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收
」 川普 關稅 美國 對等關稅 歐盟
川普擬課歐盟關稅喊到20% 道瓊下挫142點、台股ADR收黑
美股消費者通膨預期樂觀,美債殖利率下降,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傳出擬對歐盟產品徵收15至20%高額關稅,美國股市18日漲跌互見,道瓊指數收黑142.3點。美國密西根大學最新調查顯示,7月初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攀升至61.8,創下五個月新高,消費者預期未來一年物價年增率為4.4%,較上月的5%下降。川普計劃針對特定產業實施關稅措施,並同步對多個國家加徵關稅。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川普要求與歐盟達成任何貿易協議中,對所有歐盟進口商品施加至少15至20% 的關稅。美股主要指數表現,道瓊指數下跌142.3點,收至44342.19點;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0.01點,收在20895.66點;標普500指數下跌0.57點,收報6296.79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5.02點,收至5732.62點;NYSE FANG+指數下跌39.27點,收14960.00點。科技七巨頭普遍收高。Meta上漲0.41%,收報704.28美元;蘋果(Apple)上漲0.55%,收至211.18美元;Alphabet上揚0.81%,收在185.06美元;微軟(Microsoft)下跌0.32%,收至510.05美元。亞馬遜(Amazon)勁揚1.01%,收報226.13美元;輝達(Nvidia)挫跌0.34%,收在172.41美元;特斯拉(Tesla)揚升3.21%,收至329.65美元。台股ADR集體轉弱。台積電ADR下跌 2.12%;日月光ADR下跌0.57%;聯電ADR下跌0.66%;中華電信ADR下挫1.44%。

川普升高對歐盟貿易壓力 要求關稅底線「最低15–20%」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中,大幅提高談判底線,要求任何協議都必須設立15%至20%的最低關稅。此前雙方談判的框架為大部分商品維持10%底線關稅,但川普此舉被視為加重談判壓力。報導中指出,川普對歐盟最新提出降低汽車關稅的方案不為所動,願意維持汽車關稅至25%的既定水準。美國政府內部官員也透露,即使達成協議,也可能採取超過10%的互惠關稅率。這一立場令歐盟在面對川普預定於8月1日實施全部進口商品30%關稅的最後期限前,陷入兩難。雖然歐盟曾表示若川普落實此舉,將進行報復,但內部對採取反制措施尚未達成共識,可能被迫接受高於10%的最低底線。德國總理梅茲(Friedrich Merz)也指出,美國對於各部門是否能有差異化關稅設定持保留態度。消息稱,若川普強硬實施15–20%的永久互惠關稅,將回復至4月初談判前的水平,恐迫使歐盟進一步採取報復措施。目前美國已對歐盟鋼鋁產品實施50%關稅。川普早前在4月啟動涉及多國的「解放日關稅」政策,將關稅提高至 10%,並對部分貿易逆差較大的國家再加徵,更引發市場震盪。儘管經濟學家憂心關稅可能推升通膨,但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僅小幅走高,第二季額外徵收關稅收入近500億美元,且暫未出現大規模反制。歐盟已準備數波報復方案,包括對年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稅,若談判破裂,還可能再增針對波音飛機、波本威士忌等價值720億歐元的報復關稅清單;並將研究對美國數位服務及線上廣告收入徵稅的可能性。目前,美國對歐盟出口約3800億歐元商品課稅,而雙邊貿易額合計約5323億歐元,顯示雙方的貿易關係規模龐大、美國是歐盟最大單一市場。歐盟拒絕回應。

川普將向150個小國發送關稅信函 稅率可能10%或15%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16日表示,他將向剩下「與美國貿易量不大」的150多個小國發送關稅信函,且稅率可能是10%或15%;同時計劃自8月1日起實施一系列關稅措施,其中包括對藥品進口和半導體徵收的稅款。據Yahoo Finance的報導,川普指出:「我們只要發出付款通知,而通知中將會註明關稅稅率。對所有國家、對那個群體來說,標準都會一致。」此前,川普曾表示藥品和晶片的關稅將於8月生效,這意味著它們將與4月2日提出,但在4月9日暫緩90天實施的「對等關稅」,以及計劃中的銅進口關稅一同執行。上週開始,川普已向超過20個貿易夥伴分批發送信函,概述了這些國家的輸美商品所面臨的關稅稅率。這些信函將新的對等關稅水準設定在20%至40%之間,唯獨對美貿易逆差的巴西,被徵收50%的關稅,據悉這與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的司法調查有關。川普10日還宣布對加拿大商品徵收35%的關稅,並在11日承諾對墨西哥和歐盟徵收30%的關稅。對此,歐盟已準備了1份廣泛的反制關稅清單,若談判失敗,將影響840億美元的美國輸歐產品。15日,川普聲稱他的團隊已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該國輸美商品將面臨19%的關稅,低於他此前在信函中威脅的32%稅率。川普還表示與越南的協議「已經差不多敲定」。2週前,川普稱該協議將使越南進口商品面臨20%的關稅,低於4月份威脅的46%。此外,對於任何「洗產地」行為,將徵收更高的40%關稅。川普對巴西徵收的關稅,提高了美國打擊另一個金磚國家聯盟成員印度的風險。據《彭博》報導,2國正致力於達成框架協議,可能使美國對印度商品的關稅降至20%以下。

