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行政總處
」 行政院 放假 行事曆 連假 人事總處
不斷更新/蘭嶼鄉9點起停班停課 6縣市多地區10日放假
今(10)日持續受到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有部分地區停班課。昨(9)日5縣市已宣布部分地區停班停課,而台東縣今稍早也緊急宣布,大武鄉、達仁鄉、蘭嶼鄉停班停課。《CTWANT》為讀者整理全天停班課資訊,讓您一次瞭解。雲林縣古坑鄉草嶺國小:今停班停課。嘉義縣六腳鄉立托兒所、布袋鎮立托兒所、布袋鎮貴林國小、布袋鎮新塭國小、六嘉國中、水上國中、民和國中、竹崎高中、忠和國中、東榮國中、鹿草國中、過溝國中、東石鄉立托兒所、梅山鄉太興國小、義竹鄉過路國小:今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台南市新營區、鹽水區、白河區、柳營區、後壁區、東山區、佳里區、學甲區、西港區、七股區、將軍區、北門區:今停班停課。高雄市六龜區、甲仙區、那瑪夏區、茂林區、桃源區:今停班停課。屏東縣滿州鄉、三地門鄉、霧臺鄉、瑪家鄉、泰武鄉、來義鄉、春日鄉、獅子鄉、牡丹鄉:今停班停課。台東縣大武鄉、達仁鄉:今停班停課;蘭嶼鄉、太麻里鄉多良村:今上午9時起停班停課。●停止上班上課情形依照「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布為主●

豪大雨狂炸! 5縣市多地區今宣布停班課
受到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各地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10)日仍有部分地區停班課。其中涵蓋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等5縣市多個地區或鄉鎮。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中南部地區易有大雨或豪雨,局部地區可能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請注意短延時強降雨、雷擊及強陣風,山區嚴防坍方、落石、土石流及溪水暴漲,低窪地區請慎防積淹水。雲林縣雲林縣古坑鄉草嶺國民小學: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嘉義縣六腳鄉立托兒所: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布袋鎮立托兒所: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布袋鎮貴林國民小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布袋鎮新塭國民小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六嘉國民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水上國民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民和國民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竹崎高級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忠和國民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東榮國民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鹿草國民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過溝國民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東石鄉立托兒所: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梅山鄉太興國民小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義竹鄉過路國民小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台南市新營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鹽水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白河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柳營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後壁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東山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佳里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學甲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西港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七股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將軍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北門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高雄市六龜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甲仙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那瑪夏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茂林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桃源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屏東縣滿州鄉: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三地門鄉: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霧臺鄉: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瑪家鄉: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泰武鄉: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來義鄉: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春日鄉: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獅子鄉: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牡丹鄉: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圖/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丹娜絲重創中南部!嘉義、台南、高雄今多區「停止上班上課」
丹娜絲颱風6日晚間從嘉義布袋登錄,重創中南部,昨(7)日早晨丹娜絲已弱化成輕颱出海,上午11點半解除陸上警報,不過多地在外圍環流影響下仍有短暫陣雨或雷雨,災區環境也待修復。高雄市、台南市、嘉義縣昨晚宣布,部分地區週二(8日)繼續停班課一天。根據人事行政總處全球資訊網公告如下:嘉義縣嘉義縣中埔鄉立托兒所: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六腳鄉立托兒所: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布袋鎮立托兒所: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六嘉國民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水上國民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竹崎高級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忠和國民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立東榮國民中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朴子市立托兒所: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竹崎鄉立托兒所: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竹崎鄉光華國民小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東石鄉立托兒所: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梅山鄉仁和國民小學(含太和分校):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義竹鄉光榮國民小學: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嘉義縣梅山鄉太興國民小學:今天照常上班、停止上課。台南市新營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鹽水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白河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柳營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後壁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東山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麻豆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下營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六甲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官田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佳里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學甲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西港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七股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將軍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北門區: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高雄市桃源區拉芙蘭里: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桃源區梅山里: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桃源區復興里: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輕颱丹娜絲逼近台灣 兩大外送平台宣布「這時間」6縣市暫停服務
受到第4號輕度颱風「丹娜絲」逼近影響,中央氣象署已發布陸上與海上颱風警報,南部與離島地區首當其衝。隨著多個縣市陸續宣布停班停課,兩大外送平台Uber Eats與foodpanda同步調整營運政策,宣布將暫停提供受影響地區的外送服務,以確保外送人員安全。根據媒體報導指出,foodpanda表示,自6日凌晨0時起,即於宣布停班停課的縣市,全面停止外送服務,平台也會在服務中止前30分鐘提前關閉,僅保留外帶自取功能。foodpanda強調,後續將依據中央與地方政府發布的最新公告,視情況恢復配送。同時呼籲所有外送夥伴將行車安全擺在首位,特別注意風雨變化與道路狀況。此外,foodpanda也在各合作超商與通路設置「防颱快速選購」專區,方便用戶在颱風來臨前完成備貨。Uber Eats則表示,依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各縣市政府的颱風應變決策,將配合暫停受影響地區的營運及配送服務。平台也提醒所有外送員於停班停課期間保持離線,待官方通知恢復營運後再重新上線提供服務。對於仍維持正常上班上課的縣市,Uber Eats指出,雖然持續提供服務,但由於風雨及道路條件影響,部分地區外送時間可能延長,並請用戶多加體諒。截至目前為止(6日上午9點44分),全台已有6個縣市宣布於6日停止上班與上課,分別為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與澎湖縣。其中澎湖縣僅自中午12時起停班課,其餘地區則為全天暫停。

