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手術
」 心臟 劉真 辛龍 手術 心臟手術二宮和也認「成為嵐是人生中大獎」 竹內涼真想加入曝媽媽也是粉絲
二宮和也與竹內涼真來台舉辦《黑色止血鉗2 - 惡魔外科醫生 -》特別見面會,兩人抽空接受台灣媒體聯訪,劇中患者必須運氣好賭贏才能接受手術,被問到人生中最幸運的事,二宮和也毫不猶豫回答「成為嵐的一份子」,他表示加入嵐才有機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包含到台北小巨蛋還有首爾開演唱會,或是一天之內巡迴四地和粉絲打招呼,直到現在還有粉絲在歡迎著我們,依舊非常喜歡聽嵐的歌等等,這樣子的經驗都是因為加入嵐才有的辦法,加入嵐是中大獎」。竹內涼真羨慕表示:「我也好想加入你們,可惜沒遇上那個時代。」竹內涼真認為他最幸運的事,就是生在有趣的家族,手足親戚之中有許多有趣的人,不管發生什麼不開心的事,都會被逗得笑到肚子痛,可以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很幸運,尤其是30歲之後更覺得這件事的重要性。二宮和也飾演的天城雪彥有丟籌碼做選擇的習慣,兩人都表示不會借助神的力量,雖然很煩惱但仍會自己下決定,例如拍攝現場劇組提供兩種方案,他們會一起討論哪種比較好。在第一季的時候,二宮和也送了竹內涼真一台55吋的電視,竹內涼真透露媽媽是嵐的粉絲,所以要求他轉送,現在放在媽媽家裡,媽媽應該是使用那台電視看第二季。第二季拍攝時,二宮和也改送酒,竹內涼真則回禮一台徠卡相機。之前二宮和也在X上自爆不小心把劇中的手錶帶回家,他笑說己經還回去了,還分享戲劇監修山岸醫生送了他一支醫療鑷子,他原本不知要用在哪兒,後來發現挑魚刺很好用。竹內涼真表示自己會好好地歸還道具,接著爆料同劇的小泉孝太郎很愛把手術袍當睡衣穿。二宮和也在拍攝第一季時曾送竹內涼真一台55吋的電視,目前是竹內涼真的媽媽在使用。(圖/大鴻藝術BIG ART提供)二宮和也分飾第一季的渡海征司郎和第二季的天城雪彥,一場渡海替天城動手術的場面,二宮和也在拍攝前特地重看第一季渡海是如何下指示的,因為兩人說話的方式完全不一樣。至於這兩人誰的醫術比較強,竹內涼真說:「我有想過這個問題,渡海沒有失敗過,天城一開始就發生媽媽死亡的大失敗,才去追求極致……以醫生來說我會選天城。」被問到人生中最幸運的事,二宮和也毫不猶豫回答「成為嵐的一份子」。(圖/大鴻藝術BIG ART提供)若要動手術,二宮和也想找天城,「渡海太可怕,希望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接受手術,天城的溝通能力比較高,要是萬一失敗了渡海還可以救援」。天城個性難搞,若是可以小小捉弄對方,竹內涼真想賣掉天城辦公室的音響,「他使用的家俱都很高級,我生氣的話就一個一個賣掉」。竹內涼真慶幸生在有趣的家族中,尤其是30歲之後更覺得這件事的重要性。(圖/大鴻藝術BIG ART提供)二宮和也向導演提議把手術場景的背景音樂換成古典樂,他解釋是因為心臟手術畫面太過真實,有些觀眾不敢看,為了追求手術場景的逼真同時緩和氣氛,所以加入古典樂,且古典樂和手術一樣,都是沒有著作權的藝術,因而產生這個發想。拍攝過程很是辛苦,二宮和也表示第二季開拍前大家已有覺悟,倒是他第一季時經常在手術快失敗前才出現,第二季才真的感受到大家的不容易,一場手術示範戲,為了呈現不同角度的畫面,大夥兒拍了足足五天,每天拍滿八個小時,竹內涼真笑說:「很開心他能共享辛苦。」小泉孝太郎把手術袍當睡衣穿。(圖/翻攝《黑色止血鉗》官方IG)
影像導引「心臟手術也有Google地圖」 精準治癒89歲老翁
89歲陳先生去年底突然昏厥,送醫後發現直徑長達6.3公分的胸腹主動脈瘤,必須裝設主動脈支架保存性命,由於陳先生高齡、共病多,就算採微創手術仍然具有風險。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吳毅暉表示,建議陳先生接受AR主動脈支架手術,精準又能縮短3成手術時間,術後21天出院,恢復狀況良好。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表示,這項技術猶如心臟支架手術的Google地圖,改善複雜血管介入手術整體效率,即時輔助醫師找對血管。台大醫院自去年11月起,在全新的高階複合手術室引入了最新的影像導引技術-CT(電腦斷層)融合技術。這是一種類似利用AR的方式,將病患手術前的電腦斷層片,輸入到多軸成像系統的X光機,經過校正後,在手術當中就可以將病患的主動脈虛擬且同步的顯示在現實的手術透視螢幕上,進行主動脈支架置放,到目前為止,臺大醫院已超過百人使用此技術接受手術,最新影像導引技術提升了手術治療的精準度,有效降低風險,同時減少患者及醫護輻射暴露。電腦斷層融合技術的主要優勢在於它能提高複雜主動脈修復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外科醫生可以更好地識別關鍵的解剖標誌,避免併發症,並降低放置錯誤的風險。此外,這項技術還能減少對比劑的使用,這對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特別有益。CT 融合技術的整合還縮短了手術時間,並減少了患者和醫療人員的輻射暴露。總體而言,電腦斷層融合技術代表了血管腔內手術的一大進步。根據國際文獻,CT融合技術可讓手術時間所短30%,顯影劑使用量減少57%。吳毅暉表示,顯影劑具有腎毒性,使用量愈少愈好,最終目標是發展無顯影劑的即時透視手術,而放射線暴露不僅對病人不好,執行手術的醫護人員,雖已著用防護衣,仍需面臨放射線帶來的健康風險。關心食安、健康的朋友們別錯過~!LINE社群搜尋:健康一把抓加入我們,立刻掌握全家大小的健康與秒懂食安地雷,還有獨家健康小撇步!!【健康一把抓】→https://reurl.cc/qrypl3
