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熱線

【血汗咖啡3】 佔全球7成產量 高溫、蟲害摧殘阿拉比卡

全球咖啡消耗量有7成左右是阿拉比卡咖啡豆。(圖/王永泰攝)

全球咖啡消耗量有7成左右是阿拉比卡咖啡豆。(圖/王永泰攝)

影響咖啡豆產量的首要因素是氣候,咖啡只適合在熱帶與亞熱帶生長,且有氣溫、雨量的限制,產地多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間的「咖啡帶(Coffee Belt)」。去年ICO主席Joes Sette在中國主要咖啡產地雲南普洱演講時說,「受到暖化、旱災、暴雨等極端氣候影響,全球咖啡產地預估將於2050年消失一半。」

記者找到馬來西亞咖啡學家李威霆,他利用臉書進行跨國採訪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除了傷害產地,隨之而來的高溫和蟲害,才是最致命的傷害。」由於目前栽品種大都研發於20世紀,因此很難適應近年氣候劇烈變化和新變種的病害挑戰。

馬來西亞咖啡學家李威霆表示,溫室效應帶來的高溫和蟲害,才是對咖啡最致命的傷害。(圖/李威霆提供)
馬來西亞咖啡學家李威霆表示,溫室效應帶來的高溫和蟲害,才是對咖啡最致命的傷害。(圖/李威霆提供)

「未來10年內就會出現供不應求,咖啡豆的平均品質也會嚴重下滑。」李威廷解釋,會造成這個現象,是因為對阿拉比卡品種咖啡豆的依賴太重。

據統計,去年全世界喝掉的1.56億袋咖啡豆中,除了3成是以羅布斯塔為主的多個咖啡品種,其餘7成都是阿拉比卡咖啡豆。這個源自於衣索比亞的古老咖啡品種,香氣濃郁均衡,缺點是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較弱。

全球咖啡豆第二大產地國哥倫比亞曾因一種叫咖啡葉鏽病的真菌病,毀掉大半的阿拉比卡咖啡樹;名為「咖啡果小蠱」的害蟲,每年則造成咖啡農5億美元的損失。英國皇家植物園更直言,若環境持續惡化,阿拉比卡咖啡豆在50年內便會完全絕跡。

世界主要咖啡生產國大多位於南、北迴歸線(南、北緯23度26分)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稱為咖啡帶(Coffee Belt)或咖啡區(Coffee Zone)。
世界主要咖啡生產國大多位於南、北迴歸線(南、北緯23度26分)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稱為咖啡帶(Coffee Belt)或咖啡區(Coffee 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