賴清德主持新任政務人員及駐外大使宣誓 駐芬蘭大使林昶佐帶領宣讀誓詞
賴清德總統今(23)日上午主持「新任行政院、考試院政務人員及駐外大使宣誓典禮」。宣誓儀式開始後,總統就監誓人位置,隨後司儀唱名宣誓人,宣誓人由駐芬蘭大使林昶佐帶領宣讀誓詞。宣誓後,總統逐一向宣誓人致意,儀式簡單隆重。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院長卓榮泰、考試院院長周弘憲及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等均在場觀禮。宣誓人員尚包括:駐瑞士大使王思為、駐韓國大使丘高偉、駐印度大使陳牧民、銓敘部政務次長懷敍、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副人事長張秋元、駐捷克大使陳立國、駐泰國大使藍夏禮、駐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大使陶令文。

鐵飯碗也缺人!114年高普考7月4日起舉行 考試院今增列1656名額、總計徵6815名
考試院院會今(19)日通過,114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暨普通考試需用名額原為5159名。因各機關尚有用人需求,今日通過增列需用名額1656名,總計6815名,以符合各機關實際需求。考試院指出,這項考試原公告需用名額為5159名(高考三級3199名、普考1960名)。因各機關尚有用人需求,經銓敘部及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彙整後再次提報缺額,增列需用名額計1656名(高考三級1122名、普考534名),連同原公告需用名額,本項考試需用名額總計6815名(高考三級4321名,普考2494名)。考試院表示,這項考試預訂於114年7月4日(週五)至8日(週二)舉行,關於各類科增列需用名額情形,請至「考選部全球資訊網」查詢。

未來只補假不補班 11月8日海巡節相關人員多1日假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修正《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調整放假處理要點》,刪除調整上班日為放假日並補行上班的規定,另增訂放假日逢例假日的補假原則。換言之,未來只剩補假沒有補班。人事長蘇俊榮14日受訪表示,大家對補班都有意見,只對補假沒意見,若沒有連假的話,民眾可利用自己的特休假串在一起,更靈活地使用國假。「太多連假民眾都到日韓旅遊,會引發國內旅宿業者抱怨」。人事總處另增訂放假日逢例假日於前一個或次一個上班日補假等原則性規定;但除夕及春節放假日逢例假日者,得於前一個或次一個上班日補假。人事總處舉例,今年下半年新增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9月28日適逢周日,於次一日9月29日補假;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0月25日適逢周六,於前一日10月24日補假。蘇俊榮表示,現在要連起來的國假,只剩下農曆過年,其他都不考慮,因為太多連假的話,民眾都到日韓旅遊,會引發國內旅宿業者抱怨。在春節放假部分,蘇俊榮說明,若5天春節假期為周日到周四,就會把周日這天的補假移到周五,「這樣就會更圓滿了」。國民黨立委謝衣鳯昨表示,因在野黨提出了國定假日休假,人事總處現在拋出刪除補班規定,有種在跟在野黨競爭,誰對勞工比較好,能提供勞工更好的工作條件的感覺。力推4+1國假法案的藍委牛煦庭指出,人事總處最終決定以後不彈性放假都尊重,《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的修法初衷是降低工時,相信只要假期總天數增加,工時降低,大家都會樂於接受。民眾黨立院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表示,支持人事總處改制,認為「只補假、不補班」能落實周休二日,減少長時間工時壓力,讓高工時的台灣勞工能有更多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是朝向更合理休假制度的進展。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立法院既然通過了《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行政部門就是依法行政,尊重人事總處的作為,也希望國人以後能適應新的做法。旅行業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吳盈良認為,只要是休假日都對旅遊業是利多,但多數民眾較不會每周都安排出門國旅或出國玩,取消補班規定雖對消費者而言可說是「小確幸」,業者也樂意看到,但對旅行業正面影響有限。繼今年警察節及明年消防節,接連宣布警消可休假1天後,海洋委員會14日也公布去年才制定的11月8日海巡節,從今年起也放假1天,各海巡機關得依勤務需求,安排海巡人員在當月擇1日放假。基層海巡人員獲知都表示贊成,認為放假能有效調節身心,對工作大有助益。

