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煞
」 車禍 警方 Volkswagen 機車 自撞
這3字說出「車禍肇責從0變40%」!律師揭關鍵應對技巧
車禍發生當下,一句不經意的回應可能讓肇事責任瞬間從0變40%!律師劉韋廷在臉書發文提醒,許多民眾因不熟悉法律措辭,在警方製作筆錄時脫口說出「沒看到」等字眼,反而讓自身從0肇責變成需負擔40%。劉韋廷近日在臉書發文透露,很多人發生車禍時驚魂未定,一開口就說:「我沒看到他!」結果警方寫進筆錄:應注意而未注意,肇責馬上拉高!車禍發生當下,關鍵在於「冷靜陳述事實」,劉韋廷舉例,正確說法應該是:「我有減速觀察,當時對方突然衝出,我雖然緊急煞車,但因慣性才會撞上。」他還解釋,這並不是「話術」,而是保護自己權益的正確敘述。此外,劉韋廷指出,若被問及車速,切勿隨意估算。若路口設有速限,自承超速將直接提高責任比例;不確定時可回應:「我依照路口速限行駛,實際速度可能需要調閱行車記錄器釐清。」他還舉例,當禮讓行人遭後車追撞時,即便警方以「反正你有保險,先簽認次要責任,我們才能處理。」勸說,也絕不能妥協,否則後續恐面臨刑事責任、醫療費、精神賠償、休業損失等責任,「記得喔!保險會賠錢,但不會幫你洗清肇責!」「車禍現場要冷靜,別急著自責或認錯。所有說詞都會記進筆錄,慎言!」劉韋廷也呼籲,若對責任歸屬存疑,應先諮詢律師再表態,避免因措辭不當而承擔不必要的法律風險。雖然「警方會調影像,但你的說詞,也會成為輔助證據。」劉韋廷也再次叮嚀,發生車禍的當下記得,「沒看到」三個字是肇責地雷,千萬別亂講!「不是你的責任,更不能亂認!讓我們用法律保護你的安全與荷包。」

李正皓錄完節目遭噴辣椒水 犯嫌新店落網傷害罪送辦
時常參與政論節目的名嘴李正皓,19日晚間錄完節目《新台派上線》後,駕車離開三立電視台時,突遭一名陌生男子噴灑辣椒水襲擊。警方調查後初步認定嫌犯早已在現場徘徊,疑似蓄意犯案,鎖定行蹤後稍早在新店住家將21歲吳男逮捕歸案,依傷害罪偵辦。李正皓晚間在社群發文說明事發經過,他指出當天下午約7時駕車離場,車輛剛駛出車道口,一名黑衣男子突然從路旁衝出,李緊急煞車後,對方上前敲打車窗並與他理論。就在他搖下車窗之際,該男子竟朝他臉部噴灑辣椒水,隨即逃逸。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該名男子在案發前近兩小時即出現在停車場周邊,行徑反覆、形跡可疑,顯示可能預謀犯案。警方稍早在其新店住家將其逮捕,全案依傷害罪偵辦。

