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節
」 國定假日 放假 光復節 民進黨 勞動節
下半年多放3天!人事總處曝明年春節有望「免調班」休9天 補假原則曝光
總統府28日發布總統令,正式公告實施,今年下半年因此新增3天假,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行政院人事總處人事長蘇俊榮表示,預計6月底前公布下半年新版行事曆,原則上星期六會在星期五補假,星期日會在星期一補假;對於明年小年夜與初四要如何調整,他坦言,不排除就補休在初四;意即有望不調班放9天假。明年春節有望「免調班」休9天,人事總處曝補假原則。(圖/翻攝畫面)根據公告條文,即日起新增「4+1」國定假日為:小年夜、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等4天,以及5月1日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所有行業皆適用。條文中也明定,未來全國統一放假日至少7天、最多可達10天。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蘇俊榮表示,目前下半年行事曆還沒排出來,目標6月底以前排出。他提到,若國定假日遇禮拜六就在禮拜五補假、遇禮拜天的話就禮拜一補假。對於若遇禮拜四,是否會調班連假?蘇俊榮說,目前都在評估中,但是希望最好不要移動(避免補班)。總統府28日發布總統令,正式公告實施,今年下半年因此新增3天假,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圖/中時記者張薷攝)至於明年農曆初四恰好在周五,而小年夜剛好是周日是否就要用挪移,蘇俊榮表示,將會聯同今年下半年的日曆表一同開會討論,也有可能會把小年夜的補假補到初四,但強調仍須整合相關單位意見,找教育部、金管會、內政部、金管會等部會討論,報請行政院核定後,請行政院長卓榮泰裁示。

國定假日4+1來了 今年下半年請假攻略曝
總統府今(28)日發布總統令,正式公告「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新增4天國定假日。等同若今(2025)年下半年有請假的需求,可關注即將到來的端午連假、9月的教師節,10月的中秋連假、國慶連假、光復節,以及12月的行憲紀念日。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未來國定假日將多出「4+1」天,包含新增農曆小年夜、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光復節)、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以及5月1日勞動節將改為全國放假。對此,總統府今日發布總統令,正式公布「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總統令指出,為彰顯紀念日及節日之特殊意義,並規定放假日期及舉行慶祝或紀念活動,以紀念國家發展歷史、傳承各族群傳統民俗及促進多元文化發展,特制定本條例。條例中,小年夜、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也被列入放假名單中。由於今年度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已經公告,人事總處指出,將依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條例重行公告114年辦公日曆表,並據以規劃明年度辦公日曆表。不過,今年的教師節、光復節正好適逢週休二日,詳細補假日期尚未確定;若下半年有出遊的需求,目前確定的連續假期如下:端午連假:5月30日(五)至6月1日(日),共3天中秋連假:10月4日(六)至 10月6日(一),共3天國慶連假:10月10日(五)至 10月12日(日),共3天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四)至12月28日(日);請12月26日(五)可放4天

總統府正式公告:國定假日4+1 下半年多3天假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總統府今(28)日正式公告實施,包含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外加小年夜、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台灣光復日以及行憲紀念日等4+1天。這次修法不僅將原本僅適用勞工的5月1日勞動節擴大為全國放假,也新增「小年夜」、「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以及「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等4天國定假日。總統府於今日完成公告程序,相關假期將自今年起實施。對此,總統府28日正式公告實施。今年下半年,包括教師節、光復節,以及行憲紀念日,都將全民放假。

快訊/國定假日4+1確定了! 總統府正式公告:下半年多放3天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修法新增國定假日,包含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另外加小年夜、孔子誕辰紀念日、台灣光復日以及行憲紀念日等4天。對此,總統府今(28)日正式公告實施;即為今年的教師節、光復節及行憲紀念日將全民放假。立法院日前經表決,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5月1日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國定假日新增小年夜、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以及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等4天。對此,總統府今日也正式公告實施。換言之,今年下半年,包括教師節、光復節,以及行憲紀念日都將全民放假。