母親換心手術前猝逝!ICU名醫曝光學醫動機 「要讓責任醫師付出代價」
ICU名醫陳志金,平日時常在網路上分享許多病房的故事,在網路上頗具人氣。而日前被問及為何當年會想要就讀醫學系時,陳志金表示「為了報仇」。陳志金解釋,當年自己母親在換心手術前一天猝死,讓他懷疑內幕重重,決定就讀醫學系、進入醫療體系調查母親的死因,但是等到他實際進入後,他才知道「醫療過程中充滿太多變數」。陳志金醫師日前在FB發文表示,34年前,還在讀高中二年級的陳志金家境貧困,久病在床的母親,等了兩年才等到心臟手術的機會,結果在移植手術前一天猝死。而當時正在考試的陳志金,錯過了見母親最後一面的機會。由於家人對母親的病情也一無所知,面對母親突然逝世,陳志金醫師心中充滿了無法釋懷的恨意和內疚後續當陳志金得知自己有機會念醫學系時,雖然這並非他最初的心願,但他接受了校長的安排。當時陳志金心裡盤算著「有一天成為醫生後,一定要查明母親的病情,讓負責的醫生和醫院『付出代價』」。但實際成為醫師後,陳志金醫師才明白,原來醫療充滿了不確定性,病人的突然離世,對醫師來說也是一種難過和無奈,並非故意為之。在成為醫生的過程中,陳志金醫師自述漸漸放下了心中的恨意,但也更加理解家屬心中的遺憾、內疚和自責,這些情感同樣需要被關懷和幫助。因此,多年來,陳志金醫師秉持的信念是「救病人,也要救家屬」,希望不再有人經歷他當年的痛苦和遺憾。陳志金這麼做,不僅是在解救家屬,也是解救當年那個17歲的自己。陳志金醫師提到,在觀看《金師傅》第三季的完結篇時,金師傅的一句話給了他很好的答案。金師傅在面對因失去兒子而想報仇的高議員時說「報仇就是要這樣,對自己體會過的切身之痛,報以善意,而非惡意,讓同樣的憾事不再發生,就是成熟的報復。」看到這裡,陳志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感覺終於有人懂他了。陳志金醫師也提到,姜東柱的「報仇」也是基於這樣的理念「父親的遺憾,不能再發生在其他人身上。」金師傅用心療癒每一個心裡受傷的年輕醫師,在療癒徒弟們的同時,其實也在療癒他自己。陳志金醫師自述,很喜歡這個「成熟報復」的轉念,感謝他的好朋友、好兄弟張書森教授,在他為《三寶》寫的推薦序裡,也提到了「成熟報復」這件事。這種以善意回應痛苦的方式,不僅讓自己得到解脫,也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連續12年!愛心粽高度達5座玉山 弱勢媽感動:可以撐下去了!
端午佳節與家人品嘗粽子,感受溫馨過節氣息,也凝聚起全家人的心。道家人文協會於今(22)日舉辦新北市端午愛心粽捐贈活動,捐贈2萬7250顆愛心粽予新北市弱勢家庭、獨居老人及寄養家庭兒童,由社會局局長李美珍代表受贈。協會12年來累計捐出20萬150顆愛心粽,堆疊高度已超過5座玉山,歷年共計2萬2825戶家庭、5萬9885人次受惠。協會今年捐贈2萬7250顆愛心粽,12年來累計捐出20萬150顆愛心粽,堆疊高度超過5座玉山。(圖/道家人文協會提供)本次與會的受贈家戶代表小敏(化名),育有現年1歲、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及斜視的兒子,孩子自出生後便手術住院約半年才返家,現在每季都要回診追蹤病況,後續還需大筆醫療費用進行心臟手術,小敏目前只能專心陪伴孩子接受治療,家裡經濟僅仰賴丈夫的微薄收入支撐,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夫妻倆身心備受煎熬,根本沒有多餘力氣想著端午節該如何度過。收到協會致贈的粽子,小敏感激地說:「謝謝協會讓我們全家能過端午節,在困難的時候得知有一群善心人士在背後默默關懷,給了很大的支持力量,讓我們可以繼續走下去。」捐贈儀式現場,由協會理事長張旖與社會局李美珍局長一同將象徵本次捐贈項目的大型粽子蒸籠打開,代表著協會把剛出爐的端午愛心粽,即時溫暖地傳遞到弱勢家庭手中,而協會公益大使發心娃娃也特別現身獻上祝福。協會理事長張旖表示:「當我們無私地分享愛,每個人都可能因此變得更美好。協會連續舉辦端午愛心粽及母親節蛋糕捐贈活動,年年擴大公益規模,期盼讓更多弱勢族群感受到大眾溫暖的陪伴力量。今年協會同樣與廠商共同簽署食安保障合約,讓民眾能安心享用。本次活動捐贈的粽子,當天已由協會志工依人數比例需求,親送至新北市轄區14個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後續將由社工人員交送至弱勢家戶手中。新北市社會局李美珍局長,也對協會活動表達感謝:「謝謝道家人文協會愛心不間斷,12年來陪伴弱勢家庭,讓民眾在溫馨佳節能感受暖心的幸福滋味。」
七旬翁急性心衰休克! 北慈「微型心室輔助器」成功救回
76歲的許先生日前因急性心肌梗塞併嚴重心臟衰竭與休克,緊急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救治,醫護團隊給予抗凝血劑,並第一時間入心導管室診斷為三條血管阻塞的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經裝置主動脈內氣球幫浦輔助心臟跳動並會診心臟血管外科預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然而,嚴重的急性心肌缺血使許先生心臟收縮功能非常差,考量緊急手術風險極高且加重心臟負擔,徐展陽醫師帶領團隊在術中一併裝置「微型心室輔助器(Impella)」。提供急性心臟衰竭心室輔助 微型心室輔助器新選擇徐展陽醫師說明,微型心室輔助器(以下簡稱Impella)是新型也是目前體積最小的心臟幫浦,可提供急性心臟衰竭患者的心室輔助。