2026行事曆出爐!明年放9個連假「補假不補班」 請4天爽休16天
行政院人事總處依「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修正「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調整放假處理要點」(以下簡稱處理要點)。基於國人已習於週休二日作息,處理要點已刪除調整上班日為放假日並補行上班之規定,另增訂放假日逢例假日於前一個或次一個上班日補假等原則性規定,並據以作為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排定之依據。人事總處說明,行政院核定114年(西元2025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修正版),114年下半年新增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9月28日)、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0月25日)及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等3個國定假日;增加2個3日連續假期(併同例假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適逢星期日,於次一日9月29日(星期一)補假;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適逢星期六,於前一日10月24日(星期五)補假(詳如附表1、2)。另行政院核定115年(西元2026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總放假日數120日,其中3日以上之連續假期(併同例假日)計有9個,分別為農曆春節假期(9日)、和平紀念日(3日)、兒童節及清明節(4日)、勞動節(3日)、端午節(3日)、中秋節及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4日)、國慶日(3日)、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等(3日)及行憲紀念日(3日)(詳如附表3、4)。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2026年行事曆。(圖/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總處強調,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僅適用於政府行政機關公務人員,公營事業機構人員的放假,原則上比照辦理;至實施條例第9條規定有關警察、消防、海巡、軍事等性質特殊政府機關(構)放假日及各級學校適用之學年度行事曆,由內政部、海洋委員會、國防部及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等視需要調移之。此外,民間企業人員放假涉及勞動基準法相關事項,應依該法主管機關勞動部規定辦理。人事總處已將114年(西元2025年)修正後之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及115年(西元2026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登載於該總處全球資訊網(網址為https://www.dgpa.gov.tw)首頁「最新消息」公告項目,歡迎民眾上網查詢或下載參考。行事曆出爐後,有網友整理出2026年休假攻略,發現兒童及清明節連假是4月3日至4月6日,只要往前請假4天假,就可以連休10天;另外,明年農曆春節緊鄰228和平紀念日連假,中間只要請4天假,就能連放16天。