多休5天國定假日!家長一翻「9-10月行事曆」崩潰了:幾乎周周放連假
立法院日前拍板《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草案,新增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及小年夜等4天國定假日,並將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對此,就有家長查看行事曆後,不禁無奈嘆,孩子從9月底開始「幾乎周周都在連假!」一名家長在社群平台貼出行事曆,發文表示從9月底一路到10月底,幾乎隔三差五就在放連假,包括教師節(9月27日至29日)、中秋節(10月4日至6日)、國慶日(10月10日至12日)、光復節(10月24日至26日),讓他瑟瑟發抖直呼,「這樣孩子9月底開始,不就幾乎周周都在連假了嗎?」。對此,網友紛紛熱議,「連假=家長破產日」、「突然覺得服務業更忙了」、「我覺得沒有比較好,連假老師功課一樣給一堆,不給又說跟不上進度,都是家長在家訂功課,學費也沒退給我們」、「身為醫護家長,多放四天假真的不是福利,是壓力。如果我剛好遇到值班,保母也放假,根本無法請假陪小孩,只能設法找親戚臨時照顧,這樣的政策對雙薪家庭根本是額外的負擔,不是每個人都能『說放就放』。」不過也有人認為,「我有小孩,我覺得很棒啊」、「周周全家開心去玩,很好呀!」、「孩子周周連假怎麼了嗎?在大公司上班的人也是吧」、「都想每天準時下班陪小孩,怎麼會有人覺得陪小孩的時間太多?」、「放假很好呀!趁孩子小時多相處陪伴,不覺得哪裡不好?要把握孩子還陪伴在你身邊的時光。」

十年抗爭換來五日假 勞團憾民進黨未與勞工站在同一線
立法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未來全國將增加5天國定假日。對此,勞工團體「台灣工人鬥陣總工會」今(10日)表示,新增國定假日是歷經十年抗爭得來的勝利,遺憾民進黨始終缺乏具體回應,盼未來能真正落實進步價值的紀念日。綜觀此次修法,未來全國將新增小年夜、教師節、台灣光復節、行憲紀念日為全國放假日,5月1日勞動節則從勞工放假改為全國放假。勞團指出,這項成果得來不易,是台灣自主勞工運動歷時近十年,經歷無數場討論、公聽會、行腳、遊行與絕食抗爭後的勝利。他們也感謝歷來支持法案的立委、研究者與助理,表示「你們的付出,我們永遠不忘」。另外,勞團質疑,身為執政黨的民進黨過去從行政院、勞動部、到立委層級,始終未曾正面回應國定假日訴求。不僅多位民進黨立委撤案,甚至在勞團集會行動中,出席者如林月琴委員也未提出任何具體假日訴求,僅以「建構完善照顧假」迴避焦點,更引發現場工會幹部不滿與警方推擠。針對部分人士在修法通過後批評假日內容感到失望,認為此舉只是政治操作。對此,勞團表示,民進黨若真有民主、本土、環保、性別等價值假日清單,為何從未於修法過程中正式提案或在集會場合向基層勞工說明?勞團強調,勞工一向支持具有民主精神的國定假日,並指出白色恐怖時期,許多工人與勞運者為自由民主遭逮捕,台灣社會應該設立一日或多日假期,暫停部分運作,進行民主紀念與討論。他們呼籲民進黨未來應真正推動進步國定假日,「勞工團體絕對一起支持」。

勞動節全國放假!他揭1關鍵崩潰「誰想出來」 5萬人超贊同
立法院昨(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由國民黨與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提出,主張將四個具歷史與文化意義的紀念日列為全國性假日,包括教師節(9月28日)、光復節(10月25日)、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及農曆小年夜。此外,原本僅勞工休假的5月1日勞動節,也調整為全國放假一天,形成所謂的「4+1」新制。對此,卻有不少網友表示不滿。該法案被在野黨稱為「還假於民」,支持者認為有助於促進歷史記憶與家庭團聚。然而「勞動節全國放假」的部分卻引發部分民眾不滿。一名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怒批:「勞動節全國統一放假,這哪個白癡提出來的法案?」指出,勞動節原是勞工全年唯一能在不上班日辦理公家事務的機會,如今公務機關同樣放假,讓這一便利不再,引起網路熱議,吸引近6萬人按讚、上千人留言討論。不少網友留言表示:「唯一一天可以放風不用顧小孩的日子沒了」、「我同事也在哭,好不容易小孩上課,自己可以休息一天」、「父母放風日歸零,小確幸瞬間消失」,也有網友質疑「學生又不是勞工,憑什麼放勞動節?」儘管有部分反對聲浪,仍有不少人支持這項改制,認為公務員本就是勞工的一部分,應享有平等待遇;也有人指出,雖然勞動節辦事不便,但新增多天假期仍是利大於弊。據條例內容,除了新增的教師節、光復節與行憲紀念日放假外,春節假期也明確自農曆十二月末日之前一日開始,至翌年正月初三止,總計五日,正式將「小年夜」納入法定假期。該條例於今年3月31日完成內政委員會初審,歷經朝野多次協商無共識,最終由藍白陣營以人數優勢表決通過三讀,正式立法定案。

