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銀行
」 國票金 安泰銀行 耐斯 安泰銀 併購
國票金還有戲5/提油救火 國票發重訊 間接證實創投稅後淨損五億
針對CTWANT《國票金還有戲》系列報導內容,國票金(2889)17日發重訊,其中國票金所屬國票創投子公司,依2022年經簽證會計師查核財報,資本額17.5億元,股東權益總值為12.48億元,並無淨值負數之情形。經CTWANT調查,以國票創投當時資本額17.5億元與會計師簽證下來的股東權益12.48億元數字對照,恰恰說明創投當時大虧超過5億元。而依國票金111年報揭露,「國票創投投資產業以半導體、電機機械與傳產類股之比重較高,111 年底有價證券投資金額為12億306萬元,受全球資本市場大幅波動影響,台股相應走弱,國票創投全年度稅後淨損5億456萬元」。國票金17日重訊提及,關於京城銀行併購事宜因雙方未有共識,並未進入董事會討論;本公司於2022年首次辦理現金增資案,獲主要股東全力支持,認購踴躍,順利完成募集。對此,CTWANT調查,在2022年股東增資案上,耐斯代表董事當時在董事會上曾對增資案投反對票過,另據媒體報導,國票金第一波詢購時,陳冠舟等原董事就悉數放棄認股;再者,併購大都會人壽、安泰銀行兩案上,耐斯代表董事係直接表態反對投票。此外,國票金17日重訊表示,各子公司辦理投資及授信業務,經查如涉關係人交易之情形,係按金控法45條規定程序辦理,遵循公司治理制度;其中持有雷虎生技係雷虎科技子公司,投資時陳冠如先生尚未擔任雷虎生技董事長,另子公司目前與愛之味公司並無授信往來,有關投資雷虎生技帳面虧損事宜,均已依內部規定辦理檢討呈報。CTWANT調查,國票創投投資雷虎生技時,陳冠如當時雖非雷虎生技董事長,但他是控股母公司雷虎科技的董事長;另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雷虎生技12位董監中,竟有1/3來自國票體系,包括國票金董事陳冠如、國票證券與國際票券獨董及國票創投法人代表,顯示雙方人事高度重疊。熟悉相關法規的金融人士向CTWANT記者分析,此結構形同實質關係企業,恐涉金控法第45條關係人交易審查疏漏,踩在產金分離原則的灰色地帶,國票金雖已強調形式合規,卻難消市場對公司治理的疑慮。

國票金還有戲1/「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 耐斯阻擋國票金併購擴張淪最小金控
「5月27日最高法院一項判決,確認當年國票金(2889)欲併購安泰銀(2849)一案合法合規,全案判決確定不得上訴,耐斯集團纏訟3年多後,終於還國票金一個公道。」一位國票金老股東接受CTWANT記者採訪,不見勝訴喜悅,因為這門婚事早已破局,「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 今年,十四家金控大賺近6000億元,各家銀行、保險及證券三業獲利引擎齊發,寫下史詩級勝績,國票金只賺了其中的27億元持續吊車尾,因為以票券及證券起家的國票金,是唯一無實體銀行或保險的小金控。 國票金成軍23年來,除了每三年的改選大戲,吵得乒乒砰砰,其實經營團隊為擴大規模,四度提案併購或收購壽險及銀行,這份努力屢遭特定股東反對。「2021年併購安泰銀行一案,可說是成立以來最接近成功達陣的一次。」該名老股東說,這樁喜事,郎有情妹有意,股東會也表決通過,誰也沒想到,竟遭自家股東打官司要撤銷,如今官司判下來雖然公司勝訴,但婚事早已告吹。 CTWANT調查,國票金2021年營收破百億,稅後淨利46億,配息1.15元,股價一舉掙脫10元攀上17元,營運與股價、市值均創下史上高點,無異是迎娶安泰銀的「良辰吉時」。 據此,買賣雙方經營團隊努力一年多,與主管機關溝通,取得首肯後再同步開董事會及股東會,提出以約337億元股份轉換取得安泰銀行100%股權。其中,國票金董事會開了十場「會前會」,每場3到4小時,2021年10月15日經過5小時馬拉松式會議,終於表決通過,並在12月初召開股東臨時會,以73.54%贊成通過此案。 豈料,半個月後,小股東們的惡夢重演。國票金股東耐斯集團魏姓董事兩度召開記者會,指控該併購案事涉違法,並展開司法戰,由「台灣苗農乳品、國證投資開發及資通國際開發」於2021年12月29日及隔年1月11日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提起訴訟。這三家提告公司皆是由耐斯集團二代陳冠舟的弟弟陳冠如所投資,兩人現為國票金控總經理、國票綜合證券副董事長。國票金控是目前14家上市金控中唯一無實體銀行或保險的金控。圖為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圖/報系資料) 依據記者會及訴訟案內容,主要指控是國票金前總座丁予嘉與安泰銀前董座丁予康為親兄弟二等親關係,後者並持有安泰銀股票,涉及金控法第45條的利害關係人,董事會應採「特別決議」,但董事會僅採「普通決議」,因此訴請董事會決議無效以及撤銷國票金股東臨時會決議。金管會隨即在2022年1月底,對此案表示「予以緩議」。 該股份轉換契約期限一年,約定「最終交易日」(2022年10月13日)前夕,智慧商業法院宣判國票金董事會決議並未違反金控法,六天後,也將撤銷國票金股東臨時會決議的訴訟案予以駁回。國票金獲勝訴,但原告方耐斯集團不服提上訴,直到今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宣判駁回,國票金再次勝訴。 「上市櫃企業普遍共識是,為避免商業爭議事件影響公司,多採『速審速決』,接受智慧商業法院判決。」一名金融界人士分析,「若三年前,耐斯不上訴,就有機會重啟該併購案,那麼今日國票金樣貌,肯定是大不同。」 「一樁數百億元併購案,從找到合適對象,雙方能情投意合,還要經過主管機關認可,談何容易,竟可以司法訴訟輕易杯葛。」一名專業人士分析,這樁美事竟成金融史上的怪譚。 今年四月間,凱基金併購安泰銀告吹,安泰銀仍是待嫁之身,國票金為何不重啟此案?在會被自家股東提告陰影下,內部早起了寒蟬效應。國票金董座魏啟林二年前曾回應,「已事過境遷,回不去了!」今年5月23日股東會上,小股東們也隻字未提。 「沒哪一家金控像國票金大股東們自己在搞內耗,原地打轉!」小股東無奈地說,「23萬名股東能向誰申冤?」 國票金控對於最高法院的勝訴判決確定,5月27日發布重訊表示,本公司辦理併購業務,均依公司治理及恪遵法令執行,對於智財商業法院及最高法院歷時審理及確定判決,樹立金融控股公司法之認事用法典範,深為敬佩;同時也尊重股東依法主張訴訟權,惟耗費社會司法資源,僅表遺憾。

