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蘇達州
」 明尼蘇達州 美國 川普 賀錦麗 美國大選
全球3萬分之1 美國男清晨上班遇罕見白鹿:值得晚10分鐘出門
美國密西根州男子拉梅茲庫蘭(Ramez Khuran)最近某天遲到約10分鐘出門上班,卻意外在前往位於法明頓山(Farmington Hills)的工作地途中,目擊一隻全身雪白的鹿。而他身為野生動物愛好者,事後將這次經歷形容是一種榮幸。庫蘭接受《MLive》與《福斯新聞》訪問時表示,自己平時就經常在後院看到野鹿,對當地鹿群習以為常,但他在6月18日清晨約4時間45分的奇遇,卻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完全白色、擁有紅眼的鹿,他回憶當時感受,直言起初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駕車期間還頻頻回頭確認是否有看錯東西,「我從眼角餘光看到公寓前站著一隻白鹿,我開(車)過去時想著,那是我以為的那個動物嗎?」庫蘭作為一名業餘野生動物攝影師,經常拍攝野鹿與其他動物,他對這次奇遇難掩激動情緒,便也用相機捕捉白鹿的身影,「我拍過很多鹿和其他野生動物的照片和影片,對我來說已經成為一種愛好,這次能拍到這麼稀有又美麗的白鹿,對我來說是一種榮幸。」他也強調,即使自己當天因晚出門10分鐘而差點工作遲到,也覺得一切都值得。據了解,這隻白鹿疑似患有白化症(Albinism),這種遺傳疾病會導致動物無法產生黑色素,因此眼睛、皮膚與毛髮都呈現極淡或純白色。另一種名為斑駁症(Piebald)的疾病,也會導致黑色素生成不足,但患有斑駁症的鹿通常毛色會呈現白色與棕色混雜。美國國家鹿協會(National Deer Association)指出,患有白化症的動物經常伴隨身體畸形,例如彎曲的腿部、蹄或脊椎,甚至短臉、侏儒症或視力不良等問題,使得牠們在野外生存極為困難,因此成年白鹿在自然環境中極為稀有。另據統計顯示,每2萬到3萬隻鹿中,僅有一隻具備完整白化特徵,包含純白毛皮、粉紅色鼻子、淡色蹄子與淡藍眼睛。戶外網站《Mossy Oak》統計,美國部分州份如明尼蘇達州、田納西州、愛荷華州、伊利諾州與威斯康辛州已針對這類稀有白鹿制定保護法令,禁止獵人獵捕。然而,密西根州目前並未採取類似措施。該州自然資源部( DNR)官員查德史都華(Chad Stewart)表示,「密西根不針對白鹿進行特別保護,我們視牠們為一般鹿種,可依法獵捕。」

賴世雄揭不為人知的機密任務!年輕時曾教蔣經國英文 赴美前一通電話竟改變人生路線
現年76歲的知名英語補教名師賴世雄,其實早年與政壇頗有淵源。50年前他剛從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畢業,原本計劃赴美深造,卻因為一口流利標準的英文發音,被軍方延攬至語言訓練中心擔任英文教官,進而成為前總統蔣經國的英文老師。雖然之後蔣經國曾透過幕僚表達邀請,希望他留任擔任英文秘書,賴世雄最終仍婉拒了職務,選擇赴美進修,開啟自己的教學之路。賴世雄年輕時曾被蔣經國詢問過是否有意當英文秘書。(圖/報系資料照)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賴世雄回憶,當時他才25歲,費盡心力考上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的大眾傳播碩士班,正準備出國時,語訓中心因急需師資,他便被視為最佳人選。也正是在這個機緣下,他受命負責「經國班」教學,親自指導蔣經國英文。報導指出,賴世雄聯考英文只考7分,卻憑藉軍校期間每日苦讀11小時、自主與外國人練習對話,硬是把自己打造成口說流利的英文人才。他在《中時新聞網》專訪中提到,第一次與蔣經國見面時相當緊張,「他一開口用浙江口音說『老師好』,我差點愣住,還好很快調整心情投入上課。」賴世雄形容,蔣經國學習態度十分認真,尤其樂於配合語音訓練,也不介意被糾正發音,毫無官架。他說:「從這些細節就能看出,蔣經國對學習語言的真心投入與謙虛。」不過,賴世雄只短暫授課約6至8堂課便啟程赴美。不久後,他竟收到蔣經國方面的轉達,詢問是否有意留任擔任英文秘書。對此,他坦言雖感榮幸,但考量自身志向不在官場,最終婉拒,「我從未後悔這個選擇,因為我知道自己不適合走仕途。」多年後回顧這段特別的人生插曲,賴世雄語氣平實,表示當年那幾堂課雖短,但至今記憶猶新,也成為他一生中極為難忘的經歷之一。

美明尼蘇達2州議員、配偶遭槍擊2死2傷 57歲扮警槍手落網
美國明尼蘇達州州長華茲(Tim Walz)於當地時間14日表示,該州2名州議員和其配偶遭槍擊,釀2死、2傷。警方隨後追緝犯案後逃逸的57歲男嫌犯博爾特(Vance Boelter),而該州拉姆齊縣警察辦公室稍早證實表示,前一日殺害議員的槍手,已於15日被捕。親民主黨的明尼蘇達州參議員霍夫曼(John Hoffman)與其妻子遭嫌犯博爾特開槍擊傷,目前2人已接受治療;隨後嫌犯轉往攻擊該州另名同親民主黨的眾議會前議長霍特曼(Melissa Hortman)與其丈夫,2人不幸遭槍擊身亡。華茲先前將此案定調為「出於政治動機的暗殺」。警方在2名死者位於布魯克林公園(Brooklyn Park)的家中,與嫌犯對峙時,該嫌犯徒步逃逸;之後在距離犯罪現場約1小時車程的錫布利郡發現嫌犯的車輛,隨即指示當地居民緊閉門窗。布魯克林公園警察局透露,在嫌犯其中1個犯案現場、棄置的車內發現一些文件,文件中提及多名議員、官員和醫療機構相關資料,顯示嫌犯可能鎖定多名政治與社會目標;嫌犯犯案時,穿著類似警察的制服,駕駛的休旅車也看似警車,車上還配備警示燈等,疑似在冒充警察。警方日前持續追緝犯案後逃逸的嫌犯,而明尼蘇達州拉姆齊縣警察辦公室稍早發聲證實,經過警方努力不懈的工作,嫌犯目前已經被逮捕,更表示「感謝多個單位的共同努力以及社區的支持,正義更近了一步」,同時附上逮到嫌犯的照片並稱其為「邪惡的面孔」。據《ABC News》指出,嫌犯先是被監視器拍到,出現在明尼蘇達州綠島鎮(Green Isle)的一條步道上,隨後在附近的自家農場遭逮捕。