稱放太多假恐加劇家庭成員負擔挨轟 郭昱晴回應了
立法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未來全國將新增五天國定假日。對此,民進黨立委郭昱晴表示,接獲市民陳情擔憂全國放假,反而加重家庭育兒負擔,甚至引發被AI取代的焦慮。相關發言引來眾多民眾批評,質疑政府與其擔心勞動力流失,不如正面迎戰AI浪潮,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轉型輔導,而不是讓員工長工時、高壓力地工作。郭昱晴指出,紀念日的設立是為了讓社會回顧歷史、記住具有貢獻的人物與事件,例如行憲紀念日、台灣光復節等,但這些日子不見得需要與「放假」畫上等號;相對地,放假應著重於讓民眾獲得充分休息、陪伴家人或慶祝節日,如春節所代表的意涵。她強調,「紀念」不等於「放假」,而放假也不一定要與紀念日綁定,這樣的制度設計應有更多討論空間。她坦言,法案通過後,接獲許多地方媽媽與雙薪家庭的反映,指出五一勞動節過去是孩子照常上學、父母可稍事喘息的日子,如今改為全國放假,反而加重家庭育兒負擔,也有人擔憂假日增加將進一步壓縮產業彈性,甚至引發被AI取代的焦慮。她認為,與其硬性拉高法定假日數量,不如考慮推動彈性排休制度,更有助於兼顧產業發展與勞工需求。不過,郭昱晴的立場也引來部分民眾反彈與批評,認為民進黨團此次表決「為反對而反對」,在保障勞工權益的法案面前投下反對票,背離多數人民盼望縮減工時、增加休息的聲音。有民眾指出,歐美國家的特休可達 20至 30 天,政府與其擔心勞動力流失,不如正面迎戰AI浪潮,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轉型輔導,而不是讓員工長工時、高壓力地工作。對此,郭昱晴強調,她並非全盤否定放假,也並非不尊重勞工與紀念日的價值,而是期望制度設計能更細緻與周延。她表示,感謝各界提出不同意見,也盼外界理解她的出發點是希望改革過程更完善,而非針對任何族群或意識形態,未來仍應透過更多社會對話與制度檢討,找出最能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做法。

全國增5天假!綠質疑缺乏評估 黃國昌:何不提自家修法版本
立法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未來全國將新增5天假。翻閲表決紀錄,反對的立委全數來自民進黨團。對此,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10日)表示,既然民進黨團有自家的史觀與堅持,為何不提出具體草案,直言「勞工是該黨隨時可割棄的一塊」。根據新法,未來將新增小年夜、教師節、台灣光復節、行憲紀念日為全國放假日,5月1日勞動節則從勞工放假改為全國放假,一共5天假。當中,國民黨、民眾黨立委全數支持,民進黨團立委則全數投下不同意票。面對外界質疑不顧勞權,民進團則指出,相關法案倉促立法,社會與國會都缺乏共識,版本分歧、內容複雜,將造成各界衝擊與混亂。她強調,民進黨支持合理增加假日,但應整體評估,並保留以行政命令調整的彈性。 對此,黃國昌表示,《國定假日法》的討論從去年就已展開,半年多來,民進黨從行政部門到立法部門都不願誠實面對過去砍假行為,也不回應勞工所提出的訴求。他認為,在野黨的努力,是為了履行對勞工的承諾,把應該還給勞工的假日還給他們。他批評,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民進黨不斷閃躲與迴避,表決時更提出各種光怪陸離的理由,如「紀念日的意義不同」、「史觀不同、社會要多討論」等。他反問:「民進黨當初暴力砍掉7天假時,怎麼從來沒有說需要更多社會討論?」黃國昌質疑,若民進黨有自己的史觀、支持的假日安排,為何行政與立法部門都未提出任何修法版本?甚至連一個具體草案都沒有。他直言,過去民進黨勞動部長洪申翰也曾主張國定假日法制化、把假日還給勞工,但如今拿到權力後卻完全變了一張臉。他最後批評道:「請不要再說勞工是民進黨心中最軟的一塊,勞工根本是民進黨隨時可割可棄的一塊。」