徐展陽醫師說明,目前臨床運用在心因性休克患者的機械輔助灌流裝置,耳熟能詳的包括短期的主動脈幫浦、葉克膜體外心肺支持系統以及中長期置入體內的心室輔助器等。葉克膜常用於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急性心衰休克患者,可在最危急時迅速裝機並建立體外支持心肺循環;而當心臟功能無法恢復,則進一步銜接至中長期的體內心室輔助器,用於等待心臟移植。而Impella是種嶄新的微型輔助器,為一軸型微小驅動馬達,可由經皮穿刺股動脈或透過右鎖骨下的微小切口,由右鎖骨下動脈植入,提供高風險心導管治療、心臟手術後的短暫心臟衰竭穩定的血液循環支持。Impella系統 避免併發症產生徐展陽醫師解釋,醫師可利用Impella其微小、軸型的特性,在複合式手術室透過X光以及經食道超音波導引之下,直接穿過主動脈瓣,深入左心室進行血液抽吸減壓,再由馬達遠端灌流入升主動脈直至全身;而傳統葉克膜系統是經由鼠蹊部逆向灌流,若病人心臟功能非常差,會與心臟原有血流對抗產生阻力,很可能造成心臟腫大、嚴重肺水腫、產生泡沫血痰、下肢缺血壞死等全身併發症。非所有病人都能使Impella 留意身體保健是關鍵Impella的角色仍和葉克膜一樣,定位為暫時的心室輔助系統,若因心臟衰竭嚴重、心肌無法恢復,仍需考慮進一步裝置中長期體內心室輔助器,邁向移植之路。徐展陽醫師補充,並非所有病人都能使用Impella,凡心臟換過金屬瓣膜、存在心室內血栓、或同時併有呼吸窘迫、缺氧的患者均不宜使用。徐展陽醫師提醒,民眾仍須注重日常身體保養,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防患未然。
侯紹敏堅守心臟外科35年與死神搶命 病患大讚淚謝他卻這樣回
國泰醫院外科部主任侯紹敏,35年來堅守心臟外科,為超過上百名主動脈剝離的緊急病患開刀,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的病患看到他,盡是滿滿的感謝和稱讚,但他總會回說:「醫師沒有那麼偉大!」來提醒自己不要志得意滿。身兼心臟血管外科、心臟血管手術科的侯紹敏,在擔任住院醫師時,看著恩師如英雄般救回許多病患,讓他心生嚮往,即使知道外科醫師養成訓練比其他科別還長,甚至很吃天份,「勤能補拙也不一定有用」,但自認運動神經好、手巧,加上個性愛「拚搏」,仍決心當一名心臟外科醫師。醫院中心評鑑將主動脈剝離治療列為重要評分項目,正是因為該手術屬於「急、重、難」,早期手術致死率高達30~40%。由於心臟手術為避免術後併發症,必須「全循環停止」,也就是包括心臟、體外循環機葉克膜都不能運作,此時則要想辦法保護腦部,以免心臟好了,醒來卻腦死成為植物人,侯紹敏為了讓病患術後能恢復正常生活,特地赴日學習「雙側順行性腦灌流」來保護病患大腦。有別於輔助低溫法、或單側保護腦,他選擇雙側順行性腦灌流,即使「礙手礙腳」的管線變多,卻大為提高手術安全性。侯紹敏不僅將主動脈剝離手術的失敗率降至9%以下外,更能確保每名患者醒來後仍擁有正常人生。侯紹敏印象深刻的是曾救治一名近90歲大動脈破裂的阿嬤,由於患者是朋友的家屬,即使覺得已經高齡應避免過度醫療,他仍極力搶救,經手術成功縫補老太太破裂的心臟,出院後多活了數年,雖然心情複雜,但卻將心臟外科價值展現無遺。他直言,在台灣當一名外科醫師,出國、國旅、打高爾夫球,甚至是游泳,都是奢侈的,就像大部分的外科醫師,即使他手術施行結束,也放不下病人,不敢遠行,以隨時掌握病況,尤其主動脈剝離多發生在40~60歲的中年男性,救回一命,往往等於救了一個家庭,即使外科工作時間長、作息常日夜顛倒,他仍是「千萬人,吾往矣」。
7旬嬤胸口常悶痛、呼吸喘!竟是心臟主動脈狹窄惹禍 「心臟手術置換」成功續命
71歲林姓婦人胸口常悶痛、呼吸易喘,原以為是年紀大氣衰體弱,診斷後才發現是主動脈狹窄,同時心臟血管也堵塞,症狀嚴重,在臨床上判斷只有3-5年存活率。主動脈狹窄 無症狀、死亡率高主動脈瓣是主動脈與心室之間的門,主動脈瓣因結構導致無法完全敞開時,會造成心臟血流無法順暢流動,滯留在心臟裡,就會對心臟造成額外的壓力,也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初期可能無症狀,但主動脈瓣開口會隨年紀逐漸縮小,症狀加重,可能產生心絞痛、昏厥甚至猝死,不可輕忽。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手術難度高且複雜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賴韋良表示,主動脈瓣膜置換術過程需要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改成由機器體外循環維持全身血流暢通,由醫療團隊修剪原本的心臟瓣膜、放上新瓣膜再重新啟動心臟血流,帶動血液循環,手術過程難度高且複雜。團隊經6小時馬拉松手術後,成功為林婦置換人工瓣膜,並在加護病房密集觀察適應度,5天後確認林婦身體安全無虞,才轉回普通病房。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1次改善2心臟問題賴韋良醫師也提及,雖是為林婦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但術前的心導管檢查中發現林婦血管堵塞,因此術中同步為林婦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一次改善兩項心臟問題。術後,林婦反映有感心絞痛症狀不再,呼吸順暢許多,感覺重獲新生,可以重拾參加學校的志工活動,也能自在參加社區運動聚會。與醫療團隊積極評估 避免被疾病拖累羅東博愛醫院院長王文斌表示,臨床上高齡長者會對疾病的處理治療較為消極、害怕手術,但其實隨醫療資源普及與高齡化社會來到,老年人口健康程度普遍提升、人均壽命也逐年增加。發現疾病時若能與醫療團隊一同評估各種可能性,並在具備體力時積極治療、康復,便有機會能夠扭轉老後臥床、被疾病拖累的日子,迎接樂齡新生。