2026年行事曆出爐!農曆春節連放9天 3天以上連假有9個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今(13日)宣布,行政院核定115年(西元2026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總放假日數120天,其中3天以上連續假期(併同例假日)共計9個,而農曆春節假期得連放9天。另外,同時公布核定114年(西元2025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修正版。人事行政總處說明,行政院核定115年(西元2026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總放假日數120天,全年3天以上連續假期包括:1、 農曆春節假期,2月14日至2月22日,連休9天。2、和平紀念日,2月27日至3月1日,連休3天。3、兒童及清明節,4月3日至4月6日,連休4天。4、勞動節,5月1日至5月3日,連休3天。5、端午節,6月19日至6月21日,連休3天。6、中秋節及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9月25日至9月28日,連休4天。7、國慶日,10月9日至10月11日,連休3天。8、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0月24日至10月26日,連休3天。9、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至12月27日,連休3天。人事總處強調,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僅適用於政府行政機關公務人員,公營事業機構人員的放假,原則上比照辦理;至實施條例第9條規定有關警察、消防、海巡、軍事等性質特殊政府機關(構)放假日及各級學校適用之學年度行事曆,由內政部、海洋委員會、國防部及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等視需要調移之。此外,民間企業人員放假涉及勞動基準法相關事項,應依該法主管機關勞動部規定辦理。除此之外,行政院也核定114年(西元2025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修正版,114年下半年新增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10月25日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和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等3個國定假日;增加2個3天連續假期(併同例假日),教師節於次日9月29日補假,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則於前一天10月24日補假。據2026年行事曆,農曆春節將連放9天,3天以上連假共有9個。(圖/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宜蘭南澳公所「鄉長、課長性騷職員」 監院糾正要求檢討改進
宜蘭縣南澳鄉公所發生鄉長、前課長對公所人員性騷擾事件,監察院通過監委紀惠容、高涌誠調查報告,籲請行政院針對民選地方行政首長涉職場性騷擾,確實研議明確處理機制指引,以維受害者權益;並糾正宜蘭縣南澳鄉公所疏於營造性別平等之職場文化致損害職場安全,請宜蘭縣政府確實檢討改進。宜蘭縣南澳鄉公所於110年發生鄉長李勝雄及時任宜蘭縣南澳鄉公所林姓課長性騷擾公所職員甲女事件,甚至有酒後強抱性騷擾行為且涉犯強制罪。甲女於113年3月11日向宜蘭縣政府提出申訴,縣府評議委員會決議性騷擾行為成立。縣府對林姓前課長核予申誡2次,對鄉長則依地方制度法、公務員懲戒法函送監察院審查。案經監委紀惠容、高涌誠調查,監察院於113年5月6日已彈劾李勝雄鄉長,指出李勝雄身為機關首長,卻未以身作則,性騷擾行為不僅侵害甲女尊嚴,亦嚴重影響機關聲譽及形象,有違公務員服務法第6條、第7條之規定,確有違失,全案已移送懲戒法院審理。監委指出,宜蘭縣府處理該案過程中,因鄉長為民選首長身分而存有諸多疑義,陸續函請勞動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內政部釋疑,最終由勞動部核釋性別平等工作法指出應由縣府處理,但實務上恐仍有扞格及窒礙難行,並缺乏實際執行指引。該案處理過程凸顯民選地方行政首長性騷擾處理機制牽涉甚廣,行政院應以該案為鑑,會同相關機關確實研處釐清,提供實務執行人員明確指引,維受害者權益。監委提調查報告,並糾正南澳鄉公所,經查李勝雄及林姓前課長2人於108年至112年皆無參與性騷擾防治、性別平權等相關課程,南澳鄉公所長期疏於落實對屬員實施防治性騷擾的教育訓練,對營造尊重與平等之職場文化也不力;宜蘭縣政府除對鄉公所監督不周外,調查期間對於行為人停止職務的評估也不妥。監委提到,性工法有先行停止或調整職務之暫時性措施,宜蘭縣政府當時評估認為,南澳鄉公所已避免鄉長與甲女面對面接觸、林姓前課長與甲女已分屬不同機關,認定皆無先行停止或調整職務之必要,但此舉僅考量物理空間環境,未審慎評估甲女及證人執行公務仍受鄉長管理監督,證人於調查訪談時即表示其出席作證被鄉長知悉,宜蘭縣政府對先行停止或調整職務之決定,欠缺對於權勢影響之整體評估,應確實檢討改進。◎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陳菊病假已逾5個月徐巧芯喊換人 銓敘部:可請1年
監察院長陳菊去年底流感到高醫住院治療,隨後發現右側腎臟長腫瘤且有腦血管阻塞,因病請假至今已5個月,國民黨立委吳宗憲5日質詢,院長級政務官員的病假時限多長?銓敘部政務次長懷敍指出,公務員有28天病假,且可申請延長,2年內可請1年,全國公務員全部適用;監院表示,陳菊1、2月的薪水已繳回國庫。陳菊迄今尚在病假中,適逢監察院爆發公務車濫用爭議,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日前質疑,陳菊已5個月未上班,會讓濫用公務車、違法亂紀的監委變本加厲,立委無法詢問陳菊,若陳菊身體狀況不允許,監察院長應換人做。吳宗憲昨在立法院司法及法治委員會質詢也提到,希望陳菊可以早日康復,但外界也關注院長級別的政務官請假時限可以多長,是否有相關規範,也詢問是否有請假這麼久的案例。考試院祕書長劉建忻回答「沒有這部分(院長請假那麼久)的印象」,懷敍則表示,依照「公務員請假規則」,公務員有28天病假,如果病假請滿還無法恢復上班,可以申請延長病假,2年內可申請1年,這套制度全國公務員全部適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蘇俊榮也表示,陳菊住院根據公務人員請假規則,每年有28日病假,可以申請延長病假,2年可申請1年,在此之後就不能支薪,過去前監察院長王作榮也曾因病請長假,最後是由總統府批准假。陳菊去年12月下旬因流感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就診,出院前卻發現小中風,目前復健中;監察院證實,因陳菊住院期間未上班,不希望落人口實,因此決定繳回住院期間的薪水,目前已將1、2月的薪水繳庫。

下半年多放3天!人事總處曝明年春節有望「免調班」休9天 補假原則曝光
總統府28日發布總統令,正式公告實施,今年下半年因此新增3天假,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行政院人事總處人事長蘇俊榮表示,預計6月底前公布下半年新版行事曆,原則上星期六會在星期五補假,星期日會在星期一補假;對於明年小年夜與初四要如何調整,他坦言,不排除就補休在初四;意即有望不調班放9天假。明年春節有望「免調班」休9天,人事總處曝補假原則。(圖/翻攝畫面)根據公告條文,即日起新增「4+1」國定假日為:小年夜、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等4天,以及5月1日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所有行業皆適用。條文中也明定,未來全國統一放假日至少7天、最多可達10天。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蘇俊榮表示,目前下半年行事曆還沒排出來,目標6月底以前排出。他提到,若國定假日遇禮拜六就在禮拜五補假、遇禮拜天的話就禮拜一補假。對於若遇禮拜四,是否會調班連假?蘇俊榮說,目前都在評估中,但是希望最好不要移動(避免補班)。總統府28日發布總統令,正式公告實施,今年下半年因此新增3天假,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圖/中時記者張薷攝)至於明年農曆初四恰好在周五,而小年夜剛好是周日是否就要用挪移,蘇俊榮表示,將會聯同今年下半年的日曆表一同開會討論,也有可能會把小年夜的補假補到初四,但強調仍須整合相關單位意見,找教育部、金管會、內政部、金管會等部會討論,報請行政院核定後,請行政院長卓榮泰裁示。