全國增5天假!綠委卻投不同意 民進黨團:立法缺乏全盤考量
立法院昨(9日)在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推動下,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未來全國將新增5天法定假日,分別為教師節、台灣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小年夜,以及五一勞動節。 對此,吳思瑤表示,藍白陣營為求政治操作、罔顧程序正義,倉促立法,批評此次增加假日的立法程序整體缺乏全盤考量。本會期以來,國民黨與民眾黨多次主張,應將「五一勞動節」、「教師節」與「行憲紀念日」等紀念性節日法定化,藉此減輕勞工工時負擔、爭取合理的休假權益。此次在藍白兩黨合作下,成功推動修法三讀通過,不僅新增5天假期,更將原本僅限勞工休假的五一勞動節,擴大為全國共同放假。事實上,過去朝野三黨在協商《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期間,始終無法達成共識。最終在立法院長韓國瑜的裁示下,依議事規則進入表決程序。綜觀投票結果,民進黨立委全體投下反對票,引發社會各界對民進黨捍衛勞權權益的質疑。對此,吳思瑤指出,行政團隊支持增加假日的方向,但主張應透過現行《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進行調整,不必硬性入法。她批評在野黨為了挽救罷免聲勢,倉促推動立法,藉由討好式的法案爭取民意,卻忽略了彈性與制度程序的重要性。民進黨並非反對放假本身,而是反對草率立法、缺乏全盤考量的政策推動。吳思瑤強調,藍白陣營在表決程序中黑箱操作,連最終修正版本都未在投票前交給立委審閱,完全漠視程序正義。她質疑,該案有二十多位立委提出版本,紀念日、節日合計超過70種,分歧極大,國會都無共識,社會又怎會有共識?吳批評,立法院長韓國瑜讓協商淪為形式,藍白只求表決過關,無視議會應有的討論機制,凸顯此次修法缺乏程序正當性。

新增4+1國定假日 未來春假最少7天最長10天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新增「4+1」個國定假日,其中,勞動節改為全國統一放假;此外,未來農曆春節期間,加計周六、周日休假及彈性放假,春節連假最少將有7天、最長可達10天,讓民眾有更多時間好好過年。昨日三讀通過的新法將小年夜列為國定假日,等同春節假期正式增加至5日,國民黨團列出7種放假情境,若小年夜到大年初三前或後與周末相連,未來春節假期至少有7天連假、甚至可以連續放假9天;若中間隔了1天上班日,將可改為彈性放假,使年假天數最多可達10天。此外,過去外界普遍誤以為父親節(8月8日)與母親節(每年5月第2個周日)早已為政府明訂節日,但依據人事總處規定,這兩日實際上並非法定節日,僅為民間慣例慶祝。國民黨團認為,父親節與母親節是國人高度重視的日子,應正式入法定義。此次修法即將這兩天納入節日,盼透過立法使辛苦養育國家未來棟樑的父母獲得實質尊重,具有重要意義。另修法將8月23日訂為「八二三紀念日」,同時10月25日從「台灣光復節」改為「台灣光復節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一路推動該法案的國民黨金門籍立委陳玉珍感謝黨籍同志及民眾黨立委的支持,讓金門鄉親的犧牲終於獲得國家的尊重。陳玉珍表示,從她進入立法院以來,每屆都提案要求增訂八二三紀念日,過去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下,根本沒有討論的空間,如今終於在藍白立委擁有國會多數後,順利將其訂為紀念日。陳玉珍強調,「只有經歷過戰爭的可怕,才能深刻了解和平彌足珍貴」,台澎金馬的和平與安全,是當年金門前線軍民用生命拼死守護所換來的。增訂八二三紀念日,並且將金門古寧頭大捷與台灣光復併為同一個紀念日放假1天,讓金門鄉親的犧牲獲得國家的尊重,也讓全體國人一起繼續捍衛中華民國,捍衛台澎金馬的自由民主。