天生大器 駕馭新大格局 Škoda Superb 超級旅行車大器登場
Modern Solid 形塑歐洲超級旅行車新姿態全新第四代 Superb 車身尺碼全面放大,不僅具備更修長的車長與更寬敞的軸距空間,空氣力學表現亦大幅提升。斜背車型風阻係數僅 0.23,Combi 車型則為 0.25,皆領先同級。外觀設計承襲 ModernSolid 現代簡約語彙,搭配豪華大器的家族式八角霧鉻水箱護罩、冰晶箭矢 Matrix LED 2.0 頭燈與冰焰紋全 LED 尾燈,車身融入水晶切割摺痕設計,視覺張力與功能性兼備,展現 Škoda 打造旗艦的精湛工藝。全新 Superb 豪華大器的家族式八角霧鉻水箱護罩、冰晶箭矢 Matrix LED 2.0 頭燈,彰顯現代科技與工藝美學。(圖/Skoda提供)人溫科技打造頭等艙移動體驗全新 Škoda Superb 座艙設計,透過橫向線條層層堆疊,營造開闊而富有層次的空間感。儀錶板上專為本車打造的黑曜晶柱造型飾板,隨光線流動折射,折射出水晶般動人光影與延伸至車門飾板的設計語彙相互呼應,創造出渾然天成的視覺和諧。內裝更融入以人為核心的設計理念,全面標配最新 InfoSense智慧數位座艙系統,結合 13 吋懸浮式觸控資訊娛樂系統、10 吋全彩數位儀表、電子線傳排檔撥桿以及HUD 抬頭顯示器,讓駕駛者在不分心偏移視線情況下,直覺且即時掌握所有行車資訊。其中,Skoda 獨門科技 Smart Dials 智慧旋鈕集旋轉、觸控與顯示於一身,可直覺控制空調、座椅通風加熱與音量設定,無需轉移目光便可操作核心功能,兼顧科技感與行車安全,完美結合人因與科技的極致平衡。結合波西米亞美學與現代設計語彙,新一代 Superb 座艙以灰黑三色Suedia與真皮材質搭配天鵝絨灰飾面與黑曜晶柱細節,黃色滾邊與縫線點綴,展現質感與動感兼具的風格。(圖/Skoda提供)同時,Superb 亦在細節上追求極致,採用高質感包覆材質與 AGR 認證 ERGO 人體工學設計座椅,全面提升座艙舒適性。雙前座更配備深層按摩功能,透過十個充氣氣囊、八種按摩模式與三段力道調節,搭配電動記憶、腿托、四向頭枕與座椅加熱功能,為駕駛與前排乘客提供猶如頭等艙般的舒適體驗。後座則配備尊榮套件,包括可調式舒眠頭枕、舒眠保暖毯、手動遮陽簾、專屬多媒體支架與收納空間。無論乘坐哪個位置,皆能感受 Superb 的尊榮待遇。再加上全車配備來自德國 Canton 的環繞沉浸式音響系統,擁有 14 支揚聲器與獨立重低音單元,總功率高達 725W,支援虛擬環繞與動態噪音補償技術,營造如臨現場的聽覺饗宴。Škoda 獨家 Smart Dials 智慧旋鈕結合旋轉、觸控與顯示功能,直覺操作空調、座椅通風加熱與音量調整,無需分神即可掌控核心設定,兼顧科技感與行車安全。(圖/Skoda提供)前後門皆搭配雙層隔音玻璃、全景玻璃天窗與三區恆溫空調,全新強化的車室靜音工程,打造極致寧靜且宜人的座艙環境。空間機能亦為同級翹楚,斜背車型行李廂容量最高可達 645公升,Combi 車型則進一步擴充至 690 公升,椅背放倒後更可拓展至 1,920 公升。不僅如此,全新Superb 更貼心配置行李廂管理系統 (含鋁合金吊床式收納組、物品固定座、物品固定架),讓收納更井然有序以提升空間運用靈活度。無論是商務接待或家庭旅行皆能從容應對,從細節質感到空間實用性,充份展現 Škoda 對移動生活美學的極致詮釋。全新 Superb 空間機能為同級翹楚,斜背車型行李廂容量最高可達 645 公升, Combi 車型擴充至 690 公升,後排座椅倒放行李廂空間可達1920公升。(圖/Skoda提供)動力科技革新,駕馭體驗全面升級新一代 Superb 採用 MQB Evo 平台,車體剛性與模組相容性大幅提升。全車使用高達 83%高強度鋼材與先進駕駛輔助科技。引擎提供 1.5 TSI e-TEC、2.0 TSI 及 2.0 TSI 4x4 三款動力選擇,馬力範圍自 150匹 至 265 匹,搭配最大扭力達 40.7kgm 的輸出,完美涵蓋從節能日常到高效性能的全方位駕馭需求。其中,1.5 TSI e-TEC 搭載第二代 mHEV 輕油電技術,結合 ACT 汽缸休止、Miller 循環、主動式機油分離器等七項節能核心科技,不僅提升油耗表現,更於起步與加速時展現出輕快靈敏的回饋感受,為日常通勤提供高效輕盈的駕乘體驗。2.0 TSI 4x4 車型則搭載 350bar 高壓噴油系統、全新活塞設計與整合式排氣歧管,動力輸出大幅提升至 265 匹,在帶來充沛動能時,亦兼顧燃油效率與排放控制,實現動力與環保間的理想平衡。同時,Superb 全車系均標配 DSG 七速雙離合變速箱,根據動力輸出不同,分別搭載輕量化的 DQ200或高扭力對應的 DQ381 變速系統,提供更加迅捷平順的換檔體驗。底盤採前麥花臣、後獨立四連桿懸吊設計,進一步強化行路質感與操控穩定性;此外,全車系均標配主動散熱系統,並依車型配置最適化的煞車系統設計,高性能車型更導入導風渠道與強化煞車碟盤,確保即使在激烈操駕或長途駕駛環境下,也能維持冷靜穩定的制動反應,帶來從容駕馭的信心保障。全方位主動防護,領先同級的智慧安全堡壘第四代 Superb 全車系標配聰明 EYE 2.5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新增多項先進科技,打造領先同級的智慧防護體系。「碰撞閃避輔助」可在緊急時刻預判風險,並主動介入煞車與轉向,協助駕駛閃避即將發生的碰撞,對於行人、自行車突入車道時尤其關鍵。「轉彎車流警示」與「前方橫向車流警示」可即時偵測交叉路口的來車動態,透過聲響與圖像提醒駕駛,必要時更可自動煞車,強化行車安全。「預判性防護系統」結合攝影機與雷達,主動偵測可能穿越車道的行人或車輛,有效降低視線死角所帶來的風險。而「開門警示輔助系統」則能在駕駛與乘客開門前偵測後方來車或行人,即時發出警示,避免因不慎開門造成意外。除新增功能外,原有多項先進安全配備亦同步升級,技術層級大幅精進。其中「車側盲點警示系統」升級至 90 公尺偵測距離,能更早掌握快速逼近的來車動態,大幅提升變換車道時的主動防護力。「後方車流警示系統」則強化後保險桿雷達,在倒車或駛離停車格時,更精準掌握橫向來車,對於都會停車環境尤其實用。同時,「智慧車陣輔助」與「車道偏移修正」導入新一代控制邏輯,不僅強化高速巡航穩定性,也提升低速跟車與轉向的靈活度,長時間行駛更為輕鬆省力。「緊急待援輔助系統」新增安全帶束緊、故障燈啟動與車門自動解鎖等應變機制,若駕駛突感不適,車輛將自動減速至安全停車,爭取黃金救援時間。全車系亦升級「行駛中緊急煞車系統」,整合後視攝影機即時辨識行人,於倒車或低速環境中主動煞停,守護視線盲區中的孩童與行人安全。全新 Superb 搭載整合逾二十項主被動防護科技的聰明 EYE 2.5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結合全車系標配 10 具防護氣囊與榮獲 Euro NCAP 歐洲撞擊測試五顆星的優異成績,猶如一位全時守護的智慧守衛,全天候守護駕駛與乘客。獨特的運動化旗艦旅行車 SportPlus,駕控與風格全面進化專為追求運動風格與個性化品味的客群所量身打造的 SportPlus 旅行車車型集結動感造型與高階運動調校於一身,以超級旗艦姿態詮釋歐洲中大型旅行車的運動美學新典範。外觀透過運動黑化元素勾勒鮮明辨識度,包括專屬水箱護罩、後視鏡蓋、窗框飾條、前後保險桿造型件與 4x4 車尾銘字,搭配 19 吋雙色切削鋁圈與車高降低 15mm 的運動化懸吊設定,強化整體視覺重心與動態美感。黑化車頂行李架結合整合式尾翼與後擾流設計,打造動靜皆具氣勢的旗艦級旅行車風範。座艙以高質感材料鋪陳沉穩而熱血的氛圍,Suedia 類麂皮材質包覆儀錶板,搭配碳纖維風格飾板、紅色縫線與專屬徽飾點綴,塑造濃烈的性能格調;專屬一體式跑車座椅提供優異包覆性並配有加熱功能,確保長途駕馭同樣舒適無虞。三輻式真皮平底方向盤結合 Sportline 專屬徽飾與金屬防滑踏板,從細節展現對操控質感的極致講究。全新Superb SportPlus無論斜背或 Combi 車型,皆標配 SportLine 專屬外觀套件,包含葉子板銘牌、黑化水箱護罩、後視鏡蓋、前後保險桿飾條、側裙、窗框、大型黑色尾翼與車尾銘字,全面釋放視覺張力與運動氣息。(圖/Skoda提供)而在性能操控上,Superb Combi SportPlus 與 Superb L&K 車型具備高達 265 匹最大馬力的強悍輸出可在 5.7 秒完成 0-100 km/h 的加速,搭配 DCC Plus 主動式懸吊控制系統與 4x4 智慧四輪驅動科技,可透過 Smart Dials 智慧旋鈕直覺操作,依據駕駛需求提供多達 15 段的阻尼調整設定與五種駕駛模式選擇,全面優化操控穩定性與乘坐舒適性。不僅帶來穩定高速過彎的卓越操控,也讓駕駛能依路況與喜好精準調整懸吊回饋。車身重心下移後,整體轉向反應更為靈敏,煞車制動更具信心,全面提升動態表現的深度與廣度。更導入新世代 Haldex 電控四輪驅動系統,必要時可主動分配最大 100% 動力至後軸,提高過彎表現與循跡能力,大幅提升操控性與安全性,搭配多組感測模組與 ESC 電子穩定系統,全面提升彎道循跡性與濕滑路面的安全信心。導風渠道設計與加大煞車碟盤,則有效維持制動穩定,確保高性能駕馭也能時時沉穩自若。全新世代 Superb 傳承 Škoda 百年造車工藝與榮耀,在設計美學、智慧科技與駕馭性能上全面進化,展現旗艦車款的新風貌。融合人性思維與現代科技,從豪華質感、高性能運動風格,到全方位的安全防護,再次定義大器格局。Superb 以優雅姿態引領新世代移動體驗,成就現代菁英最理想的旗艦座駕。大器登場價 致敬 90 年經典傳承為慶祝 Škoda Superb 問世 90 週年的輝煌歷程,全新第四代 Superb 全車系隆重祭出「90 週年大器登場價」,為 2025 年式車型之專屬限量優惠,首批限量 300 台。此舉不僅是對經典旗艦的深刻致敬,更象徵 Škoda 對品味卓越、眼光獨到車主的誠摯回饋。

