埼玉縣
」 日本 琦玉縣 埼玉縣 東京 中暑
日本道路坍塌事故將滿3個月 74歲卡車司機仍失聯!搜救作業擬下周重啟
隨著日本埼玉縣八潮市的道路坍塌事故即將滿3個月,當時墜入天坑中的74歲卡車司機至今仍未救出,但由於下水道積水等因素,現場救援作業一度停擺近3個月。相關單位指出,預計最快將於下周重新展開最新規畫的搜救行動。綜合日媒報導,事故發生初期,現場坑洞直徑約10公尺,但隨後隨著搶救與工程作業,擴大至近百公尺。從空拍畫面可見,現場聚集大量重型機械與作業員。據了解,卡車車頭被認為位於用金屬支架支撐以防塌陷的坑洞正下方,作業人員正透過2種方式進行救援。第一種方式是利用旁邊臨時設置的排水管線,將下水道水流引流至他處後,從正上方進行挖掘與救援。第二種方式則是沿著原有下水道管線橫向挖掘,再派員試圖以步行接近卡車位置進行救援。現場已持續進行日夜復舊作業,預計在5月中旬重新展開最新規畫的主要救援行動。事故對周邊居民與商家影響嚴重,其中距事故現場不遠的一間家具工廠,長期受到下水道異味困擾,被迫長期緊閉門窗並開啟換氣扇維持作業。此外,工廠也將自家停車場出借給搶修單位擺放重機及資材,並就營業損失問題與政府協議補償方案。另有位於事故現場步行5分鐘的便當店,店主表示,事故發生後營業額減少約2至3成,每月損失約40萬元日圓(約新台幣9萬元),雖然已擴大外送範圍,仍難以彌補損失。本次事故的大規模重建作業預估需要5至7年完成,當地一家因為道路崩塌,導致招牌倒塌的和食餐廳也表示,目前優先以安全確認及與相關單位協調為主,尚未確定何時能恢復營業。另一方面,針對下水道老化問題,中央政府於2月緊急調查東京、大阪等7都府縣共13座下水處理場的管線,發現埼玉縣內3處出現腐蝕異常,並已著手改修。此外,國土交通省也要求全國調查設置超過30年的直徑2公尺以上下水道,總長度達約5000公里,並以一年內完成為目標。目前政府正透過有識者會議討論未來對策,包括建設多條複線排水路徑、增設連絡管線、中繼泵站設置、調整池建設等措施,以期盼在維持社會生活運作的同時進行必要修繕。不過,有專家指出,在都市地區要一邊維持正常生活一邊進行大規模工事,仍將面臨不少困難。

日15歲女高中生在自家公寓前遭人亂刀砍死 24歲男嫌犯「滿身血跡」被逮
日本埼玉縣昨(14)日晚間發生一起駭人命案。一名15歲高中少女在自家公寓門口遭人殺害,身上有多處刀傷。案發後,一名渾身是血、手上有明顯刀傷的24歲男子向附近的警察崗亭自首,警方立刻將其控制並送醫治療,並在15日將其逮捕。對於此事件,目前琦玉縣警方已以殺人案方向進行偵辦。綜合日媒報導,當地警方指出,14日晚間8點15分左右,接獲民眾以電話通報,在埼玉市櫻區的一處公寓前見到一名女子遭受男子攻擊。警方趕抵現場後,在現場發現一名倒在血泊中的10多歲年輕女性,緊急送醫後宣告不治。現場還有一把沾血的刀子,但沒有看到范人的蹤跡。據了解,被害者是年僅15歲,就讀高中1年級的女學生手柄玲奈,當晚他外出購物返家,不料卻在住處公寓門口遭人攻擊喪命。據了解,被害者身上有多處刀傷,且傷勢主要集中在上半身。在案發約15分鐘後,24歲男子谷內寬幸滿身是血地獨自靠近距離案發現場約1.5公里外的一處警察崗亭,疑似想要自首。當時他的衣服沾有血跡,雙手也有明顯刀傷,警方立即將其控制並送醫治療,並在15日正式將其逮捕。警方指出,目前已以殺人案方向展開調查,但谷內在接受調查期間保持沉默,目前正透過手機取證等方式進一步蒐證,以釐清本次命案的來龍去脈。