美國議員遭槍殺!警方尋獲可疑車輛 警車改裝內藏武器、暗殺名單
美國明尼蘇達州本週末驚傳重大政治暴力事件,前州眾議會議長霍特曼(Melissa Hortman)與其丈夫馬克(Mark)在家中遭槍擊身亡;現任州參議員霍夫曼(John Hoffman)與妻子伊薇特(Yvette)則在另一處住宅中中彈重傷。當局目前正全力追緝57歲男性嫌犯博爾特(Vance Boelter),目前已發現與嫌疑人有關的車輛。綜合外媒報導,嫌犯博爾特疑似假扮警察行兇,駕駛改裝成警車的車輛,闖入兩處官員住所犯案。當局指出,他在霍特曼住宅外遭警方盤查時曾開槍對抗,後棄車逃逸,目前下落不明。聯邦調查局(FBI)已懸賞5萬美元(約新台幣149萬元),徵求與其落網與定罪相關之線索。當地警方週日封鎖明尼阿波利斯西南郊區錫布利郡(Sibley County)一處鄉間道路,發現一輛深色轎車,認為是嫌犯所用逃逸車輛。車內留有一頂淺褐色牛仔帽,疑與嫌犯照片所配飾品相符。現場散落遺物,警方並擴大搜索鄰近林地及民宅,居民則收到緊急通報,籲請上鎖門窗,避免外出。在這輛嫌犯偽裝的警車內,警方發現一份包含約70人名單的文件,當中列有州與聯邦層級政治人物、社區領袖、支持墮胎權的倡議者,以及醫療機構相關資料,顯示嫌犯可能鎖定多名政治與社會目標。根據知情官員透露,博爾特曾任政治任命官,與霍夫曼曾於同一勞工政策委員會任職,但不清楚兩人交情。他在犯案當日清晨曾向朋友傳訊道歉,稱「可能很快會死」,並寫道:「我要離開一段時間。可能很快就會死去,所以我只想讓你們知道,我愛你們,我希望事情沒有變成這樣…對此造成的所有麻煩,我深感抱歉。」週六凌晨2時許,警方接獲霍夫曼家中傳出槍聲報案,抵達現場後發現兩人身中數槍。警方隨即主動前往霍特曼住宅查察,卻遭遇穿著警服的嫌犯。雙方爆發交火,嫌犯隨後逃逸。霍夫曼與妻子經手術後仍在康復中,家屬表示情況穩定。而霍特曼之死引發各界深切哀悼。民主黨籍州長沃茲(Tim Walz)表示,她是「明州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議長」,不僅在立法上強化墮胎權保護,也曾領導議會重大行動。55歲的霍特曼自2017年起擔任州眾議會議長,並於2023年推動保障墮胎病患與提供醫療的法律。她與丈夫育有兩名成年子女。現年60歲的霍夫曼自2012年當選參議員,並擔任人力與社會服務委員會主席。事件發生後,部分原訂於州議會前舉行的「No Kings」反川普示威活動已取消,但仍有數萬人集結悼念遇害者。警方亦在嫌犯車內發現大量「No Kings」傳單及多支AK樣式長槍,預估嫌犯仍攜帶手槍在逃。

美明尼蘇達州2議員遭槍殺! 男嫌犯案前曾傳簡訊給室友:我可能很快就會死
美國明尼蘇達州14日傳出一起槍擊案,民主黨前眾議院議長霍特曼(Melissa Hortman)和她的丈夫馬克(Mark)在家中遇難,而同樣是民主黨人的參議員霍夫曼(John Hoffman)及其妻伊薇特(Yvette)也在住所遭槍擊,因傷送醫治療中,目前警方已鎖定57歲嫌犯博爾特(Vance Boelter)。據悉,嫌犯曾在事前傳簡訊給室友說「我可能很快就會死」。根據《路透社》報導,警方正持續追捕嫌犯博爾特,有民眾曾目擊,博爾特頭戴淺色牛仔帽,身穿深色長袖襯衫或外套,手提深色包。聯邦調查局(FBI)也公開了博爾特的照片,同時懸賞最高5萬美元,徵求有助於逮捕該嫌疑人的更多線索。警方在14日對明尼亞波利斯北部一處住宅執行了搜查令,據傳博爾特每週都會住在那裡幾天,調查人員也拿走了他的一些物品。博爾特的室友卡爾森(David Carlson)透露,他和博爾特從小學4年級就認識,2人共同居住在明尼阿波利斯已有約1年的時間,但他最後一次見到對方是在13日晚間。卡爾森說,14日凌晨6點,也就是槍擊案發生前,他收到博爾特的簡訊,對方寫下「我很快就會死去,我愛你們」,而這讓他感到相當震驚,擔心對方會傷害自己,因此趕緊打電話報警,「博爾特竟然會做出這種事,真是難以置信」。他也感嘆,感覺自己被博爾特背叛了,並為受害者感到心碎,「他的家人不得不承受這一切」。明尼蘇達州刑事調查局(BCA)局長埃文斯(Drew Evans)表示,初步掌握到博爾特與參議員霍夫曼曾出席過同場公開會議,至於兩人之間的關係、是否認識仍待釐清。而州記錄則顯示,博爾特於2016年被任命為州長勞動力發展委員會成員,依據相關網站,該委員會「負責就明尼蘇達州的勞動力系統向州長提供建議」。報導指出,博爾特曾在社群媒體與公開資料中,表示自己是「基督教牧師」與「國際安全顧問」,他也曾於6年前發表貼文呼籲美國人投票,十分重視投票過程,「如果你相信祈禱,請為美國祈禱」。