新車試駕╱從家庭實用到駕駛樂趣 福斯Tiguan四車型全面進化
自2007年問世以來,VolkswagenTiguan始終是歐系品牌中型SUV最具代表性的戰將之一。歷經多年演進與平台革新,Tiguan的身影早已深入全球無數家庭與個人用車需求中,也在台灣市場中穩穩建立起德系SUV的標竿形象。2025年6月,全新第三代Tiguan終於登台,台灣福斯汽車提供四種車型編成,分別為 280 eTSI Elegance(139.8萬元)、280 eTSI Elegance Premium(149.8萬元)、330 TSI Elegance Premium(169.8萬元)與 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198.8萬元)。其中,280車型搭載1.5升eTSI渦輪增壓引擎,結合48V輕油電系統,訴求節能與舒適兼具;330與430車型則搭載2.0升TSI純燃油動力,分別以前驅與四驅設定,滿足不同層次駕駛需求。全新Tiguan車身尺寸比上一代略大,線條修飾得更為修長圓潤。(圖╱劉耿豪攝)本次試駕,我們以頂規的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為主角,在天候多變與山區彎道交織的宜蘭礁溪,展開一整天的實測體驗,深入檢視這款德系新世代SUV的進化幅度。從外觀看,全新Tiguan車身尺碼比改款前略為放大,線條更為修長圓潤。而試駕的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更具備R-Line專屬運動化外觀,包括更侵略性的前後保桿設計、亮黑飾條與雙出尾管,結合IQ.LIGHT矩陣式LED頭燈與全新貫穿式LED3D幾何序列式動態尾燈,整體造型比起前代更具未來感與豪華感。特別是頭燈組部分,除了具備主動照明與自動遠近光調節外,更具備依據對向來車與前車位置「區域遮蔽」的功能。舉例來說,在夜間駛入山區小徑時,若系統偵測到對向來車,會自動遮蔽部分遠光燈光束,避免對其他用路人造成眩光;同時,彎道照明功能會主動依照方向盤轉向角度調整光型,補足彎道內側照明死角,讓駕駛在夜間或無照明道路上仍能保有極高的視野掌控力。這套科技帶來的感受是實際的、即時的,也是傳統車燈難以比擬的安全進化。車頭結合IQ.LIGHT矩陣式LED頭燈,具備自動調整遠近光與區域遮蔽功能,安全性是傳統車燈難以比擬。(圖╱劉耿豪攝)車尾為全新貫穿式LED 3D幾何序列式動態尾燈。(圖╱劉耿豪攝)車內鋪陳亦展現新世代福斯的科技與質感,搭載MIB4世代15吋中央懸浮式觸控螢幕,搭配10.25吋全數位儀表、HUD投影式抬頭顯示器、雙前座手機無線充電、中文智慧語音助理;還有與ID.家族相同、位於方向機柱上的排檔系統等,都是家族化的標記,構成完整數位座艙。後座空間表現亦令人滿意,椅背角度可調,加上平整的中央地板與加大後廂容積,讓這部SUV同樣適合全家出遊與長途旅行使用。中控台的15吋中央懸浮式觸控螢幕十分搶眼。(圖╱劉耿豪攝)駕駛座正前方為搭配10.25吋全數位儀表以及HUD投影式抬頭顯示器。(圖╱劉耿豪攝)動力方面,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 所搭載的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輸出 265匹最大馬力與40.8公斤米最大扭力,透過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與4MOTION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傳遞至四輪。在實際駕駛過程中,無論是山路爬坡、高速變線或濕滑路面起步,這套動力與驅動配置都展現出高度穩定與充沛反應。值得一提的是,Tiguan的底盤設定仍保有明確的歐系風格,轉向手感清晰,車身重心控制優異,即使在連續彎道中,也不會出現過度側傾或推頭現象,開起來靈巧,甚至讓人忘了這是一台身形不小的 SUV。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搭載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265匹最大馬力與40.8公斤米最大扭力。(圖╱劉耿豪攝)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車型配備20吋的鋁圈與輪胎。(圖╱劉耿豪攝)而在駕駛輔助科技方面,全新Tiguan標配的IQ.DRIVE系統是這次升級的另一亮點。這套整合型駕駛輔助系統包含全速域ACC主動車距維持巡航系統、前方碰撞預警與緊急煞車輔助、主動式車道維持、盲點偵測、後方橫向車流警示與主動煞車、甚至還包含「車道置中輔助」與「變換車道預警修正」等功能。當我們自礁溪行駛至北宜公路時,只需啟動IQ.DRIVE的巡航模式,系統便會自動維持與前車適當距離,即使前車突然煞車也能即時反應,同時保持車輛穩定於車道中央。若駕駛未注意偏離車道,系統會輕微修正方向盤,必要時甚至介入煞車與轉向以防止意外。這樣的輔助系統在市區通勤、假日返鄉長途行駛時,能有效減輕駕駛疲勞,提升安全與便利。行李廂容積為652公升,比前代增加了37公升。(圖╱劉耿豪攝)儘管台灣SUV市場競爭激烈,Volkswagen Tiguan仍以實質產品力在中型級距中站穩腳步。從入門到頂規的車型,每一款車都有清晰的市場定位。特別是這部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不僅配備最強的動力與最全面的科技,也讓人重新認識一部中型SUV在實用與駕馭之間可以達到的完美平衡。可以這麼說:這次試駕的Tiguan,不只是上一代的升級版,更是邁向未來的新世代標竿之作。規格表(資料整理/王若)。