清查軍公教涉大陸身分證、戶籍!基層教師半年內簽7次具結書 全教產:政府嚴重擾民
為清查軍公教是否持有中國大陸身分證、戶籍或相關證件,中央各部會近半年頻繁發文,要求各級學校讓教師簽署具結書。據了解,台中市高中以下學校平均收到6份來自不同機關的公文,甚至有基層教師反映簽了7次。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痛批此舉嚴重擾民,呼籲政府勿再浪費行政資源,讓教師苦不堪言。具結書內容要求教師聲明未持有中國大陸戶籍、護照、身分證、定居證或居住證,若有不實,須負法律責任。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條之1,台灣地區人民不得在大陸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護照;《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3條亦明定,教育人員之任用應重視其品德及對國家的忠誠。然而實務執行卻引發強烈反彈。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透露,接獲台中一名教師反映簽了7份具結書後展開調查,發現台中高中以下學校自2月27日至5月20日期間,至少收到6份類似公文,發文單位包括銓敘部、教育部、陸委會、行政院秘書長、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地方政府等,內容大同小異,均請台中市政府或教育局轉文給所轄學校,要求教職員工簽署。林碩杰批評,重複簽署不僅浪費行政資源,也讓第一線教職員工疲於奔命,「本來有國家認同的,簽到最後都沒有了。」林碩杰強調,是否設籍或持有相關證件,一查即知,無需重複要求簽署,「國家認同與忠誠,不會因為多簽幾次具結書就增加或消失。」呼籲行政部門應統一作業、落實行政減量,避免激起基層反感。在北市某國中任教陳姓數學老師也說,近日同樣被學校要求簽具結書,難以理解為何政府要把老師當成可疑人士。她坦言自己政治立場偏綠,如今感覺常被政府找麻煩,「我只是個老師,難道我會賣台當共諜嗎?」她也質疑,「新聞裡看到涉共諜案的,不少是民進黨黨工或政府部門要員,你們政府官員、黨內人士有沒有簽(具結書)?為什麼總是為難我們小老百姓?」

公務員違法違規前往大陸未有效遏止 監院糾正行政院、教育部
監察院今(21)日發新聞稿指出,監察委員林文程調查「公務員違法違規前往中國大陸案」指出,近十年高階文官違法赴陸55人,基層文官違規赴陸263人,赴陸管理機制顯有缺漏,並衍生重大國安隱憂。經多方查證後,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內政及族群委員會聯席會議審議通過監委林文程所提調查報告,糾正行政院及所屬人事行政總處及教育部。監委林文程說明,本案調查對象公務員,指「適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條第3項規定,且未涉及國家安全、利益或機密之文職公務員」,即相當於無依各項法律受事前出境管制之文職公務員,共分成兩大類,其一為全國簡任第11職等以上公務員,其二為行政院所屬中央及地方機關、機構與學校之簡任第10職等以下公務員及警監四階以下警察人員。本案糾正案文指出,近10年間計有318名公務員(含高階文官55人、基層文官263人)違法違規赴陸,並確信尚有未經發現之違法違規赴陸人員「黑數」存在,有待主管機關及國安相關單位持續關注查察。行政院及所屬各主管機關知情卻未能妥採有效應處作為,各級公務員赴陸交流揭露制度迄亦未能落實,有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定維護國家安全之立法意旨,並動搖國民對於公務員應踐履「恪遵憲法及法律,效忠國家及人民,增進國家利益及人民福祉」有關忠誠義務的信賴,實難辭怠失之咎。監委林文程以基層文官違規赴陸263人舉例說明,警察人員即占165人,但並非警察人員違規情形特別嚴重,係因內政部警政署定期辦理全國警察人員赴陸清查之故。監委林文程分析指出,行政院早於103年已知悉公務員違法違規赴陸問題,並決議人事行政總處及法務部廉政署律定公務員赴陸抽查機制,惟迄今全國所有機關,僅有內政部警政署及大陸委員會落實所屬公務員赴陸抽查作業,故若以警察人員占公務員比率粗略推估,對於沒有抽查機制的一般公務機關,違規赴陸人員累積恐逾上千人,應非虛言。監委林文程補充說明,本案調查發現違法赴陸之高階文官55人中,有7人已依期限向服務機關申請赴陸,非屬惡意赴陸,係因服務機關人事單位之嚴重疏失未送內政部審查,影響當事人權益甚鉅,且查部分發生違法違規赴陸案件之機關,未落實公務人員請假規則有關准假始得離開任所規定,人事行政總處對全國人事人員之監督確有不周,故糾正人事行政總處。監委指出,另查違法赴陸之高階文官55人,國立大專校院兼任行政職務之教育人員即占35人,且遍布各國立大專校院,內政部雖已函請各國立大專校院遵守赴陸管理法規,然部分教育人員卻不甚明瞭赴陸管理法規,還有少數教育人員故意不遵循教師請假規則,甚至在機場經告知違反規定仍執意前往,致使違法赴陸事件頻傳,教育部對國立大專校院未盡宣導與監督責任,顯有怠忽,亦予糾正。此外,基層文官違規赴陸案件懲處情節,同一類型之違規事實,各機關分別核予「大過乙次」到「申誡乙次」及「履歷存記(書面警告)」不等之懲處,甚有以「口頭警告」或根本未簽辦追究行政責任,是其懲處寬嚴程度不一,亦有違平等原則。監委林文程表示,本案調查對象公務員雖未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利益或機密,惟於經辦公務過程仍可能接觸機敏事務,實務上公務員依法定程序申請赴陸,服務機關及內政部幾乎照准,惟本案調查卻發現至少有318位公務員違法違規赴陸,其中最嚴重事例首屬國立中央大學前教授(兼任該校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陳錕山投共案。審視違法違規赴陸案件背後原因,似非僅係旅遊、探親等單純原因,尚包括在大陸地區交友、不正當男女關係、違規修讀學位、參加學術研討會或兼課、私人置產或是經營商業等,在在潛藏國安風險。監委林文程提醒,中共近年訂定「網信部門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國家安全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國家安全機關行政執法程序規定」等法令,然中共的法律規定及實行常服務於政治,中共國安人員辦案得不遵循刑事訴訟無罪推定、緘默權等普世原則,並明文賦予國安人員可以檢查入境人士之隨身物品、電子裝置等權限,不僅對於赴陸公務員之人身安全威脅加劇,且我少數公務員或有使用私人資訊產品處理及聯繫公務,對於政府機敏事項洩漏風險遽增,亦不能排除赴陸公務員在中共威逼或利誘之下,返臺後作出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可能性。林文程表示,因此,政府在公務員申請赴大陸之前,應提醒公務員赴陸之相關風險,並須於陸委會網站辦理登錄,且勿攜帶任何處理或儲存政府資訊產品赴陸,返臺後亦應落實填寫返臺通報表,如在大陸遭遇異常情事,尤須切實通報。