國定假日新增4+1天旅遊業利多 業者:將帶動國旅成長
立院三讀通過國定假日新增小年夜、教師節、光復節及行憲紀念日,勞動節也全民放假。旅行業分析,有助增加國旅或出國意願,更多彈性可安排。學者認為,雖增出遊機會,但大眾更期待國旅有新玩法體驗與合理價格。旅天下表示,國定假日新增4+1天對旅遊業利多,有助推升國人出遊頻率,尤其新增假期多於下半年,可延續暑假買氣,加上台幣升值,將提升旅客提前規畫行程意願。Klook指出,增加新假期除讓海外旅遊需求攀升外,預期將帶動國旅成長,目前觀察國旅「最後一刻」預訂行為增加,出遊集中周末與假日,增加假期讓台灣旅客可更好調配海外或國旅出遊計畫,整體預估正向成長。KKday分享,看好假期增加有助推升國人出遊頻率與提前規畫行程意願,國旅民眾有更多彈性安排出遊,熱門景點、住宿、交通票券需求可望提升,也將帶動3至4天短天數海外旅遊潮,日韓及東南亞皆為熱門選擇。雄獅旅遊預期,將促進旅遊需求增加,有助提升國內外旅遊業績,為滿足旅客需求,將推多樣化行程,為旅客提供更多選擇。可樂旅遊提到,以往會針對不同節慶推主題遊程,今年中秋連假的大邱、釜山包機商品,甫上架就接獲不少旅客詢問,隨國定假日增加,對提升民眾出遊意願有益,能更彈性選擇出遊時間。開南大學觀光運輸學院助理教授楊勝評分析,單日型國定假日,民眾國旅機會高,連假則會考慮出國,新增國假也是假日,仍會擔心人擠人、塞車及價格問題,假日增多雖增出遊機會,但大眾更期待有吸引人的主題、新玩法及合理價格,遠勝增加天數。

勞動節放假亂象有解 張智倫談還假於民:家庭陪伴更圓滿
國民黨立委張智倫9日指出,當日闖關成功的「4+1國定假日入法」除了將國定假日從行政命令提高到法律位階外,更讓高工時的21世紀社會有喘息的空間,有助於提升民眾生活品質,好好經營家庭。國民黨立院黨團推動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9日在立法院闖關成功,其中新增了4天國定假日,也明定勞動節不分勞工或軍公教,需全國放假。提案關鍵人物之一的張智倫強調,台灣人一年人均總工時飆破2,000小時相當駭人,多項民調更早就表明,過半民眾支持增加國定假日,也要明確將國定假日入法保障,國民黨就秉持了「還假於民」的核心理念,回應過半民眾的心聲,建立明確、穩定的國定假日制度,讓勞工朋友的休假權益不再「看政府臉色」,不用受限於行政命令變動與政策更迭不穩,核心理念要保障基本勞動尊嚴。「4+1國定假日入法」提案人之一的國民黨立委張智倫認為,國定假日增加有助於民眾更多時間好好經營家庭。(圖/劉耿豪攝)張智倫回顧,在2016年底立法院綠營優勢人力便曾以「一例一休」為名將「七天假」砍光,台灣人都沒忘記當時「勞基法修惡」是如何漠視勞工尊嚴,如今好不容易國民黨與民眾黨團合作,以過半優勢人力三讀通過,此舉對青年與高工時的基層勞工實在硬傷。他也說,未來節日與紀念日立法,從行政命令正是提升位階為法律,也新增小年夜、臺灣光復節、教師節、行憲紀念日四天國定假日,而過去常因職業別不同惹議的勞動節放假「一國多制」模式,也正式齊一為不分職業別的國定假日。張智倫感性表示,多了假日希望能改善勞工過勞問題,進一步好好經營家庭或為自己能力充電,期望「國定假日」在傳統節慶、歷史意涵與勞工需求間,取得兼顧與平衡,提高民眾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張智倫重申,透過立法明確訂定國定假日,有助於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與家庭陪伴時間,展現國家對勞動價值的尊重與肯定,也釜底抽薪地改善年年仰賴行政命令調整,治絲益棼的放假規定,一次就位地從制度面來解決問題。

國定假日增4+1三讀通過 工商協進會:產業大挑戰建議政府「5配套」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51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增加國定假日4+1天,包括小年夜等四天,今年925教師節、1025光復節、1225行憲紀念日都可以放假。對此,工商協進會表示理解社會對於提升國人休假權益、平衡工作與生活之期待、但也因本次修法大幅增加國定假日天數,對於國內產業,特別是依賴排班、趕工訂單或面臨國際競爭的製造業、服務業及眾多中小企業,勢將帶來營運成本增加與生產排程調整之挑戰,提出五項協助企業配套措施相關建議。工商協進會指出,理解此修法旨在回應民意,使國人能享有更多休息時間,促進身心健康與家庭生活和諧,這對於建構一個更重視員工福祉的社會具有正面意義。然而,增加的國定假日意味著企業需支付更高的加班費用或調整人力配置,這對企業的成本結構造成壓力,尤其在當前全球經濟情勢不明朗、產業競爭激烈之際,額外的成本負擔恐削弱企業的競爭力及應變彈性。工商業團體呼籲政府相關部會,在推動此項政策的同時,應積極研議並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協助企業順利因應。例如,提供因應人力成本增加的租稅優惠或補助方案、加強產業轉型輔導、簡化排班與加班規定之解釋與適用,以及協助企業更有效率地管理人力資源等,以降低修法對企業營運的衝擊,維護台灣產業的永續經營與競爭力。工商業團體將盡力配合政府政策,並持續與政府、勞方溝通,共同尋求平衡員工權益與企業永續發展的方案,確保台灣經濟的穩健前行。我們期盼政府能與產業保持密切對話,共同克服挑戰,讓政策美意能真正落實,同時也兼顧到產業的發展動能。