北市公館地下道填平案急煞 許淑華:先解決三大交通風險
台北市議員許淑華17日表示,針對北市「公館圓環」填平案,台北市政府根本還沒跟市民溝通,幸好在民代與居民多方奔走下,原定28日要施工的拆除填平作業暫緩,30日更將召開公聽會,屆時北市府必須傾聽真實民意,不要再一意孤行。台北市公館圓環所在的基隆路與羅斯福路交叉口,自2018年起已連續7年列為全台北市「肇事熱點」第一名,3月由台北市長蔣萬安拍板,將拆除圓環,並填平地下公車專用道,一律改回平面行駛,引發外界質疑,16日台北市議會交通委員會更進一步審議並通過「保留公館公車專用地下道」的提案。許淑華直言,自從台北市政府「填平令」一出,即使自己在信義、松山選區而非圓環所在地,仍有不少用路人向自己投訴,認為市府規劃在毫無配套下,強行推動公館圓環改建,根本未充分溝通,不少運將對未來塞車更是直言恐懼。台北市議員許淑華(圖)認為公館圓環若要移除,有三大交通隱憂需先處理。(圖/劉耿豪攝)許淑華回顧,2021年時,台北市政府曾評估,以保留地下道與圓環為最佳方案,卻突然180度急轉彎,也未能公布足以讓大眾心服口服的研究報告。她批評,台北市政府僅於5月28日倉促舉辦了一次說明會,對於現場民眾的質疑也沒有清楚答覆,說明會流於形式「大拜拜」,根本不甩民意。許淑華進一步指出,市府打算填平地下道並移除圓環,恐帶來交通風險有三:首先,這種多岔路口加裝號誌,反而使行車更加複雜;第二,機車與公車混行徒增事故風險;最後,是每個方向都需等待號誌放行,可能導致車流回堵與怠速污染。許淑華強調,交通安全是全民共識,市府不能為了趕工而忽視潛在風險、損及市民權益,如今看似暫緩施行填平一案,但自己仍會持續監督市府,確保政策決策透明,符合實際使用需求。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則回應,填平案原本想趕在暑假期間施作,就是因為鄰近學校,暑假車流量相對較少,既然各界提出了不少疑惑,將會暫緩施工,進一步做更完整說明,也願意出席公聽會直球對決,傾聽民意。

最好入門的機車 Gogoro EZZY 上市!最低入手價 3 萬有找,保養還超輕鬆!
2025 年初夏,Gogoro 推出全新電動機車 EZZY,以超高 CP 值和日常實用性為訴求,精準鎖定通勤族與家庭用戶,滿足短程移動的多元需求。無論是接送小孩上學、上下班通勤、菜籃族的日常採買、領取網購包裹,甚至是帶著毛小孩外出放風或就醫,EZZY 都以靈活輕巧又耐用的設計,提供最合適的解決方案。對多數家庭而言,機車往往是一台多人共用、每天使用的代步工具,因此車輛的保養便利、騎乘舒適性與停車操作性成為選車時的重要考量。EZZY 正是針對這樣的日常頻繁使用情境進行設計,不僅讓家中不同年齡層的成員都能輕鬆駕馭,還以低維護成本和實用配備,讓擁有與使用都變得輕鬆無負擔。在車輛配置方面,Gogoro EZZY 採用與品牌主力車款相同等級的核心技術,搭載全新輪轂馬達,帶來順暢加速與低噪音的騎乘體驗。其最高時速可達 68 公里,是目前綠牌電動機車級距中速度最快的車型之一。安全性也毫不妥協,EZZY 標配前後 SBS 雙碟煞系統,是同級機車最高規格的配備,能在緊急煞車時自動分配煞車力道,有效降低滑移與剎車距離,保障每一次騎乘的穩定與安全。超大腳踏空間與 28L 車廂容量,讓你輕鬆載運購物袋、寵物籃或包裹,日常採買好便利。(圖片提供/Gogoro)考量家庭用戶對載物空間的高度需求,EZZY 在車體空間上也下足功夫。其超寬腳踏空間可輕鬆放置生活用品、購物袋、大型網購包裹,甚至寵物提籃也能穩妥安放,讓每次出門都能帶齊所需。28 公升大容量車廂,可收納 3/4 安全帽與 1/2 安全帽,或裝滿生鮮食材與日用品都不顯擁擠。車身座墊長度達 68 公分,是同級車款中最長之一,搭配厚實的回彈材質設計,雙載騎乘也同樣舒適。一鍵倒車超輕鬆!Gogoro EZZY 搭載倒車輔助功能與省力中柱,停車不費力,輕鬆應對斜坡與狹窄空間。(圖片提供/Gogoro)貼心的設計更延伸到停車細節。EZZY 配備一鍵倒車輔助功能與超省力中柱,即便在空間狹小或斜坡地形,也能輕鬆推進與停放。此外,超低座高設計讓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都能腳踏實地,騎乘更有信心。搭配全 LED 照明系統與高彩儀表,夜間能見度與操作直覺性亦大幅提升。EZZY 不僅性能出色,價格更具吸引力。其建議零售價為新台幣 59,980 元,若搭配政府電動車補助與 Gogoro 舊換新優惠,最低入手價格可低於 30,000 元,對預算有限或初次購買電動機車的族群來說,是相當超值的選擇。此外,Gogoro 的換電站網路全台已有極高覆蓋率,在都會區平均每 300 公尺就有一站,換電非常便利。EZZY 續航表現預估可達 60 至 70 公里,完全足以應付都會區的日常通勤與短程移動。無論是學生通勤、家長接送、長輩買菜,Gogoro EZZY 都以輕巧好騎、操作直覺的特性,滿足全齡日常需求。(圖片提供/Gogoro)除了實用與價格誘因外,Gogoro EZZY 更展現品牌在設計上的細膩與誠意。車身線條圓潤親切,整體視覺輕盈流暢,適合各年齡層騎乘者的日常形象,無論是學生、上班族還是家庭主婦騎上街頭,都能展現自然從容的生活態度。五種繽紛車色也不只是外觀選擇,更讓每位車主都能找到與自己氣質相符的風格,從亮綠的活力奔放,到深灰的內斂低調,各有其魅力。EZZY 也延續 Gogoro 一貫的智慧體驗,車主可透過 Gogoro App 隨時掌握車輛狀態與維修提醒,讓養車過程不再麻煩。從購車到騎乘、從保養到管理,EZZY 提供的是一種簡單、安心、時尚的生活方式。實用置杯架設計,手搖飲、咖啡輕鬆帶著走。 (圖片提供/Gogoro)購車優惠也不容錯過。即日起至 6 月 22 日購買 EZZY,即贈「輕感防滑踏墊」及「無段式可調手機架(一般版)」,配件市值高達 3,000 元,兼具實用與風格。另在 6 月 30 日前,使用台新 Gogoro Rewards 聯名卡購車,可獲得 2% Gogoro Smart Points 無上限回饋,最高回饋 3,182 點。若將該聯名卡綁定為每月電池資費的自動付款工具,更能享有每月最高 15% 的額外點數回饋。這些點數 1 點等於 1 元,可用於電池資費、購買配件或維修保養等支出,實際降低持有成本。至全台 Gogoro 賞車抽 Dyson 吹風機+舊換新價 3 萬有找,再享聯名卡點數回饋,入手時機正好!(圖片提供/Gogoro)即日起至 7 月 27 日前,前往全台 Gogoro 門市賞車 EZZY,就有機會抽中 Dyson 吹風機,限額 2 名。EZZY 提供多款亮眼車色,包括亮綠、深藍、淺藍、深灰與淺白,滿足不同車主的個性化選擇。整體而言,這款集速度、安全、空間、便利與價格優勢於一身的電動機車,不只是滿足代步需求的工具,更像是一位貼心可靠的家庭夥伴。