角度清奇的反擊!巴西性愛酒吧對美籍尋芳客加收50%「川普稅」 苦主見帳單傻眼了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巴西徵收50%關稅,是目前諸多已宣布關稅名單中稅率最高的國家。對此,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曾強硬回擊,表示若美方這麼做,巴西也會「對美商品課50%反制稅」,展現絕不退讓的態度。然而在2國正式引爆關稅戰之前,竟傳出在巴西東北部大城福塔雷薩(Fortaleza)的一間性愛酒吧,搶先對美籍客戶加收50%的「川普稅」(Tarifa do Trump),導致一名點了「全套服務」的美國尋芳客荷包大出血。消息傳出,立刻引起媒體瘋傳。綜合外媒報導,這起事件源自一名網友在網上曬出了一張來自性愛酒吧「Cabaré Thatys Drinks」消費的帳單,帳單上消費日期為2025年7月10日,除了全套Programa服務費用250巴西黑奧(約新台幣1325元),以及5瓶啤酒、1個保險套共60黑奧(約新台幣318元)外,還被狠狠加收105黑奧(約新台幣556元)的「川普稅」,導致總消費金額達到415黑奧(約新台幣2200元)。這張單據在社群媒體上瘋傳,巴西導演克雷伯‧曼東沙‧費侯(Kleber Mendonça Filho)更是大讚:「給『Thatty's Drinks』的人們一個擁抱。這就是地緣政治中的互惠互利!」巴西青年民主運動組織也在IG上公開嘲諷川普的關稅政策,並表示:「對美國的報復已經在福塔萊薩開始!建制派比國會更愛國!」不過目前也有網友質疑這張帳單的真實性,或這間名為「Cabaré Thatys Drinks」的性愛酒吧是否真實存在。無論如何,這起事件已經為正激烈的全球貿易爭端再添話題。

美越貿易協議接近談妥 川普:詳細內容不是必要
美國總統川普15日表示,美國跟南的貿易協議接近談妥,他可能會發布協議的詳細內容,但這不是必要的,公開多少內容都無關緊要。對此,越南只表示,雙方就貿易框架簽了聯合聲明。據《南華早報》報導,川普早些時候跟越南達成了初步的貿易協議,把4月所威脅的46%關稅降到20%。川普當時說,美方認為越南非法轉運到其他國家的商品,也要被課40%關稅。據悉,美越協議尚未最後確定,詳細內容也沒公開,而越南要給進口產品增加多少附加價值,才能避免40%關稅,或是哪些商品會課20%的關稅,仍然不清楚。對此,越南也沒確認具體的關稅率,而是慶祝雙方就貿易框架簽了聯合聲明,當川普被問到美越協議細節時,他說,好吧,可能會公布,無論公開多少協議內容都無關緊要,他們跟越南有協議,可說談得很好。報導稱,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始以來,越南對美國的出口幾乎增長3倍,當時川普政府對大陸徵收了廣泛的關稅,促使一些製造商將生產轉移到南方。同時,越南大幅增加從大陸的進口,這些進口額與對美國的出口額幾乎完全匹配,據美國和越南的數據,兩者在2024年均達到了約1400億美元(約新台幣4.1兆)。

印尼32%對等關稅降至19% 川普宣布:美國貨品免稅
印尼原先面臨32%的對等關稅,不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5日表示,美國在與印尼總統普拉伯沃蘇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會談後,已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印尼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被徵收19%關稅,美國出口到印尼的商品則不會被課稅。川普近日向多個貿易國家發出關稅通知信,川普15日宣布,已經和印尼達成貿易協議,這是川普在3個月內宣布的第四項貿易協議。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寫道,與印尼達成了一項對每個人都很棒的協議,自己直接與他們備受敬重的總統進行商討。兩國的聯合聲明還在準備中,聲明中將會解釋稅率,以及其他非關稅的協議。他還表示,印尼承諾購買15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45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以及50架波音飛機,其中許多是777型號的飛機。根據美媒《CNN》報導,川普在宣布協議的幾小時後向媒體透露,印尼不對美國出口產品徵收任何關稅,而美國將對印尼出口產品徵收19%的關稅,「我們將完全進入印尼市場。」在離開白宮前往匹茲堡參加峰會之前,川普表示,印尼以高質量的銅而聞名,美方將使用這些銅。 這可能意味著,若川普自8月1日起將對所有進口銅徵收50%的關稅,印尼的銅則可能會享有更低的關稅,甚至是免關稅。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印尼是美國第23大貿易夥伴,美國去年從印尼進口了價值280億美元的商品;而印尼去年向美國出口了價值2000萬美元的銅,但遠落後於主要供應國智利和加拿大,兩國去年分別向美國出口了價值60億美元和40億美元的銅。台灣目前尚未收到稅率通知。行政院表示,美方對各國送出的信函並非最終稅率,美國的目的可能在增加各國與美國談判的動能與力道,台美皆盼望在8月1日前完成協議,已約定下一輪實體磋商時程。而《紐約時報》14日點名台灣、印度、歐盟及日本仍可能與美方達成協議,避免部分稅項,但半導體、醫藥等關鍵產業,也可能面臨個別關稅。

