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選
」 林岱樺 柯文哲 民進黨 民眾黨 助理費
延押庭前夕裁罰政治獻金案遭質疑 監察院5點聲明回應
柯文哲等4人因京華城案遭羈押,羈押期限將於4月1日屆滿,台北地院20日提訊延押。監察院則在延押庭前夕裁罰柯文哲違反政治獻金法374萬元,引發外界質疑配合司法追殺。監察院澄清,原訂2月19日審議,但因柯父2月17日辭世,基於人道考量延至3月19日。 監察院表示,廉政委員會固定於每月第三週三召開會議,除國定假日外不變更。原訂2月19日審議柯文哲、吳欣盈政治獻金案,但因柯父2月17日辭世,基於人道考量延至3月19日。針對裁處的罰鍰與沒入金額皆依法全數繳入國庫,與監察院預算無關,外界不應將此與監察院業務費遭刪減混為一談,更不應誤導輿論或進行不當解讀。監察院說明,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束次年會例行查核候選人政治獻金。然而,柯文哲與吳欣盈的政治獻金申報內容於113年7月公開後引發關注,並收到多起檢舉,民眾黨亦於8月10日承認部分申報不實。因此,監察院於8月12日提前查核,依法裁處。至於賴清德、侯友宜等候選人的政治獻金,則將依常規於114年4月提出查核計畫,經廉政委員會審議後執行。 依《政治獻金查核準則》第5條,查核程序啟動後不得更改申報內容,以確保標的明確性。柯文哲案件於113年8月12日開始查核,申報截止日為4月15日,期間曾於4月8日退回,並獲近3個月時間修正,最終於7月3日完成。因此,監察院認為已提供充裕時間,難以接受後續更正的主張。 針對競選小物未納入政治獻金的爭議,監察院指出,柯文哲107年參選台北市長時,販售小物收入據實申報為政治獻金,公開查閱平台亦有相關紀錄。然而,113年參選總統時,類似募款小物的收入卻由木可公司歸為商業行為,未納入政治獻金。監察院強調,關鍵在於是否依法申報,而非單純交易形式不同。

模範公務人員推薦名單 柯文哲案檢察官林俊言等3人全軍覆沒
法務部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21日開會討論參選今年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人選,台北地檢署推薦偵辦柯文哲涉京華城案的檢察官林俊言、柯政治獻金案的檢察官唐仲慶、「台版地面師」詐欺案的檢察官鄭少玨3人,結果全數落榜。檢審會最終投票決定雲檢段可芳、彰檢陳鼎文、新北檢陳柏文、橋檢楊翊紜、雄檢黃昭翰5人競爭今年的模範公務員。代表法務部參選民國114年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因全國各地檢署推薦很多優秀人選,競爭激烈,不少優秀檢察官因偵辦綠能、賄選、國安案件受到推薦,經檢審會全體委員投票後,選出5名檢察官,有「天下第一檢」之稱的北檢推薦3人,但「全軍覆沒」。林俊言近日因柯文哲、沈慶京連續在法庭上爆料而聲名大噪。林俊言是政大法律研究所碩士,司法官學院46期結業,曾任雲林、台中地檢署檢察官,並被借調最高檢察署訴訟組。林俊言在2012年獲法務部派至日本早稻田大學進修1年,研究收容人權利與救濟;2014年因參與偵辦黑心食品油品案,在台中地檢署服務期間獲時任法務部長羅瑩雪頒發法務部三等功績獎章。2020年4月,林俊言調最高檢調辦事檢察官,2023年8月29日歸建北檢,在最高檢調辦事3年5月期間,承辦的最高法院大、小法庭言詞辯論案件,撰寫言詞辯論意旨書初稿,上最高法院大法庭實質參與言詞辯論,還擔任憲法訴訟的訴訟代理人,捍衛刑事法相關規定的合憲性,還有承辦非常上訴案件,嘗試找出萬中難有一錯的確定判決違背法令,及總長交辦研究或各機關透過法務部轉來的法律問題研究等。