走路喘不停恐是心臟瓣膜出問題! 醫警告:未積極治療當心心臟衰竭惡化
許多人上了年紀之後,走沒幾步路就感到上氣不接下氣,喘個不停,有時候甚至連躺平休息都氣喘吁吁,當心!這可不是體力衰退,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胤嘉警告,若本身心臟有瓣膜問題,卻未積極治療,出現躺平也很喘的症狀,很可能已心臟衰竭。主動脈、二尖瓣膜出問題 心臟需超負荷工作恐導致衰竭心臟就如同馬達,心房、心室之間的閥門稱為瓣膜,若瓣膜出現問題,就會導致血流不完全,進而引發其他問題。除了先天性的缺損(如少一瓣),瓣膜可能會因為老化退化、風濕性心臟病、急性感染、其他疾病等導致異常。陳胤嘉醫師說明,其中退化最為常見,因年紀大會出現瓣膜鈣化、周邊組織疏鬆或萎縮,或連接瓣膜的腱索脫垂;少數患者會因為冠狀動脈疾病或其他疾病導致心肌擴大,也會影響瓣膜結構。心臟有四個瓣膜,但較容易出現問題的為主動脈瓣膜及二尖瓣膜。陳胤嘉醫師表示,通常瓣膜異常,會使心臟輸出的血液量不足,心臟必須變得肥大且更賣力運轉以提供足夠血量。而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就容易出現心律不整、喘、體能下滑等狀況,若出現晚上躺平會喘、或睡到一半喘到醒過來,就表示瓣膜造成的心臟衰竭已經需要處理,不過,很多人會認為是正常老化而忽略。▲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胤嘉根治瓣膜靠手術 高風險患者適合經導管置換手術瓣膜該如何治療?陳胤嘉醫師表示,目前唯一能根治的方式就是手術,但並非人人都需要手術,需要根據病人的身體條件、體力、年紀等綜合評估風險;若已出現症狀,再考慮介入。舉例來說,年輕患者、體力好又有運動習慣,便可藉由藥物控制,不必立刻進行手術。手術方式分為傳統開胸手術、小傷口手術、微創手術。陳胤嘉醫師指出,二尖瓣膜會以修補為主,不適合修補才考慮置換;而主動脈瓣膜無論是狹窄或是逆流,通常會進行置換手術。傳統開胸手術:傷口大,胸骨癒合恢復期較長,但手術風險較小傷口手術低,較適合進行複雜性手術。小傷口手術:不用打開或只需打開部分胸骨,傷口約4-6公分,術後恢復快,適合年輕、低手術風險的患者。但限制較多,若心臟位置太深、肺部有沾黏者較不適合。經導管瓣膜置換:從鼠蹊部或頸部的血管放導管進入,利用支架撐開狹窄瓣膜,固定在原本的瓣膜上。通常適用於不適合傳統手術、年紀大、肺功能差、體能虛弱等高風險者。新型牛心生物瓣膜 加入二次置換手術設計而用來置換的心臟瓣膜,主要分為金屬瓣膜及生物瓣膜兩類,生物瓣膜指的是以牛心、豬心組織做出的人工瓣膜,與人體組織較為接近。陳胤嘉醫師提到,人工瓣膜有其壽命,目前金屬瓣膜年限約40-50年,但必須終身服用抗凝血劑,避免形成血栓,若有組織向內生長影響瓣膜功能,也仍有二次手術的風險;而生物瓣膜雖只需服用3-6個月的抗凝血劑,但年限最多到15-20年左右,若病人還很年輕,也會面臨二次手術問題。隨著科技進步,人工瓣膜也不斷進步,生物瓣膜使用年限越來越長,新型的牛心瓣膜設計則加入考慮二次手術的可能性,發展出利用球囊將原本框架撐開,再放入適當大小的經導管型瓣膜。陳胤嘉醫師補充,瓣膜的大小與病人體重相關,若體重較重者,小型的瓣膜恐無法支撐其血流量。已知有瓣膜問題應追蹤 心臟衰竭建議手術治療然而術式及瓣膜選擇多元,有些民眾難以立刻決斷。「通常沒有急性危機,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討論跟思考,是否可以用藥物多控制幾年再換。」陳胤嘉醫師提醒,微創或經導管手術的確是趨勢,也有潛力發展到不止高風險,連中低風險病人也可以適用,然因每位病人狀況不同,手術方式必須與醫師討論,包含體力、經濟狀況等,選擇最符合自身條件的方式。陳胤嘉醫師提醒,若知道自己有瓣膜問題,建議追蹤治療,以掌握瓣膜狀況。陳醫師分享一位60歲左右的男性,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一直以藥物控制,雖已出現症狀,卻抗拒開刀。後來在家中暈倒、心因性休克,緊急送往急診搶救。所幸及時裝置葉克膜穩定病情,隔日進行主動脈置換手術,當天晚上就脫離呼吸器與葉克膜,10天後便出院,恢復狀況良好。「在大家想像中,心臟手術非常恐怖,但更恐怖的是如果沒適當處理,反而可能需要承擔心臟衰竭惡化或猝死的風險。」陳胤嘉醫師呼籲有瓣膜問題的患者,一定要定時回門診追蹤檢查,若出現暈厥或心臟衰竭等症狀,就建議可開始與醫師及家人討論手術時機及方式。
1歲男孩剛做完開顱手術 返家途中遇善良大叔堅持塞錢
中國成都1名王姓母親,帶著剛做完開顱手術的1歲多兒子,搭乘火車準備回家休養,鄰座1名大叔心疼男孩小小年紀,就要承受病痛,便要塞錢給王媽媽,幾次推托之後,王媽媽還是收下了大叔的好意。事後她表示「萍水相逢,大叔的關心讓自己特别感動。」王媽媽幾番推托,大叔仍將錢硬塞在男孩帽子裡,王媽媽只能收下大叔的好意。根據陸媒報導,成都1名王姓女子23日帶著1歲多的兒子,坐上由成都開往西昌西的火車,鄰座1名大叔見男孩頭上有包紮痕跡,於是好奇詢問,王媽媽便向其解釋,兒子確診了顱內腫瘤,剛在華西醫院做完手術。鄰座大叔知道男孩生病後,就想給王媽媽500元人民幣(約台幣2174元),希望能幫助到母子二人,推托幾次後,大叔將錢硬塞在男孩衣服的帽子裡,王媽媽也只好收下。事後王媽媽表示,從兒子確診腫瘤到做完手術,自己都覺得生活很黑暗,萍水相逢,大叔的關心讓她感到特別感動。兒子現在術後恢復的還行,後期可能還要接受化療。大叔的善舉經媒體報導後,引起熱議,就有網友表示自己也曾遇過如此善良的人,在他住院休養時,有位大叔硬塞給他200多塊錢(約台幣870元),另一位大叔也把別人送他的牛奶都給了網友。也有網友分享道,自己的母親某次搭車時,看到1位剛做完心臟手術的小寶寶,雖然家裡也沒什麼錢,仍舊給寶寶的家長塞了500塊錢(約台幣2174元)。