立法至今50年 日警視廳宣布廢除女警裙裝制度
日本警視廳於1976年將裙裝與褲裝明文納入警察制服的規範,但如今由於實務需求與現場勤務實情,裙裝早已不符當代警務的行動要求。因此在50年後的今天,日本警視廳宣布,自2025年4月起將廢止女性警察官制服中原有的裙裝要求。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目前日本女警制服的下身部分雖有褲子與裙子兩種款式,但因日常勤務需進行詢問、巡邏與緊急應變,穿裙子容易造成行動不便,導致多數女性員警實際上選擇穿褲子。警視廳指出,在日本全國26個都府縣中,已有各地方警察機關完全停止配發裙子,反映現場實際需求。而警視廳這次改變,將使警察制服樣式在全國統一,未來女性警察官的制服將僅限褲裝,裙子將被正式從制服規則中刪除。警視廳表示,早年女性員警多集中於交通取締等較少需要快速移動的業務領域,因此裙裝曾被廣泛使用。然而隨著女性警察投入第一線勤務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需立即出動與拘捕嫌疑人的場合,穿著裙子顯得極不合宜,因此多數女性員警早已實際上選擇褲裝。此外,因應夏季高溫的酷暑狀況,警視廳同時宣布將新增採用聚酯纖維製成、具速乾與透氣功能的Polo衫款制服,作為夏季勤務服的新選項。這款制服提供長袖與短袖兩種款式,其色調與設計則與現行襯衫維持一致,主要差異為鈕扣數量的調整。針對配戴帽子的部分,新規定將巡邏帽頂部改為網眼布料,提升通風效果,也明文規定在派出所與駐在所等室內環境下可不必配戴該帽。這批新制服將自5月起,率先於埼玉縣警察的四個警察署試行,為期6個月至10月。是否全面導入Polo衫款式,各地警察機關仍可視當地需求自主決定。除了制服本體,警視廳也同步調整男女制服階級章的尺寸與設計,期望在維持警察標識功能的同時,提供更貼近實務需求的勤務服裝。

機器人也有情緒?2送餐機器人走道對峙「生氣變臉」 27萬人驚呆
科技日漸進步,愈來愈多餐廳開始使用「送餐機器人」,以減少人力成本。有趣的是,日本就有一名網友日前到餐廳吃飯,親眼看見2台送餐機器人塞在走道上,彼此互不相讓,結果其中一台較高的機器人還透過螢幕「露出生氣表情」,畫面引發網友熱議,也有超過27萬網友按讚。根據日媒《J-CAST NEWS》報導,日本網友江崎稔在本月4日到埼玉縣的連鎖漢堡排店「Bikkuri Donkey」用餐時,發現2台「貓咪臉」的送餐機器人卡在走道上,係因走道太狹窄,2台機器人都想通過,便出現了「對峙」的場面。接著,其中一台有4層餐盤的機器人,在卡了一段時間以後,其頂部的螢幕便從「無奈表情」轉為「生氣表情」,讓江崎稔忍不住笑道,「服務機器人發生爭執又不願意妥協,高個子生氣了,太可愛了,哈哈」。後來,江崎稔接受媒體訪問,透露事發當下2台機器人有試圖來回移動,卻始終無法順利通過,接著才出現「生氣表情」,而現場消費者見狀也都感到相當驚訝。隨即,江崎稔將狀況告知餐廳員工,員工才趕緊將機器人關閉,接著淨空走道,讓機器人恢復正常送餐作業。江崎稔將這件事分享在社群平台X後,迄今已吸引超過980人觀看、27萬人按讚,網友們也紛紛驚呼,「我不知道他會做出那種表情」、「我猜他天生就會生氣」、「這種事情居然真的會發生,他的表情很嚇人,哈哈」。

日本埼玉道路塌陷男駕駛卡洞內第13天 搜救作業險遇坍塌一度暫停
日本埼玉縣八潮市上月28日發生嚴重道路坍塌,造成1人失蹤。警消在現場的下水道管道內發現了一輛墜落的卡車,隨後開始搜救作業,但74歲的男性駕駛至今仍失蹤,2月9日在檢測到坍塌風險後約30分鐘停止了搜救作業,因此決定以後不再向洞內搜救,而是考慮採用進入下水道等多種搜救方式。據日媒報導,八潮市28日發生大規模道路塌陷事故,警消於現場下水道管道內發現了墜落的卡車,74歲男性駕駛如今仍生死未卜。意外發生後,人員一直在拆除存在坍塌風險並妨礙全面搜索的大型管道「箱形涵洞」,拆除工作於8日完成。豈料,洞內水溢出,搜救工作被迫停止,但根據消防局介紹,9日早上確認洞內水位已下降。消防局於9日上午7點30分左右,在道路最先塌陷、卡車墜落的地點,使用重型機械恢復搜索。然而,搜索開始後不久,就發現洞內有坍塌的危險,因此大約30分鐘後停止搜索。據消防部門介紹,9日的工作包括清除卡車墜落區域的瓦礫和泥土,但仍未找到有關該男子的任何線索,並認為繼續在洞內搜尋不安全。消防部門正在考慮多種搜索方法,包括通過沙井進入下水道管道。