國票金還有戲2/耐斯拿「董總親兄弟」涉法興訟 陳冠舟陳冠如慘遭法院打臉
纏訟3年多的國票金併購安泰銀案,日前終獲勝訴。此案不但最高法院重視,金融圈及法界也高度關注,因為原告方耐斯集團以國票金前總座與安泰銀前董座為親兄弟,主張二等親關係恐違反金控法第45條,「法界議論,若該案有涉及違反金控法的話,那麼很多併購案都有機會面臨重新審視。」一位金融專業人士告訴CTWANT記者。 國票金併購安泰銀行一案,2021年經董事會及股東會通過,行將啟動之際,耐斯集團以涉違反金控法的利害關係人等主張,提起「董事會決議無效」及「撤銷股東會決議」訴訟,經智慧商業法院初判並無違法,耐斯集團不服提上訴,最高法院仍判決並無違法,國票金終獲勝訴。國票金併購安泰銀行一案,本已在2021年經董事會、股東會通過,如今卻因特定股東提起訴訟纏訟,最終告吹。(圖/報系資料)「兩份判決內容都說,耐斯主張違反金控法是錯的,換股契約僅適用企併法,本就不適用金控法。」法界人士分析,「再者,安泰銀董座、國票金總座二人親兄弟關係,不是金控法所稱『有利害關係之第三人』,當然也不適用金控法。」白話文來說,股權轉換契約的交易對象是[企業法人」安泰銀行,並不是丁予康董座本人。 據了解,最高法院非常重視此案,宣布判決隔天還特別發布新聞稿,說明判決主要理由。這位法界人士向記者解釋,國內金控業、傳產業甚至科技業,有多少兄弟檔股東或經理人,若此案違法,那麼有多少併購案得重新審視。 「遭點名丁氏兄弟,如今一個退休,一個改當作家。」一名金融專業人士為丁氏昆仲惋惜,也提醒此案原告方耐斯集團陳冠舟及陳冠如不也是親兄弟,他們不但是國票金股東,還是在位的金控總座及國票證券副董,「難道也要因為兄弟關係,被人用金控法第45條來檢視他們進入國票金20年來有無避開利害關係人交易?」 這次提告的三間公司(台灣苗農乳品、國證投資開發及資通國際開發)都是耐斯集團的關聯企業,並且法人董事均有陳冠如為代表人。今年53歲的陳冠如,自2005年起擔任國票創投董事長,獲利平平,2020及2021兩年賺比較多,2022年卻大賠5.04億元,本業淨值為負,形同破產,隔年才遭撤換,兩年前國票金改選後,以國票金控法人代表身份出任國票證券副董事長。 陳冠如擔任國票創投董座18年期間,以個人名義投資雷虎科技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其間主導將醫療器材部門獨立為雷虎生技公司,並由國票創投以每股28.75元買入雷虎生技1000張,之後持續加碼至1435張,從雷虎生技的公開資料顯示,國票創投持有雷虎生技之股份達5.97%。國票金股東耐斯集團二代陳冠如,現為國票綜合證券副董事長,他以個人名義投資雷虎科技之外,國票創投在其擔任董座期間也投資雷虎生技。(圖/報系資料) 國票創投因此成為雷虎生技,僅次於雷虎科技的最大股東,這項頗具爭議性的關係人交易投資案,掛帳十餘年,帳上虧損鉅幅,另依今年6月雷虎生技辦理現金增資案每股價格15元,國票創投帳上評價形同腰斬,此一燙手山芋,迄今無人敢提出檢討。 此外,雷虎科技2015年陷財務危機,陳冠如接任董座,三年後再接雷虎生技董座,愛之味子公司第一生化科技也參與雷虎科技私募案。國票金最新年報揭露,陳冠如目前兼任雷虎科技、雷虎生技等董事長,陳冠舟亦兼任雷虎科技董事。 「依公司法第178及第206條,陳冠如身為國票創投董座時,又投資其擔任董事的雷虎科技子公司雷虎生技,兩家公司董事會決議時,不得加入表決,且須說明自身利害關係,若無利益迴避,董事會決議程序有瑕疵,決議都將視為『自始當然無效』。」熟悉公司法人士指出。 據媒體報導,有關耐斯集團的交易,曾讓國票金經營層燒腦,例如2006年耐斯集團代表董事提案,由國票創投投資陳哲芳家族投資的「馬哥波羅國際開發」一億元,遭當時洪三雄一派反對,在公股緩頰下「撤案」收場;隔年,國票金對愛之味5.69億元授信案,其中3.8億元為無擔保授信,兩派民股再起戰火,最後在公股董事代表支持下通過。 「這些利害關係人及爭議性投資交易,是否違反金控法的利害關係人交易法規,有無涉及證交法非常規交易背信之虞?金檢局數年來從未調閱查核詢問,內部員工也紛紛噤口。」該人士無奈地說,若依耐斯集團此番以丁氏兄弟關係提告,來檢視陳氏兄弟歷年在國票創投及國票金對雷虎生技等投資或授信案上,怕也要鬧得翻天覆地,「怎能雙標?」 國票金控對於最高法院的勝訴判決確定,5月27日發布重訊表示,本公司辦理併購業務,均依公司治理及恪遵法令執行,對於智財商業法院及最高法院歷時審理及確定判決,樹立金融控股公司法之認事用法典範,深為敬佩;同時也尊重股東依法主張訴訟權,惟耗費社會司法資源,僅表遺憾。

國票金還有戲3/金控前總座不忍出書大喊「太荒謬」 耐斯檔併購案只為「一己私利」
隨台新金(2887)完成併購新光金(2888),玉山金(2884)收購保德信投信,以及永豐金(2890)買下南霸天京城銀(2809),台灣金融業可說是進入金控2.0戰國時代。 當各大金控啟動併購,搏版圖、擴大規模及拼獲利之際,國票金(2889)部分特定股東卻反其道而行,三年前就董事會及股東會通過的安泰銀併購案提起訴訟,終至破局,儘管月前最高法院判併購案合法合規,但已無力回天。 事實上,在14家金控中,以票券及證券起家的國票金,因無銀行及保險而掛車尾,經營團隊就特別賣力,自2010年以來,四處尋求併購對象力拼「轉大人」,先後提過美商大都會、京城銀、三信銀及安泰銀等併購或收購案,部分因特定股東耐斯集團反對,最後都告吹。2010年4月19日時任董事長洪三雄(中)與美商大都會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孟子文(右)開記者會,宣佈35.5億元收購案,最後遭股東耐斯集團反對破局,美商大都會後由中信金併購。(圖/報系資料) 為何金控業拚大者恆大,國票金仍在「裹小腳」?三年前因安泰銀併購案而「被閃辭」的前國票金總經理丁予嘉,退休後2022年出書《今貝世界》(貪),給了具參考性的答案,「部分大股東害怕自己的股權被稀釋!」 丁予嘉在這本類自傳小說寫了四個貪的故事,最後一個故事中,他升任金控總經理,「首要任務是擴大並開展金控版圖」、「追求成長的唯一路徑,就是併購。」安泰銀行前董事長丁予康是國票金前總經理丁予嘉「小哥」,兩家併購案中丁予嘉全程迴避,仍「躺著也中槍」被閃辭。(圖/報系資料)十五年前,時任國票金董座洪三雄提案,併購美國大都會人壽,遭耐斯集團派以「買價評估不實」反對,在股東臨時會上霸佔麥克風、緊咬程序,甚至發生肢體衝突等,股臨會仍通過此案,反對派不放棄揚言興訟,震驚了金管會,最後予以駁回,如耐斯集團所願。 參與此案的丁予嘉十分不解,當時利率低檔已久,壽險公司因利差損大價格便宜,提案時大股東們都滿意,一進入董事會反對派竟然變臉,並在股臨會上演鬧劇,事後才真相大白,原來是兩派大股東「人事安排談不攏」;兩年後,大都會人壽被中信金以1.8億美元,比當時收購價31億元高出將近一倍。對於「暗藏一己之私利」、「壞了正當的大事」,丁予嘉嘆「荒謬至極」! 此案破局後,國票金2014年鍥而不捨,提出以每股31元併購京城銀,仍遭特定股東以太貴、怕股權稀釋而反對作罷,2015年6月金管會開放金融業展開收購,國票金一馬當先,提出以每股16.5元收購三信銀51%股權,最後因股東惜售而宣告失敗。 國票金沒放棄尋求擴大機會,2021年提出併購安泰銀,丁予嘉因安泰銀董座丁予康是「小哥」,從頭到尾主動全程迴避,此案進入股臨會前最後兩天,金管會官員與耐斯集團竟「不約而同地咬定同一件事」,兩兄弟關係涉及金控法第45條,擺明對法條規範主體「交易法人」而非「交易行為的自然人」,視若無睹。 這回,「躺著也中槍」的丁予嘉看明白了,為顧全大局,索性在股臨會前夕閃辭,無奈,此案最後仍因耐斯集團提起訴訟而破局。 為何反對派「睜眼說瞎話」?丁予嘉在書中清楚剖析,「檯面上說不出來的考量」,該併購案除了雙方換股還要現金增資,反對派持股約7%,按比例「至少拿出十億多元,否則股權就會被稀釋」,「不認,就要面臨董事的席次減少,喪失控制力。」 照理,金控董事會成員或大股東擔憂「股權被稀釋」「董事席次減少」,本是天經地義,但若只有這心思沒能望見金控搏大的共好局面,那麼,小股東何時才能盼到國票金擺脫裹小腳的那一日? 國票金控對於最高法院的勝訴判決確定,5月27日發布重訊表示,本公司辦理併購業務,均依公司治理及恪遵法令執行,對於智財商業法院及最高法院歷時審理及確定判決,樹立金融控股公司法之認事用法典範,深為敬佩;同時也尊重股東依法主張訴訟權,惟耗費社會司法資源,僅表遺憾。