台積電張忠謀獲第一屆李國鼎獎 憶當年笑稱「這是有預謀的!」
「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獲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頒發第一屆李國鼎獎,張忠謀9日親自出席領獎,總統蔡英文也到場祝賀。李國鼎曾任經濟部長、財政部長、政務委員及總統府資政,他是台灣「工程師治國」的典範人物,在全球科技產業起飛時期,推動成立工研院、新竹科學園區、資策會,奠定台灣科技產業的基礎,為傳揚時代精神,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今年設立李國鼎獎。9日舉辦的第一屆李國鼎獎頒獎典禮,現場冠蓋雲集,包括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富邦蔡明忠等科技大老都出席這次盛會,而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特地一早從美國飛來台灣參加,引起現場一陣驚呼。「張忠謀是每個產業的教父」。黃仁勳表示,他30多歲時就認識張忠謀,但到現在,每次看到張忠謀還是很緊張。台積電為所有人製造晶片,從未有任何一家公司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而台積電的「正直」也是張忠謀的人格特質,他回憶起首次見到張忠謀時,不是在講技術,主要都在講企業精神,所以大家也相信台積電能跨越種種困難,宛如大象也能跳舞。黃仁勳提到,張忠謀曾說「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但他要說「沒有台積電,就沒有輝達,沒有台積電,就沒有現在的科技」。蔡英文致詞時先提到,「在黃仁勳後面講話,壓力實在非常大。」引發現場一片笑聲。蔡英文回顧李國鼎在當年大家都不認識半導體的時候,為此努力奔走,是台灣經濟奇蹟的領航者,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當然就是李國鼎獎的不二人選,他為台灣高科技產業創下巨大貢獻,也將代表台灣出席APEC經濟領袖會議。第一屆李國鼎獎評審委員、前副總統蕭萬長表示,因為李國鼎一開始的大力支持、造就台積電的成功,也因此創造全球科技發展、改變了幾十億人的生活。張忠謀也回憶起與李國鼎的小故事,當年還在德州儀器工作時很少來台灣,1976年應邀來台演講時,其實是為了推銷他們的手錶,當時李國鼎才剛做完心臟手術就來聽演講,跑來跟他握手、還馬上約吃飯,後來一直積極維持關係「這是有預謀的!」。1980年時,德州儀器董事長因病過世,李國鼎想趁機挖角張忠謀,張忠謀還吐槽他薪水沒包含股票分紅、實在開太少,後來因各種原因破局,李國鼎超憤怒,兩人因此中斷關係3年;然而最後把台積電作起來,雖然大部分是張忠謀的主意,但能推動、說服政府投資一半,都是李國鼎的功勞,張忠謀感嘆,當時李國鼎已有不少政敵,很多人會反對他提的任何事情,但李國鼎堅定支持台積電,張忠謀說,他是一個非常好學、熱心、愛國,且非常清廉的人,「的確是沒有他,就沒有台積電」。
狂咳一週沒看醫生! 26歲女檢查出「心臟大問題」險喪命
別小看身體上細微的症狀,因為這很有可能是某種重大疾病的前期徵兆。大陸一名26歲的秦姓女子,日前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她起初以為是普通感冒未在意,沒想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相當危險的主動脈剝離,緊急替女子進行心臟手術。根據《都市快報》報導,秦女本月初出現咳嗽、咳痰症狀,由於這段時間剛好天氣變化大,她起初以為只是普通感冒,所以只是自己去藥局買感冒藥吃,沒有特別在意,但後來一直未見好轉,甚至還愈來愈嚴重,她才趕緊去當地醫院就診。豈料醫師檢查完後,發現秦女是Stanford B型主動脈剝離,撕裂範圍從降主動脈近段至腎動脈水平,撕裂範圍廣且延伸至腹腔動脈,需要立即轉診到大醫院進行手術,對此,秦女事後感嘆「本來以為感冒咳嗽配點藥就行了,沒想到命都差點沒了!」替秦女醫治的主任醫師崔勇表示,秦女雖然年紀輕輕,但主動脈已經佈滿硬化斑塊,且她有動脈導管未閉先天性心臟病病史,降主動脈起始段狹窄壓迫左肺導致肺不張,因此才會有咳嗽咳痰等症狀。崔勇進一步指出,秦女雖然沒有高血壓,但主動脈卻有較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動脈粥樣硬化的病人血管質量會變差,粥樣硬化的斑塊位置內膜可能發生撕裂,進而形成夾層,只要一破裂,患者會在幾分鐘內死亡,「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多見於中老年人,但近幾年有年輕化的趨勢」。據了解,秦女最後經過約6小時的「心臟巨型手術」,已於術後第2天拔除氣管插管,第3天轉回普通病房,目前恢復狀況良好,已經順利出院返家。
痛失愛妻劉真逾3年!辛龍突發聲「已搬離傷心地」:正在專心學佛
