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出生就被宣判「剩1個月可活」!台大醫「活體換肝」2病童獲新生

剛出生被告知「只能活1個月」,台大醫院活體換肝救回印尼2童。(示意圖/擷取自TPG達志影像)
印尼女童Sherlyn與男童David,一出生即罹患新生兒膽道閉鎖症,被告知「只能再活一個月」,歷經他國手術失敗、生命垂危,分別在2014、2016年在台大醫院成功完成活體肝臟移植,重獲新生。歷經10年,2名孩童再次回到台灣,與大家分享重生的喜悅。
台大醫院外科部兼任教授胡瑞恒說明,Sherlyn曾在馬來西亞接受葛西氏手術,但手術失敗、病況迅速惡化。多方轉介下,和母親飛來台灣,在台大醫院團隊幫助下,歷經10小時手術,成功完成由母親捐贈的活體肝臟移植。
Sherlyn在台大接受術前檢查時,曾因病況惡化轉入加護病房搶救20天,面臨多重器官衰竭,須仰賴呼吸器、插管,還要24小時洗腎洗肝。病情穩定後,台大兒科、外科、小兒加護醫療團隊評估,肝臟移植手術成功率可達7、8成,順利完成手術,母女均安。

另一名印尼男童David,2014年出生時同樣患有膽道閉鎖,於2016年至台大接受評估,完成由父親捐贈的活體肝臟移植,術後健康穩定。台大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梁博欽說,David術後曾出現膽管狹窄問題,進行膽管引流、擴張治療約7個月,如今恢復良好。
台大醫院今日(13)舉辦記者會,Sherlyn與母親、奶奶,以及David和父親、爺爺一同出席,感謝台大讓他們重獲新生,也展現「Taiwan Can Help」的溫暖實踐。
胡瑞恒說,台大醫院從1992年至今,已完成逾200例兒童肝臟移植,其中就有8成是因膽道閉鎖。兒童肝臟移植大多由親屬捐贈,且多在0~2歲半之間完成,由於嬰兒腹腔空間有限、血管等結構細小,手術十分困難,但只要移植成功,預後大多非常好,5年存活率達85%、10年存活率75%。
台大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副執行長李怡萱表示,國際醫療中心2005年成立,推動國際醫療服務與人道援助,協助眾多國際重症病患來台就醫。2018年起承接衛福部「新南向政策」醫療推廣任務,深化與東南亞地區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