「沒入柯文哲政治獻金」遭諷助攻檢方 監察院發聲明駁斥:請勿混淆!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20日下午首度開庭,但前一天監察院搶先公佈「政治獻金查核報告」,認定申報不實,要裁處374萬元罰鍰,並沒入5千多萬元。此舉引發民眾黨質疑是替檢方先羅織罪名。對此監察院21日特別列點反擊,強調,監察院廉政委員會會議每月開會時間固定,並非為柯文哲首次刑事開庭助攻檢察官。另外,監察院也說,裁處之罰鍰及沒入,都是「歲入」,監察院依法悉數繳交國庫,請勿混淆並藉機以監察院業務費遭受違憲刪除之窘境而嘲諷奚落。監察院今指出,外界質疑調查報告是幫檢方添柴火,但監察院廉政委員會會議每月第三週的星期三上午召開會議,除遇國定假日外並無特例。有關「113年總統、副總統選舉擬參選人柯文哲、吳欣盈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收支情形」查核案之調查報告,於2月間完成,原已依程序提列於廉政委員會114年2月19日例會討論,惟逢被查核人柯文哲尊翁於同年月17日仙逝,基於人道之考量,延至114年3月19日例會列案。外界揣測係為柯文哲首次刑事開庭助攻檢察官之說,並非事實。監察院更表示,外界質疑只查柯文哲,不敢查賴清德總統,但監察院對每屆總統及立委擬參選人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之查核,常態以選舉結束之次年辦理。柯文哲案是因申報內容引起關注,監察院接續收到多件檢舉案,且有台灣民眾黨於2024年8月10日發布新聞稿具體承認所申報之政治獻金支出逾新臺幣9百萬元確如尼奧公司及時樂公司指控不存在之事實,因而該會計報告書提前於113年8月12日派員查核,並依法裁處。監察院再說,會計報告書一啟動查核程序,即無申請更正之餘地。另外過去柯文哲曾以販售小物募集選舉經費,但為何到了2024年就變成木可公司之商業收入而非政治獻金。其間差別在於是否願意遵法奉行。至於裁處之罰鍰及沒入,都是「歲入」,監察院依法悉數繳交國庫,請勿混淆並藉機以監察院業務費遭受違憲刪除之窘境而嘲諷奚落。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廢除美國教育部」!保守派、自由派鬥爭激化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20日,在學生及教育工作者的陪同下,簽署了1項旨在實質上廢除聯邦教育部的行政命令,並將聯邦教育權責送回各州政府,以兌現了他對保守派支持者長期以來的競選承諾,這一前景令國內的自由派教育倡導者感到擔憂。川普在白宮的簽署儀式上表示,20日的命令是「廢除」教育部門的第一步。完全關閉該機構需要國會通過法案,但川普目前缺乏足夠的票數支持。他宣示:「我們將非常簡單地把教育權責交還給各州,這本來就是屬於它們的權力。」川普表示:「我們將盡快關閉教育部。它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儘管共和黨控制著國會兩院,但要通過這樣1項法案,還需要在參議院獲得60票支持,這意味著需要過民主黨這關。在簽署活動中,川普認為,這一問題最終可能會提交國會投票,以完全廢除該部門。受邀參加活動的中小學童們圍坐在總統周圍的課桌前,並與川普同時簽署了屬於學生版本的模擬行政命令,宛如一場政治秀。上週,美國教育部才宣布將裁減近一半的員工,這與川普的聯邦政府瘦身計畫的內容一致,他認為聯邦政府過於臃腫且效率低下。教育在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政治敏感議題。保守派傾向於支持地方對教育政策的控制,並支持有助於私立學校和宗教學校的學校選擇政策,而左派選民則大多支持為公立學校和多樣化項目提供充足的資金。不過川普將這場文化及教育鬥爭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使其成為對抗自由主義入侵美國校園之文化運動的一環。對此,他試圖透過削減資金來阻止「多元、平等和包容」(DEI)及性別意識形態等左派政策的推動,並重新設計美國的高等教育。例如,哥倫比亞大學被川普要求收緊校園內的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若校方在20日前拒絕做出承諾,將暫停4億美元的聯邦資金。白宮還認為美國教育部浪費資金,並引用國內學童平庸的考試成績、令人失望的識字率以及學生數學能力不佳作為廢除該部門的理由。在新冠疫情期間,保守派州政府與自由派聯邦政府,針對K-12教育(從幼稚園到高中)課程的鬥爭逐漸升溫,家長們在全國各地的學校董事會會議上憤怒地與官員對峙。這種不滿情緒被川普及其他共和黨候選人,以及保守派倡導團體所利用。在簽署儀式上,川普還得到了德州州長艾伯特(Greg Abbott)和佛州州長德桑提斯(Ron DeSantis)、維吉尼亞州州長揚金(Glenn Youngkin)、俄亥俄州州長狄懷恩(Mike DeWine)等共和黨州長的支持。民主黨人20日承認,川普可以在沒有國會同意的情況下有效地削弱美國教育部。美國參議員莫瑞(Patty Murray)在1份聲明中表示:「川普非常清楚,沒有國會的支持,他無法廢除教育部,但他明白,如果你解僱所有員工並將其粉碎,可能會得到類似的毀滅性結果。」川普20日仍表示,他將尋求完全關閉該部門,並希望現任美國教育部長、「世界摔角娛樂公司」(WWE)的聯合創辦人麥馬漢(Linda McMahon)讓自己在聯邦政府中失業。雖然這位共和黨總統坦承,他需要民主黨立法者和教師工會的支持,才能完全實現他關閉教育部的競選承諾,但他可能永遠無法獲得這種支持,像是美國教師聯合會主席溫加滕(Randi Weingarten)已經在1份聲明中放話:「法庭上見。」據悉,教育部監管著美國約10萬所公立學校和3.4萬所私立學校,儘管超過85%的公立學校資金來自州和地方政府。它為貧困學校和項目提供聯邦撥款,包括支付特殊需求兒童教師的費用、藝術項目以及更換老舊基礎設施。此外,教育部還監管著數千萬無力直接支付大學費用的美國人,所持有的1.6兆美元學生貸款。目前,川普的行政命令旨在將教育部門削減到基本職能,例如管理學生貸款、幫助低收入學生上大學的佩爾助學金(Pell Grants)以及為特殊需求兒童提供的資源。大多數美國公眾不支持關閉教育部。根據路透社/益普索(Reuters/Ipsos)上個月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受訪者反對關閉教育部的比例約為2比1,也就是65%反對、30%支持。這項在線進行的全國性調查訪問了4145名美國成年人,結果的誤差範圍約為2個百分點。聯邦援助往往更多地流向共和黨州,而不是民主黨州。根據路透社對人口普查局數據的分析,在2024年大選中投票給川普的州,聯邦援助佔K-12教育總收入的15%,而在投票給民主黨總統參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州,這一比例為11%。回顧美國教育部的歷史,1979年10月17日,時任總統卡特簽署生效《教育部組織法》(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rganization Act, Public Law 96-88),將原先的「美國衛生、教育及福利部」重組為「美國教育部」以及「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教育部則由美國教育部長管理。1980年5月4日,教育部開始運行。

柯文哲嘆李文宗最倒楣!傳「客氣簡訊」被關至今 認行政程序有瑕疵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捲入京華城弊案,遭羈押至今。20日台北地院首次提解柯文哲出庭,柯文哲傍晚於準備庭上針對檢方所提出的證據一一進行反駁,強調自己絕無不法,並表示本案最倒楣的是李文宗,只是回了一個很客氣的簡訊給朱亞虎,就被當作貪汙共犯被關到現在。柯文哲表示,檢方也知道圖利罪實在太牽強,所以以「羅織行賄」的貪污罪來指他有收賄,更表示整個過程「邏輯不通」。他強調,整個案件中最倒楣的就是李文宗,他只是回了一個客氣的簡訊「市長和我們都心存感激」,就因這句話被當作貪汙共犯關押至今,但當時李文宗已經去當北捷董事長一年3個月,完全沒碰京華城案,後來是為了2024年的總統大選才會回來當財務長,在那之前完全沒管民眾黨和其財務。他也痛批,檢方先是指出沈慶京在京華城開工典禮上親自交付1500萬元,但開工典禮現場當時這麼多人,後來檢方可能自己也覺得離譜,改口稱在台北市府市長室交付,但檢方可能以為「市長辦公室是公園,可以隨意出入,要帶著1500萬元現金見到市長哪有這麼容易,所以在起訴書又變成『某時地』」,他更怒斥檢方應將「某時地」改為「莫須有」。柯文哲哽咽表示,他是政治素人,從台北市長到參選總統,從一個人到必須照顧一整個團隊,從政十年一直都是被放大檢視,甚至已經到電子顯微鏡的程度,他從來都是公開透明的方式在做事,他沒有海外帳戶、沒有比特幣、沒有黃金鑽石、沒有在國外有房子、沒有建國基金也沒有海角七億。他指出,民眾黨是一個小政黨,尤其在2024總統大選前人力、物力都不構,他們堅持獨立參選、孤立無援,最後靠著小草運動撐過,競選帳戶內有18萬筆捐款,其中一半是最後一個月進來,造成人力無法應付,「有做不好的地方,但絕無侵占之意圖。」。