國票金還有戲4/國票金股東共治失靈 耐斯形同市場派損傷公司利益
「國票金明明三大股東合治,陳冠舟擔任國票金控總經理,陳冠如擔任證券副董事長,兩人均為金控董事,是名符其實的『公司派』。」一名金融業高層向CTWANT記者不解地說,對內杯葛議事也就算了,對外開記者會或使出訴訟手段,不顧惜公司形象,豈不成「市場派」? 「當年,國票金股東耐斯集團董事大張旗鼓,開記者會抨擊併購安泰銀行涉及違法,讓人很納悶,唱衰自己公司的股東,究竟是公司夥伴?還是敵人?」該名人士指的是,2021年12月國票金召開股臨會,以七成多贊成通過安泰銀併購案。因此案閃辭的前國票金總座丁予嘉在所寫的《今貝世界》形容,「反對的民營大股東『造勢般』地召開記者會」,公開宣布要提告。食品起家「愛之味」耐斯集團,擴大事業版圖到金融界。圖為耐斯創辦人陳鏡村(中)、陳哲芳(右)與陳鏡仁三兄弟。(圖/報系資料)在台灣金控史上,國票金的大股東爭戰,可說最長的八點檔,每三年改選打一回,每回提併購案也要打上一回,戰事頻仍,蔚為奇觀,無人能敵。 國票金的爭戰大戲,與成立背景有關。話說2001年,政府開放金控執照16張,可跨業經營銀行、保險、證券等,引來各路人馬爭相申請,當時「老三票」(票券業)中的國票董座林華德也爭得一張;而食品起家的耐斯集團總裁陳哲芳,收購泛亞銀行(更名寶華銀行,後由金管會接管、併入星展銀行),後退場,在陳水扁時期取得支持,轉進國票金,兩名兒子也一起到任參與經營。 與其他金控不同,國票金並無單一絕對大股東,林華德下台後,台灣金融資產董座洪三雄接任,獲台產及美麗華集團力挺,後又邀旺旺集團投資,耐斯集團則在2011年遊說財政部大舉入主,據此,國票金由三大派股東共治,也埋下每三年改選、併購案或人事案就禍起蕭牆的遠因。 依公司治理,董事會本該監督經營層,並兼顧股東權益,董事意見不一實屬正常,均可透過溝通及表決達成共識與決議,然國票金內部紛爭,屢次由耐斯集團召開記者會向外敲鑼打鼓喊話,例如2010年國票金提案併購大都會人壽,耐斯集團便召開記者會,指控買賣評價不實、揚言興訟,最後此案破局,隔年中信金以更高價併購大都會人壽,但已無人核實,記者會上的指控是否為瞎說。 三年前的國票金與安泰銀併購一案,耐斯集團兩度召開記者會,高喊「疑假撤資、真入主」、「呼籲金管會嚴查」,更兩度按鈴提告,要求發布重訊等同家常便飯,因而成了金融市場「談資」及媒體最愛的標題,儘管經營團隊說明解釋,聲量均敵不過身經百戰的耐斯集團。 丁予嘉退休後寫書揭真相,對反對派大股東主張理由,評為「似是而非」「啼笑皆非」,道理很簡單,首先,被收購銀行的大股東美國私募股權基金運作方式只為獲利了結,不會再回頭參與經營,再者,這家私募基金早已寫好切結書,拿到金控股票後一年內出售完畢。 回頭看來,如同今日ChatGPT一本正經說瞎話般的指控,在官司吞敗後無人更正或道歉,莫怪國票金小股東們及內部人,對大股東們網內、網外互打,家醜不斷外揚,不堪其擾,搖頭嘆息。 併購安泰銀行受阻後,新冠疫情爆發、美國暴力升息,國票金遇大逆風,2022年首次辦現金增資,起初耐斯集團反對,在官股支持下通過,「有趣的是,耐斯集團竟反過來鴨霸提案,要求公司將原股東未認購的額度,全數由耐斯集團認購,遭到董事會否決後,竟又跑去向媒體、金管會告狀。」一位金融業高層觀察。 「一如以往,以公司治理等冠冕堂皇理由進行干預,避免股權被稀釋,也阻止了公司版圖擴大與成長。」該人士憂心地說,國票金轉投資的純網銀樂天銀行,遲遲無法獲利,2025年上半年營收獲利衰退,「為維持子公司資本健全,增資已是迫在眉睫,屆時內部大股東間,恐又是一番爭戰。」國票金每三年改選及併購案上,頻傳特定股東反對與爭戰,何時才能看見大未來。圖為國票金控2020年旺年會。(圖/CTWANT資料照)眼見國票金明年又將改選,「陳冠舟、陳冠如兩兄弟該拿出格局與企圖心,停止內耗。」一位老股東語重心長地說,「是誰在推改革、拚公司轉型升級?是誰在為一己私利扯後腿,攔阻前進?股東們已然越看越清楚!」 國票金控對於最高法院的勝訴判決確定,5月27日發布重訊表示,本公司辦理併購業務,均依公司治理及恪遵法令執行,對於智財商業法院及最高法院歷時審理及確定判決,樹立金融控股公司法之認事用法典範,深為敬佩;同時也尊重股東依法主張訴訟權,惟耗費社會司法資源,僅表遺憾。