不滿放鳥婚禮沒來 新娘要求未出席親友「付錢」
對即將結婚的新人而言,想要掌握屆時現場賓客的人數,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總是有人會臨時有事無法到場祝賀,準備得太多,自己不免虧本,而準備的太少,則是又怕現場發生尷尬情況。但國外有對新人選擇將成本轉嫁給那些「答應出席後放鳥」的親友,計畫向這些臨時有事沒來的親友收取餐費。根據《People》報導指出,有位參加婚禮的女網友在社群平台Reddit的「Wedding Shaming(婚禮羞辱)」討論區分享親身經歷,表示自己與男友、男友母親,原本都答應會出席朋友的婚禮,卻因臨時發生狀況,最終只有她本人現身。沒想到新娘竟然憤怒的向缺席者「追討餐費」。該名女網友表示,新娘在婚禮前曾強調需要準確統計出席人數,以便回報餐飲供應商,因為每道餐點皆按人頭收費。儘管她當時已回覆將出席,最後卻因男友臨時工作調班、母親生病無法同行,自己成為當時唯一出席的家庭成員。女網友表示,新娘得知此事後,為此感到不悅,直言無法接受她們事前答應卻未到場,甚至提出每位缺席者應支付50美元的餐費。根據婚禮規劃網站The Knot在2024年公佈的資料顯示,美國平均婚禮餐飲花費約為每人80美元。儘管這場婚禮的花費略低,每人為50美元,但由於缺席者不止她家三人,整體損失累計起來也讓新娘無法釋懷。該名女網友也提到,這場婚禮舉辦地點位於明尼蘇達州(Minnesota),許多賓客需搭機遠道而來,自己與其他人都已為交通與住宿產生不少花費,因此對新娘要求補償餐費的作法,感到「很俗氣」。女網友也質疑道「沒有人知道你是按每盤計價的啊?再說你也不是只對我們一組人有意見吧?」該篇貼文曝光後,引發眾多網友留言,有人批評新娘這樣的舉動「不禮貌」,認為婚禮本就該以喜慶為主,事後還清點餐費令人難堪。然而,也有人認為,臨時缺席本就是「很不體貼」的行為,尤其在婚宴場地通常要求數週前就全額結清的情況下,缺席等於讓新人白白損失。另一位自稱為人父母的用戶則留言說「我女兒婚禮上也有不少人臨時缺席,光是那些空餐位就讓我們損失了700美元。我能體諒突發疾病或緊急事故,但有些理由根本站不住腳,甚至有人純粹說謊。雖然我不會開口要他們賠錢,但希望大家明白,面對邀請不是隨便答應,答應了就該出席。」

美明尼蘇達州「2議員遭槍殺」!嫌犯偽裝成警察行凶在逃中 川普說話了
美國明尼蘇達州14日傳出該男子冒充警察,在一名民主黨州議員家中將其槍殺。州長沃爾茲(Tim Walz)稱這是一起「出於政治動機的暗殺」,當局表示,同一名嫌疑人還槍殺了另一名議員,造成2死2傷。民主黨前眾議院議長霍特曼(Melissa Hortman)和她的丈夫馬克(Mark)在布魯克林公園的家中遇難。同樣是民主黨人的參議員霍夫曼(John Hoffman)和他的妻子伊薇特(Yvette)在15公里外的錢普林住所同樣遭到槍擊,目前送醫治療中。綜合外媒報導,當局正在尋找嫌犯,他是57歲的博爾特(Vance Boelter),目前尚未被逮補。當局展示了一張週六拍攝的博爾特戴著棕褐色牛仔帽的照片,並呼籲公眾舉報目擊情況,「嫌疑人為白人男性,棕色頭髮,身穿黑色防彈衣、藍色襯衫和藍色褲子,可能冒充執法人員。」根據資料顯示,博爾特曾是政治任命官員,與霍夫曼在同一個州勞動力發展委員會任職,但目前尚不清楚他們是否熟悉彼此。錢普林警方稱,警方在凌晨2點後不久後,接獲霍夫曼家發生槍擊消息,發現這位議員和他的妻子伊薇特身中數槍。在查明受害者身分後,警方派警員前往霍特曼的家進行檢查,在案發現場發現了一輛疑似警車的車輛,門口還有一名扮成警官的男子,正準備離開房子。布魯克林公園警察局局長馬克布魯利說:「當警察與他對峙時,該嫌疑人立即向警察開槍,雙方發生交火,嫌疑人撤出家中,並逃跑了。」霍夫曼家的前門上有多處彈孔。總統川普在白宮聲明中表示,聯邦調查局將參與調查,並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司法部與聯邦調查局正在全面調查此案,對於參與者將依法律程序嚴懲,「這種可怕的暴力行為在美國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以為地板上是反光糖果包裝紙! 男子撿起竟發現是「3.81克拉鑽石」
美國明尼蘇達州(Minnesota)一名男子日前和家人,前往阿肯色州立鑽石公園Crater of Diamonds State Park遊玩時,發現地上有一個發亮的糖果包裝紙。沒想到,他好奇將東西撿起後,竟是一顆「3.81克拉鑽石」,讓他相當驚喜。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綜合報導,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名男子戴維(David DeCook),4月21日和家人前往阿肯色州立鑽石公園Craterof Diamonds State Park遊玩時,注意到地面上有一個亮亮的糖果包裝紙。當時戴維上前查看後,發現發亮的東西並不是「垃圾」,而是一個價值數千美元的3.81克拉棕色鑽石。事後,戴維在幾天後再次回到公園,幫助公園識別與登記鑽石,他最後決定,要以愛犬的名字,替這顆鑽石命名為杜克鑽石(Duke Diamond)。戴維透露,自己和兄弟常常光顧阿肯色州立鑽石公園Crater of DiamondsState Park,因為這是世界上唯一允許遊客步和尋找鑽石的地方之一。雖然過去帶回了無數的珠寶,但此次發現的棕色鑽石,是至今他們帶回家中最大的寶石。公園助理主管韋蒙(Waymon Cox)坦言,戴維能夠找到鑽石並非純粹靠運氣,由於4月份公園時常下雨,雨水沖走了大量泥土,也幫助鑽石露出在地面。