北士科地上權讓售輝達誰說了算 內政部:北市府自訂辦法即可
內政部15日表示,針對輝達(NVIDIA)鎖定的北士科T17、T18基地,北市府其實就有權限專案核准設定地上權,可由市府自訂規定後辦理。輝達打算在全名為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北士科代號 T17、T18 兩塊土地上興建台灣總部,其中T17占地約2.29公頃、T18占地約1.6公頃,目前都由新光人壽持有地上權。然而,因兩塊地中央已有分隔道路未合併,加上北市府與新光人壽契約明定,須要蓋好並取得使照,再經過市府同意後才可移轉。知情人士透露,若要取消中間道路以合併土地,必須重啟都市計畫流程,恐上綱到北市府解約回收與重新招標,涉及交易架構複雜,除了民事契約法令、行政都市計畫外,由於針對性太高,恐將被以刑事圖利問責,值此風聲鶴唳之際,實在棘手。台北市長蔣萬安(右)對輝達進駐北士科非常看好。(圖/報系資料庫)內政部對此指出,一般區段徵收土地開發案,開發後取得的可建築用地,是依《土地徵收條例》第44條第1項第4款規定「國民住宅用地、安置原住戶或經行政院專案核准所需土地得以讓售」,但北士科是專案核准設定地上權,情形並不一樣。內政部官員進一步指出,北士科案須依土徵條例第44條第1項第5款,「其餘可供建築土地,得予標售、標租或設定地上權」,同時在第6項也說「第1項第5款土地之標售、標租及設定地上權辦法,由各級主管機關定之」,而北士科案的「各級主管機關」便是北市府。官員因而強調,如果考量本案有專案設定地上權給特定對象使用必要,北市府可在《台北市區段徵收土地標售標租及設定地上權辦法》訂定相關辦法後辦理即可。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則認為,最好方式是北市府與新光人壽合意解約,市府以合理價格將此處地上權買回,再依輝達需求進行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將2塊基地整合後重新設定地上權,但目前都還在研議階段。

川普限普丁50天內達成停火協議!否則祭出次級制裁、加大援烏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14日宣布了2項旨在施壓俄羅斯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措施,包括透過歐洲國家向基輔輸送新武器,以及威脅若50天內未達成和平協議,將對莫斯科實施經濟懲罰,這顯示他對俄羅斯總統的態度正日益轉向失望。據CNN的報導,上述舉措標誌著川普對烏克蘭衝突採取了相似拜登的新對抗策略。自今年1月就任以來,他始終試圖與這場戰爭保持距離。即便是在橢圓形辦公室宣布這項決定時,這位總統仍堅持辯稱曠日持久的戰事不應歸咎於他。然而,他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顯然已完全失去耐心。他承認,若基輔想要抵禦全面入侵,無論以何種方式交付的美國武器裝備,都將不可或缺。「我感覺我們至少有4次幾乎快達成協議,」川普談及與俄羅斯的潛在和平協議時說,「但戰事卻不斷持續延燒。」這項由川普在14日公布的計劃,也就是讓歐洲國家購買美國武器後,再轉交給烏克蘭,其實已醞釀數月之久。早在川普贏得去年大選後,歐洲官員便開始緊急商討,如何在這位曾誓言削減對烏支援的領導人任內,維持美國對烏武器運輸。8個月後,川普在14日與北約(NATO)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的橢圓形辦公室會晤中宣布該計劃。他同時為俄羅斯設下新期限,威脅若50天內未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將面臨貿易制裁。「如果50天內沒有協議,我們將實施非常嚴厲的關稅,」川普表示,「大約100%的關稅,你可以稱之為次級關稅。你們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我經常運用貿易手段達成各種目標,」川普補充道,「但它在終結戰爭方面尤其有效。」白宮官員向CNN澄清,當總統提及「次級關稅」時,事實上是對俄羅斯徵收100%關稅,並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其他國家實施次級制裁。由於美俄貿易量極小,次級制裁反而可能產生最大殺傷力。「這是針對那些購買俄羅斯石油國家的次級制裁,重點其實不在制裁俄羅斯本身,」美國駐北約大使惠塔克(Matt Whitaker)在白宮向CNN記者柯林斯(Kaitlan Collins)解釋,「而是對印度、中國等購買俄油國家課徵關稅。這將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劇烈衝擊。」川普14日發布上述2項聲明的背後,是他對普丁萌生的不滿情緒。2人長期保持著時而令人困惑的關係。曾公開讚許普丁入侵決定的川普,如今對莫斯科方面幾乎無視他的停戰提議而感到憤怒。「我們的對話總是很愉快,然後夜間導彈突然就來襲了,」川普同時堅稱自己未重蹈前任拜登總統的覆轍:「他愚弄了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拜登,但騙不了我。」陪同與會的呂特則將這項武器協議形容為「改變遊戲規則的轉折點」。他點名德國、芬蘭、丹麥、瑞典和挪威等國可能成為新裝備的供應方。對川普而言,歐洲的新貢獻令他欣慰。他坦言對歐洲大陸願意分擔戰爭負擔的態度刮目相看:「歐洲對這場戰爭展現出驚人鬥志。最初介入時我完全沒預料到,但他們確實如此,這種團隊精神令人讚嘆。」川普還描述這項新安排將包含「全系列」武器輸送。據知情人士在宣布前透露,除基輔最渴求的愛國者飛彈系統,美國還可能向北約成員國出售短程飛彈、榴彈砲和中程空對空飛彈,再由這些國家轉交給烏克蘭。對此,惠塔克表示,當前武器輸送重點是防禦系統,如能攔截俄羅斯彈道飛彈的愛國者系統,但也不排除提供攻擊性武器:「所有武器都兼具攻防性質。防空系統固然關鍵,但我們不會預先排除任何選項。」獲取更多愛國者系統對烏克蘭至關重要。這些防空系統對保護數百萬烏克蘭平民生命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失去它們的威脅,長期是烏克蘭最大的憂慮。官員指出,川普的武器決策背後存在多重考量:通過向歐洲國家銷售而非直接移交武器,他希望能避免違反競選承諾,也就是減少介入這場持續3年多的戰爭。此舉亦預期帶來財政收益:每套愛國者系統造價約10億美元,川普已將這項計劃中的美國獲利作為賣點大力宣傳。美國官員還指出,若愛國者系統已部署在歐洲,將比從美國本土調運或生產,能更快速交付給烏克蘭。部分美方官員認為,向烏克蘭大幅增援武器可向莫斯科傳遞明確信號。「川普對普丁確實深感挫折,」1名美國官員表示,「希望展現終結戰爭的決心,或許這能讓普丁明白是時候回到談判桌。」該計劃在上月荷蘭北約峰會期間被認真討論。當時川普與歐洲領導人及烏克蘭總統的會談,被知情人士描述為「出乎意料地富有成效」。但其實早在川普贏得去年大選後,歐洲官員便開始構思方案,以確保即使川普遵守競選承諾,削減華府的參與,軍援烏克蘭仍能持續。過去2週,美歐官員持續完善計劃操作細節。北約本身不直接向烏克蘭派遣武器,而是作為協調各國交付的清算機構。武器轉移機制可能包含歐洲國家轉讓已購自美國的裝備,再新購補足庫存;或直接購買新的美國武器並立即轉交烏克蘭。據通話知情人士透露,川普上週與德國總理梅爾茲(Friedrich Merz)通話時,對方表示希望美國將系統交付德國以便轉運烏克蘭。10日川普又與呂特討論該倡議,並為秘書長14日的白宮訪問鋪路。呂特後續與美國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上將(Gen. Dan Caine)等高階軍方官員深入探討計劃細節。知情人士稱,呂特在通話中表示已收到多個歐洲國家表達參與意願。烏克蘭表示需要10套新愛國者系統來抵禦俄羅斯日益猛烈的飛彈和無人機攻擊。據美國官員透露,上月荷蘭北約會議期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向川普等領導人提交了該國抵禦俄羅斯入侵所需的武器清單,而川普已批准部分項目。儘管烏軍在戰場使用的多數美製裝備可從其他管道取得、國內生產或替代,愛國者系統目前仍無可替代。烏克蘭士兵本月初甚至向CNN表示,他們最急迫的憂慮並非前線武器短缺,而是缺乏保護烏克蘭各城市民眾的愛國者飛彈。