「陶朱隱園」賣屋還債? 中工及遭點名背書的中石化「這樣回應」
威京小沈遭收押,群龍無首下,威京集團不時傳出財務警報,這回就連旋轉超豪宅「陶朱隱園」也驚傳連續2個月未依約繳交貸款利息,將「賣屋還債」。媒體點名該聯貸案為中石化背書、董事長陳瑞隆同意授權允許出售「陶朱隱園」償債。今(9)日也中石化發出聲明澄清,「中石化背書」等語句,與事實不符,特此澄清。「陶朱隱園」主要股東分別是中華工程佔23%、亞太工商聯佔77%。據《自由時報》報導,聯貸由亞太工商聯出面承借、中石化背書,於2018年底與安泰銀行、國際票券主辦的銀行團簽訂總額達85億元的聯貸案,主要擔保品即為「陶朱隱園」。因房屋遲遲未賣,資金壓力大,一年利息加上稅費需花掉5億多元,集團想方設法籌錢。報導也指出,威京集團旗下的亞太工商聯已連續2個月未依約繳交貸款利息,銀行團正評估啟動處分擔保品程序。聯貸主辦行已與中石化協商處理機制,獲董事長陳瑞隆同意授權,允許聯貸銀行逕自出售擔保物件以償債,「避免走法拍程序,大家都難看」。中石化則發聲明表示,部分媒體報導涉及亞太工商聯聯貸案及「陶朱隱園」擔保品處理事宜,其中有關本公司(中石化)之報導與事實不符,為維護公司聲譽並避免市場誤解,特此鄭重聲明如下:一、亞太工商聯為獨立法人公司,依公司治理原則由其股東會授權董事會獨立運作。中石化並未投資亞太工商聯,亦未指派任何人員擔任其董事或經營職務,且從未對其提供任何形式之財務背書或保證。二、媒體所指「中石化背書」等語句,與事實不符,特此澄清。三、有關亞太工商聯與聯貸銀行進行溝通及協商時,均由亞太工商聯依其公司權責獨立進行。中石化董事長陳瑞隆僅在協商之最後階段有出面協助溝通,並提供諮詢意見。四、中石化目前財務與營運皆正常運作,謹鄭重聲明中石化與該聯貸案並無任何關聯,請市場及投資人鑒察。對於是否未依約繳交貸款利息,銀行團正評估啟動處分擔保品程序,中工發言人程安慈回應,「我們跟這件事情沒有直接關係,我們已經分屋,所以是獨立。中工財務一切正常,目前積極銷售中。」

國票金併安泰銀程序合法! 最高法院認證董事會及股東會決議有效
國票金融控股公司股東臨時會特別決議以股份轉換方式收購安泰銀行,獲最高法院支持!國證投資公司雖主張本案涉及利害關係人交易,董事會決議未依《金融控股公司法》第45條採取「重度決議」程序,應屬無效,並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或依公司法第189條予以撤銷。最高法院昨(27日)維持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見解,駁回國證投資公司上訴確定,因此金融機構間的股份轉換併購案不適用《金控法》第45條規定。本案源起2021年10月,國票金控董事會通過以現金與特別股為對價,收購安泰銀行全數股份的「股份轉換案」,並於同年12月經股東臨時會特別決議通過。國證投資公司指控交易涉及董事及總經理的二親等關係,應屬利害關係人交易,依法須經三分之二董事出席、四分之三出席董事同意的「重度決議」,但董事會僅以過半數通過,決議程序違法、無效,進而衍生本案股東會決議是否有效等問題。最高法院認為,《金控法》第45條規定,是為避免金控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非常規交易,故規定各該授信以外交易須經董事會重度決議,目的是防止圖利與不當交易,屬該法第三章之範疇。但本案為企業併購行為,屬於《金控法》第二章及《企業併購法》所規範的股份轉換,兩者目的與適用對象不同,因此不應類推適用第45條的重度決議要求。最高法院進一步指出,股份轉換作為企業併購行為,相關法令已有完善規範,包括需經主管機關核准、董事會與股東會特別決議通過、委請獨立專家評估交易對價合理性等。現行法律體制已充分保障股東與相關利害關係人權益,並無適用《金控法》第45條之必要。因此,國票金控本次董事會及股東會程序合法,駁回上訴人國證投資公司請求,維持原審判決結果,確定此併購案決議有效。本案由最高法院民事第八庭審理,審判長為鍾任賜、合議庭成員為黃明發、呂 淑玲、陶亞琴、林麗玲等法官。

香港富豪「賤賣豪宅」搞詐騙 台中檢調獲報追查中
號稱台北信義計畫區新地標「台北天空塔The Sky Taipei」開發案,香港富豪馬廷海被控涉嫌背信挪用公款10億元,馬遭北檢列為被告偵辦,也被香港法院宣告破產,但馬再被爆料透過新朗興業公司以「包裝債權」名義,在去年倒債前夕以現金折價拋售台中豪宅「新朗日匯」,傳產公司老闆及醫生逾20人受害,每戶至少已付3000萬元款項,至今無法過戶,詐騙金額逾10億元,台中地檢署及金管會已接獲檢舉,正積極追查中。去年1月,北檢搜索偵辦天空塔掏空案,調查曾為碩河開發董事的馬廷海、副董事長的邱冠勳涉嫌背信掏空。去年11月馬廷海遭香港法院宣告破產。依我國《公司法》規定,馬廷海的碩河開發董事職位也將不保。2020年馬廷海主導的香港新朗興業台灣分公司,以新朗日匯為擔保品向安泰等銀行聯貸76億元,有128戶滯銷由銀行信託,最近認列呆帳聲請法院拍賣。但馬在破產前一年,透過仲介及王姓律師針對頂級客群在台北及台中等地舉辦多場團購說明會,以現金價打6折誘騙投資。新朗興業法定代理人沈靜宜簽約在場,之後無法過戶挨告,法院調查沈靜宜早已離境,而新朗公司鍾姓財務長也行蹤不明。檢調和金管會最近又接獲檢舉,馬廷海用包裝債權方式,吸引豪奢大戶投資新朗日匯,雙方簽訂借貸合約,借貸合約6000至8000萬元實際僅匯款約4000至5000萬元,其餘當作預扣利息及其他費用,約定到期日可選擇拿到價值約6000至8000萬元的豪宅;新朗的王姓律師、曾姓代銷人員皆宣稱馬廷海需要現金周轉,只有20戶售完為止,以飢餓行銷誘騙受害人,迄今沒有任何房地車位解除信託、塗銷抵押及過戶,始知上當。被害人控稱,新朗公司拖延交屋理由一變再變,一開始說因為新朗是港商,交屋及過戶流程較慢,後來又推說因為被債權人扣押產權而無法交屋;其間還有自稱安泰銀行代表人員表示銀行會配合交屋,實際上該戶並未被債權人扣押,銀行貸款也未償還。離譜的是,新朗公司仍置之不理,還接洽大型建商打算包裹賤價出售餘屋,形同「一案多賣」。被害人甚至發現,應屬安泰銀行聯貸案擔保品的新朗日匯豪宅,竟有6戶悄悄轉到新朗名下,其中2戶打通且正在裝潢,屋主是邱冠勳之父邱憲道。銀行為何在新朗公司未還清債務的情況下,將6戶豪宅解除信託並移轉登記,是否符合內稽內控與授信規範,呼籲金管會查明。巧合的是,日前傳出有位香港基金黃姓經理人宣稱將買下天空塔上層股權,在台北、香港、美國等地募資,提供約30%的年借款利率,保證該債權會以即將取得的天空塔股權作擔保;如果1年內無法還款,則以230%的債權金額換取等值的天空塔樓地板面積。這種以極高利率的債權搭配不動產作為擔保吸引投資人,和台中新朗日匯「包裝債權」銷售豪宅類似,是否用與台中類似手法詐騙吸金亟待檢調查明。新朗興業賤賣豪宅被控詐騙10億卻無法交屋,法定代理人沈靜宜挨告,法院調查沈和鍾姓財務主管都行蹤不明。(圖/摘自台北地院裁定)