日本路口天坑害「司機受困逾10日」 無人機搜救僅發現卡車
日本埼玉縣八潮市一處交叉路口於1月28日上午發生大規模道路塌陷,導致一輛卡車墜入坑洞,駕駛受困。埼玉縣政府於2月5日表示,經無人機調查後,在事故現場下游約100至200公尺的下水道管道內,發現疑似變形的卡車駕駛座,但司機仍未尋獲。根據《朝日新聞》的報導,埼玉縣政府的說明,發現該駕駛座的下水道管道直徑約4.75公尺,內部水流湍急,且存在障礙物導致水流受阻,進而使污水從塌陷區域溢出。當局於2月4日開始使用水下無人機調查,但因水流過快無法深入,5日水位下降後,改以飛行無人機進行搜尋,才發現白色卡車駕駛座半浸在水中。埼玉縣知事大野元弘5日晚間在危機管理會議上表示,已請求消防部門及自衛隊協助研究救援方案,並指出現場救援工作面臨水流湍急、地基不穩及硫化氫氣體等諸多挑戰。他強調,當局將持續努力,設法營救受困司機。此外,為運送重型機械進入坑洞進行救援作業,第二條坡道已於5日完工。然而由於塌陷區域的水流侵蝕,導致附近埋設的混凝土灌溉渠懸空,恐有倒塌風險。當局已計劃撤離周邊居民,確保安全後再進行拆除作業。目前相關單位正調查下水道內是否有異物阻塞,並導致污水外溢。當局呼籲居民提高警覺,並將持續監測現場情況,以確保安全。

日本埼玉路口驚現「連環天坑」 74歲司機受困超過24小時
日本埼玉縣八潮市一處交叉路口,28日上午發生路面塌陷的「天坑」,導致一輛卡車掉落坑中,駕駛受困至今已超過24小時仍未被救出。不僅如此,29日凌晨原本的天坑旁又再出現一個新的天坑,且塌陷範圍持續擴大。救難人員要避免坍塌狀況惡化,加上洞內積水,導致救援行動十分困難。根據日本《NHK》報導,28日上午9時40分左右,埼玉縣八潮市一處交叉路口發生路面塌陷,導致當時在路面上行駛的卡車墜入直徑10公尺、深5公尺的天坑中。由於卡車車頭陷入泥沙中,導致車門無法開啟,車上的74歲男性駕駛也因此受困。28日下午,現場進行救援行動的消防部門試圖用2台建築起重機試圖吊起卡車,但沒有成功。通過協調,晚間調來2台更大型的起重機,繼續嘗試吊起卡車。直到29日凌晨3時左右,以大型機具吊起了卡車的車斗,但是駕駛所在的車頭仍陷在坑中。29日凌晨3時左右,救難人員終於吊起了卡車的車斗,但是駕駛所在車頭仍陷在坑中。(圖/達志/美聯社)警方與消息人士指出,從28日下午起,他們就一直無法與駕駛取得聯繫。且駕駛所在的車頭如今遭遇坑中積水,行動相當困難。消防部門必須要坑中的積水抽出才能繼續救援。此時距離駕駛受困坑中,已經超過24小時。不僅如此,在29日凌晨1時的施工過程中,附近一條道路也發生塌陷,連帶附近餐廳的招牌倒塌,電線桿下沉,導致救援任務越發艱難,夜間的救援工作也一度中斷。八潮市政府部門表示,由於無法排除周邊路面發生進一步塌陷的可能性,屆時地下瓦斯管道可能會因此受損,進而造成瓦斯外洩,因此已經疏散了方圓200米內約200戶的居民,事發地點附近的一處托兒所與另一處無證保育設施也被暫時關閉。

旅日高爾夫好手敗血症過世 享耆壽93歲
日本職業高爾夫協會22日表示,旅日高爾夫好手陳清波14日敗血症過世,享耆壽93歲,陳清波的告別式於日後舉行,喪主為妻子清水紀久子。陳清波職業生涯有12個常規賽冠軍日媒Sponichi Annex報導,陳清波出生於淡水,17歲開始打高爾夫,1951年赴日,在高爾夫俱樂部學習,1959年加埼玉縣東京高爾夫俱樂部,同年他在日本公開賽拿優勝,職業生涯有12個常規賽冠軍。報導稱,陳清波也曾代表台灣參加11次世界盃比賽,1963年起他連6年參加並晉級美國高球名人賽,最佳成績是15名,1981年他拿下日本銀髮族職業高爾夫錦標賽冠軍。據了解,陳清波是戰後的第一位台灣職業球師,也是戰後赴日的第一人,他也積極幫助想赴日發展的球員,如葉彰廷就是陳清波親手調教。而陳清波除了打球,也把高爾夫理論出版成「近代高爾夫」,成為許多選手的聖經,1978年他歸化日本籍,2014年進入日本職業高爾夫名人堂,如今他辭世也讓球壇惋惜,陳清波的告別式於日後舉行,喪主為妻子清水紀久子。