避36%稅率!泰國考慮擴大「對美零關稅商品」 發放2千億泰銖軟貸款
泰國財政部長今(14日)表示,當局正考慮對更多美國進口商品實施零關稅政策。據悉,若無法在8月1日前與美國達成協議,泰國輸美商品恐面臨華府在7日新公布的36%關稅,這與川普在4月2日「解放日」當天宣布的稅率相同。據《路透社》的報導,泰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春哈瓦吉拉(Pichai Chunhavajira)在商業研討會上透露,該國政府在考慮放寬美國進口商品零關稅政策的同時,也準備發放價值2000億泰銖(約合新台幣1804億元)的軟性貸款,以緩解關稅衝擊。川普上週向25個國家和區域組織寄送了關稅稅率通知函,包括7日率先公布的第1批14個國家:日本(25%)、韓國(25%)、南非(30%)、哈薩克(25%)、寮國(40%)、馬來西亞 (25%)、緬甸(40%)、突尼西亞(25%)、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30%)、印尼(32%)、孟加拉 (35%)、塞爾維亞(35%)、柬埔寨(36%)、泰國(36%)。接著川普9日又向第2批8個國家寄出關稅通知函,包括:巴西、菲律賓、汶萊、摩爾多瓦、阿爾及利亞、伊拉克、斯里蘭卡和利比亞,這些國家的稅率除了巴西即將被課徵50%之外,其它則介於20%至30%之間。川普同時還宣稱將於下個月開始對銅進口徵收50%關稅。10日,川普再公佈第3批通知函,宣布對加拿大輸美商品徵收35%關稅;11日的第4批信函則劍指歐盟和墨西哥,兩者都將面臨30%的稅率。近期川普與數十個國家的貿易談判似乎陷入了停滯,導致他被迫將關稅實施日期一延再延。在上述的關稅通知信函發布前,川普及其經濟內閣從4月9日開始就多次承諾,他們將在「90天內達成90項貿易協議」,但實際上美國在7月9日關稅暫緩到期日前,卻沒能與任何國家簽署貿易協定。白宮與美國財政部、商務部目前為止僅與英國、中國、越南這3個國家,達成可能轉化為完整協議的貿易框架,這逼得川普2度將關稅暫緩到8月1日執行。雖然前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Steve Bannon)近日透露川普已對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下達明確指示:「不再有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川普總是臨陣退縮)。」但市場還是認為關稅大概率又會延期實施。