安泰銀3日董事會決議 通過出售不良債權案逾15.8億
安泰銀(2849)今天(3日)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出售不良債權案,合計不良債權本金為新臺幣15億8556萬5,166元。安泰銀1日以平盤15.30元作收。根據安泰銀董事會通過今年第二季財報,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每股盈餘0.33元,本期淨利6.56億元,期末總資產3515億738萬5千元;期末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為333億5381萬1千元。至於在9月5日安泰銀行向金管會通報的「重大偶發事件」,為其主辦合計共8家銀行、票券及壽險公司的「香港商新朗興業」聯貸案,遭倒帳60餘億元,其他金融機構為永豐銀行、新光銀行、國際票券、兆豐票券、大中票券、合庫票券及全球人壽。安泰銀行表示,借戶未依約償還積欠本息。安泰銀行身為管理行,已依法進行訴追程序。本案為足額擔保,擔保品為台中七期優質住宅,對債權有保障。

17家銀行祭出「百元計息」政策 超過起息點後不足百元「不計息」
金金錢存放在銀行中可以領取利息,這相信是許多民眾都知道的事情。但如今銀行公會公告《金融機構起息點和帳戶管理費與各項費用計收》中,有17家銀行於近期祭出「百元計息」政策,超過起息點者,以百元為計息單位,起息點不足百元的部分則捨棄不算。根據銀行公會公告《金融機構起息點和帳戶管理費與各項費用計收》的資料顯示,目前有17家銀行採用「百元計息」政策,這代表著存款金額達到起息點後,金額以百元作為計息單位,不足百元的尾數則被捨棄不算利息。而這17家銀行分別是土地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上海商銀、高雄銀行、兆豐銀行、全國農業金庫、王道銀行、台企銀、台中銀行、華泰銀行、新光銀行、陽信商銀、聯邦銀行、遠東銀行、玉山銀行、中信銀等。在這17家銀行中,國泰世華銀、台北富邦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土地銀行、台灣銀行、兆豐銀行、高雄銀行、農業金庫、安泰銀行、星展(台灣)商業銀行、三信商業銀行、板信商業銀行與華泰商業銀行等13家銀行的起息金額則設定為5000元。其餘4家皆為1萬元作為起息點。但除此之外,王道銀行、連線商業銀行(Line Bank)、樂天國際銀行與將來銀行等四家業者則反其道而行,推出1元就可以計息的政策。

金金併再起1/京城銀「股利王」身價漲 傳戴誠志曝併購600億起「歡迎金控都來談」
沉寂多時金控搶親大戲再度登場。4月下旬,金融圈傳出中信金(2891)有意合併京城銀,出價500億起跳。「若是500億元價錢,不如把執照還給政府!」親近董事長戴誠志友人向媒體透露。京城銀身價今非昔比,去年每股大賺5.59元成了同業獲利王,身價上看600億元,被點名登門搶親的還有永豐金(2890)、凱基銀等,合併傳聞爆出後,雙方回應「對市場傳聞一概不予評論」。人在越南度假的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歡迎公股、國泰、富邦等各家金控來談」其友人也轉述說,「關起門來清算都不只500億元。」目前京城銀股價5月3日收盤57.20元,市值638.60億元;2023年總淨值則是來到501億元,站上500億元大關。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親自證實正在談併購案,並歡迎公股、國泰、富邦等金控都來談。(圖/翻攝自京城銀行臉書)金融圈傳出,京城銀去年下半年開始喊賣,最後獎落哪一家金控或銀行,關鍵在出價,金融圈熱議謎底將在5月下旬揭曉,6月7日股東會拍板敲定。由於合併雙方股東會需在同一天通過,目前僅永豐金股東會也在6月7日,而備受市場關注。中信金控有意併購京城銀,一旦成功,更加深中信銀全台分行據點的獲利版圖。(圖/報系資料)京城銀前身為「南區合會儲蓄公司」,1948年11月開始營運,總行設在台南,以雲嘉南地區為主要業務範圍,後改制為「台南區中小企業銀行」,2005年底,高雄京城建設起家的蔡天贊耗資35億元,兩年內在市場上收購台南企銀股票逾51%,順利取得經營權,更名為「京城商業銀行」,正式跨入金融界。蔡天贊入主四年後,請來好友戴誠志擔任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出身投資圈,擅長債券布局,曾任誠泰銀行執行董事,三年將誠泰銀轉虧轉盈,並於2005年10月以換股方式,順利與新光金控子公司新光銀行合併。「他的減法哲學、打呆帳、立足台灣(無國外分行)的執著,讓地方型出發的京城銀,愈來愈不一樣。」一名銀行業高層描述。金融同業觀察,戴誠志接掌京城銀後,著重企金與個金存放款業務,裁撤信用卡部門,不與同業拚紅利點數回饋的消金發信用卡市占率,且勇於承認錯誤一遇到信用不良客戶、投資虧損即認列呆帳,勤於舉辦法說會說明經營方針與目標,股利等政策公開透明,讓小股民耳目一新。在戴誠志操盤下,這家不發信用卡、擅長債券操作的南部地區銀行,成了金融業界中的「美嬌娘」,2014年先後與國票金、安泰銀行談合併,和三商人壽共組金控等案未果。永豐金控若能成功併購京城銀,在永豐銀行營收挹注引擎量能更為擴大。(圖/報系資料)時隔十年,今年京城銀行再度成了焦點金融股,先是2月26日發布重訊,擬配發每股3元的股利政策,配發率53%,雙雙創下新高,登上銀行股「股利王」,以當天收盤價41.45元計算,現金股利殖利率高達7.23%。京城銀公布隔日,交易隨即爆量走揚,股價飛越44.5元,創2021年10月以來新高,接著不到二個月裡,一路飛漲到55多元,「併購消息」傳出後現已衝上57.20元。以京城銀5月3日收盤57.20元計算,市值638.60億元,每股淨值為47.22元,最新股價淨值比約為1.21倍,與近年中大型證券、銀行併購案約莫1.3~1.7倍相較,不算偏高。參考富邦金併購日盛金為例,2020年12月宣布以每股13元收購逾50%股權來看,日盛金當年度第三季每股淨值12.39元,換算股價淨值比約1.05倍,經過除權息調整,2022年6月合併對價為11.71元,溢價約24%。依市值法衡量計算,市值在收購前後會有落差,且會反映在股價上。京城銀去年得益於投資收益增加、放款業務穩健及呆帳回收,2023年合併淨收益99.72億元、年增達86.31%,每股盈餘(EPS)5.59元,改寫歷史新高,大甩前一年投資俄羅斯債券提損陰霾,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為12%,比金控獲利王富邦金9.65%還賺。這也大大拉高的京城銀嫁人的身價,蔡家約30%持股及戴誠志約7%持股,跟著水漲船高。