零售冰塊莫名混入玻璃碎片 日本超商LAWSON急回收1300包問題產品
日本知名便利店Lawson日前傳出零售的包裝冰塊可能混入玻璃碎片,因此宣布緊急回收超過1300袋商品。但好在,目前尚無傳出消費者因此受到傷害的情形。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Lawson發布聲明解釋,此次回收的產品為「Lawson Ice 1.1kg」,主要是在東京都、埼玉縣及山梨縣的部分門市銷售,時間集中在12月25日至26日這段時間。Lawson表示,之所以會有如此事情發生,是生產工廠主動通知,這些冰塊在生產過程中疑似混入玻璃碎片。為保障消費者安全,Lawson決定將相關商品全面下架並進行回收。目前已經全數完成,產品總數達1320袋。而好在,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接獲任何顧客反映因食用該產品而健康受損的案例。針對此次事件,Lawson除了提醒消費者不要使用該項產品外,同時也表示,顧客可攜帶購買商品至店舖進行退款處理。Lawson也強調,對於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並承諾加強品質管理以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東京「蘋果病」患者數創自1999年歷史新高 孕婦感染恐致流產
導致臉頰發紅的傳染病「蘋果病」也被稱為傳染性紅斑,感染後會出現發燒、咳嗽、臉頰和手臂出現紅色皮疹等症狀,孕婦罹患「蘋果病」還可能導致流產。近日日本東京都內患有「蘋果病」的患者數量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據東京都政府稱,截至12月1日的1周內,東京都內264家醫療機構共通報796名患者,這是自1999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數字。 綜合日媒報導,傳染性紅斑,即所謂的蘋果病,會導致類似感冒的症狀和皮膚出現皮疹,它主要流行於兒童,但若孕婦被感染,可能會導致流產,該病正以一定的速度蔓延。感染「蘋果病」後會出現發燒、咳嗽、臉頰和手臂出現紅色皮疹等症狀。(圖/X)截至12月1日的1周內,關東地區各縣醫療機構平均通報蘋果病患者的人數為埼玉縣3.49人、東京都3.02人、神奈川縣2.17人、千葉縣2.1人,此外栃木縣有1.31人,群馬縣有0.55人,茨城縣有0.51人,均較前一周增加。3個都道府縣均發布了疫情警告,同時這是千葉縣自開始使用現行標準進行統計以來,首次達到警告標準,埼玉縣則是9年來首次達到警告標準,東京是6年來首次達到警告標準。據東京都政府稱,截至12月1日的1周內,東京都內264家醫療機構共通報796名患者,即每個醫療機構平均通報了3.02名患者,這是自1999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數字,也是自2018年以來6年來首次超過該市警戒級別,目前已連續3週超過東京警戒級別。目前各地地方政府都呼籲民眾要嚴格徹底的防範,由於酒精消毒對蘋果病無效,各地方政府都建議採取感染控制措施,如用肥皂洗手和戴口罩,並鼓勵孕婦不要前往病毒傳播的地區。

對著自民黨總部丟汽油彈 4旬男子駕車衝官邸遭逮
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永田町的自民黨本部,於19日清晨傳出遭人襲擊的事件,一名男子向該建築物前投擲數個疑似汽油彈的物品,後續打算駕車逃逸,結果因為衝撞首相官邸前設置的防禦柵欄無法逃脫,最後遭到警方逮捕。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19日凌晨5點50分左右,該名男子對著首相官邸投擲疑似汽油彈的物體後,原本打算駕車逃逸,但後續因為車輛撞擊到首相官邸前的防禦柵欄,導致無法逃脫。而男子下車後,竟還對包圍上來的警察投擲發煙筒,但最後該名男子還是遭到日本警方逮捕。警方初步調查顯示,該名男子年約40多歲,由於男子駕駛的汽車掛有埼玉縣的車牌,推測男子是住在埼玉縣。在警方將其逮捕後,該名男子始終保持沉默,不願透露任何訊息。而根據現場的調查,男子所駕駛的汽車車廂內,裝載超過10個塑膠桶,內部裝有不明液體,目前警方已對內容物進行進一步檢查。報導中提到,此次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自民黨本部前的部分警用車輛遭到汽油彈襲擊並發生燃燒。東京消防廳獲報後,迅速派出超過10輛警車和消防車前往現場撲滅火勢。一名住在附近的65歲上班族表示,他在清晨6點左右聽到刺耳的警報聲,隨後便目擊了大量警車和消防車駛入現場,氣氛十分緊張。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表示,雖然發生暴力事件,但自民黨原定的選舉活動還是會按原計劃進行。森山裕也強調,不會屈服於這樣的暴力行為。