高雄市第100期市地重劃區開發完成 仁武邁向水岸宜居新未來
在都市與自然的交界,高雄市仁武區正悄然展開一場意義深遠的轉變。由高雄市政府推動的第100期市地重劃區正式啟動,開發總面積達20.85公頃,結合治水防洪、綠地開闢與社區更新,不僅將徹底改善當地長年淹水的問題,也為仁武注入宜居新風貌,預告著一個更安全、更美好、更永續的生活篇章即將 展開。本區位於草潭段、八德段、北屋段與灣北段一帶,長年以來面臨極端氣候帶來的考驗。尤其北屋排水上游斷面過窄、部分排水路仍為未整治土溝,導致每逢暴雨便有淹水風險,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更重要的是,區域內曾作為天然滯洪之用的草潭埤,也因長年填平而逐漸失去調節水量的功能,讓洪患更加嚴峻。高雄市第100期市地重劃區結合公園、綠地與河道系統,打造與自然共生的城市開放空間,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圖說:高雄市政府地政局土地開發處)市府指出,此次開發之所以選擇以市地重劃方式辦理,是考量能同時進行土地整合與公共設施開闢,有效提升效率、縮短工期,避免徵收程序造成曠日費時。開發後可望取得滯洪池、公園、河道與道路等多項公共建設,也同步提供住宅發展用地,實現治理與建設並重的理想目標。整體規劃中,滯洪池的設置被視為關鍵。市府團隊以愛河上游的源頭角色出發,重新整合過往被忽視的水系紋理,不僅恢復原有埤塘的滯洪功能,也藉由公園與綠地系統強化都市生態鏈,讓未來的仁武不只是防災的堡壘,更是自然與生活共存的典範。當地居民長期以來期待的水患解方,終於迎來具體實現的契機。放眼周邊,該區鄰近已開發完成的84期、96期等公辦重劃區,以及澄清湖、八卦寮等自辦重劃區,發展潛力早已備受矚目。而高雄國際滑輪溜冰場、草潭埤活動中心與八卦休閒公園等生活設施,也讓這片土地兼具機能與休閒,為未來居民提供完整而多元的生活體驗。重劃完成後,預期不僅將提升整體視覺景觀與交通動線,更透過地籍整理消除畸零地,讓土地發揮最大效益。高雄市政府強調,仁武第100期市地重劃不只是單一區段的開發,更是一場關乎區域安全、城市記憶與生活願景的整體規劃。這是一條從防洪出發、走向宜居的城市進化之路,也是愛河最後一哩路的風華延續。隨著開發工程逐步推進,一幅關於水岸、人文與未來共生的城市藍圖正在仁武慢慢展開。在這裡,生活不再只是遮風避雨,而是可以安心安身、自在安心地向未來前行。

川普對歐盟、墨西哥徵30%關稅 白宮經濟顧問:若無協議將如期執行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自8月1日起,將對來自歐盟與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30%的關稅,這項舉措在國際間引發廣泛關注與強烈反彈。白宮經濟顧問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13日受訪時強調,若目前的貿易協議無法達到總統預期,關稅措施「是真的」,並將如期執行。根據外媒的報導,哈塞特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本週》(This Week)節目中表示:「如果總統無法達成他認為足夠好的協議,這些關稅就是確定的。但談判仍在進行中,我們拭目以待。」在川普宣布關稅政策後,歐洲多國表示震驚與不滿,特別是因為原先雙方已有10%關稅的協議。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表示,德國經濟將面臨沉重打擊,目前正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密切磋商,力求在8月1日前提出解決方案,「我們希望利用未來兩週半的時間,尋求合理出路,避免事態惡化。」並呼籲歐洲展現團結,與美國展開理性對話,雖不排除採取反制措施,但強調不會早於8月1日執行。歐盟貿易部長將於14日舉行預定峰會,屆時可能面臨部分成員國要求重啟對美210億歐元報復性關稅措施的壓力。法國總統馬克宏則強調,歐盟必須「堅決捍衛歐洲利益」。川普的新關稅政策也引發法國農業界的強烈反彈,食品工業遊說團體ANIA主席讓(Jean-François Loiseau)指出,30%的關稅對法國食品業將是「災難性的」。乳製品協會FNIL執行長法蘭索瓦(Francois Xavier Huard)則表示,這將重創牛奶與乳酪產業,對他們而言,美國是「重要市場」。另一方面,川普也威脅對巴西商品加徵高達50%的關稅,理由是對該國在貿易談判上的行為感到失望。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迅速回應,表示若美國實施關稅,巴西將採取對等報復,「他們徵50%,我們也徵50%。」除了貿易議題,哈塞特在受訪時也表示,如果有確切依據,川普政府有權解雇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這與聯準會總部翻修成本超支有關,目前傳出翻修預算超出7000億美元,引發白宮質疑。預算主管沃特(Russ Vought)上週對此抨擊,稱該翻修案為「浮誇」。川普此前多次批評鮑威爾未能如預期降息,並曾要求其辭職。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哈塞特可能是川普考慮接替鮑爾的候選人之一。