全美12州聯合控告川普政府!要求終止關稅政策:違法且造成經濟混亂
美國12個州在美東時間23日於紐約市曼哈頓下城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聯合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要求終止其關稅政策。各州指控該政策不僅違反法律,更為美國經濟帶來嚴重混亂。訴訟文件中嚴詞指出,川普總統制定的關稅政策完全「取決於其個人反覆無常的意志,而非合法權力的正當行使」。此案直接挑戰川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任意課徵關稅的主張,要求法院判決相關關稅政策違法,並禁止政府機構及其官員繼續執行。據悉,參與聯合訴訟的原告州包括: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康乃狄克州、德拉瓦州、伊利諾州、緬因州、明尼蘇達州、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紐約州、奧勒岡州、佛蒙特州。亞利桑那州總檢察長梅耶斯(Kris Mayes)在新聞聲明中直斥川普的關稅計畫「荒謬至極」,強調該政策「不僅在經濟層面魯莽冒進,更已構成違法行為」。康乃狄克州總檢察長湯(William Tong)則痛批:「川普這種目無法紀、混亂無序的關稅政策,等同對康州家庭課徵巨額稅賦,更將為當地企業與就業市場帶來災難性後果。」訴訟主張強調,依據美國憲法,關稅制定權專屬國會所有,總統僅能在面臨「來自境外異常且特殊威脅」的緊急狀態時,方可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訴狀嚴正指出:「總統聲稱有權隨時以任何自認合理的緊急狀態理由,對任意選定的進口商品施加龐大且反覆變動的關稅,此舉不僅顛覆憲政秩序,更導致美國經濟陷入混亂。」值得注意的是,上週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已率先在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類似訴訟。這位民主黨籍州長指出,作為全美最大進口州,加州可能因川普的關稅政策損失數十億美元稅收。對此,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回應紐森的訴訟時表示,川普政府「仍致力運用一切可用手段解決這場重創美國產業、損害勞工權益的國家緊急狀態,無論是透過關稅還是任何談判途徑。」

川普疑操縱股市要被查了!關稅政策急轉彎前呼籲買入股票 還炫耀富翁友人賺了25億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目前正面臨市場操縱及內線交易指控,他9日在社交媒體發文宣稱「現在是買入的絕佳時機」後數小時,突然宣布對中國以外的多國暫緩加徵關稅,引發全球股市暴漲,時機巧合引發強烈質疑。如今,更有影片錄到川普親口炫耀,他的億萬富翁朋友們如何透過他的關稅政策急轉彎賺了數十億美元。事件始於美東時間4月9日美國股市開盤後不久,川普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現在是買入絕佳時機!!!DJT」。文中「DJT」既是川普姓名縮寫,也是其媒體公司「川普媒體與科技集團」的股票代碼。該公司股價當日應聲飆升22%。不到4小時後,川普宣布對除中國外大多數國家暫停加徵關稅90天,此舉令投資者震驚。標普500指數收漲逾9%,納斯達克指數暴漲12.16%,創2001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亞歐股市接力上漲,日經225指數次日漲幅達9%,倫敦富時100指數早盤上漲4%。民主黨議員立即質疑其中涉及內幕交易。加州參議員謝安達(Adam Schiff)公開要求調查:「這些政策急轉彎為內線交易創造了危險機會。政府中誰提前知曉關稅政策轉變?是否有人藉此買賣股票牟利?」他已致函白宮要求公開這些資訊。多位美國議員也指出政策公布的時間點異常,提到川普發文時市場才剛開盤,但關稅政策轉向消息公布後,與其媒體公司相關的股票全都暴漲。紐約州眾議員歐加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更要求全體國會議員披露24小時內股票交易記錄,直言「國會內線交易該禁了。」參議員希夫與亞利桑那州新晉參議員加勒戈(Rubén Gallego)聯合致函美國政府道德辦公室(Office of Government Ethics),要求審查知曉關稅決策的官員交易記錄。信中特別提及特斯拉股價在消息公布後暴漲18%,而馬斯克曾公開反對川普的關稅政策。維吉尼亞州參議員凱恩(Tim Kaine)透露,連他的理髮師都懷疑川普是否在操縱市場牟利。明尼蘇達州參議員史密斯(Tina Smith)被問及是否應調查川普時則回應:「這問題切中要害,他確實獲益良多。」內華達州眾議員霍斯福德(Steven Horsford)在關稅聽證會上怒斥:「這是業餘級操作!」並質疑政府故意操縱市場,強調「這不是遊戲,事關民眾生計」。對此,白宮辯稱此舉是談判策略的一環,其發言人卡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聲稱這展現了川普「交易的藝術」。猶太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的徒弟、前避險基金經理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則表示,暫緩關稅是為與盟友協商留出空間,且此舉「促使中國陷入不利局面。」儘管暫緩多國關稅,川普對中國持續施壓,將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從104%提升至145%。中國則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84%關稅作為反制。值得注意的是,川普盟友、喬治亞州共和黨眾議員葛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被披露在川普宣布基準及對等關稅,導致4月3日至4日市場暴跌期間,大舉買入了亞馬遜和蘋果股票,而這2家科技公司股價在9日政策轉向後分別上漲12%和15%。另據白宮通訊顧問馬丁(Margo Martin)9日晚間在X平台發布的影片顯示,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接見嘉信理財集團的創辦人施瓦布(Charles Robert Schwab),並當眾稱讚這位87歲的億萬富豪「今天賺了25億美元」。此舉進一步加劇輿論質疑。https://x.com/MargoMartin47/status/1910041617160929304曾任小布希政府道德律師的佩因特(Richard Painter)指出:「總統不是投資顧問,這種情況可能構成市場操縱。」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則辯稱,總統有責任「在媒體危言聳聽時安撫市場。」這已非川普首次面臨此類指控。加州參議員謝安達曾主導川普首次彈劾審判,並指控川普經濟政策充滿不可預測性:「美國企業需要穩定性,但他們得到的卻恰恰相反。退休儲蓄受損的民眾需要交代。」隨著5月15日國會強制披露截止日臨近,這場涉及總統、內閣成員及國會議員的「內線交易」風暴恐將持續延燒。