被封為「國標舞女王」的劉真,與老公辛龍婚後誕下1愛女,怎料2020年2月接受心臟手術時不幸辭世,享年44歲。劉真逝世至今已逾3年,不過辛龍似乎仍無法走出喪妻之痛,女星好友金佩姍近日透露,聽聞辛龍已經帶著女兒搬至台中。消息曝光不久,辛龍也親自致電金佩姍,澄清他還在台北「不過搬家了」。辛龍與劉真的媒人金佩姍近日受訪時提及,自從劉真病逝後辛龍就此「神隱了」,深怕勾起對方傷痛過往,2人除了過年期間互相問候外,至今從未見過面,僅透過共同好友聽聞,對方已經搬離原先在台北的住處,目前在台中展開新生活。對此,金佩姍今(28日)出面澄清,辛龍看見新聞後,特地致電向她解釋,他與女兒仍在台北,並未搬至台中,不過為了不想觸景傷情,已經搬離原住處了。辛龍還透露,女兒現在正在雙語學校就讀「過得很好」,而自己則是「專心學佛」。事實上,數月前辛龍在劉真身故後的第3年忌日,曾在臉書發出悼念影片,向離世的愛妻深情喊話,「親愛的妳啊…有空回到家裡,佛堂有妳的位子,可以安住休息,妳到天上修行,也要安定而快樂」,盼祂有空時能多回家看看父女倆,只是如今卻選擇搬離傷心地,顯然對過往仍無法事過境遷。
劉真病逝神隱3年!女星驚爆辛龍「離開傷心地」:已搬離原住處
被封為「國標舞女王」的劉真,與老公辛龍婚後誕下1愛女,怎料2020年2月接受心臟手術時不幸辭世,享年44歲。劉真逝世至今已逾3年,不過辛龍似乎仍無法走出喪妻之痛,女星好友金佩姍近日透露,聽聞辛龍已經搬離原先住處。辛龍與劉真的媒人金佩姍,近日接受《中天新聞》訪問時提及,自從劉真病逝後辛龍就此「神隱了」,深怕勾起對方傷痛過往,2人除了過年期間互相問候外,至今從未見過面,僅透過共同好友聽聞,對方已經搬離原先住處,目前在台中生活。事實上,辛龍數月前在劉真身故後的第3年忌日,曾在臉書發出悼念影片,向離世的愛妻深情喊話,「親愛的妳啊…有空回到家裡,佛堂有妳的位子,可以安住休息,妳到天上修行,也要安定而快樂」,盼祂有空時能多回家看看父女倆。辛龍還向愛妻喊話,他與女兒一切都好,要遠在天上的老婆放心,「我與女兒都很好,妳也要好好的。簡單、規律的生活,是我和女兒最大的快樂」,並吐露一人身兼父職與母職的育兒心聲,「我是第一次當爸爸,我希望我做得夠好…我是爸爸,也學著當媽媽。」
日本不讓座給老人沒有不敬老? 女星曝博愛座是留給「這2類人」
71歲的知名作家李昂於20日發文抱怨,怒批捷運上的年輕人坐在博愛座上,並且拒絕讓座給她,而拍照在臉書公審一事也引起了熱議。對於「博愛座到底要給誰坐」這個話題,曾居住日本一段時間的女星歐陽靖則透露,她觀察到日本老人在搭電車時常站著,原因並不是不敬老,而是老人覺得自己足夠硬朗、不需要坐下,更認為博愛座必須留給「如果不坐下會有危險性的人」。歐陽靖在今(22日)上午在臉書「GinOy 歐陽靖」提到,去日本搭電車時,常常能看到站著的老人,導致每次有博愛座議題時,總會有人問「日本人是不是不讓座給老人」,但其實這是觀念的差異,那些長輩會覺得自己「不坐下也不會有危險性」,所以才拒絕別人的讓座。而她也直言,覺得累、腿痠都不該是坐博愛座的理由,因為博愛座主要是留給「因疾患無法久站的人」,以及「重心不穩,煞車時可能會跌倒的人」,所以才會很籠統地歸納出孕婦、長輩等等。另外,歐陽靖還補充道,在日本電車上,會張貼告示來要求站或坐在博愛座附近的人關閉手機電源,是由於有些手機的電磁波會影響到心律控制儀器,也就是可能動過心臟手術的人。對此,她更再次重申,強調「博愛座不是給人『休息』的,是留給『不坐下會有危險的人』。」
年紀增長心房顫動情況越普遍 出現7大中風警訊快求助!
60歲以上族群每100人就有4人心房顫動,到了80歲就會提高到每10人就有1人心房顫動。[i]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心房顫動會越來越普遍。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郭志東提醒,心房顫動會增加血栓生成的風險、引起中風,還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和其他併發症,絕對需要醫療介入,呼籲民眾把握10項預防重點,注意臉歪嘴斜、手腳偏癱、講話困難等7項症狀,切勿掉以輕心。當患有心房顫動時,有些病人會感到心臟不規則跳動,而且經常是快速的跳動,就稱為心律不整。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代表心臟的心房與心室跳動不同步。有些病人會表達發作時出現突發性快速、劇烈的心跳,同時合併呼吸急促、全身虛弱。而更多的病人是感覺不到任何症狀的,在臨床上,中風後發現心房顫動的比例也不少見。郭志東表示,過度恐慌除了過猶不及,對病情也無補於事,以下是10件可以用來應對心房顫動的事。1. 盡可能多瞭解自身的診斷︰瞭解可能導致心房顫動的原因可以幫助控制病情。心房顫動的一些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有心臟病或心臟病發作史、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臟手術史、過度飲酒、抽菸等。以下是一些可以諮詢醫生的問題:請問導致我心房顫動的病因為何?現階段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有需要改變哪些飲食或生活習慣來幫助控制病情嗎?出現哪些症狀可能暗示更嚴重問題?2. 明瞭自身的中風風險︰會增加心房顫動誘發的中風危險因子包括︰年齡超過65歲、心臟衰竭、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史及血管疾病史。3. 了解不幸中風時的警訊:如果出現臉歪嘴斜、手腳偏癱、講話困難,應該立即到急救求助。其他症狀包括面部或四肢突然麻痺、突然變得混亂、行走困難或劇烈頭痛,以上症狀也不可輕忽。4. 告訴家人病情︰因為心房顫動通常沒有症狀,所以家人不一定能理解你的病情。