監院開罰白營批政治追殺 民進黨:半年前道歉現在甩鍋轉移焦點
監察院廉政委員會昨(19)日通過「113年總統、副總統選舉擬參選人柯文哲、吳欣盈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收支情形」之查核報告,同一組擬參選人吳欣盈免罰,柯文哲裁處罰鍰新臺幣374萬元、沒入5,579萬3,888元,簽證會計師端木正移付懲戒。民眾黨痛批監察院政治追殺。對此,民進黨今(20)日指出,去年8月柯文哲率全體黨公職為假帳案道歉,說會釐清真相,不要過了半年一個交代都沒給,主管機關要去對你裁罰又跑出來想甩鍋推卸責任。吳崢表示,對於監察院行使憲法上賦予職權,我們都尊重也不去評論,但針對民眾黨這樣的政治攻擊非常荒謬,網路上影片都還在,去年8月23日,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帶領民眾黨全體黨公職開記者會,向社會深深一鞠躬道歉,大家都還記得這個畫面。吳崢指出,當時柯文哲說,「抱歉,真的沒有處理好政治獻金,出現了假發票、報假帳、政治獻金申報不實的狀況,賠掉了財政紀律、賠掉了社會對民眾黨的信任」。當時民眾黨還承諾,會盡速的把政治獻金的帳釐清,到底短報多少、到底有多少帳目和名目和發票不實會盡速清點,再向社會完整報告。吳崢說,去年8月23日過去到現在,已經超過半年,民眾黨有針對政治獻金盤點好、來跟社會完整交代嗎?到底帳算出來差多少、錯多少、缺多少,有多少發票漏登、登錯、開錯,這些事情後來有給社會交代嗎?沒有啊,那民眾黨選舉的帳報不好,就去把帳釐清,跟社會大眾報告,不要過了半年一個交代都沒給,主管機關要去對你裁罰又跑出來想甩鍋推卸責任,說去查A去查B,想把別人也拉下水、轉移焦點,「我想這都不是個負責任的態度」。

監院裁罰柯文哲374萬、沒入5579萬 民眾黨回應
監察院廉政委員會今審議通過「113年總統、副總統選舉擬參選人柯文哲、吳欣盈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收支情形」之查核報告,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裁處罰鍰374萬元、沒入5579萬3888元,簽證會計師端木正移付懲戒。對此,民眾黨表示,監察院此時公布訊息,是為北檢添加柴火,進行政治追殺,至於監院認定,柯文哲演唱會售票及透過木可販售競選小物皆屬政治獻金,則顯與客觀事實不符。民眾黨表示,監察院18日才大動作開記者會,痛批在野黨砍預算,哭窮欲聲請釋憲,19日卻可以發布超過3000字的新聞稿,宣布裁罰、沒入金額,顯見監察院還能運作,寧可省下買衛生紙的錢,也要處理柯文哲政治獻金案,傾全力在對付柯文哲,背後目的不言而喻。民眾黨指出,監察院選在柯文哲20日首次開庭前一晚公布訊息,就是在助攻檢察官,為北檢添加柴火,配合司法進度進行政治追殺及攻擊。民眾黨說,監察院傾全力調查,新聞稿仍有值得一讀的地方,其中確認了過去從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捐款,確實有許多錯誤登載為現金,且捐贈者與威京集團無關,更不存在外資捐贈;另外,裝潢費皆有合法憑證與給付金流,SOGO禮金確實作為員工福利用途,以上幾點皆證實,去年幾個月政論節目搭配側翼網軍輪番造謠的內容,都是不實的指控與抹黑。至於有關監察院認定柯文哲演唱會售票及透過木可販售競選小物皆屬政治獻金,民眾黨強調,顯與客觀事實不符,要求監察院依照同等標準,清查賴清德總統競選期間的「賴桑小舖」及蔡英文前總統的「小英商號」,有開立發票之收入是否依法申報政治獻金,是否有匿未申報情形,請監察院一視同仁以正視聽,否則將落入「政治辦案標準不一」的罵名,難度悠悠之口。