全國放假「4+1」 立院三讀《紀念日條例》下半年多3天假
立法院國民黨團在本會期力推「還假於民」,今(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未來國定假日將新增小年夜、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勞動節則從勞工放假改為全國放假。法案內容要求總統公布後立即實施,最快9月28日教師節就是第1個放假的節日,且未來年假最少7天,最多可達10天。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指出,國定假日法制化是勞動團體在街頭爭取了8年的重大勞工議題,這8年來台灣的經濟仰賴勞工的血汗犧牲來成長,但政府也虧欠了勞工應有的休息時間,過去幾年政府聲稱經濟最好,卻從不增加假日、減少工時。牛煦庭認為,本次修法增加的國定假日不只可以給予勞工更多的休息時間,降低工時、減緩血汗,有更多的時間能夠陪伴家人,想要有更多收入的勞工也能因此獲得雙倍工資。對勞工而言,只贏不輸。雖然民進黨團認為討論不夠充分,反對倉促修法,不過在藍白合作下,順利三讀通過。新增「4+1天放假日」,分別是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光復節)、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小年夜,並將5月1日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現行國定假日不變,包括元旦、除夕、初一、初二、初三、228和平紀念日、兒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10月10日國慶日。

立院三讀「還假於民4+1案」 增勞動節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小年夜放假
立院朝野協商今日達成共識,雖民進黨反對國民黨、民眾黨的「紀念日及國定假日實施條例」還假於民方案,痛批藍白又搞黑箱立法,但民進黨團仍同意表決,院會也確定將以藍白共識的「4+1」版本,進行二三讀。藍白立委隨後以優勢席次通過該案,若政院不提覆議,最快今年下半年,光復節、行憲紀念日會先適用全國放假。國民黨團指出,藍白共識,先還給勞工「四加一天」的國定假日,以有效降低勞工工時,洗刷台灣勞工「工時亞洲第二長」的污名,再加上該案討論已超過8年,不宜再拖,今日院會表決的草案版本,是以國民黨立委牛煦庭的版本為基礎,整合內部意見後得出「4+1」版本。國民黨立委廖偉翔說明,「4+1」版本是將「小年夜」將納入國定假日,列入春節連假。此外,原本僅限勞工放假的5月1日勞動節,改成全國放假,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耶誕節)也都改採全國放假,另外新增823砲戰只紀念不放假。他分析,該安排可有利勞資提前協商輪班輪休,解決交通瓶頸,提高生活及家庭品質「休息是為走更長遠的路」。國民黨立委徐宇甄表示,勞動部調查顯示,僅約4成的企業會針對勞工未修完的「特休假」折抵工資補償,台灣勞公平均特休假又只有8.3天,25到34歲年輕勞工,因年資短,特休少,勞工工時一直居高不下,2024年台灣工時已經高達2030個小時,是世界排名第五,台灣也一直被戲稱是過勞之島,對比日韓工時都低於兩千小時,台灣勞工被指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立委有責任修法,還假於民、降低工時。不過,民進黨立委黃捷指出,紀念日節日草案有20多種不同版本,立委對放假日主張也不同,原本她希望協商時能認真討論,「非常可惜,協商時也沒有進到任何實質討論,今天就要表決」,直到表決前一刻都沒看見最後草案版本,民進黨立委反對倉促立法。黃捷也抗議,她在委員會審查時提議的「婚姻平權紀念日」「白色恐怖紀念日」「紀念1996總統直選的國家主權日」,全都沒有放在最後修正版本,她要表達強烈遺憾,「大家史觀不同,我認為12月10日美麗島事件非常重要,為何不能放入紀念日,為何教師節要休假,軍人節卻沒休」。民進黨立委陳培瑜發言時,要求全國民眾,除關心假期有無增加外,也請大家注意「這麼不透明黑箱的國會」,難怪民進黨立委王義川會喊出大罷免大成功。她還要所有號稱關心教育的藍白立委注意,酸藍白立委根本沒注意新增國定假日,可能影響學生的寒暑假(縮水),請在野立委捫心自問,照顧勞工是否是幌子。今日院會稍後正式表決該案時,民進黨立委也高舉「國民黨亂定假日救罷免,超怕罷免」的標示牌抗議,但現場氣氛平和,民進黨立委也未按照本會期慣例,逐條反對,要求重複表決,並在議場內高喊「大罷免大成功」。稍後上台的國民黨立委洪孟楷馬上反擊,民進黨團行政院又再次提出「還假於民」版本,只會說最顧勞工、罵在野黨,但全國民眾都清楚,該議題討論的夠久了,每位立委都上台說明,何來黑箱?關鍵在朝野立委,到底要不要用實際作為、實質牛肉,讓勞工有感,而不是一再跳針,喊照顧勞工卻無行動,棄勞工於不顧。國民黨立委隨後也在議場內高喊「還假於民,拒絕血汗,勞工加油」。朝野立委相繼發言,凸顯對該案意見嚴重分岐,不過,朝野立委各持己見已延續數年,據了解,藍白有默契,若繼續討論,到立委任期結束,都未必有答案,若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昨日協商再杯葛,就不會再等,起碼「還假於民」應先處理,沒想到預言成真,昨日立院朝野協商果然再度破局,朝野立委互罵。歷經昨日立院朝野協商破局後,立院院長韓國瑜今日仍不放棄尋求朝野協商達成共識可能,再次對包括「核管法」修正案,「紀念日及國定假日實施條例還假」等10案協商,因今日立院外有勞工團體抗議台灣勞工過勞,要求縮短工時,民進黨團最後簽字,雖反對藍白版草案,但不反對在今日院會先處理「紀念日及國定假日」(還假於民提案),包括影響更重大的「核管法修正案」,擇期再處理。圖/國民黨立委在法案三讀後,興奮的在黨內高喊「還假於民,拒絕血汗,勞工加油」。(圖/翻攝自國會頻道)