剴剴之死/剴剴案後兒盟董事更迭 新任董事由他出任
兒福聯盟(兒盟)原董事會成員為國民黨立委王育敏,但在虐童剴剴案疑遭保母虐死,她卻因被質疑未利益迴避,便於3月15日宣布辭去董事職位。兒盟26日召開董事會,確定由國立台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兼任副教授、安泰銀行副董事長蔡文賢接任,任期至明年9月30日為止。2023年9月,台北市一位劉姓保母涉嫌虐待兒童致死,該案為保母接受兒盟委託照顧的1歲男童剴剴,沒想到出養兒童卻遭虐待致死,引發社會譁然,也讓兒盟董事成員成為外界討論的焦點。兒盟原有董事會成員包括董事長林志嘉,常務董事馮燕、呂鴻基,以及林志卿、徐明輝、魏永篤、賴月蜜、劉柏園以及王育敏,而王育敏因受到質疑未能適時利益迴避,最終決定辭去董事一職。兒盟今日召開董事會完成董事補選,確認由蔡文賢接任,任期至明年9月30日。對此,兒盟表示,期待蔡文賢能協助監督兒盟的社會服務和倡議工作,並穩定組織運營等工作,至於監察人的人選,兒盟表示尚在確認中,預計在下次董事會確定,最晚將在6月底完成補選和登記。兒盟指出,蔡文賢擁有美國俄亥俄州立辛辛那堤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經歷也包括台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兼任副教授、安泰商業銀行副董事長、現代財經基金會監察人、匯揚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以及擔任其他公司的獨立董事,具有豐富的學術和專業背景。

國票金順利完成改選 半數股東通過「重啟安泰銀併購案」
國票金控(2889)今(31)日召開112年度股東常會,順利通過董事會所提名選任第八屆董事會之董事及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國票金控三大股東公股、人旺集團以及耐斯集團前三大股東,持股均各為9.9%,各自推派三席董事,包含一席獨立董事;美麗華集團推派2席董事包含一席獨立董事,而台產集團則推派2席董事,其中一席法人代表為現任董事長魏啓林。本次有持有1%以上之股東依公司法於股東會提案,重啟安泰銀行併購案,亦獲過股東會出席過半數同意,特別是外資股東對本案均投下同意票,顯示全體股東對於國票金控擴大經營版圖的期待。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啓林表示,將銀行業務納入經營範疇,積極對外尋求併購機會,為既定之發展方向,符合本公司之最大利益。改選後之新任董事以及獨立董事名單,包含合作金庫一席、一銀一席,以及現職國票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長魏啟林、副董事長蔡紹中、董事陳冠舟、董事楊承羲、董事陳正林、董事施正峰及現職雷虎科技公司董事長陳冠如,一共九席一般董事。另外獨董為華南銀前總經理張振芳、現任國票金控三位獨立董事饒世湛、陳惟龍及陳淑娟,一共四席獨立董事。股東會選任後,國票金控公司接獲通知,人旺公司原推派代表人蔡紹中改派何志強擔任法人代表,公司表示,法人股東改派代表人,並不影響公司經營發展的目標及股東對公司的支持,主要股東均表示將全力支持現有經營團隊,為全體股東最大利益之公司發展策略齊心努力。董事長魏啓林對於國票金控今年的營運展望,因全球解封,景氣復甦表示樂觀,隨著升息放緩,授信資產結構逐季調整,利差逐漸擴大,而債券投資組合因補券持續,收益率及評價利益回升。證券經紀業務,則因強化數位金融服務與行銷策略,效益逐漸顯現,各子公司獲利回穩,國票金控營運走出谷底,累計今年前4個月,自結稅後淨利為7.44億元,年增20.6%,累計EPS為0.22元,4月底每股淨值11.15元。有股東發問關注新任總經理人選,魏啟林董事長指出,新董事甫於今日選出,預計6月1日才會推選董事長、副董事長人選,按照規定,董事會召集通知至少需7天前,因此,預計6月中旬再召開董事會提名總經理人選,相關資格條件尚需符合法規並經主管機關審核,將會依法進行相關程序。就「重啟安泰銀行併購案」,國票金補充說明,於110年經董事會及股東會決議通過與安泰銀行合併之股份轉換案,因主管機關核予緩議,契約已於111年10月13日屆期而失效。關於併購案的進行,併購案之啟動仍須依照金控法及企業併購法,重新由董事會討論決議,提請股東會討論。亦有股東表示意見,並非反對國票金控併購銀行,而是認為安泰銀行授信品質不佳,過去董事會討論時,有獨立董事提出相關的反對意見及看法,從公開訊息得知安泰銀行分別於去111年第四季及112年第一季大幅提列備抵呆帳,而逾放比仍居高不下,未來併購安泰銀行應審慎評估交易條件。經營團隊在執行安泰銀行併購案的評估過程,均委託外部知名國際財務及法律專業機構,進行盡職調查,其授信資產逾放比率偏高及潛在不良授信資產,均在評估報告中詳實揭露,並且分別以樂觀及悲觀情境分析,設算應增提準備及淨資產價值。惟併購標的是繼續經營中且持續有獲利的銀行,並非被接管之問題銀行,而以淨值估算其價值,應需考量未來經營價值及綜效而給予溢價,依本公司委請外部顧問,計算併購價格,以當時的併購價格估計溢價不超過10%,尚屬合理,這些都在評估報告中揭露,並且由審計委員會所通過之獨立專家出具價格合理意見書,併購價格及交易條件尚屬合理。 國票金表示,仍將努力擴大金融版圖及提升經營綜效,如有合適之併購標的,本公司亦將積極爭取並審慎評估。在適當條件及時機下,亦不排除與安泰商業銀行重啟併購交易之磋商,惟市場時機均已有重大變化,與兩年前差異甚大,相關交易條件及架構均應重新考量,具體交易條件及契約內容,須另依盡職調查之結果、標的公司之財務、業務狀況等事項,進行協商洽談,所有併購程序並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遲來的正義!國票金併購安泰銀官司連三勝 合併期限已過需重啟
國票金(2889)今天(18日)發布重訊,就二年前董事會決議併購安泰銀行之案,遭耐斯集團關聯企業台灣苗農乳品發展提起無效的訴訟,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今天終局判決,確認董事會決議並未違法,駁回請求停止執行董事會決議之訴。這也是國票金控併購安泰銀行之訴訟案連三勝,確認無金控法第45條利害關係人交易之適用,國票金控傍晚也發出新聞稿說明上述訴訟案判決。國票金控於2021年10月14日經董事會決議,與安泰銀行簽定股份轉換契約並於12月2日舉行股東會,以高達73.5%贊成比例,且無股東行使異議權,決議通過併購安泰銀行案。其後耐斯集團關聯企業台灣苗農乳品發展、國證投資開發及資通國際開發等公司,以股東身份對國票金控分別提出「確認董事會決議無效之訴」及「撤銷股東會決議之訴」,主管機關以股東間未有高度共識及訴訟案繫屬為由,緩議否准本案。國票金表示,歷經商業法院1年半審理,國票金控於前開訴訟案均獲勝訴,無奈遲來的正義,雙方所簽定之股份轉換契約已於去年(2022年)10月13日告終,因市場條件丕變,相關評估及談判均需重啟。國票金控總經理蘇松輝表示,經營團隊對於併購案進行向來秉持專業、嚴謹的態度進行相關程序,其間聘任國內外知名財務及法律專業機構,力求詳實評估,更召開十餘次董事座談會,以提供董事會詳盡的資訊,充份溝通,對於董事不同意見,本公司均予以尊重。國票金控股東結構多元,樂見商業民主過程中充份討論及法律所規定多數決議的遵循,本公司亦尊重少數股東行使權利,但以訴訟手段,耗費社會及大眾公司資源並不足取法,應回歸理性討論公司發展策略,以全體股東利益為依歸。蘇松輝並對國票金控營運展望樂觀表示,今年以來授信利差逐漸擴大,債券投資組合配合到期債投資持續優化,提升收益率,而隨著升息趨緩,強化債券資產品質與流動性管理核心操作策略,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修復迅速,證券經紀業務,則因強化數位金融服務與行銷策略,效益逐漸顯現,各子公司獲利回穩,累計今年前4個月,自結稅後淨利為7.44億元,年增20.6%,累計EPS為0.22元,4月底每股淨值11.15元。台灣苗農乳品發展公司對國票金控提起確認董事會決議通過與安泰商業銀行進行股份轉換案等相關議案無效之訴訟,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於2023年5月18日終局判決,確認並未違反金融控股公司法第45條規定,並對台灣苗農乳品發展公司所主張國票金控董事違反忠實及善良管理義務,請求停止執行董事會決議之訴,予以駁回。