關稅是談判手段還是終極目標?川普貿易政策引發爭議
川普公布25封關稅信,實際達成協議寥寥可數,《紐約時報》報導,人們愈來愈懷疑美國總統川普的目標是否真的想達成貿易協議,他似乎對於徵收懲罰性關稅感到滿意。報導也指出,川普政府可能和台灣、印度等達成「握手協議」。《紐約時報》指出,美國政府目前僅宣布與英國、越南的兩項初步協議,而越南協議的進展也還有疑問。川普政府可能很快和台灣、印度及其他政府達成「握手協議」,但這類協議的內容可能相當有限,留待許多事項於日後繼續磋商。另外,綜觀目前已宣布的他國協議內容,川普仍保留2位數關稅稅率,並且放話對更多商品課徵關稅。外界仍在密切觀察,究竟川普是將關稅作為談判手段或終極目標,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戴恩斯表示,希望這些關稅只是手段,而非最終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揚言將對歐盟、墨西哥課徵30%的稅率引起市場恐慌,不過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認為,從日韓到墨西哥的稅率都是「恫嚇性關稅」,主要是雙方在磋商時互有堅持,目前真正談好的只有英國與越南。中大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為,各國都有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若稅率達25%、30%,繼續談判仍有機會爭取低關稅。在川普1.0時,許多台灣企業因為中美貿易戰移出大陸,轉往東南亞、墨西哥設廠,目前以電子6哥的鴻海、廣達、仁寶、緯創、和碩、英業達為首,有超過300家台廠在墨設廠,市場擔心墨西哥面臨30%高關稅,恐再掀起遷徙潮。但邱達生認為,檢視川普的發函內容,其實還有轉圜的空間,到8月1日期限前,這些廠商可能會有被客戶要求盡快出貨的急單,若到期限後美墨的談判還沒完成,接下來的訂單可能就會觀望,至於歐盟30%的關稅,對台商影響相對有限。吳大任認為,川普近期對許多國家宣布高關稅,主要是施壓談判國讓步,各國還是有機會繼續談判,至於海外設廠的台商要如何應對高關稅,吳大任認為,在8月1日後相關的稅率明朗化再進一步調整。

國道3號增設八德交流道!農地徵收引爭議 高公局回應了
為解決國道2號大湳交流道及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車流量龐大問題,高公局將於國道3號57公里處增設八德交流道。因部分徵收地為農地,導致農民面臨許多徵收困擾及補償爭議,對此高公局表示,若土地遭切割後造成地籍不正而無法再利用,地主可主動向高公局提出申請,後續會請相關人士會勘,一旦認定符合,政府可一併收購。有地主表示,因政府劃設的徵收範圍剛好將農地分成2半,導致剩餘面積太小或地形不整,對於耕種農作物而言,已無法形成有效經營規模,難以活化利用,既無法進行機械化耕作,也不利灌溉與管理,恐造成土地閒置,損害地主權益。有地主也說,因施工地點周遭多為農地,擔心臨地耕種受到影響,且施工機具進出道路時,恐將部分道路及排水系統截斷,造成農機具無法出入或灌溉受阻的情形,盼高公局在施工期間能夠提供其餘便道,施工完也需恢復現有的雙邊產業道路及排水系統。高公局說明,若有地主的土地只有部分地段遭徵收,造成無法再利用的情形,地主可主動向高公局申請,高公局將邀請桃園市政府農業相關單位及專家一同會勘,將依照比例原則做判定,若認定符合後政府可一併協議價購取得。高公局說,該認定並無嚴格限制面積大小,就算面積稍大還是有農機具無法進入的可能,因此高公局保留彈性交由專家提供專業判斷,同時保障地主的權益。高公局提到,考量施工期間的農耕需求,該工程農水路採先建後拆方式進行施工,並規畫交維便道供居民通行使用。且國道下方車行箱涵將採跳島方式施工,避免相鄰的穿越箱涵同時施工,以降低對國道2側居民通行的影響。高公局也說,農地改為交通用地需提出變更計畫書,因此施工機具進出會有事前規畫,盡量不會阻擋道路,若有排水系統或道路遭截斷,也將規畫其餘替代道路。另施工期間包商不能越界損害路權外的土地,若不慎損害周邊土地的農作物,包商將依照規定賠償。

川普發函!台灣再等等 對歐盟、墨西哥課徵30%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12日宣布對墨西哥與歐盟大幅加徵30%關稅,自8月1日起生效。面對此一高關稅,這兩大貿易夥伴迅速反擊,歐盟警告此舉恐擾亂供應鏈,而墨西哥抨擊這是「不公平的對待」。根據CNN、路透等外國媒體報導,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發聲明表示,歐盟仍準備在8月1日截止日前繼續努力達成協議。她指出,對歐盟出口徵收30%的關稅將損害大西洋兩岸的供應鏈、企業與消費者利益。川普致歐盟的信函中要求歐洲取消自己的關稅。范德賴恩表示,歐盟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保障歐盟利益,包括在必要時採取對等反制措施。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對於美國此舉表示強烈反對,呼籲歐盟堅決捍衛歐洲利益。墨西哥經濟部長厄伯拉特(Marcelo Ebrard)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表示,墨西哥代表團11日與美方會談時表明,設定新關稅稅率的計畫是「不公平的對待,我們無法接受」。不過,美墨雙方正在談判,尋找保護兩國企業與就業的替代方案。川普重返白宮後,對盟友與競爭對手一再實施起伏不定的關稅政策,不僅造成金融市場動盪,也引發全球經濟下滑的擔憂。截至目前,美國僅與英國與越南達成協議,並暫時下調對中國的報復性關稅。這次對墨西哥的最新關稅甚至高於川普先前對墨商品課徵的25%稅率。

川普宣布第四波關稅名單 對歐盟、墨西哥課徵「30%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今(12)日再度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公布第四波關稅名單,宣布美方將自8月1日起,對來自墨西哥的產品徵收30%關稅,同樣的,針對歐盟出口產品也將被課徵30%關稅。此前,川普在4月2日宣布新關稅政策時,曾提到將對墨西哥徵收25%關稅,而歐盟則是被課徵20%,都比今日宣布的稅率為低。據了解,川普至今已發出4波、共寄給24國及歐盟的關稅信函,其中並未包括台灣。