下半年「多放3天假」!人事總處將依法改行事曆 最新請假攻略看過來
立法院今(9日)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提「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原定的11個國定假日新增放假4+1日,而施行後今年則可多放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人事總處透露,將依法重行公告2025年辦公行事曆。網上也瘋狂討論下半年請假攻略,有望請1天假就連休4天。因「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僅屬行政命令層級,經立法院今日表決,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增加「小年夜」、「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行憲紀念日」、「勞動節」5個全國放假日,以及將「原住民族歲時祭儀」由放假1天改為3天,並且由總統公布後施行。而今年辦公行事曆已經公告,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表示,將依三讀通過的條例重行公告2025年辦公行事曆,也會據以規劃明(2026)年的辦公行事曆,相關作業皆在進行中。三讀通過後,民眾最關心的莫過於有無補假和請假攻略,因為今年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適逢周日、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古寧頭大捷紀念日適逢周六,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第5-1條內容指出,紀念日及節日之放假日逢例假日應予補假;通常例假日為周六者於前一個上班日補假,為周日者於次一個上班日補假。而下半年新增的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假日,從今年已公布的行事曆,12月25日為周四,只要請12月26日,就能從12月25日休到12月28日,請1天就能爽休4天。不過,目前人事行政總處尚未更新2025年行事曆,關於休假日、補假或是否有補班,皆以人事行政總處公告為準。

2026行事曆草案公布!寒假放完「開學3天又放春節」 家長抱怨:很難安排
近日,2026年行事曆草案已在網上流傳,根據現行草案內容,學生們將於2026年1月21日開始放寒假,放到2月10日寒假結束,但學生開學僅僅3天後,又要面對從2月14日到19日的6天春節,20日上課1天後又開始放2天的週末假期。對此,有不少家長、學生紛紛抱怨假期、上課兩方面都被切的支離破碎「很難安排行程」。對此,教育部表示,待行事曆公布後,會視需求邀集相關團體研議。根據網上流傳的2026年行事曆,明年寒假將從1月21日放到2月10日,2月11日開學後,學生們僅上3天課,14、15日又到了週末,2月16日開始到19日又遇到農曆春節,等於開學剛上3天課,就要連放6天假。這還沒完,因為2月20日正逢禮拜五,剛放完年假的學生們返校剛上1天課之後,又要迎接21、22日的週末假期。根據網路流傳的2026行事曆,寒假在2月10日結束後,很快又撞上春節,導致學生在開學前2週只上到4天課。(圖/翻攝畫面)這樣可憐兮兮的3天課、1天課被斷斷續續的包在假期中間,在網路上引起家長、學生反彈。有學生家長指出,這種寒假與春節沒有銜接的行程安排,造成家長規劃上的困難,學生面對短短的上課日恐怕也難以收心,恐怕影響學習成效。教育部對此回應,依照「各級學校學生學年學期假期辦法」,學生暑假以60日為限(起7月1日,訖8月29日)、寒假以21日為限(起1月21日,訖2月10日)。經查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尚未公布民國115年(2026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教育部將俟行政總處公布115年(2026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後,依「各級學校學生學年學期假期辦法」第8條規定,視需要邀集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機關及相關團體,針對學期開學日,及寒暑假起訖日期進行會商研議。(圖/翻攝畫面)