愛犬害騎士摔死!飼主要賠537萬卻悄脫產 法院判無效
台南市陳姓男子的愛犬2022年1月初衝到馬路並撞上騎機車經過的蔡姓男子,導致蔡男摔車傷重不治,陳男被依過失致死罪判刑6月、民事判賠537.5萬餘元。蔡妻索賠聲請假執行時,發現陳男已將名下土地分別贈與2名兒女,蔡妻提告後,台南地院判決撤銷陳男對兒女的無償贈與行為。蔡男2022年1月7日上午8時許騎機車行經陳男位於台南市安南區住處附近時,陳男的愛犬突然竄出快速橫越道路,蔡男為閃避該犬隻緊急煞車而導致失控摔車,滑行時頭部遭撞擊受重傷,經送醫搶救,於同年10月26日傷重不治。台南地院2024年10月依過失致死罪判處陳男有期徒刑6月,民事部分應賠償蔡男妻子195.9萬餘元、蔡男兒子141.5萬餘元、蔡男2名女兒各100萬元,總計537.5萬餘元。蔡男家屬去年底向法院聲請假執行向陳男索賠時,發現陳男竟已於8月5日將名下1筆土地,以贈與名義移轉登記給2名兒女。雖然陳男名下還剩餘3筆土地,但總價值已不足應給付蔡家的537.5萬餘元損害賠償金額,蔡妻怒向台南地方法院提告,聲請撤銷陳男的無償贈與行為,要求回復所有權移轉登記到陳男名下。法官依據檢方起訴、刑事、民事判決、土地登記資料等,認定蔡妻主張屬實。陳男接獲法院通知後未到庭,也未提出書狀陳述,法官視同默認其行為,並依蔡妻主張,撤銷陳男與其兒女間的贈與及所有權移轉登記行為,判准將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回復到蔡妻聲請求償的假執行狀態。

八點檔男星跑步被男子尾隨怒批:真的很噁心 掀兩派論戰
外型帥氣的38歲男星楊皓崴曾參與《天之驕女》、《一家團圓》等八點檔演出,平常忙工作之餘,也常發文分享日常生活。近日他指出,他去公園跑步被一名男子尾隨,「真的很噁心…」。貼文一出,有網友說「真的可怕,要小心」,也有人認為「他有表示什麼嗎?你想太多了吧!」楊皓崴在臉書發文,他早上去大安森林公園跑步,該男子本來跟他跑對向,「我跑兩圈時與他交錯之後,他開始就一直跟在我後面,慢也跟,我加速他也加速跟在我屁股後面,這樣弄了十多分鐘他還是不願放棄,我急煞!他超過我還停下來轉頭要等我,你誰啊。」楊皓崴說,「我尊重不同的性向,但也請尊重我跟你不一樣,這樣近距離尾隨人家的後面真的很噁心⋯」貼文一出,不捨網友說「好恐怖、「真的可怕,要小心」、「這種來意不明的,離遠一點」、「好可怕。可能你是他的菜」。但也有一派人說,「當你寫出:我尊重不同的性向,但也請尊重我跟你不一樣,你在意的不是行為,而是性向了」、「他有表示什麼嗎?你想太多了吧!」、「你這樣貼出人家照片,就算只是背影來公審比較不行」。楊皓崴回,「跟騷0容忍。」