Number_i發片前先來台拍MV 夜市、麻將桌入鏡滿滿台味
由日本新生代超人氣男神平野紫耀與岸優太及神宮寺勇太所組成的男團Number_i重磅出輯,三人發片前夕先登台為〈INZM〉MV取景做打歌暖身,當中包括南機場夜市、彩卷行、麻將桌全映入眼簾,滿滿的台味。挾著稱霸Billboard、Oricon日本數位榜、YT發燒點閱排行榜 以及首登科切拉音樂藝術節的強大氣勢, Number_i於九月底發行團體首張專輯《No.Ⅰ》(Number One),誓言將用酷勁音樂征服全球樂迷。Number_i自去年成軍後即解鎖許多傲人成就,不僅憑藉著首張單曲〈GOAT〉火速攻上YT每日全球音樂錄影帶排行榜的冠軍,更登上 Billboard JAPAN 綜合單曲排行榜「JAPAN Hot 100」的榜首,此外,乘著這股強大氣勢,3月初所發行的《GOAT》迷你專輯更迅速飆升至Billboard日本單曲銷售榜週榜第一名,並創下Oricon排行榜年度首週數碼下載量的最高紀錄;瞬間躍升樂壇超新星顛峰地位的他們更一舉登上國際三大音樂節之一的「科切拉音樂藝術節」,吸引全球目光,還讓該張迷你專輯《GOAT》迅速躍升至美國 iTunes 綜合音樂排行榜第十,並穩居Hip-Hop榜單第三名。在短短不到一年內累積超強成績的 Number_i 在首張正式專輯《No.I》的初回限定版中一口氣收錄了14首勁歌,最新主打〈ICE〉更完美融合了酷炫的節拍及現代R&B 元素搶佔歌迷耳朵;此外,團員們更在專輯中展現強大音樂才華,無論是平野紫耀操刀製作的〈BON〉,亦或是由神宮寺勇太擔綱製作的〈INZM〉,讓歌迷見識到他們都每位成員優異的音樂實力及全方位才華。而專輯更與日本頂尖藝術家合作,包括 Vaundy和 KEEN (C&K)都為其專輯視覺跨刀,充分展現追求藝術的歷程與多樣性,更凸顯這張專輯的多元魅力。成員三人在團隊的安排下,日前悄悄來台拍攝〈INZM〉MV,踏足台北南機場夜市、台菜餐廳、隧道、修車場等,連路邊包子攤、麻將桌,甚至國立臺灣博物館都入鏡,充斥著滿滿的台味。而隨著首張專輯釋出,Number_i也將於十月啟程展開他們的首次的日本巡演,屆時將踏足仙台、福井、神戶、福崗、北海道、愛知縣、埼玉縣等大型活動場地舉辦演唱會;期待下次有機會再次來台的他們特別提到團體的名稱Number_i具有深遠的意義,代表著「唯一」和「愛」,更透露這個象徵性的名字不僅傳遞了一個訊息,也是對粉絲的一個承諾,即將共同踏上音樂的旅程。