當你需要他們的時候,能夠隨時做好準備因應。5. 適量的規律運動︰很多病人可能擔心運動會使心房顫動惡化,但有規律的運動對心健康很重要。運動可以幫助減少心房顫動症狀、降低休息時的心率、減少中風的風險、控制體重及減少患其他疾病的風險。6. 破除性生活的迷思︰有些病患甚至家屬會擔心性行為可能引發心房顫動發作,引起不良後果。然而,適度合理的性生活對身心健康都有好處。如果在患病後出現勃起困難或其他性功能障礙,則需要告知醫師,盡早處理。7. 接受心臟復健︰如果心衰竭病患或心肌梗塞病患合併心房顫動,出院後可以考慮心臟復健療程,有助於心臟功能恢復,同時減少日後出現問題的風險,提高生活品質。8. 適當休息,避免過勞︰疲勞是心房顫動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可以是心房顫動本身或其治療藥物引起的。所以充足的睡眠、有規律的運動和健康飲食有助於緩解疲勞。如果認為與藥物相關,請諮詢醫生,勿自行停藥。9. 避免誘發因子︰使心房顫動發作的觸發因子因人而異,過勞、酒精、壓力、咖啡因、焦慮、抽菸、疾病或藥物等等都有可能使之發作。如果可能的話,應儘量避免這些誘因。同時,要學會測量自身脈搏,方便知道當下是否過快或不規則。10. 健康飲食︰對心臟有益的飲食包括少吃加工食品,食用大量蔬菜、適量水果、少吃紅肉、煎炸食物、含糖飲料等等。 [i] https://www.thrscare.org.tw/index.php?action=info-in&cid=3&pid=6
楊烈拍戲認乾孫女 廖苡喬為「爺爺」學日文
廖苡喬在民視8點檔《市井豪門》中演出移植心臟手術成功的羅心陽,在劇中為了弱勢團體持續發聲,是正義使者的化身,她表示私底下也持續關注台灣的弱勢團體,在環保、兒童、性別平權、流浪動物等團體都有持續捐款,可能因為默默做好事,讓她最近覺得簡直是吃到無敵幸運星,幸運地跟楊烈演到對手戲,劇中還變成楊烈的乾孫女。其實兩人在別的戲劇中就演過父女檔,這次改演爺孫,還對戲日語,廖苡喬說因為這樣還去報名日文課,要好好把以前學的日語找回來,她同時還在劇中展現了台語、海陸腔客語。不只許願成功和楊烈對戲,更合作偶像「客語王子」黃子軒,她開心地說以前去過新竹聽黃子軒的演唱會,沒想到竟然在8點檔可以相遇,開心這一次可以在戲劇上合作。廖苡喬(左)在《市井豪門》遇到偶像客家歌手王子黃子軒,兩人開心合影紀念。(圖/民視提供)此外,首次演出民視8點檔的黃子軒表示媽媽有特別交代,要演好一點,親朋好友鄰居都在看《市井豪門》,讓他備感壓力,不過還好是本色演出,在劇中自彈自唱好聽的歌曲,也希望透過8點檔的傳播力,讓更多觀眾感受到客語音樂之美。
7旬翁髖關節痛以為舊疾復發 就醫查出「全身血管阻塞」做6次手術搶命
花蓮1名患有3高72歲池姓老翁,日前因髖關節疼痛就醫,原以為是舊疾復發,經檢查發現竟是心血管疾病所致,不僅腹主動脈瘤、胸主動脈潰瘍、頸動脈及冠狀動脈都塞住,主動脈瓣膜還重度逆流,醫師驚呼「等於全身血管都出問題」,歷經1年半6次手術才撿回一命。花蓮1名患有3高72歲池姓老翁(中),日前因髖關節疼痛就醫,原以為是舊疾復發,經檢查發現竟是心血管疾病所致,歷經1年半6次手術才撿回一命。(圖/門諾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池姓老翁早年置換人工髖關節,前年底因雙腿走路疼痛前往門諾醫院就醫,經骨科、神經外科醫師診斷,問題恐源自心血管疾病,由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黃振銘接手治療後,發現老翁全身血管都有阻塞、狹窄問題,需手術修復且複雜度高,得先接受微創主動脈弓、腹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不過頸動脈阻塞部分,可能會在進行心臟手術中引發中風,因此需要先置放支架。黃振銘坦言,很少遇到全身性血管阻塞的嚴重個案,老翁的主動脈、腹主動脈、胸主動脈都有問題,置放支架後發現其心臟瓣膜閉鎖不全,且心臟手術術前檢查時,又看到頸動脈及冠狀動脈嚴重狹窄且塞住,於是先請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翰興置放頸動脈支架後,才能進行開心冠狀動脈繞道及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陳翰興指出,老翁主動脈瓣膜逆流程度大,開刀術前檢查也發現更多問題,包括頸動脈狹窄,在2側均狹窄情況下,很容易在開心手術時,因血液供應不足導致中風,於是進行2次手術,置放頸動脈支架,手術成功後,再交由黃振銘進行冠狀動脈繞道及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花蓮1名患有3高72歲池姓老翁(中),日前因髖關節疼痛就醫,原以為是舊疾復發,經檢查發現竟是心血管疾病所致,歷經1年半6次手術才撿回一命;圖為其經手術在主動脈弓潰瘍放置主動脈支架後,保留左鎖骨下動脈的畫面。(圖/門諾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黃振銘說,由於老翁等同全身性血管均得重新修復,經內外科醫師攜手努力後,3月手術出院迄今,復原狀況良好,但還是需要回診、按時服藥追蹤及注意膽固醇指數,且老翁屬高風險族群,必須定期抽血檢查,低密度膽固醇應小於55mg/dL。池姓老翁說,原以為自己只是單純髖關節疼痛復發,未料病情嚴重,起初抗拒手術,在其他病友鼓勵下,才決定勇敢動刀,歷經1年半、6次手術終於重拾健康,因慢性腎病變及術後出現急性腎衰竭,目前洗腎也從每周3次降為2次,未來將繼續保持少鹽、少油及少糖飲食,相信身體會愈來愈好。此外,醫師也呼籲三高慢性疾病患者,如出現腳麻、腳痛、下肢水腫、背痛、胸悶、喘等症狀,建議讓心臟血管專科醫師評估是否有心血管疾病,才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名醫爆從業目的「幫母親報仇」 34年前1件事成永遠遺憾:自責又恨