違反政治獻金法情節重大!監院開罰柯文哲374萬 沒入5579萬
監察院廉政委員會今天(19日)審議通過「113年總統、副總統選舉擬參選人柯文哲、吳欣盈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收支情形」之查核報告,同一組擬參選人吳欣盈免罰,柯文哲裁處罰鍰新臺幣374萬元、沒入5,579萬3,888元,簽證會計師端木正移付懲戒。監察院說明,該案查核範圍,係針對柯文哲設立政治獻金專戶於112年5月20日起至113年2月12日止在可收支期間之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收支申報。至於柯文哲於111年底在法定可收受政治獻金期間前收受林姓等3人之政治獻金、柯文哲代收多筆他人捐贈台灣民眾黨之政治獻金、木可公司代收政黨YT頻道抖內等涉有違反政治獻金法之爭議,均行另案辦理。監察院去年8月12日派員調查,旋即函請柯文哲檢送政治獻金收支憑證原本到院。但因資料已遭調查局扣押取走,監察院乃依行政程序法第19條規定,函請臺北地檢署提供行政協助,並於8月底動員多名承辦人員兩度前往調查局北部機動工作站,將全部近10大箱扣押資料悉數翻拍後,始取得申報之憑證資料。旋經函詢相關主管機關檢附憑證、收支對象查報資料及約詢有關人員,於查核後發現逾2萬筆收支涉有違反11大項政治獻金法規定情事,並依法函請被查核人陳述意見。惟柯文哲於113年9月5日因刑案羈押於臺北看守所且被禁止接見及通信,為保障柯文哲行使陳述意見之法定權益,監察院函詢檢察官得知受限於羈押法第66條規定,考量柯文哲無從求援所外人員協力得以完整陳述意見之情事而暫停調查進程。直到檢察官於同年12月26日提起公訴,柯文哲具保停押後,監察院遂以最速件公文寄送柯文哲住所請其陳述意見,復於今年1月間收到柯文哲委託之代理人黃珊珊提出陳述意見函後,全案調查程序才告完備。嗣完成查核報告,循序提列114年3月19日廉政委員會審議。經監察院廉政委員會認定本案會計報告書之收支違反政治獻金法情形包括:(1)募款演唱會售票及透過木可公司販售競選小物合計4,067萬8,453元之鉅額收入,故意匿未申報;復有虛報1筆收入及86筆無交易事實等虛報支出計2,463萬719元,因故意申報不實收支金額達6,530萬9,172元,違反政治獻金法第21條第1項規定之情節重大,依行政罰法第18條規定加重處罰。決議裁處罰鍰180萬元併沒入匿未申報之收入4,067萬8,453元。(2)故意違反法定支出項目,以4筆高額授權費(金)名義給付木可公司計1,500萬元,違反同法第23條第1項規定之情節重大,依行政罰法第18條規定加重處罰,決議裁處罰鍰180萬元併沒入違法支出金額1,500萬元。(3)未盡查證義務收受不符規定之政治獻金,未於申報截止日前辦理返還或繳庫等違反同法第15條第1項規定部分,決議裁處罰鍰8萬元併沒入11萬5,435元。(4)收受164筆政治獻金逾15日始存入專戶,違反同法第10條第2項規定部分,決議裁處罰鍰6萬元。以上合計裁處罰鍰374萬元併沒入5,579萬3,888元。另查出捐贈者違法部分,有營利事業於捐贈時其主要成員之董事長為外國法人,違反外資不得捐贈之規定、個人對同一組擬參選人於同一年度捐贈總額超過法定10萬元之限額等違法捐贈行為,監察院亦均分別依法裁罰。監察院強調,擬參選人為募集政治獻金而舉辦活動,政治獻金法並無限制募款活動之態樣,擬參選人自可展現創意舉辦不同型態之募款活動,包含委由營利事業辦理。惟該活動所售票券、販售之物品價額等,如構成對擬參選人不相當對價之給付,該募款活動之收入即屬政治獻金捐贈收入,不因該活動已依法繳納相關稅賦(娛樂稅、營業稅等)而改變其為政治獻金之本質,故仍應依政治獻金法相關規定,將販售之金額於法定期間內存入政治獻金專戶、開立收據並申報於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舉辦募款活動之相關成本支出,亦得列報為政治獻金支出。多年來,擬參選人募款餐會或販售募款小物多按此規定列報,柯文哲於107年間競選臺北市市長亦曾遵循此方式申報該次會計報告書,為此,監察院再次重申,募款活動不論形式為何,均應依此列報。端木正部分,監察院認定其執行帳務業務虛偽登載及查核簽證業務,未依照「會計師辦理政黨、政治團體及擬參選人收受政治獻金查核簽證須知」及其所設計之查核程序等違反會計師法第11條第1項及第41條等規定,且情節重大,已該當同法第61條第6款應付懲戒事由,依法檢具事證移請會計師懲戒委員會依法懲戒。

票票不等值2/原民立委補選藍營穩上?藍綠都提解方:劃分選區
配合國民黨團運作的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提案修正《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選罷法),規定原民立委若出缺,將比照區域立委補選。綠委伍麗華認為,此次修法不周全,將造成「票票不等值」問題,針對罷免綠委的意圖明顯。國民黨山地原住民立委盧縣一說,國民黨立委只是被動地回應罷免行動,只能怪民進黨立院黨團總柯建銘發起「大罷免」,若要完整解決問題,可將山、平原住民立委的選區應各規劃成3個選區。盧縣一表示,他的父母分別為排灣族與魯凱族,自己在屏東行醫多年;同樣來自屏東的伍麗華為魯凱族,嫁給了排灣族丈夫,也因此,盧與伍麗華有許多共同的親戚,要發動罷免多少有點尷尬。盧縣一無奈地說,好不容易努力選上立委,當然想要好好服務4年,沒有人想要過一年再重來一次,但因為綠營發動「大罷免」,只能被動回擊。他說,原住民選民隱身在一般選民中,當初他參選時,也只能到工地、教會拜訪,不然就是透過親戚網絡舉辦一場場小型客廳會,才能接觸選民,而他的助選人員在選後已經回歸正常生活,現在為了發動罷免,還得把他們找回來。立委盧縣一認為,原住民立委選區可劃分為濁水溪南、北,以及花東等三區,讓服務的範圍更明確而合理。圖為盧在茂林山區會勘。(圖/翻攝自盧縣一臉書)盧縣一說,原住民立委選區幅員遼闊,選民分布在全國,還包括離島,在選舉拜票與服務選民時確實有些不便。他在接受CTWant訪問當天,才剛到梨山拜訪選區,趕回台北的路上,經過宜蘭時又被支持者留住談話,為了解決此問題,他在去年五月就曾提出《選罷法》修正案,將山地、平地原住民立委從「全國不分區」改為各3個選區,以濁水溪為界,將台灣西部分成南、北兩個選區,花東地區另外劃歸一個選區,如此一來,原民立委也與一般區域立委一樣,成為單一選區制,更能服務選民。立委伍麗華表示,她向來主張原住民立委出缺就要補選,但提議新增「若因罷免事由出缺,補選者當選票數不得低於被罷免人之當選票數」。(圖/劉耿豪攝)伍麗華認為,原住民原本就是少數,《憲法》規範山地、平地原住立委各3名的員額,便是為了保障少數,若遇缺不補選,將損害族人權益;也因此,她曾多次質詢,研議除了補選外,也要規劃原住民立委選制,應改為單一選區,才能如同區域立委一樣正常運作,一旦出現缺額補選,也不會有選制不公的問題。不過,伍麗華指出,相關行政部門雖然都表示「樂見其成」,但也坦言,劃分選區的最大阻力,恐怕來自經營選區多年的資深立委,不希望見到自己在各地的椿腳網絡,因為選區重劃而受到影響。