死性不改!瘋狂外送員「騎車揮鐵鎚」遭查緝 他曾亮刀挨罰2萬
台中市西區4日傍晚6時許發生一起危險駕駛,有路人目擊1名外送員騎機車行駛期間,左手突掏出鐵鎚揮舞,右手則催油門前進,此畫面在網路上曝光後,警方對此回應,已掌握其身分為王姓男子,此外竟發現是故技重施,他曾因此舉遭罰2萬元,後續警方將通知到案說明,並依法移送裁處。據了解,王姓外送員騎機車行經太原路與博館路附近時,因不明原因竟邊騎車邊高舉鐵鎚亂揮,且不斷鑽車縫並急煞,行為相當危險,令目擊民眾紛紛嚇壞閃躲,所幸未造成意外發生,事後此畫面被網友拍下並上傳至Threads社群平台。警方說明,第一警分局4日傍晚6時42分獲報,太原路與博館路有外送員騎車揮鐵鎚,警方調閱監視器掌握其身分後,竟發現他於2023年也曾做出類似行為,當時王男在北區陝西路與華美街口,被警方查扣西瓜刀、警棍及小刀等證物,結果被台中地院證實該物具有殺傷力,因而裁罰2萬元懲處。警方表示,王男仍死性不改竟又2度犯行,且此舉已嚴重影響人車安全,可依涉犯《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物品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後續警方將通知到案說明,並依法移送裁處,詳細動機及事發過程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女騎士下班遭卡車彈飛卡縫間 同事目睹痛喊「加油」
台東市中華路四段760巷與四川路2段451巷交叉口,今(4)日傍晚發生一起嚴重車禍,78歲張姓老翁駕駛小貨車行經路口時,與下班返家的34歲女子發生碰撞,撞擊力道猛烈,小貨車向前滑行數十公尺,女騎士則連人帶車彈飛,墜落並卡在小貨車與排水溝護欄間,當場失去生命跡象,目前搶救中。警消獲報趕抵,使用鋼索將車體拖離護欄,但女騎士被救出時,已無生命徵象。直到送上救護車前,女騎士的同事仍在一旁激動呼喊「加油」。女騎士的同事表示,她們倆一同下班,一前一後騎車返家。事發前,曾見她減速準備通過路口,下一秒就遭小貨車撞擊,一度找不到她的身影,最後發現她受困在車輪與護欄間。張姓駕駛則供稱,當時正開車返家,自認車速不快,且有緊急煞車,但仍煞車不及撞上。詳細事故原因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絕命終結站!曳引車碰撞「鋼樑插穿車頭」 駕駛距1公分險爆頭
嘉義縣太保市168縣道,4日上午7時許發生一起驚悚意外,68歲詹男駕駛休旅車,不料超車未抓妥距離,結果不慎擦撞44歲鄭男所駕的曳引車,導致休旅車當場側翻,曳引車後方鋼樑也因急煞,進而直插駕駛座,所幸鄭男命大逃過死劫,警方獲報到場後,立即將肇事的詹男送醫,詳細肇因及肇責仍待釐清。據了解,詹男駕駛休旅車在外車道行駛期間,從外側超車時未保持安全車距,不慎與內車道鄭男所駕的曳引車碰撞,巨大聲響驚醒不少住戶外出查看,豈料卻看見休旅車側翻在路上,曳引車後方載運的2根巨大鋼樑,則因急煞從後車斗穿破板金,並插穿擋風玻璃卡進車頭,場面猶如絕命終結站。所幸的是,鋼樑距離曳引車駕駛座位僅差1公分,鄭男這才僥倖逃過一劫毫髮無傷,差點遭遇爆頭危機,此畫面令民眾不禁直呼「車上的人真的很好運」,此外肇事的詹男則因翻車受傷。警方表示,上午7時許獲報,太保市168縣道發生2車碰撞意外,警方到場後發現是休旅車與曳引車擦撞,隨即將詹男緊急送醫治療,鄭男則未受傷,經酒測2人皆無酒駕情事,詳細肇因及肇責仍待交通大隊進一步分析研判,警方同時呼籲用路人,行駛途中因保持安全車距,必注意路況,避免造成意外發生。

高雄楠梓轎車雨天失控飛越分隔島 機車婦人急煞驚險一刻曝光
高雄市楠梓區高楠陸橋南向3日下午,發生一起驚險車禍事故,1輛灰黑色自小客車疑似因天雨路滑突然失控,撞上快慢車道分隔島後,整台車輛暴衝入機慢車道,差點釀成重大傷亡,當時1名騎機車的婦人眼睜睜看著車輛朝自己飛來,情急之下急踩煞車,驚險逃生,畫面驚心動魄,全被後方騎士的行車記錄器拍下。影片曝光後立刻在社群平台Threads引發熱議。上傳影片的騎士在文中驚呼:「這到底是怎麼開車的?還好前面騎車的阿姨跟我弟弟都平安無事!」從畫面中可見,婦人正騎車穩穩行駛於機慢車道,突然1輛車自左側分隔島處飛越進來,擦撞聲響驚天動地,婦人下車後驚魂未定,雙手拍胸口緩和情緒,彷彿剛從鬼門關前走一遭。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心驚:「阿彌陀佛,阿姨真的命大」、「還好你弟有慢慢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看一次嚇一次,這車速也太恐怖了」、「遇到這種情況真的無言,台灣的天氣真的不能大意!」高雄市警察局楠梓分局表示,事故發生在當日下午3時左右,45歲劉姓男子駕駛該自小客車行經該路段快車道時,疑因天雨路滑導致失控,擦撞快慢車道分隔島後,衝入機慢車道,車輛損毀嚴重,所幸並無人員傷亡。詳細肇事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警方也呼籲民眾雨天開車務必減速慢行,確保自身與他人行車安全。

「楠梓百慕達」爆自撞!轎車打水漂闖機車道 2騎士急煞險遭殃
高雄市知名的「楠梓百慕達」3日發生自撞事故,1名45歲劉姓男子駕車行經事發路段時,疑因天雨不佳且車速過快打滑,導致該車先撞上分隔島後,再彈進機車道,造成2名路過騎士急煞差點被波及,所幸現場無人傷亡,詳細肇因及事發過程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據了解,高雄市近日雨勢不斷,劉男駕駛灰色轎車,從高楠公路往左營方向行駛時,疑因車速過快且路面濕滑,導致該車不慎打滑失控,進而擦撞右側快慢車道分隔島,甚至跨進機車道內,恰巧當時有2名騎士馳騁而來,所幸及時發現趕緊煞停,這才未造成意外發生。警方表示,楠梓分局3日下午3時許獲報,立即派員趕抵事故地點處理,所幸現場僅車損且無人受困傷亡,經酒測也排除劉男酒駕情事,詳細肇因及事發過程仍待交通大隊進一步分析研判,警方同時呼籲用路人,雨天行車應減速慢行,並保持安全車距,避免造成意外再度上演。

逆向狂飆!88歲無照翁誤闖國道釀3車連環 驚險瞬間險釀大禍
宜蘭1名88歲黃姓老翁,3日上午11時許疑似因迷路誤判,竟在無照駕駛情況下,駕駛黑色小客車逆向,從宜4線出口匝道強行進入國道5號北向車道,並停在內側2線車道中央,造成後方紅白2輛自小客車來不及閃避,發生連環追撞事故,場面驚險萬分。根據警方調查,黃姓老翁當天原本計劃返回羅東住處,卻不知何故誤入匝道逆向行駛,宛如「死亡列車」衝向正向高速車流,當時正值車流順暢,車輛時速均超過百公里,1輛紅色自小客車突然發現前方逆向黑車緊急煞車,但仍遭後方白色自小客車猛烈追撞,推撞力道使3車瞬間糾纏在一起,險象環生令人心驚。幸好事故未造成重大傷亡,僅白色自小客車副駕乘客因安全氣囊爆開出現耳鳴與暈眩症狀,經緊急送醫礁溪杏和醫院治療,無生命危險,警方酒測結果皆為0,排除酒駕可能。警方指出,黃姓老翁無照駕駛且逆向駕駛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21條及第43條,面臨最高6萬元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考量其行為嚴重危害公共安全,警方已依刑法公共危險罪將其移送宜蘭地檢署偵辦,依法嚴懲。