府機要可免安全查核? 立委要求調查局查府方誰失職官員皆面有難色
,、綠營共諜案頻傳,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多年親信何仁傑,日前遭收押,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今天要求釐清總統府與負責公務員安全查核的調查局,究竟誰失職?調查局長陳白立表示,調查局僅被動的接受用人機關向調查局提報,府方用人不可能事前向調查局報告。他並證實,前外交部長吳釗燮助理何仁傑確僅在2016年辦理過一次特殊安全查核,也涉共諜案的賴清德(副總統任內)前諮議吳尚雨,任內則根本完全沒被查核過。黃國昌追問,總統府用人居然可完全免安全查核,難怪共諜這麼多,追問「這誰要負責任」?陳回答,要辦安全查核,必須由機關的人事機關主動通知調查局辦理,黃追問,所以是總統府秘書長室沒通知調查局,但法律規定,質疑該涉嫌共諜助理從國安會到總統府秘書長是否需要安全查核?陳白立回答,依其擔任職務,不論初任或調任,都要做特殊安全查核。黃國昌表示,法律規定,該員轉任國安會、總統府就要辦安全查核,但總統府、國安會都沒有提報調查局,那誰要扛責任?陳白立停了半晌後表示「這個,應該,總統府人事單位....」,黃不等陳講完痛批「你們又要推給人事單位基層公務員扛責?」。面對黃國昌不放棄追問「那誰要負責」,陳白立突改口「人事行政總處」,黃國昌聽到大傻眼,表情猙獰的說「人事總長莫名其妙在辦公室也中槍,嗄」,陳面露尷尬,幕僚趕緊趨前咬耳朵,身旁的法務部長鄭銘謙也提醒陳白立謹慎發言,陳隨後改口,是由用人機關負責,黃追問,所以是前外交部長、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要負責?陳白立則不再發言。黃隨後問另位涉嫌的綠營機要吳尚雨為何完全不必辦特殊安全查核?他的職位在副總統辦公室,處理機密業務,現在才發現安全查核機制形同具文,不僅何仁傑只安全查核一次,吳尚雨還乾脆免辦安全查核,誰要負責?調查局長指用人機關負責,難道是指時任賴清德副總統要負責嗎?由於陳的回答仍是「人事單位」負責,引發黃國昌強烈不滿,要求調查局立即發函給總統府等用人機關,立即依法查核,如果法務部、調查局連這件事都不敢做,到立院報告共諜案有何意義?至於陳立白則表情尷尬的回答「調查局是被動的查核,要去問用人機關」,但對於黃國昌要求調查局去問總統府為何不查核,陳則未做承諾,法務部長鄭銘謙原本一度想講話,但也沒有發言,因陳白立堅持「這不是我們調查局的責任」,讓黃國昌痛批,「你們就是不敢追究總統府的責任」。

全球持續暖化!氣象署擬修法 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署長呂國臣表示,面對極端氣候,36度高溫已不罕見,氣象署研擬修《氣象法》,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被問到修法是否為了給高溫假法源,呂強調,僅是呈現客觀的環境數據。不過,依「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規定,若非風災、水災、震災、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遇到其他天然災害造成交通,有致災之虞必須撤離或疏散時,各縣市也可以自行宣布停班停課,高溫假仍有可能放。氣象署於2018年6月15日開始發布「高溫資訊」,5年後又精進內容,除以縣市為單位發布外,還進一步提供更細緻的鄉鎮市區燈號資訊。氣象署訂的高溫定義,為地面最高氣溫上升至攝氏36度以上,依據觀測或預測的氣溫高低與延續情形,分黃燈、橙燈、紅燈3種等級。儘管氣象署有發布高溫燈號,但在《氣象法》中對災害性天氣的定義,包括可能造成生命或財產損失的颱風、大雨、豪雨、雷電、冰雹、濃霧、龍捲風、強風、低溫、焚風、乾旱等天氣現象,卻沒有包含「高溫」。呂國臣指出,考量到全球暖化、極端天氣等,因此正研擬修法,將高溫也納入《氣象法》裡,做與時俱進的調整,預計今年可將草案報給行政院。而未來高溫特報的定義,是否參考現行高溫燈號資訊?呂國臣認為可以再討論。至於修法是否為了給高溫假法源?呂國臣笑稱,現在低溫也沒有低溫假、豪雨沒有豪雨假,氣象署是要提供客觀的環境數據,給各行各業、尤其農漁業等做決策時的依據,例如工地勞工要有適當的防曬、降溫,或是學校要不要暫停戶外活動等,「高溫假非氣象署的權責」。國內討論「高溫假」多年,但仍沒有定案,行政院指出,因高溫難以明確定義,尚不宜以法制化規範。根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發布的「天然災害停止上班上課作業Q&A」,人事行政總處曾於2013年間邀請專家學者及相關單位研商,各方共識因高溫難以明確定義,現階段尚不宜以法制化方式規範高溫停班停課。