川普祭汽車關稅!4大美廠股價暴跌 加墨歐盟齊聲反彈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26日宣布,他將在下週三(4月2日)簽署行政命令,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汽車及零件課徵25%關稅,此舉被視為全球貿易戰的重大升級。新關稅預計將於美東時間4月3日凌晨12:01生效,目標是提振美國本土汽車製造業,但此政策恐導致美國國內的汽車價格飆漲,並衝擊加拿大、墨西哥及歐盟等貿易夥伴的經濟。川普在宣布下週三即將簽署行政命令時表示:「坦白說,朋友有時比敵人更糟糕。我們將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徵收25%關稅。」他強調,若汽車在美國本土生產,則完全免稅。新關稅不僅適用於整輛汽車,還包括引擎、變速箱等關鍵零件,而零件關稅預計不會晚於5月3日實施。儘管加拿大和墨西哥在《美墨加協定》(USMCA)框架下的零件暫時豁免,但未來仍可能面臨關稅。川普聲稱已與通用(GM)、福特(Ford)及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旗下擁有Jeep、Ram Trucks等品牌)等3大車廠溝通,並表示「在美國設廠的企業會很高興」。然而,消息公布後,3大車廠股價在盤後交易中全線下跌,通用暴跌逾7%,福特和斯泰蘭蒂斯跌幅均超過4%;就連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Tesla)股價也下跌5.6%,反映投資人對關稅規模、貿易夥伴報復措施及全球經濟潛在連鎖效應的不確定性。哈里斯金融集團(Harris Financial Group)管理合夥人考克斯(Jamie Cox)分析:「市場厭惡關稅的不確定性,尤其是汽車關稅。汽車業是關稅負面經濟影響的核心。」此外,美股26日也應聲下跌,半導體巨頭輝達(Nvidia, NVDA.O)重挫近6%,博通(Broadcom, AVGO.O)下跌近5%,拖累費城半導體指數(.SOX)下跌3.3%。標普500指數收盤下跌1.12%,報5,712.20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04%,至17,899.02點;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0.31%,收於42,454.79點;標普500指數11大類股中,6個板塊下跌,資訊科技(.SPLRCT)跌幅最大,達2.46%,其次是通訊服務(.SPLRCL)下跌2.04%。對此,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長福特(Doug Ford)對川普的關稅政策表達強烈不滿,稱4月2日並非川普所說的「解放日」,而是「美國工人的終結日」。他在緊急記者會上諷刺道:「川普喜歡對人說『你被開除了』,但我沒想到他指的是美國汽車工人。」福特表示已與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通話,要求盡快召開各省省長會議,並支持聯邦政府制定報復性關稅。他強調:「我們會確保讓美國人民承受最大痛苦,同時避免傷害加拿大民眾。」儘管安大略省暫未重啟對出口至美國紐約州、密西根州、明尼蘇達州的電力附加費,但此選項仍在考慮範圍內。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則對美國的決定表示「深感遺憾」,並指出關稅是「對企業不利,對消費者更糟」的稅收。她表示歐盟將評估美國後續行動,暫時不宣布反制措施,但會持續尋求談判解決方案,同時保護自身經濟利益。業內專家警告,由於汽車製造高度依賴跨國供應鏈,新關稅可能使新車價格上漲數千美元。密西根州智庫「安德森經濟集團」分析,美國本土生產的車輛成本將增加3500至12000美元。此外,墨西哥組裝的平價車型(如雪佛蘭Blazer、本田HR-V)可能因成本過高退出市場,而消費者未必意識到的進口車——如部分Ram重型皮卡和雪佛蘭Silverado——也將漲價。墨西哥2024年生產的400萬輛車中,61%出口至美國;加拿大去年生產的130萬輛車更有86%銷往美國。若需求驟減,2國的汽車工廠可能停擺,連帶影響美國零件供應商。數據顯示,美國去年向墨西哥和加拿大出口的零件總值分別達358億及284億美元,相關從業人員超過55萬人,是整車組裝廠的2倍。此次關稅戰被視為川普政府對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最新挑戰。儘管美國汽車工會(UAW)主席費恩(Shawn Fain)支持關稅,稱其「終結了數十年來摧毀工人階級的自由貿易災難」,但產業界普遍憂心,供應鏈重組需耗時數年,短期內只會推高成本、減少車型選擇,而且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買單。隨著加拿大、歐盟等經濟體正在醞釀反制措施,這場貿易衝突可能進一步升級,衝擊全球汽車產業及數百萬就業崗位。

美國飛安事故頻傳釀空難 川普回應:只是隨機事件
美國近期發生多起飛機事故,引發公眾對航空安全的關注。對此,美國總統川普也做出回應,認為「這些事故只是隨機事件,無論是大規模還是小規模的航空部門,都可能發生這類情況。」根據外媒《Unilad》的報導,3月9日一架載有五人的單引擎飛機在賓夕法尼亞州一處小型機場附近墜毀,機上人員雖全數倖存,但其中兩人傷勢嚴重。而近幾個月來,多起飛行事故相繼發生,1月29日一架黑鷹直升機與美國航空公司的飛機在華盛頓特區相撞,造成無人生還的慘劇。此外,還有1月31日,一架空中救護機從費城東北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六人全數罹難;2月17日,一架達美航空班機從明尼蘇達州起飛,在降落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時墜毀並翻滾。對此,美國交通部長肖恩達菲也對這些事故表達擔憂,特別是聯邦航空管理局(FAA)2月解僱數百名員工,使航空監管面臨挑戰。工會主席戴維斯佩羅批評這項裁員決策,認為此舉進一步加劇了FAA人力緊張的問題。針對近期頻繁發生的航空事故,美國總統川普則認為,這與交通部無關,並表示:「這些事故只是隨機事件,無論是大規模還是小規模的航空部門,都可能發生這類情況。」他也提及芝加哥中途機場西南航空客機與私人飛機相撞的事件,稱讚西南航空飛行員的應變能力,並建議吊銷私人飛機飛行員的執照。航空專家Jason Matzus則指出,近期事故的增加可能僅是「隨機聚集」現象。他強調,儘管這些事故令人遺憾,但從統計數據來看,航空旅行仍然是全球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他補充,「媒體的報導可能會放大人們對墜機事故頻率上升的錯覺,但這並不代表航空安全出現系統性問題。」儘管飛機失事總會引起社會關注,但專家認為,無須過度恐慌,航空安全標準仍然嚴格,整體風險並未顯著上提高。