遭爆繼兄曾犯強盜罪 羅廷瑋:批評指教針對我就好
國民黨立委羅廷瑋12日遭政治評論員溫朗東爆料,羅廷瑋繼兄曾犯下強盜犯行、被判刑八年,質疑羅廷瑋是否涉案。對此,羅廷瑋13日表示,自己的繼兄過去曾經有犯罪紀錄是事實,已經接受審判,並且服刑完畢;並表示,自己的工作是民意代表,監督政府的過程中受到的批評指教,「請針對我就好,拜託不要攻擊或是肉搜我的家人」。「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我很努力服務社會。」羅廷瑋表示,自己的繼兄過去曾經有犯罪紀錄是事實,已經接受審判,並且服刑完畢,現在回歸社會,努力重拾工作。他的父母再婚後搬離原本的家來到台中,就如大家所知,他很平凡,沒有任何背景,父母努力賣麵將自己跟姐姐養大,一家小麵攤給了我們一家人溫暖。所以從一開始參選里長一路到現在,沒有人會討論他的家世背景,甚至還曾經被批評沒背景沒機會,但自己的熱忱也讓他始終專心致志為大家服務。羅廷瑋指出,他的工作是民意代表,監督政府的過程中受到的批評指教,「請針對我就好,拜託不要攻擊或是肉搜我的家人」。一家麵攤,代表的是基層家庭,不代表環境不好,不代表我們就是混混。自己沒有很聰明,但也努力地吸收知識完成學業,也在閒暇之餘幫忙分擔家裡的工作,被指名是小混混確實讓我感到遺憾,但讓他更憤怒的是汙名化他的家鄉。羅廷瑋說道,小時候家裡搬遷到南區開店做生意,對他而言這就是他的家,這裡有國立中興大學、台中高工等許多優秀的學校,是人文薈萃的文教區,絕不是什麼龍蛇雜處的環境。他還承受得住側翼對他無理的謾罵,但要無限上綱到他的家鄉與對他的家人貼負面標籤,相當不妥。羅廷瑋表示,他不會因為這些困難而氣餒,抹黑跟造謠不會讓台中的進步停滯。「我會繼續做對的事,持續監督所有政策的執行進度與效率,堅定不移地為所有鄉親服務,爭取更多的福利與機會,回饋滋養我成長的家鄉,擁有更多美好的建設。」

黃國昌指定中央委員人選曝光 一位曾獲柯文哲指定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於2月19日補選就任後,依照黨規規定,可以指定3名中央委員,外界關注其帶領人選。民眾黨10日公告,由前中央委員林富男、許瑞宏為主席指定中央委員。民眾黨10日公告,依照民眾黨章程第18條第1項第2款規定,黃國昌指定林富男、許瑞宏擔任第4屆中央委員,任期自2025年3月10日起至2027年1月31日止。林富男為高雄漢王洲際飯店總裁,曾是前黨主席柯文哲指定的中央委員,民眾黨爆發代理黨主席危機時,唯一被柯文哲指定擔任當中央委員的林富男,也成為外界討論的代理黨主席人選。不過林富男在2025年1月1日由柯文哲召開的臨時中央委員會中,宣布沒有念頭接代理黨主席,並稱讚黃國昌足以擔任此一職務。許瑞宏過去曾代表民眾黨參選台中市議員失利,且為上一屆票選中央委員之一,此次同樣有角逐中央委員選舉,卻以24票成為第二順位遞補中央委員,不過如今直接成為黃國昌指定的中央委員。

家祭落淚送別父親 柯文哲:苦難過去終有重見光明時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於10日上午近9時,在警方戒備下抵達父親柯承發的告別式會場。儀式自8時30分展開,先進行靈前誦經,隨後於9時舉行家祭。柯文哲在致詞時回憶父親生前點滴,感嘆從政多年讓父親操心不已,遺憾未能第一時間得知父親離世的消息,言及此處不禁落淚。柯承發因病過世享壽94歲,今日在新竹市生命紀念園區景行廳舉行告別式。現場聚集眾多人,一眾政界重要人士也將到場致意,估計約有1200人參與。前總統陳水扁、台中市長盧秀燕、新北市長侯友宜等人的花籃也陸續送達。柯文哲致詞時說道,2014年,柯文哲宣布參選台北市長時,父親柯承發曾特地從新竹趕到台大勸他放棄,盼他專心當醫生,不要讓政治奪走父子情分。然而,這十年來的從政歲月,卻讓父親擔憂不已,最終甚至在臨終前未能陪伴在側。身為行醫30年的急重症醫師,柯文哲痛心地說,父親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卻無法在身旁,甚至連父親離世的消息,都是隔日透過律師會見時才得知——人生最悲哀的莫過於此。 談及父親,柯文哲特別提到,每逢228紀念日,父親參加活動後總是哭著回家,這段歷史成為他一生的陰影。而對他而言,228雖已不再是禁忌,卻始終是內心最尷尬的一天。為了面對這段歷史,他選擇參加「一日北高」,用汗水取代淚水,以陽光迎接過去的悲劇。最後,他盼望父親在天之靈能庇佑著媽媽,保佑她身體健康,相信苦難都會過去,總會有重見光明的一天。