33歲陸男猥褻日本妹在機場落網 佯稱「身上有蟲」亂摸胸部…警揭是慣犯
日本東京一名20多歲女子於6月9日下班,在淺草商店街遇到一名大陸男子搭訕,告知「妳身上有蟲」便把手伸進她衣服裡觸碰她的胸部,事後她趕緊報警,警方查出大陸男子叫做張偉雄,但他以火速出境。最近張偉雄又赴日旅遊,警方早掌握消息,直接在機場將他逮捕,更揭露他是猥褻慣犯。根據日本《富士新聞網》報導,來自大陸的33歲男子張偉雄是一名建築工人,今年6月初他與女友到日本東京旅遊,同月9日他在東京淺草商店街上鎖定一名20多歲的女子,用不流利的日文和對方說「有蟲子在妳身上!蟲!蟲!在背後」,在女子驚慌失措下,他把手伸進女子的衣服內襲胸。女子醒過神後,火速向當地警方報案,警察根據監視器畫面鎖定嫌犯,也查出他的身分是來自大陸的33歲男子張偉雄,不過,張偉雄在隔天就火速出境。警方指出,在受害女子報案前一日,6月8日在淺草也發生一起犯罪方式類似的猥褻案,不排除就是張偉雄所為。事隔4個月,日本警視廳接獲消息,張偉雄5日從香港搭機前往福岡,警方也前往機場將他逮捕歸案;不過張偉雄被捕後,聲稱「完全不記得發生過這種事」否認犯案,全案仍在進一步調查中。據悉近期大陸人在日本犯罪事件頻傳,9月初有一名19歲陸男在東京代木山持刀隨機砍人,火速遭逮捕;9月底有一名18歲陸男在埼玉縣川口市酒駕並逆向駕駛,害一名駕駛人被撞身亡。◎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日本富士山開山2月釀9人喪命 「這路線」死亡人數狂飆2倍
日本富士山開山至今已有2個月之久,但這段時間可以說是災難頻傳,短短2個月內死亡人數多達9人,其中靜岡側的路線死亡人數多達6人,是先前的2倍之多。而根據專家的分析,這背後主要是有2個原因所致。根據《朝日新聞》報導指出,富士山將於10日進行封山,但是在封山前的3天內,呼喊救援的請求頻繁發生,最新的案例發生在7日當天,埼玉縣一名56歲男性在即將登頂之際突然失去意識,最終不幸身亡。報導中提到,之所以死亡意外事件頻傳,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天氣的急劇變化,尤其今年富士山局部雷雨的發生次數十分的多,使得登山者面臨極端天氣的威脅。即使救援隊接獲求助信號,也可能因為惡劣天氣無法及時趕到現場,延誤救援時間,導致更多人無法獲救。救助隊員渥美聰孝表示,天氣惡劣時,救援過程可能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這大大增加了救援難度。第二個原因是登山者的路線選擇。今年山梨側的登山人數被限制在每日4000人,同時實施入山費政策,這使得許多登山者轉向靜岡側的富士宮路線。但兩條路線可以說是差異頗大,相較於山梨側的吉田路線的和緩,富士宮路線的坡度十分陡峭,不少登山者因不熟悉地形而迷失方向或受傷,增加了救援需求。報導中也提到,盂蘭盆節期間,靜岡側的登山人數激增約1.5倍,且有部分人誤入施工道路,這些因素都使得救援情況更加複雜。先前甚至傳出有一名82歲的男性就在過程中跌倒,右膝受傷,儘管最終在救助隊的幫助下,該名長者安全返回,但這也凸顯了高齡登山者面臨的危險。目前也有消息指出,靜岡縣當局正考慮仿效山梨側那樣,加強登山道的通行限制,並進一步完善收費機制,以此應對這些問題。報導中提到,山梨側的入山限制措施被視為是有效遏止登山意外頻發的手段,不僅限制了登山人數,也大幅減少了夜間登山的情況,進而提高了整體安全性。但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部分登山者在登山口封鎖前急於進山,然後先前遭人詬病的輕裝攀登的現象仍然十分普遍。針對這些情況,山梨縣政府正計劃進一步調整登山時間規範,並探索更有效的應對措施。除此之外,有鑑於每年富士山可攀爬的時間十分的短,目前山梨側的觀光協會提出全年開放「富士速霸陸線」的想法,若此提案實行,的確可以有效分散登山季時過多的登山客,但這也等同於,登山客冬季上山,容易遭遇雪崩等意外,這些問題仍需要有效的方式進行管理。

日本琦玉「龍捲風警報」 高中生遭倒塌樹木壓傷…招牌砸擊中年男頭部
日本埼玉縣今(24日)下午颳起疑似龍捲風的怪風,將許多店家的招牌吹落,造成至少一名高中生和中年男子受傷,許多地區也因而短暫停電。氣象廳也發布警報,提醒民眾注意強風、閃電、冰雹等天氣現象帶來的危險。根據《Yahoo! JAPAN》報導,日本氣象廳今天下午1點發布龍捲風警報,點名琦玉縣南部出現疑似龍捲風的強陣風,大氣狀況變得極不穩定,局部雷雨雲形成,南部和北部地區要密切注意天空,如果有雷聲或風向突然變化,要採取預防措施,最好進入堅硬的建築物內避難。龍捲風導致樹木斷掉。(圖/翻攝自kashiya90 X)據了解,毛呂山町已確認有一名16歲男高中生被吹倒的樹木壓傷,被緊急送醫治療,所幸意識清醒,沒有大礙。另外,川口市JR川口站附近有一棟建築物的招牌掉落,砸到一名50多歲的男子頭部,已被送醫治療,幸好人意識清醒。龍捲風一詞成為日本X(Twitter)的熱搜,不少網友分享災情,「有招牌嗎?快要塌下來了,2條車道都被壓碎了」、「秋瀨賽道突如其來的一陣風,讓擋風玻璃裂開,然後一場雷擊又在秋瀨公園引發了災難…很危險吧?」、「天氣突然轉變,出現雷聲、暴風雨,太可怕了」、「我在大宮公園散步時,一棵樹被折斷了」。