震驚的事實!名醫陳志金在念高中時,母親好不容易等到心臟移植手術,卻在前一天過世,年僅17算的他,錯過見最後一面的機會,後來決定念醫學系,立志有一天要當醫生,把真相查個明白,替母親報仇。陳志金醫生在臉書專頁表示,好幾次演講被問到為什麼要當醫生,他的答案只有一個:「為了報仇!」而不意外大家也都會被嚇到。時間要從34年前,還在讀高二的時候說起,因為家中貧困,母親等了2年終於等到心臟手術的機會,卻在手術前一天猝死,而他當時正在考試,因此沒見到母親最後一面,成了永遠的遺憾。陳志金醫生當了醫生後,內心才慢慢釋懷。(圖/翻攝自Icu醫生陳志金臉書)陳志金內心除了自責,還有滿滿的恨意,得知有機會念醫學系時,即使不是自己的第一志願,但也接受了,內心打算有一天當了醫生,一定要回來查個水落石出,讓負責的醫生和醫院付出代價,為母親報仇。等到自己當了醫生,才了解醫療充滿著不確定性,面對病人突然的離開,醫生也無可奈何,並非故意的,這時他才比較釋懷。然而,家屬心中的遺憾、內疚和自責,也是需要被幫助的,於是陳志金這些年來,奉行著「救病人,也要救家屬」的信念,為了將來不再有人發生和他一樣的遺憾,不只是解救家屬,同時也解救當年17歲的自己,轉個念頭心境便不同了。
哈林遭傳心臟病二度病發傳噩耗 粉絲嚇壞、經紀人發聲曝近況
61歲的哈林庾澄慶二婚前民視主播張嘉欣後,生下一兒一女,近期還推出實境節目正在錄製中,但網路上卻突傳他「突發心臟病不幸傳噩耗」的影片,讓不少網友憂心他的狀況,而經紀人也發聲回應。據《壹蘋新聞網》報導,哈林近期被網路影片以「永別了庾澄慶!突發心臟病不幸傳噩耗」瘋傳,讓不少粉絲與親友關心他的狀況,由於過去哈林就曾動過心臟手術,對此哈林經紀人表示,「哈林哥很健康,整個人好好的,才剛結束《騎吧!哈林小隊》單車環島實境節目真人秀錄影工作。」經紀人也表示,這類的假新聞影片為了吸睛,已經有很多藝人都被這樣誤傳,甚至有人因此看了後來求證詢問,他坦言哈林本人也知道此事,但不想去多做回應。至於《騎吧!哈林小隊》節目,哈林將和卜學亮、彭小刀、柯有倫、張庭瑚、周予天等人一起單車環台。
年輕女子心跳突停止倒下 醫藉3D立體定位電燒救命!
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工作時失去心跳與呼吸突然倒下,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簡稱AED)急救下,恢復生命徵兆,到醫院後發現竟然是罕見先天性心臟病WPW症候群患者,因為較常人多了一束傳導組織,導致嚴重心律不整,具極高猝死危機。幸好在主治醫師實施3D立體心臟電燒手術後,成功去除心臟不正常放電點位,讓心臟恢復穩定跳動,也讓猝死風險大幅降低。心房顫動中風、猝死機率高 藥物控制不佳可考慮心導管電燒國軍桃園總醫院心臟內科許竹佑醫師表示,心律不整起因於神經放電異常,使心臟肌肉不正常收縮,導致心跳不規律。其中心房顫動約占心律不整中的兩成,隨著年紀上升,心房顫動發生機率也會跟著增加。一旦心房顫動發生,血液很容易在心房中凝結成血栓,再隨著血流到大腦、肺部、冠狀動脈等部位。許竹佑醫師說明,因為心房顫動很容易引發中風、肺栓塞、心肌梗塞等致命情況,患者確診後,首先會使用藥物控制,也可以輔以抗凝血劑降低血栓出現機會,但若藥物控制下效果不如預期,就會考慮利用心導管電燒方式,更加積極地消除心房異常放電點位,讓中風、猝死風險降到最低。由平面變立體!最新3D立體定位大幅提高成功率許竹佑醫師解釋,實施電燒手術期間,醫生必須不斷確認心導管位置,傳統會使用X光不斷照射的方式來確認,患者因此需負擔暴露在高輻射環境的風險;且由於X光攝影僅能平面顯示,因此非常仰賴醫師本身經驗與對於生理結構的知識,才能將平面影像在腦中轉換成立體認知,手術難度非常高,較難確保完全精準地電燒異常點。隨時醫療與時俱進,目前心臟電燒已有3D立體定位新技術的加入,可以改善上述風險。許竹佑醫師強調,透過3D立體定位系統的協助下,現在醫師已經可以在儀器上,直接看到心導管周邊的立體圖像,不僅不用在以前需要大量使用X光,完全免除輻射暴露疑慮外,還可以提供如GPS一樣精準的定位,醫生可以快速判斷心導管位置,不會有視覺誤差,針對異常點進行精準電燒。肩擔南桃園健康重任! 國軍桃園總醫院心導管室全方位提升醫療品質目前南桃園地區的急重症醫療中心,在心臟電燒手術上有導入3D立體定位系統的就只有國軍桃園總醫院。許竹佑醫師提到,國軍桃園總醫院位於南桃園龍潭區,在2000年1月1日成立心導管室,一直以擔負著維護周遭民眾健康為己任,在心導管室主任黃立言醫師的規劃下,為致力提供醫學中心等級的心血管疾病照護,積極安排院內主治醫師前往三軍總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與林口長庚等國內一級醫學中心,接受心臟電生理介入訓練,引進3D立體定位系統等先進設備,目前國軍桃園總醫院已成立心律不整電燒專業團隊,也已累積為數不少例的3D心臟電燒手術案例,讓患者們不需舟車勞頓,在地就能擁有高品質的治療與照護。任何手術都有風險 建議多與主治醫討論治療選擇許醫師也提醒,許多民眾聽到要動心臟手術時都會感到擔心,甚至產生抗拒,但其實以現在的醫療技術,心臟電燒已經十分進步與安全,有許多輔助技術可搭配選擇,如3D立體定位時所需使用的電極貼片,目前也已獲得健保有條件給付,故建議患者可視自身需求,多與醫師詢問與討論,以成功控制疾病與減少併發症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