錢薇娟首揭露球衣背號涵義 帶籃球「攻蛋」創最多觀眾的紀錄
台灣籃壇傳奇錢薇娟「錢姐」接受由Melody主持的《In Her Shoes》專訪,暢談她的運動生涯與人生哲學,近年來多在不同領域跨界發展。而單集首播隔天的3月8日是錢薇娟生日,她把生日願望獻給了她最愛的籃球:帶領北市大女籃隊前進小巨蛋,重返UBA(大專籃球聯賽)四強。錢薇娟也把她球衣背後的祕密首次在節目中公開。錢薇娟的內心世界、身為「第一人」所面臨的困境和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都在《In Her Shoes》節目中精彩分享。身為運動員,錢薇娟最喜歡武俠片中的「太極」,她以柔中帶剛做比喻,說明自己是如何從背號「5號」的球員,蛻變為「∞(無限)」號、象徵無限可能的領袖人物。錢薇娟表示:「太極非常柔軟,可是卻很有力量地從內力到那一瞬間。」她在節目中首次透露當教練後,球衣背號「∞」的秘密。「以前打球,我的球衣背號是5號;我當教練後,每次訂製球衣時,我自己都要做一件,我的號碼是無限(∞),無限就是有無數的可能,但也有無數的不可能。」這番話不僅道出她從球員到教練角色轉換的心路歷程,更展現她對自我挑戰與突破極限的追求。2021年T1聯盟成立,這是由數個台灣男籃球隊組成的職業聯盟,錢薇娟以女性身分受邀擔任會長,在以男性為主的運動中實屬不易。在她任內,最具歷史意義的一刻,就是首次在大巨蛋舉辦籃球比賽,要如何把籃球場搬進棒球場地,不只困難也考驗智慧。「你要把整個籃球場搬進去棒球場,同時還不能破壞它,防護的東西和所有的動線就非常重要,我覺得這是很難的地方。」錢薇娟細說當時籌備的種種困難,並未讓她退縮,反而勾起鬥志。就像當時她抽中的籤文「此事難雖難,其中有價值!」事實證明,兩天的比賽座無虛席,爆滿人潮湧入大巨蛋,多達31,200人入場觀看,創下台灣職籃史上最多觀眾的紀錄。2021年錢薇娟受邀擔任T1聯盟會長。(圖/TaiwanPlus提供)台灣籃球首度「攻蛋」創下歷史,錢薇娟充滿當先驅者、開大路的捨我其誰胸懷。1996年,WNBA(美國國家女子籃球聯賽)成立,錢薇娟參加了第一屆選秀營,是少數非美籍運動員,也是台灣第一人,很多人不看好她,認為她好高騖遠,不切實際。2002年,錢薇娟到中國打WCBA(中國女子籃球聯賽),是台灣首位「登陸」打球的女性球員,當年的政治氛圍,除了球團一開始不支持,到中國不承認她的國手資歷、要重新測試考驗,這些過程都讓她嚐盡苦頭,甚至掉下眼淚。然而她無所畏懼一一克服,並以太空人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為例,她的第一步開啟了大門,讓日後想朝國際籃壇發展的女性球員可以踩著她的步伐,創造更好的未來。從擔任國手、教練到跨界出書、參選、主持,錢薇娟笑說:「頭頂著頭盔就向前衝了。」身為中華民國3X3籃球協會副會長的她,現在要帶著這些運動選手衝進2028年奧運,這第一人,錢薇娟當仁不讓。首次在大巨蛋舉辦籃球比賽讓錢薇娟遇到許多困難。(圖/TaiwanPlus提供)

賴總統沒回應川普「棄台論」 蕭旭岑問難道是替美背書?
為了平息外界對於台積電宣布擴大投資美國引發的「護國神山變辦半屏山」質疑,賴總統昨日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聯袂說明相關疑問,但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今仍質疑,賴總統迄今都還沒有回應,如何看待美國總統川普所言「若台灣有事,美國仍可以繼續製造晶片」,這段說法不就是暗示「棄台論」嗎,難道賴總統是要替川普主張背書?請問國家安全要怎麼辦?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對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表達嚴重擔憂,遭民進黨質疑馬英九在2015年一度要把台積電賣給中國,現在還敢批評。對此,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今日回應,民進黨指控很可笑,請問,當時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或現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曾經拉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開記者會,指定台積電該對中國大陸投資多少錢嗎?答案就是沒有!蕭旭岑指出,當年馬英九與時任經濟部次長沈榮津對外說明政府會加以把關,經濟部投審會也會嚴審,而且時任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也反對重要產業赴陸投資,國民黨政府都在把關,台積電又是國民黨協助成立並一手呵護,如今民進黨卻要將台積電送出去,真是非常悲哀,還有臉來指控馬英九?蕭旭岑說明,台積電利益固然重要,但台灣利益與台積電利益未必一致,請問,台積電在美國白宮宣布擴大赴美投資,事前有沒有經過投審會審查?如果沒有正式審查程序,不就印證政府完全沒把關,僅這一點,閣揆卓榮泰及經濟部長郭智輝就應該先下台。他還說。民進黨政府從前總統蔡英文到現任賴清德總統,都曾讚許台積電是護國神山,面對護國神山將被搬到美國,但賴總統在昨天記者會中完全沒有提到台灣安全的部分,也未針對川普「棄台論」做回應。蕭旭岑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說,如果台灣有事,美國可以繼續製造晶片,而這句話就是『棄台論』,但賴清德完全沒回應,難道是替川普背書?那些目前仍在為政府「洗地」的人,非常悲哀,他們如果真正愛台灣,在台灣命運的關鍵時刻,「護國神山」先進製程都到美國去了後,台灣還剩下什麼可以保護自己?他也要問,當「矽盾」已經瓦解,這時政府還要粉飾太平嗎?若先進製程到了美國,請問如何壯大台灣?

不滿陳冠廷被柯建銘當眾辱罵三字經 王世堅嗆「應去精神鑑定」
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近日多次與綠委王世堅隔空互槓,王世堅今(5)日受訪時表示,柯建銘在黨團會議當眾羞辱陳冠廷、罵人家三字經,自己非常肯定欣賞陳冠廷,怎麼可能讓他受到這種羞辱?會跟主席報告釐清黨團內部民主機制,希望這件事情到此為止,「我認為柯總召精神上應該去接受一些鑑定,我希望他剛好就好、適可而止。」王世堅表示,柯建銘在黨團會議,當眾羞辱陳冠廷委員,陳冠廷很年輕很優秀,獲得黨籍立委一致肯定,要參選外交、國防的召集委員,他也是循程序,取得民進黨全體委員同意書,要支持他,包括沈柏洋都肯定,結果到柯建銘那邊,不但拒絕還說召委要必須他同意,然後還當眾羞辱陳冠廷委員,然後又推給說什麼陳冠廷委員不接他電話。王世堅指出,柯建銘罵人家三字經、羞辱陳冠廷,自己非常肯定欣賞陳冠廷,怎麼可能讓他受到這種羞辱?自己會跟主席說,要釐清的是黨團內部的民主,如果說有任何委員要爭取委員會,召集人必須總召同意的話,那規矩大家講清楚,以後大家都不要來選爭取,由總召來指派話。王世堅直言,陳冠廷在黨內的民主機制、黨團內部獲得其他委員的認同,全體一致推他擔任外交、國防委員會召集人,這樣的情況下,還要被柯建銘總召試著羞辱,「希望這件事情到此為止,我認為柯總召精神上應該去接受一些鑑定,我希望他剛好就好、適可而止。」