還勞工七天假? 劉世芳籲緩、李健鴻喊顧公平
內政部長劉世芳17日表示,各界對節日見解有別,是否放假不宜倉促立法;勞動部次長李健鴻也說,各行業營運模式有別,目前沒有既定立場,將會兼顧一致、公平性討論節日放假是否入法。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7日排審是否恢復七天國定假日相關配套修法,現場除了宣讀26個版本法案外,不少立委認為勞動節應視為全國放假,甚至臺灣光復節、行憲紀念日都該放,還有原住民立委爭取各民族歲時祭儀與紀念日應該放假,引發議論。內政委員會輪值召委牛煦庭指出,其實多數假期都剛好落在上半年,加上兼顧社會接受度、政治爭議低等,才有委員進一步提出光復節、行憲紀念日等放假與否的討論,沒必要扣上政治意識形態帽子,應以務實態度理性討論,同時注重公平及文化保存等,將應有的假還給勞工。劉世芳指出,本次討論的各版本中,紀念日達33種,節日更高達38種差異甚大,可見各界對各類節日見解有別,然而目前全國放假日已達每年115日至116日,全年放假總數已符合立法院大院附帶決議規定,這也是歷年來會商的共識。劉世芳強調,考量各行業運作需求涉及層面非常廣,仍應從國家整體利益綜合評估規範,短期內應該維持現況為宜,別倉促立法。李健鴻則說,現行行政命令位階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已可供全國依循,且各行業營運模式有別,有些行業業務無法做一半就跑,像醫生不可能開刀開一半、客運駕駛也不可能開車停路中間打卡下班等,遑論一些餐飲、觀光服務業在假日來客數更是高峰,尚需在兼顧一致性及公平性原則下討論。

