式儲存槽:地方回饋喬不攏

核安會主委陳明真(右)直言核二、核三廠乾式儲存槽興建進度牛步。左為國家原子研究院長高梓木。(圖/黃威彬攝)
民眾黨立委劉書彬24日表示,核能安全的「核廢料」處理是一大問題,如今民進黨「非核家園」即將在5月中實現,但「核廢料」怎麼處理才是永續問題,核安會不能逃避。
隨著核三廠2號機5月17日除役在即,台灣將實質步入「非核家園」,外界除了關心核電缺口究竟該如何填補外,核廢料何去何從也是一大課題。據了解,目前已除役的「核一廠」、「核二廠」和「核三廠一號機」所產生的燃料棒與高階核廢料,目前大多儲存在冷卻池或乾式儲存槽中,然而目前僅核一廠乾式儲存槽完成,而儲存冷卻池並非長久之計,究竟如何善了,引發關注。

劉書彬對此在24日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時批評,到2025年3月底前,核安會已召開了20場除役技術會議,卻幾乎只是台電內部關起門討論,與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的實質對話近乎於零。她直言,核安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更是社會信任問題,台電只和自己人開會,根本忽略了地方聲音
她認為,退萬步言,一座乾式儲存場僅需要使用0.45公頃面積,佔除役核電廠面積不到百分之一,放著足夠空間不用,讓停役的核電廠已用燃料棒停留在濕式暫存階段,「非核家園」根本癡人說夢。
核安會主委陳明真則回應,目前核一廠乾式儲存槽已完成熱測試與裝載程序,目前正等待運轉執照核准,進度審視樂觀。他話鋒一轉,直言核二、核三乾式貯存廠興建進度,因為一直在地方舉辦說明會加強溝通,但地方比較在意在地就業及回饋金等議題,溝通不會停。
劉書彬則強調,核安會必須在維持國際核安的標準前提上,配合2050淨零碳排和最新的民意,直球對決核電需求,並以科學、理性、務實的態度面對核能議題,積極與地方政府與民間溝通,共同解決目前的能源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