陳亭妃控遭林俊憲特助恐嚇 郭國文:我覺得演過頭了
有意參選台南市長的立委陳亭妃今(4日)向警方報案,控訴收到來自同黨立委林俊憲特助的恐嚇簡訊,並在受訪時表示擔心母親安全而落淚。民進黨台南市黨部主委、立委郭國文表示,陳亭妃對於表達不支持參選市長的言論提告恐嚇,「我個人覺得演過頭了。」陳亭妃辦公室表示,在收到恐嚇簡訊後便著手查證對方身分,發現該人士同時具有「林俊憲立委特助」的身分,也因此陳亭妃一開始不願公開簡訊內容,不希望因此引發另一場政治風暴,讓國民黨與民眾黨藉機見縫插針、看笑話。郭國文表示,今天陳亭妃對媒體哭訴被林俊憲的助理恐嚇,結果恐嚇簡訊一秀出,除了祝陳身體健康外,也僅是表達不支持他參選市長的意見,並沒有任何恐嚇字眼。「老實說,身為公眾人物,我幾乎天天都會收到相關訊息,這沒什麼不了,很難理解一個從政27年的人,會如此小題大作。」郭國文說,陳亭妃今天對媒體流眼淚,說擔心自己媽媽,但重點是,對方根本沒提及陳的家人,「是陳委員自己提出的,我覺得有點演過頭了,變成是玩弄選民認知。」郭國文說,對於不支持自己參選的言論,竟用提告恐嚇來應對,他覺得這才是借司法之手的另類恐嚇,目的就是要讓不同意見的人安靜,且浪費司法資源。

澤倫斯基重申「烏克蘭加入北約」願意辭職 外媒點名3接班人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於2日接受英國媒體訪問時表示,想要取代他並非易事,並強調目前的局勢及國際支持度,使得烏克蘭想要單純透過選舉來更換領導人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澤倫斯基也提到,如果烏克蘭能夠成功加入北約,他願意辭職,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外媒也點名可能接班的3人選。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之所以會有澤倫斯基辭職的聲音出現,主要是其在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生激烈衝突後,美國共和黨官員曾建議,澤倫斯基應該考慮辭職,以促成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和平協議。澤倫斯基表示「如果他們想要取代我,考慮到當前的局勢和國際支持,這並不可行。舉行選舉是不夠的,你還必須確保我無法參選,這樣做會更加困難。」但澤倫斯基也提到「你們需要與我談判,而我已經說過,我願意用北約來交換,這樣我就完成了我的使命。」澤倫斯基與川普的衝突發生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茨(Mike Waltz)表示「我們需要一位能夠與我們合作,最終能夠與俄羅斯談判並結束戰爭的領導人。」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則在受訪時表示「要麼他(澤倫斯基)清醒過來,帶著感激回到談判桌前,要麼需要由別人來領導這個國家。」美國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也表示,如果澤倫斯基無法改善與川普的關係,烏克蘭「需要找一位新的領導人」。如果烏克蘭真的要「改朝換代」的話,《newsweek》則點名了以下幾位可能的人選:烏克蘭駐英國大使扎盧日內(Valery Zaluzhny)被視為最具潛力的競爭者之一。這位前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曾指揮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防禦行動,並在2024年初被澤倫斯基撤換。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獲得的內部民調,若舉行選舉,扎盧日內將以65%對30%的優勢擊敗澤倫斯基。另一位可能的人選是基輔市長克利奇科(Vitali Klitschko),這位前職業拳擊手曾多次批評澤倫斯基對戰爭現狀的敘述,並稱其對國際盟友「過於樂觀地撒謊」。克利奇科認為,軍方高層如扎盧日內敢於直言不諱,並對其表達支持。烏克蘭國會議長斯特凡丘克(Ruslan Stefanchuk)也是另一個潛在人選,他一直是澤倫斯基的忠實盟友,但在戰爭期間被視為可能的臨時接班人。斯特凡丘克最近強烈反對川普提出的戰時選舉建議,表示「烏克蘭需要的是子彈,而不是選票。」儘管美國共和黨部分官員希望更換領導人,但澤倫斯基在烏克蘭境內有著極高的支持率。烏克蘭國會於2月25日通過決議,確認澤倫斯基的總統職位,並規定在戒嚴期間不得舉行選舉。這項決議被視為對川普陣營壓力的回應。烏克蘭國會議員魯迪克(Kira Rudik)受訪時表示「我們自己選擇我們的總統,而不是由俄羅斯、美國或其他外國官員來決定。」