恢復「勞工七天假」?卓榮泰:若有共識可公開理性討論
國民黨此會期主推民生法案,日前在公布優先法案時,喊話希望盡速還「勞工七天假」(五一勞動節、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等),力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5)日表示,恢復哪一天,若有一致性、變化最少,且產業界、勞動方都有共識的話可以研議。卓榮泰今日下午續赴立法院備詢,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質詢時表示,國定假日調整已經有19位立委的版本,行政院的立場為何?對此,卓榮泰回應,國定假日一年有115、116天,這符合立法院附帶決議文字,行政院現在聽到有很多聲音要增加國定假日,但會超出立法院當初的文字。卓榮泰表示,要增加到哪裡去、增加哪一天,必須對國人、國家有意義,希望採取全國的一致性原則,「增加的假日以社會付出成本最低、變化最少的方式增加,並公開理性討論。」卓榮泰強調,大家提到的七天假,其實是在還未落實週休二日時馬前總統所提出,現在有95%的國人都有落實週休二日,所以沒有所謂七天假。不過,他也提到,恢復哪一天,若有一致性、變化最少,且產業界、勞動方都有共識的話可以研議。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希望維持現狀,目前看到19個委員的版本,都會有特別身分的人特別放假,勞基法規定的工時已經跟軍公教齊平,制度要建立要有共識,去年10月內政委員會邀集各方討論,並沒有共識,貿然把國定假日法定為法論案,可能會有很多的爭議。

「勞工7天假」拚本會期三讀 牛煦庭:早與勞團密切溝通協商
立法院新會期上週開始,國民黨預告此會期以推動民生法案為主。國民黨立委牛煦庭領銜提出「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將之前被砍的7天假還給勞工。牛煦庭今(10)日受訪表示,從第一會期就跟勞團有密切溝通和協商,且已經開過公聽會,沒道理這會期不進入實質審查,甚至進入二三讀闖關,都是很合理的目標。《勞動基準法》在2016年修法「一例一休」,將工時由「雙周84小時」改為「單周40小時」,全面實行週休二日,但勞工少掉的時數,政府用砍掉7天國定假日作為配套。然而,刪除7天假對部分勞工而言,失去7日休息時間的同時,也喪失加班可領雙倍時薪的機會。被砍掉的7天分別為「1月2日元旦隔日」、「3月29日青年節」、「9月28日教師節」、「10月25日光復節」、「10月31日蔣公誕辰」、「11月12日國父誕辰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牛煦庭表示,從第一會期就跟勞團有密切溝通和協商,民進黨一黨獨大的時代,對軍公教砍年金、勞工砍放假,沒人可以過好日子,因此國會多數時當然希望可以把民意帶回立法院,包含賴士葆、洪孟楷也都有連署提案,到目前為止已經收到了15還16份,當初沒有那麼早進行處理,也是希望跨黨派委員可以做好內部整合,也知道很多委員都有針對這案在研究,並且希望可以盡快提案。牛煦庭強調,廣泛收案後可以盡速討論,這也是廣大勞工都希望通過的民生法案,上會期也開過第一場公聽會,這會期也盼有具體進度,且已經開過公聽會,沒道理這會期不進入實質審查,甚至進入二三讀闖關,都是很合理的目標,相信也會是黨團的目標。

12/25聖誕節曾是國定假日!1原因取消放假
今(12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聖誕節,也是台灣的「行憲紀念日」,上班族和學生大多都還是要上班或上課,其實這天曾是國定假日、全國能放假一天,直到2001年公務員實施周休二日,就變成「紀念不放假」;因周休二日政策被取消的節日,包括行憲紀念日總共有7天。台灣的行憲紀念日是由昔日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與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國青年黨合力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後,於1946年12月25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隔年元旦公布並於同年12月25日實施,現在大家詳知的聖誕節,在台灣卻是意義重大的「行憲紀念日」。而行政院在1963年決定將行憲紀念日定為國定假日,每年12月25日都放假一天慶祝。直到2000年陳水扁執政,政府在同年12月頒布經修正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從2001年開始包括行憲紀念日在內的7天假日,機關和學校都取消放假;勞工雖然享有7天假,但因為被挪移至周休二日,故勞工對這7天放假很無感。遭扁政府取消的7天假,分別是1月2日元旦隔天、3月29日青年節、9月28日教師節、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10月31日蔣公誕辰、11月12日國父誕辰和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後來在2016年時任總統的蔡英文推行一例一休,工時降為單周40小時後,也砍掉以上7天假。不過今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於10月23日舉行「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公聽會,國民黨團提議恢復2016年一例一休廢除的7天假,還有立委希望增設「八二三紀念日」;而民進黨黨團立委則提議,應增設原住民日並將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假增加為3天。不過內政部次長吳堂安當時表示,先透過公聽會了解各界看法,還要聆聽學者和專家意見,之後再進行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