彰化驚險翻車!大貨車急煞失控「S型狂搖」 堆高機摔落滿地塵土飛揚
彰化縣埤頭鄉斗苑東路2日清晨驚傳一場驚險翻覆車禍,1 輛載運堆高機的大貨車因未保持安全車距,遇前方自小客車突然急煞,駕駛詹姓男子為閃避,導致貨車車身劇烈擺動,最終失控翻覆,現場揚起大量塵土,堆高機更從車斗跌落,零件散落一地,情況相當險峻。監視器畫面清晰顯示,詹姓駕駛行經斗苑東路106號前時,疑因跟車過近,當前方自小客車緊急煞車時,詹男緊急打方向避讓,貨車先偏向右側,隨後開始左右搖擺數次,形同「S型」擺動,最終失去平衡翻覆,貨車滑行數公尺,揚起塵土彌漫整個路口,堆高機及其零件散落路面,現場一度陷入混亂。事故發生後,警方迅速到場疏導交通並進行事故勘查,經酒測詹姓駕駛酒精濃度為0,排除酒駕因素,駕駛本人表示只有手部輕微擦傷,拒絕送醫治療,由於貨車側翻佔據部分車道,警方一度封閉現場進行清理,後續將持續調查釐清事故責任歸屬。埤頭分駐所特別提醒,因大型貨車重心較高、慣性大,若未保持足夠安全車距,遇緊急狀況極易失控,尤其在清晨及夜間視線不佳時,駕駛人必須提高警覺,依照速限保持安全距離,避免類似翻覆事故再度發生,保障自身與其他用路人的安全。

23歲女駕失控猛撞護欄 飛越邊坡驚險瞬間曝光
國道3號北向207.5公里烏日路段,29日下午2時02分,發生一起驚險的自撞車禍,1名23歲陳姓女駕駛行駛途中,疑因不明原因失控,車輛突然偏離車道,猛烈撞擊外側護欄後衝出邊坡,車頭當場嚴重變形,護欄遭撞毀,現場散落許多車輛碎片,場面相當驚險。警方與消防接獲通報後迅速趕抵現場展開救援,所幸陳女僅受到輕微擦傷,經送往烏日林新醫院治療後狀況穩定,無生命危險,由於車輛未阻礙其他車道,事故並未造成國道回堵,現場也很快排除,恢復通車順暢。國道警方初步調查發現,陳女酒測值為零,排除酒駕可能,事故肇因仍待釐清,但警方推測可能與近期中部午後時常出現的短暫陣雨有關,濕滑路面容易使車輛失控打滑,近日天氣多變,雨勢不定,提醒用路人行經國道時務必開啟大燈、保持安全車距,並且減速慢行,以防止類似事故發生。國道警察第七大隊呼籲駕駛人,面對不穩定的天氣狀況,應提高警覺,遇突發狀況時保持冷靜,緊握方向盤並緩踩煞車,避免急轉或急煞導致車輛翻覆,保障自身與其他用路人的安全,警方將繼續針對此次事故進行深入調查,以還原真相並提醒大眾注意行車安全。

澎湖街頭酒醉男大打出手! 熱褲妹跪地苦勸無效引圍觀
澎湖馬公市三民路與民福路交叉口,28日晚間近7時驚傳激烈街頭鬥毆事件,2名男子當街拳腳相向,場面驚心動魄,吸引大量圍觀民眾,一旁同行的女子身穿熱褲、露肩上衣,在混亂中情急跪地懇求2人住手,卻依舊無法阻止鬥毆,成為現場最令人動容的一幕。據目擊者指出,涉事的3人皆為觀光客,疑似在過馬路時爆發口角衝突,穿著花襯衫的男子疑似飲酒後情緒激動,話語不合隨即演變為肢體衝突,2名男子在大街上你一拳我一腳,場面失控,引發路人驚呼連連。更令人關注的是,同行的年輕女子雖然努力拉勸、焦急萬分,甚至不惜當街下跪,雙手合十哀求2人停止衝突,仍無法讓雙方冷靜,畫面令人鼻酸,女子的一舉一動被路人拍下,畫面在社群平台上迅速傳開。警方接獲通報後趕到現場,但2名男子表示彼此為朋友,不希望警方介入,由於雙方都未提告,警方確認無重大傷勢後便離去,未料,警方離開後,2人步出馬路時險些與1輛行經車輛發生擦撞,差點再釀意外,駕駛人緊急煞車後激動咆哮,其中1名男子還回嗆對方,所幸雙方並未再起衝突,駕駛人隨後開車離去。本事件也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痛批鬧事觀光客不顧公共秩序,甚至有人憂心若非駕駛機警閃避,後果恐不堪設想,至於2名打架男子的真正糾紛原因仍有待進一步釐清。

驚險一刻!台中左轉車急加速 衝斑馬線2女險遭撞
台中市潭子區25日中午12時56分,發生一起驚險交通意外,2名女子在勝利一街與勝利路口的斑馬線上正常通行,卻差點被1輛左轉的小客車撞上,這輛車在左轉時不但未減速,反而突然加速,逼得白衣女子連忙拉著同伴迅速閃避,場面相當驚險,所幸2人反應迅速,躲過這場危機,並未受到任何傷害。根據監視器畫面與Youtube頻道「WoWtchout」所發布的影片顯示,該輛白色小客車左轉時直接壓上斑馬線,隨即緊急煞車停下,但駕駛未對被嚇到的行人作出任何解釋或道歉,隨即離開現場,這段危險的畫面引發網友熱議,許多人譴責駕駛不僅未禮讓行人,還在轉彎時加速,行為極度危險且自私。警方表示,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汽車駕駛在斑馬線前未禮讓行人者,將面臨1200元至6000元不等的罰鍰;此外,左轉車輛應優先禮讓直行車及行人,駕駛此舉已違反交通規則,警方呼籲駕駛人務必遵守交通安全規定,避免類似事故發生。台灣部分駕駛對行人安全意識不足的問題,不少網友留言痛批:「轉彎還加速,簡直是蓄意危害行人安全」、「台灣行人安全問題依舊嚴重,駕駛應有更高警覺」、「這種危險駕駛行為必須嚴懲,保障路上每一位用路人的安全」。