川普關稅推升通膨? Fed官員:恐推遲降息進程
根據外媒報導,芝加哥聯準主席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11日示警,美國總統川普公佈的新關稅進一步擾亂了通膨前景,這使古爾斯比更難支持川普所要求的降息。在川普暫緩「解放日關稅」後,市場對關稅推高物價的擔憂已大幅緩解,使聯準會有望很快再次減息。古爾斯比表示:「最新一輪關稅措施可能會引發新的通膨擔憂,這迫使聯準會在獲得更明確的信息前維持觀望態度。」川普本周公布新的關稅政策,包括自8月1日起,對加拿大和巴西的進口產品分別徵收35%、50%的關稅。古爾斯比還警告稱,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為價格趨勢帶來了不確定性,這只會讓情況更糟糕。聯準會內部針對關稅是否具通膨效應出現激烈爭論。前達拉斯聯準銀行總裁、現任高盛副董事長卡普蘭(Robert Kaplan)表示,若平均關稅僅為10至15%,企業較能吸收成本。他認為,由於內需疲弱與全球產能過剩,關稅帶來的通膨效應恐低於外界憂慮。

美日關稅爭端!日相強調「不接受被看扁」 美國務卿:關係仍良好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日本進口產品徵收25%關稅,作為其全球關稅戰略的一環,此舉引發日本方面不滿,也使美日關係緊張情勢升溫。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日公開表態,強調日本在關稅談判中將堅守國家利益,並呼籲國內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對此,美國國務卿馬爾科也回應,稱美日關係依然「非常牢固和良好」。石破茂9日在一場街頭演講中指出,美日間的關稅談判「是一場賭上國家利益的戰鬥」,不能接受「被對方看扁」的情況。他強調,即使日本是美國的盟友,也應當「堂堂正正地說出來」,保護應當被保護的產業與利益。隔日石破茂在接受電視新聞節目專訪時進一步表示,如果美方認為日本應無條件接受其建議,只因日本嚴重依賴美國,那麼日本就必須努力在安全、能源及食品領域實現更多自給自足,以減少對美依賴。他強調,日本政府將在貿易談判中維護自身立場,不會輕易退讓。對於石破茂的發言,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歐(Marco Rubio)10日對外表示淡化此言論,稱美日關係依然「非常牢固和良好」,不應將石破茂的言論過度解讀。他強調:「任何想要製造戲劇性事件或分裂的人……都不應這麼做。」盧比歐並指出,美方並未對日本施加壓力要求其增加國防開支,而是「鼓勵」日本在特定能力上有所投資,「這與資金數額關係不大,而與他們能夠做的某些事情有關。」不過有關川普政府要求日本將國防預算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GDP)5%的報導,仍引起日本方面警覺。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先前報導,因美方施壓要求,日本甚至取消了與美國的年度防長與外長會議。曾任拜登政府官員、現任亞洲集團顧問的克里斯托弗約翰斯通(Christopher Johnstone)分析認為,美日間的貿易摩擦、國防開支壓力,以及美國對日安全承諾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雙邊關係出現本世代以來最嚴重的緊張,「若雙方能在8月1日前達成貿易協議,這種憂慮可能會消退。」但他也指出,石破茂的言論反映出日本社會中「真實而普遍的情緒」。面對來自美國的貿易與國防雙重壓力,日本是否能在堅守主權與維持同盟之間取得平衡,已成為接下來國際觀察的焦點。

加拿大被罰35%關稅! 台灣等川普來信台股11日早盤黑翻紅震盪百點
輝達收盤漲0.75%至164.10美元,正式突破市值4兆美元里程碑,為史上第一,美股多頭氣勢延續,比特幣也創下歷史新高,而台股11日一開盤就跌90.44點,以22602.81點開出,最低跌到22601.95點,但隨即拉回平盤之上,10點前最高在22750.52點,震盪超過百點。美國總統川普在美國時間10日宣布,將對剩下還未公布的大多數貿易夥伴,徵收15%或20%全面性關稅,目前以巴西的50%最多,日、韓25%,還沒點名到台灣,但第三波清單居然出現美國長年的盟友加拿大,被課到35%的高稅率,引發關注。台股10日震盪走高,由電子權值股領航,終場上漲166.24點,漲幅0.74%,收在22693.25點,成交值3179.21億元。11日早盤在平盤上下震盪,電機機械、電器電纜、航運業漲逾1%,但油電燃氣、塑膠工業等跌逾1%。電子權值股方面,10點之前,台積電(2330)在平盤1100元之下;鴻海(2317)在平盤161.5元起伏;台達電(2308)跌1.5元、在481元;廣達(2382)漲1元、在274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在平盤1400元之下,大立光(3008)漲70元、在2260元,漲逾3%。大立光10日舉辦法說會,受新台幣強勢升值影響,第二季匯兌損失高達42.2億元,嚴重衝擊獲利,讓稅後純益剩10.32億元,較上季大幅衰退84%,EPS為7.73元,失守一個股本,為13年來單季新低紀錄。不過展望未來,董事長林恩平表示,7月動能較6月佳,而8月又比7月好。台積電17日將舉行法說會,10日公布6月合併營收約為2637億900萬元,較上月減少17.7%,但年增仍有26.9%。台積電ADR周四收低0.90%至229.76美元。據美媒報導,摩根大通預測散戶投資人將率領5000億美元資金,在5、6月獲利了結後重新買進,在下半年湧入美股,推動股市再漲5%至10%。美股10日主要指數表現,道瓊指數上漲192.34點,或0.43%,收在44650.64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9.33點,或0.09%,收在20630.66點。S&P 500指數上漲17.2點,或0.27%,收在6280.46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42.29點,或0.75%,收在5708.28點。NYSE FANG+指數下跌1.26%點,或1.26%,收在14864.20點。