原想提高25%電力附加費回應川普提高鋁鋼關稅 加拿大宣布暫緩實施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加拿大鋼鐵、鋁材加徵額外25%關稅後,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長福特(Doug Ford)曾表示,要對輸往到美國的電力加徵25%的附加費用,但後來福特又在11日改口,表示會先暫停加徵25%附加費一事。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指出,福特在社群網站X發文表示,自己與美國商務部長勒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進行了一場「富有成效的對話」,之後也預計於14日前往華盛頓會見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會談將聚焦於北美貿易協議(USMCA)的更新,該協議是川普在首個總統任期內推動並簽署的美墨加貿易協定。 福特與勒特尼克在聯合聲明中強調,作為協商的一部分,安大略省同意暫停對輸往密西根州(Michigan)、紐約州(New York)和明尼蘇達州(Minnesota)的電力徵收25%附加費。 儘管這一讓步為美加貿易關係帶來轉圜機會,但華爾街對此仍保持謹慎態度,美國股市持續下跌。道瓊工業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盤中一度大跌近700點,最終收跌47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與納斯達克指數(Nasdaq)亦分別下跌42點與32點,顯示市場對貿易戰的不確定性持續擔憂。 針對福特政府的決定,川普於11日早晨發表強硬回應,表示如果加拿大加徵25%電力附加費,美國將把加拿大的鋼鐵、鋁材關稅提高至50%。但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受訪時表示,由於福特取消電費附加費,美國決定不額外加徵關稅。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表示,川普政府成功運用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優勢,確保美方利益。依據川普先前的行政命令,對加拿大鋼鐵與鋁材的25%關稅將於12日午夜正式生效,且不會提供任何豁免或例外。 川普還進一步向加拿大施壓,要求降低對美國乳製品的關稅,並警告將於4月2日對加拿大汽車產業徵收額外關稅,揚言將「摧毀」其出口市場。自川普上任以來,美加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川普曾威脅,若加拿大不加強邊境管制以阻止毒品走私與非法移民,他將對所有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今年2月,美國曾推遲關稅計畫,條件是加拿大派遣軍隊加強邊境安全。然而,雙方關係在4日急轉直下,美國正式對加拿大鋼鐵與鋁材徵收25%關稅。 數日後,川普對加拿大、墨西哥的汽車進口提供一個月的關稅豁免,並擴大豁免範圍至2020年美墨加貿易協議所涵蓋的產品。然而,目前川普已將4月2日定為可能啟動加拿大汽車關稅的日期,並同時威脅對來自歐盟與日本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對等關稅。

達美航空降落「180度翻覆」!班機載80乘客降落多倫多大翻肚 至少18傷
美國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一架客機17日下午2點45分,降落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Toronto-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時因不明原因,整個機身在跑道上側翻,事故造成18人受傷。達美航空一架客機降落在多倫多時意外翻覆、機腹朝天。(圖/達志/美聯社)從《美聯社》的照片可見,整架飛機是翻過來機腹甚至朝上,救援人員同時向飛機噴射噴霧以防止起火。另據多家外媒報導,出事客機是達美航空編號4819的航班,當地時間17日從美國明尼蘇達州起飛,降落加拿大多倫多皮爾森國際機場時發生翻覆意外。達美航空一架客機降落在多倫多時意外翻覆、機腹朝天。(圖/達志/美聯社)報導稱,機上有共有76名乘客及4名機組人員,據現場救難人員表示,這起事故造成18受傷,其中3人傷勢嚴重,包括一名孩童、一名60多歲的男性和一名40多歲的女性,所幸傷勢未危及性命。這起事故發生後,皮爾遜國際機場的所有跑道都已關閉,機場預計將關閉至當地時間18日,而原先預定降落多倫多的航班,目前有部分轉降於蒙特婁國際機場。至於事故原因,目前還不清楚,有報導指出,由於近期因氣候惡劣,皮爾遜機場從週末到週一就有數百架航班被取消或延誤。另外這架航班降落時,皮爾遜國際機場的風雪相當大,是否為風速過快、跑道上的積雪導致飛機降落時翻覆,仍須等候加拿大運輸安全委員會調查事發原因,目前包括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也已加入調查。達美航空一架客機降落在多倫多時意外翻覆、機腹朝天。(圖/達志/美聯社)

他免費搭郵輪染流感「收154萬帳單 」 男子刷爆卡不夠還業者回應了
美國一對情侶日前幸運贏得加勒比海郵輪之旅,誰知樂極生悲,原來,男方在登上郵輪沒多久就得了流感,他在接受治療3天後順利康復,但這對情侶卻被收取高達約新台幣154萬元的醫療費用,他們開始憂心恐怕要賣房賣車才能還清帳單,消息曝光後引發關注。《紐約郵報》等美媒報導,來自明尼蘇達州的男子卡麥隆(Mike Cameron)和女友馬絲特曼(Tamra Masterman)先前參加欣克利大娛樂場酒店舉辦的活動,在1月5日搭上從邁阿密啟航的免費遊輪之旅。未料卡麥隆登船後,他在途中感染了流感,並在郵輪上的醫療中心接受3天的治療,事後得知,他的醫療費用竟高達4.7萬美元,約154.5萬新台幣。卡麥隆表示,他對這張天價帳單感到震驚,因為當時遊輪工作人員向他保證可以安心接受治療,他最後試刷爆兩張信用卡,還欠下2.1萬美元,約69萬新台幣的款項,包括馬絲特曼也補充表示,他們開始憂心恐怕要賣房賣車才能還清帳單。根據報導,這對情侶在出發前從承運的挪威郵輪公司(Norwegian)購買了旅行保險,涵蓋最高2萬美元的醫療費用,當時,船員曾向他保證不用擔心,「醫療部門的每個人都一直說,『別擔心,你有 2萬美元的保險,沒問題的』」,但兩人在理賠時卻不順利,因為旅遊保險公司不願意支付這筆醫療費用。馬絲特曼指出,旅遊保險公司要他們先詢問健康保險公司,而後者表示由於治療行為發生在國外,不在其保險理賠範圍。這份帳單還附上挪威郵輪公司的信,信中堅稱「與其他郵輪公司的醫療價格非常接近,我們認為是公平合理的」。這對情侶不確定該怎麼支付這筆高額帳單,「我不知道該怎麼支付這筆錢,我必須要付,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對於這樣的情況,挪威郵輪公司的發言人回應,該公司正在調查這些費用是否符合一般流感治療的實際情況。美國男子搭乘遊輪出遊染流感,沒想到收到天價醫療帳單。(圖/翻攝自X)