新車試駕╱Hyundai Mufasa獅王橫空出世 百萬內全能SUV
在台灣車市這幾年持續走向SUV化趨勢的情況下,百萬內休旅級距成了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首購族或小家庭,大家都想用最少的預算換取最多的配備、最實用的空間與最安全的防護。在這樣的背景下,Hyundai Mufasa橫空出世,彷彿一位低調卻身手全面的新秀,以不超過百萬的預算,展現出越級挑戰的企圖心。車名「Mufasa」源自《獅子王》中那位英勇、智慧、保護家庭的獅王形象,這並非巧合,而是Hyundai對這款車產品定位的精神詮釋。Mufasa專為活躍於城市與戶外兩個場景的用戶設計,它並不強調越野性能,也不是跑格化的SUV,而是一台處處貼近生活、面面俱到的實用派選手。「Mufasa」為《獅子王》辛巴父親的名字,原廠現代感的車名後還加上獅王的徽飾。(圖╱方萬民攝)第一次見到 Mufasa 實車,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比照片更有氣勢」。外型輪廓方正硬派,卻不失現代感。正面採用家族化的分離式頭燈設計與大型水箱護罩,LED 日行燈的造型銳利,搭配厚實的前保桿線條,視覺上既有辨識度,也傳遞出一種沉穩可靠的氛圍。車側的水平線條則勾勒出低調的運動感,配上18吋鋁圈與適中的離地高度,無論穿梭在都市街道或周末跑一趟東北角海邊,都得心應手。車尾為貫穿式尾燈與立體折線結合,夜間的辨識度相當高,也提升整體的科技感。車頭採用分離式頭燈設計與大型水箱護罩,家族辨識性高。(圖╱方萬民攝)車尾為貫穿式尾燈設計。(圖╱方萬民攝)Mufasa的車長4,465mm、車寬1,870mm、車高1,695mm,尺寸適中的設定,讓 Mufasa在台灣狹窄的停車位或鄉間小路中都有不錯的機動性;而2680mm的軸距,也造就還算寬敞的車室空間。打開車門坐進駕駛艙,Mufasa 的內裝質感令人驚艷。全車系標配雙12.3吋全數位儀表與中控螢幕,反應速度快、操作直覺,並支援Apple CarPlay與 Android Auto,接打電話與導航都十分便利。此外,還配備了NAPPA等級皮椅、前排座椅加熱通風、64色氣氛燈與駕駛座電動記憶功能,這些原本只會出現在百萬元以上進口車的配備,算是同級國產車配備的天花板。2680mm的軸距,造就算寬敞的後座空間。(圖╱方萬民攝)標準行李廂容量為524公升,為同級車最大。後座可6/4分離打平,方便裝載長形物品。(圖╱方萬民攝)車艙設計充滿科技感,從儀錶板延伸到中控台的雙12.3吋螢幕非常壯觀。內裝質感跨級,配備NAPPA等級皮椅、前排座椅加熱通風、64色氣氛燈與駕駛座電動記憶功能。(圖╱方萬民攝)實際上路,Mufasa採用的是Hyundai Smartstream系列 2.0 升自然進氣引擎,最大馬力160ps、峰值扭力 19.7kgm,搭配6速手自排變速系統。雖然不是渦輪增壓引擎,但加速反應線性自然,在市區跟車或快速道路巡航時都綽綽有餘。這具引擎與變速箱搭配給人的感覺就是「平順」,沒有什麼爆發力,但也不會讓人覺得無力。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調校讓整體油耗表現相當亮眼,平均每公升可達14.8公里。搭載2.0升自然進氣引擎,最大馬力160ps,搭配6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平均油耗14.8km/L。(圖╱方萬民攝)而乘坐舒適度方面,本刊記者尤其喜歡它的懸吊設定。Mufasa並不追求歐系車的硬朗路感,而是更偏向舒適與柔韌之間的平衡。行經坑洞與彎道時,車身不會有多餘晃動,也不會讓後座乘客有暈車感。尤其後座椅背角度可調、並提供冷氣出風口與USB充電孔,加上後廂空間平整實用,對家庭出遊來說真的非常方便。在安全配備方面,Mufasa的誠意同樣十足。全車系標配Hyundai SmartSense智慧駕駛輔助系統,包括全速域車距巡航、車道維持、偏移警示、自動緊急煞車、盲點偵測、後方車流警示等功能,幾乎是一次到位。這些系統在實際駕駛中不會過於「神經質」,而是以輔助為主,該介入時才介入,讓人能安心享受駕馭樂趣。最高階的GLC車型配備全景式天窗。(圖╱方萬民攝)試駕下來,本刊記者認為Mufasa是一款真正針對台灣用車環境與需求開發的 SUV。它不追求極致性能,但強調全面均衡;它不靠炫技吸睛,而是用實實在在的配備、空間與質感打動人心。Mufasa的三個車型售價分別為87.9、89.9、94.9萬元,在85-99萬元之間的價位帶裡,以cp值來論,應該沒什麼對手。試駕一天下來的結論是,Hyundai Mufasa是一輛能通勤、能出遊、能顧家庭又不失質感的SUV。它不是什麼爆款明星,卻是那種用久了你會越來越愛的類型。或許,這才是現代汽車真正想傳遞的「獅王精神」──穩定、可靠,且始終守護你的每一段旅程。規格表(資料整理/王若)。

台中姊妹雙載發生擦撞!19歲姊頭部重創亡 爸媽殯儀館悲痛:才剛上大學
台中市太平區昨(21)日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一對朱姓姊妹騎機車返家,行經光興路往太堤東路時,與18歲邱姓女騎士發生擦撞,導致19歲的姊姊猛撞路旁號誌箱,送醫後頭部傷重不治,而16歲的妹妹與邱女全身有多處擦傷,並無生命危險。今(22日)台中地檢署到殯儀館相驗,朱女父母神色哀戚,表示女兒才剛上大學,結果在載妹妹回家途中發生車禍,悲傷之情溢於言表,令人鼻酸。2台機車發生碰撞。(圖/翻攝畫面)警方表示,事發於昨日下午4時10分,19歲的朱姓姊姊騎車載著16歲妹妹,行經光興路往太堤東路時,前方一輛由37歲陳姓男子駕駛的小貨車準備右轉,邱姓女騎士見狀急煞,但後方的朱姓姊姊疑似來不及反應,高速撞上前方機車,導致朱姓姊姊猛烈撞上路邊的號誌箱,當場失去呼吸心跳,緊急送醫搶救後仍不幸身亡。警方指出,16歲的妹妹與邱女身上也有多處擦傷,目前並無大礙。而貨車司機陳男回憶案發當時,當他準備右轉時,從後照鏡看到有2台機車速度騎得很快,因此他沒有馬上右轉,沒想到2台機車還是發生碰撞。根據《TVBS》報導,死者朱姓姊姊是私立科大大一生,去年剛從幼保科畢業,朱姓妹妹與邱女則是同校建教餐飲科學生。今日上午,檢警前往崇德殯儀館進行相驗,朱女爸媽、邱女、陳男皆在現場。朱女的父母悲傷透露,姊妹倆感情很好,姊姊才剛上大學,平常會和爸爸輪流接送妹妹上下學,沒想到回家路上卻發生悲劇。警方初步調查,3名駕駛人皆有駕照,目前警方已調閱監視器,詳細肇事原因仍待進一步釐清。太平警分局呼籲,民眾騎車應保持安全間距,開車變換車道或轉彎也應注意後方車況,維護用路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