川普公布23國關稅後揚言:剩餘國家都有份「無論15%或20%」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分批向23國寄出即將在8月1日實施的關稅信函後,於美東時間10日表示,他接下來計劃對剩餘的大多數貿易夥伴徵收15%或20%的對等關稅,並駁斥了加徵關稅可能對股市產生負面影響或推高通膨的質疑。川普在接受NBC News節目《與媒體見面》(Meet the Press)主持人韋爾克(Kristen Welker)的電話專訪中表示:「我們接下來只需宣布,剩餘國家都將被課徵關稅,無論是20%還是15%。我們現在正在制定具體方案。」「我認為關稅政策的反響非常好,股市今天創下歷史新高。」川普補充。標普500指數10日收盤確實創下紀錄,但此前美國股市已經歷了數個月的動盪。例如川普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首波全球關稅後,標普500指數在隨後幾天出現史上最快的20%跌幅。川普10日還駁斥了美國跨國玩具和棋類遊戲公司「孩之寶」(Hasbro)執行長,聲稱關稅可能導致玩具價格上漲的警告,「如果你查看數據,通膨其實已經下降。」川普表示。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數據,自新冠疫情以來通膨雖已緩解,但仍保持在2.3%以上。「我不知道,沒聽說孩之寶的事。我不在乎他們的價格。」川普也喊話:「但如果他們在美國本土生產玩具,就不會有漲價的問題。」近期川普的貿易議程似乎陷入停滯,儘管美國政府官員持續強調川普正與數十個國家進行談判。在這些關稅通知信函發布前,川普及其高級官員從4月開始就多次承諾,他們將在「90天內達成90項貿易協議」,但實際上美國與各國在該期間並未簽署任何貿易協定。白宮與財政部、商務部目前為止僅與英國、中國、越南這3個國家,達成可能轉化為完整協議的貿易框架。本週川普向23個國家公開了關稅稅率通知函,包括7日率先發送的第1批14個國家:日本(25%)、韓國(25%)、南非(30%)、哈薩克(25%)、寮國(40%)、馬來西亞 (25%)、緬甸(40%)、突尼西亞(25%)、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30%)、印尼(32%)、孟加拉 (35%)、塞爾維亞(35%)、柬埔寨(36%)、泰國(36%)。接著川普9日又向第2批8個國家寄出關稅通知函:巴西、菲律賓、汶萊、摩爾多瓦、阿爾及利亞、伊拉克、斯里蘭卡和利比亞,這些國家的稅率除了巴西即將被課徵50%之外,其它則介於20%至30%之間。川普同時還宣稱將於下個月開始對銅進口徵收50%關稅。對此,川普10日向NBC News解釋:「不是每個國家都會收到通知函。我們只是在設定關稅。」他透露歐盟成員國和加拿大將在「今天或明天」收到新關稅稅率通知,「我傾向今天完成。」川普還說「這涉及歐盟,你知道包含許多國家,以及加拿大。我們會在幾小時內發布。」就在與NBC News通話後不久,川普隨即宣布將於8月1日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35%關稅,使7日、9日、10日發送的3批關稅信件,上看23個國家。報導補充,由27國組成的歐盟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去年美國企業與消費者從歐盟進口價值逾6000億美元商品。加拿大同樣是美國重要貿易夥伴,去年對美出口超過4000億美元商品。此前,歐盟首席貿易代表謝夫喬維奇(Maroš Šefčovič)9日在歐洲議會透露,雙方每天都在進行談判以避免收到關稅通知函,「關鍵在於,當其他國家面臨美國加徵關稅時,我們的談判立場將使歐盟得以豁免。」據悉,歐盟已準備逾1000億美元的報復性關稅清單,部分針對共和黨州的產品,如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家鄉路易斯安那州的大豆,以及肯塔基州的波本威士忌。

關稅開獎!標普納指續創新高 輝達市值首破4兆美元史上第一家
華爾街股市10日延續多頭氣勢,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股價續創新高,收盤市值突破4兆美元大關,標普和納指齊刷歷史新高,市場持續押注企業財報能降低通膨壓力及關稅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巴西徵收高達50%的關稅,市場情緒依舊樂觀。川普本週已向22國領袖寄出關稅通知函,自8月1日起對其商品實施新一輪徵稅。美股主要指數方面,道瓊指數上漲192.34點,收至44650.64點;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9.33點,收報20630.66點;標普500指數上漲17.2點,收至6280.46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42.29點,收報5708.28 點;NYSE FANG+指數下跌189.04點,收至14864.20 點。科技七巨頭表現分歧,特斯拉(Tesla)勁揚4.73%,收報309.87美元;蘋果(Apple)上漲0.60%,收至212.41美元;Alphabet上漲0.57%,收報177.62美元。Meta下跌0.76%,收至727.24美元;微軟(Microsoft)挫跌0.40%,收報501.48美元;亞馬遜(Amazon)下挫0.13%,收至222.26美元。輝達收盤微漲 0.75%至每股164.10美元,市值正式突破4兆美元,成為史上第一家達到這門檻的上市公司。而台股ADR方面多數淪陷。台積電ADR下跌0.90%;日月光ADR持平;聯電ADR挫跌 1.82%;中華電信ADR小漲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