當仁不讓2/藍「反綠惡霸」一階連署掛蛋 黨內反朱盧共治聲再起
中選會日前公布第一波各縣市罷免案審議結果,其中藍營9件反罷綠委案皆未通過提案門檻,藍綠罷免案呈現19比0的尷尬比數,其中還包括原被外界認為被罷機會較高的綠委吳沛憶、張宏陸,及黨中央主導的原民立委伍麗華跟陳瑩等人。據了解,此事也令黨內對於朱立倫續任黨主席的能耐,高度憂心。藍營知情人士透露,由於盧秀燕是否選黨主席尚未明朗,挺盧派擔心局勢發展未必有利藍2028選情,因此擬妥「備案」,欲替盧尋覓黨主席代理人,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日前與歷屆卸任藍委會餐時,席間也有前藍委拱王出馬競選黨主席,以免屆時僅有朱立倫一人同額參選。據轉述,王金平雖對選黨主席不置可否,但也表示一定會幫盧秀燕,王也因此被「挺盧派」視為黨主席代理的可能人選之一。針對藍營「反惡霸」連署第一階段過關率掛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出面痛批中選會「雙標」,喊話多給藍營年輕人一些鼓勵,但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卻發文痛陳「未見過這麼弱的在野黨」,還質問他與侯友宜去年選總統的選票補助款全數都已捐給國民黨,「不如民進黨有錢有人」不能做為國民黨反惡霸擺爛、耍廢理由。趙少康是國民黨2024大選的副總統候選人,藍營「戰鬥力」指標之一,他雖未直接點名誰該為「親痛仇快」扛責,但前立委蔡正元看不下去,順著趙的邏輯「補槍」質疑,黨中央當初獨排眾議、堅持主張罷免原民綠委陳瑩、伍麗華機率高,沒想到如今一階連署都過不了,國民黨還敢誇耀長期經營原民選票嗎?針對黨機器嚴重疏漏,難道只是一句「替年輕人加油」就沒事,朱立倫都不必要求縣市黨部立即亡羊補牢。藍綠罷免案連署形成懸殊的19比0,讓趙少康看不下去撂重話,痛批「沒錢沒人」不能作為國民黨中央耍廢擺爛的藉口(圖/黃鵬杰攝)資深立委感慨,朱雖早已多次提及黨主席是奉獻「成功不必在我」,去年輔選國民黨立委席次成為立院最大黨也有功,但朱難以迴避國民黨未重返執政的殘酷現實,黨內也擔憂朱近期似乎「說得多、做得少」,不復昔日「精算師」之盛名。尤有甚者,朱近期發言還曾擦槍走火,例如將檢討矛頭對準他親自提名的藍營不分區立委翁曉玲,但沒多久卻又在地方活動中要鄉親替翁鼓掌加油打氣,讓人看不懂朱的佈局。藍營推反惡霸出師未捷,立即牽動敏感的黨主席選戰議題,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替黨中央緩頰之餘,坦言最近確實有很多指責之聲,「相關人」都應深自檢討,但也不忘補充籲全黨別自亂陣腳,不難看出藍委評論黨內「大人的事」有多尷尬。盧秀燕擔任台中市長以來,都強調上班時間不談政治,但近期黨內挺盧派屢屢勸進她選黨主席,還向她勝負關鍵,也讓盧對選黨主席有了正面回應。圖為盧秀燕視察市政行程(圖/翻攝自盧秀燕臉書)其實,藍營「挺盧派」近期也甚少有人公開點名朱立倫為「反惡霸」踢鐵板負責下台,考量之一是盧曾表達,不希望因選黨主席,引發黨內裂痕。此外,挺盧派已理解盧「市政優先」之考量,尤其中市新光三越氣爆案善後仍在進行,挺盧派曾應允「讓她盡量延後表態」,緩一緩宣布參選黨主席的時間,以免綠營又做文章。一位藍營前輔選要角則表示,國民黨想在2028重返執政的難度原本就非常高,尤其黨中央對大罷免反制無力,不僅凸顯綠營動員基本盤的力量遠勝藍營,藍營過去引以為傲的地方組織,在藍營長年在野下,早已被精簡、只剩聯繫功能,黨的組織大不如前,若有新主席就任,黨的組織困境就會有新的解方,即使問題未必能迎刃而解,但或許能讓支持者感受新氣象,更願與國民黨共度難關。

獲邀再度訪日 盧秀燕喊不一定有空:續拚城市外交
台中市長盧秀燕3日表示,近日出訪日本時間緊湊,很多日方安排之人未能見到,日方有邀請自己再訪,但還需看看時間安排。盧秀燕2月24日到3月1日率團出訪日本,6日行可謂行程滿檔,途經包含札幌(さっぽろし)、名古屋(なごやし)及東京都(とうきょうと)三座城市,除考察了北海道北廣島市Es Con Field Hokkaido棒球場、札幌巨蛋、名古屋巨蛋、東京巨蛋等運動或集會場館外,也拜會了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こいけゆりこ)、名古屋市長廣澤一郎(ひろさわ いちろう)、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理事長谷崎泰明等人,也受到日本《讀賣新聞》、《日經新聞》等重要媒體重點關注。以日本發行量最大的《讀賣新聞》來講,介紹了盧秀燕在2028年的台灣總統選舉中呼聲很高,因此訪日之行受到相當矚目,還說眼下盧秀燕最關心的是是否參選9月國民黨主席改選,以及如何帶領國民黨獲得年輕世代的支持。另一家日本指標媒體《日經新聞》則說,盧秀燕被視為台灣最大在野黨國民黨下屆總統候選人,日本行似乎意在為未來鋪路,積極拓展在日本的人脈。盧秀燕坦言,本次訪日行程很短,而有意拜訪的人很多,未能所有人都見到面,滿可惜的,不過台、日關係非常友好,日方也很有禮貌地邀請自己未來多去日本,自己也希望未來可以多互動,希望台中與日本各城市之間可以加強外交。盧秀燕也說,2026市長任期結束前是否還會去日本,還不能這麼快決定,因為時間不一定能夠盡如人意,不過自己非常感謝日方邀請,看能否再調整一下行程,再度訪日。

批黨中央與時力結盟 台灣基進高雄黨部執行長楊佩樺退黨
台灣基進與時代力量等意識形態相近的小黨近來試圖透過聯合行動共同提出時政建言,並有意在2026年縣市長、議員選舉中合作。台灣基進高雄黨部執行長楊佩樺今(2日)表示,過去基進黨與時代力量的結盟並未經過黨內充分溝通,對此深感不滿,宣布退出台灣基進,同時取消原定2026年地方大選的參選計劃。楊佩樺表示,在台灣基進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因此決定退出台灣基進,並取消2026年的選舉計劃。她回顧,2022年地方選舉時,自己肩負對抗韓粉議員的角色,感謝所有在這個過程中給予支持的同志們,並努力完成了當時的任務。2024年中央大選,她也全力投入戰鬥,對抗藍白陣營,毫無保留地奮戰,並完成了自己的責任。談及206地方選舉規劃,楊佩樺指出,原本她計劃回到高雄,提前經營選區,希望為台灣基進再爭取一席市議員。過去一年,她已經依照這個目標展開準備,包括成立服務處、組織團隊、深入地方跑行程、研究政策等。然而,這一切規劃,因黨中央的決策方向與她的理念不符,而不得不終止。談及小黨聯盟的態度,她說道,自去年起,台灣基進黨中央高層積極推動小黨聯盟,集中力量對抗藍白。對此,她贊成團結小黨共同對抗藍白,但堅決反對與時代力量合作,特別是在2026地方選舉的層面。她批評黨主席與秘書長未與黨內基層充分溝通,便逕自與其他小黨進行討論,忽視地方組織的意見。楊佩樺強調,台灣基進如今為了某些選區的選舉考量,黨中央選擇與時代力量等小黨結盟,這讓她無法接受。她批評,時代力量的問題不僅僅是內部派系問題,而是其政治立場長期搖擺不定,甚至需要「拔草測風向」來決定支持對象,這與台灣基進一路以來的核心價值有極大落差。楊佩樺透露,她已經爭取與黨中央溝通至少半年,但不僅地方候選人的意見無法傳達到中央,甚至還遭秘書長冷嘲熱諷,稱她上次在林園、大寮的得票數過少,可能「沒有判斷能力」。她認為,無須再多述與黨中央爭取溝通的過程,這已經是對黨中央最好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