日本公寓爆炸造成JR停駛影響2萬人 中國男子說出「真相」蠢到無言
18日晚間,日本埼玉縣川口市附近的一棟公寓大樓3樓發生爆炸,造成8人受傷。爆炸威力連數百公尺外都能感受到。爆炸發生後,日本警方緊急疏散了大樓內住戶,供74戶148人整夜無法返家。同時爆炸導致京濱東北線在内的24班列車延誤25分鐘,影響約2萬名乘客。而這一切的起因,是因為一名住在大樓內的40多歲中國籍男子想開瓦斯輕生,中途反悔了,於是他打開窗戶通風,並且在窗口抽了根菸……據《NHK》報導,18日晚間20時30分左右,川口市並木市一棟15層公寓樓3樓的一個房間發生爆炸,導致房間牆壁、天花板以及陽台等物品受損。警方表示,這場爆炸造成8人受傷,其中包括1名住在爆炸發生房間的40多歲中國籍男子和大樓內的另一名居民,但警方表示他們都有意識,傷勢沒有生命危險。這名全身燒傷的中國男子在被送往醫院時,因涉嫌襲擊警察和妨礙公務而被當場逮捕。據了解,爆炸便是由這名男子引起,他告訴警方,自己因為想要輕生,於是打開了廚房的瓦斯閥門,但是事到途中他又臨時反悔了。於是走到窗邊打開窗戶通風,並且在窗邊等了一支菸,於是引發了爆炸。爆炸發生後,該棟大樓內的74戶共148人全數被緊急撤離,第二天才被允許返回大樓,清點在爆炸中受到波及的財物損失。此外由於爆炸當時的衝擊,震碎了附近建築物的玻璃,許多工作人員徹夜清除週邊道路上的玻璃碎片,以免有無辜民眾因此受傷。位於爆炸公寓旁的JR京濱東北線在内的24班列車延誤25分鐘,影響約2萬名乘客。對於這起爆炸事件,橫濱國立大學安全工程專業資深特聘教授三宅淳巳表示:「當瓦斯中的甲烷氣體充滿房間並與空氣混合時,會形成可燃氣體,顯然是香菸的火星點燃了它,導致了隨後的爆炸。至於該名中國籍男子解釋的「通風後試圖點菸造成爆炸」,三宅表示一旦瓦斯充滿房間,即使開窗通風,瓦斯也不可能立刻散去,以當時的爆炸威力推算,當時房間似乎存在相當量的易燃氣體。這名男子的舉動經日本媒體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許多日本網友嘆氣:「自私也要有個限度。」、「不要把別人捲進麻煩裡啊,為什麼不在自己的國家做呢?」、「希望他會為自己造成的災難道歉。」、還有人憂慮表示,自殺造成的瓦斯爆炸,根據日本的「失火責任法」,該名男子理應要賠償對周遭住戶造成的財產損失,但是顯然這名男子不會有賠償的財力,到時眾多被無端捲入的受害住戶,可能會面臨求償無門的窘境。但也有網友指出,即便這名男子想要開瓦斯自殺,現在的日本公寓也理當會配置瓦斯洩漏的警報裝置,為何沒有警報器沒有發生作用,應該要請有關當局繼續進行調查。◎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日本埼玉縣公寓大樓爆炸造成3人受傷 JR京濱東北線停駛進行安檢
18日晚間,日本埼玉縣川口市附近的一棟公寓大樓3樓因不明原因發生爆炸。警方和消防部門稱爆炸造成3人受傷,但均意識清醒,傷勢不重。不過爆炸後大樓的水泥碎塊、玻璃震飛一度,不少碎片甚至被彈飛到一旁的道路上。因為爆炸處鄰近JR京濱東北線的西川口站,事發後有民眾稱在京濱東北線聽到「異常的噪音」,因此JR京濱東北線已宣布暫停運作進行安全檢查,附近的道路也暫時被封閉。據《NHK》報導,琦玉縣川口市並木2丁目一處公寓3樓在18日晚間發生爆炸,警消獲報派出12輛泵浦車和4輛救護車前往現場,到場後迅速撲滅火勢。消防部門稱,現場確認有3人受傷,但均意識清醒,沒有生命危險。至於詳細爆炸原因,仍待警消調查釐清。由於爆炸威力強大,公寓大樓對面的超市,以及附近許多臨街建築的窗戶都被震破,一名員工告訴媒體,「只聽到一聲巨響,就看見商店的窗戶瞬間同時破裂。」事故地點50公尺處也有一間中餐廳的窗戶碎裂,所幸顧客及員工都無人受傷。一名用餐的顧客表示,「我聽到一聲像雷鳴一樣的聲音,然後像地震一樣搖晃,嚇得我趕緊跑到餐廳外面。這是我第一次經歷類似事件,真的很嚇人!」另外,JR東日本線宣布,由於該爆炸現場位於JR京濱東北線西川口站以東約150公尺的住宅區,有回報稱在西川口站聽到奇怪的噪音,因此JR京濱東北線已宣布暫停運作進行安全檢查,京濱東北線、宇都宮線和高崎線的部分列車也會出現延誤。JR東日本線宣布,爆炸後有回報稱在西川口站聽到奇怪的噪音,因此JR京濱東北線已宣布暫停運作進行安全檢查。(圖/翻攝X/@chatoraneko)