骨董商拍賣會買「廉價贗作」轉賣 疑似「梵谷真跡」...價格上看5億
近日,紐約一家藝術公司宣布,該公司過去收購的一幅畫作,經過多位專家分析認證,判定應該是藝術大師梵谷的作品。有趣的是,這幅畫據悉原本來自一場在明尼蘇達州舉辦的車庫拍賣會,當時有一名骨董商以50美元(約新台幣1647元)將這幅畫買下,卻因為當時被判定為「贗作」,最終將它低價出售給該藝術公司,於是與這幅如今估價1500萬美元(約新台幣4.94億元)的天價畫作擦身而過。據《合眾國際社》(UPI)報導,紐約藝術公司「LMI國際集團」在1月30日宣布,此前該公司收購的一幅畫作「艾利馬」(Elimar),被認為是已故藝術大師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真跡。這幅濃厚色彩堆疊的畫作,主角是個戴著圓帽的白鬚漁夫,嘴角叼著菸斗,神情肅穆的在無人海灘上專心修補漁網。畫面右下角,還用潦草的筆跡簽下「艾利馬」(Elimar)的字樣。該公司宣稱,他們請了超過20位藝術、歷史、化學等專家研究這幅畫的身世,最終完成了一份長達450頁的報告書來佐證自己的論點。並且接受網路申請來審閱這份鑑定報告。在這幅畫背後還有個有趣的故事。據稱這幅畫起出面世,是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場車庫拍賣會上,當時一名骨董商人以50美元拍下這幅作品,但是後來經荷蘭梵谷博物館分析,認為「風格特徵」不符,因此判定它不是梵谷的真跡,於是又被以低價轉賣給了LMI集團。LMI集團宣稱,梵谷1889年曾在法國一家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期間,創作出包含《星夜》在內的多名知名作品,而這幅「艾利馬」也是同時期的作品之一。LMI找來多位包含藝術專家和歷史學家、科學家和數據分析師組成研究團隊,對繪畫風格、繪畫材料、筆跡等線索進行分析,最終得出它是梵谷真跡的結論。LMI集團表示,他們計劃向一群梵谷學者和經銷商展示報告的研究結果。如果經證實屬實,這幅畫的價值估計為1500萬美元。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極地渦旋席捲北美!美國東北部至少7千萬人收到「冬季風暴警報」
極地渦旋侵襲北美!美國國家氣象局(NWS)針對中大西洋州份(Mid-Atlantic)部分地區所發布的冬季風暴警報,已在美東時間20日早上生效,預計降雪量將達到15公分。東北部的新英格蘭(New England)地區則在19日下午發布警報,其中麻薩諸塞州、新罕布夏州、緬因州和康乃狄克州的部分地區將出現高達25公分的降雪,上述2個地區預計將有多達7000萬居民收到相關警報。位於馬里蘭州城市大學園(College Park)的國家氣象局之氣象學家切納德(Marc Chenard)預估,未來幾天,包括新英格蘭和中大西洋州份在內的大部分地區,將有多達7000萬居民受到與冬季風暴相關的警報。費城、紐約和波士頓等大城市19日晚間可能會出現數公分的降雪,其中主要城市以外的降雪總量最高。切納德示警:「19日下午和晚間,從華盛頓特區到整個95號州際公路沿線,再到內陸地區,肯定都會出現更危險的路況。到20早上,任何未經清理的道路仍可能存在危險的交通狀況。」降雪擾亂了東海岸沿線的航班。根據FlightAware航班追蹤網站顯示,紐約市的地區機場有將近130架航班被取消,近90架航班延誤。華盛頓特區和波士頓周邊機場的數十個航班也被取消或延誤。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敦促城市居民如果必須在暴風雪期間出行,請乘坐地鐵和公共汽車,以便工作人員更輕鬆地清理街道。他補充,需要供暖或清理凍結管線的民眾也可以撥打311,並提醒左鄰右舍互相查看彼此的狀況。報導指出,今年冬天,東部沿海地區的大部分地區都經歷了最冷的氣溫。從落磯山脈到北部平原地區將在未來幾天內出現比正常氣溫更低的情況,19日和20日氣溫將降至攝氏-34度至-48度;另北達科它州和明尼蘇達州部分地區已記錄到攝氏-40的低溫。

專家發出重磅警告 「殭屍鹿病」可能從鹿傳染給人類
美國明尼蘇達州自然資源部的新報告顯示,慢性消耗性疾病(CWD)又稱鹿慢性消耗病、狂鹿症,也就是俗稱的「殭屍鹿病」,是種發生在鹿科動物的傳染病,最明顯的特徵是造成鹿的體形逐漸變瘦,使鹿隻變得跟「殭屍」一樣,直到死亡。研究人員警告,這種疾病可能很快就會傳播到家豬身上,這意味著它傳播到人類身上只是時間問題。據《每日鏡報》報導,由明尼蘇達州自然資源部資助的一份新報告顯示,研究人員警告,該疾病可能很快就會傳播到家豬身上,這意味著它傳播到人類身上只是時間問題,副作用包括明顯的體重減輕、行為改變以及過度口渴和排尿。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員奧斯特霍爾姆(Michael Osterholm)博士強調,「我們現在有一些有限的數據表明野豬可能被感染,如果牠們能被感染,那麼家豬肯定也可能被感染嗎?那會怎麼樣呢? 這會對生豬市場產生什麼影響?這些都是巨大的問題。」而豬肉和鹿肉通常在食用前會被煮熟,然而專家強調,這並不能阻止人類被感染的可能性,因為加熱食物只會濃縮疾病背後的有毒構象。到目前為止,美國至少有33個州已發現這種疾病,包括懷俄明州、威斯康辛州、科羅拉多州和賓夕法尼亞州地區,不幸的是,目前尚無治癒該疾病的方法。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在動物身上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會出現症狀,慢性消耗性疾病可以透過受感染動物的糞便、血液或唾液感染。對此,奧斯特霍爾姆表示,「我們知道,人們透過食用含有朊病毒的肉類而接觸到慢性病,我們還不知道的是,在攝取朊病毒後,人類需要什麼條件才能真正感染該病毒?」