凱基銀行統籌主辦「新和能源開發」新臺幣56.4億元聯貸案 大型屋頂型漁電共生聯貸案 獲金融業高度支持超額認購
新和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和能源」)新臺幣56.4億元聯貸案已成功募集完成!凱基銀行今(24)日由商業金融處副總經理王智勇及共同主辦行台北富邦銀行代表銀行團與新和能源董事長曾慶成簽訂聯合授信合約,本聯貸案授信期限共15年,總額度新臺幣56.4億元,吸引10家銀行熱烈參與,並以超過1.5倍的額度認購結案,獲得金融業對綠色金融高度支持。 凱基銀行長期關注綠能產業發展,自2018年起主導綠能聯貸金額已逾新臺幣500億元,近年來除了持續參與太陽能電站聯貸案外,亦積極統籌漁電共生聯貸案,繼去(2021)年8月統籌主辦志光能源新臺幣57億元地面型漁電共生聯貸案,以及今(2022)年3月統籌主辦新臺幣82億元的南旭新日泰地面型漁電共生聯貸案後,本案係今年完成的大型屋頂型漁電共生聯貸案。未來將持續深耕並協助相關優質業者取得融資。 新和能源為國內知名三家壽險及一家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重電廠商與誠新國際共同投資,為國內大型且開發成熟的屋頂型漁電共生案場,此次漁電共生聯貸案,凱基銀行再次展現財務專業服務能力,及積極實踐永續金融之行動力,並與台北富邦銀行共同擔任統籌主辦行,同時包括王道銀行、兆豐銀行、農業金庫、台中銀行、高雄銀行、安泰銀行、聯邦銀行、板信銀行參與,募集期間響應熱烈。本案完工商業運轉後,每年將生產約1.6億度電,創造約8萬噸的減碳效益,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凱基銀行響應政府落實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佔總裝置容量20%之政策目標,自2016年起陸續參與太陽能發電、離岸風電等再生能源電廠融資專案,促進台灣綠能產業的永續營運。凱基銀行期望運用核心職能,落實責任金融,實踐母公司中華開發金控之低碳永續經營目標。

怪傑威京小沈1/京華、陶朱聯貸案雙襲陷困境? 業界曝下場
3日上午,位於北市東興路的威京總部大樓擠滿200人賓客,就連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親自到場,久未露面的集團主席沈慶京帶著兒子沈輝庭親自召開ESG成果發佈會,揭示全新CIS(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以藍天、海洋藍及綠地,取代昔日的大地黃及環保綠。74歲的沈慶京身形消瘦一大圈,自曝以168 斷食法減了13公斤的他,慎重宣布「以保護地球為決心!」與會者也嗅出,不但為明年開賣的旋轉豪宅「陶朱隱園」及將動土的頂級商辦「京華廣場」造勢,對於「陶朱隱園」85億聯貸案即將到期,「京華廣場」350億聯貸案遭腰斬等龐大財務壓力,威京小沈看似老神在在。「他(沈慶京)根本就不會輸。」一名資深商仲業者說。京華廣場及陶朱隱園是威京集團旗下兩大開發案,開發價值上看千億。其中京華廣場前身為3年前熄燈的「京華城」,位在北市八德路四段有「全球最大球體」之稱的百貨商場,2018年起土地拍賣歷經三次流標,2019年9月由威京旗下中石化子公司「鼎越開發」以372億元得標,預計建成4棟頂級商辦「京華廣場」。3日威京集團召開ESG成果發佈會,邀請媒體及合作廠商蒞臨位於北市東興路的總部大樓,現場擠了超過200人宛如大型說明會。(圖/馬景平攝)鼎越去年11月向銀行申請350億元聯貸案,卻碰上央行進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再加上公股行庫怕「自家人買自家土地」難鑑價,直到今年10月才拍板,9家參貸機構為民營銀行、票券商與壽險,土建融案減為購地款,4年總貸149億元,利率2.25%,比當初規劃少了200億元。對於聯貸遭腰斬,集團內部人士都不願多談,中石化已於9月辦理現金增資約65億。中石化董事長陳瑞隆告訴記者,「政府政策轉趨嚴格,遵照政府規定,已規劃多種途徑讓項目順利推動,一旦領得建照,預期可以順利推展。」一位商仲業者指出,「一般建商的做法,可增加擔保品、增資或私募、跟銀行借週轉金,或利用預售來彌補資金缺口。以目前市場利率這麼低,根本不會發生馬上倒帳的問題。」他進一步說明,「京華廣場」工程若真有財務困難,還可以找人合建,甚至最不濟,頂多再拿出來標一次,以目前獎勵容積灌到滿(基準容積率560%加上獎勵及移轉後達840%),開發價值比之前還要高,只要願捨讓,不怕沒有市場。京華城從土地取得到標售爭議不斷,圖為2017年京華城股東自救會表演行動劇反諷台北市政府以「整體開發」才有560%的容積率(右),如今京華城已拆除重建(左)。(圖/報系資料庫)沈慶京的挑戰不只如此。「陶朱隱園」起造時的90.1億聯貸案,由台新銀行主辦,3年前完工後轉由向安泰銀行主辦聯貸85億,原定2020年底到期,後展延一年。金融圈知情人士指出,「2年前聯貸合約裡已有約定條款,要求在一年、一年半之後的成屋銷售數量,以符合銀行團要求,特別是央行和金管會現正緊盯餘屋貸款,銀行團不敢亂放水。」迄今,陶朱隱園僅一筆成交,由威京集團旗下承耀公司2019年以18億元購入1戶。陶朱隱園的聯貸利率約4.5%加上其餘費用,一年要燒掉5億元。「不過由目前喊出一坪600~800萬天價,每戶總價約20億,土地與營建成本僅是九牛一毛。」一名建商說。「還款若到期,還可透過再融資計劃重作貸款,資產重估降低債務比例,或拉高重置成本的價格。」「利息付高一點找外商銀行,一定有願意承作的。」「他根本就不會輸,搞不好還能用新條件測試銀行貸款額度底線,從來都不會有法拍問題。」業界人士說。另一位業者則表示,「只要放下執拗,價格不要偏離行情太多,沒有什麼不能解套。」不過他也提醒,尋求特定人投資的方式,這家公司已經用過很多次,會不會引狼入室或飲鴆止渴,還須評估。征戰商場近半世紀的沈慶京,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薰衣草保單之亂3/宏泰人壽大股東南哥 不呷意和某人喝咖啡
「宏泰人壽出事了!大股東林鴻南(宏泰企業總經理)要被保險局請去喝咖啡?南哥會再想賣宏泰人壽嗎?」薰衣草保單之亂暫告段落,金融圈熱切關注著宏泰人壽的下一步。早在三年多前,金融圈即傳過宏泰人壽大股東林鴻南有意出售宏泰人壽的消息,「只是,當時買家醉翁之意在於宏泰集團旗下的群益金鼎證券、安泰銀行,對宏泰人壽興趣缺缺,儘管後來傳出可以包裹一起出售,最後仍無下文。」保險公司資深主管說。「好像是價格沒談攏,整個案子不了了之,但安泰銀行也陸續有部分股權異動,南哥還買回群益投信,現在台股市場旺到爆,群益體系地位今非昔比。」金融界資深主管分析說。宏泰人壽隸屬於宏泰集團,1975年由三重幫成員之一的林堉璘所創辦,以房地產起家,建築、營造為核心事業,台北市仁愛路「帝寶」為其知名代表作,後來還投資群益證券、成立安泰銀行,林堉璘2018年過世,宏泰集團交由三子林鴻南負責經營。位於台北市仁愛路的「帝寶」,為宏泰集團建設代表作之一。(圖/周志龍攝)宏泰人壽前身為宏福人壽,於1994年成立,負責人台北市議員陳政忠為林堉璘的外甥,1998年陳政忠爆發財務危機,宏福由宏泰集團接手,1999年底更名為宏泰人壽,並以「提供最完善的生命保障與養老退休計劃的保險專家」為使命,重新出發。宏泰人壽2016年初保費收入曾以逾25倍的爆發性成長創新紀錄。然經營保險公司不易,加上金管會、保險局要求大股東增資改善財務,因此近年來不少業者有意出脫。一名擅長企業併購的金融主管分析,「這幾年,從龍邦朱國榮買台灣人壽,潤泰尹衍樑買南山人壽,中信金接下台壽,台新金也一度傳出對宏泰人壽有意,但去年台新金已搶買到美商保德信人壽。現在,市場上標的愈來愈少。」該名金融主管繼續說,「如果宏泰人壽真有意要出脫,三重幫林家堂兄弟的聯邦銀林鴻聯絕對有興趣,但礙於親戚關係不能太主動。之前傳出南哥有意出售宏泰人壽,原因是不喜歡被保險局盯上監管,也不愛去喝咖啡。現在就看南哥的決心,要不要大刀闊斧改善宏泰體質,重新拉回保戶、業務通路對宏泰的信心?」過去傳出有意併購宏泰人壽的台新金控,今年已順利買下美商保德信人壽,完成更名台新人壽揭牌儀式。(圖/王永泰攝)