法律未明定,行政勿逾矩!大陸居住證是否等同設籍掀爭議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在上月19日依照陸委會要求對各級公務機關包括學校發函宣導公務員不得到大陸地區設戶籍,並要求所有公務人員都要簽署具結書,保證沒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1條規定。其中,具結書內容亦包含不得領用大陸地區居住證,關於領用「大陸地區居住證」的行為是否等同於設籍,引起多方討論及疑義。金門縣議員吳佩雯表示,該份具結書將大陸居住證納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1條規定範圍內,恐怕已違反法律保留原則,倘若要將居住證認定等同在大陸地區設籍行為,則應該透過修法程序後才能對人民加以處罰。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1條規定:「臺灣地區人民不得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清楚明確只規定設戶籍及領護照兩種行為,並未將居住證列入規範內。而中國大陸自107年9月1日起實行「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主要針對港澳臺人民在大陸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穩定就業、穩定住所、連續就讀的條件之一,即可申請;根據大陸官方說法,該居住證是為了方便長期在大陸地區就業就學的港澳臺人民而設的,其性質與國籍、護照均有不同。比較法上,英國、法國等歐美國家,乃至於我國均有對外籍人士開放辦理短期居留證的規定,可見居住證的性質應較接近於短期居留證。況且,陸委會在107年9月1日官網公告說明,雖然質疑大陸地區居住證所存在的各種風險與困難,但同時也說明基於行政管理必要,仍要研議建立申報登記制度、妥善處理兩岸公法上權利義務衝突與社會資源重複配置問題,且並未說明領用居住證會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1條規定情事,可見陸委會當時並未將領用居住證認定為設籍行為;再者,大陸地區居住證開辦已六年多,領用人數估計數萬人,陸委會亦不曾以該條規定處罰或註銷人民臺灣戶籍,可見大陸地區居住證並未與台灣戶籍或國籍有所衝突。依據法律保留原則,在法律或授權命令沒有明確規範的情況下,行政機關不得恣意對人民加以處罰或剝奪其權利。如今「居住證」是否等同於設籍或領護照的行為,仍有疑義,則陸委會不得自行解釋持有居住證即為違法,倘若恣意加以處罰,即逾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1條限制範圍,就是違反法律保留原則;因此,要求公務人員簽署的具結書內容中,針對「居住證」的部分恐怕是沒有強制效力的,換句話說,即使公務人員持有居住證,政府應無法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1條規定加以處罰。淺見認為,倘若陸委會現在要將大陸地區居住證納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1條限制範圍內,則應經過立法院修法程序,而在該法律未明確修法以前,政府機關應秉持誠實信用原則,可先以柔性勸導、限期改善等方式,給予人民一個明確遵循的方向,而不是以簽署具結書這種形同於恐嚇警告的做法,只會讓人民陷入恐慌懼怕,也會讓人民無所適從、無從遵法,如此並非法治政府應有的行政行為。

藍委提議「五一勞動節全國放假」 人事長回應了
台灣勞工假期問題再度引發熱議,國民黨立委近日提出修法,主張恢復7天假,以改善勞工權益。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於20日邀請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蘇俊榮進行備詢,討論此議題。會中,蘇俊榮對於在野黨立委提出的「五一勞動節全國放假」建議,首次表態「我不反對啦」,顯示出政府對此議題的開放態度。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在質詢時強調,台灣勞工的假期與薪資水平均低於鄰近國家,國定假日僅有12天,遠低於香港的17天。然而,台灣的薪資水平僅佔全球第44位,雖高於中國,但低於日韓2國,因此「還假於民」的呼聲日益高漲,王鴻薇詢問人事長是否支持增加國定假日,以避免台灣勞工成為血汗勞工。對此,蘇俊榮回應,台灣的國定假日為11天,與新加坡相同,至於全年總休假天數則為115天,在全球範圍內屬於合理水平。他認為,雖然大家都希望有更多假期,但必須考慮到中小企業的經營負擔,因為台灣有許多中小企業主,各方面的因素都需要平衡考慮。王鴻薇進一步追問,五一勞動節是否能夠成為全國性的法定假日,以避免家庭成員因職業不同而出現假期不一致的情況。蘇俊榮表示,「報告委員,我不反對這個議題」,並解釋《紀念日節日實施辦法》由內政部制訂,政府會尊重內政部的放假規劃。面對王鴻薇再次確認其立場,蘇俊榮也2度強調,「我不反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