洛杉磯野火狂燒!科學家曝恐成新常態 2大起火原因「只能等它燒完」
加州洛杉磯野火迅速蔓延,目前已有6人死亡,超過18萬人撤離,為何這次野火會如此嚴重,有科學家就歸納出5大原因,認為洛杉磯野火可能將成為新常態,另外,國內的氣象專家也指出兩大主因,造成野火燃燒不斷,且野火還會維持一段時間,情況不樂觀。加州洛杉磯野火肆虐。(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加拿大碳移除科學家德魯納(Phil De Luna)在《富比士》網站撰文分析,洛杉磯大火代表令人不安的新常態有5個原因:1,極端火災天氣條件增加。極端野火的天氣條件主要是由高溫、乾燥、可燃燒物和強風的結合,南加州自去年7月起就處於這種高風險狀態,且沒有緩解跡象,過去該地區的火災高發期集中在夏末秋初,如今已經遠遠超出正常範圍,全年都可能形成威脅,意味著無論是自然或是人為的火源,都有機會引發大規模野火,加上強風盛行,火勢會迅速蔓延。2,乾旱和強風同時發生。在南加州,強風的情況相當常見,如今不同的是,這些強風和持續的乾燥條件同時出現,該地區果過往僅在秋季和初冬出現降雨,降低大風季節火災的風險。由於南加州今年1月依舊是乾燥氣候,增加了野火蔓延的機率,乾燥和強風的條件下,火勢每分鐘可蔓延2至3個足球場,甚至跨越高速公路等天然防火帶,令警消的打火工作更顯難度。加州洛杉磯野火肆虐。(圖/達志/美聯社)3,炎熱夏季後缺乏雨季。南加州2024年經歷了異常炎熱的夏天,更糟的是,在秋冬季並未迎來往年的降雨,降雨的不足導致地表乾枯,不過該地區在乾旱前經歷了連續兩年高於平均水平的降雨,這似乎看似有利,甚至不該因此引發火勢,但真相是,由於植被過度生長,乾枯後反而成了助長野火的易燃燃料。專家擔憂,這種極端潮濕和乾燥的交替模式會持續下去,導致該地區野火的嚴重程度日益嚴重。4,野火天氣在全美更加普遍。根據深空研究(Deep Sky Research)的報告,分析了火災天氣趨勢,野火天氣條件在美國幾乎每個地區都變得越來越普遍,雖然北達科他州和明尼蘇達州部分地區的火災風險有所下降,但加州在內的大多數地區火災風險卻顯著增加。這也顯示野火風險不再侷限於傳統火災好發地區,隨著氣候模式變化,果往鮮少發生野火活動的地區,如今也面臨野火肆虐風險。加州洛杉磯野火肆虐。(圖/達志/美聯社)5,美國史上具破壞性的野火與極端火災天氣有關。像是2018年的加州坎普(CampFire)野火、2020年舊金山灣區火災、2021年的加州迪克西(Dixie Fire)火災和1988年的黃石(YellowstoneFires)火災,都與極端火災天氣時期同時發生。雖然起火原因各異,像是閃電到人為都有,但正是極端野火天氣決定了火勢蔓延的速度和破壞程度。2001年至2020年間,這些快速破壞性火災在美國造成了189億美元,約新台幣6227億元的損失。另外,據《今日新聞》引述氣象專家、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說法,大洛杉磯的野火,主要是當地環境的「高壓脊」帶來穩定且乾燥的天氣,加上住宅越來越靠近森林,兩大主因導致大火燃燒不斷,甚至會維持一段時間。加州洛杉磯野火肆虐。(圖/達志/美聯社)據賈新興的說法,由於美國東北部、加拿大目前相當寒冷,高緯度地區受到極圈影響出現「高空噴流南北擺盪」情況,導致美西的加州剛好處於「高壓脊」裡面,高壓脊是高壓延伸突出的部份,內部空氣因為下沉運動,導致天氣極度穩定、高溫,成了洛杉磯野火的基礎,搭配當地人俗稱的「聖塔安娜風」強風,因此助長了火勢蔓延。所謂的聖塔安娜風的型態,就是台灣夏季常發生的「焚風」,在美國西部內陸盆地沙漠,當高壓讓盆地上的空氣下沉中逐漸失去水份,並沿順時針方向流向南加州,遇到山脈下沉後,又乾又快的強風就會侵襲加州,野火順著風勢蔓延難以撲滅。賈新興還指出,由於美國近年居住型態改變,民眾普遍不愛房子連在一起,因此越往郊區或接近林區附近蓋房子,由於森林本身易引發火勢,房屋若引發大火情況也會更難控制。另外從最新氣象預報資料顯示,加州至少未來一週都還是很乾,等同野火控制機率近乎於0%,「只能等這些燃料自己燒完,人為介入的影響有限」,賈新興認為,現階段較重要的,是要等到野火趨緩後,密切關注是否有復燃的情況。加州洛杉磯野火肆虐。(圖/達志/美聯社)

地磁風暴遇上2025跨年 加拿大、美國北部多州跨年、元旦夜可見極光奇景
跨年期間,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預測到「G3」等級的強烈地磁風暴,2025跨年夜高緯度地區的夜空,可能會因極光而染上粉紅和紅色光芒。最早可能在跨年夜的日出時分,或是當晚日落後出現。另一場地磁風暴預計會在元旦日落後再次帶來極光景象。據《世界日報》報導,隸屬於NOAA的太空天氣預報中心(SWPC)發布消息,表示美東時間29日太陽表面發生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引起一場即將到來的太陽風暴,這將也會帶來美麗的極光。SWPC稱這場G3級地磁暴「不頻繁出現但也並非罕見」,而極光將可能在北部許多州都能見到。SWPC指出,自30日晚間起,加拿大多地,與美國至少17個州能在12月31日能觀賞到明亮而活躍的北極光。其中包括:華盛頓州、俄勒岡州、愛達荷州、蒙大拿州、懷俄明州、內布拉斯加州、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明尼蘇達州、愛荷華州、威斯康辛州、伊利諾伊州、密西根州、紐約州、佛蒙特州、新罕布夏州及緬因州。此外,歐洲,英國氣象局也表示,蘇格蘭、英格蘭北部及北愛爾蘭,在「夜晚早期」可能看到北極光。而新年夜的北極光也有機會出現在冰島、挪威、芬蘭、瑞典和格陵蘭。NOAA太空天氣預報專家達爾(Shawn Dahl)則表示,極光的具體出現時間和強度,需要等到引發現象的日冕物質拋射接觸地球磁場前1小時左右才有辦法確認,若地磁風暴強度夠,便可能在較南的地區可見到極光。目前,科學家普遍認為太陽正處於磁場週期的高峰期,這段期間日冕物質拋射更頻繁,極光也可能出現在平時看不到的地區。如今年5月和10月,美國中西部和紐約等地都曾罕見觀測到極光。本週的太陽活動預計較弱,但對美國北部的觀賞者來說仍然充滿魅力。更多極光相關資訊,可上NOAA的太空天氣預報中心網站「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了解。