國內首件私募股權基金聯貸太陽能電廠案 3個月達標24.95億元
台灣的綠能政策在國際引起注目,也吸引愈來愈多業者投入,美歐亞旗下子公司永堯能源今(8)宣布與5家銀行進行6年24.95億元的聯貸案,此案計畫將建置50MW(百萬瓦)太陽能發電廠。永堯能源這椿專案融資聯貸案是私募股權基金進行銀行聯貸的成功案例,也是美歐亞能源在台灣的第一個聯貸案,聯貸銀行包括永豐銀行、凱基銀行、安泰銀行、富邦銀行聯合主辦,參貸行為國泰世華銀行,授信額度24.95億元,業者表示,自開案募集車到結案僅花了3個月。永堯全案採取分期分區方式進行,第1期15MW預計在2021年年底併網發電,發電量為1,971萬度電,第2期及第3 期預計在2022年第3季併網發電,3期達到50MW總和發電量,發電量4,270萬度電。7年前投入綠能產業的美歐亞綠能是由一群銀行家合夥組成的新加坡商,預計未來幾年在台灣的太陽能投資目標1GW,總投資金額上看650億至700億元。

銀行團「不讓步 」 陶朱隱園85億聯貸展延高格規利率4%
原本在2020年底到期的陶朱隱園85億元聯貸案,據悉已獲銀行團同意展延一年,新到期日將在2021年底;但在此同時,引發金融圈高度矚目的是利率水準,據指出,此案聯貸利率由於已涉及「成屋銷售」,因此銀行團未在利率上讓步,使此案的利率超過4%,堪稱目前餘屋貸款利率最高者。中央銀行2020年12月下達選擇性信用管制禁令,使得國銀對餘屋貸款不論是自貸案或是聯貸案可說全面拉警報,其中,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為其建案「陶朱隱園」所籌組的85億元聯貸案剛好在2020年底到期,又適逢央行剛發布房市禁制令後,因此引起金融圈高度矚目。金融圈人士指出,「陶朱隱園」聯貸案延續數年,從初始的土建融案,一路到蓋好完工後,透過借新還舊清償舊貸土建融,如今陶朱隱園落成,銀行當初最早的土建融案,至今也成為「餘屋貸款」。陶朱隱園聯貸案到期日,正好落在央行發布選擇性信用管制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由於陶朱隱園是兩年前舊案,銀行團最後決定讓舊案繼續展延,並以一年為限,利率則不讓步,採取更高規格的利率水準。據了解,管理銀行安泰銀行在兩年前舉辦該聯貸案之初,該聯貸利率水準就很高,已約3%,是市場上難得看到的利率行情,現在利率則更高,比起一般土建融案的利率,高出至少超過2個百分點。金融圈知情人士也指出,不僅如此,在二年前聯貸合約裡已有約定條款,要求在一年、一年半之後的銷售數量下限須達銀行團要求目標,今年底前,陶朱隱園同樣必須銷售一定成屋,以符合銀行團要求,特別是央行和金管會現在緊盯餘屋貸款,將使銀行團不敢放水。

商圈燕子飛來 百達翡麗進駐東區店王
即使觀光消費市場不振,不過台北市東、西區商圈都有業者進駐指標店面「超前布署」,卡位疫後觀光商機。曾以每坪778萬元創下「店王」記錄的忠孝東路四段店面,經過多年閒置及短租後,近期開始裝修,金生儀將打通二間店面打造百達翡麗旗艦店;「驚安殿堂唐吉軻德」也以462萬元,租下西門町地標「TiT國際廣場」商場。忠孝東路四段原為安泰銀行的店面,2010年亨得利以9.5億元得標,銀行退租後,分割為二間店面,很長時間都作為短租賣場的臨時店面,二間店面2015年轉手給金生儀榮台投資及另一投資公司,分別創下了每坪757萬、778萬的店面史上前二高價,這二間店面近期開始裝修,金生儀在該街廓的六間店面,就有四間營業門市,加上旁側的中美鐘表,形成「鐘表一條街」。不只東區黃金店面房東收回自用,原本依賴本土和國際旅客的消費支撐的西門商圈,店面經營也面臨嚴峻挑戰,近期仍有業者逆勢展店,準備先卡位,等市場復甦。實價登錄顯示,「TiT國際廣場」一至三樓共1,068坪商場,2月以月租金462萬元出租,據了解,租客為日本連鎖平價賣場「驚安殿堂唐吉訶德」。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零售業者逆勢進場擴點,也可避免以後觀光人潮復甦後,搶不到好的店面,東區商圈雖空置提高,整體租金仍較全盛時期下滑,業者逆勢展店,顯示仍看好高端消費需求與能力一打造舒適與具有質感的消費空間,銷售單品的價格可能上百萬元,店面相當於進口名車的銷售中心。現在不少店面房東都會提供較房客較優惠的承租條件,簽約時會約定初期租金約在半價左右,但當來台旅客取消隔離14天、且未來香港與陸客解禁後,租金就調回原本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