靜岡縣飆破40度!日本26都縣發布中暑警報 東京86人中暑送醫
目前,日本各地也正受到極端酷暑侵襲,位於日本本州中部的靜岡縣,7日被觀測到出現攝氏40度高溫,不僅是今年日本首例,也創下當地逾80年的氣溫觀測紀錄新高。當局已針對全日本26個都縣發布「中暑警戒警報」。綜合日媒報導,日本氣象廳發布消息,稱西日本和東日本大部分地區7日受到太平洋高氣壓影響,氣溫持續攀升。靜岡市於下午1時18分觀測到攝氏40度的高溫,這是自日本1940年開始氣象觀測以來,當地史上最高溫,也是今年全日本第一個達到40度以上的地區。截至7日下午2時,日本各地最高氣溫依次為群馬縣下仁田町39.8度;福島縣浪江町、山梨縣大月市、靜岡縣濱松市38.8度;兵庫縣豐岡市38.2度;京都府舞鶴市38.1度。氣象廳和環境省警告,除了高溫外,由於濕度也高,因此中暑風險飆升。包含關東至沖繩在內的26個都府縣都發布了「中暑警戒警報」。受警報影響的地區包括東京都(不含伊豆和小笠原群島)、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茨城縣、群馬縣、靜岡縣、愛知縣、三重縣、福井縣、兵庫縣、奈良縣、和歌山縣、廣島縣、島根縣、鳥取縣、愛媛縣、高知縣、山口縣、福岡縣、大分縣、長崎縣、熊本縣、宮崎縣、鹿兒島縣及沖繩縣(不含大東島地區)。據東京消防廳統計,7日光是截至下午3時為止,就有86人因中暑被緊急送醫治療,年齡分布為3至98歲,其中有2名男性為重症。日本環境省呼籲民眾,請避免非必要及非緊急的外出行程,待在室內也請記得開啟空調。

東京災害級高溫!逾百人中暑送醫、3人重症 今恐飆破40度
西日本地區於昨(6)日達到37度的高溫,東京都更疑似有119人中暑送醫急救,而日本東海、關東部分地區今(7)日將出現災害級的危險性高溫,氣溫恐達40度。綜合日媒報導,日本各地氣溫正在持續飆升,截至5日為止,全國共有162個區域達到「猛暑日」標準(最高氣溫超過35度),預計7日就會超過200個,其中包括名古屋將達37度,靜岡、熊谷、前橋等地則預計有38度,東海和關東內陸地區最高溫將會逼近40度。此前,東京都6日共有119人因中暑送醫急救,年紀最小為2歲、最大則是99歲,其中更有3人為重症,年齡在70至90多歲之間;而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等26個都縣更發布了「中暑警戒警報」,提醒民眾盡量不要做激烈運動,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並要隨時補充水分,適當使用冷氣來降溫。降雨方面,昨日東京多個地區降下雷雨,導致道路淹水、十字路口能見度變差,部分車站也開始「下小雨」;東北地區今天將持續受到鋒面影響,預計會降下大雨,也需警戒土石流等災害;北陸地區上午會出現短暫晴天,天氣將逐漸轉陰,晚上可能降雨;東北北部則會出現伴隨著打雷的間歇性降雨。而到了8日,隨著鋒面持續南下,停留在北陸、東北一帶,將在該地帶來大雨,應嚴防土石流、低窪地區積水和河川暴漲等狀況。

他搭火車12小時繞圈650公里 男子到終點站醒不過來「猝死車廂」
日本發生一起男子在列車上逝去的情況,當時,列車駛進終點後,工作人員發現這名男乘客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於是便上前要叫醒他,但工作人員事後發現,該乘客早已沒了呼吸,經調查發現,該名乘客搭車近12小時、行駛超過650公里,但周遭乘客都沒人發現他早已過世。據日本《Sora News 24》報導,5月11日晚間7時許,列車停靠終點站小田原車站,準備結束一整天的路線行程,但卻發生一名男性乘客在列車上死亡的事件。經查,該名死者搭乘列車的時間總計11小時32分鐘,行駛652.7公里,穿越東京市中心4次。根據報導,這名男子在事發當日上午8時2分在東京市中心澀谷站搭乘湘南新宿線列車,行經埼玉縣,大約2小時之後抵達終點站,即栃木縣的宇都宮車站,列車接著走上野東京線往南行駛,從栃木縣經埼玉、東京一路到神奈川縣,這趟路程大約3小時,接著又依照同樣路線於同日下午4時15分返回宇都宮車站。這名男乘客從上車後不久又開始在座位上睡覺,其他乘客都沒有發覺異常,據推測,男子很有可能在上午10時左右第一次抵達宇都宮車站之前就已經去世,或至少是失去意識或無法移動。當車站工作人員見狀仔細一看,發現男乘客毫無反應、甚至沒了呼吸,儘管進行搶救依然無法挽回他的性命。日本警方已排除他殺的可能性,身上並沒有明顯傷勢,且在其他乘客的眼中,他看起來就像是在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